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当汉武帝穿成康熙[清穿]-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万两。”
“总的多少?”康熙问。
刘彻:“一千多万,接近三成国库。”瞥他一眼,“你还真厉害。”
“说正事。”康熙皱眉道。
刘彻认真道:“我就是在说正事。真的。我打算回头捧两个,养三五年,肥了就宰。可能两个就能宰一千——”
“闭嘴吧你。”康熙见他一副要付诸行动的模样,真想给他一拳,“一千多万是多九百万,还是多十万?”
刘彻:“比十万多一点。也是因为给他们留一部分,免得骂你薄情寡恩。”
“留?”康熙看向他,你这么大方?
刘彻想翻白眼,“没动他们的祭田,也没收缴他们在外地置办的店铺和宅子。别说他们没有,我不查都知道,苏杭一定有。”
康熙不禁笑了,“有。朕以前听保成提过几次。”
“保成连这事都告诉你?”刘彻惊讶道。
康熙:“是的。难道以前刘据都瞒着你?”
“说你儿子,扯我儿子作甚?”刘彻皱眉道。
康熙笑看着他,“保成不是你儿子?”
第51章 故意显摆
刘彻被他噎着了; “……你真是; 有事我儿子,没事你儿子。”
“是的。”康熙应的特别干脆。
刘彻想踢他; 碍于奴才跟在后面; 忍住; 往康熙所在方向看一下; 好心提醒他,“要点脸吧。”
“脸在你身上; 朕做不了主。”康熙道。
刘彻呼吸一窒,大步往清溪书屋去。
到寝宫洗漱后,刘彻屏退左右; 扬起下巴,看着康熙,神情倨傲; “我要开恩科,还要选武状元。不是在和你商议,告诉你一声。”
康熙想笑; “这几日没提; 还以为你忘了。”
“从没敢忘。”刘彻道。
康熙:“这种事朕拦不住你; 也没想拦。你想选一些不一样的人,想好怎么选?朕指的是试卷题目。大清人多; 读书人也比你那时多,如果是写策论直接递上来,由你一个一个过目; 即便只看开头,也得看到明年今日。”
“这么多?”刘彻不禁问,“选才乃举国大事。”
不能骗我。康熙听出他潜意思,“爱开玩笑的从来都不是朕。”忽然想起一件事,“你都知道恩科,不知道每次有多少考生?”
“你跟我说档案在礼部,我就没让奴才去拿。”刘彻道,“原以为用不到。”
确实用不到。康熙也没说他懒,“反正你知道人很多就行了。”
“明天宣礼部的人?”刘彻嫌科举考试古板,选才单一,偌大的内务府连个会做自鸣钟都找不到。后来康熙说科举考试是普通老百姓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刘彻一时也想不出比科举考试更好的法子,“和往年的科举考试一样,只是在后面另加几场,可考可不考。不考不会影响排名,考了,那几场考的好,就破格录取,来京城参加春闱,殿试。”
康熙:“不和正常录取的一起考?”
“来到京城分开考。”刘彻道。
康熙仔细想想,“行是行,但很麻烦。”
“国事有不麻烦的吗?”刘彻反问。
康熙抬抬手,“别总想着和朕吵,朕不跟你吵。科举考试不是印刷几张试卷就行了。户部那边还要准备钱粮。”
“钱粮?”刘彻不解,“给考生?”
康熙:“考试期间考生不能出去,一直住在考场里,朝廷管饭。几场就是几百万两银子。”
“还有这个?”刘彻皱了皱眉。
康熙点头,“每次科举考试,礼部、户部和兵部都要忙好几个月。兵部运送试卷,维护考场内外稳定。户部调度钱粮,礼部和大学士出头,批阅试卷等等。朕就不一一细说。若不是这么麻烦,朕都想一年一次。”
“今年准备试卷,是不是得明年才能考?”刘彻道,“我说最快速度。”
康熙:“是的。至少得给礼部一个月时间出题。试卷出来,在京城印刷的同时昭告天下,各地打扫考场,准备钱粮,再等试卷运过去,天就冷了。四季如春的云南考生没关系,京城考生能冻生病一半。”
“所以是秋闱和春闱,没有冬闱和夏闱。”刘彻说出来,也没想要他回答,“那就明年吧。”
康熙张了张嘴想解释,对上刘彻“明年也不行的?”的视线,忍不住笑了,“明年秋闱,后年春闱。”
“啊?你为何不早说?”刘彻惊得睁大眼,“说,是不是故意的?”
