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唐风流-第2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裴相,非是本宫孟浪,实是情形所迫不得不尔,今父皇已亡,母后秘不发丧不说,更安排了杀局,欲致本宫于死地,此诚不可忍也,还请裴相助本宫一臂之力,还我大唐之清明!”
昨日李显派刘仁轨去游说裴行俭之际,并未将整体安排相告,仅仅只是言及要一体觐见高宗罢了,实是有欺哄之嫌疑,此际面对着裴行俭的埋汰,李显心下里自不免有那么一丝的愧疚,但绝对不多,不过么,李显表现出来的却是浓浓的委屈与愤概之神情。
“啊,这,这如何可能?”
一听“杀局”二字,裴行俭不由地便大吃了一惊,赶忙出言追问道。
“本宫不敢欺瞒裴相,而今,这玄武门内已是兵甲弥补,高手云集,为的便是要赚本宫进宫,以下毒手,裴相若是不信,且拭目以待好了。”
到了这等摊牌的时候,李显自是没必要再过多隐瞒,这便高声将武后等人的设伏之事宣告了出来。
“奸佞狂悖,安敢嚣张若此,老臣誓死捍卫殿下,断不能容小人窃据了大位!”
李显话音刚落,不等裴行俭有所表示,刘仁轨便已高声呼喝了起来。
“刘相言之有理,殿下乃明主也,臣等愿为殿下效死命!”
“大唐江山岂容牡鸡乱政,是可忍孰不可忍,当诛尽奸佞,还我大唐社稷之清明!”
“国之大器岂容鼠辈横行,我等愿为殿下拼死一战,杀进宫去,尽歼奸佞!”
……
有了刘仁轨的带头,太子一系的官员们自是全都跟着呼喊了起来,随即,不少亲近李显的朝臣们也纷纷跟上,一时间满广场上都是拥立李显之呼声,而随着两千东宫卫率军的战号声响起,战气瞬间便已冲霄直上,威压九天!
“殿下,不可,万万不可啊,而今陛下龙体尤未可知,擅冲宫禁,非人臣所应为之事,且若真是有伏,殿下以万乘之躯,身犯险地,臣以为不妥,还请殿下明鉴!”
眼瞅着形势有失控之危险,裴行俭自不免有些急了,唯恐“玄武门之变”再度重演,忙从旁抢了出来,紧赶着出言进谏道。
“是啊,殿下,还请三思,三思啊!”
裴炎与裴行俭虽素来不和,可此际却也同样不愿见宫禁流血之事发生,紧跟着便出言附和了一句道。
“二位裴相且请放宽心,本宫非鲁莽之人,自会有分寸的。”
两位首辅大人的心思,李显自是心中有数,但却并不以为意,不为别的,只因李显若是想玩军事政变,早就动手了,又岂会隐忍到现在,当然了,事尤未彻底发动,李显自不打算将底牌全都一股脑地现将出来,也就只是含糊其辞地回答道。
“殿下,您所言可有甚证据么?”
这一听李显似乎没有强攻宫禁的意思,两位裴相自也就暗自松了口气,只是并未彻底安下心来,彼此对视了一眼,刚想着再进言一番之际,却见郝处俊已站了出来,面色肃然地发问道。
郝处俊在朝堂上虽一直是以中立的面目出现,可行起事来,却每多偏帮李显之处,在某些后党的眼中,郝处俊实际上与太子一系的官员并无太多的区别,这一点,在场的众官员们自是都心中有数,正因为此,这一见郝处俊竟然在此等时分站出来问责,诸朝臣们自不免有些个摸不着头脑,哄乱之声自也就此彻底静了下来,所有人等的目光全都集中在了李显的身上,都想知道李显对这问责会作出何等之解释。
“郝相问得好,那帮窃国之蟊贼自以为行事周密,不单设伏欲致太子殿下于死地,更伪造先皇遗诏,妄图不轨,却忘了苍天有眼这么句古话,这么些蝇营狗苟之勾当,又岂能瞒得住太子殿下之圣察,早有忠心之大臣急报到了殿下处,这才有了今日诸公齐聚此处,共张大义之盛举,是与不是,稍后便可见分晓!”
