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当汉武帝穿成康熙[清穿]-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康熙微微颔首,“去吧。老四; 你呢?”
“儿臣是来看看弘晖缺什么。既然什么都不缺; 儿臣就告辞了。”胤禛道。
弘晖条件反射般攥住胤禛的手。而他立刻就后悔了,担心胤禛训他。
胤禛吓一跳,看到弘晖脸上的紧张,没好意思训他莽撞,还有些心疼他; “有事去找你弘阳哥。”话音落下,弘阳从书房里出来。
弘晖眼中一亮; “弘阳哥哥。”拔腿就朝弘阳跑。
“比见着你还亲啊。”康熙看一眼小孩; 转向胤禛说道。
胤禛嘴巴动了动想说什么; 顾忌到他爹嘴巴厉害的能把太子堵的哑口无言; “汗阿玛高兴就好。”
康熙噎住。
刘彻扑哧笑出声。
康熙就想开口让他闭嘴; 然而地点不对,冷声道; “没事还在这里做什么?”
“儿臣告退。”胤禛打个千就往外走。
康熙转向胤禔,大贝勒胤禔没忘他爹以前要把他过继出去; 不敢在他爹不痛快的时候废话; “儿臣带弘昱去给额娘请安。”拽着弘昱的胳膊就往延禧宫去。
弘昱不禁说:“慢点,阿玛。”
胤禔反而走的更快,直到出了乾清宫才慢下来。
弘昱似乎懂了,又不敢相信; “阿玛怕皇玛法?”
“你皇玛法乾纲独断,没人不怕他。”胤禔说出来,怕他儿子不信,“以后你皇玛法让你往东,一定不要问为何不能往南或往别的什么地方,听话就对了。”
弘昱好奇道:“不听话会怎样?”
“怎样都有可能。”胤禔道,“纳兰明珠和索额图你知道吧?”
弘昱知道,“被抄家了。”
“佟国维呢?”胤禔又问。
弘昱点头,“孩儿也知道,玛法的舅舅。”
“也是他岳丈,说弄下去就弄下去。”胤禔接着就想说自己,又怕儿子追根究底,“他舅舅不听话,他都惩治,你觉得你玛法会放过你吗?”
弘昱摇摇头,“不会!”
噗!
胤禔吓一跳,循声看去,“你鬼啊?”
“抬头看看。”
胤禔抬起头,对面是太子的东宫,脸上顿时闪过一丝尴尬,拽一下把弘昱,“走!”
“二叔会不会告诉皇玛法?”弘昱好生担忧。
胤禔脚下一顿,有些心慌,佯装镇定道,“我又没说什么。”顿了顿,“你不放心就问问弘阳,叫弘阳问你皇玛法。他是你皇玛法看着长大的,惹你玛法生气,你玛法也不会骂他。”
弘昱点一下头,“孩儿知道了。”
“阿玛站在这里做什么?”弘阳牵着弘晖出来,就看到太子正往北看,“谁呀?”
太子:“没谁。”看到弘晖,“他怎么了?”
“没事。弘晖不习惯,儿子领他熟悉熟悉。”弘阳说着,忽然想起一件事,“休沐日那天儿子想出去一趟。”
太子随口问:“何事?”
“十三叔让儿子去他那儿。”弘阳道,“儿子也不知道什么事。”
“胤祥啊。”不是十四胤祯,太子便说,“去吧。”随即往乾清宫去。
弘阳见他去的方向没敢再打扰他,怕耽误他的正事,就领着弘晖和弘皙回东宫用饭。
康熙看到太子,想问他这时候来干什么。刘彻先一步说,“我在木兰围场和太子打的赌,他赢了。”
“来拿赌注?”康熙笑着问。
弘阳刚刚提到胤祥,让太子想到胤禛说胤祥出钱买些东西,让下西洋的人帮他卖,赚了很大一笔银子,他才过来看看。
而被康熙言中,太子也没有一丝不好意思,“内务府把东西送来了?”
