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风流-第2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谌自知此番失误之下,过错极大,不敢抗辩,低着头,自承了过失,又恐自家老父没完没了地发作自己,紧赶着话锋一转,将难题抛了出来,以转移李元嘉的视线。

“哼!”

李元嘉明知道李谌此言的用心何在,奈何事态紧急,他也实在是顾不上再发作李谌,只是面色阴冷地哼了一声,低着头在卧室里来回踱着步,良久之后,眼中异芒一闪,霍然立住了脚,脸皮子抽搐不已地开口道:“明日一早,尔即代为父上急章,言明驿站遭贼夜袭,全员战死,春耕专使王方明下落不明,催请狄仁杰加速赶来潞州,以便商议其事,就这么写了,去罢。”

“啊,这……”

一听自家老父如此吩咐,李谌登时便傻了眼,要知道狄仁杰乃是前来找岔子的,旁人避之都来不及,哪有催请其加速赶来之理,那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么?

“还愣着作甚?滚!”

李元嘉如此安排,自是有着其之妙用,但却懒得跟李谌多解释,这便双眼一瞪,毫不客气地喝斥了一句道。

“啊,诺,孩儿这就去办。”

李谌畏父如虎,尽管心中满是疑惑,却没胆子多问,忙不迭地应了诺,转身便要就此退出房去。

“慢着,传孤之命,潞州全境戒严,多设关卡,务必将夜袭驿站之匪徒捉拿归案,另,陆重勤勉,着即升黎城守备,即刻率本部兵马赴任,不得迁延。”

没等李谌抬脚,背后又传来了李元嘉阴冷的声音。

“诺,孩儿遵命。”

李谌并不愚鲁,听到此时,已是隐隐猜到了其父的用心之所在,但却不敢说破,只能是恭谨地应了一声,匆匆退出了卧房,自去处置诸般事宜不提。

太原驿,顾名思义便是录属太原城的驿站,乃是过往官吏们的歇脚之处,按大唐律规定,所有行于外的官员,都必须在驿站落脚,当然了,规定是死的,人却是活的,会选择驿站落脚的基本上都是低级官员,至于那些高级官员们是不屑去住那等简陋之场所的,大体上都是由着太原府尹奉承着住在城中刺史府内,再不然也须得征用了城中富户的花园别院,否则怎显示出身份的显赫与不凡,唯有狄仁杰却是个例外,身为堂堂从三品的朝堂大员,居然真就入住了太原驿站中,哪怕太原府尹陆九铭如何好言奉承,都无法说动其搬进城中,这可就苦了一众太原府的大小官吏们,为了巴结狄仁杰这个当朝显贵,不得不城里城外地来回跑着,于是乎,素来冷清的驿站几乎就此成为了闹市。

不巴结不成啊,谁都知道狄仁杰乃是太子李显最看重的心腹,不久的将来必定是宰辅之选,一句话便可决定无数人的仕途,当官的没谁会嫌头上的官帽大,或许狄仁杰不能决定给人多大的官帽子,可要拿下他人的官帽子,那也就是一两句话的事儿,就冲着这一点,再怎么巴结都不为过,好在狄仁杰似乎也有意要交好太原府的官吏们,这都已在太原驿逗留了三天不说,还日日在驿站设宴与诸般官员们同乐,当真令太原府大小官员们很有种受宠若惊之感,前来拜谒者愈发海了去了,宾主尽欢不已,今日自也不例外,一场热热闹闹的大宴直折腾到戌时末牌方才曲终人散。

“狄大人,有消息了!”

