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当汉武帝穿成康熙[清穿]-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彻从弘阳口中得知他的三个便宜闺女坐到马背上,只敢牵着马走,就对康熙说,“这样不行。”
“你想怎样直接说。”康熙道。
刘彻:“明年秋去木兰围场——”
“不行!”康熙打断他的话。
刘彻皱眉,“我还没说完。”
“朕知道你想说什么,叫她们去打猎?”康熙道,“你以前答应过朕,凡事循循渐进。就是这样循循渐进的?”
刘彻哼一声,“是的。因为我想说让她们去围场跑马,那边地方大。”
“真是这样?”康熙不信。
刘彻白了他一眼,“少拿你的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你闺女刚学会,连马球杆都不敢拿,给她们弓箭,能把她们吓死。”
“可是打猎都是男人,还从未有过公主去围场。”康熙道。
刘彻:“我以前还不剃发,剃发对我来说也从未有过,我说什么了?”
康熙顿时噎住,“你的身体是朕的。”
“剃发的时候是我。”刘彻道。
康熙张了张口,压住跟他吵的冲动,“御史上疏于理不合,你打算如何反驳?”
“我闺女,我想怎么养怎么养,干卿何事?”
第130章 打抱不平
康熙被他给噎住了。
自从刘彻来到这里; 康熙每天都会被他噎两三次; 以致于康熙都习惯了,随即就说; “记住你说过的话。”
“还担心我怂?”刘彻笑笑; “你就瞧好吧。只要他们敢开口。”
康熙四十二年初夏时节,刘彻移到畅春园,就命梁九功告诉三位公主,秋天带她们去木兰围场。
木兰秋狝从未有皇家公主参加过,三姐妹便问梁九功去做什么; 刘彻没说,梁九功就觉得围场只能打猎; 便跟她们说去打猎。
姐仨犯愁了; 因为她们不会用弓箭。十三阿哥的大妹妹便使人去找十三。
十三阿哥觉得不可能; 可梁九功是康熙的人; 他都那样讲; 此事肯定是真的。偏偏十三已出宫,不好整天呆在园子里; 休沐日那天十三阿哥就进园子找弘阳,让弘阳教她们射箭。
弘阳听说此事很是无语; “阿玛以前说皇玛法会折腾; 我一直以为他对皇玛法有所不满,没想到是真的。”
“是真的,这点我可以作证。”十三阿哥道,“你那时还小; 不记得了,你阿玛的奶公给他一本图,就是描绘男女之事的那种,不过那个图上是两个男人——”
弘阳忙说:“此事我知道。皇玛法知道这件事后没生气,还给我阿玛挑一百个太监送过去。”
“一百个夸张了。”十三笑着说出来,脸上的笑容忽然僵住,“你皇玛法是打算挑一百个,宫里没那么多,就挑了五十人。旁人都觉得你皇玛法吓唬你阿玛,作为他的儿子,我们觉得你阿玛当时把人收下,你皇玛法也不会生气。”
弘阳惊讶道:“不是吓唬?”
“吓唬也有,但你皇玛法也不担心你阿玛顺势收下。”十三阿哥道。
弘阳:“我阿玛也不敢收。”
“不不,你不了解你阿玛,他敢。”十三阿哥见他很是吃惊,“以你阿玛的秉性他敢。他当时没收是,”说到此十三忍不住笑了,“你阿玛其实很冤,那本书他还没来得及看,就被你皇玛法知道了。”
弘阳不信,“皇玛法怎么知道的?”
“不知道。你阿玛为此也感到奇怪。”十三道,“可能凌普在给膳房人花喇书的时候,被谁不小心看见了。不说那事,我明天把弓箭送过来,下次休沐日你就去教她们。”
弘阳叹气道,“我说不去,你去找皇玛法,皇玛法也是让我教。”
十三笑笑,“不会让你白教。”
“十三叔要送我礼物?”弘阳好奇地问。
十三想一下,“过些日子你就知道了。”
“现在不能说?”
