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快穿]太后金安-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太后有好几次都用很复杂的眼神看着婧瑜,婧瑜感觉到了,但是没问,该做什么还是做什么,只冲着周太后对瑶生一年来的回护,婧瑜照顾她就心甘情愿。
  上一个皇帝送走了,新的皇帝就要上位。成化十三年七月,瑶生朱佑樘登上了帝位,时年八岁,年号弘治,不过年号要到下一年才能用,剩下这半年还是成化十三年。
  周太后被尊称为太皇太后,有明一代,她还第一个太皇太后呢!婧瑜合情合理的成为了太后。
  这一次的任务算是完成了。剩下到这一世结束之前,就是努力攒功德点数了。说不上太难,甚至是三次任务中最容易的一次,前几天虽然在冷宫,胜在安静,没有纷争,养孩子对婧瑜是很简单又驾轻就熟的事情了,她养过太多太多的孩子了,又有系统在手,并不用为了衣食发愁。进宫的一年多,处在万贵妃的高压之下,不过也就是派她的狗腿子下点毒罢了,婧瑜更是不怕的,
  婧瑜也不知道为什么,除了顺治是在如她原来时空中的历史一样的驾崩年纪,后面的康熙,雍正好像都提着了十来年,这一次的朱见深,又是这样。当然了,这一次有一部分原因是她给万贞儿下药,又非常巧合的在那种情况下毒发,好些因素凑到一起,要了朱见深的命。但是康熙和雍正的时候,婧瑜可是老实得不行,那时候都没舍得学毒术呢!
  朱见深不是个好皇帝,但对于他好不容易才有的儿子,还是尽心的,给太子找的师父们都是很有学问,品学兼优的人才,婧瑜花过大功夫调查几位詹事之后,觉得朱见深还是识人的,能在他那一塌糊涂的朝庭里找出这么几个人来,真是不容易了。看看他那内阁以及两京十二部,商辂在的时候还好,商辂致仕以后,真是没法看了。
  婧瑜对瑶生的几位师父还是放心的,所以对于周太后当上太后太后之后越发的把着小皇帝不撒手的行为也就不说什么了。她老人家,人老心不老,呃,说起来,也不算太老,跟万贵妃同岁呢!这么一想,婧瑜越发觉得朱见深变态了。还说回同太后,她可不是一般人儿,就因为他的儿子当了皇帝,把当时的钱皇后给挤兑得不像样儿,不想让人家当太后,被大臣们给阻止了,人死了,又不想让人家夫妻合葬,要不是英宗皇帝曾经下诏指名要跟钱皇后合葬,钱皇后都进不了裕陵。就是那样,还在墓室里动手脚让两人同穴不同室呢!绝对的狠人一个。所以当初婧瑜才把瑶生交给她养,因为只有她才能硬抗万贵妃。
  太皇太后不只把持着皇上,除了每日不能少的请安,想方设法的防着母子相见,更是对婧瑜进行打压,正因为这样,汪直又有了新的大腿可以抱了。她老人家还开始参与朝政了,皇帝年幼,还不能独立处理政务,官员们当然不肯让太监掌着朱批的权力,太监们当然也不愿意放掉代皇上批红的特权,两方争执不下的时候,太皇太后出马了,说先皇临终之前托她看着皇帝理事,于是,她成了三足鼎立中的另一足。当年上书请独尊她为太后的夏时也终于扬眉吐气,挤掉了怀恩,成了太监中的第一人。


第46章 皇宫私生子(7)
  太皇太后又要忙着朝政,又要看着小皇上不让跟婧瑜亲近,就没太多精力管别的了,宫务是不可能放手的,都是她身边的奉圣夫人小周氏在管。婧瑜必竟有了太后的身份,也不是一点话语权都没有的,比如,调了张敏与秋红到永寿宫当差,婧瑜是有恩必报的人,这两个人算是瑶生的大恩人了。秋红给活下来,真的很奇迹,当年她欺骗万贵妃说纪氏没怀孕,真相揭开之后,万贵妃只是打发她去了浣衣局而没有杀她,很不容易。其实,万贞儿的狠戾全都用在了朱见深的皇后和妃嫔的身上了,对她身边的下人,还真没有下死手的。
  除了调张敏与秋红到永寿宫做太监头与宫女头儿,婧瑜还把吴皇后接出了冷宫,安置在寿安宫里,当初冷宫里帮助过她的宫女太监也都给安排了去处。
  平常婧瑜也不出永寿宫,就待在宫里看书写字绣花,不愁吃不愁穿的,日子过得很是自在。至于周太后的封锁……
  能困住婧瑜吗?当然不可能了。瑶生会武功的事情,没有任何人知道,每天晚上的戌时都是婧瑜的授课时间,每天一个时辰,雷打不动。婧瑜会避过乾清宫中的太监宫女,单独教瑶生武功。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是不能让母子的情份淡了,遂了太皇太后的心愿,更要防火防盗防贴身宫女防奶娘。教授武功之后,还有每天一个的睡着故事,讲为君之道。
  日子就这么过着,也挺好的,正是坐山观虎斗的时候,婧瑜一点都不着急,培养孩子可比夺权重要多了,若是她没有记错的话,瑶生之后的皇帝好像就是那位著名的荒唐正德帝了。就是父母没教好啊,摊上那么个败家孩子,多厚的家底子不得败光了啊!
