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桃华_朱砂-第1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免有些感叹——蒋家究竟是怎样教出了这样一个女儿的?这些事,又哪是普通女孩儿应该学的呢。
“拿纸笔来。”桃华放下小盆,提笔又写了一张方子,“去煎药。”
蝶衣接过小盆,将尿液倒进旁边一个量壶之中。一天里所有的尿液都要收集起来,因为饮水的标准就要靠排尿量来决定,这是半点都差不得的。
郑院使赶紧把那张方子先看了一遍:“王妃这意思是——”
“情况还不算太糟。”桃华终于微微露出一点笑意。到底这个孩子年纪略长,还是拖过了最坏的时期。
旁边的乳娘听了这句话,双腿一软险些坐倒在地上。谢天谢地,大公子若是能保住,她一家子的性命和前程也就都保住了。没看二公子那边,一群人哭得如丧考妣吗?那是知道王爷和王妃饶不了她们。做下人的就是这样,有时候即使不是你的错,出了事你也跑不了。
现在好了,现在好了。大公子只要能活着,她们受的罚就不会太重。乳娘扑通一声跪倒,冲着桃华咚咚地磕起头来:“多谢郡王妃,多谢郡王妃!”
这开了个头,一屋子的人都跪了下去,头磕得此起彼伏。若不是怕惊着床上的病人,只怕这会儿感激之声都能掀了屋顶。
“且别忙着磕头。”桃华抬了抬手,“后头还有得忙呢。”
少尿期过去,就是多尿期,这也同样不能疏忽,要防止脱水及电解质紊乱。不过大体上来说,这总比少尿期更安全一些,至少还有些手段可以使用,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能等着碰运气,一旦出现水中毒、酸中毒或尿毒症的症状,就只能束手无策。
这会儿乳娘满心欢喜,别说让她忙了,就算现在让她把公子尿的尿喝下去,她都毫无怨言:“要做什么,郡王妃只管吩咐。”
说实在的,自打安郡王妃来了之后,这大部分的活儿都是她带来的那个大丫鬟蝶衣做的。听说这蝶衣从前是伺候安郡王的,后来在西北还进了什么救护队,据说是安郡王妃手把手教出来,专门照顾病人。现在看来,果然名不虚传,手脚利索得很,其余的丫鬟们竟插不上手。
如今大公子有所好转,若是她们再干不了什么,就算大公子好了,恐怕也没什么资格留下了。你看刚刚被郡王妃赶出去的那个,这次肯定完了——还当什么一等大丫鬟,能留在府里当个粗使的就不错了,搞不好,直接被赶到庄子上去干农活了。
不只乳娘这么想,一干伺候的丫鬟们都纷纷表态起来。桃华不耐烦听,摆了摆手止住:“我写张护理的方子,叫蝶衣逐条讲给你们听了,就按这个来。若有半点疏忽——你们大公子可禁不起第二回折腾了。”
现在这些奴婢们哪里敢疏忽呢,有几个识字的连忙道:“奴婢们定然照做,每日都对照一遍。”
剩下几个不识字的,也暗下决心,一会儿蝶衣讲的时候,务必死死记住,就是忘记了爹娘的名姓,也绝不忘记这个。
屋外的丫鬟们没资格进里屋,自然也插不上手,有那机灵的一拍脑袋:“快去给王爷王妃报个信!”转身就跑了。
成亲王的院子里,此刻正跟台风过境一般,满地的碎东西,快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了。
“你这蠢妇!”成亲王倚坐在罗汉床上,把手边能摔的东西都砸了个粉碎,“安郡王妃明明说过,还照原来的方子补养就行,你偏要去宫里讨那个什么锻炼的法子——”
两个孩子病倒的时候,他顾不上跟成亲王妃算账,现在小儿子已经去了,他这一口气没接上来就厥了过去,等醒过来,两个侧妃在旁边哭得梨花带雨,口口声声地提着小儿子,真是惹得他心里跟针扎似的。这会儿见了成亲王妃,哪里还有不发怒的?
成亲王妃笔直地站着,嘶哑着嗓子道:“我也是为了儿子——当初,当初大郎和二郎多用了饭,王爷不也说那方子有效吗?”
