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桃华_朱砂-第1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崔敬如今还在去祖籍的路上呢,崔夫人虽派了人去送信,一时哪里赶得上,家里便只剩崔敏来主持大局。
    “郡王妃给了这药。”崔夫人将小瓶放在桌上,颓然道,“说涂了这个,幼姐儿面上就会生出红疹,等这亲事退了,将药停了,一个月之后自然恢复如初。”
    崔幼婉坐在那里,仿佛这些话都不关她事似的,面上神色连波动都没有,只以目示意石青收了那小瓶。
    这就是答应了?崔夫人一块石头落了地。她在回来的路上已经将崔秀婉狠狠骂过一顿,然而骂又有什么用呢,为防外头有人听见,连骂的声音都不敢放大。何况就是把崔秀婉骂死,这事儿也扳不过来了,崔幼婉的亲事是辞定了。
    崔夫人最怕回来之后崔幼婉不听话,没想到她竟一言不发地就把东西收了,欣慰之余又觉得实在对不起小女儿,便软声道:“想来郡王妃如今稳操胜券,也不会再加害于你,这瓶里的药应是没毒的。娘知道这回是你姐姐做错了事,倒委屈了你,娘日后定会补偿你的。”
    崔幼婉这才慢慢抬起头来,微微一笑:“看娘说的。姐姐到底是我亲姐姐,哪有一家人结怨的呢?我发急也是为着怕得罪了太后,让两个哥哥吃亏,如今事情既然已经这样了,一家人齐心协力度过难关才是要紧的呢。”
    说什么瓶里的药应是没毒的,没毒怎会涂在脸上就起红疹呢?她若病了,太后那边必派太医来瞧,若是不动真章,岂能瞒得过太医?母亲未必不懂这个道理,说这些不过是求自己一个心安罢了。纵然将来她的脸毁了,难道还能去找谁不成?
    又说那蒋氏稳操胜券想来不会再加害她,难道乘胜追击这句话没有听说过?何况女子嫉妒起来哪有理智可言,她借了太后的势要嫁进郡王府,蒋氏心里怕是恨死她了,若不借机毁了她的脸,那倒是出奇了。
    不过崔幼婉心里翻腾,脸上却是丝毫不露,只是带笑而已。将崔夫人感动得热泪盈眶,抱了她哭道:“好孩子,还是你懂事。”又呵斥崔秀婉,“你看看你妹妹为你受了多少委屈,你若再生事,我就不认你这个女儿了。”
    崔秀婉回来的路上被骂得狗血淋头,心里也是惴惴的,生怕兄弟姐妹嫌弃。万没想到最该嫌弃她的崔幼婉竟说出这些话来,虽说里头还能听得出几分怨气,但能到如此程度,已经是远出她意料之外了,一时也是感动得说不出话来,半晌才道:“好妹妹,都是姐姐糊涂……”
    崔幼婉仍旧含着笑道:“姐姐日后可千万别再这样鲁莽了,咱们家如今,可真是再也经不起风雨了。”
    崔秀婉脸上一红,低头道:“妹妹说的是。”
    崔幼婉见她这样子,也就不再多说,拉了她道:“姐姐先去我房里换了衣裳吧。我给姐姐做了芋泥白果,一会儿就得。”
    崔秀婉素来爱吃这道甜品。然而去了泉州之后就没有那么自在,卫远不爱吃白果,连闻到气味都嫌弃,她一心讨好卫远,自然也就不敢再吃了。如今听崔幼婉说起,不由得心里热乎乎的,含泪也拉了崔幼婉的手,姐妹两个亲亲热热地出去了。
    崔夫人长长出了口气,整个人都几乎瘫倒在椅子里:“谢天谢地,幼姐儿总算是想通了。”
    崔敏也是一直担心此事,这时也道:“只要合家一心就好。娘也不用再担心了,还是早日将这亲事了解了,咱们立刻就回老家去,我和哥哥定然会努力读书,过不几年就给娘捧个进士回来。”
