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妃常撩汉:世子还娶否-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成天只知道踏实干活,而且嘴巴还特紧。

    任何与她无关的事情,她都绝对不会,生出一丝的好奇之心,而去千万百计地打听。

    在宫中干活,不就是需要这种品行么?

    得到巧嫔娘娘地欣赏之后,念奴很快便成为了巧嫔的心腹。

    念奴牢记着小姐对她的嘱咐,只要将巧嫔的一举一动,如实通过特殊的途径,及时传给皇后娘娘便可。

    其他的事情一概不用她考虑。

    假如遇到特别紧急的情况,又恰好与皇后联系不上的时候,便使用小姐留给她的纸鸽,及时地将消息传给小姐便好。

    ※※

    吟儿离开皇都,去到西北边境之后,麟世子便继续陪同波临国的使者团,在全国各地参观。

    只到十天之后,才圆满地完成了接待任务。

    送走波临使者团之后,麟世子便全身心地,投入到打理中央钱庄要务当中。

    如今中央钱庄的业务,已经全面推行开来,各个部门皆是业务繁忙,应接不暇地情形。

    夏梓麟回来掌控全局之后,云世子的主要精力,便放在了钱庄一楼的储蓄业务上。

    由于中央钱庄乃是国家机构,提供的存款利息,要比私人钱庄高几个点。

    那些个有积蓄的人们,便自然会选择将银子存到这里来。

    存款部的业务得有多忙,列位是可想而知的。

    吟儿不在,遇到重大事情,都得要梓麟来拿主意拍板。

    他可谓是成天,都扎在中央钱庄了。

    但他很快又被皇上召进宫,让他暂时代太子殿下行使职权。

    除了不批奏折之外,太子殿下其他事务的处理,都交到了他的手中。

    自打太子殿下出行西北边境之后,皇上少了一只帮忙监国的臂膀,便自然想到了麟世子。

    如此一来,他便不能像以前那样,有事才会去上朝了。

    现在的他,每天都要像其他朝臣那们,凌晨到来之前,便要去临朝听政。

    等到辰时,下了朝之后,先处理完朝中之事。

    到了下午,再去中央钱庄处理要务。

    不过,便是再怎么忙,皇后娘娘那边的情况,以及二皇子那边的动向,夏梓麟都有派出专人,一直关注着。

    皇宫的情况和二皇子的动向,都在他的视线范围内。

    好在一切皆正常,两个地方都没有发现什么异动。

    时间在平静中一天一天过去,眨眼便到了六月下旬。

    这几天,夏梓麟分外的开心,前段时间,他便接到了吟儿的纸鸽传书。

    女孩儿告诉他,她们已经同太子殿下一起返程。

    按照时间来算,吟儿用不了多久,便会返回皇都了。

    自当虹桥镇上,二人分别之后,总是离多聚少。

    虽然二人可以常常用纸鸽传书,但毕竟没有常伴左右,最多也只能聊慰一下相思之情。

    马上便会同吟儿相见了,夏梓麟能不开心么?