成亲王被噎了一下。的确,刚刚开始用那方子的时候,两个儿子脸上笑容也多了,小脸也时常带点血色,连饭都多吃了半碗,他瞧着也高兴,还夸赞过成亲王妃聪明,知道从于昭容处去求方子呢。
如此说来,现在儿子们出了事,似乎也不能只怪成亲王妃一个?要怪的话,他也要负些责任的。
旁边的胡侧妃瞥了成亲王一眼,抹着眼泪道:“王爷一个男人家,哪里知道孩子的事呢?平日里两位公子都是王妃照顾,就没发现半点端倪?”
“你这贱人!”成亲王妃现在火气也大得很,抬手指着胡侧妃,“我与王爷说话,哪里有你插嘴的地方?掌嘴!”
她的贴身丫鬟犹豫了一下,还是上前给了胡侧妃一耳光,只是下手并不太重,虽然听着响亮,脸上却并没落什么太明显的痕迹。
成亲王嘴角抽了一下,到底还是没说话。多年来他虽然有侧妃有侍妾,但没一个人给他生下一儿半女,只有成亲王妃育有二子。故而成亲王府的后院,成亲王妃说一不二,早养成了规矩。现在当着他的面掌掴胡侧妃,虽然有当面与他作对之嫌,但习惯成自然,他也不好说什么。
胡侧妃没想到成亲王妃这会儿还敢当着成亲王的面掴她的耳光,顿时捂住脸大哭起来:“妾也是心疼小公子。平日里王妃护得紧,妾们连小公子的面都见不着,怎么这就突然……去了呢……”
另一名侧妃也捂着脸嘤嘤地哭起来:“听说大公子这会儿正在救治呢,王妃怎么不在大公子身边守着……”
成亲王被她们哭得心烦意乱,最后这句话倒听进去了:“大郎怎样了,你怎不在那里守着,倒跑来这里做什么?”
“我来看看王爷。”成亲王妃勉强压住火气,硬邦邦地道,“我也担心王爷。”
她的贴身丫鬟忙道:“王妃也是刚刚醒过来……”
成亲王听了这话,虽有不满也不好说了。毕竟他也并未守在两个儿子身边,又怎么好指责同样晕倒的妻子。然而怎么想今日这祸事都是成亲王妃自作主张招来的,若是两个儿子都没了,他今年已经三十岁,太医隐晦地暗示过他身子不好,怕是也难再有子嗣,岂不就要绝后了吗?
想到这里,一股子火气又腾起来,正要张口再说几句,就听外头脚步声乱响。成亲王心口猛地一紧,厉声道:“什么事!”
外头小厮刚要张口就被吓了一跳,声音不由自主地小了:“王爷,王妃,大公子那边有人来送信,说——郡王妃说,大公子情形有所好转了。”
“什么?”成亲王妃这一喜简直比天上掉金子还要高兴,也顾不得成亲王了,转头就往外跑,“我儿有救了?”
成亲王也是一喜,连忙就要下床。只是他身子弱,突然起身便是一阵头晕。胡侧妃连忙扶住了他,一面蹲身下去替他穿鞋,一面细声道:“王爷可要当心,王妃一心在公子身上,怕也是顾不得王爷的。”顿了顿又叹道,“天幸公子逃过一劫,但愿日后平安康健,无病无灾。”
成亲王听得心里一阵难受。儿子本来就弱,再病过这一场,恐怕那什么平安康健就更难得了。
胡侧妃觑了一下他的脸色,小声道:“依妾看,这安郡王妃的医术实在是厉害,若是能请得她给王爷诊治一下,必定比李太医更好。说不得,王爷还能再添个公子,毕竟如今只有大公子,咱们王府——子嗣还是单薄了些。”若是再生,说不定就能轮到她了呢。
☆、第224章 纳妾
桃华从成亲王府出来的时候已经是午后。
郑嬷嬷的脸色黑得跟锅底似的,在马车上铺了三层厚厚的锦褥:“王妃快躺下歇歇。”这也就是仗着王妃身子好,否则谁家有孕的妇人能这么整日整夜的守着病人的?
