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当汉武帝穿成康熙[清穿]-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是。微服出访。”刘彻说出来,突然想试试太子是不是跟康熙一样念旧情,心慈手软,“如果朕把此事交给你,你能查清楚吗?”
  太子指着自己,“儿臣亲自过去?”
  “不是。你想亲自过去,朕也不拦着你。”刘彻道,“让你大哥和老四、老八跟你一起去。”


第108章 如获至宝
  大贝勒占长; 四贝勒务实,八贝勒精明,把他们几人带出京城,太子出意外; 他们脱不了干系。除了他们; 刘彻想另立太子,一时也挑不出合适人选。
  凭刘彻对弘阳的喜爱,极有可能绕过儿子立孙儿。
  思及此; 太子想笑,笑他爹安排的妥当,“明天去?”
  “过了年。”刘彻道; “四处都在下雪; 此时去也是在路上浪费时间。”
  太子又问:“年后何时?”
  “隆科多回来你再出发。”刘彻停下来; 沉吟片刻,“先别告诉你大哥他们。”
  太子:“儿臣遵命。”
  “回去歇着吧。”刘彻说完也起身回寝室。
  放下帷幔; 刘彻才问,“刚才见你欲言又止,想说什么?”
  “你不该让胤禔去。他跟着极有可能事倍功半。”
  康熙一直希望胤禔和太子和平相处; 像他和裕亲王福全一样。早年俩人见面就斗; 康熙看出胤禔心态不对,还在自欺欺人——胤禔还小,长大就好了。
  后来被刘彻数落几次; 康熙认命——胤禔当真窥见储君之位。
  再后来刘彻挤兑胤禔也好; 敲打他也好; 康熙再也没帮过胤禔。所以才继续说,“你命胤禔听保成的,到了山西他也不会听保成的话。”
  “你惯的。”刘彻道。
  康熙点头,“是朕。”看向他,“这次听朕的?”
  “不听。”刘彻说的干脆又果断。
  康熙一点也不意外,他能听话就不是刘彻,“查不出来怎么办?”
  “不会的。”说出来见他不信,刘彻笑道,“先瞒着他。”
  康熙怀疑,“瞒得住?”
  “这要看太子的本事。不信你没看出来,我同意太子亲自过去,意在历练他。”刘彻道。
  康熙看出来了,才不想胤禔过去捣乱。
  “朕担心保成一气之下把胤禔杀了。”康熙说出心中最为担忧的事。
  刘彻:“老四和老八不是吃素的。老四和太子好,老八和老大感情不错,太子和老大打起来,他俩冒死也会拦着。”
  “拦得住?”
  刘彻肯定道:“旁人或许不行,他俩我相信可以。太子和老大闹得太过分,老四极有可能把他俩敲晕。等他俩醒来,老八再出面帮胤禛解释。”
  “这个倒是有可能。”康熙思考着说道。
  刘彻:“那就行了。”
  噶礼的事就这么定下来。
  商船抵达大清海域,也不再逃命般的狂奔。隆科多本人什么都没干,一直紧绷着神经也累得不轻。以致于到南海就让船停下来三天,一边给朝廷送信,一边休整。
  三天后北上,也没一股脑直奔天津卫。沿途有皇商要下船,船就靠岸停下,顺便让奔波半年的船员歇歇。
  走走停停导致二月中,隆科多和内务府的人才到京城。
  隆科多递上去的奏章传到太子手里,太子在詹事府召见隆科多。隆科多很意外,又觉得正常,他皇帝表哥能轻易放过他的话,也不会逼他阿玛致仕。
  隆科多走后,太子就向他爹禀报,同时把内务府买的东西拉到乾清宫。
  刘彻听说隆科多一行遇到海盗,倒是一点不意外,因为天子脚下都有小偷,公海上要是没海盗才不正常。
  听太子说海盗被隆科多船上的炮吓走时,刘彻多看了康熙一眼。
  康熙苦笑道,“你比朕厉害。”
  “这还用说啊。”刘彻眉峰动了一下,就转向太子,“除了隆科多,所有人论功行赏。”
  太子:“儿臣已命人把赏银发下去。”
  “不错。”刘彻不吝称赞,“东西都在外面?”