  夏时上位了,怀恩退居次席,尚铭与汪直依然掌握着东西厂。夏时肯定不乐意,光有个批红的权力,还都是太皇太后定夺之后,他只是动动笔的荣誉性职务,怎么能符合大太监的身份呢!尚铭在东厂很多年了,根基深厚,虽然整天竟干些绑架勒索的事情,名声没怎么坏,也是本事。相对的,西厂毕竟是刚成立的,根基不稳,对付起来容易些,再加上汪直与他在太皇太后面前争宠,更是万万不能容忍。所以夏时很快就与尚铭达成共识,合力对付汪直。汪直本人没什么文化,水平其实也只是一般,全是靠会伺侯人一路升迁,上位后手段也不高明,小辫子一抓一大把,不要太容易。
  不久之后,朝庭上开始出现了许多参汪直的折子,再加上夏时的耳边风,汪直果然很快就穷图没路了,最后汪直居然还求到婧瑜这里过,让婧瑜看在同乡的份上帮他一把,怎么想的呢?婧瑜只能呵呵了……救他?除非哪天她真修成菩萨了。后来听说,他被罚去南京宫里打地了。
  不知道是不是所有上位者都想要长生不老,太皇太后也开始迷恋上所谓的仙丹了。所以李孜省保住了他的位子,荣宠更胜从前。搬倒汪直的事里,就有他的参与。梁芳就没他幸运了,因为太皇太后用不着CHUN药,要说太皇太后最恨的人,恐怕就是他了。先皇驾崩前的事情,太皇太后知道得清清楚楚,所以对于害死他儿子的罪魁祸首,她是不可能放过的。所以梁芳在太皇太后掌权第一天就被打入了大牢,人是交给汪直处理的,把说当时太皇太后的命令是把所有的刑罚都在他身上试一遍之后再让他死。
  尚铭以为收拾了汪直,夏时拿到了西厂,就会与他相安无事了,没想到李孜省转脸儿就用同样的方法,把他也给收拾了,尚铭郁不郁闷婧瑜不知道,不过他的下场比梁芳和汪直好太多了,他只是被夺了权,职位还在,以后只能在宫里养老了。
  夏时跟了太皇太后半辈子了,已经太了解那个女人,所以他很明智的主动上折子取缔了西厂,只留下东厂攥在手里,并且唯太皇太后之命是从。
  太皇太后宫斗是把好手,也能狠得下心,玩儿政治嘛,她就不行了。主要她也没有什么大的抱负,除了大肆封赏了她的娘家人,把锦衣卫指挥使从万贵妃的弟弟万通手里抢到她的弟弟周寿手里,别的,基本还维持着朱见深在世时的样子。
  婧瑜很想再次出手,把太皇太后也解决掉,但是不行。一是瑶生还是太小了,必须有人挡在前面给他留出足够的时间学习,成长。二是虽然明朝的后宫不爱出身,但是婧瑜的威望太低了,可以说根本没有什么存在感,太皇太后不一样,她从当贵妃的时候就一路碾压后宫到当上太皇太后,存在感爆棚,内阁和太监们能听她的,可不会听婧瑜的。三,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婧瑜不想让自己养成了嗜杀的习惯,她还会有很多次的任务要做,还有很多辈子要过,如果遇到困难就想着以杀人解决,总有一天,她会魔障的,系统曾经说过,有很多任务者就是因为心性改变,不积功德反造杀戮而被系统抹杀。以暴制暴从来不应该是上位者解决问题的手段与方法。
  婧瑜杀了万贵妃,是因为万贵妃不死,她自己随时要应付层出不穷的各种阴谋迫害,宫里还会有更多的女了受害,更多的孩子无辜惨死,而围绕着她而发际的那些个魑魅魍魉各个都是祸害国家的高手。并且以万贵妃与朱见深的感情,跟她玩儿宫斗想要赢太难了,想差快二十岁,红颜老去都没能消磨掉的感情,什么手段能管用?要是宫斗能有用,周太后还不早就把万贞儿弄死了?