郝处俊的这个问题极为的敏感,真要回答起来,势必要牵涉到不少阴暗的机密勾当,纵使李显无惧于将真相暴露于众,却也没打算这么去做,自不会去回答郝处俊的问题,不过么,李显不答,自然有人效劳,但见狄仁杰上前一步,义正辞严地谴责了后党们一番,顺带着将在场诸臣工们尽皆拨拉到了正义一方。
“狄大人说得好,殿下,您就下令罢,臣便是拼得一死,也要将这帮乱国贼子绳之以法!”
“不错,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请殿下下令,臣等无有不从!”
……
自古以来,从龙之功都是最大的功劳,比之军功还要高上不老少,在场诸朝臣原本就大多是抱着此等心思而来的,再被狄仁杰这么一鼓动,自是认定李显一方已是胜券在握,哪有不赶紧表忠心的理儿,拥立李显的呼声自是此起彼伏地响个不停。
“郝相,且请稍候,不会太久的,最多半个时辰,一切便将大白天下。”
李显并没有制止诸朝臣们的表忠心言行,而是微笑地听着,直到诸朝臣们渐渐安静了下来之后,这才面色沉稳地给了郝处俊一个明确的答复。
“殿下圣明,老臣将拭目以待。”
这一听李显都已将话说到了这个份上,郝处俊尽管心中尚有疑虑,却也不好再喋喋不休地追问下去,也就只能是拱手应答了一声,退到了一旁。
“嗯,郝相会看到的。”
李显很清楚郝处俊就是个直臣,办事从来都是从“理”字出发,自不会去计较其出言问责之过,淡然地一笑,随口说了一句,便将此事搁到了脑后,一转身,朝向了紧闭着的玄武门,默然而立,静静地等待着好戏上演的那一幕……
第八百零二章决战洛阳宫!(二)
“娘娘,不好了,出事了,出大事了!”
诸般部署早在子时之前便已结束,然则武后却不敢安枕入眠,始终坚守在丽水轩的正殿中,以批阅折子来消磨难耐的时间,当然了,心中有事之下,效率自然也就低下得很,大半夜下来,拢共也就只批了五本无关紧要的折子,眼瞅着天将大亮,正戏即将上演,武后自是无心再在这么些琐碎的杂事上浪费时间,刚想着唤人进来侍候梳洗之际,却见一身甲胄的武三思满头大汗地从殿外闯了进来,一边跑,一边口中还惶急地咋呼着。
“嗯?”
一见武三思如此慌乱,武后的心不由地便是一沉,只是城府深,倒也无甚惊惶之表现,只是拉下了脸来,冷冷地哼了一声。
“启禀娘娘,太子率群臣披麻戴孝,已至宫外广场之上,事泄矣,还请娘娘圣断!”
武三思此际已是乱了分寸,也顾不得甚君臣之礼了,急吼吼地便嚷嚷了起来,满脸子的气急败坏之色。
“什么?尔可都看清楚了?”
饶是武后心思再沉稳,到了此时,也已是再也端坐不住了,霍然而起,凤眼一瞪,紧赶着便追问了一句道。
“回娘娘的话,侄儿在关城上都已看得分明,断然不会错的,可恨裴行俭等一干小人竟跟着太子那厮瞎起哄,军心已是不稳,娘娘,您赶紧拿个主意罢。”
按预定计划,武三思负责协助程务挺把守玄武门要隘,本以为事情机密,该是能得大功一件,却万万没想到李显竟然发动了群臣一并逼宫,尽管李显那头尚未有冲击宫禁的行为,可关城上的守军却已是议论纷纷,战未起,军心已是见乱,武三思见势不妙,这才赶忙跑来找武后拿个准主意的,这会儿一见武后也慌乱如此,心登时便沉了下去。
“该死!来人,传葛弓将军即刻来见本宫!”
武后并不擅长军事,面对着这等逼宫之大事,自不免有些抓了瞎,好在头脑还算清醒,自是紧赶着喝令侍候在侧的宦官去传唤噶尔?引弓前来商议。
“诺!”