  太子侧开身让出路,“都在。”
  刘彻走到外面,庭院中放着十口箱子。
  冲梁九功使个眼色,梁九功命小太监把箱子全部打开。
  刘彻走到跟前,拿起一块用深黑色纸包着的东西,“这个是什么?”
  “这里有写。”太子递给刘彻一张纸,纸上写到一号箱里的是绰科拉,二号箱中的是咖啡。
  刘彻瞥向康熙,开口问,“吃的?”
  太子以为是在问他,“传教士说这个是药。”指着绰科拉,“这个咖啡和咱们的茶一样,冲泡着喝的。这两样本身非常苦,咖啡喝的时候可以加糖,绰科拉做的时候已加了糖,但加的不多。隆科多说受不了苦的人吃着,还会觉得非常苦。”
  “是药肯定苦。”刘彻看到一块有他巴掌大,做成药丸能做一把,“一次吃一块?”
  太子摇头,“儿臣觉得不行。是药三分毒,一次吃这么多,一天三次,好好的人也能吃出病来。”
  “传教士吃不吃?”刘彻问。
  太子点头,“隆科多发现传教士看到绰科拉如获至宝,才敢自作主张买一箱。传教士还说这个咖啡在西洋人那边被称为‘黑色金子’。最近几年多起来,价钱才下去一点,否则一箱咖啡得要一箱黄金。”
  “在西洋那边是我们的茶贵,还是这个‘黑色金子’贵?”刘彻问。
  太子:“以前和好的茶叶价钱差不多。儿臣觉得现在还是茶叶贵。传教士好几年没回去了,菊太清楚他们也不甚清楚。不过,儿臣听隆科多说,西洋人正打算找地方种茶。”
  “找地方?”刘彻没听明白。
  太子点头,“隆科多说他听传教士讲的,南边有很多岛,大的比台湾还大,岛上人极少,西洋人就在那些岛上种咖啡。想过种茶,一直没能种活。”
  “茶叶对他们来说跟金子一样贵,没能种活也不会轻易放弃。”刘彻说着,勾头看去,“那几个箱子里都是什么?”
  太子:“奇奇怪怪的果子。还有西洋的布和一些小东西。”
  “你挑一些吧。”刘彻道。
  太子看向他爹,随便挑?那多不好意思。
  刘彻对上他的视线,笑着蹲下去,给太子拿二十块绰科拉和十盒咖啡,果子和小玩意分他三分之一,就让奴才给太子送回去。
  箱子里的东西多,太子也没跟他爹客气,道声谢就回惇本殿。
  太子走后,刘彻命宫人挑两块绰科拉和一盒咖啡作一份,赏给儿子和闺女们。
  满满一箱绰科拉和咖啡瞬间少一半。
  刘彻看向康熙,“后宫怎么分?”
  “佟妃和你的如意一样,惠、宜、德、荣和良妃两块绰科拉和一盒咖啡,太后比佟贵妃多一点。其他人一块绰科拉就行了。”康熙道,“朕总感觉绰科拉不是药。”
  刘彻:“凭太子那句传教士见之如获至宝,我就觉得和好的茶饼差不多。茶以前也被当成药。”
  “朕也是这样想的。”康熙指着水果,“给太后一点,还有剩余就给佟贵妃和你的如意一点?”
  刘彻蹲下去数一数,挑两个让小太监分别给佟贵妃、瓜尔佳·如意以及惠、宜、德、荣、良五人送去。
  “公主那边就不送了。给太后六个,她一定会给小五,佟贵妃得了东西也会想着小十三的两个妹妹。”刘彻道,“这些小玩意怎么办?”
  康熙:“给老大他们的孩子。”
  “我看看。”刘彻命奴才把小东西全倒在地上,三样三样的挑出来,确定够分的,让奴才连同绰科拉和咖啡一块给他们送去。
  最后还剩几个小玩意,刘彻令魏珠给十五和十六阿哥送去。
  东西分好,刘彻只剩十多块绰科拉和三盒咖啡以及一些西洋布和几个西洋自鸣钟。
  西洋布刘彻不想用,干脆给太后一半,剩下一半分成两份,一份给佟贵妃,一份给瓜尔佳氏。西洋钟也每人赏她们一个。
  康熙看到他俩最后只得那么点东西,顿时想笑,“你大方起来比朕还大方。”
  “没了下次去的时候再买。”刘彻说的很轻松。
  康熙不禁问:“还去?”