  所以,婧瑜从来不想大开杀界,宪宗皇帝的死是个意外,婧瑜从来没想过动他。如今,周太皇太后成了绊脚石,就要杀了她吗?那以后呢?再杀了夏时,杀了周寿,杀了李孜省,杀了万安,杀了刘吉,杀了刘翊吗?所以不听话的人都要杀掉吗?天下能有几个人会没有个人的想法抱负?特别是那些有才能的人,哪个不是恃才傲物的人物?清朝三百年,为了让汉人听话,杀了几百万的汉人,管住了吗?没有,最后不还是汉人推翻了大清朝吗?历史上的盛世之主,就没有一个是嗜杀的。最重要的一点,婧瑜不想给瑶生做出那样的表率,她要瑶生成为宋仁宗那样的仁君,而不是汉武帝那样的暴君。
  既然决定了不动太皇太后,那就相安无事的过吧,对于婧瑜识趣的在永寿宫里自我禁足,太皇太后非常满意,也是为了给小皇帝面子,给了婧瑜皇太后应该的待遇。
  那就这么磨下去吧……


第47章 皇宫私生子(8)
  如果没有大权在握; 也许周太皇太后的生命会更长的,婧瑜几乎可以肯定这一点。但是,这人哪; 一旦有了权力; 就想把权力长长久久的攥在手里,周太皇太后也一样; 所以她走了很多位前辈的老路,痴迷丹药; 妄想着能成仙成圣; 长生不老; 长长久久的坐在天下之巅。痴迷丹药的皇帝,就没有几个是长寿的,怎么后来的人就想不明白呢?
  周太皇太后在只坚持了三年; 刚过完她隆重的五十岁整寿没多久,就去了天上成仙成圣了。
  瑶生在他十一岁的时候,终于成了真正的一国之主。
  周家的人,比万家的人有自知之明; 既然他们是在万贵妃死后周太皇太后掌权才上位的,那么周太皇太后一死,皇上亲政了; 他们要是不走,只能等着被清算了。所以,周寿很主动的交出了锦衣卫指使的位子。
  “母后,周寿辞了锦衣卫的指挥使; 该让谁接替他啊?”瑶生问婧瑜。
  “皇儿,母亲不能告诉你用谁,不用谁,你要自己慢慢考查,看谁最合适,锦衣卫职责重大,用不好会乱了朝局的,它是一把刀,全看放在谁的手里。”婧瑜不愿意替瑶生做决定。
  “可是母后,考查要慢慢的进行,孩儿刚刚接管朝政,万安那个老家伙又整天和稀泥不干正事儿,一时间,也不知道什么人能用啊!”瑶生能想到的人,比较了解的人大概也就是他的几位老师了,只是那几个文人,本来就看不起锦衣卫,让他们做指挥使?怎么想都不合适。当了三年多的皇帝,跟本没上过朝,也没见过几本折子,瑶生哪里知道什么人好,什么人不好。
  “既然不知道什么人可用,那不如问问以前做得好的人的意见?母亲记得,先帝早期的指挥使袁彬大人侍奉了两朝,锦衣卫那时候也算恪尽职守,是不是可以问问他?”婧瑜对英宗与宪宗两朝的人事还是知道些的,因为那些人还有相当一部分在世,都是大浪淘沙胜下的牛人,就算以后老了不能再出来做官,却能成为最好的请教对象。
  “多谢母后指点,孩儿这就叫人把袁钦家找来。”瑶生得了主意,立刻兴冲冲的就想叫人去找袁彬。
  婧瑜看了看时间,已经戌时三刻了,赶紧拉住瑶生,“皇上,你看看已经什么时辰了?明天再叫人去吧!”
