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门楣-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安然和方素两处都看了看,见正院里梅树遍布,颇为清雅,竹园种了一排竹子,也很有意趣,还算满意。
看完暂住的地方,顾安然让妹妹和妻子先去休息,他则去书房,准备一下先得去见恩师。
顾南年前就随着沐家的家眷一起来了大庸,顾安然作为弟子,来京城之后,自然要先拜见老师的。
顾婉指挥下人,把带来的行李先安置好,除了日用的东西拿出来摆放,其它的都收着,暂时不开箱,这会儿若要打开,搬家的时候还要折腾,未免麻烦。
丫鬟们忙里忙外地整理用具,顾婉和方素在榻上落座,宝笙和宝琴两个丫头早就很有眼力劲地端来热水,服侍她们洗漱干净,又捧来热茶。
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水下肚,方素舒了口气,通体舒畅,顾婉瞧着她的面色,却有几分忧虑:“嫂子的脸色不好,莫不是累到了?”
顾婉连忙给方素把了把脉,确定她只是略染风寒,并不严重,才松了口气:“嫂子恐怕是在船上吹了风,还是要小心些才好,我开个方子,抓几副药喝,过两天就好了。”
方素失笑,刚想说什么,就见李氏领着两个一身红衣的少女,登上石阶。
宝笙撩开帘子,略有些疑惑,“李妈妈?您这是?”
李氏满脸堆笑,脸上的褶子都挤在一起,恭恭敬敬地道:“奴才看主子身边只有两个丫头伺候,特意拨了两个看着伶俐的,帮忙打打下手。”
顾婉隔着竹帘,随意瞥了一眼跟在李氏身后的丫头,见其中一个满脸骄矜之气,无论怎么看,都不似个丫头,心思一转,就知道这女孩儿是李氏和洪青的独生女,不由眯了眯眼——才夸那个洪青洪管事聪明,没想到,他老婆却是个蠢笨的,女儿养出一副小姐脾气,不知道藏着掖着,居然敢往主子身前凑,真不知死活!
还没等她发话。
路三娘也领着四个俏丽的丫头出现在门前。
这几个丫头穿着一色的青葱色的衣袍,面容俏丽,举止温文,一进门,就向着方素和顾婉躬身行礼:“见过娘子。”
顾婉点点头,对方素笑道:“这几个是沐家大夫人怕我刚来京城,缺少人手,特意给挑选的丫头,都专门教导过,很知道规矩,春梅擅针线,以前跟着如意坊的绣娘学过,夏兰会算账,秋菊厨艺不错,冬雪年纪最小,手上有点儿功夫,嫂子出门,便带着她吧。”
听顾婉徐徐说来,李氏脸上一青,心下略有不安!
她刚一踌躇,顾婉便漫不经意地瞟了李氏一眼,随口道:“李妈妈也有心了,你带来的那两个,且让宝笙教导几日,送去伺候哥哥便是。”
李氏先是为顾婉不把她女儿放在眼里,连名字都不问而不悦,一听说让伺候顾安然,又脸上一喜,低声应了。
第一百三十九章嫉恨
顾婉并没有真把几个心思不正的下人放在眼里,简单说了几句话,就把人打发走。
宝笙和宝琴俩丫头面面相觑,也不知道自家小娘子,为什么要把怎么看也不似丫鬟的女孩子送去伺候大郎,可她们两个对顾婉服膺得很,主子不说,她们也绝不会多问。
李氏领着女儿洪风瑶,回到东跨院。
刚一进屋子,洪风瑶的脸色就大变,委委屈屈地红了眼眶,扑倒在榻上,咬牙切齿地抓起枕头,对着一直低眉顺眼跟在她身后的小丫头绿儿,一顿劈头盖脸地打。
绿儿显然被打习惯了,抱着脑袋,一言不发,更不敢哭出声来。
李氏皱皱眉,走过去坐在榻上,喝了一碗茶水,才不急不慢地道:“风儿,娘不是告诉过你,就算想出去,打人的时候也不好往显眼的地方下手!”