    崔夫人破涕为笑:“娘就指望着你们两兄弟了,好生读书,将来考取功名,你们父亲在地下也闭得上眼。”
    崔敏是小儿子,原是家里得宠的,只因崔夫人要送崔秀婉上京城完婚,一来就是好几年,直到崔知府身亡,崔敏扶柩到京城,母子两个才又见面。
    然而崔知府死后,单是丧事就忙得崔家人团团转,竟然连坐下来彼此关切几句的时间都没有。这会儿说起话来,不自觉就说得多了,直到崔夫人又端起茶盏来却喝了个空,这才发现竟然已经说了将近一个时辰的话,连窗外的天色都有些暗下来了。
    “瞧娘这糊涂劲儿,竟拉着你说了这许多话。”崔夫人说得痛快了,又颇有些心疼儿子,“该借这时候好好歇歇才是。”崔敏身体不如崔敬结实,千里迢迢从福州送崔知府来京城医治,半路上就从送人变成了扶柩,且哭且走,自是辛苦。
    到了京城办丧事就不必提了,崔家总共这两个儿子,谁也闲不得。等崔敬扶柩返乡,他又留在京城帮着办崔幼婉的嫁妆,也是没一日闲着。崔夫人眼见儿子瘦得脸上肉都要没了,直后悔自己方才说太多:“快,快去歇——”
    最后一个字尚未说出来,就听外头一串尖叫着直响进院子里来,声音既高且细,还破了调,一时竟听不出是谁。崔家如今人少,日常也安静,猛然间听见这么一声,吓得崔夫人心跳都暂停了一下,按着胸口道:“这是谁这么不知规矩!”
    在旁边伺候的画眉急忙要出去查看,然而没等她迈出房门,那尖叫就听得极清楚了:“夫人,夫人,不好了!”
    “是石青!”画眉站在门边,在微暗的光线里辨认出了那披头散发狂奔而来的人,“夫人,是石青!”石青伺候崔幼婉,她跑来那必是崔幼婉那边出了事。且石青不是个大惊小怪的人,这样破了声的叫唤,必然是大事!
    崔夫人只觉心头狂跳,一时腿都有些发软,颤着声道:“你问她,问她,出什么事了!”若不是什么大事,非打死这个张张皇皇的丫头不可!
    根本不用等画眉去问,石青已经一头扎了进来,连鞋都跑掉了一只,扑通一声就跪下了:“夫人,大姑娘,大姑娘被药死了,还划破了二姑娘的脸!”
    这话里信息量太大了,崔夫人一时竟疑心自己耳朵听错了,下意识问道:“你说什么?”药死了?她的大女儿?什么药?家里有熬药给崔秀婉吃?
    石青浑身打颤,说话也是颠三倒四的:“大姑娘,口鼻出血,吃了芋泥白果!把二姑娘的脸用簪子划破了……”
    崔夫人这会儿才敢确定,石青说的药死,是有人下了毒药。听见芋泥白果四个字,她心尖上猛地一缩,几乎连气都透不过来:“你说,谁,谁下的药?”
    石青根本不敢说。那芋泥白果是她帮着崔幼婉做的,还是她亲自看着厨下蒸了芋头煮了白果,又将芋泥炒过。厨子是肯定没有做什么的,她自己也没做什么,那么里头的毒药……
    崔夫人看她不说话只发抖,一颗心跟万丈悬崖失足似的直往下掉,颤巍巍立起身来:“我,我去看看。”
    崔敏也被惊住了,眼看母亲脸色煞白地站起来,这才猛然惊觉,赶紧跟画眉一边一个搀住母亲,飞也似地往崔幼婉的院子赶去。
    刚进院门,崔夫人就听见屋子里的尖叫声,正是崔幼婉的声音。刚提上来的小丫鬟花青缩在门边上抖成一团,连站都站不起来了。
    崔夫人完全是提着最后一口气进了屋子,迎面而来的就是崔幼婉的叫声:“快请太医,快请太医来啊!我的脸!快拿玉容膏来!”