武后既已发了话,自有边上侍候着的一名宦官紧赶着应了诺,急匆匆地奔出了殿外,不旋踵,便已陪着闻讯赶来的噶尔?引弓又转了回来。
“末将参见天后娘娘!”
噶尔?引弓虽不负责关城的防卫,然则宫外广场上声势闹得如此之大,他自不会听不到,这也正是其不待宣召便急忙赶来面见武后的根由之所在,只不过他并未因外头的声势浩大而惊恐,哪怕是见到了武后,也没急着言事,而是不慌不忙地行了个军礼,举止从容而又淡定。
“爱卿来得正好,事已至此,当何如之?”
眼瞅着噶尔?引弓如此从容,似胸有成竹一般,武后慌乱的心顿时稍安了些,只是担忧之色依旧溢于言表。
“娘娘明鉴,外头不过是些犬吠耳,实无须担心。”
噶尔?引弓自信地一笑,轻松自如地给出了个论断。
“哦,何以见得?”
一听噶尔?引弓如此说法,武后的精神立马便是一振,赶忙接着往下追问道。
“启禀娘娘,裴行俭等人虽受太子蛊惑,但断然不会跟随太子冲击宫禁,反倒会竭力阻止其事,故此,只要宫禁不破,大势依旧在我,末将有三策可供娘娘抉择。”
噶尔?引弓在来觐见之前,便已盘算好了全局,此际回答起武后的问话来,自是显得信心满满。
“爱卿且说来与本宫听听。”
武后怕的是没有办法可用,这一听噶尔?引弓竟然有三策,紧绷着的心弦自是松下了不少,欣慰地点了点头,示意噶尔?引弓接着往下细说。
“诺,微臣以为当此形势混沌之际,娘娘若是亲上城墙,必可乱贼子之军心,圣旨一宣,敌势必颓败矣,而后挥军趁乱攻之,大胜可期也,此为上策;令李大将军出通训门,先破东宫,端了太子的老巢,以乱其军心,而后挥军进击,破敌可期,此为中策;紧守宫禁,以不变应万变之余,昭告天下,废黜太子,另立太子,以拖待变,此为下策;有此三策在,破贼易如反掌!”
噶尔?引弓混入大唐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除掉李显这个杀父灭国之仇人,至于大唐经此一劫之后,会有多大的动荡,却是不在其考虑之中,这会儿说起解决之道来,自是能有多血腥便有多血腥,当然了,事到如今,对峙的双方其实已没有妥协之可能,不到一方倒下,事情就不算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噶尔?引弓的三策虽狠毒,却也是必须之事。
“好,本宫便上城一行,来人,摆驾玄武门!”
武后乃是果敢之辈,这一听噶尔?引弓分析得如此透彻,自是不会有丝毫的犹豫,紧赶着便下了令,打算取上策而行之,至于聚集在广场上的诸多朝臣们的性命么,武后却是懒得理会那么许多了。
“诺!”
武后既已下了决心,闻讯赶来的大小宦官们自不敢稍有怠慢,齐声应了诺之后,纷乱地安排着软辇等仪仗,不多会,一行人便已浩浩荡荡地向不远处的玄武门赶了过去。
“止步,止步!”
丽水轩离玄武门并不算远,仅仅只有六十余丈之距罢了,只是中间隔着一座小广场而已,武后一行人走得又快,不过片刻功夫,便已行到了广场的正中央,堪堪便已要到了关城之下,胜利似乎已唾手可得,武后紧绷着的脸上都已微露出了丝欣慰之色,然则走在软辇边上的噶尔?引弓却突然站住了脚,面色狂变地一挥手,高声嘶吼了起来。
“爱卿这是何意!”
被噶尔?引弓这么一喊,整支队伍顿时一阵大乱,茫然不知所以的武后不由地便是一阵大怒,只是并未就此发作噶尔?引弓,而是不悦地喝问了一句道。
“娘娘,大事不妙,程务挺是内应,快,赶紧退回丽水轩!”
