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桃华_朱砂-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爹爹就赶不及了。”往广州去一趟,少说一两个月,桃华三月里的生辰,显然是不及回来。
    曹氏一直插不上嘴,这时才忍不住道:“这么远的路,老爷……就是要买那什么香,叫林掌柜去难道还不放心?”自她嫁进蒋家,蒋锡从未出过远门,这会乍然一说要去广州那样远的地方,她顿时心里没底了。
    蒋锡摆了摆手道:“也并不只为那安息香,我也想去看看。难得茂通源也去办货,方便得很,不必担忧。”他虽然已有儿女,仍是有几分孩子脾性,说走就走,丝毫不以为意。
    桃华笑道:“母亲不必担心,父亲从前也常出门的。茂通源谢掌柜又是极妥当的人,定然出入平安。”她这位爹爹素性就爱游历,从前刚到无锡的时候,也曾带着她的生母时常出门,后来又带着她出去过。也就是新娶了曹氏之后,一连三年都拘在家里,这会儿有了远行的机会,自然不会放过。
    曹氏一脸的担忧,欲言又止,半晌才低声道:“我总是不放心……广州有什么好,就值得这么千里迢迢的走一趟……”
    桃华微微皱了皱眉,没再说话。自贤妃殁后,先帝虽未降罪于蒋家,但蒋方正自太医院辞出,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蒋家是不好再行医了。长房的两位伯父志不在此也就罢了,蒋锡却是自幼就跟着父亲学医,对药草极有兴趣。如今他不能再行医,就想写一本药谱,收入天下所有的药草,也方便学医之人使用。
    这个世界还没有李时珍,也没有《本草纲目》,蒋锡这个愿望,既是他的志向和爱好,又恰好填补了一块空白,桃华是大大支持的。既然要遍收天下药草,总在家里呆着怎么能成?蒋锡就这点儿念想,只是有家室牵挂,太远的地方想去也去不成,如今难得有这个机会能去广州,又何必拦着他。
    蒋锡也听见了曹氏的抱怨,不过他性情温和,曹氏自进门后对他又是周到体贴,还生了柏哥儿,故而也不放在心上,只从袖中取了一对镯子出来,笑道:“只顾看信,险些忘记了这个。”却是送给曹氏的生辰礼。
    曹氏家中兄弟姐妹众多,出嫁时嫁妆单薄,后头又是二嫁蒋锡,进门时衣裳首饰都没几件,还是这些年蒋锡陆续与她置办的。何况女子就没个不爱首饰的,这对镯子是赤金雕花镯,里头空心,份量不重,但雕刻了精致的缠枝莲花纹样,花心处还各镶了两颗珍珠。曹氏一看就爱,戴到腕上左看右看,顾不上说什么了。
    燕华在旁边夸奖了一番,便叫丫鬟捧上自己绣的帷帐。在花厅里自不能撑开,但也叫丫鬟扯着展示了一下上头的菊石图。
    蒋锡仔细看了看,笑道:“这绣得果然不错,燕华的针线着实精致。”又看了桃华送的软鞋,道,“桃华的针线也越来越好了。这颜色鲜亮,花样也别致。”
    薄荷在旁边,往那帷帐上仔细看了看。若论针线精致,蒋燕华更胜一筹,但那菊石图原本乃是淡墨所绘,绣在帷帐上未免显得略素气了些,的确不如自己姑娘做的软鞋鲜亮,肚里暗笑了一下,又眼观鼻鼻观心地站着不动了。
    曹氏笑道:“都好,都好。”转头叫大丫鬟青果,“正好开了春,也该换下那幅厚的帷帐,就把这个支上去罢。还有大姑娘做的软鞋,也好生拿过去,不许弄脏了。”
    
    ☆、第3章 亲戚

  被生辰礼这么一打岔,曹氏也就不说什么了,众人团团围着桌子坐下,用起饭来。