    此刻天色已经有些暗了下来,崔幼婉屋中尚未点灯,但还可以看清东西。崔夫人一眼看过去,就见崔幼婉手里握着一面镜子,站在屋子中间发疯一般叫喊着。
    那镜子不是普通铜镜,而是一面西洋来的玻璃镜子。福建靠着广东,也时常有跑南洋西洋的船在福建码头停靠。崔知府是福建一省的父母官,商人少不得孝敬,故而崔氏母女都各有一面玻璃镜。不过崔知府怕扎眼,并未弄那等高大的穿衣镜,只是三面巴掌大小的圆镜,平日里照照脸就是了。
    这西洋镜子比新磨的铜镜照得还要清楚,可称得上纤毫毕现,故而崔夫人完全知道崔幼婉现在在镜子里看见了什么——她的脸上有一道长长的伤口,紧挨着上次在翻车事件中被划出来的那道伤痕,有些地方重叠在一起,将新生好的皮肤又豁了开来。
    然而这道伤口可比上回的伤要深得多了,长长一道深红色横在崔幼婉脸上,血迅速就披了她半面,加上脸上疯狂的表情,看起来简直如同厉鬼。
    而屋中桌子已经移了位,两把椅子全部翻倒在地,茶杯茶壶更是碎了一地。倒是一盅白果芋泥奇迹般地还在桌子边缘上,虽然一半盅子都出了桌边,却仍然稳稳地没有掉下来,散发着白果特有的香气和糖的甜蜜味道,混合了鲜血的腥气,说不出地诡异。
    崔秀婉就躺倒在两把椅子中间,已经沐浴之后换了衣裳,然而现在又滚得皱巴巴的,还沾满了她自己的呕吐物。她身体蜷缩着,还在微微抽搐,但脸上已经快要没了表情,一双眼睛大睁着,口鼻之中都渗出血来,有些已经干涸变成了深褐之色,在昏暗的光线下这些污物看来像是一笔笔浓墨,将她的脸画得纵横交错,几乎认不出来。
    她左手抓在地面上,指甲都掀翻了几个,右手却死死攥着一根金簪,尖尖的簪尾上染着已干涸的血。显然,就是这根金簪划破了崔幼婉的脸。
    “秀姐儿,秀姐儿——”崔夫人哑着嗓子叫了两声,想扑到女儿身边去,脚却无论如何也迈不开。还是崔敏最先反应过来,扯着嗓子大喊:“快去请太医!叫厨房熬绿豆水来啊!”
    “不,不能请太医……”崔夫人喃喃地说,踉跄着往崔秀婉身边走,“不能让人知道……”如果太医看见了崔秀婉,那崔家的欺君之罪要怎么遮掩?
    “母亲——”崔敏怔住了,“可是姐姐——”不请太医,难道看着崔秀婉死吗?
    “不能请太医!”崔夫人疯了似的嘟囔着,一面跪下去摇晃崔秀婉,“秀姐儿,你醒醒,你醒醒!”
    崔敏看着还在抽搐的崔秀婉,和似乎已经疯了的母亲与小妹,突然想起一个人来:“去请郡王妃!不不,带马来,我亲自去请!”不能请太医,不能让人知道崔秀婉还活着,那么能救崔秀婉的,大概就只有一个人了!
    “给我请太医!”崔幼婉突然甩下镜子,冲着崔敏大喊,“我的脸!你们没看见我的脸伤了吗?快给我请太医啊!不然我怎么进安郡王府?我不进郡王府,你们将来的前程怎么办!”
    她脸上的伤口既深,边缘又不干净,肉皮翻卷,随着她的语声不停地扯动,配着满脸的鲜血,在半昏半明的光线中说不出的可怖。
    崔敏被她的尖叫刺得耳朵发疼。他怔怔地看着这个小妹,只觉得陌生无比。一句很久之前学过的诗突兀地跳出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第203章 突变

  “崔氏伤了脸?”太后在寿仙宫里接到消息的时候,正在用一碗猪肝粥。近来她的眼睛越发的不好了,经常觉得眼前发花,可又不想用那些苦药,太医遂给她开了个猪肝粥和枸杞茶的食疗方子。
    “是。”青玉就知道这消息报上来太后肯定不悦,小心地道,“已经派了太医去看……”
    “怎么就伤了脸?”太后果然脸色阴沉下来,将碗重重墩在了几案上,“昨日崔家人去了安郡王府不是?定然是蒋氏用了什么法子。叫太医细细地看,蒋氏素会用药,做了手脚也未可知。”
    青玉连忙应是。太后怒冲冲地坐了片刻,又问:“那种痘的事如何了?”