“你还说!看看咱们现在过得什么日子,住的这破房子,穿的这破衣裳,我都不好意思出门见周好她们。”
想到十天之前,她在庄子里还是呼风唤雨的大小姐,穿着绫罗绸缎,出门佩戴的首饰,比一般的地主家的千金都不差,可自家爹爹一声令下,她就从阔朗精致的大屋子里,搬到偏院,这还不说,她那些漂亮的衣服首饰,全让爹爹弄走藏了起来,如今穿的,用的,吃的,何止是下了一个档次,生活待遇天差地别!
越想,洪风瑶越生气,全没想过。这才是她本来的生活,以前的风光,都是虚幻的。
“娘,现在到好。你还要女儿去当奴婢,去看人家的脸色!”
人就是这般,如果一开始没有得到好的生活也就罢了。可一旦得到,乍然失去,一定会觉得异常失落,心性坚定的人,或许能冷静思考,扭转不利的局面,但心性不好的。则很容易因为巨大的落差心理失衡,做出蠢事。
李氏的脸上也阴晴不定半天,但她到底比女儿聪明些,叹了口气,握住闺女保养得宜。和千金闺秀相比,也丝毫不差的手,脸上露出几分满意:“傻丫头,你以为爹和娘,愿意委屈你?这不是没有办法?好孩子,你在忍忍……”
李氏的目光隐约露出几分贪婪,“现在顾家可非同小可,小娘子攀上了天家,将来就是正经的皇亲。现在大夫人还没有一二半女,你要是勾住大郎,让他围着你转,再生下长子,娘捞够了本儿,想法子谋出府。恢复良籍,咱们家就算是翻了身,以后子子孙孙,都不用伺候人了。”
洪风瑶似乎真让李氏说得动了心,虽然懵懵懂懂,但她还是本能地知道,她以前享受到的富贵荣华,都很虚无,如果不能真正翻身做主子,那就如现在一般,很轻易地失去一切!
顾安然和顾婉各忙各的,方素也急着适应大庸的新生活,而距离他们并不远的顾家宗族里的人,还有叔叔一家,却因为他们,颇费思量!
顾家宗族内的所有人第一时间达成共识,那就是无论如何,一定要让顾安然和顾婉,深刻地感受到宗族的温暖。
自从大庸的贵人们,都知道顾婉和沐七公子订婚之后,顾家上下,所有人都能清清楚楚地感觉到一丝细微的变化,并不明显,但以前用鼻孔看人的贵人们,逐渐变得和颜悦色,平日里只能羡慕的宴会,家里的女眷也开始能接到帖子参加,哪怕是和顾安然,顾婉两兄妹只是八竿子打不着的远亲,出门之后,一报出姓氏,多少也能感觉到方便之处。
总而言之,顾家再也不是以前那种上不了台面,某些人提起来,根本就不知道‘世家’里面还有这一号的,无关轻重的小家族,现如今,哪怕是郑家,周家这等大世家出来的人,说起顾家,也会恍然大悟地道一声,原来是那一家!
他们都不傻,当然清楚这一变化是怎么来的。
其实,沐家是世家大族,亲朋故旧很多,顾家在一些顶级世家眼里,现在也就是和新朝联姻,有了那么一点儿兴旺发达的本钱,真要想让人重视,那还得靠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努力,如果下一代子孙不争气,马上就会再一次落入三流世家,甚至成为庶族的可能,无他,底蕴不够!
但眼下,就算只是借了皇族的势,好歹顾家有了那么一丝希望,宗族里的族老们,也想着有生之年,还能看见家族兴旺的一天。
再说,顾安然和顾婉,就算不看后面牵扯的关系,也是很出众的小辈,关怀一下,让他们和家族联系更紧密,别疏远得断了关系,那是理所当然的。
至于负责联络感情的人选,肯定是顾宇最合适,他可是两个小辈的亲叔叔,小辈又没有长辈,由叔叔出面,关照关照侄子,侄女,再合适不过了,以前两个人远在涯州,鞭长莫及,现如今总算有机会,在这些族老们看来,顾宇应该赶紧表示表示心意,送宅子,送银子,送人,缺什么,族里出也没问题。
对这个,顾宇是没有意见,他也为自家侄子侄女高兴。
虽然顾宇自诩还有几分读书人的清高,并不像要借助裙带关系讨好处,但这无碍于他发自内心地觉得,顾婉和沐七公子的婚事儿,着实不错。
那沐七公子虽然为人低调,可沐家赢得天下之后,知道他的人也多了起来,至少在传言里,沐七公子文武双全,温文尔雅,是个不可多得的好男儿!