欢宴既散,狄仁杰一送走了诸多来访之官员们,便即拖着疲惫的脚步转回了入住的小院,方才走进卧室的门,早已等候在内的王宽便已抢先迎上了前来,一躬身,恭谨地禀报了一句道。

“嗯,王将军且请稍候,容狄某先梳洗一番。”

狄仁杰之所以在太原驿迁延不去,自然不是为了与太原府的官员们多套近乎,而是在等着潞州方面的消息传来,当然了,麻痹潞州方面也是其用心之一,然则真等到了消息传来之际,狄仁杰却并没急着追问究竟,而是一摆手,示意王宽稍待,从容地行到了一旁,接过侍童递上来的湿毛巾,狠狠地搓了几把脸,将倦意与酒劲驱散了大半之后,这才比了个“请”的手势,示意王宽将消息报将上来。

“禀大人,潞州消息有二,其一,李、叶二位大人已将王方明救出,只是如今潞州地面戒严,全境封锁,二位大人无法将王方明送出潞州,只能暂时隐藏在山中待命,其二,涉县那头已找到了当初验尸的仵作,据其交代,数名所谓自尽者的验尸报告都是其闭门签发,并不曾真正验过尸身,其中恐有疑点,奈何开棺验尸手续繁杂,且极易惊得潞州方面,涉县那头也不敢轻动,只能等大人亲自去后,方可详做定夺。”

王宽一躬身,将潞州传回的消息详详细细地禀报了出来,只言事实,并未画蛇添足地说明自个儿对此事的判断,摆出的便是一切听凭狄仁杰做主的架势。

“唔,辛苦王将军了,还有其他消息么?”

狄仁杰地位虽高,却不敢小觑了王宽这等跟随李显出生入死多回的东宫高手,言语间自是客气得很。

“回大人的话,潞州方面已是第四次来人催大人的驾了,虽都已被末将挡了回去,可若是再多拖延,恐朝中会有小人借此事作祟,还望大人早做决断。”

尽管明知狄仁杰在太原迁延不去的用意何在,可王宽还是不免要为狄仁杰捏上一把冷汗,要知道圣上给出的破案时间只有两个月,这一路行来,都已是近二十日了,剩下一个月出头的时间里,能否顺利破案着实难说得很,毕竟这案子可是在潞州地面上发生的,当地官府的不配合态度自是可想而知之事了的。

“嗯,既如此,明日一早便启程好了,昼夜赶往潞州。”

潞州一事关系重大,若是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东宫一系必将遭到重挫,这一点狄仁杰自不会不清楚,而今等在太原府已是毫无益处可言,狄仁杰自是不会再多迁延,毫不犹疑地便下了决断……

仪凤三年三月初八,辰时,小雨绵绵地下着,不大,如雾一般,风一刮,便沁得人浑身湿漉漉地难受着,实在不是个出门的好天气,然则上党城中十数万百姓却没得选择,在官府的强制命令下,一大早便齐聚到了西门外,静静地等候着钦差大人的驾临。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着,转眼间,很快便已是辰时四刻,久站之下的百姓们都已是颇为不耐了,怨言不可遏制地蔓延开了,先是细细私语,到了末了,埋汰钦差架子大的骂声已是此起彼伏地响成了一片,整个现场噪杂得有若菜市场一般,然则屹立在队伍最前方的上党公李谌却并不放在心上,不单不下令各司衙役喝止,反倒是露出了丝几不可见的得意之微笑,只因这正是他想要的结果。

“轰轰……”

李谌的得意并未能持续多久,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大作中,远方一队骑军已是滚滚而来,旌旗招展中,一面镶着明黄边的大旗隐约可见,赫然是钦差大驾已到,李谌忙不迭地收敛了下心情,紧赶着整了整身上的官袍,领着手下大小官吏们匆忙向前迎了去……

第六百六十八章狄仁杰断案(二)

骑队来得很快,不过一盏茶的功夫,便已冲到了城门附近,在离迎接人群不到二十步的距离上停了下来,一身紫色官袍的狄仁杰排众而出,狐疑地扫了眼迎上前来的李谌等人,又看了看其身后黑鸦鸦的人群,眉头立马便是微微一皱,但并未多言,而是翻身下了马背,静静地望着疾步抢上前来的一干官员们。

“敢问可是狄仁杰、狄大人当面?下官上党公李谌迎接来迟,还请狄大人海涵则个。”

李谌的架子放得极低,哪怕其乃是龙子龙孙,头上还顶着国公的衔儿,可在狄仁杰的面前,却摆出了副卑下的姿态,极其恭敬地躬身行了个大礼,满脸歉意地客气了一句道。

“不敢当,本官奉旨前来,实当不得如此迎接之架势,上党公如此厚遇,下官实是承受不起,惊扰了地方,更非狄某所愿,还请上党公先行屏退了民众方好。”

狄仁杰素来便是个谨慎之人,行事从来循规蹈矩,自是不想因此等隆重的接驾仪式而平白遭了非议,这便还了个礼,客气而又坚决地回答道。

“这个……,呵呵,狄大人有所不知,民众皆闻狄大人之英名,此乃自发聚集而来,为的便是仰慕狄大人之荣光,非是下官特意安排所致,狄大人当不致拂了民众之心意罢,呵呵,时候不早了,父王还在府中等着大人之大驾,不若且先进城如何?”