康熙:“朕故意什么了?还没说今年不行,你就想跟朕吵。容朕说了?话又说回来,你知道恩科,朕还以为你知道明年是大考年呢。”
“我才来几天?”刘彻道,“那么多事,就算知道也忘了。”
康熙连忙抬起手,做投降状,“不吵行不行?”
“说得好像谁稀罕跟你吵似的。”刘彻哼一声,别过脸。
康熙不禁扶额,“答应朕不吵,回头朕帮你一起出题。”
刘彻转过身,上上下下打量他一番,面露轻蔑,“你?”
“你想找人做西洋钟,还想做能自己动的马车,那匠人就得懂点西洋的东西。”康熙道,“朕数学还行。”
刘彻:“我也会。”
“朕出题,你来做?”康熙立刻接道。
刘彻想也没想,“来就来。”随即就让太监准备笔墨纸砚。
一刻钟,刘彻看到纸上的字,每一个都认识,合起来全不认识,“这是,什么玩意?”
“不是玩意。”康熙猜到他不会,“你宣礼部的人,命他们把朝廷准备多加几科的消息透露出去,等等,不行!”
刘彻疑惑不解,“什么不行?”
康熙看看他,犹豫要不要说。
“你便秘?”刘彻道。
康熙瞪他一眼,“百姓懂得多就——”
“不好管?”同为皇帝,同样恨不得老百姓屁都不懂。但刘彻知道普通老百姓祈求的不过是吃饱穿暖,生活安定,没有战争。刘彻就故意激他,“堂堂一皇帝,居然怕普通百姓。”啧一声,“玄烨,你太让我失望了。”
康熙想送他一记白眼:“激将法对朕没用。别忘了,皇帝是朕也是你。老百姓闹起来,你会跟朕一起死。”
“我不怕。”刘彻扬起下巴,“你怕就直说,别往我身上扯。”
康熙是担心,见他一副“没人能伤着我”的模样,不禁说,“你不怕,朕就不怕。朕命硬!”
“好!”刘彻等的就是他这句,“明日宣礼部所有官员?”
康熙点头。
翌日上午,刘彻用过早膳,稍稍歇一会儿,就令小太监宣礼部的人。
没有索额图和凌普找太子,也没有花喇跟太子玩,也没有宫女敢勾搭太子,刘彻也没再让太子帮他批阅奏章,太子现在别提多闲。
每天吃过就看书,看得昏昏欲睡,导致夜里睡不着。偏偏爱新觉罗家的老祖宗一次没找过他。太子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就领着大儿子出去“微服私访”。
太子本来没打算带弘阳,他觉得他爹挺喜欢他儿子,才带上他。爷俩到门口,远远看到一群人往清溪书屋去。
太子悄悄跟到门口,问当值的侍卫,“出什么事了?那些人拿的什么?”
“像是往年的试卷。”侍卫道。
太子:“离秋闱还有一年多,这么早就准备出卷?”
“奴才不知道。兴许皇上突然想起来,就把人叫过去。”侍卫道。
太子他觉得不像,往里面看看,沉吟片刻,“张英来了没?”
“没有。”侍卫老实回答。
太子:“没他就不是什么大事。”冲他大儿子伸出手,“孤牵着你。”
“阿玛休沐?”小孩奶声奶气问道。
太子笑道:“你还知道休沐啊。不休息也可以出去,因为孤是太子。”说出来,猛然想起一件事,“来孤抱着你。”
侍卫忍不住提醒,“殿下,君子抱孙不抱子。”
“汗阿玛说可以。”太子弯腰抱起他,没往大门方向去,而是拐去无逸斋。到皇子们读书的地方,太子有些累,换一只胳膊抱他儿子,也没把小孩放下。随即故意从走廊上穿过,高声说,“弘阳,阿玛今儿领你去天桥。”
“天桥是哪儿啊?”小孩大大的眼中尽是好奇。
太子仿佛不知道里面正上课,“天桥就是天桥,那边好玩的东西特别多。什么爬杆,耍猴,斗鸡,都是宫里没有的。”往屋里看一眼,迅速收回,“想不想去?”
