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当汉武帝穿成康熙[清穿]-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康熙:“弘阳什么时候说的?不是,那孩子怎么什么都跟你说。”
“不是特意过来告诉我。踢蹴鞠的时候随口说的。他还说老九想出海,其实不是想赚钱,他是想去西洋。”刘彻道,“最近在自学洋文。”
康熙不禁眨了一下眼睛,消化他所听到的,“他学洋文?”
“你那些儿子当中,唯二对西洋感兴趣的人。”另一个是太子。刘彻见他不敢相信,“从今往后别再说你了解你的儿子们。”
康熙:“他从未跟朕说过。”
“觉得没必要吧。”刘彻道,“不说这些。小五跟她额驸成亲后,她额驸就不适合在宫里当差。”
康熙想一下,“给他安排个佐领或参领。”
“明儿我跟太后提个醒,免得又替她请孙女叫屈。”刘彻说着,忽然想起一件事,“我昨儿听魏珠说,太后命奴才往公主所送好些东西。你去看看都是些什么。”
康熙无奈地叹气,“朕去?”
刘彻点头,“你闺女,你养母,你不去我去?”
“箱子都是盖上的,朕怎么看?”康熙望着他,“说话前劳烦你动一下这里。”指着自己的脑袋。
第119章 小儿难养
刘彻顿时噎住; “你; 我,我不管了。”
“小五也不是外人; 她想给就让她给。”康熙道; “她都六十岁了,别跟她计较。”
刘彻:“你不在意,我才懒得管。这个皇宫的主人又不是我。”
康熙摇头笑笑,转移话题,“今年去不去蒙古?”
“过了中秋?”刘彻问。
太子回来天就热了; 也没法去蒙古,只能下半年去。
康熙点点头; “对!”
刘彻去年只去过热河行宫; 由于天热; 在行宫那段日子他几乎没出去过; 以致于憋了一年半的人早就按耐不住想出去走走。不然也不会突然跟康熙说明年去江南。
“太后去不去?”刘彻问。
康熙:“想去就带上她。”
“那我不主动讲; 她开口要去再带上她。”刘彻道,“你别瞪我; 她年龄那么大,路上出点什么事; 你是怪我; 还是怪你自己?”
康熙嘴巴动了动,叹气道,“你说得对。”
“那就听我的。对了,别忘记明年秋派船出海。”刘彻道; “这个是你去年答应我的。”
康熙连连点头,是的,都是。
刘彻满意了,瞧着离天黑还早,“咱们去箭亭。”
箭亭是阿哥们习武的地方,康熙正好想看看几个小儿子和大孙子有没有认真练武,“走吧。”
一人一魂并排到箭亭,看到十五阿哥正在和弘阳摔跤。
刘彻脚下一顿,康熙跟着停下来,两人相视一眼。刘彻开口喊,“弘阳!”
“皇玛法?”弘阳松开十五阿哥,跑过去,“孙儿给皇玛法请安。”行个礼就问,“皇玛法来找孙儿?”
刘彻:“不是。”伸手捏捏他的胳膊,“你的小身板也能跟你十五叔摔跤?”
“儿子让着他就可以。”十五阿哥笑着走过来。
弘阳:“你刚才没让着我。”
“因为还没开始。”十五阿哥道,“开始就让着你。”
弘阳立刻接道:“我们继续?”
十五阿哥:“好啊。”撸起袖子就要跟他摔。
刘彻伸手抓住他的胳膊,“跟你十四哥玩去。”
“汗阿玛是不是怕儿子伤着弘阳?”十五阿哥抬头问。
弘阳转向刘彻,“皇玛法不用担心,孙儿不如十五叔壮,但孙儿灵巧。”
“朕让你们习武是强身健体,不是为了比试谁最厉害。”刘彻说着,一顿,扭头看去,果然没看错,“哪来的孩子?”
康熙顺着他的视线看去,顿时想给他一巴掌,“胤禛家的弘晖。”
“弘晖这么大了?”刘彻开口道。
十五阿哥接道,“不大。”
“朕的意思小半年不见,弘晖又长高了。”刘彻冲小孩招招手手,“你额娘呢?”