“朕还没回来就送来了。”康熙道,“梁九功在外面,让他陪你去挑。”
太子不禁挑了一下眉,“汗阿玛不去?”
“你又没带奴才过来,还能全拿走不成?”康熙问道。
太子不能,也干不出把所有东西都抬走的事,可康熙相信他又是另外一回事,以致于太子不禁笑了,“当然不能。”
“那就去吧。”康熙随即吩咐宫人传膳。
刘彻闲着没事干,“我去看看。”
康熙嗯一声,就去出恭。
等他洗洗手出来,梁九功已经回来了,“太子拿的什么?”
“两个自鸣钟和十盒绰科拉。”梁九功道。
康熙颇感意外,“就拿这么多?”
“殿下说他拿不完。”梁九功道。
康熙看向刘彻,刘彻点点头,“太子还说留着你赏人。”
“朕知道了。”康熙对梁九功道。等他出去才问,“没说赏谁?”
刘彻摇头:“没有。那十盒绰科拉他也不像是给自己拿的。”
“他的两个闺女?”康熙问。
刘彻:“有可能。传教士说过,西洋那边的贵族小姐都把绰科拉当成零食吃。上次也证明绰科拉不能治病,而太子又不喜欢吃,不给那俩孩子,总不至于给弘阳和弘皙拿的。”
康熙想想,觉得他说的有理。用过午膳去库房先把给太后和后宫嫔妃的东西挑出来,然后挑赏给已出宫住的儿子和三个闺女的,见还剩一箱绰科拉,自己留两盒,剩下的就命奴才抬去尚书房。
十五和十六俩兄弟和他们的侄子们到尚书房,看到那么多绰科拉简直震惊。
弘昱此时总算明白他爹的那句“住在宫里好”是什么意思,这不是一般的好啊。
刘彻看到孩子们一个比一个难以置信,飘回乾清宫就忍不住和康熙说,“你真该过去看看。”
“朕过去他们就紧张了。”康熙瞥他一眼,都是你干的好事。
刘彻:“怪我把他们教的怕你?”
“不敢。”康熙道,“他们怎么分的?”
刘彻:“有弘阳在肯定平分。不过,弘阳的那份能吃到过年,弘晟的那份顶多三天就没了。”
“朕过去看看。”人参鲍鱼也不能这样吃,康熙立刻放下奏章,起驾尚书房。
一众孩子分好正想拆开尝尝,听到皇上驾到,连忙把绰科拉放桌上,站好行礼。
康熙走进去,见弘晟面前的绰科拉已拆开,“好吃吗?”
“还没吃。”弘晟急急慌慌道,“我,我不爱吃,想尝尝味。”
刘彻笑出声。
康熙好生无语,“你都没吃,怎么知道自己不爱吃?”
“我,我,这个不好看。”小孩稍加思索道。
康熙:“如果和油炸臭豆腐一样,闻着臭,吃着香,你是不是想一次吃完?”
弘晟连连点头,玛法好懂我。
弘阳不禁扶额,弘皙低下头,弘昱忍着笑,弘晖别过脸,没眼看。
“那就不给你了。”康熙道,“这么一块就要一块金子。”捏一小块给他看,“朕花那么多金子买的,被你一天吃完,朕可养不起你。”
“噗!”弘阳实在忍不住,连忙捂住嘴。
弘晟明白,“你吓唬我。”
“弘阳也这么认为?”康熙看向他。
弘阳抬起头,难道不是?
