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男友是东晋朝的将军-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偏偏谢玄是谢道韫的亲弟弟,亲弟弟自然是帮姐姐的。在谢朗和谢道韫的互别苗头中,谢玄永远都站在谢道韫这边。而谢琰这小朋友,则是由于年龄和谢玄相近,谢玄的才学又比他好,故而十分亲近谢玄。
  总而言之,四个少年,谢道韫、谢玄和谢琰是一伙的。谢朗孤军奋战。
  于是今天,当谢朗看到谢琰用炭笔画画,结果化成了一团糊糊,简直不堪入画时,就忍不住嘲笑了一句:“画的真烂!”
  偏偏谢琰这小朋友虽然平时十分乐意当谢玄的小跟班,脾气却不少。而且谢安是他亲爹,他有什么好怕的?最关键的,他也觉得自己画的很差,于是一气之下,就把自己画的画往谢朗脸上一扑……
  谢朗当即气的把画扯下来,那张画光荣的报废了。没成想谢琰这幅画在纸上没看出什么名堂,印在谢朗的脸上却像是一只乌龟……
  谢琰目瞪口呆的看着谢朗脸上的那只乌龟,然后没忍住,噗嗤一声捧腹大笑起来。
  其他少年听到声响,一看过去,也都各自忍笑。谢朗从他们的憋笑中,猜出来了大体是怎么回事,一气之下把手上的黑炭一扔,用他那黑乎乎的爪子往谢琰脸上一印……
  谢琰当场就懵了。谢朗一击得逞,十分快意的退后,指着谢琰脸上的印子发笑。谢琰气不过,直接把自己手上的木炭往谢郎的白衣服上画……
  谢道韫和谢韶本来是去拉架的,结果他们都忘了自己手上原本拿的都是木炭,黑乎乎的爪子直接就印在了谢琰和谢朗的衣服上。谢琰当即觉得更委屈了,往谢玄那里跑,结果谢玄手上也是黑乎乎的……
  再加上一些书童劝架,奈何这群人实在太好学了,之前手上几乎人手一个木炭,现在都变成了乱涂的恶根。
  大家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知怎么地,竟然觉得像这种把别人脸和衣服划花的灰头土脸也很有创意,于是愈发肆意起来。
  谢安回来的时候十分不能明白,他只是离开去更衣了一下,怎么这群干净优雅的少年就变成灰头土脸的花猫了?

  ☆、第7章 出仕

  这件闹哄哄的涂抹事件还是在谢安的严厉声中制止的。谢安十分嫌弃的道:“一个个都回去沐浴更衣,洗干净了再来见我。”
  于是少年们一个个灰溜溜的走了。
  从谢安的语气,王筱就听明白了。这种事情,估计在这里不止发生过一次。要不然谢安不会处理的这么迅速,也不会不怎么生气的样子。
  谢安确实没生气。生气……就是打压了这群少年热爱学习的劲头。他只罚,罚每人帮王筱的父亲画十张画像。另外,那个以“秋”为主题的画作也还是要完成的,时间是三天。
  少年们也都心服口服,于是关起门来开始各自作画。
  至于王筱用黑炭画素描这件事情,谢安说了,要请教可以,私下请教,不可以再借这件事情闹出什么事儿。
  看到这里,王筱都对谢安的教学方法佩服了。他并非不知道这几个少年私底下的暗潮汹涌,可他不会制止。毕竟哪个聪明的孩子不淘气呢?他只是引导,让这些少年在淘气过后,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三天之后,到了所有的少年交作品的时候,王筱又在一旁目睹了经过。
  当她看到几个少年画的她父亲的肖像时,震惊的差点呐喊。
  真的。王筱从前一直觉得古代的水墨画啊什么,那就是抽象的代表。它画一个人,从来只神似形不似。这神似嘛,你说它神似就神似,反正一般人又看不出来。
  但是现在,她看到谢道韫的画,彻底拜服了。王筱还是第一次发现,居然有人能用水墨画把一个人画的如此相似的。这几乎和素描没有什么区别,而且比她的素描线条更流畅。