噶尔?引弓情急之下,也顾不得甚虚礼了,直接便要替武后下命令。
“什么?这,这……”
一听噶尔?引弓如此说法,武后顿时便慌了神,一时间竟不知说啥才是了的。
“娘娘,快走,程务挺那奸贼所部兵力部署前轻后重,分明是防内不防外,这是要陷娘娘于城头,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城墙周边的兵力配置之蹊跷,旁人看不出来,可噶尔?引弓乃是大将之才,自是一眼便看出了不对之处,他可不想平白就落入了圈套之中,这一见武后还在那儿发着傻,登时便急红了眼,真恨不得一把拽住武后便掉头向回跑,只是理智却告诉他,此时千万乱不得,否则的话,不等李显所部杀进宫来,四周布置着的伏兵只怕马上就会发动,没奈何,只好压低了声音,简单地解释了一番。
“回丽水轩,三思,尔即刻去调兵来援,快去!”
被噶尔?引弓这么一说,武后总算是醒过了神来,自是不敢再去关城,下令回辇的同时,也没忘了要武三思赶紧去调忠心于其的原羽林军官兵,至于那些老爷兵能不能顶事,武后已是顾不得那么许多了。
“大将军,快看,天后娘娘突然调转回丽水轩了。”
城门楼上,刚暗中将武三思手下的数名羽林军将领控制起来的程务挺正忙着准备彻底变更部署,却被急匆匆闯进了城门楼的一名亲卫所打断。
“嗯?”
程务挺虽不是“鸣镝”中人,可早在幽州任职期间,便已在幽州大都督李伯瑶的劝说下,秘密投入了李显一系,前番出征突厥之际,之所以亲近噶尔?引弓,也是奉了李显的密令行事,此番更是早早将武后的诸般部署报到了李显处,领受的命令不止是打开宫禁,更负有生擒武后等人之任务,原本一切都已将就绪,却冷不丁听闻武后掉头跑了,登时便急了,几个大步窜出了城门楼,跑到楼道处一看,入眼便见武后一行人已疯狂向丽水轩逃了回去。
“打开宫门!”
眼瞅着预定计划已无实现之可能,程务挺心中的火登时便狂涌了起来,真恨不得即刻挥军追杀过去,只是如此一来,整个宫廷势必要陷入混战之中,这显然与李显交代的平和过渡之宗旨有所不符,纵使再不甘,他也不敢违令行事,略一犹豫之下,还是咬着牙,硬生生将追杀的冲动摁了下去,万般气恼地从牙缝里挤出了道命令。
“咯吱吱……”
城上各要害处都是程务挺所部,自然不会有人怀疑程务挺的命令,至于武三思原本统领的两千原羽林军官兵么,一来是尽皆位于远离城门的地儿,二来,其领军的将领如今都已被拿下,正自处于群龙无首之际,自是无人敢去责问程务挺此举的用意何在,也就只能是茫然无措地看着厚重的宫门就此彻底洞开。
“看,快看,宫门开了!”
宫门一开,原本在宫前小广场静静等待着的朝臣们顿时便是好一阵子的骚动,大多数朝臣们都不明白究竟发生了何事,尽皆将疑惑的目光投到了李显的身上……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第八百零三章决战洛阳宫!(三)
可惜了,终归还是得打!
一见到玄武门轰然洞开,李显的心头不禁滚过一阵微微的遗憾,不为别的,只因门开之前,他已得到了城头上“鸣镝”子弟发来的暗号,知晓武后半路折回的事情,很显然,最佳解决预案已再无实现之可能。
“发信号!”
早在谋划逼宫行动之前,李显便已料定了武后一方可能作出的反应,毫无疑问,登高一呼,以高宗的名义宣布李显为叛乱分子,无疑是瓦解群臣依附之心的最佳方案,而李显不急着发动攻打宫禁的行动,自是给足了武后表演的机会与时间,为的便是等其率亲信心腹登上城门楼时突然发动,由程务挺率部一举将群贼尽皆拿下,从而将流血程度降到最低。这等计划不可谓不好,奈何却在最后关头功亏一篑,虽不清楚武后那头究竟是如何看出蹊跷的,只是事到如今,李显也没功夫去仔细推敲了,眉头微微一皱,一扬手,沉声下了令。
“咻……,嘭!”