“梁九功,你来说。”康熙道。
梁九功清清嗓子,“大阿哥误会了。这东西在西洋跟咱们这儿顶好的茶饼一个价。咱们运到西洋的茶饼很一般,但卖的比咱们这儿好的茶饼还贵,才能买得起这个。不然皇上自个都不舍得一天一块的吃,更别说赏给各位阿哥。”
“真的啊?”十五阿哥脱口道。
梁九功:“太子爷也知道。”顿了顿,“九爷懂洋文,九爷和传教士比较熟,他也清楚。”
“看来朕一次全给你们,让你们误认为东西便宜。”康熙道,“下次朕一块一块的赏你们。”
弘阳脸色骤变,“不要啊。皇玛法,这样挺好,挺好的。是孙儿无知,孙儿有罪。以后一定查清楚再开口。”
康熙看看他没说什么,转向弘晟,“是不是想说你家有钱?这东西吃完有钱也买不到。”
弘晟看弘阳。
“洋人的东西。”弘阳道,“得去西洋买。”
弘晟转向康熙,“玛法不会做?我阿玛说玛法很厉害,什么都会。”
“这个他还真不会。”刘彻笑道。
康熙真想踢他,“朕也想自己做,但我们没这东西,就像西洋没茶树一样。”
“西洋为什么没茶树?”弘晟好奇地问。
康熙:“种不活。”
弘晟更加好奇,“玛法也种不活?”潜意思你连树都种不活,一点也不厉害。
“为了证明你厉害,我觉得你不能只会种田,还得学会种树。”刘彻在一旁看热闹不嫌事大说道。
康熙又想踢他,可惜现在不行,“我们没树苗。”顿了顿,“梁九功,去跟胤禛说一声,船下次去西洋的时候买几株树苗,朕要种树。”
梁九功点头:“奴才遵命。只是弘晟阿哥,皇上就算能把树种活,也得好几年才能结果。这个东西你一天吃完了,还是没得吃。”
“为什么要等好几年?”弘晟更加不懂。
康熙头疼,他哪来那么多为什么?
“这么大的孩子就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除非转移话题。”刘彻道,“你不准他问,他反而觉得自己不你厉害,你不懂。”
康熙:“桃三杏四梨五年。就是说结果子的那些树种下去都要好几年才能挂果。这个绰科拉是果子做出来的,就跟咱们的糕点一样。”
小孩懂了,“我一天吃半块。”
康熙微微颔首。小孩拿起来咬一口,眉头紧锁,抬手就扔,“不好吃!”
梁九功忙捡起来,“阿哥,这都是金子。”
小孩吓得往后退一步,随即就看康熙。
康熙叹气,早知这样就先让他尝尝,也不用说这么多。
刘彻看出来,笑道,“你该庆幸他不知道那句,枣子当年就还钱。”意思枣树种下就能结果。
康熙决定他俩换回来,他就揍刘彻,“你吃太多了。就像你喝茶,放的茶叶太多就不好喝。”
“这块?”梁九功问。
康熙:“赏你了。那些弘晟不想要也赏你了。”
弘晟慌忙抱住,“我要。”说出来察觉到自己反复无常,有些尴尬又心虚,“我再尝尝。”拨开一块,咬一点点,觉得味道还能接受,就让他的随从把东西收起来。端是怕慢一点就被康熙赏给别人。
康熙见他这般护食,不禁皱眉,“弘阳,他吃完了找你们要,你们可以给他,得让他拿好东西跟你们换。”
“孙儿知道。”弘阳笑道。
弘晟:“我才不会吃完呢。”
“记住你说过的话,朕明年领你去江南。”康熙道。
弘阳忙问:“又去江南?”
“这次——”
“不能说!”刘彻连忙打断他的话,“现在不能说。”
康熙停顿一下,“朕有这个打算。如果明年事多,就得往后推。”
“啊?孙儿还以为明年一定去。”弘阳很失望,“往后推还带孙儿吗?”
第139章 偷溜出宫
康熙笑着问:“很想去?”
“想啊。”出去玩谁不想。弘阳道; “孙儿喜欢跟皇玛法一起出去。”
康熙:“就会捡好听的说。”指着绰科拉; “让奴才送回去。”
“皇玛法,孙儿也想去。”弘昱突然开口道。
康熙不假思索道:“可以。有个前提; 平时得听师傅的话。”
“我们一定听师傅的话。”弘昱快速接道。
十五阿哥忍不住问:“汗阿玛; 儿子也想去。”
“你们这么多人,不可能都跟朕去。”康熙道,“你们自个商量一下,下次谁去,下下次谁去。商量不好就抓阄。”
弘阳见他想走; 连忙挡住他的去路,“还有下下次?”