说是有两位太医帮忙,那主意不还得是郡王妃拿吗?成亲王府倒也是准备了上好的房间,一应供奉都是最好的,但有病人在隔壁呢,只要有点风吹草动王妃就要起身去看,根本歇息不好,就有皇上的龙床又有什么用!
薄荷在旁边悄悄看了看郑嬷嬷。幸好郑嬷嬷没跟着进孩子的病房,只在客房里给王妃准备补汤点心,若是跟着进去了,看见王妃拿着孩子的尿仔细看个没完,怕不得气疯了。
郑嬷嬷还真不知道病房里居然还研究尿的,只顾着扶桃华躺下:“可有哪里觉得不自在的?该就便让郑院使诊诊脉才是,王妃可别自己不当回事。”
桃华笑了笑:“嬷嬷放心,郑院使每日都要给我诊脉的。”
成亲王府的公子是贵重,可安郡王妃肚里这个说不定就是未来的郡王世子,也一样贵重啊。本来诊治的事儿就是两位太医的,安郡王妃不过是成亲王妃求来帮忙的,若是为了救亲王公子而伤到了郡王府的子息,俩太医一样有罪啊。
是以李太医简直是要跪着求郑院使了,每日都要给郡王妃诊一诊脉,千万不要动了胎气啊。其实不用他说,郑院使自己也知道轻重。天幸郡王妃的身体的确康健,这都忙了好几日了,并未有什么不适。
其实桃华倒不是很担心。也就是这个时代,女子成亲太早,又缺乏适当的运动和锻炼,身子实在太弱,才会动不动就动胎气。要是换到她那个时候,多少人直到要生的时候还在工作岗位上呢,谁会那么娇贵?
自打她穿越过来,一直都注意适当运动,身体比一般闺阁女子强得多,基本达到她前世的水准,只是因为怀孕的年龄实在太早,所以才要格外小心一些。这个她是注意了的,即使在救治孩子的时候,她也很注意保护自己的孩子,所以这会儿疲劳是疲劳一些,但绝不至于会动了胎气。
不过,也确实是太累了。桃华往褥子上一躺,原只是想养养神的,谁知郑嬷嬷把褥子铺得太软,马车又走得太稳,她才一合眼,居然就睡过去了。
也不知睡了多久,桃华迷迷糊糊地仿佛听见沈数的声音,眼皮虽然不想抬起来,耳朵却自己竖起来去捕捉那声音,果然听见沈数在低声道:“可是累着了?”
接着就是郑嬷嬷带着恼怒的声音压低了嗓子:“可不是。日里夜里的都不得闲。”成亲王妃自己作死,最后却连累她家王妃,若不是王妃一直并无不适,她拼了老命也得拖着王妃回来。
桃华觉得一只手轻轻抚在自己脸上,有点儿粗糙,掌心却温暖:“郑院使诊过脉没有?”
薄荷答道:“每日都诊的,说王妃身子康健,肚里孩儿也结实,并无妨碍的。”想来郑院使在这上头绝不敢粉饰太平,但凡有一点半点的不对,他也必要说出来的。
郑嬷嬷忿忿地道:“纵然再无妨碍,也不如在府里养着的好。”何况那成亲王府,难道又是什么好地方不成?
薄荷和蝶衣对看一眼,很有眼色地低下头去,暗下决心定要闭紧了嘴巴,绝不把什么看尿的事儿说出来。
桃华半睡半醒地听着,心里又是好笑又觉得暖洋洋的,眼睛实在不愿意睁开,就在沈数手心里蹭了蹭,随即就听沈数轻声笑了笑,身边的被褥一沉,应该是他坐了下来:“叫三七把车赶稳些。”
三七在车辕上抽了抽嘴角。他的车赶得还不稳么?马都已经走得比老牛还慢了,别的他不敢说,若论京城里谁能把车赶得最慢,他绝对首屈一指!
安郡王府的马车就以牛一样的速度在街上慢悠悠前行,等回了郡王府,已经是大半个时辰以后的事了。三七远远看见郡王府的红漆大门,不由得松了口气,这么个赶车法,他已经收获了无数路人惊讶的眼神——能将这样的高头骏马赶出老牛的速度来,真不是车夫有病?