十三摇摇头,“还不能。”话音落下,见十五阿哥过来,“你十五叔来找你玩了,我就不打扰你们了。”说完就往外面走。
十五阿哥皱眉,“我一来他就走?这么不待见我啊。”
“十三叔得去找弓箭。”弘阳把十三找他的事说一遍,就问,“要不你去?”
十五阿哥连连摇头,“我可没那个耐心,还是你去吧。十三哥可是找的你。”
弘阳很是失望。
十五阿哥见状,勾着他的脖子,“高兴点。往好了想,有礼物啊。”
“也不知是什么礼物。”东宫什么都有,太子和太子妃都不是吝啬的人,即便弘阳不开口,逢年过节也会赏他一些东西。更别说刘彻也疼他,弘阳喜欢什么,就让他直接拿去,以至于他好东西并不少,对十三口中的礼物提不起一丝兴趣,“你来找我何事?”
“我觉得马球挺有意思的。”十五笑着说。
弘阳明白,“你想玩?带上十六叔和弘皙,咱们人也不够。”
“叫上你大伯家的,再把弘晖接进来。”十五道,“一边三个人够了。”
弘阳无奈地想叹气,“弘晖才五岁。”
“五岁?好像小了点。”
何止小,是太小。
弘阳:“踢蹴鞠还差不多。”
“那就踢蹴鞠。”十五阿哥道。
弘阳顿时想给自己一巴掌,让他嘴快,“现在啊?”望着升起的太阳。
“现在去用饭,我叫奴才跟大哥和四哥说一声,下午再玩。”十五阿哥道,“过两年你三叔和五叔家的长大了,咱们人就多了。”
弘阳不太想理他,“过两年咱俩就长大了。”
“你十二,我十岁,再过四年也不大。”十五道,“说起来十一哥那么大了,汗阿玛怎么还不给他选福晋啊。”
十一的事弘阳小时候不懂,长大后明白跟宫女能玩什么,弘阳不禁佩服他十一叔,真不怕死。
“这不还没到选秀么。”弘阳道。
十五阿哥道:“上次选秀就可以选了。”
“听说翊坤宫觉得他还小。”弘阳道,“这事我听额娘讲的。再说十一叔现在十八,明年十九,明年夏定下福晋,后年成亲才二十。比我阿玛成亲的时候还小一岁呢。”
十五阿哥:“不是他早,是你阿玛太晚。”
“可我阿玛是太子。”弘阳此话一出,十五没话了。
太子那么晚成亲,后宫嫔妃觉得自己儿子二十多岁成亲晚,也不敢有意见,包括十一本人。
十五朝他脑袋上呼噜一把,“我是在为我自己担心,不是在为你十一叔打抱不平。”
“你才多大啊。”弘阳打量他一番,那儿都没长齐就开始惦记女人,还得你阿玛削你。
十五掰过他的脸,“往哪儿看?”
“没往哪儿看。”收回视线,弘阳忽然想起早年间听到的一件事,“你的婚事不会很晚。”
十五阿哥正想松开他,听到此话勾住他的脖子,“你玛法说的?”
“不是。在皇玛法那儿听出来的。”弘阳道,“皇玛法好像想让你娶我嫡额娘的妹妹。”
十五阿哥惊讶道,“太子妃二嫂还有妹妹?”
“有,两个呢。”弘阳道。
十五忙问:“让我娶哪个?”
“不知道。好像都和你差不多大。”弘阳算一下时间,“明年选秀肯定赶不上。等到四十六年你就知道了。那时候你十四,不对——”
“又咋了?”
弘阳:“她们不一定能赶上四十六年的选秀。”
“如果是四十九年?”十五阿哥掐指一算,“那也和十一哥差不多啊。”
弘阳:“差两岁呢。”
“没安慰到我。”
弘阳也不想再安慰他,“我饿了。”
“我去你那儿吃。”十五勾着他的脖子,往弘阳的住处去。
弘阳扭头看看他,见他来真的,吩咐太监把十五的饭菜送到他那儿,“你听到那事都没有什么想说的?”