只是,他也知道,这会儿顾婉和顾安然都忙,他身体也不好,经不住折腾,除了在顾婉来大庸的第三天,派人接她过府,说了几句闲话之外,就没多打扰。
还是顾安然来京之后,拜望过老师,便主动过来拜访,顾宇见自家侄子已经脱去少年人的稚嫩,变得成熟起来,更是欣慰不已。
顾宇这些年来大病小病不断,一直病歪歪倒在床上,没有大好,可也暂时没有危及生命,如为一高兴,精神好了不少,还能下床了,到是意外之喜。
他心下开怀,却不知道,他的嫡妻王氏,此时的心绪,分外复杂。
王氏是绝不乐意看着顾安然和顾婉好过的,莫名其妙的心结,持续到今天,怨怒这两兄妹,已经成了王氏的习惯,此习惯还根深蒂固,轻易消灭不了,顾安然和顾婉过得越好,她越是愤怒。
顾家老宅
自从改朝换代以来,王氏已经着急上火了好长日子,到了年末,随着顾婉来京,她的怒气也越发收不住,下人们也不敢露出丝毫年节的喜庆劲,就怕惹得主母发飙。
如果顾婉知道,自己能给王氏带来这么大的影响,恐怕还会故意在她面前多转几圈,就算是前世的恩怨,此生不必过于计较,可让前世的‘仇人’难过,看着她丢了那副温柔和善的假面具,总还是高兴的。
王氏守着熏笼,穿着一身半新不旧的大红袄裙,满头珠翠,端端正正地坐着,若有所思地听着大丫头念节礼单子。
说到顾宇做主,给顾安然和顾婉的回礼,听着那一连串的好东西,王氏的手微微颤抖,脸上到还勉强能不动声色。
正说着话,顾媛的贴身丫头来报,说小娘子又和未来姑爷吵了架,这会儿正在房里哭。
一听这话,王氏的心肝都颤了颤,她是个母亲,疼爱儿女的心从来没有变过,她捧在手心儿里,小心翼翼地看护大的女儿,如今竟然落到如此下场,她如何不恨?
可是,不让媛儿嫁给黄杰,一个名声都坏了的女孩子,还能有什么出路?难道,真像女儿哭诉的那般,送她去庙里,让她青灯古佛的过一辈子……那庙里,又哪里能真是好去处!
再说,女儿不嫁,传出流言,她的安和,哪里还说得到好亲!
想起前日,她出门做客,曾经连远远看一眼,都不容易的郑家的二夫人,笑眯眯地和她拉家常,话里话外地说,她有一个好侄女,说沐七公子是多么好的一个人,品行出众,才貌风流,房里还一个丫头都没有!
想起沐七公子,不现在该称呼七皇子了,七皇子即使这般忙碌,还是不忘把大箱大箱的礼物送去顾家,虽然说是给顾安然的,但真正是为了什么,明眼人都明白!
两厢一对比,王氏越发觉得自家女儿可怜,她把说不出的嫉妒都咬碎了吞进肚子里,细声细气地吩咐:“以后给……侄少爷,侄小姐的礼,都加重三成!”
即使她不乐意,但她还是要勉强自己和顾婉处好关系,至少不能让顾婉对她这个婶婶敌意太重,和七皇子拉上些关系,指不定对自己儿女的将来,还会有些好处,黄杰书读得是不错,可他不争气,坏了名声,大约再无未来可言,可媛儿除了他之外,也不能嫁给旁人,那也只能认了,大不了她养女儿一辈子!
王氏苦笑,早知有今日,当初就该在顾婉面前,装装样子!