    按惯例,吃罢晚饭,蒋锡总要去书房整理他的药谱,虽然马上要出门,也不改这习惯。曹氏便带了两个女儿去替他收拾路上要用的东西。堪堪将东西收拾得差不多,曹氏终于还是没忍住,一边拿着双鞋子包好,一边耷拉着眼皮道:”你们爹爹这年纪也不小了,广州那边,听说到了夏日热得出奇,还有瘴气,实在不该叫他去的。”
    蒋燕华柔声道:”娘担心爹爹,那就多带两个人去,好生服侍。”
    曹氏瞥了桃华一眼,又垂下眼睛:”你爹这性子,就是人家一说就听了,说走就走……合该多劝着些才是,这在家千日好,出门处处难……”
    桃华心里不知是好气还是好笑,敢情曹氏觉得蒋锡要出门,都是她一句寻摸礼物给勾起来的?都跟茂通源那边商议定了,怎么可能是临时做的决定。
    不过她也无意与曹氏说些什么,三年相处,曹氏此人究竟是个什么性情她也看出来七八成,有些软懦黏糊,耳根子又软,只在后宅这一亩三分地打转,说不上什么见识,但也不算什么恶人。因她对蒋锡倒是体贴到十分去,桃华也就敬着她,并不与她有什么冲突。此刻曹氏念叨这些话,她不爱听,便只当听不懂,看看东西打点着差不多,便道:”明日去药堂里取几样常用的药再加上就周全了。时候不早,母亲操劳一日也歇着吧,我先回去了。”
    出了曹氏的院子,薄荷才有几分不平地道:”明明是老爷要出门,太太倒说话给姑娘听……”
    桃华只笑了笑,对继母,她可没指望什么,只要对父亲体贴,不是整日里想着算计继女也就罢了。她比较在意的,是另一件事:”薄荷,我也好想去广州啊……”上辈子她是去过广州的,这辈子也很想去看看,广州现在是个什么样子。
    薄荷十分无奈:”姑娘,你已经大了……”何况这是跟着商队去,一群全都是大老爷们儿,姑娘家的怎么能掺和呢。
    说到这个,薄荷就忍不住要多念叨几句:”姑娘现在不比从前,年纪长了,不好再随便出门了。明年还说要去京城,奴婢可听青妈妈说过,京城那地方,规矩可比咱们这边大多了。再者说,到了那边又是住长房的院子,姑娘万不可再像自己家里这般了……”
    桃华对她做了个鬼脸:”薄荷老妈子,这还没去京城呢,你就叨叨上了?”说完,嘻嘻笑着拔腿就跑。
    ”姑娘——”老妈子薄荷认命地跺了跺脚,提着灯笼赶了上去……
    曹氏虽念叨,蒋锡仍旧在五日后起了程。事都定了,曹氏也就只剩下了叮嘱。一家子人一起将蒋锡送到码头,眼看着他上了茂通源的船扬帆启航,犹自不舍离去。直到那船都看不见了,又另有一艘船靠岸,开始搭跳板下人,曹氏才怏怏道:”回去罢。”
    母女几个上了马车,慢悠悠回到家门口,便见一辆拉脚的骡车停在路边,一个婆子正在跟车夫讨价还价。曹氏下了车,那婆子一眼看见她,顿时满脸喜色叫道:”姑奶奶!”
    这婆子一喊,骡车里的人也连忙伸出头来:”妹妹!”
    曹氏刚扶着丫头的手下了车,听见这一声回头一瞧,顿时也露了喜容:”嫂子!你怎来了?”
    桃华还没下车就听见这声音,薄荷压低声音:”是曹五太太。”
    曹五太太是曹氏嫡亲的嫂子,如今一家子都跟着曹五爷在绍兴任上,离得虽说不甚远,但这不年不节的忽然跑来,倒是少见。曹氏连忙叫开了门,她身边的大丫鬟青果就替曹五太太结了车钱,把人迎了进去。
    进了正院,桃华和燕华就给曹五太太见礼,柏哥儿叫乳娘抱着,也学着拱了小拳头拜拜。曹五太太连忙一手一个拉住了仔细打量一番,又接了柏哥儿来抱,满脸堆笑向曹氏道:”妹妹真是有福气,瞧这两个闺女,水葱儿似的;生个哥儿又是一脸福相,妹妹这大福气啊,还在后头呢。这是一家子刚出去?妹夫呢,可是还在药堂里?”