  “啊,已经这么晚啦!那就先叫人去通知他,明天一早上完早课朕就可以见到人了。母后,孩儿现在恨不得一天有二十个时辰才够用。每天都有好多好多事情要做!”瑶生是个努力的孩子,以前不用管朝政的时候,每天要上四个时辰的课,除了日常三餐还有午睡,基本没有什么玩乐的时间,晚上还在再与婧瑜一起练一个时辰的功夫。这孩子真是没啥童年哪!亲政之后,早上卯时就要起床,吃过早饭后上半个时辰的早课,稍稍休息一会儿,就要上早朝。早朝过后,午时之后再上一个时辰的午课,之后的时间与内阁大臣们一起问政。连午睡时间都给省了。可怜劲儿的……
  “皇上,母亲问你,你觉得做皇帝,什么是最重要的事情?”婧瑜看瑶生这劲头儿,有点上个任务里雍正的意思了,这是要事必躬亲?那不得活活累死啊?这可不行。
  “当然是勤政爱民!”瑶生小脸儿特别严肃的回答。
  婧瑜摇了摇头,看到瑶生疑惑的眼睛,说道:“母亲觉得,一个皇帝,最重的事情是,保重自己的身体。如果没有一个好身体,就没办法去实现你的抱负理想,也不能保证你的政令能够很好的延续。对不对?”
  “可是,国家都那么多的事情要做,怎么办?”瑶生越发的迷惑了。
  “事情当然得要人去做了。所以才会有内阁啊,如果所有的事情都让皇帝做了,那么朝庭还要宰相干什么呢?上位者只用管理下面的人就好了,不必所有的事情都自己做的。比如,皇上管着内阁两京十二部,他们再管理他们的下一级,下一级再管下一级,这样一级级的下去,才是真的各司其职。”婧瑜想起她在现代的时候,刚熬出来第一家家常菜馆的时候,菜馆已经开了两年了,她还在亲自下厨,就怕请来的厨师做不好,每天既要做饭,又要处理各种杂事,忙得要死,人都累成了竹杆,请来的厨师成了打下手的,店长成了服务员。后来有一次,她去郊外的蔬菜基地谈合同,回来的路上,车没油了,到加油站加油,她紧得不行,就怕她不在店里,出了事没人处理。正好她在收银台前交费的时候,边上有两个人在说话,一个是加油站的站长,穿着西装的看上去是个领导。那领导正跟站长说着,“公司派你到站里来当站长的,是让你把站里的人管理好,而不是让你自己把所有的活都干了……”婧瑜走的急,没有听过到更多。回去的路上,那位领导的话就一直在她脑子里转。从那天之后,婧瑜就开始放权下去了,在什么岗位就做什么事情,她抽身出来,只管人,不再亲自动手了。时间也多了起来,之后的十年,连开了几十家连锁菜馆。之后的几十年,她几乎没有处理过具体的事情。但既使在她最后卧病在床的那两年,公司也没有乱过。
  婧瑜在现代生活了四十多年,非常清楚,老祖宗们有多么的了不起,大明朝不比任何之前的王朝差,有数不清的人才,牛人辈出。最起码,婧瑜知道两个最牛最牛的人,就是在宪宗朝前后这百多年里出现的。一个叫王阳明,一个叫唐伯虎。牛到连婧瑜这种除只会看看言情小说,历史课全都还给老师的人都能知道了,那可都是流传千古的人物。
  所以,在能人辈出的时代,为什么所有的事情都要自己做呢?