  至于其他几个人的,也都相差不大。王筱特地留意了一下谢韶的画。谢韶曾说过自己不擅长水墨,但以她的眼光看来,谢韶画的也是很不错的。
  接下来就是各人关于“秋”为主题的画作。王筱如今既然在这里,也就像模像样的画了一幅,同样她画的是素描的。
  这份画作的评价权在谢安那里。谢安随意的翻了翻,看上去没什么好说的。突然,他眼光像是定住了,盯着一幅画出神。王筱眼尖,看到那幅画上署名是谢韶。
  其他几个少年也看到了,有的不明所以,有的沉默以对。唯有谢韶,他看上去有些挣扎,终是低了头静静地矗立。
  谢安用右手食指敲了敲书桌,然后评价道:“画风大变。可见心性不同以往。却见些许凄厉。阿封,过去便让它过去,不可沉溺在苦痛里。努力读书才是正经。”
  王筱本来没明白,随即一激灵。她的欣赏水平一般,却是知道谢韶的经历的。他刚经历父亲亡逝,又经历被家仆遗弃,病的生死一线。若不是碰到她,可能现在就是一堆白骨了。
  生死关头走一遭,又是谢韶这种心性通透的人,怎么可能不心性大变?
  她偷瞄了一眼身旁的少年,他低头不知在想什么,然后握着拳头低声说了声:“是,谢三伯教导。”
  这声音平平淡淡的,听不出说话的人到达在想些什么。
  谢安叹了口气,默想他快没有时间教导了。这群孩子……事实上来到他这里的少年,哪一个又是好命的?二哥早亡,他看见谢朗在谢家的日子过得不好,这才把他接了过来。后来大哥也去世了,他看谢道韫和谢玄这两孩子天资好,不想被埋没了,也接了过来。如今又多了个谢韶,甚至,他看了一眼俏生生站在那里的王筱。
  这可能也算是一个了。
  可是这个仅受他庇护的桃源,也要维持不下去了。这群孩子,终究要去到那片繁荣肃杀的天下,走他们该走的路。
  谢安沉思了一会,众人敏感的意识到了他估计要说什么重要的话,一个一个屏住了呼吸。
  果然没一会就听见谢安说道:“今天要宣布一件重要的事情。三天后,我们起身离开东山,回乌衣巷。”
  这可真的是大消息,少年们一下子炸开了锅。谢郎问:“三叔那我们什么时候回来?”
  谢安深深看了各个少年一眼,徐徐说道:“不回来了。”
  房间里顿时一静,少年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仿佛都不太明白谢安在说什么。唯一高兴的人估计就要是王筱了,乌衣巷啊,那可是千古流传的乌衣巷。她真的很想去看看最繁荣时期的乌衣巷,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谢韶猛然抬头,问道:“三伯是要出仕了吗?”
  少年们的声音再次一静。谢安没有丝毫隐瞒的意思,点头道:“阿封说的是。”
  大一点的,知道点详情。比如谢道韫和谢韶,就知道谢家如今在朝堂无相应的实力,形势非常严厉。谢安可以说是被逼出仕的。小一点的,比如谢琰,咋咋呼呼的就嚷了出来:“阿爹是要去做官吗?是朝廷又来请阿爹去做官了吗?”
  谢琰一说完,就被谢玄捂住了嘴。谢玄虽然不懂,但也咂摸出了一点味道。及时制止了谢琰。
  谢安倒是不以为意,轻笑一声,反而问道:“你们以为,我若出仕,该先去哪里较好?”
  少年们虽然懂事不少,但对朝廷的各司官职也还是很模糊的。闻言抓着小脑子想,也没想出什么来。谢安也没打算真让他们回答,而是又道:“我打算去郡公桓温的帐下。”
  “什么?”谢韶不敢置信的张大嘴。谢道韫也是一脸震惊。就连最小的谢琰,这下也听懂的,脸上的表情一下子表现的愤愤。
  “你们觉得不妥?”谢安扫了少年们一眼,也没有生气,而是淡淡的问。
  估计就只有王筱,在绞尽脑汁的想,这位郡公桓温是哪位?对了东晋时期四大家族,除了王谢之外,还有桓庚。人称王谢桓庚……
  谢韶摇了摇头,回答谢安的话:“只是觉得不解。”
  谢安坐下来,然后说道:“你们觉得,桓公近年来军权霍霍,桓家压了我们谢家一头是不是?”