    曹氏便道:”哪里是在药堂,跟着商队去了广州,说是要买一个什么香的药,这刚刚才从码头上走了。”
    曹五太太连忙又称赞两声道:”怪道妹夫这药堂开得兴旺,单为了一味药就走这么远,可见仔细。这做出来的药,哪有不好的。”
    这话曹氏爱听,原来那点儿离愁别恨也都消了。桃华在一边吩咐了上茶上点心,曹五太太便笑道:”因你哥哥再过些日子要去京里,只怕端午节也回不来,叫我早些过来送了节礼,免得到时候耽搁了。他惦记着妹夫爱饮酒,绍兴那边别的没有,花雕酒是最好的,叫我送几坛子过来。还有些梅干菜和腐乳香糕之类,都是绍兴土产,妹妹别嫌简薄。”
    曹氏忙笑道:”绍兴花雕酒是有名的,柏哥儿他爹素来喜欢。那梅干菜也好,这就叫厨下去蒸一道扣肉上来——我们这里也有,吃起来总觉得不甚对味儿。”
    桃华听了这话,便起身笑道:”那我去厨下看看,叫他们做出来就是。”
    厨房里刘婆子正跟地丁儿在拾掇曹五太太带来的那些东西,除了四坛花雕酒之外,也不过就是两小坛腐乳,一篓梅干菜,一盒香糕罢了。
    薄荷不是个爱碎嘴的,这下实在没忍住,瞅着刘婆子和地丁儿都不注意,低声道:”说是送节礼,大老远的跑过来只带这点东西……何况这才是几月,分明是借着端午的名头来……”后半句”打秋风”的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眼下才三月初,谁家这时候送端阳的礼呢?
    桃华摆了摆手:”罢了,总归是亲戚,一年也只来一半回,十几二十两的银子,也没法计较。”曹五太太只要来一趟,曹氏给她备的回礼必然是格外加厚的,还要把她一对儿女的份儿也备出来,按例,二十两银子怕是打不住,”父亲都不曾说什么,我们也不要开口的好。”
    薄荷点点头不说话了,心里却在想,这十几二十两银子不过是备一份节礼,去年曹五太太过来,说是曹五爷想捐个监生,从曹氏那里拿了少说有一百两银子呢。不过那是曹氏自己的嫁妆,蒋锡知道了也照样未曾说什么。
    招待曹五太太用过午饭,桃华带着柏哥儿去午睡,燕华要写字,各自都回房去了,曹氏这里只留下个青果伺候,这才问曹五太太道:”哥哥这些日子可好?差使当得如何?”
    曹五爷二十六才考中了个秀才,两次乡试不成,便说这辈子大概也考不中个举人了,弃了书本另外琢磨出路,最后盯上了捐监生这条路子。曹家人口多,曹五爷是个庶出,亲娘又去得早,成了亲就分出来,指望不着家里周济,只得自己凑银子。去年过年的时候,曹氏生了柏哥儿,曹五爷带着一家子过来道喜,就跟曹氏提了这捐监生的事,说是有个县丞的位子,只要捐出来,再走走门路就能到手。
    曹氏跟曹五爷一母同胞,且她被前夫家里赶出来那阵子,是曹五爷将她们母女两个收留在家里,日常也不曾亏待了,后来又给她选了蒋锡这样的好亲事,心里自是感激的,当即就把自己嫁妆银子拿出来,给曹五爷谋成了这事儿。如今哥哥在绍兴大小是个官儿,离着也不远,曹氏自是欢喜的。
    曹五太太听她这么一问,却是倏地就把眼圈红了,倒吓了曹氏一跳,忙问怎么了。曹五太太便拿手绢按了眼角,要哭不哭地道:”妹妹不知道,你哥哥如今可遭了罪。刚到绍兴时还好,自打上头换了位县令老爷,看你哥哥就不顺眼。只给他派那苦的累的活儿,什么清点军户、押送粮米,天天东奔西跑,稍有一半点儿错处,就被上官申斥……”
    曹氏一听就急了:”这是怎么说的?哥哥是哪里得罪了县令不成?”