    不过,佳吟在传书中有提到,说她们在去的时候,路过春陵县境时,发现许黎中曾经有过异动。

    因为他们找到一条极其隐密的秘道,顺利越过了春陵,才导致了许黎中的行动计划失败。

    去时没来得及下手,那么回程的时候,他们一定会展开行动的。

    很有可能,二皇子是打算利用,这次太子与皇上分开的机会,分别将他们除之而后快的。

    他要趁这个大好的机会,展开他的夺位计划。

第八二四章 狡兔三窟

    不过呢,吟儿让麟世子不用为他们担心。

    毕竟此行,有自己,有太子殿下和哥哥佳靖,相信一定能想出办法来,给二皇子致命一击的。

    西北那边你不用担心,但保护皇上和椒房殿一脉的重任,便要落在你的身上了。

    吟儿最后给了麟世子一个提示:二皇子在伽蓝寺附近,有个死士基地。

    为了让麟世子快速找到位置,吟儿还附上了一张地图。

    麟世子看完吟儿的传书后,认为她分析的十分到位。

    既然自己无法去到她身边,助她一臂之力,那便将皇都这边的事情打理好。

    这一次,二皇子定然是准备,在西北和皇都将太子和皇上,分而击之。

    那么,两地都存在着巨大的风险。

    吟儿,这次虽然我们天各一方,但我们在为一个目的而努力着。

    那便是保护好太子和皇上,粉碎二皇兄的阴谋。

    想到这里,夏梓麟估摸着,二皇兄一定会赶在太子回宫之前,对皇伯伯下手的。

    便马上带着李奇,在深夜偷偷来到,二皇子隐藏在伽蓝寺附近的秘密死士基地,打探情况,看他们有没有什么异动。

    可是,当他们找到那个偌大的山洞后,却发现,洞中已经没有一个人在里面了。

    看来啊,二皇子是懂得“狡兔三窟”这个道理的。

    他已经从此处撤到了其他的基地。

    梓麟原本打算,今夜便易容成孙启,进入到洞中,然后用吟儿炼制的强效迷魂散,将洞中的死士们全部解决掉。

    然后从父王麾下的东山大营里,抽出一万多精锐,扮成二皇兄的死士,智取二皇兄的。

    看样子,此计无法进行了,只能在对垒中,与二皇兄真枪真刀地对阵了。

    ※※

    而在二皇子的宫殿里,这几天的气氛也是特别的紧张。

    这一刻,孙启带着一帮侍卫,大气都不敢出的立在院子里。

    二皇子正在书房外的回廊上,负着双手焦灼踱来踱去。

    自打他知道太子殿下,顺利到达西北大营之后,便将那个无能的春陵县令许黎中,来来回回痛骂了不下百十遍,连他的祖宗八辈也没能幸免。

    按照时间推算,太子殿下应当启程朝回返了。

    为何死士营统领刘龙飞和县令许黎中,还没有传回任何好消息?

    假如刘龙飞和许黎中再次失手,让夏梓蕴如期顺利返回。

    那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便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才能再次遇见了。

    二皇子他能不心急如焚么?

    就在二皇子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不停地转来转去的时候,一只信鸽飞了进来,停在了二皇子的手腕上。

    取下绑在鸽子腿上的细管,取出刘龙飞亲笔书写的纸条,二皇子快速阅览了一遍,脸上马上露出了激昂的情绪。

    他看了一眼孙启,便转身进了书房。

    孙启明白了,春陵县传来了好消息,皇都这边,二殿下马上便要展开行动了。

    他在替主子开心之余,马上便跟着走进了书房。

    皇上自打太子殿下离开后,失去了得力助手,一时之间,便陷入了极度忙碌的状态当中。

    因为由太子监国时候,经他处理的许多奏折,一下子全都转到了皇帝的手中,需要皇上亲自批复这些奏折。

    虽然皇上加班加点,衣不解带。

    但待批复的奏折,还是堆积如山,让皇上没有片刻的休息时间。

    没有办法的皇上,只好到了晚间,还让肖公公,将那些个奏折,带到昭德殿后厅的寝宫里,通宵达旦地进行批复。

    以至于根本没有时间,去后宫临幸他的妃嫔们。

    在这些日子里,每每一到晚间,皇后韦然便会一如既往地来到昭德殿,将自己亲手熬制的补汤,给皇上送了过来。

    今天也同往常一样,不劳肖公公动手,皇后便将补汤为皇上盛了一小碗。

    温婉地伸手取下皇帝手上的奏折,然后侍候他,一小口一小口地将补汤喝完。

    抬起手,正打算为皇帝擦擦嘴角,却听见看门的小太监,越来越焦急,离他们越来越近地声音:

    “巧嫔娘娘请留步,您如此地强行闯入,皇上会治奴才的罪的……!”