  “你不去皇商也会求你去。”刘彻道,“隆科多奏章上说,他们出去一趟半年,赚得比去年一年都多。是你去不去?”
  康熙如果是商人,肯定会去,“万一再遇到海盗,不见得还能像这次一样幸运。”
  “是海盗别想这么幸运。”刘彻道,“下次去肯定多备几门炮。再说了,你不想知道外面变成什么样?一直窝在家里不出去,哪天咱们的茶叶卖不掉,你也不知道因为什么。”
  这话说得对。
  康熙总觉得不踏实,“过两年再去。”
  “我知道。总得等那些人把东西送到西洋,卖完了再回来。”刘彻道,“不然他们可没钱买咱们的东西。”
  康熙想笑,“朕是不是该夸你考虑的周到?”
  “不用。”刘彻掰开一块绰科拉,就往嘴里塞。
  “不可!”梁九功惊呼道。
  刘彻吓一跳:“怎么了?”
  “皇上,没试毒。”梁九功提醒道。
  刘彻笑道:“西洋人不敢下毒。这东西做好之后就没法下毒了。”剩下一半给他,“不放心你尝尝。”
  梁九功又惊又喜,“奴才,奴才谢谢皇上!”
  “小心毒死你。”刘彻道。
  后宫小主才得一块,梁九功得半块,便笑着说,“死了也值了。”说着咬一小口,眉毛眼睛鼻子皱成一块。
  康熙忍俊不禁。
  刘彻也乐了,“有这么苦?”
  “皇上等一下尝尝就知道了,特别苦。”梁九功咽下去,过了一会儿,自个没事,才请刘彻尝尝。
  刘彻不知道有多苦,没敢吃多,咬一小口,砸吧砸吧嘴,“不甚苦。咽下去之后,嘴里还有丝丝甘甜。”
  “有吗?”梁九功回味一下,“好像有。”
  刘彻笑笑,瞥向康熙,“回头咱俩换回来,你也尝尝。”
  “不急。”康熙道。
  刘彻虽然觉得绰科拉不是药,也不敢多吃,半块吃完就命宫人把东西收起来,然后让宫人冲咖啡。
  刘彻加一块糖进去,待糖融化,端起来闻到淡淡的香味,张嘴喝上一大口。
  噗!
  全喷在御案上。
  康熙吓一跳,“怎么了?”


第109章 纨绔子弟
  刘彻苦着脸说:“太苦。”
  “比苦瓜还苦?”康熙拍拍他的背问。
  刘彻:“差不多。”接过梁九功递来的面巾; 擦擦嘴,让宫人把御案收拾干净,指着咖啡,“下次提醒朕加三块糖。”
  “吃太多糖对牙不好。”康熙道。
  刘彻扭头看着他; 这时候就别说了。
  康熙想笑; “你一次喝太多了。”
  “闻着香,又加了糖,我以为味道跟奶茶差不多。”刘彻坐直; “梁九功,把这东西倒了。”
  梁九功:“皇上不喝了?”
  “想喝赏你。”刘彻道。
  梁九功连连摇头。绰科拉的苦味他都受不了,咖啡能把他苦死过去; “那个也收起来?”指着装咖啡的盒子。
  “收起来。哪天朕没精神的时候; 你再拿出来。”刘彻道。
  康熙接道; “这个主意不错。喝一口提神醒脑,一天都有精神。”
  可不是么。
  刘彻看看咖啡; “西洋人真没见过好东西,这个也能当成宝。”
  “说不定他们就好这口。”康熙道。
  梁九功跟着说,“皇上以前说过; 西洋人口味重。”
  “不是一般的重。去给朕泡壶茶。”
  清香的龙井呈上来; 刘彻深吸一口气,感慨道,“还是这个适合朕。”
  “最适合你的应当是茶汤。”康熙笑着说。
  刘彻瞥他一眼; “茶汤有茶汤的好; 清茶有清茶的好。改天我给你做碗茶汤尝尝; 省得你孤陋寡闻,还洋洋得意。”
  “朕没说茶汤不好。”康熙道。
  不是梁九功在一旁,刘彻都想冷笑,“你的表情在说,我们把好好的茶叶煮的跟浓汤一样,茶叶失去了它本身的味道。”
  “难道不是?”康熙反问。
  刘彻不答反问,“承认嘲笑我不懂茶了?”