李显此令一下,自有一名亲卫应诺而出,一扬手,一支信号弹便已呼啸着飞上了半空,炸出一团浓浓的紫色烟雾。
“各部出击,兵围丽水轩,有敢阻拦者,杀无赦!”
一见到信号弹升起,憋了一肚子火气的程务挺一把抽出腰间的横刀,重重地往下一劈,大吼着下达了将令。
“呜,呜呜,呜呜呜……”
程务挺的将令一下,自有侍候在侧的传令兵卖劲地吹响了进攻的号角,早已得到了密令的程部将领即刻发动了起来,不是拿住了协防的原羽林军将领,便是挥刀劈杀胆敢抗令者,一时间整个玄武门四周厮杀声骤然暴起,与其同时,原本驻扎在城下的一千五百程部将士则飞快地向丽水轩冲了过去,只一个冲锋,便已击垮了惊惶失措的禁卫部队之阻拦,迅捷无比地将偌大的丽水轩团团包围了起来,但并未趁乱向轩内攻击,而是戒备地就地摆开了防御阵型。
“大将军,早膳已备好,您该用膳了。”
紫色信号弹炸开之际,通训门的城门楼内,左羽林军大将军李多祚正嘻嘻哈哈地与两名奉命督军的栖霞观三代弟子闲聊着,一团的和气之做派,正扯到兴起处,却见亲卫队长从外头疾步行到了几子前,恭谨地一抱拳,高声请示了一句道。
“哟,该用膳了,二位仙长就一并在此用了可好?”
亲卫队长的禀报之言并无甚出奇之处,可落在李多祚的耳中,却是有若炸雷一般,心情顿时激荡了起来,但却并未带到脸上来,而是笑呵呵地扫视了一下分别坐在左右手边的两名青年道士,带着丝讨好意味地发问道。
“多谢大将军厚爱。”
两名栖霞观三代弟子都已是一夜未眠,纵使身强体健,此际也有些乏了,若是无人提起还好,这一听得有早膳可用,自是更觉得饿得慌,加之半夜倾谈下来,早与李多祚混得个烂熟,自是不疑有它,客气了一句之后,便即坐等着大餐送上了的。
早膳上得很快,亲卫队长去后不久,便见数名甲士手持着托盘从外头行了进来,盘中所盛之物都一般无二,也就是一碗稀粥、两张大饼,还有几碟小菜,无论端给李多祚这个大将军的,还是端给两名栖霞观道士的,都是如此,谈不上有甚出奇之处。
饭菜虽一般,可对于饿了的两名栖霞观道士来说,能填饱肚子就行,更遑论李多祚本人所用的也是这等膳食,自不会有甚计较可言,各自略一欠身,以示恭谦之意,却没想到就这么个表示礼貌的动作却要了两人的命。
“啊……”
“厄……”
没等两名栖霞观道士将礼数尽到,就见两名负责送膳的甲士几乎同时一翻腕,隐藏在托盘下的刀已是同时出了手,刀光一闪而过,准确无比地切开了两名栖霞观道士的咽喉,可怜两名栖霞观三代弟子一身的武艺都没个施展的机会,只来得及发出了声短促的嘶吼,便已软倒在了地上,手足抽搐了几下,便已没了声息,唯有如死鱼般怒瞪着的双眼,兀自在述说着不甘与困惑。
不甘,其实真没啥好不甘的,这两名栖霞观道士一身武功虽是不错,可也就只是不错而已,最多不过江湖二流水平罢了,能死在“鸣镝”的最顶级刺客手下,应该是他们的荣幸才对,当然了,他们自己一定不会同意这么个看法,奈何死人是无发表意见之权力的,死了也就只能白死而已,哪怕再不甘,又能如何?
“多谢二位壮士。”
李多祚本人也是突将出身,一身武艺自是相当的高明,可就算是他,也没能看清两名刺客出手的刀势,毫无疑问,若是两名刺客的杀招是对着他李多祚来的话,他也别想能躲得过去,有鉴于此,李多祚对两名刺客的态度自然也就谦和得很了的。
对于李多祚的客气,两名刺客都不曾开口逊谢,也没甚多余的表示,只是各自躬身行了个礼之后,便即默默地退到了一旁,如同两尊木雕泥塑般站着不动了。
“传令:全军出击,兵发丽水轩,有敢顽抗者,杀无赦!”