  “可是,万安是个笨蛋,他只会说好听的,刘吉还不如他,刘翊维维诺诺,做不了大事。六部的尚书,侍郎们也不比他们强多少,指望不上啊!还有夏时,明知道朕想让怀恩做东厂的都督,却死握着东厂不松手。还有李孜省最可恶,父皇和祖母都是被他害的。一个个的,只知道争权夺利,不干正事。”瑶事很气愤的说着。哟?可以啊,小小年纪的,这才上朝几天啊,能看出来这么东西了?婧瑜很欣慰。
  “调整官员的事情,不能着急,你不能光看着在位子上的人的不好,你得先找到能用的人啊!到时候,处置了尸位素餐的这些个,才有尽忠职守的人来接啊!夏时的问题,你先跟怀恩说一下,然后可以在与内阁议事的时候随便念叨两句,如果之后有折子开始弹劾夏时,你就顺势拿下他便是了,之后的事情,自有人为你料理,总能达到你的目标的。至于那个李孜省,母亲同样讨厌他,等到新的指挥使上任,交给锦衣卫处置就好,不用在这样的人身上浪费精神。”婧瑜提醒着瑶生。
  “哎,做个好皇帝,怎么这样难。”瑶生大大的叹了口气。
  “皇上觉得什么样的皇帝才能算是好皇帝?”婧瑜看着瑶生笑。
  “好皇帝啊?孩儿觉得前朝的唐太宗,本朝的成祖皇帝,都是好皇帝。”瑶生眼睛亮亮的看着婧瑜,这孩子给自己定的目标这么高吗?
  “唐太宗晚年的时候求仙问道寻求长生不老,亲征高丽,劳民伤财。成祖皇帝一生杀戮太多,母亲觉得他们在当时的环境下算是成功的皇帝,但并不是个好皇帝。母亲没有进宫以前,在民间生活,对老百姓来说,最好的日子就是年年有余粮,不会饿死。皇帝是天下的主人,就像是整个天下这个大家庭的一家之主,母亲觉得,如果能让这世上没有饿死之人,那就是最好最好的皇帝了!”明朝立国一百多年了,国家更需要的是一个平和的君主。
  “天下无饿死之人?”瑶生低头想了一会儿,又抬头好奇的问婧瑜,“母后,民间是什么样子的啊?”
  “民间就是老百姓每天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柴米油盐酱醋茶啊!等再过几天,皇上再长大一些,武功练得再好些,朝政也稳定了,母亲陪着皇上去宫外看看?”小孩子都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婧瑜觉得出去见见世面也挺好的,特别是当皇帝的,连他的子民需要什么都没知道,连百姓的生活都不了解,可不就是不知民间疾苦了嘛!
  “真的吗?真的可以出宫去民间吗?”瑶生整个人都亮了一样,看婧瑜点头,高兴得不得了,“太好了。母后放心,孩儿从明天开始,一定跟师父们好好读书,多向古代先贤学习。然后尽快的让该走的人走,该上来的人上来。还要好好练武,快些长大。”然后欢快的还着一堆人跑了。呵呵。


第48章 皇宫私生子(9)
  婧瑜并不会像太皇太后那样亲自参与朝政; 这个事情,风险太大,做好做不好都容易被人骂; 婧瑜历史并不专长; 仅她听过的在史书上留下名字的后宫女人们,没骂名的太少了; 好些明明对国家有大功,还要被后世黑到不行。还是算了吧!培养个好儿子; 自己在后宫享福; 不比什么都好?亲手扶一个老太太过马路才多少功德?启发皇帝实行一个利国利民的政策又是多少功德?婧瑜觉得; 影响自己的儿子比扶老太太过马路也没难多少,效果可是大大不同了。
  怀恩能历经三朝不倒,始终占着司礼监掌印太监的位子; 能力自然不用说,没过多久,夏时就同他的前辈尚铭一样退休养老去了。怀恩自己并没有做东厂的都督,而是举荐了年富力强的刘准。他本人还是老老实实的跟在皇上身边照顾皇上的起居; 不过,刘准是他的心腹。这是个明白人,当年; 对婧瑜母子也是有过恩惠的,有这么个人在,婧瑜没什么不放心的。