守门的太监远远就看见了马车,急忙开了门,又紧着跑过来迎接,一见先下马车的薄荷,就忙小声道:“薄荷姑娘,蒋药师太太来了。”
这位蒋药师太太是郡王府的稀客,然而每次来了都会让下人们都颇为尴尬,因为这位虽然名义上也是郡王爷的岳母,可其待遇却与王爷那位正经岳父大人差得太远,搞得下人们都不知如何是好,就连称呼上都别扭得很呢。
薄荷不由得皱了皱眉:“太太可说了有什么事?”别的时候也就罢了,王妃累了好几天了,回来只想休息,曹氏偏在这时候过来,怎不在家里装病了?
守门太监小声道:“蒋太太没说,可小的看,那神色——不是什么喜事儿。”他原也是在内务府里不得意的,挑了送到郡王府来的时候也不过做个粗使跑腿的。后来安郡王渐渐清除了郡王府里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倒把他慢慢提拔了起来。
这守门的活儿瞧着没什么地位,其实却是个好地方,不说别的,门包银子时不时的就有呢。这太监家里穷,当初为了养活弟弟,给家里留一条根,这才净身进了宫。没想到熬了几年也没出头,家里仍旧穷得揭不开锅。
自打给提拔到了门上来,渐渐的倒能给家里贴补一点。贵人们手指缝里漏出来的一点半点,到穷人家里就顶得上好几个月。何况王妃还管着种痘处,是有差事的人,那更不一样了。
当然,郡王府管得严,他是断不敢狐假虎威多讨银子的,但即使接些正经门包,也够把家里房子翻修一下了,若是能长久做下去,到明年过年,说不定连砖瓦房也能盖几间了。
就冲着这前途,他也得好好干下去。是以每回门上来了客人,他都要仔细观察,以备上头问起来的时候能答得上来。尤其像蒋药师太太这种尴尬人,那是更要好好琢磨的,这不,薄荷姑娘不就问了吗?
薄荷听了这回答,脸不由得拉长了几分,正想怎么找个借口能打发了曹氏,回头却见桃华已经被沈数扶着下了马车,只得回道:“王妃,太太来了。”
沈数眉头一皱:“这是为了那事来找你了。”没别的事,定然是因为白果。
当日蒋锡带着白果回了京城,先把人安排进了客栈,沈数后来派人去细细打探,才知道白果在东北时跟着蒋锡上山,踩滑了脚滚下山坡,脸上落了伤。
这伤说起来不算严重,无奈是落在脸上,又是个未嫁的姑娘,白果什么也不说,蒋锡反而不能不管了,这几日人虽没接回蒋家去,但已经有纳妾的打算了。曹氏定然是因为这件事过来的。
桃华叹了口气:“我去瞧瞧吧。对了,你这几日有没有找到什么?”
说到这个,沈数就摇起头来:“当初关押祖父的牢房已经被我的人翻了个遍,却什么都没有发现。”
这几天他就在忙这件事。为了不惊动太后,他辗转安排了一个人犯事,再经狱卒安排,进了当初关押蒋方回的牢房。然而那人几乎把牢房里每一块砖都摸过了,却并未发现任何东西。
“或许指的不是天牢?”桃华喃喃地道。这也是有可能的,如果蒋方回早就知道这是太后下的手,他未必会把证据都带在身上。不过,除了天牢之外,还有什么地方在他看来是安全可靠的呢?