    曹五太太索性抹着泪道:”并不是你哥哥要得罪他,是当初你哥哥托的那位大人,跟这位县令老爷不合。我一个妇道人家,也不知是怎么个不合法,只是见你哥哥一天瘦似一天的,真是……”
    ”这,这可如何是好?”曹氏并不是个有主意的,曹五太太这样说,她也只跟着着急,却想不出个办法来。
    曹五太太从手绢子后头悄悄看了看小姑,抽噎着道:”我想着,怎么也得给你哥哥换个地方,不然再熬这么几年,你哥哥那身子怕是都要垮了。我打听了一下,如今倒真有个机会,可,可少说也得有五百两银子。”
    曹氏倒抽了口凉气:”五百两!”她是庶女,曹家子女又多,出嫁的时候总共不过给她置办了三百两银子的嫁妆,在婆家八年花用得不少,被赶出门的时候拢总也不过还剩一半,这几年都陆续填给曹五爷了,如今曹五太太张口就是五百两,她哪里拿得出来?
    ”是啊,这数儿实在太大了,姑奶奶也知道,咱们家里就是砸锅卖铁也凑不出这个数来啊,总不能为着这个再去借钱不是?”曹五太太嘴上说着,眼睛却悄悄地在曹氏头上身上来回地溜。
    这个小姑,初嫁不成,再嫁倒是有福气。蒋家开着药堂,又有铺子又有庄子,银钱上宽裕得很。曹氏嫁进来就做当家太太,如今生了儿子底气就更足——不说别的,单看曹氏身上穿的衣裳,就是上好的妆花缎,头上插的是赤金小凤尾簪子,手腕上还有一对赤金镂花镶珠镯子,上上下下的加起来,也值个几十两银子呢。
    曹五太太看着曹氏的妆扮,忍不住就想低头看看自己。固然她今日是来哭穷,不好穿着新衣裳新首饰,可家里最好的衣裳首饰,也跟曹氏比不得的。小姑当初被夫家撵出来,若不是做哥哥嫂子的收留她,哪有如今的好日子?曹五太太越想越是理直气壮,索性拿手绢儿掩着脸抽噎起来。
    曹氏手足无措,半晌才道:”这,这五百两,实在是,实在是太多了……”她的嫁妆是不剩几个了,蒋家倒不是出不起这五百两,可明晃晃拿夫家的东西去贴娘家哥哥,蒋锡再大度怕也不成的。
    曹五太太抹了抹眼角,看看屋里屋外并没别人,一个青果那是曹氏从曹家带来的陪房的女儿,算得上自己心腹,便不再遮掩,小声道:”五百两银子委实太多,你哥哥也实在筹不起来,不过,还有另一条路的。”
    曹氏忙问:”还有什么法子?”
    曹五太太就指了指头顶上:”你哥哥想着,去京城给本家太夫人贺寿……”
    她说的这个本家,指的是京城里的定海侯曹家。
    老定海侯跟江南曹家的老太爷是同一个祖父的堂兄弟,只是两人后头走的路真是天差地别。老定海侯去了两广,趁着国朝初建四方未平的时候,拼死拼活挣出个侯爵来;曹老太爷却是一辈子窝在江南做个小吏,倒是夹七夹八生了一堆孩子。
    如今老定海侯是已故去了,但儿孙在京里有府第有爵位,真是煊煊赫赫。曹老太爷倒还活着,蜗居江南一隅,下头孙男弟女嫡的庶的无数,单是嫁娶,家家都觉得手头发紧。
    曹氏虽是庶枝,也听说过自家与京中本家的关系。其实若论起来,曹老太爷当初才是长房,如今却不好说了,一干族人都觉得京中才是嫡系,其他人皆是旁枝了。
    ”哥哥是想……”
    曹五太太干咳了一声:”如今的侯爷是个孝顺的,最听太夫人的话。太夫人——又素来惜老怜贫,肯照顾族人……”