第一百四十章相见
目前,王氏的那点儿心思,还没办法影响到顾婉。
过了二月,顾家的新宅整修完成。
虽说皇家并没有颁布太多的礼仪规制,但什么身份住什么样的宅子,还是得符合规矩,现如今他们的新宅以前是侯府的,即使落魄了,还是有很多不适合顾家用的地方,只是边边角角的修改,就很是耗费了一些时光。
若不是沐延昭体贴,下令匠作那边鼎力相助,拨了十几个本事比柳木头只强不差的老工匠,带着一堆徒弟帮忙,恐怕这宅院修不了这般快。
顾婉这些年来,建造宅院,整修宅院,此类的活计做过好几次,对这些事儿早已经轻车熟路,这次帮忙的人更多,到也并不曾费太大的力气。
大庸的宅子和在涯州不同,不能只想着自己住的舒服,还得考虑门面问题,除了自家的院子往舒服里布置之外,新宅该有的‘奢华’,是半分也不少的。
新宅占地,大约有四十亩,和大庸寻常的宅院不同,是顾婉更适应的江南园林的风格,虽然不如涯州那边儿,直接将山林当庭院更大气,但这里的园子更为精巧细致。
亭台楼阁,桥廊榭舫,馆轩辕斋,一应俱全,无一处不巧妙,院中有活水引入,例如戏泉亭、弄影堂、依山楼、逐风阁、云霄馆、九曲廊桥一类,多临水而建,假山池沼都独具匠心。
虽说现在才是二月,天刚回暖,但是园中流水淙淙。青松翠柳,给百花未盛开的园林,平添了几许绿意。
顾家这一家三口,都十分满意。
顾婉更是心道。这宅子统共连装修都没花到八千两,实在是太过于便宜,换了别人买。不到一万两,估计连想都不用想。显然是出售的主家,为着讨好她,特意打了不小的折扣。
对此,顾婉也只能苦笑,现在大哥还未出仕,这些人就上赶着巴结。看来,以后再想像在涯州一样,清清静静地过日子,可能性不大了。
顾婉还好,她对自己将来要面临的生活。早有心理准备,只是有点儿担心自家大哥。
顾安然才来大庸没多长日子,就有不少达官贵人礼贤下士,做出一副求贤若渴的模样……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儿,幸亏他自己脑子清楚,才没被这突如其来的风光迷了眼。
顾安然的人生历程,顾南这个当师傅的,已经有了规划——
先要把他提溜到王府作文书,好生栽培。王府这个出身也比较好,离开之后,在别处也会让人高看三分,等到顾安然历练出来,再放去到大理寺和刑部混一混,露露脸。借机和上层打好关系,然后找机会搁到地方上磨练几年,等到资历够了,回到京城入主中枢。
顾安然是顾南看中的徒弟,他自然会为他考虑,各种利弊,不知在脑子里盘算过多久,顾安然心里也有数,这阵子乖乖地去王府被操练,并不搀和旁的事务。
…………
新朝初立,大赦天下,文德元年,整个大庸城都是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的,至少表面上,那些怀念前朝的旧臣,并没在此时闹事儿。
当然,这是改朝换代,就是再求平稳,还是得有些风波动荡,一朝皇帝还一朝臣呢,这破旧迎新,新的朝廷建立,肯定要提拔任用新的人,分封功臣,打击那些在前朝势力根深蒂固的朝臣世家,短短月余时光,在人们还没怎么察觉的时候,就有无数的家族衰败下去,又有许许多多战队成功的家族大幅度发展,很快在朝廷里立足。
等到二月,朝野上下,已经渐渐达成平衡,沐家的的确确得人心,又是花了几十年的时间准备,不比那些赤手空拳打下江山的皇帝,手底下人才众多,光是自己的培养的亲信,虽然不能撑起整个朝廷的架子,还是得借用前朝的官员,但掌控朝廷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不过,也不可能一直风平浪静,哪怕沐家在得人心,也免不了有跳梁小丑,找不痛快,沐家面上宽宏,但该狠下心的时候也绝不心慈手软。
自从进入大庸,还不等朝政彻底平稳,太子沐延旭就花费了大力气开始整顿朝廷,前朝官员,凡是能任事者,原职留任,尸位素餐者,无论有什么背景靠山,一律解职归家,前朝权贵,没有违法乱纪行为的,不损分毫,但是,一旦查出,犯下十恶不赦大罪过的,一概抄家的抄家,砍头的砍头,流放的流放,其雷厉风行,真是把大部分人吓了一跳。
各世家大族,也让他闹得,一直是外松内紧,表面歌舞昇平,实际上家家户户都很紧张。
连沐延昭都让大哥给指挥得团团转,忙得好长时间抽不出工夫去探望一下他的未婚妻,顾安然身在王府,虽然没有人给他什么重要的事情做,但还是忙的也好几日没机会回家。
太子殿下才开始处理朝政,就表现出强硬的一面,这让顾南颇为担心,好几次对沐延旭说,让他谨慎行事,这年头当皇帝也不容易,何况是太子,要是真赶尽杀绝,刚平稳下来的朝廷,说不定又起风波,到时候,沐家还不知道要花费多大的力气,去平定局面!