“朕老了; 精力不济; 以后每年出去一次。”康熙道; “朝政就交给你阿玛。”
众小孩眼中一亮。十五命宫人把绰科拉拿走; 拿出文房四宝; “咱们现在就抽签。如果明年谁没空,或者谁病了; 就跟想去的换一下。”
“你们觉得行吗?”弘阳问问其他人,“答应就不能反悔。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大丈夫要言而有信。”着重看一下弘晟。
弘晟还想不到那么多; 以为弘阳问他们所有人; “我最言而有信。”
康熙不禁啧一声,出了尚书房就开口说,“朕最听不得那孩子说话。”
梁九功忍着笑,恭维道; “三贝勒家的弘晟阿哥挺有意思的。”
“有意思的朕天天想打他。”康熙说出来,不禁怀疑,“胤祉脸皮不厚吧?怎么生出个这样的儿子,这是像谁啊。”
刘彻脱口道:“想他祖父。”
康熙暗暗瞪他一眼,滚一边去。
“我说祖父,不是玛法。说我自己你也生气,何时对我这么好了?”刘彻反问。
康熙收回刚才的话,他最想打的人依然是刘彻。
“皇上,怎么了?”梁九功见他不走了,开口的同时还往四周看了又看,没什么异常啊。
康熙:“朕突然想起一份折子。”到乾清宫就批阅奏章。
梁九功不疑有他,在外面给他守门。
刘彻飘坐在御案一角,“明年微服私访带不带如意?”
“不想引人注意是得带她。”康熙道,“可你带上她,你俩整天在一块,遇到什么事就没法跟朕商讨了。”
刘彻:“无需同你商量。”
“由着性子来?”康熙道,“那朕就成了你,穷兵黩武。”
刘彻呼吸一窒,“我,我何时动武了?别冤枉我。”
“火/器营做出来的火铳和大炮都放不下了。”康熙道,“若是跟红毛子打,你能把人家整个国家打下来。”
刘彻:“这么多了?不如——”
“想都别想。”康熙道,“乱了半辈子,朕和天下百姓好不容易过几天安生日子,你就放朕和黎民百姓一马吧。”
刘彻白了他一眼,“继续刚才的。”
“你我是皇帝,不能长久离开京城。出去三个月太子和文武百官就得催,就别带瓜尔佳如意了。”康熙道,“明年去畅春园的时候,让宫里所有人都过去。”
刘彻:“我们从畅春园走?”
“到畅春园歇息两天,找个理由出去转转,然后直接走。”康熙道。
刘彻惊讶道:“偷溜?太子能气疯。”
“不会的。你不在,保成恨不得放鞭炮。省得他说错一句,你一堆话等着他,堵得他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康熙道。
刘彻才不承认他嘴边这么会说,“你也不遑多让。”
“不如你。”康熙道。
刘彻抬抬手,“别扯这些。说正事,去江南还是去陕西?”
“看他们抽签,是十五、十六、弘阳、弘晖和弘皙就去你老家。如果是弘晟和弘昱,就带上十三去江南。”康熙道,“几个小的没去过。”
刘彻站起来,“我去看看。”话音落下,就已飘到尚书房。
康熙见他如此着急,无奈地笑笑,继续批奏章。
一本奏折看完,还不见他回来,康熙忍不住往外看,难不成几个孩子打起来了?
又过两刻,康熙准备亲自过去瞧瞧,刘彻才姗姗而来。
“什么情况?”
刘彻笑道,“弘昱和弘晟让弘阳和十六让给他们。”
“江南啊。还差一个是谁?”七个小孩,三个下次,四个下下次,还得有一个才对。
刘彻:“十五。”
“让了?”