    其实并不是太夫人多肯照顾族人,而是她老人家当初丈夫在外打拼,没少受族人有意无意的欺负,如今富且贵,住在京城里样样顺心,只可惜不能衣锦还乡,终是遗憾。由此,就特别喜欢族人们上京奉承,若有奉承得她喜欢的,便会提携一二。
    这提携么,自是求财的得财,求官的得官。当然这官也不是什么大官,不过是升迁上让定海侯说句好话,或者在京里安排个僚属之类做做。定海侯是个孝子,老娘说的话一概都听的,这些年来,族里也有十几个讨了太夫人欢喜,得了前程的。
    不过定海侯太夫人也并不那么容易讨好。到底是见过了世面的人,说难听点,就是要拍马屁,江南曹家这些人也未必就能拍对了地方。何况曹五爷的爹娘,当初在太夫人面前可没什么好印象,曹五爷这会儿想走这条路子,贺寿的礼上就得仔细琢磨琢磨。
    ”听说太夫人爱玉。”曹五太太窥着小姑的神色,慢慢地道,”太夫人年纪大了,也喜欢小女孩儿围着说笑。我想着,寻一块好玉,带着萝儿去贺寿,送到太夫人面前才好。”
    现今的定海侯也是跟着父亲杀过敌的,本人也颇有些才干,在京中风头正盛,到时候去送礼的不知有多少,若是不能挤到太夫人眼前去亮一亮相,怕是礼都送到了黑影里去。
    曹萝是曹五太太的女儿,今年一十四岁,样貌生得有几分水秀,也在私塾读了几年书,应该是太夫人喜欢的类型,若是带了去,该是能到太夫人面前去说句贺寿的话的,只是这礼物不好寻。
    ”这好玉,一时可到哪里去找?”曹氏才高兴些,又发起愁来。黄金有价玉无价,真要找块”好”玉,说不定五百两都不够呢。
    曹五太太又干咳了一声,将身子向前倾了倾,才低声道:”其实这玉啊,好坏还在其次,却是要个新鲜样儿。太夫人那里,什么玉没有呢?纵花千两银子买副镯子,她老人家未必看在眼里。”
    一席话说得曹氏连连点头,曹五太太便又道:”去年柏哥儿抓周,萝姐儿看见架子上摆了一盆玉雕水仙……”
    
    ☆、第4章 教唆

  曹五太太提到玉雕水仙,曹氏怔了一怔,才明白嫂子的意思,脱口道:”那个,那个是桃姐儿她娘留下来的……”
    她们说的玉雕水仙,乃是桃华母亲李氏的嫁妆之一。巴掌大小的一块玉,雕了两株水仙。这玉大体是青白二色,还有几点杂色,玉匠心思灵巧,青色雕了叶,白色雕了花,几点黄色玉皮子,正好雕成花心金盏。
    最妙的是这块玉上还有些黑褐色斑点,且沁得极深,无法除去。本来有这等杂色,玉的质地再温润,品相都要降一个档次,故而这玉买来时实在并没花多少银子。但玉匠却是匠心独运,将这些黑褐色斑点,雕成了水仙花球茎上的外皮。
    若无这些黑褐色外皮,这水仙看起来只是一块玉雕,但有了这斑点,骤然就显得活灵活现,逼真无比,因此是李氏极心爱的一件东西。桃华也十分喜欢,只到了年下才拿出来摆一摆,跟真水仙放在一起,不仔细看还当真是难辨真伪呢。
    当然这东西只摆在桃华房里,是曹萝去年跟着母亲一起来住了几日,也进过桃华的房里,才看见了这东西的。
    曹五太太早知道那是桃华的东西,闻言便扭着帕子一脸为难的模样:”说起来那块玉杂色多,桃姐儿若肯让出来,我出一百两银子可好?”