“想去。”小孩想也没想,脱口道。
不愧是他儿子,真乖。太子笑道,“阿玛现在就带你去。”
太子领着他儿子到城里,无逸斋下课了——中间休息。十四阿哥出来就找八阿哥,“八哥,下午没课——”
太子的话八阿哥也听见了,打断他的话,“知道你想说什么,他故意的。”
“我知道。二太子仗着我得上课,还冲我挑眉炫耀呢。”十四阿哥说起来就气,“可我就想去。我长这么大都没去过天桥。不对,我都不知道天桥在哪儿。八哥,就带我去吧。”
八阿哥掰开他的手,抽回自己的衣袖,“让四哥领你去。”
“忙着对账没空。”十四阿哥道。
八阿哥看向九阿哥。九阿哥慌忙说,“天太热,二太子请我去,我都不去。”
“十哥。”十四阿哥转头找人。
十阿哥摇头,“我比九哥还怕热。”
“你属蛇的?”十四阿哥大声问道。
八阿哥见他这么执着,“你把弘阳扔到地上,汗阿玛只踢你一脚,太子也没跟你计较,再闯祸,就没这么幸运了。”
十四阿哥顿时蔫了。
以前都不能出去,十四阿哥不羡慕。现在他爹允许出去,十四阿哥又正值贪玩的年纪,让他呆在屋里,简直是要他的命,“你们真不领我去?”
“外面太热。”八阿哥道,“不热我也不想去,离城里太远。”
十四阿哥抬头望着他,“一次也不行?”
“你的一次是这个月一次。”八阿哥很了解他,“下个月还会说一次。”
小心思被直白的说出来,十四阿哥有些不高兴,抿抿嘴,“我去找汗阿玛。”
“汗阿玛也不会领你去。”八阿哥道。
十四阿哥脚下一顿,“不用。我就跟汗阿玛说,二太子天天往外跑,也不知外面有什么东西吸引他。”顿了顿,“汗阿玛不信,我就说是女人。”
“想挨现在就去。”九阿哥道,“太子一定会满足你。”
十四阿哥不禁打了个寒颤,随即一想他爹对太子很严格,知道太子跑出去玩,一定会生气,“不用激我,现在就去。”拔腿就往清溪书屋跑。
十三阿哥不禁喊,“十四弟!”
“别管他。”九阿哥拽住十三阿哥的胳膊,“太子给汗阿玛面子,就以为太子不敢揍他。等他被太子抽的皮开肉绽,就消停了。”
第52章 十三献计
十三阿哥担忧道; “可是十四弟才七岁。”
“不是一岁; 该懂事了。”八阿哥道。
十三阿哥猛地看向八阿哥,心中很是意外; 按照以往他八哥不带他们出去; 也不会这样说; “十四弟惹八哥生气了?”
“没有。”八阿哥道。
十三阿哥不信; “那八哥……”往十四阿哥消失的方向看一眼,今天怎么这么说他?
“太子没冲你我挑眉炫耀; 却被十四弟看见,我不说十三弟也知道太子故意的吧。”九阿哥道。
十三阿哥点头。
九阿哥接着说,“被太子知道八哥领十四弟出去; 你猜太子会不会连‘负荆请罪’那事跟八哥一块算?”
不会。
哪天八阿哥犯到太子手里,太子会新账老账一起算。
十三阿哥:“那我去看着十四弟别乱说?”