李谌聚集城中百姓迎驾,本就是想给狄仁杰设个圈套——黄土铺地,万众迎接,此乃天子训示之大礼,倘若狄仁杰当真笑纳之,李谌转首便可参其一个逾制之大罪,至不济也能参其个扰民无度的罪名,这等用心自是隐蔽而又险恶得紧,可惜狄仁杰并不上当,李谌的心中自不免稍有些慌乱,支吾了一声之后,干笑着解释了一番。

“诸位父老乡亲,狄某此番来潞州,乃是奉旨查案,实不敢有劳诸位父老乡亲如此厚待,还请都先散去罢。”

眼瞅着李谌不肯屏退民众,狄仁杰也不再与其多废话,大步从其身边走过,径直来到了接驾的人群之前,一拱手,运足了中气,高声地逊谢道。

满城百姓本就不是自愿前来,心中都难免有怨气,加之在雨中等候了如此之久,怨气早就快爆棚了,此时听得狄仁杰如此说法,自是无人愿意再多逗留,各自掉头一哄而散了去,→文¤人·¤·书·¤·屋←那些个原本负责弹压的各司衙役以及兵丁们见状,也不敢强硬行事,只能是无奈地听凭一众百姓哄乱而去。

“久闻狄大人爱民如子,今日一见,果真如此,好,好啊,大人当真不愧是社稷臣也,下官钦佩不已。”

这一见狄仁杰不与自己商量,便遣散了城中百姓,李谌的脸色登时便是一阴,可很快便缓了下来,眼珠子一转,换上了副笑脸,踱到了狄仁杰的身旁,大肆吹捧了起来。

“上党公过誉了,下官实不敢当,今道路已畅,莫要让韩王殿下等久了,就请上党公派人引个路,一并去拜谒韩王殿下可好?”

狄仁杰乃当世有数之智者,又怎可能被李谌这等小儿科一般的奉承话迷昏了头,可也没去点破,只是温文尔雅地谦逊了一句,旋即便提出了面见韩王的要求。

“这个自然,这个自然,狄大人,请上车!”

一听狄仁杰如此说法,李谌自不好再迁延,只能是干笑了两声,一招手,让下人们将王府的马车赶了过来,一摆手,示意狄仁杰先行上车。

“上党公客气了,此乃王家专乘,非本官可以擅用者,上党公请自便,狄某乘马跟上便是了。”

狄仁杰只扫了一眼,便已看出了那马车乃是亲王专用之物,自不肯平白去犯逾制之过失,这便温和地笑了笑,态度诚恳而又坚决地拒绝了李谌的好意,扭头走到了侍卫所牵着的马匹前,一翻身,上了马背,含笑地望着呆立在当场的李谌等人。

“进城!”

李谌显然没料到狄仁杰谨慎到这般田地,眼瞅着数番设计都落到了空处,自不免有些子恼羞成怒,可这当口上,却又发作不得,只能是黑着脸呼喝了一声,也没去乘其父的马车,一扭头,自顾自地上了另一辆车,一声令下之后,大队人马缓缓地行进了城门洞,沿着大街向城中心的刺史府而去了……

若说李谌在城门口的态度是卑躬屈膝的话,刺史府里的韩王之态度便是倨傲得很——狄仁杰一行人都已到了府门外,却浑然不见李元嘉露面,更别说摆香案接旨了,直到李谌入内了好久,内里才传出了话来,说是请狄仁杰到西花厅一见,当真将亲王的架子摆得个十足十。

“下官司农卿狄仁杰参见韩王殿下!”