  还有跟怀恩一样的明白人,正是袁彬; 他也没有再回到锦衣卫做指挥使,而是推荐了朱骥。婧瑜特意查了下这个朱骥的资料,不错,是个好官。
  又过了些日子,听说,怀恩受皇上之命亲自去见过万安和刘吉之后,两人很快就递了乞休的折子,终于收拾铺盖腾地方了。刘翊很有自知之明的也跟着撤了。继任者是刘健,李东阳和谢迁。还有六部的尚书们,也都换了个遍。
  婧瑜全都调查了一遍,绝大部分是好的,当然也有一部分不那么好的,婧瑜也没有对瑶生说什么,看着吧!水至清则无鱼,很多事情,得他自己去学习。
  时光荏苒,五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瑶生已经长成了挺拔的大小伙子。身体倍儿棒,吃麻麻香,呵呵,武功也练得很好。没有辜负了婧瑜十七年的培养。多少好吃好喝的还有好药材搭进去了,总算养出个健康宝宝。
  婧瑜向来不主张孩子过早成婚,上个任务里的弘晖,二十三了,才取到媳妇呢!瑶生每天要忙的事情也多,身边的人婧瑜也看得紧,所以,十七岁的瑶生先生还是妥妥的处男一枚呢!婧瑜履行了自己的承诺,在与三位阁老各种扯皮谈判拉锯战之后,争取了三个月的旅行时间,正在收拾行装,准备带着儿子出门去放放风。回来之后,就要开始着手相看人家,给他说媳妇儿了!
  “娘,我们怎么走啊?”既然是微服私访,出了宫,就得按民间的称呼叫了。瑶生化名纪瑶生,骑着马在靖瑜的车边慢行着,兴奋劲儿还没过去呢!
  “这个娘可不知道,得听朱管家的安排。”婧瑜掀起车窗回答瑶生,她身边坐着个丫头,原是锦衣卫的人,这次出来为了照顾婧瑜方便,特意调过来的。原本也没个名字,光有个代号,到婧瑜身边后,婧瑜给取了名字叫雪舞。
  这次出行,锦衣卫指挥使朱骥亲自带了二十名护卫在婧瑜母子二人身边护卫,另外还有五十人在外围暗中警戒。婧瑜说的朱管家就是指朱骥了。婧瑜跟瑶生两个以京城纪府夫人和少爷的身份,回南京祭祖,朱骥是管家,雪舞是丫环,剩下的是护卫。
  “少爷,咱们去时走陆路,经山东,河南,到南京,祭祖后,回程从浙江走水路坐船到天津卫,期间随时可以靠岸休息,让少爷和夫人可以欣赏沿岸的风景。”朱骥跟瑶生回话,婧瑜一边听着,边在脑子里比照地图。这一路走过去,路程可是不短了。不过倒是能看得多些。
  “我看过堪舆图,这一路过去怕要有四五千里了吧?娘亲跟着咱们奔波,会不会太辛苦了些?”瑶生语带疑问。
  朱骥面有难色,“是辛苦了些,如果不过河南,从山东直接进南京,倒是可以少走许多路,时间也充裕,您看?”他也很为难啊,出发之前,皇上没要求别的,就一条,必须去南京拜谒先祖的孝陵,太后说要多走走多看看,三位阁老软硬兼施的让他务必把行程安排在三个月以内。要让各位大佬全都满意,他也是煞费了不少脑汁啊……
  “生儿,没关系,还是按朱管家原定的路程就好。明天一早,把车扔下,娘跟你们一快骑马,娘的功夫你应该知道的,骑马路上走的能快些,能多走些地方。”婧瑜本就不想坐马车,憋闷得很,坐车出城,实在是不得已做给那些个官员们看的。
  瑶生还要劝,又一想,自己的功夫都是娘亲教的,从小到大就没打过娘亲过,便没再劝。