小孩后退一步,脸上露出一丝惧意,随即往十四阿哥那边看。
十四阿哥走过去抱起他,“不是外人,是你皇玛法。”把他放到刘彻面前就问,“你额娘呢?”
“启禀皇上,启禀十四爷,福晋去永和宫了。大阿哥听到这边有说话声,就要下来自己走。福晋猜十四爷在这边,就让奴婢随大阿哥过来找十四爷。”弘晖的嬷嬷道。
刘彻蹲下去,小孩又往后退一步,好像刘彻是吃人的魔鬼。
弘阳看着好玩,“皇玛法,他怕你。”
“然后呢?”刘彻抬头看他。
弘阳躲到十五阿哥身后,“他觉得皇玛法可怕。”
“过来。”刘彻冲他招招手。
弘阳笑嘻嘻道,“孙儿才不过去。皇玛法,弘晖要跑。”
刘彻伸手抓住小孩的胳膊,“不是来找你十四叔的吗?”
小孩瘪瘪嘴就想哭。
刘彻立刻说,“不准哭!哭朕打你屁股。”
小孩瞬间把眼泪憋回去。
刘彻见他这样又想笑,“你这孩子胆子怎么这么小。”把他拉到身边,“你阿玛像你这么大的时候都敢跟朕顶嘴。”扭脸看一下康熙,对不对?
“差不多。”康熙笑着说,“你别吓唬弘晖。这么小的孩子被吓掉魂,老四回来敢和你对打。”
刘彻没想吓唬他,只是见他比弘阳的胆子还小,觉得稀奇,毕竟是胤禛的嫡长子,“弘晖为何怕朕?”
小孩扁扁嘴,睁大眼睛看着他,脸上写满委屈。
“人家跟您不熟。有可能都不认识您。”弘阳开口道。
小弘晖扭头看向弘阳,眼中尽是,你怎么知道的啊?
“皇玛法,看到了吧。”弘阳道。
刘彻:“去年除夕家宴他没去?”看似问弘阳,其实问康熙。
康熙摇摇头,弘阳也摇摇头。
“他睡着了。”十四阿哥道,“在额娘那儿睡的。”
刘彻明白了,“难怪呢。”
年龄小,不记事,以前见过他,中间隔一年半载不见,把他忘了也正常。刘彻拉住小孩的手,“朕是你皇玛法,不会喊皇玛法,喊一声玛法让朕听听。”
小孩抿着嘴,一声不吭。
“这个性子倒像老四的儿子。”刘彻笑道。
十四阿哥接道,“倔强?”
刘彻扭头笑看着他,“倔强是你能说的?”
“四哥又不在。”十四阿哥心虚的眼神飘忽不定,“汗阿玛,四嫂该和额娘谈好事了,儿子领弘晖去永和宫?”
刘彻站起来,“去吧。弘晖,下次见到朕不喊玛法,朕揍你。”
小孩咧嘴又要哭。
十四阿哥连忙抱起他,拍拍他的背,“汗阿玛,就别吓唬他了。弘晖,咱别理他。等你阿玛回来,告诉你阿玛,让你阿玛给你报仇。”
小弘晖扭头看一眼刘彻。
刘彻道,“他不敢说。”
弘晖睁大眼睛,一副“你们怎么都知道我心里想什么”的样子。
刘彻顿时忍俊不禁。
“傻孩子。真不像我四哥的儿子。”十四阿哥单手抱着他,另一手捏捏他的小脸,“若不是你长得像他,我都怀疑你是四哥从外面偷来的。”
十三阿哥不禁说,“你话真多。”随后冲刘彻所在的方向努努嘴,小心汗阿玛听烦了,揍你。
十四阿哥扭头看一眼他爹,见他爹脸上的笑已消失,连忙抱着弘晖去永和宫。
刘彻见天色不早,让一众小孩回阿哥所,他就去乾清宫。
用过晚膳,洗漱后,刘彻去寝室看书的时候,才开口说,“老四的这个儿子——”
“你不喜欢他?”康熙肯定道。
刘彻摇摇头,“不全是。弘阳以前胆子小,是因为身体弱,整天关在屋里,没跟人接触过,不敢见人。弘晖面色红润,胆子比小女娃还小,不是老四惯的,就是他福晋惯的。”
“胤禛忙,没空惯孩子。”康熙道。
刘彻:“那就是他福晋惯的。”
“她和胤禛成亲多年才得一子,肯定特别疼他宠他。再说了,弘晖现在还小,长大进尚书房就好了。”康熙道。
刘彻瞥一眼他,“三岁看到老,这话你好像说过。”
“有的小孩懂事晚,五六岁才能听懂大人说的话。”康熙道。
刘彻:“你的意思老四福晋没错?你为何不让嫔以下的庶妃养孩子?”不等他开口,主动说出来,“因为你不希望生于深宫之中的孩子,长于无知妇人之手。”
“你想把弘晖接到宫里?”康熙问,“不行!”