  对了,四大家族互相联姻又互相牵制。而近年来谢家眼看败势,王家可见颓势,而桓家,因为桓温的军权,日渐做大……这件事情每个谢家的子弟都知道。而谢安是谢家的希望,故而几人都非常不解谢安居然要去桓温的帐下……
  就听到谢安长叹一声,说道:“我晋朝自南迁以来,君王不思进取,贵胄歌舞升平。自王导过后,朝中兵力日渐不支,连失城池。近年若不是出了桓公,可能国将不国。试问这天下有谁能收复城池,还百姓一片安居乐土?我首推桓公。”
  谢安说完后,看了一眼少年们,问道:“你们懂了么?”
  没想到第一个出声的居然是谢玄,少年的声音灵动的不得了,大声道:“既然这样,我们就跟着桓公一起,把北蛮子都打出去。”
  话虽如此,谢道韫却还是担忧的,低声道:“可是,三叔你就这样去桓将军那里……”
  谢安赞许的看了谢道韫一眼,然后肯定的说:“这个你们放心,我近来观察桓温做法,定然是求贤若渴。我若是归顺,凭真实实力,定然能得到重用。”
  咽了口茶,谢安复又说道:“我希望你们记住,乱世之中,求一已之安身立命尚且艰难。若不能一致对外,必然会被敌人从外部击破。内部的争斗不是说不重要,而是要懂得看事情的轻重缓急。”
  那天晚上王筱睡得晚,一直在想谢安的话。几个小的都被谢安说的摩肩擦拳。王筱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却看出了一点别的味道。她听出来了谢安不管在说什么,眼神总是冷静的,甚至是有点落魄的。
  她便忍不住想,既然谢安如此有志向和实力,为何为年龄轻轻的就选择在东山隐居呢?为何会一隐居就是这么多年呢?他如今出仕,说的不好听一点,真的就是被逼迫的吧?
  想着想着,她便有点无语了。其实这跟她又有什么关系呢?她只是路过这场历史的一个过客,找到自己的父亲,她便该回去了。
  这次是要彻底离开东山,每个人要收拾的东西都不少。除了王筱和谢韶。他们俩来的晚,来的时候什么都没带,如今也没有什么好收拾的。
  正因为什么都没带,所以现在王筱感觉自己的生活物品奇缺。谢韶还好,穿上谢郎的衣服大体合适。而她的衣服是刘氏年轻时候的,不是太合身。新的衣服的还没缝制出来,她也不好意思吃人家的用人家的,于是她约了谢韶,打算去山下的东山镇逛一逛,买点生活用品。
  谢韶自然是欣然答应了。事实上王筱发现不管她提什么要求,他几乎都会一口答应。

  ☆、第8章 匕首

  和谢安告假后,王筱和谢韶离开了东山屋舍。随身带了两名仆从帮忙提东西。
  谢安虽然离开了乌衣巷到东山隐居,谢家可不会放任他这位大名士不管。随从用品源源不断的送过来。也怨不得谢安无法坐视谢家的没落而不管。
  东山镇上的人其实不多。大街上吆喝叫卖的远没有后世繁华。王筱却看的兴致大起,她拿出ipad的又开始拍照。两名随从在距离他们三米之外的地方,也看不到她具体在做什么。
  在东山上的时候,为了不引起麻烦,王筱都没敢把ipad拿出来光明大胆的拍照,都是偷偷的拍的。谁知道那群好奇心奇重的少年会追着她问什么。
  王筱还真怕应付不过来。好在谢韶敏锐的很,又愿意帮她,并没有透漏她身上一些奇怪的事情。
  想到这里,王筱就对谢韶的印象又好了一层,笑眯眯的问他:“阿封今天很高兴,是什么原因呢?”
