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花团锦簇-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上不会让他女儿做小老婆,他只会让怀瑾的老婆神不知鬼不觉地没了,”呦呦觉得陶陶想的太天真了,“别的不说,娘……”
  呦呦没有说完陶陶就明白了,一张脸霎时变得雪白雪白的,呦呦只好赶紧先安慰她,“你放心,我就说一个最坏的结果,皇上不是先皇,英明着呢,你别着急别上火,小心身子。”
  饶是如此,陶陶还是好半天才缓过一口气来,拉住呦呦的手,嘴张了半天没说话,眼泪却是要掉了下来。
  呦呦急忙替她擦泪,“别哭别哭你要是哭了回来姐夫得找我算账,我就随便这么一说,怀瑾不是那个人,咱们家现在也不是原来那时候了,你别哭啊,你在哭我也要哭了。”说着咧开嘴,做出一副哭泣的模样,嘴里还发出“呜呜”的声音。
  陶陶被她的模样给逗笑,这才收了眼泪,“是了,咱们家现在不是原来那时候了。不过,我还是想着,先给怀瑾定个亲,他年纪也不小了。”
  呦呦重新坐下来,在心底算了算,“呀,过完这个生日,他都十九了,我还当她是十五六呢。”
  陶陶翻了个白眼给她,“你儿子过完年都五岁了,难道别人都长,就怀瑾不长啊。”
  “我倒是希望他不长,还和以前的时候似的,跟在我屁股后头颠颠颠地跑。”呦呦叹口气,“长大了,就越来越不好糊弄了。”
  陶陶捂着嘴笑,“让你糊弄几年就行了,你去糊弄你儿子吧。”陶陶说完,面色正经起来,“我还是那句话,先发制人,不要等事情无可挽回了再想办法。”
  呦呦想了想也郑重点头,“不过,大皇子的动作恐怕已经被人知晓,京城里的亲事恐怕不好定,谁愿意得罪大皇子和大公主呢?”
  陶陶想想也是,总不能和皇家抢人,“那外放官员?”
  “这倒是不错,外放官员消息总没那么灵通,不过,这事也不是一天两天定下来的,我回去写信给哥哥,跟哥哥商量一下吧。”呦呦也觉得很麻烦。
  等到亥时初的时候,萧沐仁带着背着玉儿怀瑾抱着和和率先回来了,几个人进门的时候动作十分轻,仔细一看,玉儿还有和和分别趴在萧沐仁后背和怀瑾肩头睡着了,陶陶和呦呦赶紧把软榻让出来给孩子们睡。
  “姐夫他们呢?”呦呦在圆凳上坐下,轻声问萧沐仁。
  “琰琰在看戏龙,我看玉儿撑不住困了姐夫一个人要带两个不好带,正好和和也睡着了,我就带他们回来了。”萧沐仁也在桌边坐下,给自己倒了一杯水,喝完后看了一眼软榻告诉呦呦,“你儿子太调皮太好动了,要是有玉儿跟琰琰一半老实,我就谢天谢地了。”
  “难道不是你儿子?”呦呦斜睨了萧沐仁一样,“这么调皮,到底是谁惯得?”
  陶陶在一旁给两个孩子盖好毯子,见这对小夫妻在互相推诿责任,笑了起来,“你们俩老大别说老二,阿毓别说呦呦呦呦也别说阿毓,你们俩都一样。”
  萧沐仁不好意思地笑起来,想了想说确实是自己纵容孩子比较多,他觉得孩子还小,不要太拘束他。
  “看,承认了吧。”呦呦立刻抓住他话里的把柄。
  “你呀,知足点吧,也就是阿毓好脾气,”陶陶看了呦呦一眼,“你呀,最好祈祷肚子里这个是儿子,要是个女儿,你就失宠了。”
  “不会。”陶陶才说完,萧沐仁就果断地摇头否认了,“不一样的,孩子们将来总有自己的生活小家,能陪我到老的,只有呦呦。”萧沐仁伸手握住呦呦放在桌面上的手。
  陶陶一愣,觉得这句话有些耳熟,想了想,想起来是呦呦当初劝她同意谭丽娘和花易岩亲事的时候说过的话,不禁感叹,这俩人到底是一对,连说出的话都是差不多的意思。
  一直到亥时正过,孟许才带着睡着的琰琰回来,他也是一脸疲惫之色,倒是身边跟着怀信,一脸兴致盎然意犹未尽的样子。
  三家人又坐了一会儿说了些话,才各自骑马坐车回家,先送陶陶回家,陶陶和呦呦约好明天去给苏晨送行,然后送呦呦和和和到家,萧沐仁没有跟着呦呦他们进去,而是转身送怀瑾和怀信回去。