“汗阿玛跟以前不一样。”八阿哥见他真担心十四,“不会凭十四弟几句就就训太子。指不定反过来训他一顿。”
十三阿哥转向九阿哥。
九阿哥:“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汗阿玛变了。”话音落下; 见师傅进屋,“先上课吧。”
礼部的人前脚走,十四阿哥胤祯后脚进来。刘彻正准备去榻上躺一会儿——你一言他一语; 说得他头疼。乍一看到他; 愣了一瞬; 以为看错了,“你怎么来了?”不是应该在上课么。
十四阿哥对八阿哥说告诉他汗阿玛; 太子出去找女人。可他从未告过太子的状,真到跟前,张了张口; 竟不知道该怎么说。
刘彻:“出什么事了?”
“太子二哥欺负儿子。”十四脱口而出,自个吓一跳。
刘彻见他像被吓到,误以为太子说话不算话,借机收拾他,“何时?”
“刚刚。”十四阿哥见他爹没怀疑,松了一口气,接着往下说,“太子二哥见儿子在读书,故意跟儿子说,他出去玩,就不带儿子,急死儿子。汗阿玛,太子二哥太坏了。”说完一脸委屈——想哭。
刘彻本以为真的,都在想回头见到太子可得好好数落数落他,整天跟个孩子计较什么。听他这样讲,顿时无语,“别难过,朕回头收拾他。”
“怎么收拾?”十四阿哥才七岁,许多事不说直白点,他根本不明白,“汗阿玛要打太子二哥吗?”他汗阿玛打太子,太子就会打他,打可不是他的目的。他的目的是太子不能再出去玩儿。
刘彻仿佛他肚子里的蛔虫,“没有朕的旨意,不准他出去行不行?”
“行!”十四阿哥忙说,恐怕慢一点他汗阿玛反悔。
刘彻瞬间确定他只是羡慕太子能出去玩,不禁笑了,“还有别的事吗?”
“大侄子身体弱,儿子以前听太医说,身子弱见不得风。”十四说着观察他爹的表情,见他爹皱眉,心中一喜,“太子二哥带弘阳侄儿一起出去的。儿子提醒他,他还怪儿子多管闲事。”
刘彻心想,你就是多管闲事,太子怎么没揍你呢。这么热的天,只有担心中暑的,从没听说有人担心见风,便配合十四,“太子真是越来越不像话!”
“儿子也这么觉得。”十四说着,眼巴巴看着他爹,“汗阿玛,儿子是担心弘阳侄儿才来告诉汗阿玛,汗阿玛能不能别说是儿子说的?”
刘彻:“当然不会。”
十四阿哥放心了,不由得露出笑脸,“儿子得去上课了,汗阿玛,儿子告退。”
“慢点走,别跑。”刘彻道。
小十四眉开眼笑道:“儿子遵命。”打个千,转身走出他爹的视线,立刻跑起来。
刘彻起身到门口,正好看到小孩迈着小短腿往无逸斋跑去,不禁在心里对康熙说,“你这个儿子不行。”
“他才七岁。”康熙道。
刘彻:“不是说他学问。对于这么大的孩子来说,心眼多,心胸狭隘,难成大器。”
“如果你口中的大器是储君,小十四确实不行。”康熙道。
还别说,刘彻真是这么想的。
“你先前说老四倔强,待人有些冷,我一直以为他性格孤傲,心胸狭隘。”
康熙微微摇头,“老四是佟佳氏养大的,他小时候佟佳氏是皇贵妃,其实和皇后没两样。佟佳氏疼他,老四吃穿用度仅次太子不说,佟佳氏统摄六宫,处事都是从大局出发,在她耳濡目染下,胤禛看事情不会只看眼前,也不会争一时之长短。”
“老四不是住阿哥所?”刘彻问。
康熙:“晚上去阿哥所睡,白天除了尚书房,就是佟佳氏那儿。”顿了顿,“小十四他们很少去后宫,是一个比一个贪玩儿。”
胤禛或许喜欢玩,刘彻觉得他更喜欢自己跟自己玩儿,“这样啊。对了,太子那儿——”
“别告诉保成。”康熙道。
十四阿哥回到无逸斋,就命他的人去盯着清溪书屋和讨源书屋。
八阿哥还算了解太子,太子着实吃不惯外面的饭菜,晌午在外面稍稍吃一点,和他大儿子坐在马车里逛一会儿就回来了。
父子二人到讨源书屋,还没到酉时。十四阿哥当时正在学库布。酉时两刻,结束了,他的贴身太监告诉他,太子在讨源书屋。十四阿哥拽着十三去清溪书屋旁边的园子里踢蹴。
十三知道他的目的,跟他有一下没一下的踢半个时辰,也不主动说,咱们别玩了,回去吧。或者去别的地方玩等等。
十四一直不见清溪书屋宣太子,按耐不住,不禁跑过去问守在门外的侍卫,“汗阿玛今儿忙不忙?”