  谢韶原本还要笑不笑的眼角顿时冻住,然后扭捏的道:“阿筱要买什么?我陪你去。”
  这熊孩子,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大呼她的名字而不喊她姐姐了。王筱也不计较这点事情,她今天下山确实要买不少的东西,闻言忙说:“走,去成衣店。”
  然而还买找到成衣店,就看到街头的一隅有一个铁匠铺。谢韶的眼光便直勾勾的盯着那个铁匠铺。
  少年嘛,不都喜欢这种暴力的武器之类的。王筱理解他,拍了他的肩膀一下这才说道:“走,去看看。”
  谢韶顿时喜笑颜开。他转头对身后的仆从道:“你们就留在这里等着。”仆从自然连声答应。
  铁匠铺里的东西其实并不多,都是一些锄头啊,铲子之类的农家要用的器物。王筱逛了一圈,居然还发现了匕首,长|枪,以及一套军士的甲胄。
  那套甲胄还不是成年人的。倒像是少年人的,所以放在角落里无人问津,落满了灰尘。
  谢韶一进到铁匠铺,就盯着那套甲胄移不开步子了。
  王筱有点不敢置信,指着甲胄问他:“你要这个?”
  铁匠铺的老板闻言屁颠似的粘过来,涛涛不绝的讲着这套甲胄的材料是多么的好,只是一不小心打的小了,这才留到现在,但是它正好适合谢韶。其实大多是在胡说八道。
  谢韶有点不耐,凉凉的白了老板一眼,老板顿时就住嘴了。就听见谢韶说道:“我要这套。你帮我改一下,尺寸大一点没关系。”反正他正在长身体。
  老板顿时欣然答应。
  王筱对甲胄不感兴趣,却对匕首感兴趣。她拿起旁边的匕首,拔出鞘,发现还挺锋利的。匕首原本就是防身之物,况且还是在这个生如浮萍的东晋。
  她刚想说买一把匕首,谢韶就把她手中的匕首夺了过去,他看了片刻,徐徐说道:“我也想要一把匕首,阿筱,我们一人一把吧。”
  王筱当然不会不同意。铁匠铺老板更是开心的很。
  老板说最快也要到申时才能来取货。谢韶于是付了一部分定金,这才带着王筱开开心心的去成衣店。
  这个时候大多都是些布料店,买成衣的店铺很少,款式也很少。王筱竟然看到了那种上衣和裤子的款式,配合上一条腰带,穿上去英姿飒爽。比她身上的襦裙要行动方便的多。
  她立马喜欢上了这种款式,买了两身换洗。谢韶说这是胡服,北方胡人才穿这种。并且试探问她以前是不是在北方隐居?
  王筱只得支吾说自己平时干活多,觉得穿这种可能会比较方便。默想,关于自己的来历,谢韶虽然知道她不想讲而不问,但肯定会记在心里、并且去打听的。
  尽管知道他肯定打听不出什么,但王筱也不想引起什么不必要的误会。该怎么办呢,她有点犯愁。
  东山镇上的物资少,娱乐也少。两人逛了一上午发现,能买的几乎都买了,剩下的几乎是不必要买的。只是还要耗到下午申时,最后王筱提议先去茶楼吃饭。
  为什么去茶楼吃饭?因为在镇上竟然没有看到酒楼!