  康熙此时再说没有也晚了,干脆转移话题,“该用晚膳了。”
  “不饿。”刘彻故意这样讲,说出来才发现他真不饿。难不成吃绰科拉吃的?
  康熙听到他心里话,“有可能。那东西跟糕点似的,比糕点还硬,半块跟一碗米饭差不多。不过,也得再吃点,否则过一个时辰就饿了。”
  晚上吃太晚睡觉不舒服。
  刘彻也没故意跟康熙对着干,随即命梁九功传膳。
  翌日清晨,早朝之上,刘彻看到从太子到十阿哥一个比一个没精神,不禁皱了皱眉,转向康熙,他们昨晚合起来做贼去了?
  “下了朝问问。”康熙道。
  刘彻微微颔首。
  梁九功一声“无事退朝”落下,刘彻就命太子等人随他去乾清宫。
  抵达正殿,刘彻也没坐,站着直面他们,“都怎么回事?”
  “汗阿玛,那个咖啡不能喝。”太子说着打个哈欠。
  刘彻:“太苦?”
  “不是。”四贝勒胤禛接道,“儿臣昨晚喝一杯,三更天才睡着。”
  刘彻乐了,“喝完特别精神?”
  一众皇子连连点头,是的。
  刘彻不禁说,“这么说来咖啡和普洱茶完全不一样,效果倒差不多。”
  众阿哥望着刘彻,没听明白。
  刘彻:“你们平时睡觉前会喝普洱茶吗?”
  “不喝。”喝完人特精神,太子说出来意识到,“咖啡比茶还提神?”
  刘彻摇摇头,“朕之前不知道。看到你们现在这样,朕确定咖啡非常提神。”
  “所以上午或下午喝没事?”太子道。
  刘彻:“有可能。但也不一定,有的人就对茶没感觉。”
  “也对。”太子道,“儿臣有感觉,以后儿臣尽量上午喝,晚上就不会翻来覆去睡不着了。”
  刘彻笑道:“你今天试试?”
  “今天不行。”太子得回去补眠。
  刘彻见他头摇的十分坚决,笑笑,“随便你。没事退下吧。”
  “儿臣告退。”太子开口,其他人跟着行个礼,转身往外走。
  康熙等他们走远才对刘彻说,“要不要叫太医查查?”
  “查咖啡?”刘彻看向他,“没用。太医都没见过。你若担心有毒,弄个小老鼠试试。”
  康熙:“毒肯定没有。朕是担心喝多了对身体不好。”
  “什么东西吃多了对身体都不好。太子一家十盒,想天天喝也没有。”刘彻说完,见他不吭声,“魏珠,抓只老鼠放笼子里养着。”随即看康熙,行了吧?
  康熙顿时有些不好意思,“朕不相信西洋人。”
  “我知道。”刘彻道,“我也没怪你。跟隆科多他们一起出海的传教士都在京城,咖啡有毒,他们也不会让隆科多买那么多。”
  康熙:“小心总没错。”
  刘彻微微颔首,“不说咖啡。说太子。”
  “这几天天气好,让保成抽空就去吧。”康熙道。
  刘彻点头表示知道,随即就去用早膳。
  翌日下了早朝,刘彻就把太子叫到乾清宫,命他收拾行囊去山西。
  太子面露难色。
  刘彻心生疑惑,“怎么了?不想去。”
  “没有。只是石氏有了。”太子说着,抬头望着他爹,“才一个多月。”
  刘彻笑道:“朕当什么事。放心,回头朕就交代底下人,有事没事都别去打扰太子妃。”
  “那就后天吧。”太子道,“大哥知不知道?”