刘彻比较喜欢胤禛是真的,但也没想过夺他的儿子,“不是。”因为他另有打算。
“那就好。”康熙松了口气。
八天后,太子和胤禛回来,刘彻处决噶礼和太原知府,安排好新巡抚和知府,把胤禩和胤禔换回来,也到了五公主成亲之日。
刘彻借惠妃的口吓唬太后,私藏火/器以谋/逆罪论处,吓到太后,打那以后太后再也没敢提鸟铳。
五公主大婚后,刘彻抽空把胤禩叫到乾清宫,把他家发生的事告诉他,随即就叮嘱胤禩,儿子得自己教,不能交给嫡福晋,也不能推给侧福晋和嬷嬷。否则会被教的跟养在深闺的大家小姐一样。
胤禩觉得他爹夸张,休沐日呆在家中盯着他儿子,发现小孩一会儿要吃的,一会儿要喝的,一会儿冷了,一会儿热了,比他爹还难伺候,胤禩怒了。
小孩再一次要玩的,胤禩出去数落他儿子一顿,把小孩拎到书房,大眼对小眼,父子二人对视一刻,小孩哭了,吓哭了。
胤禩趁机问他还敢不敢闹。小孩哭的打着嗝摇头,他没闹。
随后胤禩叫嬷嬷进来给他洗洗脸,就把小孩拎到椅子上,自己坐在旁边椅子上,教小孩认字。
没到一刻,小孩昏昏欲睡。胤禩揪住他的耳朵,把他揪醒,扬言要打他屁股。小孩吓得想哭,胤禩趁机说,不哭不闹就不打他。不然挨了打还得跟他读书识字。
小孩当时直说不敢。但年龄小,第二天就忘了——故态复萌。
胤禩干脆请假在家,连盯着小孩三天,才把他儿子的“恶习”改掉一点点。
四月二十五日,下了早朝,胤禩尾随刘彻到乾清宫。
刘彻知道他在后面,在外面说话不方便,就一直没吭声。到乾清宫才问,“找朕何事?”
胤禩拱手道:“汗阿玛辛苦了!”
“何出此言?”刘彻被他说蒙了。
康熙笑道:“他这几天没来上朝,听胤禛和保成说他忙着在家教孩子。”
“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刘彻笑着开口。
胤禩点头:“是的。儿臣今天过来还有一事相求。”
“可别说想把你家那小子送去阿哥所。他太小了,你侧福晋也不舍得。”刘彻道,“如果想问朕如何把你们养的这么懂事,朕现在就可以告诉你,照规矩养的。”
胤禩张了张口,最无法理解的就是这点,“汗阿玛怎么知道儿臣想问什么?”
