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药田种良缘-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贺云峰这才想起来什么,问道:“那你刚才说有事,该不会就是为了新镇长继任吧?”

    “是。”这种事没什么好隐瞒的。

    “原来是这样,那好,我知道了。”贺云峰亲自送二人出门。

    眼瞅着杜晓瑜上了前,贺云峰才找机会把程锦绣拦下来,对刚才的事情感到很抱歉,“我这个人嘴笨,脑子也不算太灵光,很多时候说错了话连自己都不知道,刚才在后院,我不知道姑娘为什么提起恢复容貌的事突然之间就脸色不好了,你能不能提点我一下,那我以后要再见着你,就不敢说些冒犯你的话了。”

    程锦绣深深看了贺云峰一眼。

    贺云峰越发的不自在。

    “我没有不高兴,是少东家多虑了。”程锦绣后退一步,缓缓说道:“你若没有别的事,我就先走一步。”

    “哎,程姑娘……”

    贺云峰对着程锦绣的背影喊了一声。

    程锦绣无奈停了下来,转身,“怎么了?”

    贺云峰犹豫片刻才问,“是不是那天晚上我娘真的跟你说了什么,所以你连带着我也一起讨厌了?”

    程锦绣心想这位少爷的心思还真是敏感,那都多久前的事儿了,竟然能记挂到现在。

    “没有。”她摇摇头,“少东家和尊夫人都是我的救命恩人,别说尊夫人没对我说过重话,就算是说了,那也是应当的。”

    “那你……”

    “少东家快回去吧!”程锦绣催促他,“我都看见有病人进铺子了,你要是再不回去,一会儿该耽误病人了,到底是男女有别,咱们俩这么站在这里说话也不妥。”

    “那程姑娘慢走,我就送到这儿了。”贺云峰目送着她离开,心中有些失落。

    为什么总觉得自己一靠近程姑娘,她就有意躲着他呢?他好像也没对她做过什么出格的举动啊,不过就是随便说说话而已,她竟然还搬出男女大防来。哎,姑娘家的心思果然难懂。

    杜晓瑜不用回头也知道程锦绣被贺云峰拦在后头了,因此等程锦绣一追上来就笑问,“那个呆头鹅,他跟你说什么了?”

    “没什么。”程锦绣想起贺云峰那笨嘴拙舌的滑稽样子,不由得好笑,“他竟然还记着我不辞而别的那件事,一直以为是他娘跟我说了什么,所以我才会自行离开,顺便连他一起给记恨上了,你说怎么会有这样的人,明明长得清秀儒雅,偏偏到了姑娘家面前,说话又结结巴巴,笨得不行。

    本来嘛,姑娘家见到外男才会有这样的反应,可我觉得放到这位少东家身上就调换过来了,大概是他性子比较腼腆吧!”

    杜晓瑜道:“那你可就猜错了,贺云峰在我跟前那叫一个口齿伶俐,认识这么久,我还从来没见过他跟谁说话这么结巴的。”

    程锦绣一愣,“怎么,他在你面前的时候不是这样的吗?”

    “不是。”杜晓瑜含笑,“我初见他的时候,他还是个彬彬有礼的隽秀公子,尽管因为生疏,言语上多有规束,但也没结巴过,后来相熟了,更是没了那么多拘束,想到什么说什么。

    我一直觉得贺云峰是个很会说话的人,怎么一到姐姐面前竟然变成了呆头鹅,还是一只心思敏感的呆头鹅,老是担心自己在姐姐面前说错话惹你不开心,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呢?”

    程锦绣算是听出来了,杜晓瑜诚心打趣她,她腾出手来不轻不重地掐了杜晓瑜一下,笑骂:“你这小蹄子,拐着弯儿的拿我寻开心是吧?”

    杜晓瑜吃痛,忙往一边闪躲,嘴里讨饶道:“我哪敢拿姐姐寻开心,不过是说出事实罢了,姐姐要不信,等哪天我把贺云峰叫出来,你躲在别处悄悄看着,看他是不是跟我说的一样,在我面前直言不讳,一点都不紧张。”

    程锦绣轻哼,“我才不看,他在你面前是个什么样,跟我有什么关系?”