“汗阿玛为我好啊。想让我跟你们东宫关系更近一点。”十五阿哥道,“太子妃二嫂的妹妹长得跟钟无艳似的,我也不能怪汗阿玛。”
弘阳:“不会的。嫡额娘不丑,庆德和观音保舅舅也不丑。她顶多不如三婶漂亮。”
“那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十五笑着说。
弘阳跟着笑笑。
全然没看到身后不远处站着俩人。
刘彻十分好奇,“他俩说什么呢?这么开心。”
“朕要过去看看你不让。”他俩从太后那儿出来,见十五和弘阳在说话,刘彻就没喊他。康熙见他俩一会儿笑一会儿皱眉,担心俩孩子打起来想去听一下,被刘彻拦住,名曰孩子的事让孩子自个解决。
刘彻:“就随口一说,你还当真了啊。何时这么听我的话?”
“你高兴就好。”康熙不想跟他吵,因为他有正事,“恪靖说北面不太平,西南也不大安分,西南你派人过去看看,恪靖那边送几门炮过去。”
刘彻听到此话很意外,“你以前不是不赞同我给蒙古部落炮?”
“不一样。归化城恪靖能自个做主。”康熙道。
说起恪靖公主,刘彻就忍不住称赞,“你那个闺女真不错。其他几个也能像她一样,蒙古人得乖的跟猫儿一样。”
“姑娘家毕竟是姑娘家,没法跟儿子比。”
刘彻:“我觉得是你儿子太争气,老天爷不想你事事如意,所以闺女就恪靖一个像样的。”
“现在又不说朕命硬了?”康熙道。
刘彻点头,“你命是硬。没点能耐的都被你克死了。”
康熙抬脚就要踹他。
刘彻转身就跑。
远远守在一旁的王以诚心惊肉跳,惊呼道,“皇上,慢点,别摔着!”
太子大步走出来,看到他汗阿玛风一般往清溪书屋跑,张嘴就想提醒他,话到嘴边猛的咽回去,掉头回屋。
“汗阿玛怎么了?”太子妃迎上去问。
太子胡诌道:“在跟几个太监追着玩儿。”
“啊?”太子妃惊呼一声。
太子看向她:“奇怪?老小孩老小孩,越老越像个小孩,这才到哪儿啊。过几年得跟咱家那小子一样。”看一眼蹒跚学跑的嫡子,指不定比他还幼稚。这句太子没敢说出来。
太子妃也知道“老小孩”一说,“可是那是汗阿玛。”
“汗阿玛也是人。”太子道,“不信等着瞧。”
八月十八,刘彻去木兰围场,命所有儿子和三岁以上的孙儿随行,还带上三个云英未嫁的公主。太子妃听说此事,打那以后不再怀疑太子的话。
话说回来,御史听说此事立刻谏言,皇上不应该让公主随行。
刘彻立刻问,干卿何事。
熟知皇帝秉性的文臣武将对这个反问不意外,甚至还想笑。
皇家的事是你能管的?你能管,也不该管到皇上身上。
御史想不到这点,被呛的脸通红,脱口而出,于礼不合。
刘彻就问跟哪些礼仪不合。
哪本书也没有女子不能随父出来。御史喃喃半晌,没能喃出一句,又不甘心,就来了一句,“女子应该在闺阁之中。”
随行的太子直觉不好,立刻看向他爹。
刘彻眉开眼笑,其他人也觉得有好戏看了。
“闺阁是何意?”刘彻故意问。
御史下意识回答:“女子住的阁楼。”
“蒙古那边没有闺阁,只有穹庐,看来朕以后也不能把公主嫁去蒙古。”刘彻不待他开口,“那你去抚蒙吧。”
第131章 生无可恋
谏言的御史顿时被噎的有口难言。
众皇子低着头忍笑忍的也十分辛苦。
事不关己看热闹的文臣武将好生无语; 皇上真是什么都敢说。
刘彻都敢打康熙; 虽然从未赢过,他还有什么不敢的。不但说了; 还一本正经的问谏言的御史何时启程。
御史吓得脸色煞白煞白; 康熙都忍不住同情他,劝刘彻,“差不多得了。”
“我为了谁?”刘彻看着他。
康熙叹气道,“再不依不饶就把人逼死了。”
“那种长着脑袋不干正事的,多他一个不多; 死他一个不少。”刘彻心说。
康熙语重心长道:“他也是为你着想。”
“没看出来。沽名钓誉倒是有可能。”刘彻在心里说完,就回自己帐中。
康熙连忙追上去; “那个御史怎么办?”