第120章 爱屋及乌
刘彻笑道:“知子莫若父。”
康熙发出一声鄙视。
刘彻恍若未闻; 继续说:“小孩该惯还得惯; 大事上不出错就行了。好吃不是毛病,懒做不行。风流可以; 下流不成。贪图享乐也行; 用不义之财满足自己的私欲不行。”
“具体该如何做?”胤禩问。
刘彻:“触碰到你的底线就罚。是打是骂还是罚站,随你高兴。你罚孩子的时候,你福晋可别跟着劝,否则事倍功半。”
“她不敢。”胤禩这几日歇在书房,用行动表示孩子不懂事; 他很生气,导致八福晋郭络罗氏都不敢在他面前大声说话。
刘彻微微颔首; 表示对这点极为满意; “你儿子还小; 好教。对了; 朕过几个月去蒙古; 把你儿子带上,别带你福晋和侧福晋。”
“跟胤禛说一声; 叫他把弘晖带上。”康熙突然开口。
刘彻微不可见的点一下头,算是同意; 嘴上对胤禩说; “别四处声张,朕不打算带十三、十四、十五和十六。”
“只带儿子和弘阳?”胤禩道。
刘彻乐了,“你怎么知道朕会带弘阳?”
胤禩心想,当然是你疼太子; 爱屋及乌啊。
“弘阳可以陪汗阿玛踢蹴鞠。”胤禩嘴上说。
刘彻没承认也没否认,只是摇头笑笑。
五月初,移驾畅春园。
七月选秀,刘彻回来一趟,定下老大、老九和老十的嫡福晋,又给胤禩选两个十六岁大的侧福晋,命侧福晋八月底进府,把老大的事定在十一月,而老九和老十的一个定在明年正月十六,一个定在二月十二日,就去热河行宫避暑。
八月初,刘彻回到畅春园。八月十五中秋节前夕,刘彻和康熙换回来。康熙陪他一家老小过中秋节。
中秋节过后,刘彻把北巡的日子定在九月初二的那天,畅春园的宫人开始收拾行囊,小皇子们却没收到随驾的口谕。
下了课,十四阿哥打头,带着三个弟弟去清溪书屋找刘彻。
刘彻知道他们来干什么,不容他们开口就说,“你们今年留在畅春园,好好听话,朕回来就检查你们的功课。”
“明年?”十四阿哥顺嘴接道。
刘彻点头。
康熙儿子多,不可能一次全带出去,这个道理十四阿哥懂,也就没闹,“汗阿玛这次带谁去?”
“你大哥、三哥、四哥、五哥、七哥、八哥,还有他们的嫡子或长子。对了,还有弘阳。”刘彻道。
十五羡慕嫉妒,“儿子就知道汗阿玛会带弘阳。”
“按理说朕得带太子和弘阳。”可太子得监国,带上他儿子弘阳无可厚非。刘彻道,“你成亲后生个儿子,朕也带你们去。”
十五阿哥张嘴想说好,看到自己的小身板,把话咽回去,“汗阿玛说话算话,明年一定要带上儿子。”
“功课让朕满意,谁不带都带你。”刘彻道。
康熙冷不丁问,“你的如意呢?”
刘彻猛的看向康熙,想让朕带上她?
“不是。朕担心你想带她。蒙古除了蒙古包就是草原,她跟过去,你们独处的时候,朕得在草原上游荡。”这点康熙极其不喜欢。
刘彻此行目的散心是其一,主要原因是和蒙古各部首领喝酒吃肉的时候敲打他们,顺带给胤祥的两个妹妹找额驸。
俩公主虽小,但提前定下来,额驸的父母才会用心教导他们。
六年前的刘彻不同意把公主嫁到蒙古,如今主动挑女婿,是他发现公主到蒙古比在京城自在。
四公主嫁到归化城,她就是归化城的主人,跟个藩王似的。五公主嫁到佟家,虽有自己的公主府,在繁华的京城住的很舒服,但出行不便,稍稍做点出格的,就会被御史弹劾,遭人非议。
对于不喜欢被束缚的刘彻来说,他宁愿公主去塞外,天高云淡,远离纷争,心情好的时候,不好的时候都能策马奔腾。
这些刘彻没同康熙说过。
刘彻以前对儿女的婚事不上心,今生有机会,虽说不是他亲生的,也是他看着长大的,他才想尽自己所能,让他那群便宜儿女过得舒心些。
刘彻的打算也没准备让康熙知道,便在心里说,“那就让如意留在畅春园陪太后。”
“太后不去?”康熙问。
刘彻心说:“她问我小五能不能去,我说出嫁的公主不能,她就说她也不去。”停顿一下,看向康熙,“她是真疼小五。”
“一辈子没孩子,朕有太皇太后,她想照顾朕都没机会,后来就把小五当闺女疼。”康熙道,“小五跟她的贴心小棉袄似的。”
刘彻很想开口说点什么,但面前还有四个儿子,就什么也没说,让他们退下,便吩咐魏珠去讨源书屋,叫太子的侧福晋给弘阳收拾行李。
片刻,魏珠跑回来。
刘彻见他满头大汗,不禁站起来,“出什么事了?”