一见两名刺客不欲多言,李多祚忌惮之心虽浓,却也不敢耽搁了正事,这便大步走出了城门楼,一挥手,甚是豪气地下了将令。
“呜,呜呜,呜呜呜……”
将令一下,号角声顿时凄厉地暴响了起来,集结在城关上的三千甲士蜂拥着冲下了楼道,有若潮水般向勤政殿方向的武懿宗所部冲杀了过去。
“不要乱,稳住,稳住,李多祚犯上作乱,乃大逆不道之恶行,天后娘娘有旨,作乱者,死!”
勤政殿位于德阳殿南边,离通训门只有七十余丈之距,中间并无阻隔,有的只是一个小平坦开阔的小广场罢了,关城上的李多祚所部这么一冲,原本奉调到此处协防的两千武懿宗所部官兵登时便有些子慌乱了起来,直急得武懿宗额头青筋暴跳不已,在弄不明情形的情况下,武懿宗索性一咬牙关,直接给李多祚扣上了个反贼的帽子,又搬出武后的名义,好歹总算是暂时稳住了纷乱的军心。
“放箭,快放箭!”
七十余丈的距离并不算长,也就是一百四十步左右罢了,纵使李多祚所部花了些时间在关城下摆开攻击阵型,也不过片刻功夫便已杀到了离勤政殿不到六十步之距上,这一见李部官兵汹汹而来,从不曾经历过战阵的原羽林军老爷兵们不由地再次纷乱了起来,一见及此,武懿宗除了气急败坏地喝令弓弩手们放箭之外,却也没旁的法子好想了。
“嗖,嗖……”
老爷兵就是老爷兵,没见过血的战士从来都不会是真正的战士,更别说这帮羽林军官兵们压根儿就不曾受过严格的战阵训练,个中或许有几名好手,可总体素质实在令人不敢恭维,任凭武懿宗上蹿下跳地呼喝着,真射出了箭矢的弓弩手都没几个,稀稀落落的箭矢看着就让人觉得寒酸不已,更别说除了寥寥数支箭真有威胁力之外,其余箭矢不是飞上了天去,便是坠落在离李部官兵们老远之近处,这等抵抗力度,只能用可笑一词来加以形容。
“突击,全歼反贼,休走了武懿宗!”
李多祚乃是冲锋陷阵的悍将,自不会将武懿宗所部那软弱的可怜的抵抗力放在心上,连阵型都懒得作出调整,就这么成方队阵型狂野地碾压了过去,不过瞬息间,便已如潮水般撞进了武部的阵列之中,战事瞬间便就此爆发了,当然了,双方力量如此悬殊的情形下,与其说是鏖战,不如说是一面倒的屠杀,人头滚滚落地中,双方交手只不过片刻功夫而已,武懿宗所部已是到了崩溃的边缘。
在诸武子弟中,武懿宗算是较通武略的一个,然则其能当上羽林军将军,靠的并不是真本事,而是靠着武后的裙带关系,究其根本来说,充其量能当一个队正也就顶破了天了,一开始还能强撑着指挥手下诸军接战,可待得见己方完全不是李部之对手时,自是再也支持不住了,一转身,便打算脚底抹油了的,却没想到这一转身之下,入眼便见武三思、武承嗣哥俩个正率着一拨军从德阳殿处狂冲而来,精神顿时为之一振。
“援军已到,儿郎们,杀反贼啊!”
武懿宗虽不明白李多祚为何会叛乱,也不清楚武承嗣哥俩个为何到得如此之快,但却绝不会错过这等有可能获取大功的好机会,心花怒放之余,也就没再去细想,嘶吼了一嗓子,率领亲卫队向前拼死进击,以图为赶来的武承嗣兄弟俩创造出扑灭李多祚所部之良机。
“突击,突击!”