“难道是蒋府里?”沈数所说的蒋府,指的是长房的宅院,蒋老太爷兄弟从前并未分家,蒋方回一直住在那里。
桃华点点头:“过几日我们回去看看伯祖父。”蒋老太爷现在住的百草斋,从前就是蒋方回夫妻的居处,除了那里,桃华想不出还有什么地方能让蒋方回放心的。
不过去看蒋老太爷那也是过几天的事了,现在,她还得先去见曹氏。
曹氏在小花厅里候着,一见桃华就连忙站起来:“桃姐儿——”
“太太怎么——”桃华看见她倒吓了一跳,自打曹氏第二次偷偷倒药之后,桃华就懒得理她了。算算,倒有一个来月不曾回蒋府去,自然也就没见着曹氏。蒋柏华知道她不喜曹氏折腾,回来也极少说曹氏的事情,今日一见,桃华倒真是吃了一惊——曹氏瘦了好些,两颊都有些陷进去了。
“桃姐儿——”曹氏叫了一声,立刻就两眼泪汪汪起来,“你爹爹他……”
“太太坐下说话吧。”桃华皱皱眉,扶着腰先坐了下来,“我刚从成亲王府回来,这几日都忙着给他家两位公子救治,也不知道家里出了什么事。太太有话慢慢说,不必着急。”
薄荷眼疾手快地往桃华背后塞了个迎枕,嘴里嘀咕:“王妃说得也太轻松了,那可是给人救命呢,几天几夜都没好生歇息了……”
若是旁人听见这话,自然心里明白,这是在撵人呢,意思就是郡王妃很辛苦要休息,若是没什么要紧的事就别再浪费时间了。无奈曹氏此人,素来没有听话听音的本事,仍旧抹着眼泪道:“桃姐儿,难怪你不知道,你爹爹他,他把白果那个贱婢又带回来了,还,还要纳她做妾呢!”
桃华叹了口气,靠得舒服一点:“太太,白果如今已经放了籍,是良民了。”再这么贱婢贱婢地叫,已经不合适,曹氏还是心里明白点的好。若是日后白果进了门,她还当是从前的丫鬟,那可就没个宁日了。
曹氏怔了一下,才想起来白果已经不是贱籍,顿时眼泪哗一下就下来了:“你爹爹是早就想好了,他早就想纳那个贱人了——”
啪。桃华把刚送上来的茶杯端起来又落在桌子上,随手一松,茶杯盖子落在杯沿上不停地旋转撞击,发出清脆的声音,绵延不绝。
曹氏心里一紧,眼泪不由得都收了回去:“桃姐儿——”她这会儿才猛然醒悟,桃华可不是陈燕,这是蒋锡的亲女儿,而她自己不过是个继母。亲爹与继母之间,桃华会偏向谁,用膝盖想也知道的。
“太太有句话说得不对。”桃华用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拨着茶杯盖,叮叮的声音仿佛击打在曹氏心上似的,“爹爹原是真心要放白果出去嫁人成家的,可白果跟着爹爹去了东北……”
她抬起眼睛来看了一下曹氏,略有几分讥讽地笑了笑:“太太在家里享清福的时候,白果就在爹爹身边伺候,跟着爹爹跋山涉水,去农家猎户出诊呢。”
曹氏哑口无言,半晌才能说出话来:“可——桃姐儿,这妾,这妾是乱家之源呀。”这一点她是深有体会的,她的娘家不就是一团乱么,当然她的娘也是妾,不过早就过世了,所以生前究竟是不是也属“乱家之源”,那就不知道了。
桃华无语地看了她一眼。没错,妾当然是乱家之源,两个利益有冲突的女人呆在同一个男人身边,不乱才怪!可是曹氏但凡做得合格一点,也不至于有今日。
“这事儿,我做女儿的管不到父亲房里去,太太还是回去跟父亲商量吧。”这事儿还真得蒋锡自己摆平,必须让曹氏知道蒋锡的态度,她日后才能找到自处的位置,而不是靠她强压或者说服。
曹氏顿时急了。这几日她也跟蒋锡闹过,蒋锡根本不加理睬,只说白果伤了脸,他必得纳回来。等白果进了门,她若不愿管家里的这些琐事,就让白果去做。若是她不想白果插手,那白果就只管前头的书房,只伺候他就行了。
这两条,曹氏都不愿意啊。说到管家,她倒也有几分自知之明,那是远不如白果的。无论白果管与不管,下人都知道这回事啊,到时候她若是管得不好,少不得有人在背后议论,若是管得好——她管得再好,也不如白果……
若是让白果只管前头的书房,那恐怕蒋锡更不会来她房里了。一个专宠的妾,其威势简直可以直逼正房主母的,那就更不行了!再说,万一白果生下个一子半女的,她的柏哥儿怎么办?