    杜晓瑜眉头挑了挑。

    两人正打算回镇衙,程锦绣眼尖,看到了对街站着的人,突然抿唇笑道:“既然有人来接你,那我还是识趣一点先走了。”说完从她手里把装着芦花鸡的麻袋接了过去。

    还没等杜晓瑜反应过来,程锦绣果然已经大步离开。

    杜晓瑜抬起眼,见到傅凉枭站在对面的街市上,那是一家卖伞的摊子,挂了很多油纸伞出来,五颜六色,像是朵朵盛开的绢花。

    坦白了身份以后,傅凉枭身上那种清傲凉薄的气质越发出挑,影子被炽烈的光线拉长,森黑浓重,然而望着她的那双眼睛,却温柔得有些过分,仿佛随时都能将她拽入堕落的欲望深渊。

    这样的人往那些花伞堆里一站,第一眼就让人有一种强烈的格格不入的感觉,若是杜晓瑜强迫症再严重一点,没准会直接冲过去将他从那些伞堆里捞出来。

    因为第一时间都会觉得他不属于这种地方。

    好在杜晓瑜并没有那么做,她只是四下看了一眼,确定没熟人才走慢慢到他跟前,“你怎么来了?”

    傅凉枭挑唇,“我要是再不来,你就该去找别的男人了。”

    “你竟然跟踪我,还偷听我们姐妹说话?”杜晓瑜没好气地掐他一把。

    傅凉枭似乎感觉不到痛,颀长的身形岿然不动。

    他没跟踪,不过想也知道她刚才去了哪里。

    杜晓瑜大概也是觉得大街上的做这些小动作不体统,很快收了手,“说吧,找我做什么?”

    傅凉枭认真看她一眼,问:“想不想去京城?”

    杜晓瑜故意卖关子,“如果我说不想去呢?”

    傅凉枭伸手戳戳她的脑袋,“不想去,你就待在这儿招婿。”

    杜晓瑜顿时翻了个白眼,“那既然你什么都安排好了,为什么还来问我想不想去,反正栽到你手里,我是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了。”

    话落,又认真起来,“不过说实话,我暂时还没想好要跟你走。”

    “为什么?”他眸色微暗。

    杜晓瑜犹豫了一下,“王爷,你实话告诉我,以我这样的出身,要想当上你的正王妃有多难,我需要怎么做才能让自己的身价更高一些离你更近一点,你指条路,我去努力一把,要实在做不到,那……那我便留下来招婿好了!”

    “你敢!”傅凉枭睨她一眼,眼神里带着浓浓的警告。

    “那你说嘛,我的身份当正王妃是不是难如登天?”杜晓瑜换了刚才的一脸严肃,声音透着几分撒娇的味道。

    这声音听得傅凉枭一颗心都快化了,直恼恨这里是大街上,否则她别想逃过。

    “是有点,不过我既然敢许诺你,自然会把一切都摆平。”他开口,带着极力压制的低哑。

    “那我也不想去。”杜晓瑜撇了撇嘴。

    “在担心什么?”傅凉枭手掌轻柔地拂落她脑袋上的落叶。

    杜晓瑜道:“上次去过京城,见识了大户人家和勋贵人家的规矩,知道富贵人家讲究多,我要是去了京城,早晚得学那些规矩,所以我就想着,能在这里多待一天是一天,享受一下最后的自由,否则现在就去的话,我又不能直接去王府,还得被你藏什么似的藏在外面,我想见你见不着,自己待着又无聊,还不如晚一些再去。”

    两人出了主街,朝着后街小河上的石板桥走,到没人的地方才停下来,傅凉枭轻轻握住她的手,声音低沉而温柔,“筱筱,如果有办法让你一跃而上,成为足以匹配正王妃的贵女身份,你愿不愿意?”

    杜晓瑜沉默了片刻,问他,“什么办法?”

    “比如,找到你的亲生爹娘。”

    杜晓瑜有些懵,“你怎么知道找到我的亲生爹娘我就能变成贵女?”