论城府,狄仁杰乃是李显麾下最深的一个,自不可能有甚当众失态的表现,甭管李元嘉父子闹得是啥把戏,他自有一定之规,哪怕是被下人引领着去觐见,却也不因此愤恨不平,纵使李元嘉低着头,假装没瞅见他的到来,狄仁杰也依旧保持着颗平常心,缓步走到了厅中,规规矩矩地朝着假寐状的李元嘉行礼问安道。

“哦,哦,是狄大人来了啊,不必客气,快快请起,唉,老朽这人一老,可不就糊涂了,这才坐下,竟就睡了去,没能去远迎狄大人,还请海涵则个,来人,给狄大人看座。”

听得响动,低头假寐状的李元嘉总算是有了反应,缓缓地抬起了头来,一派迷糊状地看了狄仁杰几眼,而后方才像是如梦初醒般地寒暄了起来,口齿实难言清晰。

“谢殿下赐座。”

狄仁杰没去评述李元嘉那些压根儿就不着调的废话,只是淡然一笑,逊谢了一声,侧身端坐在了下人们抬来的锦墩子上,平和地望着李元嘉,一派恭听其训示之架势。

“自听闻狄大人将来,老朽可是日也盼,夜也盼,总算是盼到了狄大人的到来,这回可算是好了,老朽终于可以松上口大气了,唉,潞州地面不平静,皆老朽无能之过也,这不,前些日子,一伙山贼居然堂而皇之地袭击了驿站,杀死杀伤驿卒多人,便是连春耕专使王大人都叫山贼给弄了去,老朽惭愧啊,好在有狄大人赶到,若不然,老朽可真要愁死喽。”

李元嘉双眼微微地眯着,口中絮絮叨叨地念着,就跟一啰嗦老头没甚区别。

“哦?竟有此事?”

驿站之事,狄仁杰早就得到了准确的消息,又怎会不知情形究竟如何,不过么,他却没打算在李元嘉面前说穿,而是故作惊讶状地瞪圆了眼,满脸子难以置信状地惊呼了一声。

“唉,惭愧啊,都是老朽无能所致,下头一帮混账行子忙活了数日,居然连一点线索都没有,老朽都不知说啥才是了,而今狄大人既至,老朽弹冠相庆啊,想来有狄大人之神勇,此案必可大破无疑了。”

李元嘉絮絮叨叨地扯了如此之多,为的便是要给狄仁杰上个套子,这一见狄仁杰在那儿惊疑不定,立马毫不客气地便打算将此案生生压在狄仁杰的身上。

“殿下何出此言,下官奉陛下旨意,来潞州,只是为了清查春耕纠葛一案,并不敢越权行事,这一点还请殿下见谅则个。”

狄仁杰何等精明之人,自是一眼便看穿了李元嘉的用心之所在,左右不过是想将他狄仁杰拖死在潞州城内,从而误了两月之期限,然则狄仁杰却并不直接道破,而是假作惶恐状地抬出了圣旨。

“一码事,都一码事嘛,如今王方明陷落贼手,狄大人便是欲查其失职之罪怕也不可得罢,所谓一事不烦二主,此事终归还是由狄大人一手操办了为妥,放心,老朽不单可上本陛下,为狄大人多宽限上些时日,更可令潞州各有司衙门全力配合狄大人行事,便是要调州兵出击,也就是一句话的功夫罢了,狄大人当真无须顾虑太多,老朽可是等着狄大人大展神威的。”

钦差未到,而春耕专使在自个儿的治下被人掳走,再怎么说,李元嘉都逃不过一个失职之大过,他自是不想遭弹劾,再说了,在李元嘉看来,救走王方明的十有八九是东宫的人马,要想将其捞出,自是该着落在东宫一系身上,至于后头该如何应对么,李元嘉自有一套办法,这会儿自是怎么也不肯让狄仁杰置身于事外。

“殿下如此说法,当真叫下官汗颜无地,也罢,既能得殿下如此信赖,下官也就勉强一试好了,成与不成,下官实难说个准数。”

狄仁杰脸现犹豫地沉吟了良久,这才一咬牙,很是勉强地同意了李元嘉的请求。

“哈哈哈……,好,好,好,有狄大人这句话,老朽也就安心了,来人,上宴!”