“晾着他。”又不能真把人弄去蒙古。刘彻想到这点; 忽然想起也不是不可以; “他再不长眼不用脑子; 就让他去归化城; 教城里的蒙古人汉语和礼仪。”气死他。
康熙忍不住笑了,“这个主意不错。”
“那当然; 也不看看我是谁。”刘彻得意的哼一声。
御史找上太子,问他皇上何意。
皇上烦他; 太子不好直说; 就说他汗阿玛说的是气话。
御史听他这样讲,就想跟太子说道说道,皇帝为何不该带公主去木兰围场。
太子聪慧,只看御史嘴巴动一下; 就知道他想说什么,赶在他之前开口说,他汗阿玛乾纲独断,不是他们能置喙的。
此话一出,把御史到嘴边的话给噎回去。
太子见他无言以对就要回账中休息,明天好带领八旗子弟打猎。御史慌忙说,他该劝劝皇上。
听到此话太子只想笑,是他脸上写着“傻”,还是他这些年表现的温和仁厚,让御史误会了?
四贝勒胤禛赶在他脱口而出“滚”字之前,叫御史先退下,他有事找太子。
御史想说他还没说完,胤禛一瞪眼,御史立刻告退。
太子乐了,“他怎么这么怕你?”
“他怕死。”胤禛道。
太子:“找孤何事?”
“没事。就是烦他。”胤禛直接说,“汗阿玛派船去西洋,他们拦着,带几个妹妹来木兰围场,他们谏言,早年江南盐政那么乱,没一个上疏的,就得汗阿玛吓唬他。”
还未走远的八旗子弟脚下一顿,侧耳仔细听太子说,“吓唬?汗阿玛没吓唬他们。”
“没有?”胤禛惊叫道。
太子皱了皱眉,“小点声。”
“去太子二哥账中。”胤禛小声说。
太子微微颔首,边走边说,“汗阿玛敢那样讲,说明已想好如何处置他。”
其他皇子相视一眼,悄悄跟上去。
胤禛问:“如何处置?”
“他不愿意去蒙古,就逼他辞官。”太子道,“不用汗阿玛动手,一张嘴就足够了。”
十四阿哥不禁说:“汗阿玛的嘴巴是很厉害。”
太子脚下一顿,没顾得问他们跟过来干什么,“领教过?”
十四阿哥揉揉鼻子,“太子二哥没领教过?”担心太子挤兑他,话锋一转,直指大贝勒,“大哥也领教过。对了,三哥好像也领教过。”
“太子在问你。”大贝勒胤禔潜意思,别往他身上扯。
十四阿哥:“太子二哥又没点名,说不定就是问咱们。”
“不,孤问你。”太子脱口道。
十四阿哥呼吸一窒。
弘阳忍不住笑了。
十四眼角余光瞧见,冲他勾勾手。
弘阳转到太子身后,“阿玛,儿子明日和阿玛一起?”
“行啊。”八年前一脸病容,随时都能过去的小孩一眨眼快有他高了,太子不禁感慨,“弘阳长大了。”
弘阳不知他为何来这么一句,“儿子还小。”
“十二岁不小了。”太子道。
十四脱口道,“都懂人事了。”
此话一出,四周静下来。
随即众人齐刷刷看向他。
十四被看得心惊肉跳,“咋了?”
“汗阿玛最近没数落你?”胤禛道。
十四不禁眨了眨眼睛,“我又没犯错,数落我干啥?”
“咳咳。”十一阿哥开腔,提醒十四他在。
十四疑惑不解,“十一哥病了?”