    “我做个假设。”

    “你这假设不成立。”杜晓瑜想起了原主那十一年的童养媳生活,苦笑着否定,“我如果出身尊贵,如果亲生爹娘真那么有本事,我大概就不会沦落到这般境地了,一想到以前的苦日子,我就觉得自己爹娘大概只是普普通通的农户,我不过是个女儿,自然没有儿子重要,丢了就丢了,所以他们才没有来找我。”

    说完,又抬起头看他,“我呢,是个倔性子的人,认定了你,那就一辈子只能是你,不管你是阿福哥哥,还是大魏的皇七子傅凉枭,对我来说,你都是我的未婚夫。

    但我这个人也有自知之明,知道如今的出身配不上你,可是我不甘心就这么放弃,所以啊,王爷你快告诉我吧,我要怎么努力才能有资格站在你身边呢?”

    前世守了一辈子也没听到她说这种话,傅凉枭心情格外愉悦,冷峻的眉眼覆上点点春光柔意,“你这是打算为我拼命吗?”

    杜晓瑜这才意识到自己刚才说了多露骨的话,脸上瞬间爆红,羞得再不敢看他,轻哼一声转头要走。

    “筱筱。”他的声音从后面飘来,“我允许,那就是你能站在我身边最大的资本。”

    杜晓瑜翻了个白眼,“说得好听,等那些人一个个站出来骂我出身卑贱配不上你的时候,我看你怎么办。”

    傅凉枭无奈失笑,“你为什么非要那么拼呢?”

    杜晓瑜回头,“因为做你的正王妃是我准备努力的目标,我一直觉得门当户对很重要,而今我却遇到了一个身份贵重的人,他跟我门不当户不对,我不甘心放弃,可是我又不想被自己说过的话打脸,所以我只能不断地努力,只要能再往上一点,能通过我自己的努力靠近他一点,我这心里就是踏实的。

    你的宠爱固然重要,但它并不能帮我抵挡来自外界的伤害,要想长久站在你身边,我须得把自己变得更好更强更配得上你才行。”

    傅凉枭定定望着她,久久不语。

    杜晓瑜顿了顿,又说,“当然了,如果你觉得这样的我不好,你不喜欢,那你现在后悔也是来得及的。”

    傅凉枭大步走到她面前,伸手敲敲她的脑袋,“又在想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杜晓瑜伸手摸着被他敲过的地方,强烈抗议,“你下手就不能轻一点吗?”

    傅凉枭丝毫没有悔过的意思,“力道太轻的话,你怎么记得住?”

    杜晓瑜不理会他,哼了哼朝着镇衙方向走。

    傅凉枭远远看着她的背影,面上的笑意一点点收回。

    原本他今天是打算告诉她身世的,可是从她刚才的反应来看,就这么跟她说,她一定不会接受,看来摊开身世这事还得从长计议。

    杜晓瑜回到镇衙的时候,胡氏和廉氏两婆媳已经把后宅的屋子都归置打扫好了,厨房也烧了火,廉氏买了菜,两婆媳正准备做饭。

    杜晓瑜看到程锦绣抱回来的那只芦花鸡蹲在墙角,她走进厨房,说道:“娘,嫂嫂,把那只鸡给宰了吧!”

    胡氏不同意,“程姑娘说,那是病人给你的谢礼,你抱回去自个吃就是了。”

    杜晓瑜满脸嫌弃,“我才不抱呢,一身的鸡屎味,那鸡要真跟着我从镇上颠到家里,不死也只剩半条命了,再说了,我那边鸡多的是,想吃鸡肉也不缺这一只。”

    胡氏瞪她,“你这孩子怎么不听话呢,那病人送给你的谢礼,送的是心意,你要转手给我们分了,岂不是糟践人家?你进来瞧瞧,你大嫂刚才去集市上买了不少排骨和五花肉,咱们今儿不缺荤腥。”

    “是啊!”廉氏笑道:“一会儿给你们来个清蒸排骨和红烧肉,之前跟着静娘学过,希望厨艺能过你这关。”