“讨源书屋上上下下都在忙,奴才就没进去。”魏珠喘一口气,没容自己平复下来就说,“太子妃生了。”
刘彻脱口道,“男的女的?”
“正在生。”魏珠道。
刘彻信步出去,到门口一顿,他过去也帮不上什么忙,“太医去了没?”
“奴才没进去。奴才现在去看看?”魏珠问道。
刘彻点头。
一刻钟,魏珠回来禀告,“太医在产房外候着。奴才听讨源书屋的嬷嬷讲,太子妃才发动一个时辰,离生还早。”
“她这是第三胎,无需那么久。”康熙道。
刘彻扭头看向他,连生孩子你都懂?
康熙点头,“保成额娘走后,朕找太医和稳婆打听过,头胎生的艰难,往后一次比一次容易。太子妃和孩子都没事的话,等一下就能生出来。”
刘彻假装沉吟片刻,“魏珠,再去看看。”
“嗻。”魏珠儿擦擦额头上的汗水,就往讨源书屋跑。到门口,听到吵吵嚷嚷声,心中一凛,推门进去,就看到众人脸上洋溢着喜庆,“太子妃生了?”
“生了!是个阿哥!”
不知谁回一句,魏珠也没在意,掉头就往清溪书屋跑,还没进门就大声说,“恭喜皇上,太子妃生了,是个阿哥!”
“朕看到你这么高兴就猜到了。”刘彻笑看一眼康熙,收回视线就问,“孩子如何?”
魏珠张大嘴“啊”一声,他把这点给忘了,“奴才再去看看?”
“不用了。”刘彻见他面露不解,“太子快过来了。”话音落下,大门口多出一个身影。
康熙看过去,笑道,“保成挺高兴。”
“嫡子啊。”那份高兴不缺儿子的康熙无法感同身受,刘彻能理解,见太子到他面前还乐得见牙不见眼,走过去按住他想行礼的胳膊,“朕知道了。孩子如何?”
太子僵住。
刘彻感觉到他的异常,不禁问,“孩子身体弱?”
“不弱,只是有些小。”太子道。
刘彻:“小没事。朕出生时也不大,命嬷嬷用些心。”
“儿臣知道。”太子道,“儿臣来之前已交代下去。”
刘彻点头,“那就行。人不够再让顾问行挑几个。”
“儿臣知道。”
刘彻:“朕也不留你,回去看看太子妃和孩子吧。”
“儿臣遵命。”太子行了礼就转身告退。
刘彻看向康熙,怎么办?
康熙:“尽人事听天命。”
刘彻轻轻叹了一口气,如今只有这样。
太子给嬷嬷下死命令,阿哥有个好歹,她们别想活着出宫,以致于刘彻从塞外回来,就听到太子的嫡子又胖又壮,像换了一个人。
刘彻放心下来,但他觉得紫禁城风水不好,就在畅春园住到十一月底才带着一家老小回到紫禁城。
在紫禁城住三个月,春暖花开之际,刘彻带着十三、十四、十五和十六阿哥,以及弘阳、弘皙和胤禛家的弘晖去江南。
九阿哥和十阿哥听到这个消息很不高兴,因为去年去塞外没他们的份,今年去江南还没他们的份,凭什么啊。
哥俩就进宫找刘彻。
刘彻说他此行不带女人,他们是不是也要把新婚福晋扔在家中。
成婚没几天的哥俩顿时老实了。随后,九阿哥就说十一阿哥想去。
刘彻就问他十一的身体如何,九阿哥又没话了。
十一身子骨看起来挺好,其实很虚,这些年远离女色,早睡晚起多踢蹴鞠,比早年好多了,也经不起长途跋涉。
刘彻把他俩打发走,忍不住同康熙嘀咕,“我是不是对他们太好?”好到都敢质疑他的决定。
“不是。”康熙笑道,“换成朕胤禟也敢说,他想去江南。”
刘彻:“那就不是我的问题。对了,这次从哪儿?”