十一阿哥脸色微变,“你能盼我点好吗?”他还想娶妻生子呢。
“没病就没病,干啥那么大声?我又没故意诅咒你。”十四阿哥很是不明白。
十三阿哥看不下去,勾住他的脖子,小声解释一遍。十四阿哥惊得张大嘴,“十二哥都有两个格格,你至今孑然一身,合着不是洁身自好,弱水三千,只想取一瓢,是早年犯了错?我还以为,我还以为——”
“你闭嘴!”十一阿哥打断他的话。
十四阿哥:“不行,我得说。坊间都说爱新觉罗家出情种,我一直以为咱们这一代出在你这儿,万万没想到,你是咱们兄弟当中——”
“我让你闭嘴!”十一陡然拔高声音。
“干什么呢?”
众人浑身一震,扭头看去,刘彻在不远处站着。
“闲着没事干是不是?过来,朕给你们找点事做。”刘彻抬抬手。
十四阿哥道:“都是你!”
“那我也是为你好。”十一道,“弘阳的身体你又不是不知道,就比我好一点,他才十二岁,你就跟他说那样的话,你想害死他啊。我刚才就不该拦着你,最好传到汗阿玛耳朵里,让汗阿玛揍死你。”
十四阿哥:“你以为弘阳是你,跟没见过女人似的,大白天也跟女人——呜,呜呜……”放开我,十三哥。
“我放开你可以,别再说了。”十三阿哥道,“十五和十六弟还小。”
十四阿哥连忙点头。十三阿哥松手。十四阿哥开口就说,“他们早晚要知道。”
“还说?”十三阿哥瞪着他。
十四阿哥把话咽回去,又不甘心,“他们也不一定能听懂。”
“我能听懂。”十六阿哥开口道。
十四阿哥噎住,“……没说你。”
“你说没说就没说吧。”十六阿哥给他一个“真拿你没办办法”的眼神,拉住弘阳的胳膊,“咱们去找弘皙和弘晖弟弟玩儿去。”
四贝勒胤禛忙说,“弘晖在睡觉。”
“白天睡太多,晚上就睡不着啦。”十六阿哥说着话扯一下弘阳的衣袖。
弘阳看向他阿玛。太子微微颔首,弘阳这才随他去胤禛账中。
胤禛见此,不禁说,“弘阳真听话。”
“那孩子就这点好。”太子笑笑,看到自己的帐篷在不远处,也明白他汗阿玛为何能听到十一的话,因为他离他爹的帐篷很近,“过去看看汗阿玛找咱们何事。”
康熙也想知道,“叫他们来干什么?”
“打马球,朕当判官。”刘彻道,“不是不累么,不是有力气吵么,我累晕他们。”
十三个皇子,除去身份最尊贵的太子还有十二个,正好分两拨。偏偏十二位皇子都没玩过马球,还只有十三知道该如何玩。
十三教会众兄弟,累得口干舌燥,还得骑马跟他亲自教会的人一较高下,以致于十三阿哥都想装晕。
康熙见他一脸生无可恋的样子,不禁和刘彻分享。
刘彻坐在椅子上,噙着笑,看着十一阿哥频频往他这边看,不禁开口说,“十一比十三更想晕过去。”
“为何?”坐在一旁的太子接道。
刘彻吓一跳。
康熙拍拍他的肩膀,“保成没注意到。”
刘彻松了口气,看向康熙,别再和我说话。随即开口道,“你看看他俩的表情就知道了。”
离得远,太子看得不甚清,只看出两人无精打采,“这个不好玩?”
“喜欢的人觉得有趣。”刘彻说着一顿,“不喜欢的人,朕也要让他们喜欢。朕打算添点彩头,陪朕玩一场?”