    杜晓瑜无语,“心意怎么了,我又没说不吃,只是做出来跟你们一起吃而已,这怎么就变成糟践人心了,嚯,难道非要我抱回去做成一大锅,自己吃不完拿去扔掉才不叫糟践?要我说,娘就是瞎讲究,你们要不动手,我就自己去杀了,那锅里还有开水的吧,大嫂,给我来上一盆。”

    胡氏被她说得找不到话反驳,眼见着她一只脚已经踏进厨房,忙将她推搡出去,“行了行了,那鸡咱们杀总成了吧,你呢,今儿就不必脏了手了,刚才你爹还念叨,你去跟他说说这次流水席的细节,到时候他也好向县里申请。”

    杜晓瑜已经揽起了袖子,听到胡氏这么说,又撸了下来,“这样啊,那好,我这就去,大嫂,你一会帮我看着点,一定要把这只鸡给宰杀出来,我等着吃鸡肉呢!”

    “知道啦!”廉氏是领教过她那倔脾气的,见杜晓瑜这架势,又好气又好笑。

    丁大庆正在整理书房,见到杜晓瑜过来,忙放下手里的动作,脸上也露出笑容来,“小丫头来了,快进来坐。”

    杜晓瑜走进去,四下打量了一眼,满意地点点头,“这书房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给爹办公刚好合适。只是这些书架有些陈旧了,以后得了空,请镇上的木匠重新做一组来,总不能什么都用包有为剩下的吧,那也太沾染晦气了。”

    丁大庆道:“我还没完全适应,至于书架什么的,那都是小事儿,后面慢慢来,眼下最要紧的,是你提出来的流水席,丫头坐下来跟我说说细节吧,我也好给县令写张折子,到时候林大人问起来,我才能跟他解释其中关键。”

    杜晓瑜点点头,坐了下来,把摆流水席的目的和意义细致地说了一遍。

    虽然丁大庆早就听胡氏大致说过了,但如今听到杜晓瑜本人亲自解释,还是觉得心潮澎湃,连连叫好。

    杜晓瑜莞尔一笑,“这么说,爹是没有任何意见了吗?”

    丁大庆想了一下,“桃源镇没多少人,这流水席的桌数可以再减减,一桌八个人的话,安排下来没几桌人。”

    杜晓瑜不赞同,“一桌八个人太多了,咱们摆席,就是为了让所有人都看看,不管他们是无家可归的乞丐,还是没有挣钱能力的老人小孩,又或者是士农工商最底层的商人,都是值得被尊重的,所以为了体现‘尊重’这两个字,咱们就得把每一桌的人数再减减,每桌人少,桌数一多,给镇民的印象才会深刻。

    假如咱们包下酒楼前的那一段摆桌,爹你觉得是十桌排场大,还是二十桌排场大?”

    “那当然是二十桌排场大了。”丁大庆道。

    “这就对了。”杜晓瑜挑眉,“咱们要的就是‘排场大’,好让他们都知道,这位新任镇长有多关爱照顾老人小孩和乞丐这样的弱势群体。

    俗话说得好,新官上任三把火,咱们首先就要做些和包镇长在任时不一样的事情提高关注度,摆宴席请客吃饭这种事,稍微不注意就会变成蓄意笼络,尤其咱们还请了商户,若只是单纯地吃顿饭,上面难免会觉得爹刚上任就大肆拉拢,有不轨之心,但如果咱们以‘促进税收’为名,请那些交税及时,税款又多的商户吃饭,完了还给人颁发一‘模范商户’的匾额,那么别说县里,就算是传到了知府大人的耳朵里,他老人家都不会觉得您有错的。”

    丁大庆听罢,拍掌叫好。

    杜晓瑜笑问,“这下,爹没有什么疑问了吧?”

    “没有了,都弄清楚了。”丁大庆十分欣慰,如果申请被批准,按照杜晓瑜的计划实施,那么不难想象,几年以后的桃源镇会繁荣成什么样子。

    “爹没事的话,那我走了。”杜晓瑜站起身走了出去。

    胡氏婆媳还在厨房里忙活,她本想去帮忙的,才刚走到后院,就被傅凉枭叫住了。

    杜晓瑜四下扫了一眼,确定没人才压低声音,“在这儿你也敢说话,就不怕暴露吗?”