    玉雕之类的东西,却不光是看成色,还要看立意、看雕工。这块玉凭它本身,委实值不得一百两银子,顶天了拿个六七十两就足够了。可是这样妙手雕刻出来,心思奇巧、工艺精绝,那就不是银子能衡量的了。若是不好此道之人,几十两纹银足矣,可若是心爱的,任你翻上三倍五倍,也未必肯脱手。
    曹氏也晓得这东西雕得巧,却并不觉得能值许多银子,至少叫嫂子拿一百两来买,就觉得实在太贵了。她为难的是这东西乃是李氏的嫁妆,李氏殁后,这些都是桃华的东西。
    ”桃姐儿也怪喜欢这东西的,何况又是她娘留下的,这实在是……”叫闺女卖人家亲娘的遗物,别说曹氏只是继母,就是蒋锡都不好张口的。
    曹五太太便转而哭起家里的事来:”……别的也就罢了,萝姐儿原有人上门来提亲,话都说定,庚帖也换了,只因这位大人一走,你哥哥被人排挤,那家子也将庚帖退了,只说八字不合。什么不合,还不是跟红顶白,捧高踩低!女孩儿家的脸面名声要紧,虽没下定,但被人退了庚帖,萝姐儿几天都不出门,我生怕她一个想不开……”
    说得曹氏也凄惶起来。她也是有女儿的,将来婚配乃是重中之重,曹萝这虽不算是被退婚,但传出去也是被嫌弃的——你说八字不合,便有人说定是她八字不好呢——同病相怜,曹五太太提起这事来,倒是引得曹氏心有戚戚。
    只是再同情,她也不敢揽这事儿。若是蒋锡的东西,说不定求一求也能到手,但桃华的——这个继女从来能干,如今家里的庄铺她还时常去看看,虽说帐簿是交到曹氏手上,但真说到对这些生意有什么决断之权,曹氏自忖还不如继女。
    曹五太太便拿手绢摁着眼角,一脸惊讶道:”怎的听妹妹这意思,在家里竟做不得主?从前也就罢了,总归你是刚进门,如今连柏哥儿都好大了——日后妹夫还不是指着柏哥儿传宗接代,哪能让个要出门的闺女当家作主呢?”
    这话倒是说到了曹氏心里。她初嫁入门时,前头原配留下的女儿已大,也打听了蒋锡是四年不曾娶妻的,到这会儿为何忽然又要续弦了呢?这其中,必有为了女儿的缘故。再加上曹氏自己还带了个拖油瓶,故而进门之后以服侍丈夫为要,并不敢存着管家争权的念头。
    倒是桃华,继母入门之后就以”母亲”呼之,并不称”太太”,也算是特意与她亲近。大约一两个月后,就渐渐将家中帐簿转给曹氏,尤其柏哥儿出生之后,连外头的生意曹氏也能知道了。
    这人心总是易变的,所谓得陇望蜀,曹氏的心情与三年前亦是大有不同了,此刻听曹五太太提到儿子,便觉得颇有道理。
    曹五太太别的本事没有,嘴皮子极是活络,见曹氏神色微动,便知道自己说对了方向,再接再厉道:”虽说前头娘子的嫁妆都是留给自己儿女的,但她又没有儿子,将来还指着柏哥儿与她祭扫呢,按说那些东西,柏哥儿既也唤她一声母亲,便也该有柏哥儿一份的。”
    这话是给儿子争利,曹氏就更觉得入耳了,只是始终有些发怯,不敢去跟继女讨东西。曹五太太见状,这才话入正题,叫心腹丫鬟取了个匣子过来:”妹妹瞧瞧这个。”
    曹氏打开一瞧,顿时一怔:”这——”里头也是一盆玉雕水仙,乍看跟桃华那盆一模一样,”这不是有了?”既然有了,还要桃华的做什么?
    曹氏一说这话,曹五太太便笑了:”妹妹再好生看看。”果然这假货做得不错呢,也幸好女儿记性好,硬是画了张图出来,才好叫人去仿的。
    曹氏有些狐疑,将那玉雕从匣子里拿出来一瞧,便即明白:”是假——仿制的?”入手并不如玉般温腻,对着光看时便觉颜色也不大对,竟是那等夹石的坏玉雕刻之后又染色而成的,连十两银子也不值。曹氏心里猜到了几分,嗫嚅道:”这个,是——”
    曹五太太便道:”妹妹看,可还能换一换?”
    ”这——”曹氏真是左右为难,”这如何使得?桃姐儿一看便能辨出真伪了。”
    ”如今那东西可还摆在她屋里?”
    ”这倒不曾,已入了库了。”水仙是冬天才摆的花卉,玉雕水仙自然也是如此,出了正月之后便统统换了,都收进库中去了,”可那库,我是进不得的。”
    蒋家的宅子,虽说曹氏住的是正院,但若论起收拾得精致,当数如今桃华住的桂院。盖因那里原是李氏的居处,李氏爱那院子里两棵经年并生的老桂,觉得是好兆头,故而不住最大的院子,却择了那里。
    按说主母住过,这里就是正院了,但曹氏进门,蒋锡却另收拾了那大一点的院子,却把桂院给了桃华居住,并李氏的嫁妆,也一应都在桂院的小库之中,除了桃华之外,连蒋锡都没有钥匙的。
    曹五太太便把眉毛一扬:”这可不成!你是家里主母,哪有你不能进的地方?连库都进不得,里头有哪些东西妹妹你也不能得知,将来哪里还能替柏哥儿争得来?”