刘彻点头,“弘阳说他不想和弘皙分开,就和弘晟换了。**概不想和弘晟一起,就跟弘昱换了。”
“那带上胤祥。”康熙道,“你再挑些人。别忘记把路线给太子,遇到要事也能及时联系到你我。”
这点刘彻已考虑进去,“我会安排好的。”
康熙四十三年,初春,紫禁城所有主子都移到畅春园。后妃还没来得及高兴,皇帝病了,朝政交给太子。
刘彻这个年纪生病实乃正常,他去年就生了几场病,而他病的时候喜净,连太后也不敢去打扰,前朝后宫也没在意。
连着三日不见好,太医不见着急,太子察觉到奇怪,他汗阿玛不会是不想上朝装病吧?
越想越有这种可能,处理完一天政事,太子就去清溪书屋。
到院里感觉安静的非同寻常,太子心中有个不好的预感,看到守在门外的是高三变,不是梁九功,更不是魏珠和王以诚,顾不得御前失仪,上去抓住高三变的衣裳,“汗阿玛哪去了?”
“这是皇上给殿下的信。”高三变处惊不变,从袖筒里掏出已焐出汗味的信,“皇上在哪儿,奴才也不知道,都在信上。”
太子拆开信,顿时觉得天旋地转,“三天前走的,还是大前天上午走的?”
“三天前吃过午膳走的。”高三变道,“同去的还有弘晟和弘昱阿哥。对了,弘阳阿哥知道。”
太子震惊道:“谁?”
“弘阳阿哥大概不知道殿下不知道。”高三变接着说。
太子张了张口,抬手想把信撕的七八烂,看到上面的地图又忙停下,“除了他还有谁?十五和十六?等等,汗阿玛带谁去的?”说出来,想到这几天没见到的人,“老十三?”
高三变点头,“只有奴才知道殿下不知情。他们都以为皇上和太子商议好的。”
其实提到弘阳时,见弘阳真没告诉太子,高三变才确定只有他知道。因为弘阳懂事,哪怕康熙不准他讲,他第一天不说,第二天不说,第三天也会说。
“汗阿玛,他,真是乱来!”太子想骂人,可惜不能大逆不道,“汗阿玛让孤帮他拖几天?”
高三变:“皇上说七天足矣。”
“从直隶,经庐州,越金陵,再到苏州。这个路线孤不帮他拖延时间,旁人也想不到。”太子盯着信,“体察民情?真是出游的好理由。”
高三变不想给他主子辩解,因为他主子的那封信,这几天吃不下睡不着,人都老了十岁。但他更担心他主子在路上遇到什么意外,“皇上此行目的不是游玩。”
“跟你说什么了?”太子问。
高三变:“皇上没说,皇上把这么重要的事交给奴才,奴才担心坏了皇上的大事,就问梁公公,皇上到底去哪儿。奴才心里也有个底。
“皇上原本想从山东南下,在出发前一天收到直隶某个县的县令暴病而亡的奏章,请皇上再派个县令过去。”
县以上包括县在内的官员由朝廷任命。这点太子知道,便点点头让他继续说。
高三变道:“现在才三月就死了三个县令,奴才觉得不对劲,梁公公说他也觉得不对劲,皇上也一样,就临时改变路线,从直隶南下。”
“哪个县?”太子问出来,推开门,“奏章还在不在?”
高三变:“奴才不知,奴才不识字。”
太子看到案几上有许多东西,“过来帮孤翻开。”
“嗻。”高三变一一翻开,“好像没有奏章。”
太子匆匆看一遍,确实没有,“再仔细找找。”
“咦,殿下,这个是不是地图?”高三变看到案几下面有张纸,捡起来一看弯弯曲曲不像是字,连忙递给太子。
太子仔细看看,笑道:“还真是。那天是不是汗阿玛一走,你就把这边关上了?”
“是的。奴才担心消息泄露出去,还让宫女都回去歇着,奴才亲自伺候皇上。”高三变道。
太子:“那就对了。”
“可信上那个不是吗?”高三变很奇怪。
太子点头,“也是。上面只有他们必去的州府,没有标县城。”
“坏了!”刘彻猛一拍方几,吓得昏昏欲睡的王以诚陡然清醒。
“出什么事了?皇上。”嫌车厢里闷,跟充当车夫的御前侍卫一同坐在外面的梁九功忙爬进来。
刘彻看向康熙:“路线图忘记拿。”
“在哪儿?”康熙问。
梁九功松了口气,他还以为四周有埋伏,“很重要?”