“从山东吧。”康熙道,“顺便体察民情。”
刘彻瞥他一眼,“体察民情?你认真的?”
“怎么了?”康熙反问,“你不想去。”
刘彻摇摇头,“不是。你我还没出京城,山东官员就知道你从山东过,你能体察个什么?”
“你说得对。但你多走走,还是能看到的。”康熙道,“别的可以隐瞒,地里的庄稼涨势如何没法瞒。”
刘彻:“贪官横行,亩产千斤也没用。”
“你想怎么做?”康熙见他一点也不担心,就觉得他已有主意。
刘彻笑道,“微服私访。”
第121章 微服出巡
康熙惊呼:“微服私访?”
刘彻微微颔首; 是的。冲他挑挑眉; 不行?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康熙打心眼里不赞同。
刘彻下意识去想这句话何意; 眉头猛的皱了皱; “我听着怎么有些耳熟?”
“你那时的谚语。”康熙道。
刘彻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你一定要微服私访?轻车简从只怕你三天就会后悔。”康熙提醒两辈子没吃过一点苦的人。
刘彻托着腮帮子,作思考状迷惑左右宫女太监,抿嘴笑了笑,或许吧。
“即便如此你还是想微服私访?”康熙从他的表情里看出刘彻已打定主意。
刘彻转向他,笑笑没吭声; 算是默认。
康熙叹气,“由谁护驾?”
“老四。”刘彻道; “我带着那几个孩子走快一点; 他护着銮驾走慢一点; 前后隔十天; 你我想看到的都能看到。”
康熙:“最后一点; 济南知府接驾的时候见不着人,你让胤禛如何是好?”
“我们在济南府等他。”刘彻不假思索道; “从济南府南下。”
康熙想翻白眼,“这事在心里合计多久了?”
“刚想到的。”刘彻道; “我心里想什么都瞒不过你。真整天想南巡路线; 你觉得你会毫无所觉?”
康熙:“朕睡觉的时候你想瓜尔佳氏,朕也不知道。”
刘彻嗤一声,“你睡觉我不用睡?”说完白了他一眼,胡说不是么。
康熙还是不信; “临时想的?”
刘彻点点头,“等等,如果你我微服出巡,就得早走几日。让梁九功随驾,咱们带上魏珠和王以诚。”
“还有侍卫,还有几个孩子,至少得六辆马车。”康熙道,“这么多人进济南府,想不引人注意都难。”
刘彻仔细想想,康熙说得不无道理。不自觉点一下头。
“所以算了?”
刘彻摇摇头,“我带上弘阳和十三,装作爷孙出游。让十四、十五和十六跟着胤禛。我不在车里,一日三餐也得照常送进去。胤禛不能天天在我车里用膳,小十六年龄小,不说陪我用饭,让他跟我同车也不会惹人怀疑。”
“你说得对。如果连厨子都知道马车是空的,不消一日,你微服出巡的消息就会传到济南府。”康熙道。
刘彻点一下头,“是的。”随即开口说,“魏珠,宣十三、十四、十五、十六阿哥。”
“嗻。”魏珠找到十五阿哥时,他正跟弘阳比试箭法。弘阳见他四个叔叔都过去,便以为南巡出了什么变故,就跟了过去。
刘彻没说不准弘阳跟来,魏珠也没说什么。
到乾清宫,五个半大小子见御案后面的人正优哉游哉的泡茶,顿时知道不是什么要紧的事。
十四阿哥就大着胆开口,“汗阿玛找儿子何事?”
“魏珠,在外面守着。”随即屏退左右,刘彻才把他的打算说出来。
十四阿哥不等他说完就想表达自己的不满。
刘彻见他几番欲言又止,便给他个机会,“想说什么?”