  第二天没等陶陶和呦呦出门,花家的下人送了口信来,说苏晨在天不亮的时候就已经上路,连夜赶往天津卫去了。呦呦和陶陶都是一愣,觉得苏晨实在是太辛苦,而呦呦更多是有羡慕,能到处去走走看看,多好呀。
  等到了二月份的时候,一道圣旨下来,萧沐仁被编入御林军做副统领,官职仅在花易岩之下。但是几乎所有人都看得出来,等到花易岩以后退下去,正统领的位子当然是萧沐仁的。
  萧沐仁又一次做了空降兵,再一次让某些人不满、这些人可不像是嘉峪关那里那么客气,这些人大部分都是京城世家子弟,对京城的势力社交知道的清清楚楚。
  萧沐仁春节之前从安宁侯府分家出来的事,第二天就被满京城传遍了,人人都说萧沐仁坐了一件错事,没有家族的依靠,就算身后有福贤王和王妃做靠山那又怎么样,单打独斗能挺到几时。
  于是萧沐仁进了御林军以后,有些人觉得他背后没有了家族支撑,又认为他是靠丈人的势力才上位的,所以极尽了排挤之事。萧沐仁毕竟是副统领,不是一般人能打压压制的,他们无法打压那就排挤、阳奉阴违,找各种借口拖延萧沐仁的命令。
  萧沐仁很无奈,他有时候都想对这些人说:你们别和我作对了,被皇上知道了没你们好果子吃。可惜他不能,只能用无奈和同情的目光看着他们。而这些人还以为萧沐仁对他们的小动作无奈了,沾沾自喜起来。
  萧沐仁上任半个月,花易岩问他怎么样,他说挺好的,还能应付的过来。花易岩自然不信,他又不是没有被这群世家子弟刁难过,哪能不知道,不过既然萧沐仁不说,他也不再多问,准备再观察些日子再说。
  花易岩问话完后的第三天,萧沐仁在御林军里组织了一次对抗,那天以后,整个御林军再没有人同他作对。
  当然,这些呦呦都不知道,她正在家里一心一意地带孩子,顺便为怀瑾的婚事操心。
  正月十五那天,她和陶陶商议过以后,回到家第二天就给怀宇写了信,一来是新年拜年,二来把京城里的事写给怀宇知道。虽然怀瑾也会写信给他,但是有些话怀瑾未必会说,说了未必会表达完整。就算他表达完整了,难道还不能兄妹俩单独通信?
  信写完后请萧沐仁让传递文书的官驿送走,二十天后怀宇的回信就到了。呦呦一收到信就迫不及待得打开来看,虽然信封上写的名字是萧沐仁。
  怀宇的看法就明确多了,跟萧沐仁说的差不多,皇上正值壮年,在位时间不可推算,大皇子如此迫不及待,皇上必然不会高兴,让呦呦不必担忧怀瑾会尚主的事。
  不过,怀宇说虽然不必担忧怀瑾会尚主,但是也说让萧沐仁在保持中立不卷入党争的同时,“尽量同大皇子交好”,怀宇说,大皇子这几年很是低调内敛,皇上交给的差事会办得很不错,但是也绝对不会格外出彩,十分中庸稳重。而且大皇子是嫡子,有一个同胞兄弟,和皇上未登基前的情况很是相似,若是没有意外状况,大皇子可以确定是太子了。
  所以,怀宇还认为,大皇子想要将大公主嫁给怀瑾,似乎并不完全是拉拢的意思,毕竟这样做太明显太招摇了,不符合大皇子的为人办事风格,“看起来更像是做哥哥的想要为妹妹选一门靠谱的亲事,就如同我当初对阿毓考察了又考察”。
  呦呦捏着信纸,对正在桌上边上看和和描红的萧沐仁看了两眼,心想:原来哥哥当初也不是十分赞同萧沐仁的,考察了又考察呢。
  萧沐仁虽然在指点儿子描红,可是眼睛也时不时地看向呦呦,见她看自己,就看回去,以眼神问她有什么事。呦呦对他露出一个笑容,什么也没说,低下头继续看信。
  怀宇信里还说,怀瑾的亲事不必特意绕过京城世家,被人知道了会有闲话,不如呦呦他们在京城看,怀宇打听一下外放的官员。怀宇甚至还说,不必担忧怀瑾的亲事,“怀瑾长得好学问好家世好人品好,哪个姑娘不愿意嫁给这样的人,说不定怀瑾和大公主的事就是大公主自己的主意。”
  呦呦看怀宇一下子说出了四个好,就差再来一个好凑“五好青年”了。不过想想也是,怀瑾二十来岁了,也只有自己家人还拿他当小孩子,人家可是探花郎呢。
  一说到探花郎、公主这样的话,呦呦就想到他们那位亲生父亲,忍不住皱皱眉,心想:这不会是遗传吧?怎么不遗传点好的呢?