    当皇帝和皇后二人,抬眸看过去的时候,巧嫔已经强行闯了进来。

    她一进来,便马上跪下,向皇上和皇后请安后,才举起手中的陶钵,情真意切地说道:

    “请皇上饶恕臣妾强行闯入之罪。

    臣妾许久未见皇上,得知皇上为国操劳夜不能寐,心疼之至。

    便亲手熬制些补汤,送来请皇上享用,以解除疲劳,保龙体安康。

    臣妾还要顺便提醒一下皇上,切以龙体为重,不要太过操劳。”

    皇后很是欣慰地起身,缓步来到巧嫔身边,含笑接过她手上的陶钵,随手递给了肖公公。

    这才伸出双手,亲热地将巧嫔扶了起来。

    皇上此时心情不错,加上巧嫔强闯昭德殿,那也是关心他,为他送补汤来的,心中有些感动,便没有开口怪罪于她。

    那名看门的小太监,才长松了一口气,转身走了出去。

    “皇后,巧嫔,补汤朕已经收下了,您们且离去吧。

    没有传召,切勿再来。

    朕的身体,朕知道怎么将息。

    加上,有肖公公为朕把关,应当无虞。

    你们便放心吧。”

    皇后娘娘和巧嫔同时应了声:“喏,臣妾告退”,便同时朝大门走去。

    巧嫔刚刚走到大门前,却十分不甘心地回过头来,再次向皇上提出请求来:

    “皇上,您身边还是得有个,细心的女子陪在身边最好。

    那今晚便让臣妾陪在您身边吧?

    巧嫔可以为你研墨挑灯,还可以为你添衣铺被。”

    “巧嫔你说的是些什么话,你明明知道,朕的昭德殿,从不留妃嫔在此过夜。

    朕这里一切,自有肖公公打点的妥妥当当的。

    好啦,巧嫔休得多言,速速离去吧!”

    巧嫔听见皇上没有半点温度的话语,便知道无论如何,皇上也是不会破例,让她留在这里过夜的。

    只好遗憾地闭了嘴,心里诸多不甘的屈膝福了福,才转身走出了大门。

    皇后娘娘走到门边,看似无意地回头看了肖公公一眼。

    肖公公微微点了点头,待二位娘娘离去之后,便将巧嫔送来的补汤,亲手拿到净房里倒掉了。

第八二五章 皇后示好

    二位美人走出昭德殿之后,皇后娘娘则亲热地拉起巧嫔的手,二人边走,边亲热地聊起了家常。

    “本宫发现,巧嫔最近气色越发地好起来,肤色如同凝脂一般洁白嫩滑,好看着呢!

    本宫同你一比,便真心被比下去了。究竟还是年轻好看,难怪皇上越发地愿意宠幸于你了。”

    皇后娘娘说这些话的时候,脸上挂着真诚地笑意,发自内心地称赞着巧嫔。

    话说这巧嫔,一向都是个会查颜观色的主。

    见人说人话,遇鬼说鬼话,同后宫里面的妃嫔们一样的圆滑,恭维人乃是她的一门绝技。

    在听到皇后娘娘亲口夸奖后,她马上换上蜜汁一般地笑容,及时地对皇后娘娘展开了恭维:

    “皇后娘娘您过誉了,巧嫔真心不敢当啊!

    在您的面前,巧嫔可当不起肌肤胜雪这个词。

    因为这个词,是专门为皇后娘娘发明创造出来。

    您的肌肤才是最好的!

    您虽然比巧嫔大了几岁,但我们若是去到一个无人认识的地方,旁人肯定会以为巧嫔比皇后娘娘年长哩。

    巧嫔的肌肤,根本不能和皇后娘娘的肌肤,同日而语啊!”

    皇后娘娘听罢温婉地抿唇一笑,谦虚地道:

    “巧嫔说话认人听起来真心舒服!