幸好沐延旭不是个笨人,他的动作还在可控范围之内,即使是利益受损者,也没到不能忍受的地步。沐延旭一直没有踩到众人的底线,也没想去踩,他也不过是趁着现在正乱,剪除毒瘤,刚开国是最好的时机,一旦过去这个时机,大家都开始求稳,再想清除前朝留下的隐患,便不是那么容易了。
果然,除了一开始杀鸡儆猴,折腾了几家确实罪大恶极的人家,之后,太子殿下的手段就日趋圆滑温和,朝野上下,也渐渐恢复平静。
等到三月,朝政步入正轨,被册封为涯王的沐延昭,也清闲下来。
这家伙每日都不乐意呆在他那座被太子哥哥精挑细选,挑的地段最好,离皇宫最近,也最阔朗的豪华王府,而是一天到晚往顾家跑。
顾安然再一次感觉到了牙痒痒的滋味,可沐延昭现在更不能惹了,这位成了他的顶头上司,还是一位位高权重的王爷,他无论如何都不敢当面对这家伙吼一句:你没事儿别往我们家跑!
只能暗自腹诽,明明太子殿下把户部和大理寺都扔给他管,目前这两个和吏部,是最忙碌的衙门,他怎么还有工夫跑来占自家宝贝妹子的便宜!
其实,这时节,可没有未婚夫妻不许见面的规矩,男女订了亲,长辈们还会主动给他们一点儿培养感情的机会,只要别太过分,没人会说闲话!
顾安然一点儿眼色都没有地戳在院子里,看着沐延昭和自家婉儿越说越热乎,不知道沐延昭说了一句什么,婉儿一抬头,那如花的笑颜,灿烂无比,看得顾安然的心,都不觉柔软,刚软了一下,就瞅见沐延昭竟然把爪子伸到了自家宝贝妹妹的脸颊上,轻轻捏了捏,又捏了捏!
沐延昭很满意,手感不错,光滑细嫩,漂亮的眼睛一眯,浓密的睫毛像小扇子一般,忽闪了几下。
顾安然的脸顿时一黑,恶狠狠地剜了那只不规矩的长手一眼,结果,他还来不及阻止,就瞅见她的妹妹竟然一点儿亏不吃,也把爪子搁在了沐延昭的脸上!顿时头晕目眩,心里滴血——他那温柔端庄,堪为世间女子楷模的妹妹啊,怎么他一不注意,竟然学会耍流氓了!
顾婉可不知道自家大哥的心思,好长时间没见到沐延昭,她也不免有些思念,如今机会难得,自是要多吃点儿‘豆腐’!
顾安然咬牙切齿,却也只能看着小妹笑盈盈地端来一笼儿香喷喷的汤包,个个玲珑饱满,可爱的不行。先给沐延昭盛了一碟子,才给他盛,勉强露出笑脸,接下了碗。
他脸上的笑容就是再僵硬,也不能少,谁让这一个是他的宝贝妹妹,另一个是实权王爷,一个都得罪不起!
“婉娘亲自下厨,在下不胜感激,只是,还望婉娘小心,仔细伤了手才是!”
沐延昭一弯眉,露出温柔得能滴出水来的笑靥。
顾安然低下头,用力拿筷子戳碟里的汤包,一不注意,戳得汁水横流,喷了他一身。
顾婉吓了一跳,急忙道:“大哥,你慢着点儿,还有很多呢,不用急,快去换身衣裳吧。”
顾安然看着衣摆上的污渍,黑漆漆的面上,露出个很恐怖的笑容,一字一顿地道:“不用了,反正吃完饭就要换洗衣服,何必麻烦!”