“不重要。但我好像把它忘在案几了,要是让太子看到,他就知道咱们此时在什么地方。”刘彻道,“因为那上面都有写几月几日去哪儿歇息。”
康熙:“计划赶不上变化。”
“皇上也把阴天下雨考虑进去了?”梁九功问。
刘彻:“这倒没有。”
“奴才瞧这天今夜可能有雨。”梁九功掀开车帘,“得在前面那个县城住两天,但太子殿下不知道。”
刘彻点点头,“这就好,他即便派人去直隶知府衙门等朕,一时半会也等不到。”
“是的。”梁九功道,“还有别的事吗?没有奴才就出去了,皇上。”
刘彻笑着摇摇头,“没有。”随即看向康熙,在心里问,“你说他会不会派人来追你我?”
第140章 凶多吉少
国不可一日无君。
刘彻对外宣称病了; 由太子暂理朝政; 文臣武将接受。然而,他不能病太久; 否则不出七天就得有大臣询问太子; 皇上怎么还未痊愈。
太子当务之急是尽量帮他爹拖延时间,再想法子糊弄群臣。可在此之前他还得解决他那群兄弟。
大贝勒胤禔手里有镶蓝旗,三贝勒握着镶红旗,七贝勒手里有火/器营,内务府乃四贝勒当家等等。这样看起来刘彻把儿子们分散了; 但他们拧成一股绳,还是能把太子架空。
太子从清溪书屋回到讨源书屋; 就命小顺子去请四贝勒胤禛; 同时和胤禛一起到十三阿哥府走一趟。
胤禛随小顺子到十三阿哥府; 胤祥府上的管家就同胤禛讲; 他主子出远门去了。
到畅春园见到太子; 胤禛就问,“太子二哥是不是知道十三去哪儿了?”
“不急。”太子让他坐下; 示意他稍安勿躁,随后命宫女上茶; 命小太监去无逸斋。
一杯茶喝一半; 弘晖来了。
胤禛不禁问:“他知道?”
“他知道。”太子道,“弘晖,你玛法向来疼你,这次为何不带你?”
弘晖不知道他玛法走的都是都没跟太子打招呼; 实话实说,“我抓阄输了,得等下次。”
“什么抓阄?什么输了?”胤禛听得云里雾里。
太子让小太监把弘晖送回去,再把胤禔和胤祉找来,随后才说,“你儿子刚才说的你都听见了,不是孤教的。”
胤禛点头,“究竟出什么事了?”
太子这才把刘彻偷溜的事说出来。
胤禛大惊失色,起身就往外走,到门口猛然停下,“汗阿玛现在何处?”
“不知道。这是他给孤的信,看看吧。”太子把刘彻留给他的信递给胤禛。
胤禛看到上面只有七个地址,分别是太原、开封、庐州、金陵、苏州、扬州和杭州。从京城到太原一千里,他爹快马加鞭,此时也顶多走一半。太子现在派人去找他,也得在太原府等几天。这还是他爹一路畅通的情况下。
如果路上遇到点事,或者走着玩着,一千里路他爹说走二十天跟玩似的。
“汗阿玛有没有说直接去太原,还是先去别处逛逛,然后再去太原?”胤禛问道。
太子:“他还没出直隶。”
“汗阿玛走之前告诉你的?”胤禛忙问。
太子:“他告诉孤,孤还有必要把你找过来?”
胤禛顿时明白过来,“太子二哥把弘晖叫过来是,是证明汗阿玛没被您藏起来?”
废话!
太子给他个眼神,让他自行体会。
“汗阿玛真是太,太不像话了!”胤禛道,“臣弟亲自去找他。”
太子:“有十三在,他不会出大事。”
“十三?”胤禛张嘴想问什么,猛然想起在胤祥府上听到的,“十三弟怎么也跟着他一起胡闹?”