他们在那边累死累活,你拿他们打赌?太子不敢想象他兄弟知道真相后会如何,却也不同情他们,“儿臣的东西都是汗阿玛给的。”
“去西洋的船这个月月底就能到京城,朕输了,内务府买的东西任你挑。”刘彻道,“朕赢了,你答应朕一件事。”
太子:“听这样讲汗阿玛很吃亏。”
“皇玛法让阿玛占便宜啊。”弘阳听到外面很热闹,就带着他小叔和几个弟弟出来,发现叔叔伯伯们打马球,没敢过去,躲到刘彻这边观看。
刘彻笑道,“你儿子比你聪明。”
“傻小子一个。”他汗阿玛的便宜不是好占的。
弘阳走到刘彻身后,“皇玛法累不累?孙儿给你捶捶肩膀。”
“有事直说。”刘彻也没制止他。
弘阳轻轻瞧着他的肩膀,“阿玛说孙儿傻。”
“跟你阿玛比起来,你是挺傻。”
弘阳僵住,脸色骤变。
康熙扑哧笑喷,“别逗孩子了。”
刘彻扭头看他一下,“都没问什么事,就觉得朕找理由赏你阿玛东西,还不傻啊。”见弘晖眼巴巴看着他和弘阳,好像在认真听他们聊天,冲小孩招招手。
弘晖下意识找弘阳。
“看他作甚?傻孩子一个。”刘彻抬手,“过来,我看看你有没有长高。”
弘晖慢慢磨蹭过去。
刘彻长臂一伸,把他拽到身边。
太子连忙说:“汗阿玛轻点,他还小。”
“没事。这小子壮实。”刘彻抬手把他抱到腿上,“去过江南,来了塞北,也是走南闯北见过世面的人了,怎么还跟个小哑巴似的?是不是你额娘和你阿玛都不跟你说话。”
“不是的。”
刘彻循声看去,见是弘皙,“是什么?”
“没人和弘晖弟弟玩儿。”弘皙大着胆子说出来,就看他哥,可以说吗?
弘阳好生无语,你都说完了还问我,不觉得晚么。
“没人玩?”刘彻想想,胤禛的第二个孩子是侧福晋李氏生的,如今三岁,身体不好,恐怕都不能和弘晖讲话,“回头跟你阿玛说,明年搬去阿哥所。”
太子猛然看向他爹,又要干什么?
第132章 本末倒置
刘彻感觉到太子的打量; 抬起头看去; “这么看朕作甚?”
“汗阿玛,弘晖才五岁。”太子道。
刘彻:“五岁吗?朕怎么记得是六岁。”不待太子开口; 又说; “不管五岁还是六岁,这么大都能去尚书房。弘晖,想不想去阿哥所?”
小孩抿抿嘴,不说想也不说不想,扭头找他阿玛胤禛。
太子看到小孩的表情; 笑道:“弘晖的意思跟他阿玛说去,别问他。”
“你阿玛都不理你; 还喜欢凶你; 没必要问他。”刘彻道; “朕决定了; 这次回去就搬去阿哥所。”
小孩转向刘彻; 眼中写满,你是在说笑吗?
“朕是皇帝; 君无戏言。”刘彻道。
太子:“他听不懂什么是君无戏言。弘晖,不想去就直接讲。”
“你十五叔和十六叔; 弘阳和弘皙都在阿哥所; 你住进去就可以跟他们一起玩,不去的话,在家连个跟你说话的人都没有。”刘彻道,“宫里吃的用的也比你家的好。”
太子不禁说; “都是内务府送过去的,差不多。”说不定比宫里的还好,因为胤禛是内务府大臣,低下人糊弄谁都不敢糊弄他。
“你给朕闭嘴!”刘彻瞪他一眼,不帮忙劝还净捣乱,没见过这么为人子的,“闲着没事一边玩去。”
太子起身:“弘晖给儿臣。”
刘彻瞪着眼睛看着他,再给朕说一遍?!
“吓到弘晖了。”太子又坐下,“四弟就这一个嫡子。”
刘彻:“朕又没跟他抢。”
“你现在这样就是在和他抢。”康熙开口道。
刘彻瞥他一眼,你也给我闭嘴。随即转向弘阳,“说句话。”
“孙儿去踢蹴鞠?”弘阳试探着说,踢蹴鞠的时候劝劝弘晖。
刘彻放下弘晖,弘阳拉住他的小手,就冲他叔和他弟使个眼色,快走!