  刘彻:“朕等一下就宣他们。”
  “那儿臣现在就去收拾行囊?”太子问。
  刘彻微微颔首。
  太子立刻回东宫。
  年前太子就跟太子妃说过,他得出去一趟。到东宫把此事告诉太子妃,太子妃不意外,却担心太子太辛苦。
  刘彻想磨炼太子,太子也知道,便对太子妃说,噶礼是封疆大吏,朝廷重臣,比他官衔低的过去不敢查他。让四贝勒或八贝勒过去,山西百姓会觉得他们比自己能干,所以他汗阿玛才让他去。
  太子妃听他这样讲果然不再担心,随即吩咐宫女给太子收拾行李。
  话说回来,太子走后,刘彻并没有让小太监去宣大贝勒、四贝勒和八贝勒。
  翌日下午,刘彻才见他们,告诉他们明日随太子去山西,凡事以太子为主。
  此话一出哥仨懵了,去山西干什么?
  刘彻直接说,到那里就知道了。
  哥仨还想问,刘彻一副“再问朕也不会说”的样子,让哥仨到嘴边的话咽回去。
  随后刘彻提醒他们,明早出发。
  哥仨顿时顾不上再问为什么,因为得回家收拾行李。
  时间紧,哥仨根本没时间查山西出什么事了。
  兄弟四人带着配有鸟铳的侍卫悄无声息地进入太原城,在城中最好的客栈住下,稍作休息,太子就带着他兄弟们去最好的酒楼。
  大贝勒胤禔看着走在前面的太子把玩着扇子,一副游山玩水的模样,抓住八贝勒胤禩的胳膊小声问,“咱们跟他来这里干什么?”
  胤禩听出他潜在意思,“陪玩。”
  “什么?!”胤禔震惊,居然真是陪他玩儿?
  胤禩吓一跳,回过神来,颇为无语的说:“大哥真信啊。”
  “不是玩,来干什么?”胤禔指着太子,“瞧瞧他那纨绔子弟样儿,就差没明说,今天天气好晴朗,处处好风光,游街踏青不能慌——”
  “我没聋。”
  太子的声音传过来,胤禔呼吸骤然一窒。
  八贝勒胤禩又想笑他,“大哥,二哥没这么闲。”
  “你们不饿?”太子转过身,刷一下收起扇子。
  胤禩恐怕他下一句,不饿就回去,“饿,非常饿。”拽一把胤禔,“快走。等等,四哥呢?”
  “老四早进去了。”太子睨了他俩一眼,“以为谁都跟你们一样。”
  胤禔脱口道:“你也没进去。”
  “住店吃饭都用我的钱,我想什么时候进去,就什么时候进去。”太子眉头一挑,管得着么你。
  胤禔三两步冲到他面前。
  胤禩慌忙追上去,抓住他的胳膊,小声说,“侍卫都是他的人。”
  胤禔顿时老实下来。
  坐在二楼窗户边的四贝勒胤禛看到楼下的情形,摇头叹气,“你们还吃不吃?再不吃菜就凉了。”
  “这么快?”太子三两步上去。
  胤禛给他倒一杯水,“凉菜。”
  太子拿起杯子的手一抖,“泼你脸上。”
  “二哥不会的。”胤禛笑着递给他一双筷子,“听说来到山西不吃面,相当于白来。弟弟也想尝尝山西的面食,就自作主张点一份饸饹面、油泼面、臊子面和刀削面。每样都尝尝,也不虚此行。”
  太子对此满意,“菜点了?”
  “点了。”胤禛道,“蒸肉、羊杂烩、过油肉、鲤鱼炖豆腐,对了,小二说是黄河鲤鱼,我不知道是真是假,如果是假的,二哥莫怪。”
  太子此行不是来游山玩水,而他又饿了,呷一口茶便说,“没事。”话音落下,小二端来一碗面进来。
  “这么快?”兄弟四人异口同声。
  小二笑道:“刀削面最快,其他的还得等等。”
  “不急。”八贝勒胤禩笑笑,拿起没用过的筷子和太子面前的空碗,给他夹点面,盛点汤,就问胤禔,“大哥要吗?”