他怎么会肯让妹妹和沐延昭这只心怀不轨的恶狼单独在一起?
顾婉看了他几眼,颇为奇怪,平日里大哥也没少吃汤包,就算喜欢,也不至于这般迫不及待吧,到底不是大事儿,想了想,顾婉便摇摇头,不多劝说,扭脸儿冲沐延昭笑道:“尝尝看,合不合口味?你也别总吃甜的,天底下的美食多得很。”
第一百四十一章气度
沐延昭神情自若地用筷子挑开一点儿面皮,吹了吹热气,然后大大方方地下嘴,咬了一大口,他的速度极快,没一会儿,整整两笼,四十个半大不小的汤包就进了肚,连一点儿面渣都没有剩下。
偏偏这种近乎狼吞虎咽的吃法,出现在他的身上,也绝不会有半点粗俗,只会给人大气自然的感觉!
顾安然也不能不承认,这人天生就有一股贵气!
顾婉对心上人,自然是怎么看怎么好的,她就烦那些吃东西穷讲究的人物!
像水波那样,吃个饭也穷讲究,挑三拣四,菜色有半点儿不如意,倒了喂猪也不下嘴,连给她布菜的姑娘不漂亮,手不好看,他都不肯吃一口,吃鸡只吃鸡舌,食鱼只食鱼腹,一顿饭下去,耗费掉的食材,得百户人家一年劳作才弄得出来!
难不成就算是真正的风流人物了?
就是有人狡辩,说他们这种人的做派,促进了经济发展,减少了失业率,养活了不知多少人家,顾婉还是不喜欢!
沐七就从不讲究气派,出门也不过带上三五仆从,个把功夫不错的护卫,但顾婉就是觉得,他比那些动辄前呼后拥,出一趟门,和搬家差不多的所谓贵介子弟,更有气度。
偶尔谈论起来,陈文柔总说婉儿是情人眼里出西施,但面对沐延昭,也是颇为赞赏的,要不然,她也不会从一开始就赞同两个人的婚事。
狼吞虎咽地吃完饭,沐延昭还不肯走。和未来的小妻子肩并肩地坐在院子里,赏景赏月,聊的都是家务琐事,可两个人之间气氛极好。似乎自成一个世界,旁人根本无法介入,让顾安然越看越觉得。沐七这家伙根本就是故意要气着自己!
就在他觉得自己一腔怒火将将忍受不住,甚至手脚蠕动,恨不得当真不管不顾地揍沐延昭一顿,将他赶出门去时,沐延昭终于心满意足,施施然告辞而出。
沐七一走,顾安然气哼哼地看着自家宝贝妹子。顾婉疑惑地眨眨眼:“大哥,您还不去换衣服,多难看啊!”
顾安然顿时欲哭无泪,耷拉着脑袋溜回去换衣裳了。
…………
这一夜,顾婉睡得不错。很是舒坦,第二天一早,用了早膳,送了大哥出门,顾婉就去听涛馆看望嫂子。
方素把听涛馆的正房,当成管家议事儿的地方,一日里到有大半日是在这里呆着,所以听涛馆的家居摆设都是顾婉专门翻找的比较好的设计,由柳木头亲自打造。
一进门,顾婉就见方素抱着一只大抱枕,坐在窗下的布艺沙发上面。
方素早和顾婉处得熟悉了,并不像一开始那般守礼,见顾婉来了,笑眯眯地伸手拉着她坐在身边。把怀里的抱枕塞过去一只:“抱着吧,很暖和。”
此时虽已经是春日,但大庸的天气还没有彻底回暖,屋子里虽有壁炉,依旧显得寒凉了些许。
顾婉也不推辞,缩在沙发上,就见路三娘捧着一叠名册,交给方素:“夫人,这是府里的下人名单,除了咱们从涯州带回来的十五人之外,还有到大庸之后,皇家恩典,赠送的二十名男女仆从,另外,从人牙子处,采买的下人一共七十人。剩下的,就是原来别院的仆从三十五人。”
“三娘已经按照夫人的吩咐,让他们各尽其职,只是,小娘子从别院带过来的洪管事和李氏,还未交割清楚,尚没有到任。”
说完,路三娘就不开口了。
方素蹙眉,顾婉笑了笑:“洪风瑶过来了?”