    这件事说出来太后应该高兴,青玉便急忙道:“到现在还未开始呢。之前请过郡王妃的那几家里头,有好些个都在犹豫观望。”
    果然太后脸色和缓了许多,轻轻哼了一声:“蒋氏这是眼看着种痘之事不成,又把主意打到崔氏头上了。”反正她是绝对不会相信崔氏真的伤了脸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姑娘家,又是出嫁在即,必然只有小心保养的,何况是在自己家中,如何就会伤了脸,还到了请太医的地步?
    可惜世事总是不遂人意,等到太医回来一报,太后就怔住了:“当真是伤得极重?”
    “是。”这太医是太后的人,当然知道太后想要个什么结果,然而他当真是给不了太后想要的结果,“是被金簪划伤的,极长的一道,这脸怕是……”皮开肉绽,就算再怎么治也肯定会留下清晰的伤疤,破相是必然的了。也不知是谁下的手,如此之狠。
    太后脸色阴沉得可怕:“待伤好后再用玉容膏也不行?”
    太医低头道:“金簪虽尖,却不是刀匕之类的利器,将皮肉豁开之时伤处并不平滑……”若是伤口平滑干净,愈合起来效果也好,再用药仔细养养,或许能将伤痕平复消弭,然而现在崔家姑娘的脸伤成这样,伤处好比胡乱撕开的两块布,对口处乱糟糟的,如何还能缝补得完好如初呢?“臣去时安郡王妃也在,也想着给崔姑娘医治脸面,但……”大家都是束手无策。
    太后先是吃了一惊,随即冷笑起来:“蒋氏也在?莫不是她下的手?”如果是崔氏被蒋氏威胁退亲,自己应该也下不了这样的狠手,毕竟女子哪有不爱惜自己的脸的。难道说,是蒋氏叫人给她破的相?倘若真是如此,那蒋氏可就够狠。
    “崔夫人说,是崔姑娘自己不小心摔倒了,恰好被金簪插伤……”这话太医自己也不信呢,人的脸有个弧度,那金簪得怎么立着才能插出那么长一道伤口来?这显然是有人手持凶器用力在崔幼婉脸上划了一下。不过若是郡王妃下的手,崔夫人万不会自己认下的吧。
    因为知道这个说法不实,所以太医也格外注意了一下:“臣的药僮倒是听到崔家下人的几句话……说是崔姑娘前些日子踢死了一个丫鬟,那丫鬟的娘替女儿报仇,趁着送洗好的衣裳时混到崔姑娘身边……”被下人报复破了相,传出去实在难听,还不如说是自己跌倒,巧合受伤呢。
    “踢死一个丫鬟?”太后觉得简直不可思议。崔幼婉又不是匹马,有那么大的腿劲儿,一脚就踢死一个丫鬟?
    “说是踢坏了脏腑,人就死了。”太医多少是明白一点的,“脏腑脆弱,若是巧合,虽则外头不见什么伤,里头却会出血不止,人是必死的。”
    “那也未见得就是崔氏踢死的。”太后仍旧不相信,“或许是别人散播的谣言。”
    太医小心地道:“臣的药僮确实是听见崔家下人说的……”如果是郡王府的下人说的,那可能是散播谣言,但崔家自己人说,总不会是别人指使的了吧?
    这下太后也有些无话可说,默然片刻才道:“崔氏定然也并非有意,何况那下人多半是有错的,主子加以惩处,误伤至死也不为过。虽则崔氏面上落了伤,但妇之四德,德容言工,容貌不过是其中之一,不可过份看重。”
    太医躬身站在下头,虽然他是太后的人,安郡王妃与他并没有什么好处,但听了这些话也觉得有点骇然——太后这是打算不管不顾,硬要把崔氏塞进郡王府了?说什么不可过份看重容貌,可且不说四德之中容排第二,单说崔幼婉是去做妾的,自古娶妻才娶德,纳妾都是纳颜的,破了相的妾纳进府里做甚,若说为了她有德,难道让她去做妻不成?