  胤禔:“我有手。”潜意思太子没手,还要弟弟伺候。
  太子心里有事,懒得搭理他,见小二还没走,便装作不经意的问,“我来的时候看到那边出事了。”随便指个方向,“问你们这儿的人,有事怎么不去衙门,他们说不能去,这是为何?”
  小二脸色骤变。
  胤禛和胤禩相视一眼,不约而同地停下筷子。
  大贝勒胤禔下意识回想,哪儿出事了?
  “不能说?”太子佯装好奇地问。
  小二哥尴尬地笑笑,“客官,小的去看看菜好没好。”
  “你说我不会告诉别人。”太子道,“我们兄弟经过此地,明天就离开。”
  胤禩顺嘴接道,“对。我们得去南边进货。”
  “你们是商人?”小二哥看了看胤禩,又转向太子,“我觉得不像。倒像是读书人。”
  太子胡诌道:“我考中过进士,可实在不喜欢官场上的规规框框,身为嫡子又得继承家业,所以就辞官回乡了。”
  “原来如此。小的就觉得客官不像商人。”小二不疑有他,笑着恭维道。
  太子拿起腰间的荷包,挑半两银子扔给他,“给我们讲讲,我们回来路过此地时也好避开。”
  小二哥看到亮得刺眼的银子想揣怀里,又像担心什么,往四周看看,瞧着没人来,走到太子身边小声说,“小的说可以,客官千万不要说是小的说的。”
  “这些规矩我还是懂的。”太子嘴角含笑道。
  小二哥又往外看一眼,见没什么可疑的人才说,“我们这边当官的都不是人。”
  “噗!”大贝勒胤禔嘴里的面条全喷到桌子上。
  太子霍然起身,“干什么?!”


第110章 擅自行动
  店小二的心脏猛的缩一下。
  胤禛看到小二愣愣的; 连忙拽一下太子的胳膊; 息怒。
  太子立刻意识到此时不是在宫里; 身边还有个外人; 冷着脸坐下就说,“不想吃出去。”
  “谁说我——”
  胤禩连忙打断他的话; “小二,收拾一下。”
  小二下意识点头,“好好。”应下来突然想到他才说个开头,连忙转向太子; “这位爷,您看?”
  “先收拾。”太子眉头紧锁; “跟你没关系。”顿了顿,“饭后上茶的时候再跟我们讲讲。”
  小二忙不迭点头; “好的。”一手端起沾了面的凉菜,一手端起沾了口水的刀削面就往外走。随即拿着麻布进来擦桌子。
  小二收拾干净; 另外三份面也好了。
  胤禩见胤禔欲言又止; 似有不甘,抢先道,“先吃饭,有什么事吃好饭再说。
  “对对。”小二端着鲤鱼炖豆腐进来; 看到太子面若寒霜; 心抖了一下,大着胆子劝太子,“这个豆腐是今早现磨的; 又鲜又嫩,这位爷尝尝。”
  太子嗯一声,舀半碗浓白的鱼汤,“不用伺候,忙你的去吧。”
  “爷有事喊小的一声,小的就在楼下。”小二道。
  太子微微颔首,小二关上门出去。
  屋里安静下来,气氛沉闷。
  胤禛受不了,开口道,“二哥,现在可以跟弟弟说,咱俩来山西做甚?”
  太子睨着胤禔。
  胤禔不明白,“看我干什么?我又没来过山西。”
  胤禛瞬间明白,太子不放心他。
  其实胤禛也担心他帮倒忙,然而这种话即便太子是说出来,胤禔都会跟他急。换成自己,胤禔能冲他挥拳头,“二哥担心大哥擅自行动。”
  “我都不知道什么事,怎么擅自行动?”胤禔盯着胤禛,你给我说清楚。
  太子嗤了一声。
  胤禔猛的转向他。
  八贝勒连忙说,“鱼汤冷了就不好喝了。
  “对,喝汤。”胤禛给胤禔盛一碗汤。
  胤禔看向太子。
  太子埋头吃面。
  饭毕,小二奉上清茶。
  太子喝一口就让小二继续说。
  太子等人的官话标准,不像太原城土生土长的人,太子说他们是过路的,小二就怀疑太子家乃某省巨富。盖因太子长相出挑,气质不凡,极具威严,太原首富家的公子都没法同他比。
  跑堂小二担心给东家带来麻烦,也担心给自己招来灾难,把他知道的听说的全告诉太子。
  小二说的和太子知道的差不多,噶礼办理政务是一把好手,贪污的手段也不遑多让。
  小二说完,胤禔、胤禛和胤禩三人也猜到太子此行目的,又忍不住怀疑一个噶礼用得着太子亲自过来?