路三娘点点头:“是,洪风瑶跟大郎身边的碧荷,彩玉一起过来的,大郎最近不在家,就先把她安排去厨房了。”
顾婉点头,他们搬家,大庸几个庄子的管事,都做了一番调动调整,尤其是刚分得的两个庄子,下人大部分都给银子遣散了,管事的也走了几个。其实,从庄子到手之后,顾婉就开始琢磨着要好好处置一番,虽然不大在意这两个庄子的出息,她却更不乐意让别人蒙骗,尤其是让她那位婶婶得意。
两个庄子,刚来涯州,就卖了一个给沐延昭,让他处理掉,要不是洪涛当管事的那个庄子,里面有一眼温泉,位置也好,庄子也大,顾婉恨不得把它也卖掉,省得麻烦,要按照顾安然的说法,发还洪涛几人的卖身契,也算恩典。
一开始顾婉也是这么想的,可看过账册,却是改了主意,洪涛给的账册,表面上没什么,但历年的出息,也未免太少了,一个温泉庄子,冬日能种植蔬菜的,出息才比另外一个庄子稍微多一点儿,怎么看怎么不正常,顾婉干脆就打算拿他开刀,好让新来的下人们看看主家的手段。
顾婉想到洪涛最近的小动作,暗自盘算着什么时候能下手,一转念,又想起那个洪风瑶最近也被憋坏了,怕是也要有动作!转头见自家大嫂似乎并不在意她给大哥送俏丽丫头,还是道:“我把麻烦丢给哥哥,嫂子可别恼,这洪家一家子是我婶婶的人,留下来就算不麻烦也膈应,可无故发卖了,总不大好。”
方素摇摇头:“说什么呢,我还不信你大哥不成!”
方素的脸上略带了几分羞涩,也的的确确是信任顾安然,成亲这么长时间,她与顾安然也算是琴瑟和谐,家里人口简单,又没有侍妾通房给她添堵,顾婉弄给大郎的那个丫头,明显是王氏的人,注定了大郎不会对她有什么想法,方素没什么好担心。
只是,顾婉还是在方素的脸上,看到一点儿忧急,不觉惊讶:“嫂嫂,你最近的气色真的不佳,难不成风寒还未痊愈?”
不应该啊,顾婉给她把过脉,刚来时那一点儿风寒,早该好了才对。
方素笑了笑:“没事儿,好了,你要是心疼嫂子,就来帮嫂子看看,这人手怎么调派才合适!”
他们一家子从涯州来大庸,只带了比较得用的下人,剩下不是发银子遣散,就是留在涯州看家,所以,自然比较缺少人手,可顾婉还是宁缺毋滥,并未大肆添加下人,这会儿人手就有点儿紧张,虽然顾家的人口稀少,可这么大的宅子,需要照管的人可不少。
顾婉仔细盘算了一下:“还真不大够,三娘费费心,别让府里乱起来,我和嫂子再叫人牙子过来,挑些人手。”
第一百四十二章丫头
又说了几句闲话,陪着嫂子整理了一阵子家务,顾婉就回了自己的春合苑,如今陈郡主还未来,她的功课并不重,闲暇时光还算多。
今日的阳光又好,顾婉干脆拿了一本诗集,歪在榻上躲懒。
宝笙和宝琴两个本来该在屋里伺候,只这些日子家里人手短缺,顾婉手底下识文断字,能说会算的这俩大丫头,都让路三娘借去算账,熬了好几宿,活儿依旧未完,此时,宝笙、宝琴一人手里捧着一本账册,坐在壁炉旁的矮桌前,算盘珠子拨得噼啪响。
不多时,显然是碰上了什么难题,宝琴嘟着嘴,眼角眉梢都写满忧虑焦躁。
顾婉不觉失笑:“你们俩到比我这个主子还忙呢,罢了,别在这儿折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