    然而就是说到德,崔氏好像也讲不到吧。就说那丫鬟不是她一脚踢死的,但空穴来风,平常打骂丫鬟的事定然是有的。大家闺秀讲究个温文贤淑,治家严不等于自己动手打人,且能让下人拼了命来报仇,恐怕那丫鬟死得也不怎么光明正大。
    太医心里嘀咕,表面上却只是点头。太后才是他的主子,郡王妃与他不搭边,不管太后说什么,他只附和就是了。
    太后当然也不需要个太医来赞同自己,只是说话给别人听罢了:“再说,崔氏乃是捐躯烈士之后,这桩亲事既已定下,还当履行。崔氏进府是去做侧妃,能帮着管家理事即可,又不要她出来应酬,便是脸上有些伤又如何……”
    “太后娘娘——”太医听到这里,不得不说话了,“崔姑娘,似乎有些发狂了。”疯子不能管家理事呀。
    “什么?这又是怎么回事!”
    “是崔夫人说的……”太医把头垂得更低,“臣去的时候,崔姑娘用了些安神的药正睡着,崔夫人说,若是清醒着就会叫喊打人,似乎是——因为面容被毁,有些失心疯了……”
    面容有瑕,太后还可以找些借口硬把人塞过去,但假如心智有损,那太后有再大的脸也说不出还让安郡王府接手的话了,难道是要人家养个病人么?再说狂疾,那是正经的恶疾,可以七出的。你现在还让人家纳进去,简直就是笑话了。
    “果然发狂了?”
    “是崔夫人亲口所说。”
    “那未必是事实。”太后顿时精神一振,“你明日再去,总要看看崔氏究竟是怎么回事!”
    太医有点为难:“娘娘,失心之症素来难以诊断,即使臣所见时如同常人,也未必就敢保证其不发病。”
    失心疯可是分好多种的。这太医也是医药世家出身,祖上见疯子见过不少,有那等整日疯癫上蹿下跳乃至喊打喊杀的武疯子,也有从不害人只是疯言疯语不能自理的文疯子,另还有一种,好的时候跟常人无异,发起病来却是毫无预兆,一眨眼就能从狗变成狼,实在无法捉摸。
    就像崔幼婉这样,乃是因为面容被毁,受了极大的刺激而失心疯的,后果如何很难预料。或许疯过一阵子,渐渐接受了事实就会清醒过来,也或许清醒了看见自己的面容反而会更疯癫。总之太医是不敢打包票说崔幼婉没事的,万一她到了郡王府里发起疯来再伤了谁,太后总归是不会有事的,他这个太医可就要负责了。
    太后皱眉道:“你且明日去瞧瞧再说。”只要太医看过崔幼婉举止如常,她就有理由把人再塞进去,至于说等进了郡王府再发疯,那就是郡王府的事了,说不定就是因为蒋氏刺激得她发病呢。
    这等如意算盘,其实也不光太后会打。沈数和桃华从崔家回来,一路上就在议论此事了:“太后会相信么?”
    “那是定然要怀疑的。”沈数嗤笑一下,伸手将桃华拉到自己怀里靠着,“你也累了,歪着歇歇。横竖崔氏的脸是真的完了,失心之症又是难以确定,太后就是再叫太医来看,也不过如此了。”
    桃华其实倒也不是很累。崔秀婉中了砒霜之毒,主要的救治措施就是用淡盐水洗胃,灌鸡蛋清和牛乳,这些都有崔家下人和崔夫人去做,用不着她自己动手。倒是崔幼婉的狠毒实在让她吃了一惊——她想过崔幼婉会对崔秀婉有怨气,可真没想到这丫头敢对自己亲姐姐下毒!