这一见狄仁杰已然入了自个儿的圈套,李元嘉登时便兴奋得连声叫起了好来,一击掌,高呼了一声,自有一众下人们手提着食盒鱼贯而入……

第六百六十九章狄仁杰断案(三)

“大人回来了。”

王宽与狄仁杰的几名幕僚正在房中低声地闲聊之际,一阵脚步声大起中,狄仁杰已从外头行了进来,一众人等见状,自是不敢怠慢了去,各自起身见礼不迭。

“嗯,都坐下罢。”

与李元嘉这等老狐狸应酬了大半天,狄仁杰显然是有些疲了,脚步略有些拖沓地行到了上首,一撩起衣袍的下摆,重重地坐了下来。

“大人,情形如何?”

眼瞅着狄仁杰脸露疲惫之色,一众人等心里头都难免有些子犯叨咕,但却都不敢轻易开口发问,唯有王宽却是无甚顾忌,直接便问了出来。

“不甚好,韩王将驿站一案也压在了狄某人的肩上,那意思便是此案不破,涉县怕是去不得了。”

在座的都是信得过之辈,狄仁杰自是无须隐瞒实情,但也没详细解说,只是语气平淡地答了一句道。

“狄大人,请恕属下直言,韩王怕是想借着您的手找出王大人,而后再行灭口之勾当,此举不可不防啊。”

狄仁杰此言一出,诸般人等尽皆面面相觑不已,幕僚之首的梁浩登时便有些子坐不住了,紧赶着出言进谏道。

“是啊,大人,我等如今入住的这所王府别院内外禁卫森严,便是想外出都难,即便是出去了,后头也跟着不少的探子,这岂不是拿我等当囚徒么?”

“大人,依属下看,这明白的便是个圈套,大人万不可应承此事,大人有圣旨在手,又何须理会韩王如何刁难,直接赶去涉县也就是了。”

……

有了梁浩的带头,其余几位幕僚自也都忍不住了,纷纷进言了起来,唯有王宽倒是沉默了下去,若有所思地皱着眉头,一派心思重重之状。

“王将军对此有甚见教么?”

狄仁杰伸手一压,止住了众人的纷嚷,看了看低头不语的王宽,微笑着出言探问了一句道。

“大人明鉴,末将以为韩王此举怕是有着三重意思在,一么,该是拖延时间,让大人无法对涉县一案彻查到底,二来么,确有找出王大人并行灭口之心,至于其三,或许是打算拖大人下水,以掩饰其不轨之行径,此皆末将揣测之臆想,并不敢言实,还请大人明察。”

王宽的武艺比不上罗通等人,然,在“鸣镝”中却有着智将之称,心思自是相当之细腻,一番分析下来,倒也颇有条理。

“嗯,若如此,当何如之?”

狄仁杰并未点评王宽的分析,只是笑着往下追问道。

“这……,末将实不敢妄言,一切还须大人做主。”

王宽虽有智算之能,可到了底儿却还到不了当世智者这一层次,能看得出问题所在,可要想在短时间里找到解题之道却也难能,面对着狄仁杰的追问,王宽只能是赫然地摇了摇头,满是歉意地应答道。

“王将军可能避开外头的耳目与李将军等人联络上?”

狄仁杰观颜察色的能力极强,自是看得出王宽此言无虚,自也就没再往下追问,而是就此转开了话题。

“若安排停当,或可一试。”

王宽江湖经验丰富得很,卜一安顿下来,便已将内外都巡视了一番,自是察觉到了周边的那些明暗哨之埋伏,在其看来,虽说严密,却也不乏破绽可资利用,然则,当着狄仁杰的面,他也不敢将话说得过死。

“那好,就请王将军今夜辛苦一下,务必尽快联系上李将军,告诉他们……”

狄仁杰对王宽的能力自是深信不疑,也没再多废话,站起了身来,踱到了王宽身前,俯身其耳边,低声地交待了几句。

“诺,大人放心,末将知晓该如何做了。”