    你如此盛赞本宫,但本宫心里是明白的。

    本宫比你年长许多,怎么可能比得过,正值芳华之年的你呢?

    不过呢,话又说回来,这女人的肌肤的确甚是重要,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全力地进行养护。保证不让过早的衰败才好!”

    巧嫔频频地点着头,表示皇后娘娘的话太正确不过。

    点罢头,却好似突然想起一件事情来,对着皇后娘娘道:

    “哦,对了,巧嫔有听说,皇后娘娘所用的膏沐,全都出自于薛佳吟之手。

    佳吟那个丫头,还真是个难得的人才,仿佛什么事情都难不倒她一般。

    她是个完美之人,什么事情都能在她的手中做到极致,令人不佩服都不行!”

    “巧嫔说的很是,吟儿丫头确是当得起此番夸奖。

    哦,马上便到本宫的椒房殿了,巧嫔要不要去殿内坐一坐,我们姐妹俩个可以多说一会儿话?”

    提起佳吟,皇后娘娘更加开心,她毫不吝蔷赞美之词,同巧嫔一边走,一边涛涛不绝地谈起佳吟来。

    夜色中,前方的椒房殿,已经看得很清楚了。

    皇后娘娘难得地,再次向巧嫔发出了邀请:

    “本宫的椒房殿就在前面了,巧嫔要不要去坐坐?

    本宫有吟儿送来的各种新奇饮品和茶点,你要不要去品尝品尝?”

    “谢谢皇后娘娘,天色已然不早,巧嫔便不去叨扰了。您早点安寝便好!”

    面对皇后娘娘的邀请,心中没底的巧嫔,有些慌乱地开口拒绝了。

    皇后今夜是怎么啦?为何如此地热情,这完全不是她的风格嘛。

    说话间,二人便来到了一个十字路口。

    巧嫔谢过皇后娘娘的再次邀请,便转进右边的那条甬道,朝着自己的延庆宫匆匆而去。

    巧嫔之所以要匆匆地,朝自己的宫殿里跑,没敢答应皇后娘娘的相邀,乃是有原因的。

    她发现,最近一个多月以来,皇后娘娘似乎突然改变了对她的态度。

    在这之前,皇后娘娘对她,可从来都是不咸不淡的。

    犹记得,每次早上去给皇后娘娘请早安的时候,皇后总是招呼一声平身之后,便让宫女们给众姐妹每人端上一盏早茶。

    接下来,便例行公事地问一问各位嫔妃有无要事,假如没有,便快速饮完早茶,率先带头离开殿堂。

    从来没像今晚这样,主动热情地同自己聊家常,还开口夸奖自己。

    更令她惊奇地是,居然还主动发出邀请,去她的椒房殿作客。

    她的椒房殿,除了皇上是常客之外,印象当中,还没有那一位妃嫔光顾过。

    当然,那种例行公事的,去给她请早安,应当不算是光顾过椒房殿的。

    这如何不令巧嫔惶恐呢?

    皇后娘娘的举动,太不正常了,这令她心中十分的不安。

    她便急着回宫,打算传信给二皇子,让他帮忙分析一下,皇后娘娘真正的用意。

    巧嫔回到延庆宫,马上通过信鸽向二皇子发出了请示。没过多大一会儿,便收到了二皇子传回来的消息。

    二皇子告诉她,一定要接住皇后娘娘抛来的橄榄枝。

    他告诉巧嫔,只有同皇后娘娘搞好了关系,才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近皇上。

    最近一段时间,二皇子时不时地提醒着巧嫔,说她手上唯一的那一枝《燃即殒》,到了发挥其作用的时刻了。

    深谙二皇子心思的巧嫔,如何不懂得此言是什么意思?

    她也想尽快将此香用在皇上身上,助二殿下早日达成愿望啊!