    傅凉枭道:“匾额的事,我能帮你。”

    杜晓瑜问:“怎么帮?”

    傅凉枭莞尔,“以楚王的名义,亲手题‘模范商户’四个字。”

    杜晓瑜惊得瞪大了眼,“真的吗?”

    如果那块匾额是楚王殿下亲自题的,就等同于镀了一层金了,自然比林县令题的高贵百倍,到时候那些商户还不得为了这块匾额争得头破血流,而争得匾额的关键是纳税,这可是能让丁大庆做出政绩来的好东西。

    只是,“不对啊,你这么做,岂不是直接暴露自己身份了?”杜晓瑜不同意。

    “只是暴露我在渔阳县的行踪,暴露不了身份。”傅凉枭眸光幽幽一转,“我帮你,是有条件的。”

    “那也不行!”杜晓瑜还是不同意,“我还没过上几天安生日子呢,可不想因为你的暴露引来灾祸,匾额的价值,低一点就低一点,只要有价值就行了,我不想你冒险。”

    “筱筱这是在心疼我吗?”傅凉枭唇角微扬,那背着天光对她笑的模样,感觉整个世界都要融化了。

    杜晓瑜心跳加速,嘴里却倔得很,轻哼着别开头,“谁心疼你了,我只是不想让那些不相干的人来打乱眼下这份安定的生活,你可别自作多情。”

    傅凉枭好笑,“行,你不同意,那我不题就是了,不过呢,林县令到底官阶太低,那块匾额由他经手的话,价值不算太大,这样,我让知府题,匾额的价值便能再高一些。”

    杜晓瑜心中大喜,“那太好了。”

    “筱筱,我说过,我有条件的。”他的声音略微暗哑了一些。

    杜晓瑜止了声,不想让他看到自己那轻易就羞红的脸,背过身去,嘀咕道:“我已经答应了静娘,成婚之前都会遵守男女大防的,你可不能引诱我坏了规矩。”

    傅凉枭一听这话,再次轻笑出声,“规矩的姑娘呢,是不会胡思乱想的,你都没问我什么条件,就主动想到那方面去了,可见你脑子里成天装着不安分的事,嗯,筱筱不是个矜持的好姑娘呢!”

    杜晓瑜一跺脚,转身瞪着他,“你套我?”

    跟别人说话的时候,从来只有她占口头便宜的份,可是一到他跟前,她就屡屡被调戏,想想真是气得吐血。

    傅凉枭不置可否,言归正传,“我是想让你用你的医术把我‘变成’正常人。”

    杜晓瑜脑子转换快,顷刻就明白了傅凉枭的意思,“你是说,让我告诉所有人,是我医治好了你,从今往后,你要在所有人面前开口说话?”

    “聪明。”傅凉枭赞赏地看着她。

    “也对。”杜晓瑜颔首,“老是这么偷偷摸摸地说话也不好,万一不小心让他们听到了,到时候咱们反倒解释不清楚,那我找个机会让所有人都知道你被医治好了,这样以后我也不用跟你说话之前还得四下看看有没有人才敢开口了。”

    在镇衙里吃了顿饭以后,丁文章、廉氏、杜晓瑜、傅凉枭和程锦绣几人就回白头村了,而丁大庆也很快动身去了县城,把流水席的相关事宜写在折子上让林县令过目。

    林县令看过之后大为赞赏,“丁镇长不愧是丁案首的生父,这手段就不是一般人比得上的。”

    “林大人,这些可不是小民想出来的点子。”丁大庆急忙道:“这些是小民的干女儿杜晓瑜提出来的,小民只是替她来县里申请罢了。”

    林县令愣住了,“杜姑娘?你确定这些点子全是她想出来的?”