王宽脸色变了几变,可到了底儿还是强忍住了心中的疑惑,并未再多言,躬身应了声诺,起身便出了门,自去安排相关事宜不提。

戌时正牌,天早已黑了下来,万盏灯火齐亮,于雨雾飘渺间,将偌大的上党城点缀得有若璀璨星河一般,唯一不协调的是街上的行人绝少,纵或有之,那也尽是往来巡视的兵丁与衙役,此无它,只因整个潞州境内如今还处在宵禁其间,一过了戌时,便不许闲人出入,往日里繁华无比的夜市自然也就无从谈起了,闲来无事的人们自也就只能闷在家中,或是早早入睡,或是纵饮解闷,不一而足,侨居王府别院中的钦差随员们显然选择的是后者。

一众厮杀汉酒喝畅快,话不免就多,话一多,纠纷可不就起了,先是哄闹,接着很快便打斗了起来,这一打,可就从府内打到了府外,引得王府别院的人全都慌了手脚,劝架的忙着劝架,看热闹的也凑乎在一旁,整个王府别院内外全都闹得个不可开交,直到被惊动的狄仁杰亲自赶了来,高声喝斥之下,这才算是结束了这么场闹剧,却是无人注意到钦差随员中已是少了一人——就在别院诸人的注意力都被府门外的闹腾所吸引之际,一身夜行衣靠的王宽已从别院的西侧围墙处窜了出去,如同鬼魅般消失在暗夜之中……

仪凤三年三月初九辰时,连绵数日的小雨倒是停了,可天却依旧阴着,被雨水浸润了数日的驿站残骸早已没了火气,可味道依旧还在,大老远便可闻到那股子焦臭无比的气息,方才走下马车厢的李谌登时便被扑面而来的臭味呛得直皱眉头不已,可一见到从另一辆马车里刚下了车的狄仁杰,立马紧赶着换上了副笑脸,紧走几步,抢到了近前,甚是殷勤地开口道:“狄大人,前头脏乱不堪,您看要不就让下头人等去忙着好了?”

“不妨事,上党公若是不便,就在此歇息一下好了,狄某自去便可。”

狄仁杰早年在地方上任法曹时,干的便是断案的活计,甚样血腥乃至恶心的场面没见过,又怎会被眼下这么点小儿科给吓住了,自不会去领李谌的“好意”,只是淡淡地笑了笑,一边说着,一边缓步向残骸处行了过去,李谌见状,自是没得奈何,只能是无奈地捏着鼻子跟在了后头。

现场勘探的工作繁琐无比,专业性还极强,旁的官员断案大体上都是端坐一旁,任由手下人等去勘察现场,听个汇报总结,也就算是完成了现场调查,可狄仁杰却不同,他习惯的便是亲自动手,哪怕队伍中不单有着潞州府方面的仵作,也有着其从京师带来的老仵作,可狄仁杰依旧坚持自己也参与到其中,在一片脏乱的残骸里四下翻看着,浑然不介意那扑鼻的臭气与满地的狼藉。

狄仁杰倒是乐在其中了,却苦得跟随其后的李谌直想跳脚骂娘,可惜他也就只能是在心中暗自叨咕几句罢了,却是不敢在狄仁杰面前有甚怨言的,不过么,嘀咕归嘀咕,于勘察本身,李谌却并担心,只因现场早就来来回回地处理过好几次了,李谌压根儿就不相信狄仁杰能从残骸里找到甚有价值的线索,纵使有,那也是特意留给狄仁杰看的“证物”。

“上党公请了,据您出具的勘察报告,言及驿站被袭乃是内外勾结所致,先是站内有内贼引燃大火,而后乱贼趁势围攻,一举将驿站人等截杀当场,可是如此?”

俗话说得好,再狡猾的狐狸遇到了好猎手,千般的机变也不过是个笑话罢了,很显然,狄仁杰便是个极其出色的猎手,一番仔细的摸查之后,一大堆隐藏在残骸里的小玩意儿便已被狄仁杰找了出来,只不过狄仁杰并未急着发难,而是花了近两个时辰的时间,将整个驿站残骸都细细地摸索一遍之后,这才提溜着最重要的数件证物转身看向了满脸疲惫之色的李谌,笑着问了一句道。

“不错,确是如此,下官前些日子也曾数次勘察过现场,该是不会有差,怎么?狄大人以为其中有误么?”