    无奈,自打太子殿下离开皇都之后,皇上为了国家的大事,日忙夜忙,根本顾不上后宫的这群女人们。

    连皇后娘娘都在夜夜空房的,忍受着暗夜的孤寂。

    她这个并不十分受宠的嫔妃,便更不肖得说了。

    她哪里来的机会,去接近皇上身边嘛?

    无奈二皇子催促的甚为急迫,特别是今天开始,他都催促了好几次了。

    无奈的巧嫔,只好冒着触怒圣颜的风险,打着为皇上送补汤的借口,强行闯入皇上的寝宫。

    她是这样打的主意,皇上为处理国政,已经许久没去过后宫了。

    这些日子以来,他一直在自己的寝宫里,而且还是通宵达旦地熬着夜,没有黑天白日地,同那些枯燥的奏折们为伍。

    假如本宫在冷寂的深夜里,忽然出现在他的身边,亲自侍候他喝下补汤。

    再来个娇莺恰恰地,提出为他来个红袖添香,研墨递纸,在他的身边极尽表现出女性的柔美。

    或许瞬间能触动皇上呢,因为他毕竟有好长的时间,都没去过巫山会过云雨了。

    假如达到了取悦皇上的目的,那她便会在侍寝的时候,毫不手软的点燃那支《燃即殒》。

    为了二皇子的大业,取了皇上的那条老命。

    来之前,巧嫔已经准备好了解药,即使她全程陪在皇上的身边,她也是一点危险都不会有的。

    可她万万没想到,皇后娘娘居然先她一步,来给皇上送补汤了。

第八二六章 突发天灾

    有皇后娘娘在,借她一百个胆,也不敢在皇上面前展示她的媚功。

    意识到今晚的计划已经落空的巧嫔,心中有说不出的失望。

    但为了不让皇后,揣测出她此时的心理活动,只好强撑着,假惺惺地陪着皇后唱戏,说些没有营养的恭维话。

    她确实没弄明白,皇后缘何,突然对自己的态度,来了个大转折,莫名的亲热起来。

    好吧,既然二殿下传来旨意,让自己接近皇后,那肯定必须地,要按照指示办喽。

    二殿下说的对,同皇后搞好关系,才有更多的机会接近皇上嘛。

    接下来的几天,巧嫔便频频开始出入椒房殿了。

    她现在不仅每天早上,按时按点地去向皇后娘娘请安问好。

    便是到了傍晚的时分,她也会不嫌麻烦地,去向皇后娘娘问晚安。

    真正做到了晨昏定省。

    再也不像从前那样,总是找出各种合理的理由来,能够不去向皇后娘娘请早安,便尽量不去。

    至于晚安嘛,那更是从来都未曾想过的。

    因为皇宫里面的规矩,请早安是一定要去的。

    至于问不问晚安嘛,便是各凭心意了。

    不去,也不会招来什么指责。

    巧嫔还经常捎带一些好吃的,好玩的,来取悦九殿下和十公主。

    一时之间,巧嫔便成为了椒房殿的座上客,二人很快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姐妹。

    皇后娘娘也对巧嫔展示了热情的态度,无论她何时来到椒房殿,总是做到热情接待。

    还常常拉着巧嫔的手,出现在后花园,或者皇宫内其他的景点处。

    二人突然的友好,让其他妃嫔们大为惊讶。

    皇后娘娘由来温柔端庄,心胸宽广。

    她从不找妃嫔们的不是,但也从来不和,其他妃嫔们走得太近。

    她这是怎么啦?难道是年纪渐大,许多事情想透彻看开了?