  其实骑马并不是件快乐的事儿,当天晚上到客栈的时候,婧瑜一看瑶生走路那姿势,就知道肯定是磨破了腿。吩咐雪舞把药给朱骥送过去,又到厨房找了食材,亲手熬了汤。客栈早就被打前站的锦衣卫清场了,安静的很。瑶生不乐意让锦衣卫这么精心的照顾着,这样的话,能看到什么啊?婧瑜也觉得,这样太招摇太不接地气了,出来走这一趟就没啥意义了。所以叫了朱骥吩咐下去,之后的行程,锦衣卫只责任护卫,其它的全都不用做,最好能让瑶生自己亲力亲为才好。
  第二天一早,婧瑜和雪舞一个人一匹马,队伍的速度一下子就上来了。当天夜里就到了河间府。找了城里最大的客栈,瑶生特别好奇的亲自去找掌柜的谈话,要订三间上房,五间普通客房。虽说跟着主家出门,锦衣卫大爷们的待遇都降低了,朱骥怎么也是堂堂指挥使大人,瑶生很给面子的帮他也订了上房。前一天晚上,也不知道朱大人给自己订的什么档次的房间。
  可惜,他们进城的时间有些晚了,店里上房只除了最好的两间还没有订出去之外,其余的客满了。没办法了,只好委屈朱大人住普通客房了。瑶生觉得挺遗憾的,婧瑜笑笑,心里清楚得很,下面的人肯定会给朱大人腾出个单间来的。瑶生对这些人□□故的,并不明白。他一直在上位,哪知道低阶官僚的生存智慧。
  河间府是一处大镇,地位要道,城市很繁华,婧瑜决定在这里多待两天,让瑶生出去看看热闹,也顺便休息休息,他第一次骑马出行,肯定不习惯。
  第二天,婧瑜起床梳洗之后下楼,却没有见到瑶生,只有朱骥一个人等在桌边。
  “少爷呢?还没起?”婧瑜看了看时间,应该过了辰时了都,以为瑶生是骑马太累,懒床了。
  “少爷出去有半个多时辰了。”朱骥特无奈的表情跟婧瑜回话。
  原来瑶生一大早就带着两个护卫出去了,没让朱骥跟着,非要自己出去逛,朱骥不敢违逆,到底依了他。
  “没事儿,让他出去逛逛吧!他长这么大了,还没出过家门呢,对什么都好奇,等过了新鲜劲儿就好了!咱们吃咱们的,不用管他。”婧瑜对瑶生的功夫还是很自信的,再说了,他身边肯定还跟着不少人暗中保护着,怕什么。
  吃过了早饭,婧瑜也想动一动了,也没让朱骥陪着,只带了雪舞一个人,到街上逛逛。来这世界十七年了,还没出过皇宫呢!对明朝的风土人情,她也是很好奇的。
  朱管家郁闷,一个两个的,都嫌弃他……
  婧瑜把手饰店里的头饰挨着个儿的在雪舞的头上比划,小姑娘漂漂亮亮的,年纪也不大,才十九岁,什么都挺好的,就是小脸儿整天冷冰冰的,不可爱。婧瑜就总爱逗她,想看她什么时候破功。外面的手饰肯定没法跟宫里的相比,倒也不是没有可取之处,至少样子就比宫里的新奇些。
  门口进来两位姑娘,说说笑笑的正在讲着街上的趣事。“那位公子肯定受不了王寡妇那张嘴……”个子矮一点的姑娘正说着。
  “是啊,也不知道是哪家的公子,读书读坏了脑子,非说那番椒能吃。可惜了,长得到是俊俏。”高个儿的姑娘接话头儿,说完两人相视一笑,顺手开始挑起了首饰。
  “雪舞,走,咱们也去菜市瞧瞧。”婧瑜下意识的就觉得她们口中说的那个读书读坏脑子的俊俏公子可能是她家的宝贝儿子,所以叫上雪舞想去看看什么情况?
  到菜市的一路上,断断续续的,事情经过也听了个大概,菜市卖菜的王寡妇的儿子从天津给她带回来一盆番椒,宝贝得什么似的,连卖菜都得抱到市场上,恨不得全城的人都知道她儿子给她带回来了番邦的宝贝。大家都没见过那番椒,加上王寡妇家的儿子王老实确实在天津卫的码头上做工头,没准真是番邦来的稀罕物儿,就都很捧场,买菜的时不时的就奉承两句,那王寡妇越发的得意,觉得自己的儿子有出息又孝顺。可是今儿早上,菜市来了位穿着不凡的小公子,挨个儿摊位问价格,问产量,连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