    “这样的女子,断不能让她进咱们家里!”想想就让人发毛好不好,桃华倒不是怕她,但觉得厌恶,简直一眼都不想看见。
    也不知崔幼婉在那芋泥白果里下了多少砒霜,崔秀婉虽然暂时保住了一条命,但仍在昏迷之中。如果是在现代,可以用对应的解毒剂,静脉补水甚至血液透析,然而现在桃华都做不到。
    “崔秀婉即使能醒来,以后怕也是个废人了。”肝肾损伤是肯定的,神经恐怕也要受到毒害,崔夫人现在对外宣扬崔幼婉有失心之症,搞不好等崔秀婉醒过来才要变成个行动不便时时惊厥的病人呢。
    沈数略略沉默了一下,淡淡地道:“都是咎由自取。”如果当初跑了别回来,今天也不会有此下场,“至于崔幼婉那里,她母亲自会想办法的。”
    “但她毕竟没有真的疯癫……”桃华略有些担忧。崔幼婉的脸伤成这样,的确将她刺激得不轻,但这不等于就一定会疯癫。依她看,以崔幼婉的狠劲儿,更大的可能是清醒过来之后还要想办法折腾——脸都完了,再不抓住沈数,她还剩下什么?
    “她想折腾,她母亲不想就行了。”事到如今,崔夫人如果再任由这两个女儿瞎闹,她的两个儿子怕也保不住,这许多年的当家主母也白干了。
    如今,安郡王府手里握着的崔家秘密已经不止是欺君这一桩了,还有姐妹相残的骇人闹剧。若是一一揭出来,崔家纵然不因欺君而被满门抄斩,名声也是毁尽了,就算崔知府再为国捐躯一百回,也捞不回这名声。
    两个女儿已经都完蛋了,崔幼婉的脸变成这样,即使进郡王府也是个摆设,崔夫人只能先考虑儿子了。太后或许会威胁到崔敬兄弟两个将来的前程,而安郡王府却是眼前的一道难关,两害相权取其轻,崔夫人会怎么办,不问可知。
    “太后肯定还会派太医去崔家。”
    “无非是天天给她喝安神汤药罢了。”沈数轻描淡写地说,搂了桃华一下,“折腾了半日都不觉得累么。有这心思也不必耗在崔氏身上,倒不如想想过几日要给柏哥儿种痘的事。”
    桃华笑起来,顺着他的手势倒在他怀里:“那小子有什么可担忧的,瞧他能吃能睡活蹦乱跳,到时候发个热就过去了,保不住发着热他还自己不觉,仍旧要跟着你练武呢。”
    “半点也不像岳父。”沈数也笑了。蒋锡骨子里还是个文人,身体虽然比一般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强得多,但并不爱武。也不知蒋柏华是像了谁,小小年纪,扎马步那么苦且无聊的事儿他都能坚持下来。
    两人说笑着回了郡王府,才一进门就见邬正脸色不太好地迎过来:“王爷,王妃,西北那边出事了。种痘种死了人。”
    桃华离开西北之前,督州城和燕州城已经种痘完毕,只剩青州城及周围一些村镇,由顾丛带着人负责制痘苗及接种。顾丛算是桃华的亲信,都说他制痘种痘的技术是郡王妃手把手教的,无人不信服,也接种了数百人,从未有过什么事情。
    “倒不是顾太医。”邬正连忙道,“顾太医带人在青州种痘,是下头的镇子出了事。”麻烦就麻烦在,是燕州城附近的镇子出了事,那个镇子就在西北边界上,事情一下子就向京城这边传了过来,定北侯都没来得及压下去。
    “是来接种的孩子体质不好吗?”桃华第一想到的就是这个。当时她在西北种痘时,都是让人先检查一下小孩子的身体,若是体弱的也不给种的。只是西北的孩子能活到七八岁的基本上都很皮实——体弱的恐怕早就死了——所以倒真没遇上几个不能接种的孩子。
    “不是。”如果是这样倒不算什么大事了,邬正脸色难看地回答,“死了五个孩子,全都是素日里身子健康的。侯爷正在查此事,但——事情已经传开了,因为有两个不是西北的人,是定州城里的人悄悄带着孩子跑去镇子上接种,结果……”
    桃华离开西北的时候就嘱咐过,西北境内种痘之后,并不必急着往别处去。这里是定北侯的地盘,又在督州城内发现过天花,立刻实行种痘理所当然,若是再往别处伸手,只怕那些看定北侯不顺眼的人生事。
    然而西北的消息已经传出去,其余地方的人又怎能不着急呢?定州城离西北最近,城里的人早就有些坐不住了,就有那么两家带了孩子,偷偷跑去了镇子上。
    可是接个种回来,孩子便发热出痘。这两家早打听过了,说是种了这个是要发几天热的,之后就会痘收病好,便也未十分放在心上。殊不知两天之后,两个孩子相继出痘遍身,高热不下,气若游丝。这时再请郎中来瞧,早已来不及了。
    “如今定州城里都慌了,说是这两家把天花从西北带了回来……”这两家人所在的街道都已被封,定州城的官吏都如临大敌,参定北侯的折子更是直飞京城,大有指责定北侯刻意传播天花的意思。甚至还有人暗示,安郡王妃在京城里搞这种东西,根本就是想在京城内制造瘟疫!