    曹氏便踌躇起来。她自是知道李氏嫁妆丰厚,很想分润一杯羹——柏哥儿是独子,将来蒋家家业都是他的,倒也不愁,却是燕华,本是继女,待到出嫁时,也不知蒋锡肯出多少嫁妆,她自己手头又没有什么私财,若是能得李氏些东西给燕华,那便好了——可真要让她去跟桃华争,她又心里有些生怯。
    曹五太太看她鹌鹑一般,心里暗骂这小姑子无用,竟连个丫头片子也治不住,脸上却半分不露,只道:”依我说不如这般,你只说要借点东西出来摆设,悄没声将这玉换出来便是了,只消当时无人发现,日后就是桃姐儿知道了,难道还能对你怎样不成?到底你也是她娘呢。”自然到时候少不了闹一闹,但彼时她早就离了蒋家,也不关她事了。
    曹氏有些举棋不定,只说让曹五太太先去歇息,曹五太太便不说什么,起身出去。给她引路的正是青果的老娘,人都叫宋妈妈。从前是曹氏的乳娘,如今管着曹氏的正院,也是十分体面了。今见曹五太太来了,便过来问好,笑道:”太太没带姑娘过来?”
    曹五太太也笑道:”萝姐儿年纪不小了,合该在家里学学管家理事,不好再随便出来了。”端详了一下宋妈妈,又笑道,”瞧着妈妈气色倒更好了。”随手从手上抹下个金戒子塞给她,”妈妈拿去戴着罢。如今也是有头有脸的管事妈妈,不好太简了。”
    宋妈妈连忙谢赏,又忙赞曹五太太气色好。曹五太太便叹了口气:”好什么好。如今家里乱成那样,我哪里有好气色呢。”
    宋妈妈忙问怎么了,曹五太太便将方才说与曹氏的话又说给她听,末了叹道:”别的也罢了,我只恐老爷那里不得意,你们太太在夫家也硬仗不起腰子来,反倒要被你们大姑娘压一头。方才我问了问,这家里,你们太太竟说了不算?大姑娘的院子,你们太太竟不能进的?”
    这话说到了宋妈妈心坎上,遂撇嘴道:”太太说的很是呢,我们太太也只是这一两年才能看见外头铺子里的账本,若说当家却是不能。就是那药堂,大姑娘时常去,太太反是从没进过。要说大姑娘的院子,更是把得死死的,等闲我们也不敢进去。”
    曹五太太叹道:”这可怎么成?妹妹就是性子太软和,这般当不起家来,别说自己吃亏,就是燕姐儿和柏哥儿,将来也怕都被这姐姐压得死死的呢,能有什么好处?其实若要我说,如今你们太太生了哥儿,是蒋家的功臣,不趁着这时候拿捏住她,更待何时?任她再怎么嫡出长女,也不过是个丫头片子罢了,这是打算着把持家里一辈子?还是将来要把娘家都搬到婆家去呢?”
    两人嘁嘁嚓嚓,足说了盏茶时分。宋妈妈又得了曹五太太赏的一对银镯子,方出了客院,自去曹氏身边说话了。
    这里厨下整治了饭菜,桃华姐弟几个都过来陪着曹五太太用饭。曹五太太绝口不提什么玉雕水仙,只管夸赞桃华能干。桃华敷衍了几句,便向曹氏道:”方才药堂那边送了信来,说是药酒不大够了,我想明日就去庄子上看看,有些药也该收了。怕就不能在家陪舅母了。”
    去庄子上看药材长势是真,别的就是托辞了,只曹五太太来了,自己在这里,大家相处别扭,不如避开了,叫曹氏痛痛快快跟曹五太太说话去,免得总在自己面前摆出一副看人眼色似的模样。
    曹氏被宋妈妈添油加醋劝说了一番,颇有些意动,只发愁桃华在家不敢乱动,闻听桃华要去庄子上,正中下怀,忙道:”既如此,你便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