  身后两个仆从顿时大惊失色,一个劲的苦诉茶楼的饭菜不干净,劝两位主子回东山去吃。王筱有点烦,刚才她想在路边买点零嘴,炒豆子花生什么的,结果这两名仆从也是一副要吞了苍蝇的表情。害的她什么都没吃成,现在肚子很饿。
  怪不得镇上连个酒楼都没有,若是每个人都像他们那么想,酒楼开的下去才怪。
  谢韶看到王筱不高兴,朝着身后的仆从轻喝道:“闭嘴。不许再说话。”
  这小不点的威信还真不赖。身后的两名随从虽然一脸便秘的表情,却是一个字也不敢出声。
  茶楼里坐着的闲人不少。王筱去了之后才发现,大多数人并不是来吃饭喝茶的,而是来听说书的。说书的是一个四十多岁,有着一把山羊胡子的瘦弱汉子,声音倒是洪亮,说的也抑扬顿挫。
  茶楼小伙奉上菜单,王筱点了一壶茶和几份糕点。其实她最想吃香喷喷的米饭,可惜茶楼没有。
  菜品很快便上来了。于是王筱便边吃边听说书。她环顾一周,发现大家都听的很认真。就连谢韶,也托着下巴,完全被故事吸引去了。
  说书先生讲的是桓温大将军平复蜀地的故事。王筱其实并没有怎么听清楚,这个时代有一些书面语她还翻译不过来。只听得说桓温那个时候还没有权倾朝野,只是一个小将军。他率领一万的部众深入险要偏远的蜀地,那个时候所有人都认为他会失败。但是他成功了,以少胜多,击败汉军;三战三胜,进逼至成都城下。
  后来又经历了一系列的决战,攻入成都,结束了成汉统治。桓温平蜀后,在当地举任贤能,援引贤才为己用,成功安抚蜀地。获得了百姓人人爱戴。他也因平蜀之功升任征西大将军,名声大震。
  说书先生讲完后,茶楼里一片掌声。大家纷纷低声交头接耳,有称赞桓温英勇过人的,有羡慕他兵权威重的,也有因本朝出了这么一位收复版图的将军而骄傲欣慰的。大多是一些正面的能量。
  王筱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她真的没有多大感觉。对于她来说,北方和南方都是自己人。但是谢韶不是,她看到谢韶低着头,静静的倾听着大家的议论纷纷,然后突然抬起眼睛望向她,眼睛亮的惊人,说道:“我知道了。平民的声音,才是最真实的。”怪不得三伯会选择去桓温帐下,而不是和家族那帮人一样对桓温忌惮有加。
  王筱不知道他的脑回路转到哪里去了,闻言只得轻声附和:“这是当然……”
  谢韶握拳道:“我以后也一定要去桓大将军麾下,和他一起收复这旧山河。”
  王筱:“呃……”
  以她的本意是想说类似于打打杀杀什么的多不好之类的话,但是看到少年这么有志向,再加上这确实是乱世,便什么也说不出来。
  从茶楼里出来,王筱感觉谢韶的气质又变了一点,仿佛更坚定了。
  下午申时,王筱和谢韶重新来到铁匠铺。
  铁匠铺老板如期把甲胄和两把匕首交给了他们。谢韶还额外购买了一把长|枪。
  匕首一拿到手里,王筱就发现了有点不同。在刀刃的最底部,刻了一个拇指盖大小的“筱”字,她看着那个“筱”字一会,就去看谢韶的匕首,发现他的那把在同样的地方刻了一个“韶”字。
  两把匕首一模一样,只有这两个字不同。
  王筱问道:“是你让刻的吗?”除了他不可能是别人了。
  谢韶有些讪讪的道:“这样方便认,不会搞混淆。”
  王筱其实觉得这样刻个字也挺好,于是说道:“很好看,也好认。我之前怎么没想到……”
  谢韶:“……”他能说这其实是他的私心作祟吗。
  接下来就是回程。回到东山后,王筱和谢韶各自把自己购买的物品放好,然后一起去见谢安。
  谢安也没问他们今天具体做什么去了。他坐在书桌后,好像在查阅什么资料,安静的头也没抬的说道:“回来就行。明天就要动身离开,所有的事自己安排好便是。”
  王筱和谢韶应了。刚准备离开时,就听到后面的房门“咯吱”一声响,谢道韫推门进来了。
  谢道韫穿的是一袭月白色的襦裙,走路袅娜娉婷,风韵青涩优雅,宛如一朵含苞待放的梅花。美的有点清冷却孤绝。
  她朝着王筱和谢韶点了头算是打招呼,便在另一边蒲团上跪坐下。
  谢安没说话,王筱和谢韶也没敢马上离开。过了一会,才听到书卷闭合的声音。然后谢安看向谢道韫,温和说道:“道韫,我找你来,是有一件事情要与你商量。”

  ☆、第9章 乌衣巷

  谢安虽然没让王筱走,但王筱总觉得这样听着别人谈话不好。她抬头看了一眼谢韶,发现这小子还竖起了耳朵,一脸好奇。
  王筱顿时就明悟了,也许他们几个兄弟姐妹之间这样交谈属于平常事。她从小便没有兄弟姐妹,这才不了解。
  谢安望着谢道韫说道:“是关于你的亲事。”
  谢道韫明显一愣,看着就像是没想到谢安找她来是说这个的。她是十六岁的少女,谈起自己的亲事不免有些羞涩,于是微微低了头,声如蚊呐道:“这……全凭三叔做主。”
  谢道韫父亲去世的早,这几年一直都是谢安在教养。她的亲事也确实应该是要谢安做主的。
  谢安却摇摇头,说道:“你自小便有主见,我当不会为难你。”
  顿了片刻后,谢安又道:“年初时,王家曾有意给王徽之求娶你,不知你意下如何?”