    当然这种话是没人信的,毕竟安郡王妃又不是疯了。然而种痘之术究竟是否安全,却遭到了到如今最大的质疑。
    “王妃,是不是尽快给柏少爷种痘?”现在只有赶紧种痘成功,才能反驳外人的攻讦。
    桃华却摇了摇头:“先得弄清楚,西北那边究竟是出了什么问题。”否则即使蒋柏华种痘成功,众人的疑虑也无法完全消除——毕竟蒋柏华没事,并不能代表大家都会没事。
    “这件事情闹得太大……”邬正眉头直皱,“王妃是打算……”
    “去西北看看。”桃华断然道,“只有去看了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出了这么大的事,估计皇帝也会派她去的。
    邬正喃喃道:“简直是乱成一团……”怎么各种不如意的事都凑到一起了呢?这边崔家的事尚未完全解决呢,西北又出了事。
    “乱不到哪里去。”沈数淡淡地道,“崔家这边盯紧了就行。至于西北,种痘之法断然没错,那就是痘苗出了问题,查了就知端倪!想必舅父现在已经在着手此事了。”
    西北种痘死人这样的大事,当然是风一样就传遍了京城,太后在寿仙宫内听到外头的种种议论,恼火了几日的心情陡然愉快了起来:“如此说来,蒋氏怕是要去西北了吧。”这几日太医去崔家,每次都看见崔幼婉在昏睡,问崔夫人,就说她只要醒来便尖叫打人,只得给她服安神汤药。太医既不能把人叫醒,又不能整日在崔家守着,只能拿这话回来复命。
    与此同时,崔家二姑娘因打死下人被报复破相,得了失心疯的消息也传开了,还是从崔家透出去的。如此一来,无人不信,就算崔知府再英烈,也不能把个疯女儿硬塞给皇家子弟,这桩婚事,眼看着是不成的。
    太后虽然不相信崔幼婉是真的失心疯了,然而消息都已经传开,就算她肯不要脸面了,也要顾及皇帝的脸面。这口气只能硬咽了下去,已经在胸口憋了很久,现在听见西北出事,怎能不让她心情愉快呢?
    “母后,母后!”同样愉快的人还有皇后,单听这声音和轻快的脚步声就知道了,“西北出事了!”
    太后微微皱皱眉,把自己的愉快遮掩起来,瞥了皇后一眼:“西北出事,皇帝正是忧心的时候,你也该有些分寸。”高兴就不能自己偷着乐吗,非要表现出来,让外人知道可该怎么议论呢?
    皇后并不在意。她听太后的训斥多了,知道在寿仙宫里也不会有什么消息走漏出去,遂只当没听见太后的话,自管道:“母后,父亲刚刚送了信进来,西北那边,死的可不只是种痘的人,还有人告蒋氏拿活人试药,害死了她儿子呢!”
    “试药?”太后眯了眯眼睛,“试什么药?”
    “就是那个什么青梅饮呀!”
    “原来是那个。”太后略有些失望,“那事不是早就过去了,且也治好了几个人,还有什么可告的。”还当有什么新鲜事,原来都是老皇历了,早在皇帝那里挂过号,这会儿也翻不起浪花来了。
    皇后连连摇头:“母后,这次可是有人首告呢!”从前没有苦主出头,旁人就是想生事也有心无力,不过是空自乱喊一阵罢了,可现在有人来告,这事可就好办了。
    “有人来告?”太后也顿时精神一振,“怎么回事?”
    这消息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