    巧嫔在与皇后的关系变得亲密之后,许多嫔妃们,看见她和皇后走得近,便开始巴结讨好起她来。

    皇后一向甚得皇上之心,同她搞好关系,那便等于有机会取悦皇上啊。

    其实妃嫔们哪里会知道,皇后娘娘对巧嫔的友好,却是因为吟儿为了一举将二皇子拿下,才千里传书请求皇后娘娘这般做的。

    这是她们实施计划的一部分。

    为了早日让巧嫔露出马脚来,光是念奴一个人的盯梢,还不能达到最佳效果。

    皇后娘娘自然也便成为了,此计划当中的一个重要人物。

    ※※

    自打同皇后娘娘搞好关系之后,巧嫔如同变了个人一般,以往很少串门的她,近日变得异常活跃起来。

    椒房殿对她来说,是什么时候去,便可以什么时候去。

    而且,她在皇后娘娘面前,也改了口,对皇后一口一个姐姐的叫着。

    巧嫔专门向皇后解释过,她说叫一声姐姐,比叫一声皇后娘娘来得亲热多了,显得一点儿也不生分。

    多叫几声后,还会骤然生出一种不是亲生姐妹,赛过亲生姐妹的感觉出来。

    皇后娘娘温婉地一笑,根本不开口表示否认,随她高兴便好。

    与皇后娘娘搞好关系之后,巧嫔在宫中的地位,一下子抬高了许多。

    她每每在进入皇上的昭德殿的时候,那些个把门的小太监们,再也不拦阻她。

    这让她很开心,终于可以不受阻拦地,开心见到皇上了。

    于是她也学着皇后娘娘,每晚都会熬制各种名目的补汤,送去皇上的昭德殿。

    只可惜每次她来的时候,都落在了皇后娘娘的后面。

    反正巧嫔的补汤,皇上是一次也没有饮用过。

    这让巧嫔很抓狂,二皇子催促她下手的命令,一天比一天紧,虽然心急如焚,但她却是一筹莫展。

    ※※

    这天早朝时分,皇上正端坐龙椅之上,眉头拧成一双疙瘩地,听着孟相的奏报。

    “微臣启禀皇上,刚刚接到绥亭郡,江郡守传来的急报。

    传他们郡所属的五个县,在七日前发生了强烈的地震。”

    “哦?发生地震的中心位置在哪里?人员伤亡情况怎样?”

    皇上一听马上从龙椅上欠起了身子,急切地问道。

    地震?这消息太可怕了。

    在科技落后的年代,他们一向都将地震,当成一件天下,即将大乱的一种可怕的征兆。

    故而,皇上才会如此的惊慌。

    孟相也是一脸的担忧,他接过皇上的问话,道:“微臣回皇上的话,中心位置发生在满平县。

    当地震发生的第一时间,江郡守便传八百里加急,来皇都向朝堂报备了。

    故而,那人员伤亡情况,江郡守还没来得及统计出来。

    江郡守请皇上速派赈灾特使,带上资金和物资,火速赶去灾区进行援助。”

    “请各位爱卿议一议,谁是赈灾特使的最佳人选?”

    殿堂里一时议论纷纷。

    薛相认为,既然是地震引起的灾害,便应当由对口的,工部吴尚书来提出人选。

    工部吴尚书,便向皇上推荐了他手下的两名大员,一个是工部钱侍郎,一个是水利司明郎中。

    但孟相马上站出来反对:“赈灾这种事情滋事体大,吴尚书不认为,您推荐的这两位官员的品阶太低了吗?

    一位官居三品,另一个却是四品官员,让他们担当如此大任,微臣认为极其不妥。

    当他们到达赈灾现场后,在处理起具体事务的时候,根本无法调动,所需要的人力和物力。

    难道你们大家都忘记了本朝的规矩么?被封为特使之职的,由来是皇室人员么?”

    薛相并不认可孟相的意见,他反驳到:“本朝历来的确有这个规矩,但也有特事特办的先例。

    微臣认为,工部在处理自然灾害之事上,是最具经验的。

    在大的灾难面前,我们不能一味地墨守成规。

    难不成为了所谓的规矩,生生地派出一名,根本不懂得如何处理,没有任何经验的皇室人员去赈灾么?