原羽林军的老爷兵们战斗能力虽不行,可好歹有着两千军力之多,武备极其精良不说,还占据了勤政殿的地利优势,虽被李多祚所部杀得节节败退,却一时还能勉强支撑得住,再一见己方援军即将赶到,低靡的士气陡然为之一振,竟与李多祚所部杀得个有来有去,李多祚见状,心中的火气立马便窜了起来,嘶吼了一声,率领亲卫队奋力向前冲去,发起了狂野的陷阵之冲锋……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第八百零四章决战洛阳宫!(四)
“杀穿敌阵,杀,杀,杀!”
李多祚本就是以武勇而闻名之斗将,这一发起狠来,当真有若魔神一般,势不可挡,手起刀落间,必有斩获,顷刻间便已连杀十数人,所过之处,实无一合之敌,更令武懿宗所部胆寒的是李多祚身边紧随着的五百亲卫也非等闲之辈,赫然全是靺鞨一族的勇士,个个身材魁梧,勇悍异常,只一个冲突,便已冲得武三思所部阵脚大乱。
“挡住,挡住,援兵已至,贼军败定了,杀啊!”
这一见己方好不容易方才兴起的势头,转眼间便被李多祚的亲自上阵彻底打垮,武懿宗登时便急红了眼,一边疯狂地厮杀着,一边竭尽全力地嘶吼着,妄图支撑到武承嗣所部的赶到,奈何其手下的老爷兵们原就不是打硬仗的料,死伤一多,军心已是彻底崩盘了去,任凭武懿宗如何呼喝,也没了再战的勇气,丢盔卸甲地四下乱窜了开去,溃败之势已再无挽回之可能,武懿宗见状,哪敢再坚持,率领着亲卫队狼狈不堪地退进了勤政殿中,凭借着地利之优势,苦苦地支撑着残局。
就在武懿宗所部败进勤政殿之际,武三思已率部赶到了战场,这一发现攻击武懿宗所部的赫然是李多祚,心顿时便沉到了谷底,不为别的,只因武三思之所以出现在此地,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向李多祚求援,却没想到李多祚竟然也是“乱党”中的一员,如此一来,武后一方的翻盘希望已是渺茫到了极点!
武三思自临危受命时起,便急欲调兵解武后之围,奈何其原本所率之军尽在玄武门关城之上,早已全都落入了程务挺所部的掌控之中,他自是没勇气独闯关城,只能是先去了丽水轩南侧,意图调集武承嗣所部去丽水轩护驾,却没想到程务挺所部发动得如此之迅捷,面对着如狼似虎般的程部大军,无论是武承嗣还是武三思都没有硬抗之勇气,只能是率部向通训门转进,打算回合了李多祚与武懿宗两部兵马之后再做计较,一者可分兵进击东宫,来个围魏救赵,二者,也可趁乱反攻丽水轩,未见得便不能扳回不利之局面,可如今,随着李多祚的“叛变”,这等算计已是彻底断了希望,当然了,也不是没有一线之生机,这生机就在击溃尚处于乱中的李多祚所部,而后顺势沿通训门杀进东宫,拿下李显之家眷,以为人质!
“娘娘有旨,李多祚谋逆,罪不容恕,杀一贼者,赏钱百贯,杀!”
武三思能力虽只是一般,可毕竟算是带过兵的人物,多少还是懂得些武略的,自是看出了己方唯一可能翻盘的机会,这一见李多祚所部正处乱中,自不肯放过破敌的大好机会,一声嘶吼之下,毫不客气地便将一顶谋逆的大帽子扣到了李多祚的头上,鼓勇率军悍然发动了强袭。
“儿郎们,跟我来,打垮贼子!”
对于武三思的污蔑之词,李多祚根本不屑辩解,也没去管败退进了勤政殿的武懿宗残部,嘶吼了一声,率亲卫队一个急转,毫无畏惧地迎上了汹涌而来的二武所部两千大军。
“援军到了,冲出去,杀啊!”
一见二武所部赶到,惊魂未定的武懿宗立马又来了精神,不思防守,反倒起了夹攻李多祚的念头,狂呼了一声,率六百余残兵又扑出了勤政殿,三方兵马瞬间便绞杀成了一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