    “是。”丁大庆郑重点头,“否则凭着小民这点脑子,哪能思虑得这么周全。”

    “人才啊!”林县令一边赞叹一边惋惜,“这位杜姑娘,要是个男儿身该多好。”那样就能入仕途为国效力了,一桌流水席都能摆出这么多名堂来的人,不敢想象在其他事情上到底有多让人惊艳。

    “好,太好了。”林县令把那道折子看了又看,最后激动地站起身来,“这件事,本官同意了,不过,本官觉得有必要跟知府大人通通气,所以流水席的事,你只管安心回去准备就是了,至于匾额,肯定会在你开席之前准备好送到桃源镇去的。”

    丁大庆心中欢喜,“小民谢过林大人。”

    林县令想到杜晓瑜,心中赞叹不已,难怪楚王殿下会看中她,这样的一个奇女子,放在哪都是会发光的,就算不是楚王,将来也会被其他更具慧眼的人攥到手里去。

    林县令亲自把折子送到府衙去给知府大人过目之后不久,曹知府也收到了楚王密报,让他尽快做出那个匾额来。

    曹知府不敢耽误,题了字就马上让人赶工。

    前前后后也就五六天的时间,匾额就到了镇上。

    丁大庆这才把即将摆流水席的消息散出去,一时之间,整个桃源镇的百姓都沸腾了起来。

第160章 、杜晓瑜的威望,丁大庆动怒

    除了摆流水席,另外还有个让人振奋的好消息——曹知府将会在摆宴当天亲自到场给被选中的模范商户颁发匾额。

    为此,镇上不少商户这几天积极地拿着账簿去镇衙对账,就连拖欠税款的那些家也不知从哪弄了银钱来补上。

    总而言之,丁大庆这位镇长为了核对税款,忙得饭都没时间吃,接连几天熬夜,眼圈熬得通红,胡氏心疼不已,却又帮不上忙,只能干着急。

    与此同时,杜晓瑜那边也开始动作了。

    趁着药田里不需要怎么照管,把长工们都叫来粮仓,又把村里其他闲着没事做的妇人请过来帮忙剥玉米,剥出来的拿去磨成细面,筛了皮一袋一袋装起来。

    有妇人好奇,问她,“小鱼儿,怎么突然搞这么大阵仗,是不是又有什么大喜事儿了?”

    说完,其他妇人都一脸八卦地望着她,那意思不言而喻。

    如今杜晓瑜身上最可能的喜事,自然就是跟定亲已久的阿福成婚了。

    杜晓瑜有些无语,怎么一个个的这么八卦,她当了地主,让她们都能吃饱饭,如今一个个撑的没事做回过头来扒拉她的私事?

    杜晓瑜顿时有种养了一群白眼狼的感觉,但脸上还是勉强笑着,“的确是喜事。”

    妇人们一听,一个个互相交换了眼色。

    杜晓瑜装作没看见,说道:“你们要是能加快些速度三天之内把这些玉米都给捣腾完,到时候我再告诉你们是什么喜事。”

    妇人们心中犯起了嘀咕,这玉米可都是纯手工剥的,足足有大半个粮仓,三天之内,就算是把手都给剥出血来她们也做不到啊!

    杜晓瑜光是看看就知道这些人在想什么,话锋一转,又说:“当然了,早做完有早做完的好处,我一向是不会亏待勤快人的。”

    杜晓瑜的“大方”,在整个白头村那都是出了名的,从来不拖欠长工和临工的工钱不说,每逢年节还会发节礼,要么给白米和其他口粮,要么直接给银钱赏金,总之,给她做过事的人都说只要她一天是地主,他们就给她上一天的工,绝不怠慢。