“桃姐儿,我不为别的,就为柏哥儿。”曹氏越想越急,也顾不得哭了,“我不是你亲娘,可柏哥儿是你亲弟弟!他是你从小带大的,若是他有什么事,你,你也不愿意看见的吧?再说了,柏哥儿是嫡子,就算后头再有,那也是庶出的!”
桃华沉默着没有说话。从她这边来说,白果若有子女,跟蒋柏华一样都是她的弟妹,并且在这个年代,蒋锡只有一个儿子,其实得算是子息单薄了,时下风行多子多福,就是兄弟多了,将来也好相互扶持。
然而从感情上来说,蒋柏华的确是她带大的,几乎跟她的儿子也没什么两样,如果再有人来跟蒋柏华争什么——桃华不敢说自己会不会偏心。
只是这些事,她是不能做主的:“太太也知道柏哥儿是嫡子,那还担心什么。”蒋锡不是会以庶灭嫡的人,蒋柏华又是长子,就算白果现在立刻有孕,生出儿子来也跟蒋柏华差了七八岁,等他长大,蒋柏华估计都可以娶妻生子了,基本构不成威胁。
曹氏一脸失望:“桃姐儿,你怎能这样,你——”她一急脑袋就昏了,想也不想就脱口而出,“你自己不让郡王爷纳妾立侧,怎么到了你爹爹这里,就不管了?”
桃华的脸唰地沉了下来,正要说话,就听门外有人接口道:“太太说这话之前,还是先瞧瞧自己吧。”
沈数从门外走了进来,也是一脸不悦:“若是太太有王妃一半的本事,岳父也不会纳什么妾了。”
曹氏看见他就有些怕。沈数随了西北的殷家,身材高大,肤色微黑,与曹氏见惯的南边人截然不同,就是比起京城这边的人来也多了几分剽悍之气。更不必说他是手上沾过血的人,隐约之间又多了几分锋锐,跟出鞘一半的刀似的。
曹氏素来胆子小,见了他更是有话也说不出来了,嘴里含糊地说了几句,也听不清说的是什么。
沈数皱眉看着她:“王妃这几日都在成亲王府救人,这会儿成亲王府大公子转危为安,她才能回来歇息。太太若是没有别的事就回去吧,岳父的事情,说起来也没有女儿插手去管的道理。”
这等于下逐客令了。曹氏心里不甘,可又不敢当着他的面再反驳什么,只得磨蹭着站起身往外走。桃华看她穿着夹袄还显得瘦削,暗暗叹口气,还是道:“太太还是不要杞人忧天了,倒是郎中开了药就要好生吃,仔细装病装成了真病,还要辛苦柏哥儿。如今他读书学武已经不轻松了,太太还是体谅着些的好。”
若不是为了蒋柏华,她才不说这话呢。只是曹氏也太不像话,不说句重话,她那耳朵是装不进去东西的。
曹氏听到一句“装病装成了真病”,脸不由得红了。以前桃华说话也不曾这样明白过,何况还当着沈数的面,竟是毫不客气地揭穿了她不肯好生吃药的事儿。这,这——难道白果还没进家门,桃华就已经偏心过去了?也是,白果毕竟是曾经伺候过李氏的人哪……
曹氏脑袋里乱哄哄的,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出了郡王府,又是怎么回到蒋家的。等她进了院子,便见蒋柏华迎了出来:“母亲去姐姐那里了?姐姐这些日子都在成亲王府救人呢,母亲有什么事不能缓几日再说,何必在这时候过去打扰。”
他一回来就听银杏说曹氏去郡王府了,顿时就有些头大。关于父亲要纳妾的事儿,虽然没人告诉他,但蒋家就这么大,什么事又能瞒得过人呢?他也不是没有担忧过,白果进门乃是良妾,又比母亲能干,虽然蒋家自有规矩,但也难说人心将来就不会变。
可是再怎么担忧,也不该现在去打扰姐姐啊。不说姐姐现在有孕,等闲不好去麻烦她,就说这些日子京城里传得沸沸扬扬的,姐姐正在成亲王府救人呢,也不该这时候拿家里的事去寻她。再说了,父亲决定的事,姐姐要怎么管呢?