太子指着椅子,让他先坐下,“十三弟不知道汗阿玛连孤也瞒。你错怪他了。对了,老大和老三还被蒙在鼓里。”
“是呀。”太子都不知道,他俩不可能知道。胤禛心里这样想,意识到不对,太子怎么关心起他俩来了,“大哥和三弟应当知道?”
太子笑笑,“别急,等一下你就什么都清楚了。”
大约两炷香,胤禔和胤祉联袂而来,见胤禛也在,胤禔脸色骤变,他爹出事了?
“大哥怎么了?”胤禛好奇地问。
太子轻笑一声,“他以为汗阿玛此番病的严重,恐怕凶多吉少。”
“不是?”胤禔脱口而出。
胤禛无语,他大哥脑袋里装的是浆糊还是豆腐啊,“当然不是。真那么严重,也不是叫你们来这里。”
“那是什么事?”胤禔看向太子。
天都黑了,太子也没卖关子,“你们的儿子现在何处?”
“弘晟?在他住的地方。”胤祉道。
太子撇撇嘴,睨了他一眼,“小顺子,带他俩去找弘昱和弘晟。”
“嗻。”小顺子走过去,“两位贝勒爷,请吧。”
胤禛反射性站起来。
“你干什么去?刚见过你家弘晖。”太子提醒道。
胤禛又坐下。
走到门口的哥俩相视一眼,弘昱和弘晟跟弘皙打架了?
太子见他俩走远,就命人摆饭。
宫人刚把碗筷收起来,擦干净桌子,胤禔和胤祉回来了,满头大汗,脸色通红。胤禔进门就问,“你把弘昱藏哪儿去了?”说着就要动手。
胤禛连忙拦住,“跟太子二哥没关系。”
“那跟谁有关?”胤祉问。
胤禛把刘彻留给太子的信递给他的两位哥哥,“让你们先找弘昱和弘晟,是怕你们不信太子二哥。他俩被汗阿玛带走了,同走的还有十五弟和十三弟。”
“汗阿玛这不是胡闹吗?”胤祉匆匆看一眼,不禁惊叫道。
太子叹息道:“谁说不是。可事已至此,只能帮他老人家兜着,等他玩够了自己回来。”
“你,你,这么大的事你一点也不知道?”胤禔瞪着他,骗鬼呢。
太子:“孤毫不知情。”顿了顿,“孤的两个儿子都比孤知道的多。”
“你这个太子是怎么当的?”
太子看着他,“让给你如何?”
胤禔顿时噎住。
“现在不是吵架的时候。”胤禛劝道,“我们应当帮太子一起拖延汗阿玛病愈的时间。”
胤祉:“可我们怎么帮?汗阿玛‘病’的时候,是让太子暂理朝政,不是我们。”
“你们坚信汗阿玛只是病了,文武百官就不会怀疑。”太子道,“即便有所怀疑,也是怀疑汗阿玛是不是去小汤山泡温泉躲懒,或者跟上次下江南一样偷偷溜出去。”
胤禔忙问:“不能让他们知道吧?”
“以后可以。”胤禛道,“汗阿玛上次去山东是微服出巡,你我去山西也是微服出巡,有这两件事在前,他们一时弄不清汗阿玛去哪儿。等他们弄清,消息传到当地也晚了。再说汗阿玛在暗,他们在明,就算及时收到消息,也不敢轻举妄动。”
胤祉:“那也会有所防备。”
“防得了一天,防不了一个月。城门可以关上,百姓的悠悠众口难堵。”胤禛道,“除非把整个县的百姓抓起来。可惜他们不敢。”
太子点头,“所以哪怕朝中有人猜出汗阿玛此行目的,孤都不担心。这种情况不可能出现,除非汗阿玛自爆身份。因为他们都不知汗阿玛跟谁一起去的,很不好查。”
“你们叫我们过来是?”胤祉不懂了。
太子:“你们的额娘。”
“对,对!”胤禛道,“汗阿玛的病始终不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