“上午忙,下午不忙。”不是打听皇帝的行踪,侍卫也没瞒他。
十四阿哥眉头微蹙,回到十三身边就说,“不忙为何不宣太子?”
“上午忙忘了吧。”十三道。
十四阿哥想想,不是没可能,“我再去提醒汗阿玛一下?”
“一次是关心,两次过度关心,你平时又不关心他,突然这么在意,会引起汗阿玛怀疑的。”十三阿哥提醒他。
十四下意识往清溪书屋看一眼,面露不快,“汗阿玛太不靠谱了。”
“又不是第一天这么不靠谱。”十三渴了,想回去喝茶,洗个澡,不想再装下去,“你叫我来这边,就是为了看汗阿玛宣不宣太子?”
十四慌忙道,“不是!”
否决的太快,十三阿哥顿时确定,他来的目的就这一个,“不是就好。我们回去,明儿再找太监打听打听。”
被十三那么一说,十四也没勇气再告一次。噘着小嘴,不甘心的嘟囔着,“好吧。”
十三见他无精打采,担心他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汗阿玛连这种事都能忘,说明不在意你。我们——”
“也不在意他。”十四快速接道。
十三想笑,“不是。我们给汗阿玛点颜色看看,让他以后不敢忘记。”
“啊?”十四阿哥睁大眼,你咋比我还大胆?我捅二太子,你居然敢捅咱爹?还是我认识的十三哥吗?
十三给他一肘子,“想哪儿去了。我们和汗阿玛玩蹴鞠。”
“蹴鞠?对对,我怎么就没想到。”十四眼中一喜,乐得想为他鼓掌,“我没见过汗阿玛玩踢蹴,也没听说过,他居然好意思说会。回头让他和二太子,十一哥、十二哥和七哥一起。我们和八哥、九哥、十哥一起虐他们。”
十三年纪不大,也爱玩,但他知道什么能玩什么不能玩。告太子的状不可,和太子踢蹴,光明正大的虐他,哪怕太子心里不服,想揍他也得忍过去,“我们找八哥、九哥和十哥练几天,再去找汗阿玛。”
“我就是这样想的。”十四说着,拉起他的手,“快走。”
哥俩说话没避着奴才,清溪书屋附近当值的侍卫听到他俩的话,等他俩走远就向皇帝禀告。
刘彻等侍卫退下,就问康熙,“你说他是故意说给我听的,还是忘记小点声?”
“知道你不行,再练半个月也不是他们的对手,不怕你知道。”康熙道,“保成也没怎么玩过。”
刘彻笑道:“可惜我很行。”
“朕知道。”康熙道,“现在怎么办?”
刘彻:“五个小孩,我和保成两个就能收拾好他们。来人,宣太子。”
“嗻!”魏珠应一声,就往讨源书屋跑。
翌日傍晚,十四阿哥和十三阿哥拽着他们的三位兄长练蹴鞠的时候,刘彻带着便宜儿孙在清溪书屋玩蹴鞠。
儿子自然是太子,孙子自然是弘阳。
有弘阳在,清溪书屋的奴才都以为皇帝今儿高兴,陪孩子玩儿,也没往别的地方想。快要生的王氏也这么认为,第二天就命人把十五阿哥送过去。
十五阿哥玩累了,以至于回去的路上就睡着了。而他睡醒,他弟弟十六阿哥出生了,康熙又多了一个儿子。
刘彻听报喜的太监说是儿子,第一反应是看康熙,眼神移到他下半身。
康熙下意识夹紧腿。刘彻“扑哧”笑出声。
报喜的太监心下好奇,皇上这么高兴?