曹氏却没想那么多,一见儿子,顿时抱住他就大哭起来:“我苦命的儿啊,你姐姐也不要你了。”
今日陪着她去郡王府的橄榄一听这话,简直一个头有两个大,连忙上前道:“太太怎么说这话,郡王妃最疼哥儿的,这不,还让带了两匣子点心回来给哥儿呢。”点心是郡王府的人给送到马车上的,主要是金乳酥之类蒋家厨子不会做的东西,全是蒋柏华在郡王府时爱吃的。
曹氏根本不听,抽噎着道:“给些点心有什么用。那白果是伺候过她亲娘的人,将来生下儿女怕也亲近些,到时候柏哥儿可怎么办?”
这话连蒋柏华也有些听不下去,胀红着脸道:“母亲别说了。我知道姐姐疼我的。”说着就往外挣。
“你个傻孩子!”曹氏拉着儿子不放,“你是她弟弟,将来白果生了儿子,那也是她弟弟呀!”从桃华那边来说,还真是没什么不一样的,反正都是同父异母,不过有个嫡庶之分罢了。
橄榄听这话越说越不像了,待要上前来劝,曹氏又根本不听她的,只管拉着蒋柏华哭了说说了哭,闹得一塌糊涂。橄榄正没办法,忽听有人大喝了一声:“住口!”回头一瞧,却是蒋锡走了进来。
曹氏被这一声吓住了,不敢再闹。蒋锡脸色铁青,跟平日里的温和判若两人,上前来一把先将蒋柏华拉了出来,沉着脸道:“去前头书房念书!你母亲的病自然有丫鬟伺候,以后下了学来问个安,就回前头念书习武去。虽说如今不住在郡王府了,你姐夫教你的东西也不许落下!”
蒋柏华应了一声,刚要抬脚走,就听蒋锡淡淡地道:“你放心,你将来不会有庶出的兄弟姊妹。不过,既是没有兄弟,也就没了人能相互扶持,是好是坏,都只看你自己了。你姐姐毕竟是出了嫁的人,没有总顾着娘家的道理,你若将来觉得辛苦,也埋怨不到别人。”
一席话说得曹氏又是喜欢又是心虚:“老爷,桃姐儿虽出了嫁,柏哥儿总是她亲弟弟,将来也能给她撑腰……”没庶出兄弟来争家产自然是好的,可若是没了桃华这靠山,那……儿子独自一人还真的会很辛苦。
蒋锡冷笑了一声:“桃姐儿还要别人来给她撑腰?”转向蒋柏华道:“人若有出息,不靠别人,只靠自己。你去吧。”
蒋柏华连忙正色应了,转身出了院子。蒋锡等他走远了,才向曹氏道:“你准备准备,下个月十二是好日子,我要把林氏接过来了。”
他说罢转身就走。留下曹氏愣了一会儿,才突然想起来:白果,正是姓林。
☆、第225章 年节
时间一进腊月,就好像年在眼前了。整个京城都喜气洋洋起来,家家户户都在准备年货。今年风调雨顺,后半年也没发生什么祸事,反倒是推行了种痘这件大事,让整个京城的孩子都摆脱了天花的威胁,难道不值得好生庆祝一番,过个欢乐年吗?
不过万事总不能步调一致,有欢乐的人,那也就有不欢乐的人。
皇后将手里的册子随手一抛,一脸不悦:“说什么失了孩儿要好生抚慰才多赏东西,赵充仪那都是什么时候的事了!再说了,没保住龙胎,难道她们还有功了不成?陆氏还没赏这么多呢。还有玉卉阁,又凭什么赏这些东西?”
心腹宫人低声道:“蒋充媛那里是因着蒋郎中今年立了功劳,这才赏的。”
“什么蒋郎中。”皇后一脸不屑,“是因为蒋桃华吧。”
心腹宫人心里叹息,还是道:“娘娘,安郡王妃是出了嫁的人,就算有功劳,也算不到同族姐妹身上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