    你们有没有想过,当他们到达之后,会因为不知如何处理,而将会耽误宝贵的时间。

    但微臣认可孟相最后的那句话,便是两位大人官阶确是低了点,只怕在赈灾过程当中,镇不住台。”

    皇上点了点头,认可了薛相的观点。

第八二七章 掠风求援

    孟相并不打算放弃他的意见,便大步走到皇上面前,用急促的语气,继续发表他的高见:

    “薛相的话,不无道理!

    既然薛相也认为,二位大人在关键的时候,镇不住台。

    那么,微臣便认为,还是派出皇室人员最为妥当。”

    “孟相此言有理,那爱卿们认为,皇室人员中,那一位最合适当这个特使?”

    皇上扫视一遍,立在自己面前的众位臣子,耐心地问道。

    殿内的臣子们,便开始你望我一眼,我望你一眼,思考着谁才是最佳人选。

    一直在旁听的二皇子,一下子发现吏部于尚书,对着自己看了好几眼。

    看他那个架式,马上便让二皇子明白了。

    这于尚书是打算,推荐自己去当特使啊!

    便瞬间拉长了脸,眼神也露出了凶光,狠狠地瞪了于尚书一眼。

    于尚书害怕地将脖子一缩,低着头不敢吭声了。

    有人提三皇子或者四皇子,皇上摇头。

    认为这两位皇子,除了吟风弄月之外,没有应对大灾大难的能力。

    有人提六皇子,皇上认为这位皇子,的确有才华,有魄力,也很有思想。

    但是这些年以来,朝堂一有大事,全部都是由太子出面,给处理的妥妥当当。

    六皇子从来没有独力承担过。

    这次赈灾的事情太重要,而且那满平县,在苍云国的西南边陲,与昆夷国紧邻,离皇都太远了。

    假如遇到突发的大事情,他们没了主心骨,不知道如何应对,可怎么好?

    皇上主要是为边地的百姓们在作想,赈灾做不好,受苦受难的还是老百姓,不是么?

    他还巴不得让六皇子,多去历练历练的。

    假如这次太子在,朕一定让太子带着他一起去。

    皇上接连否认了几位皇子,孟相马上便开始推荐,他认为最合适的特使人选起来:

    “启禀皇上,微臣认为麟世子可当此任!

    麟世子这些年来,常常多次担当特使。

    处理起事情来,也是沉稳果敢,不拖泥带水。

    而且从未曾出过任何的差错。

    微臣之所以力荐,乃是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哦,请爱卿给朕细细道来!”

    “麟世子如今是中央钱庄的主理,咱们国家的真金白银,全部掌管在他的手中。

    赈灾这种事情,主要的便是资金和物资。

    那么,世子爷调配起来,便是举手之劳,省去了层层报批和申请的环节。”

    孟相这一番话,说的有理有据,没有人找得出反驳的意见来,大殿一下子变得寂然无声起来。

    皇上当即拍板:“夏梓麟听令!夏梓涵听令!”

    麟世子和六皇子同时走到皇上面前,跪下听令:

    “朕命夏梓麟为绥亭郡赈灾特使,任六皇子为赈灾副使,即刻出发!

    赈灾期间,夏梓麟有权调配中央钱庄的资金。

    待赈灾结束后,将资金报告详细报与朕便可!”

    “臣夏梓麟接旨!”

    “儿臣夏梓涵接旨!”

    麟世子和六皇子拜别皇上后,便匆匆出殿,各自回府做准备去了。

    ※※

    安排好赈灾之事后,皇上终于松了一口气。

    有麟儿亲自出马,便没有什么心可担了。

    他绝对不会出半点差错,而且会快速地,将事情处理圆满的。

    之所以让老六跟着他,意在让他跟着去观摩学习。

    不过皇上心里还是有些不舍,本来麟儿扛起了太子的担子。

    这一下子,他又要失去一个好帮手了。

    好在,太子也应当快要回朝了。

    那朕便再坚持几日,等太子一回来,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