    而她说出口的话,从来没有不兑现的,向来谨言慎行,言出必行。

    杜晓瑜既然说了早做完有好处,那就一定会有好处。

    妇人们顿时打起了精神,一个个动作比刚才快了不少,边干活边唠嗑的那几位见别人都开始加速,她们也不敢出声了,埋头认真干活。

    杜晓瑜看到这一幕,心下十分满意。

    三天后,在全村妇人的共同努力之下,粮仓里的玉米全部剥完也全部磨成细面了。

    杜晓瑜这才把丁大庆要摆流水席的事说了出来,让他们谁家有老人小孩的都可以去登记吃酒席,还说这几天捣腾的粮食就是准备发给镇民的。

    乡邻们一听,一个个兴奋得欢呼不已。

    今年干旱,粮商们坐地起价,原来只要十文钱一斤的细面,已经涨到了二十文,肉价更是高得离谱,饶是跟着杜晓瑜干活挣了些银钱的那些人家也买不起细面,更别说大米了,只能靠玉米面烙饼子搅玉米糊糊来填肚子。

    如今不用过钱买,东家给他们发免费粮食,谁不高兴啊,这一高兴,干起活来是越发的卖力了,动作迅速地把玉米面扛到那边牛车上去。

    杜晓瑜扫了一眼,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光是玉米面就装了上百袋。

    白米和小米在收的时候已经碾了壳筛了糠,这会儿只需要直接搬到牛车上去就行了。

    杜晓瑜走进粮仓,见土豆也还剩的多,干脆让人一块儿装袋搬过去,这林林总总地加起来,堆得满地是,十辆牛车还拉不完,跑第二趟。

    杜晓瑜也跟着去。

    镇衙里是没有太宽敞的地方堆放这些粮食的,杜晓瑜也没想着要把这么多粮食盘进去,到镇衙大门前就让人停下了。

    丁大庆收到消息,急匆匆跑出来,见到这阵势,吓了一跳,瞠目结舌过后问,“闺女,这些都是粮仓里搬过来的粮食?”

    杜晓瑜点头,“是啊,堆在仓库里的时候没觉得有多少,这一装了袋放上牛车,我才发现去年竟然屯了这么多粮食,也是时候搬出来了,否则再放下去,可不得全坏了。”

    去年粮食入库的时候丁大庆也在场,大概是粮仓太大了,这些粮食全部堆放在里面也没占到一半的位置,所以没觉得多,没想到盘出来以后会有这么多。

    丁大庆激动道:“今年干旱,很多人家地里的庄稼都被烧死了,今年注定会粮食歉收,要是有了这些口粮,应该能勉强撑到过年去,闺女,你这次可是帮了我,也帮了整个桃源镇大忙了。”

    杜晓瑜笑笑,“爹当了镇长,理应为镇民做好事,这些粮食反正放在我那也是放着,不如拿出来给大家分一分,也算是为远在京城的二哥积福了。”

    丁大庆道:“那我这就让你娘腾个地儿,把粮食给搬进去。”

    “不用那么麻烦了。”杜晓瑜道:“与其搬进去,倒不如现在就给镇民发放。”

    丁大庆一愣,“现在就发吗?会不会有点仓促了?”

    杜晓瑜摇头,“要是不发,镇衙里哪有这么宽敞的地方堆放粮食,再说,盘进盘出的也费力麻烦,倒不如爹现在就让人散出消息,就说每家每户,有符合来赴宴条件的老人和小孩都过来领粮食。”

    之前丁大庆去县衙的时候,林县令拨了两个得力的小吏给他使唤。

    丁大庆当下便吩咐二人尽快把消息传出去。

    那二人是在县衙办惯了差事的,做起事情来迅速利索,不多会儿,就有成群结队的老人小孩朝这边走来,有的手里拿着布袋,有的提着竹筐子,有的背着背篓。

    杜晓瑜已经让人把每一种口粮都打开几袋来。

    丁大庆在一旁支了桌子,来一个登记一个。

    杜晓瑜发放口粮是按照人头点的,不管你一家有几个老人和小孩来,每个人给一斗白米,一斗小米,一麻袋玉米面,一麻袋土豆,大豆、荞麦以及其他口粮则少一些,每样只给几斤。

    来领粮食的众人万万没想到会发这么多,一个个面面相觑过后,终于有个小孩站了出来,抬头看向杜晓瑜,用稚嫩的声音问她,“姐姐姐姐,我们能不能回去叫上爹娘来帮忙背呀,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这么多粮食,我们搬不回去。”

    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