  用不着。
  太子见三人有所怀疑,也没说他爹主意历练他。否则又得惹来胤禔一顿冷嘲热讽。
  随后喝一口茶,太子站起来,“走吧。”
  “去哪儿?”胤禛下意识问。
  太子:“回去休息,明日启程。”这句是说给店小二听的。
  店小二肉眼可见的松了口气,弓着腰笑着说,“客官慢走。”
  太子嗯一声,大步往外走。
  出了酒楼,胤禛小声问,“不走吧?”
  太子睨了他一眼。
  胤禛顿时知道他那句话确实讲给外人听的,“我们接下来怎么做?”
  大贝勒胤禔的耳朵竖起来,推一把胤禩,过去听听。
  胤禩不禁苦笑,走到太子另一侧。
  太子:“你我初来乍到,什么都不知道,先静观其变。”
  胤禔又轻轻推一下胤禩。
  胤禩开口问道:“观几天?”
  “至少五天。”太子道,“总得知道噶礼有哪些同党。”
  胤禩:“这五天咱们做什么?”
  “看看噶礼究竟有没有放纵手下官吏虐待百姓。”太子知道胤禔就在他身后,故意说,“你想和我一起也行,自己去也行。”
  胤禔又推一下胤禩。
  胤禩道:“弟弟想去城外看看。城里住的多是当地官员和乡绅富户,弟弟总觉得噶礼的手下不会在城里兴风作浪。”
  太子微微颔首,“多带几个人。”
  “二哥放心,弟弟有鸟铳。”胤禩如实说。
  翌日天蒙蒙亮,太原城还没苏醒,胤禩的房门被敲的砰砰响。
  胤禩烦躁的皱了皱眉,“来人!”
  “主子醒了?”哥四个每人带一个太监,胤禩的贴身太监昨晚就睡在他房中的榻上。门响第一声小太监就醒了,下意识起来穿鞋。
  鞋穿好,小太监清醒过来,他们在山西,不在宫里,不用起那么早,就坐在榻上问谁敲门。
  没人回答,小太监倒头继续睡。可他刚躺下,敲门声再次响起,小太监比胤禩还烦,干脆装作没听见。
  听到胤禩喊他,小太监故意不去开门,拿起胤禩的衣裳,“奴才伺候主子更衣?”
  “谁呀?”胤禩揉着眼睛问。
  小太监小声说,“奴才问了,没人回答。”看到凌乱的被褥,顺着问,“主子的鸟铳还在床上?”
  胤禩陡然清醒,穿上鞋,拿起鸟铳,躲到门后,冲他的贴身太监使个眼色,开门。
  小太监想说,不是坏人。如果是坏人,不会敲门。见他主子神情严肃,小太监什么也没说,走到另一边把门打开,“大少爷!?”
  胤禩楞了一下,意识到“大少爷何人”,顿时无语,收起鸟铳,“大哥怎么起这么早?”
  胤禔进来关上门才说,“赶紧洗洗,咱们现在就走。”
  “去哪儿?”胤禩下意识问。
  胤禔:“去城外,我和你一起。”
  胤禩眨了眨眼睛,很怀疑自己耳朵出了问题,“那也不用起这么早。”往外面看一眼,最多卯时。
  “汗阿玛让咱们听太子的,他如果不准我去,我跟你走了,他跟汗阿玛讲我不听他的话,汗阿玛又得训我。”胤禔小声说,“不能让太子知道。”
  胤禩心累,很想说太子巴不得离你远远的。然而,这话说出来,胤禔就不是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