“笑屁!”康熙骂道。
刘彻想说什么,一看还有人在,让他退下,命梁九功把康熙早就准备好的礼物给王氏送过去,就在心里说,“屁太臭,笑你。”
第53章 爷孙蹴鞠
康熙呼吸一窒; “……别三句话不离屎屁,也不嫌脏。”
“知不知道什么是倒打一把?你就是。”刘彻不给他反击的机会; 快速说,“说起王氏; 我突然想到一个多月没翻牌子了,文武百官会不会怀疑你有隐疾?”
骂刘彻的话猛地咽回去,康熙险些把自个给呛死; “有隐疾的是你。”
“我没和你说笑; 你我不可能一直不翻牌子。”刘彻道,“文臣武将明面上不敢讲; 私底下也会议论。对了; 还有你皇额娘,她不敢管你,也忍不住会问。哪怕你我下禁令,也堵不住悠悠众口。”
康熙当然知道,“离大选还有一个月。”
“我去热河; 怎么选?”刘彻又问。
这是个问题。康熙看着他说,“别去了?反正这里有冰,也就热十来天。”
“十来天?”刘彻嗤笑; “你当我没过过夏天?”
康熙点头,“朕没骗你。畅春园比城里凉快,去年就是从七月中热到七月底。赶上下雨天,三伏天晚上睡觉都无需放冰。”
“那还去热河行宫干什么?”刘彻问。
康熙:“住腻了,出去走走。”
刘彻刚刚想过好多理由; 独独没想到这点,“不嫌折腾?”
“你说呢?”康熙把问题抛回来。
不嫌!
刘彻以前有机会就往外跑。可他觉得以康熙的性子,不喜欢热闹才对,“我不知道。”
“那就算了。对了,今年有大阅,此事朕年初已吩咐下去。”康熙道。
刘彻顿时来了兴趣,“为明年亲征检阅军队?”
康熙点点头,“你不嫌累的话,九月份还可以去木兰围场逛逛。”
围场?刘彻试探着说:“打猎?”
“是的。顺便考校八旗子弟。”康熙道,“兴许还能选出几个将才。”
刘彻:“我要是去的话,是不是得提前通知那边?”
“对。离这边有些远,他们得提前准备。”康熙说着,一顿,“你不是对火/铳好奇么,回头可以用那个打猎。”
刘彻立刻说,“那不去热河,九月直接从这边去木兰围场。我这就宣,宣兵部还是宣内务府?”
“朕出行都是内务府安排。”康熙道。
刘彻立刻想宣恭亲王常宁,抬眼一看,夕阳西下,不禁皱了皱眉,“天黑的怎么这么快?”
康熙顿时想笑,“你该说都用过晚膳了,天怎么还没黑下来。”
刘彻瞪他一眼,忍到翌日早朝,见到常宁就让他安排“木兰秋狝”。
木兰秋狝向来都是提前半年准备,此时离秋高气爽的九月,满打满算也就三个月。太子早朝之上听到他爹要打猎,低下头腹诽,你就不能消停两天?
不能。
酉时,小皇子们结束一天的学习,各回各屋洗漱的时候,今日当值的小太监王以诚到讨源书屋,请太子殿下和其长子前往清溪书屋。
以往夜里稍稍有点响动,就能把东宫大阿哥吵醒。而昨天踢蹴,玩的满身大汗的弘阳回到讨源书屋吃点东西睡下,夜里没醒不说,一睡到太阳高升。
小孩不懂睡的好不好,他只知道今天心情不错,听到太子喊他去清溪书屋,小孩大着胆子,抓着太子的衣角,仰头问,“踢蹴鞠吗?阿玛。”
“踢蹴鞠?”太子眉头皱了皱,“陪你皇玛法用饭吧。”
小孩脸上肉眼可见的失望,“不是蹴鞠啊?”
太子想说,不是。抬起头,不禁眯上眼,太阳光太刺眼。
刺眼?