“等一下。”刘彻突然开口。
几个小孩浑身一僵,不约而同地转过身。
刘彻佯装没看到他们眼中的紧张,笑着说,“别玩太晚,明天随朕去打猎。”
“孙儿遵命。”弘阳说完,紧握着弘晖的小手就往刘彻身后去。
刘彻见他们走比跑还快,嗤一声,转向太子。
太子头疼,“汗阿玛,弘晖——”
“谁要跟你说弘晖。”刘彻打断他的话,“继续先前说的。你选哪方?朕选胤祉。”
太子很是无语,还有必要问他吗?马球场上两拨人,一方以大贝勒胤禔为首,一方以三贝勒胤祉为首。偏偏还得配合他爹,“儿臣选大哥。”
“嗯,你说胤祉他们能赢胤禔多少?”刘彻又问。
太子想骂人,“汗阿玛怎知三弟一定会赢?”从牙缝里挤出一句。
刘彻托着腮帮子,望着远处打的火热的一众便宜儿子,“不知道他会赢,朕选他干甚?”你这话问的实在没必要。
太子扶额,他爹今儿又听不懂人话了?
“儿臣错了。”太子压住暴走的冲动,“汗阿玛如此看好胤祉,想来他的那个嫡子也不错,让他跟弘晖一起住到阿哥所?人多热闹,汗阿玛想孙子了,也随时能见到。”
刘彻疑惑不解,看向康熙,他刚才不是还不同意?
“你故意气他,他不敢不同意。干脆将计就计,你不是让孙子住进来么,干脆大家都住进来。”康熙道,“朕没猜错,保成接下来还会提到胤禔的儿子。”
太子道:“儿臣突然想到,大哥的嫡子没比弘晖大多少,也能跟弘晖玩到一块去。”
康熙乐了,“听见了吧。”
刘彻十分想给他一脚,碍于太子就坐在身边,没敢有大动作,“你说得对。这事不急,先说眼下的。”
眼下的都被你说了,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太子心中腹诽,见他兄弟们停下来歇息,冲小顺子招招手,跟他耳语一番,小顺子就朝胤禔跑去。
刘彻见状,眉头一挑,“太子,不得使诈。”
“打马球也讲究策略,和行军打仗一个道理,儿臣为何不能用?”太子反问。
刘彻:“你这样讲朕也用。”
“好啊。”太子往他兄弟们那边看一眼,颇为可惜道,“他们好像重新开始了。两军交战的时候没有叫停的道理。”潜意思,你要耍赖,儿臣也没办法。
刘彻顿时想踢他,“你给朕等着。”
“儿臣一直在,哪儿也没去。”太子道。
刘彻呼吸一窒,转向康熙,管管你的好儿子。
“现在是你儿子,是打是骂,悉听尊便。不过,当务之急不是惩罚保成,而是你该如何同胤禛讲,让弘晖搬去宫里住。”康熙道。
刘彻心说,我是父也是君,他是子也是臣,我说往东,他还敢往西不成?
“他敢撂挑子不干。”康熙提醒他。
这一点刘彻忘了。
胤禛近几年做的不错,他若是夺了胤禛的内务府大臣,老百姓又得骂他昏庸无道,或者说胤禛功劳高于太子,他为了太子着想,才把胤禛关家里。
不论哪种情况都不是真的,而不论哪种情况对朝廷都没任何好处。思及此,刘彻不禁看向康熙,“我还办不了他?”
“他没犯过错,你办他干什么?”康熙头疼,“你关心弘晖,正是因为喜欢胤禛,爱屋及乌。弘晖入宫,老四不高兴,在心里恨你,可就本末倒置了。”
刘彻想想,他说得对,不禁揉揉额角,看来我得好好想个法子,糊弄老四松口了。
太子见他凝眉深思,心脏猛一跳,他爹又想干什么?
没等太子琢磨出来,半个时辰到了——马球结束。毫无疑问,胤禔方赢。
胤祉走过来就恭喜他汗阿玛,还谦虚的说,他不如他大哥。
刘彻抄起手边的盘子就砸他,怒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