  谢道韫果然不愧是谢道韫,脸上虽然有红晕,却抬头落落大方的问道:“可是王家这一代最有才名的王徽之?”
  谢安点点头,道:“便是他。我从前也见过,是个很有灵气的孩子。只是多年未见了,不知现在如何……”
  谢道韫暗想,王徽之如此才名在外,应该是不差的。只是她自小出生于和王家齐名的谢家,知道有些才名也不免言过其实,想了想便道:“三叔,恕侄女冒昧,我……想和这位王徽之见一见,看看是否相合。”
  王筱听到这里,睁大了眼睛。默想,不是说古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未婚男女直到揭开红盖头,才知道对方长得是圆是扁?谢道韫的这个提议,真的挺大胆的。
  最让她想不到的是,谢安居然同意了。
  谢安肯定的道:“这是当然。回到乌衣巷后,我便安排让你和王徽之见上一面。到时候是何感想,你再与三叔详说。”
  “是。”谢道韫躬身行礼。
  谢安这才道:“我早答应了你父亲,要为你寻一门好亲事。你如今也不小了,回去后正好相看。等你落实下来,三叔再去军中,你大可放心。”
  谢道韫没成想谢安这么为自己着想,很感动,低头温声道:“全凭三叔做主。”
  王筱私以为,这句全凭谁做主就是说着好听的。谢道韫这样的人,既有才华又有主见,怎么看都不是那种太听话的人。当然,谢安也不是那种不着调的长辈就是了。
  离开谢安的住处后,谢道韫还是低着头往前疾走。
  王筱知道她这是不好意思,若是她十六岁的时候有人给她提亲,呃……她估计也会不好意思的找块豆腐撞下去。
  谢韶这孩子也沉默的很,王筱此时没空理他。她刚想找点什么话打破和谢道韫之间的安静时,另一个人就冒冒失失的闯了进来,直接打破了静谧。
  是谢朗这小兔崽子。谢朗咋咋呼呼的跑出来,拽着谢韶的胳膊就问:“你今天下山去了?怎么没带上我!”
  他一脸的气恨道:“枉我这么罩着你,有好玩的,都不带我。”说着,竟然委屈了起来。
  王筱十分不理解谢朗这样子,嫌弃问:“你要下山,自己去就是了。做什么要赖着我们?”
  谁知谢朗听到她的话,更加气不打一处来,愤愤道:“就是因为有你,阿封才没带我。哼!”
  王筱无辜躺枪,觉得谢朗这小子估计脑袋被门给夹了。一旁的谢道韫突然捂着嘴偷笑起来,吃吃道:“胡儿,就算没有阿筱,你也下不去。”说完,这才对王筱揭露说道:“三叔对他下了禁止下山令。”
  “这原因嘛……”谢道韫快速的说道:“他半年前下山把人给打残了,闹了大事,三叔这才罚他。”
  “谢道韫!”谢朗怒起来,大声道:“那个人就是个骗子,被打残了活该。你就这么喜欢揭我的底?”