他们昨天去清溪书屋的时候,好像也是这个时辰。
“也有可能是蹴鞠。”王以诚走了,太子刚刚也忘了问他爹找他干啥,而他爹最近都是太阳快落山的时候用膳,“回去换一下衣裳。”
小孩双眼亮亮的,“蹴鞠?”
“对,踢蹴鞠用的衣裳。”太子冲嬷嬷使个眼色,弘阳的嬷嬷抱着他回后院,太子也回去换一身劲装。
甫一进清溪书屋,父子二人就看到廊檐下放着一个蹴鞠,旁边还趴着一个小孩,试图把蹴鞠抱起来。太子仔细看去,正是他十五弟,比他儿子还小一岁多。
太子走过去,不禁说,“怎么让他趴在这儿?”
“十五阿哥不愿起来。”十五阿哥的嬷嬷说。
太子皱眉,面色不渝,“不愿意就由着他?夏日蚊虫多,咬到他再处置你,还有用吗?”
嬷嬷面露惶恐,连忙说:“奴婢这就把十五阿哥抱起来。”弯腰就抱小孩。小孩立刻挣扎,嬷嬷手上用力,小孩“哇”一声,大哭起来。
抱起蹴鞠的弘阳吓一跳,仰起头,弱弱地喊,“阿玛……”
“没事,别怕。”太子弯腰学着他小的时候康熙摸摸他的头,揉揉弘阳的脑袋,直起身,想让嬷嬷把十五阿哥抱去一边慢慢哄,就看到小孩盯着他儿子手里的蹴鞠。
太子想一下,伸出手,“孤抱着你,等一下给你玩,不准再哭。”
小孩有种小动物的直觉,听到太子的话,猛地闭上嘴巴,恐怕慢一点,他太子二哥揍他。可又想玩蹴鞠,脸上挂着两行泪的小孩就小心翼翼的伸出小手。
太子接过去,小孩到太子怀里,僵住,一动不敢动,别说要蹴鞠了。
刘彻换好衣裳出来,看到太子双手环胸,弘阳和十五阿哥玩蹴鞠,“怎么不再拿一个?梁九功,再去拿一个。”
“有了。”太子抬手一指,蹴鞠滚到他脚下。太子抬脚朝十五踢过去。
砰!
小孩抬脚想接,蹴鞠撞到他腿上,小孩一屁股坐在地上,张嘴就想哭。
太子下意识看向他奶嬷嬷。好巧不巧,奶嬷嬷也在看太子。太子顿时无语,“看孤作甚?”
“奴婢,奴婢以为殿下会把十五阿哥扶起来。”嬷嬷说着,慌忙把小孩抱起来。
太子揉揉额角,转向他爹,这嬷嬷也是你挑的?
刘彻也没想到奶嬷嬷这么没眼色。
王氏分位低,儿子的嬷嬷由不得她选。康熙宠王氏,四妃担心王氏吹枕头风,比如她们给十五挑的嬷嬷不好等等。四妃给十五选奶嬷嬷的时候,特意问过康熙。
当时康熙很喜欢肤白貌美,温柔懂事,肚子还争气的王氏,因此特意看了一下十五的奶嬷嬷。如今芯子换成刘彻,刘彻不知道这里面的事,太子那一眼让他明白,人是康熙挑的。想解释,也没法解释,“王以诚,宣顾问行。”
“嗻!”王以诚应一声就走。
奶嬷嬷脸色煞白,手上不禁用力。
小孩不舒服的哼唧一声,太子听到了,扭头看去,嬷嬷手指发白,小孩又想哭。太子不禁皱了皱眉,“给孤。”
嬷嬷下意识把小主子递过去。
太子接过去,弘阳不乐意了,他阿玛为何总抱别人?抬脚踢开挡路的蹴鞠,伸出小手,“阿玛抱抱。”
太子低下头就想解释。刘彻走过去,弯腰抱起他大孙子。直起身,注意到小十五和太子有三分像,而怀里的小孩跟太子也有三分像,这三分都随了康熙。刘彻却莫名想笑,转向站在他身边的人,“儿子抱弟弟,老子抱孙子,弟弟没有孙子大,有意思吧。”
康熙抬腿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