一听狄仁杰出言蹊跷,李谌心中自不免起了些微澜,再定睛看了看狄仁杰手中的几样小玩意儿,愣是没搞懂个中差池之所在,心自稍安,这便强打起精神地反问道。

“唔,如此说来,这场大火完全就是贼人所为,本官没意会错罢?”

狄仁杰没有直接回答李谌的反问,而是径自向下追问道。

“这个……,该是如此罢。”

李谌犹豫了一下,脑筋飞快地便运转了起来,可惜却是一无所得,不得不咬紧了牙关地硬撑道。

“哦?那这些残骸下的弩箭头又该做何解释?莫非那众贼徒竟手持众多官军制式强弩么,嗯?”

狄仁杰等的显然便是李谌的这个肯定,眼瞅着其已是入了套而不自知,狄仁杰也就不再卖关子了,将手中提溜着的几枚残损的箭头一亮,似笑非笑地问道。

“啊,这,这,这……”

一听此言,李谌额头上的汗水立马止不住地狂涌了出来,望着那几枚残箭,结结巴巴地说不出句完整的话来,那样子要说多狼狈便有多狼狈……

第六百七十章狄仁杰断案(四)

“狄大人怕是误会了罢,光凭这么些残缺不全的箭头,如何能断定必是出自制式强弩,太牵强了吧?”

李谌到底不是寻常之辈,好歹还算有些急智,尚不致于蠢到当场认账之地步,眼珠子转了转之后,皮笑肉不笑地反诘了一句道。

“很简单,弓之箭其箭头大,而弩之箭其箭头小,此为其一,其二,弓之矢长,而弩矢短,,上党公请看这箭矢长短如何啊?”

狄仁杰丝毫无惧李谌的反扑,信手从数枚残缺的箭矢中取出了相对完好的一支,递到了李谌面前,自信无比地列举出了三大理由。

“呵呵,狄大人好眼力,这或许是弩箭不假,却也不能说是出自官军制式强弩罢,须知朝堂禁令虽严,可屡禁兀自不绝,民间还是有弩的,那些贼人敢如何蛮横行事,有几把弩为依却也是说得通的。”

面对着实证,李谌自是没法硬说这些残缺的箭矢不是弩箭,可却绝不肯承认这么些弩箭是出自制式强弩,为此不惜废话一大箩筐地扯了一番。

“上党公所言倒也有理,只是于此却不慎适用,据狄某所知,我朝弩矢皆属定制,各场子之工匠所领之材料皆须登账,无论成品或是残次品皆无例外,为计数故,每逢百,工匠皆会在箭杆上刻标为号,此箭杆上正有一标记,‘王三’二字依稀可辨,正该是姓王之工匠所制之第三百支箭矢,只须到制箭之工坊一查便可知根底!”

狄仁杰很是耐心地听完了李谌的狡辩之辞,但并未因之所动,微微一笑,将箭杆翻转了一下,指点着箭杆上的两个已有些模糊的小字,轻而易举地便将李谌的狡辩驳斥了回去。

“这……,呵呵,狄大人说的颇是有理,只是却也难保这弩箭不是贼人从工坊里盗了去的,个中蹊跷一时半会也难说清了去,且容下官回头去查个究竟。”

军中物资流失虽说也是有罪,可毕竟罪小,最多也就是受朝廷申诫一番罢了,可指使州军夜袭驿站,那可是死罪,个中厉害李谌自不会不知,自是死活不肯松口。

“嗯,确该好生查查,如此大的火势,箭矢本该尽数化尽才是,可兀自有十数枚残余,足见是时射入驿站的弩箭之多,怕是该有近千罢,如此大的数量着实惊人啊。”

明知道李谌就是在百般耍赖,然则狄仁杰却并未当场点破,而是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似笑非笑地点了一句道。

“该查,该查,呵呵,狄大人放心,下官回头一准好生彻查一番。”

近千支弩箭那就意味着最少也有百余架强弩,这个数目字可是惊人得很,要想用工坊遗失的借口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