  谢道韫凉凉的道:“是啊,有人就是这么笨。被骗了还不知道,知道了也只能用残暴的方式解决。真是……一肚子的书都白读了。”说完施施然走了,也不管后面的谢朗是什么脸色。
  谢朗的脸色一点也不好看,忽红忽白。然后竟然一把推开谢韶,十分颓丧喃喃道:“怪不得三叔罚我,原来是我的处理方法不对。”说完也不看谢韶和王筱,失了魂般的跑了。
  跑了没几步,又回过头来,对谢韶喊了一句:“下次下山记得带上我。我去找三叔认错,三叔就会解除我的禁下山令了。”
  直到谢朗没影儿了,王筱才忍不住道:“他肯定忘了,明天就要回乌衣巷。再不会回东山。他也没什么机会下什么山了。”
  过了许久,谢韶才“嗯”了一声。
  东山住的谢家人其实不多,数来数去也就这么几个。但是这几个人都重量级的,这次一起回乌衣巷,几乎所有的东西都要带走,还有所有的书童、家仆。
  既然不会回来,这里留一两个人看守也就可以了。
  从天不亮便开始收拾,一直到日上三竿,才拾缀妥当。王筱出门一眼看过去,就看到了一个长长的车队。车队的最前面和两侧有骑马的护卫,这是谢家特地派过来保护他们一行人路程安全的。
  谢安站在半山腰的屋舍前,看了一眼他住了半辈子的地方,眼神有点苍茫。王筱望向那个风中的影子,默想他估计以为自己以后再不会回来了。
  事实也真是如此。一直到最后病逝,谢安再也没回到东山来。
  王筱和谢道韫坐一辆马车。因为她俩年纪相近,又都是女孩子。
  车队前行后,王筱看了一圈外面的景色,就听到谢道韫问道:“阿筱今年是十八了吗?”
  这个时代,大家都喜欢说虚岁。王筱决定暂时性遗忘这个,默默点了点头。
  谢道韫好奇问:“那阿筱有定亲了?”
  王筱本想脱口而出“怎么可能?”这句话在舌尖饶了一圈,吞了回去。想她一个十八岁的青春美少女,为什么来到这里后就感觉自己七老八十了一样?
  默默吸了口气,王筱轻声道:“我们家乡的人成亲都晚。我要先找到父亲。”
  谢道韫点头,安慰道:“放心,三叔已经着人把你父亲的画像送回了家族,家族在外行走的人多,肯定能很快帮你找到的。”
  王筱“嗯”了一声,遗憾的想,那也要父亲和她来的是同一个时空才行啊。她愈发觉得,自己这种行为,就像是在大海捞针,前途渺茫。
  换个角度想,好不容易来到东晋,也许可以做点别的事情?毕竟这是别人求都求不来的经历……
  想到此,王筱便问:“你从小是在乌衣巷长大的吧?”
  谢道韫颔首。
  王筱追问:“那里有什么好玩的吗?”
  谢道韫一愣,想了想说道:“也没有什么,家里兄弟姐妹多,族规条陈也多,远没有东山自在。”
  王筱又问:“那你们小时候都玩些什么?”
  ……
  两人你一言我一句,各自交流成长时期的一些嗅事。相处的倒也蛮愉快的。
  车队行驶的不算太快,在路上走了两天才到达建康城中。建康,后世改名为南京,是东晋朝的国都。
  一入建康,王筱发现街道上的人都多了起来。人声鼎沸摩肩接踵,热闹繁华的景象远不是东山镇那种小城可以比拟的。
  直到黄昏时分,车队才到达乌衣巷。
  王筱从没去过乌衣巷。以前也从不敢想自己会来到最鼎盛时期的乌衣巷,一时间心潮澎湃。
  车帘外,金色的阳光照到乌衣巷前的石狮子上。巷子两边的建筑宏伟高大,一种古朴悠远的气息铺面而来。王筱仔细看,发现这里的建筑其实算不上很新,有些甚至是后来修缮过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