“儿子想跟十三哥一起保护汗阿玛。”十四阿哥道。
刘彻笑着调侃道,“朕就喜欢听你说话。”
十四阿哥神色大囧,不敢再说保护他的话,老老实实讲,“儿子不想每天给一辆空马车行礼。”
“不到济南府朕不会入城歇息,你不用给朕请安。”刘彻道。
十四阿哥:“那儿子去汗阿玛车里用饭,总要做做样子吧。”
“不用。”刘彻说着一顿,猛的转向康熙,他们跟我一起走,消息也不会泄露出去,“因为朕没打算瞒车前车后的侍卫和车上的梁九功,你不想给车行礼也没关系。”
十四阿哥见状,忍不住叹气,他汗阿玛的嘴巴怎么这么厉害,“可是儿子就想跟着汗阿玛。”
“你们七个人,加上你们的奴才,两辆车行吗?”刘彻问。
十四阿哥点头,“我们就带一个给我们打水铺床的太监。弘晖和十六弟小,可以坐在太监怀里,马车里坐不下,就让太监坐外面。侍卫骑马。”
刘彻乐了,“伺候你们梳洗,给你们铺床打水,还得给你们驾车?一个人当三个人用,你想累死他们啊。”
“那就三辆马车。”十四阿哥说着,忽然想起一件事,“两辆足矣。让弘晖和弘皙跟着汗阿玛,反正他俩小,不占地方。再说到济南府就好了。”
十三阿哥跟着说,“儿子觉得可行。从这里到济南一千里,我们走快点,五六天就到了。”
“对对,忍一下就过去了。”十四阿哥说着,眼巴巴看着刘彻,求求您了,汗阿玛,就带着上儿子吧。
刘彻转向弘阳,“跟你十五叔和十六叔坐一辆车?”
“孙儿都行。”刘彻去哪儿都带着他,弘阳不想给疼他的玛法添麻烦,“孙儿骑马也行。”
刘彻乐了,“让你十五叔骑马,也不能让你骑。”
“为何?”十五阿哥脱口而出。
十四阿哥替他爹回答,“你两年生一次病,弘阳一年生四次病。”
“我也想一年生四次病。”十五阿哥道。
弘阳转向他,“出去打一架?”
十五阿哥第一反应是看他爹。见刘彻嘴角含笑,一副看好戏的样子,脸一下热了,干笑道,“汗阿玛,儿子说笑。汗阿玛嫌挤,儿子可以抱着弘晖。”
刘彻:“这些话都是你们自己说的,不是朕逼你们。出了京城,风餐露宿,三天洗一次澡,不准叫屈更不准哭。”
“汗阿玛放心,儿子不是娇滴滴的女娃。”十五阿哥道,“半个月不洗澡也没关系。”
刘彻不信,可是几个孩子就差跪地求他,刘彻也不忍心拒绝,“回去收拾行李,咱们过两天就出发。”
“啊?咱们先走?”十四阿哥忙问。
刘彻:“对!剩下的事交给你太子二哥和四哥。”
太子得知他爹要带着孩子先走,简直想把他爹打晕,想一出是一出的毛病何时才能改啊。
改不了,刘彻也没打算改,因为他不觉得自己想一出是一出。
话说回来,先前流出消息是,十三阿哥等人随驾,在刘彻微服出巡的前一天,十四和十五阿哥特意去后宫转一圈,跟他们的额娘说,他们留在京城。
在刘彻的授意下,此事一晚上就传遍京城。
而当天晚上,十三和十四阿哥住到胤禛府上。十五和十六阿哥住到七阿哥府上。刘彻原本只打算带胤禛一个成年阿哥,但他担心胤禛一个人吃两份饭,他的和自己的,把胤禛撑吐,决定添上七阿哥。
七阿哥不知道他爹带他去的目的是吃御膳,为此好高兴好几天。
翌日天蒙蒙亮,太子爷出宫,车上载着他爹和他的两个儿子到城外。
穿着劲装的侍卫牵着马,看着马车已等候许久。刘彻悄无声息地坐上车,一行人直奔山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