  得了怀宇的信后,呦呦和谭丽娘还有陶陶就开始满京城物色还没成亲的适龄姑娘。不过一般姑娘成亲年龄都是十五六岁,最晚是十八岁,但是这样的姑娘早就提前两三年定好亲事了,怀瑾今年十九了,选个年纪相差不大的还真不好找。
  呦呦问过谭丽娘和呦呦,怎么不早点给怀瑾说亲事。谭丽娘叹气,说当然有,只是怀瑾都不喜欢,不是说那个姑娘长得不好看就是说这个姑娘有点呆,再不然就是说姑娘的兄弟是个扶不起来的纨绔,以后会是个大麻烦,类似的言辞种种,总能被他挑出毛病来。
  呦呦一听就明白,借口,全是借口,要么就是怀瑾有喜欢的姑娘,要么就是他暂时不想成亲。如果是头一个还好,只要不是太离谱,就算谭丽娘不高兴,她也可以劝劝,若是第二个,就有些棘手了,牛不喝水难道强按头?
  呦呦挑了个时间把怀瑾叫到家里来吃饭,正好萧沐仁那时候正在同御林军的同僚下属们斗智斗勇,没空回家来陪呦呦用午饭。
  怀瑾来了以后,呦呦就旁敲侧击地问了,推断出怀瑾并没有心仪的女孩子,就直接问出了他想要找一个什么样的女孩子做妻子。
  怀瑾不妨呦呦突然问起这件事,脸红了起来,吭吭哧哧半天也没给个标准。呦呦有些受不了他,拿筷子敲了一下子他的头,让他给个要求出来。
  怀瑾看一眼呦呦,问她:“真的要听?”
  呦呦点头,让他快说。不过,等到怀瑾说完之后呦呦就后悔了,怀瑾的要求太具体,实在是不好找,他要的姑娘要:柳叶眉樱桃口琼鼻杏眼鹅蛋脸,身材高挑不胖不瘦,家世相当懂文墨识大体,孝顺父母尊敬兄姐友爱弟妹疼爱子侄……
  “停停停!”呦呦赶紧打住怀瑾的话,他这哪是给自己找妻子,他这是给家里挑儿媳妇呢,“你就没有个自己的标准?”呦呦苦口婆心地劝他,“妻子娶回来不是充门面的,爹和娘用不着人伺候,家里下人多着呢,哥哥和嫂子自有他们的生活,也用不着你操心,更别说怀信和宝宝贝贝他们,你只要说你喜欢什么样的就行。”
  怀瑾到底还是年轻小伙子,听见“喜欢”两个字脸红的更厉害了,过了好一会儿才期期艾艾说了出来,“合眼缘的就行。”
  我还嘴圆咧,眼缘。呦呦翻了个白眼,心里却在想:这倒是怀瑾的实话,别看他十四岁就敢一个人偷偷地跑去青楼“见识”,但是家风使然,怀瑾连个通房都没有,总是纯情的。
  呦呦见此,就不打算再为怀瑾,放他出门去,“行了,我知道了,你去翰林院吧。”
  怀瑾却不肯走了,拉着呦呦的手跟她哀求,若是找到了类似的人,要让他先看偷偷过再跟娘说,“二姐不是也说了,给我找媳妇呢,那也得我看了高兴啊。”
  “行了行了,知道了,我会跟娘说让你先偷偷看的。”呦呦先答应下来,主要是再往后她的月份越来越大,临生产越来越近,她只能挑选合适的人,考察还是要谭丽娘亲自来的。
  不顾,时间过了一个月,等到了四月清明节的时候,还真被她找到了一个“柳叶眉樱桃口琼鼻杏眼鹅蛋脸,身材高挑不胖不瘦,家世相当懂文墨识大体,孝顺父母尊敬兄姐友爱弟妹疼爱子侄”的姑娘。
  这个姑娘是顺天府知府的女儿,本来是定了亲的,男方是她姑姑家的表哥,不过两人在前年的时候解除婚约了,具体原因不知,不过提出解除婚约的是女方,而男方没有任何迟疑就同意了,呦呦估计过错应该是男方的。
  呦呦把怀瑾喊到家里来,跟他说了一遍,“别的不说,我看长得是不错的,你不如找个机会去看一眼,若是觉得不错,我就回家同娘去说,姑娘年纪也不小了,就比你小两岁,不如今年定亲,明年就成亲了。”
  怀瑾得了呦呦的话,还真找了个机会去看了一眼顺天府知府家的姑娘,然后是带着笑容回来的,面对呦呦的问题,只会一个劲儿傻笑,什么都说不出来。
  呦呦一看就明白了,立刻让人送信给谭丽娘。谭丽娘得了消息第二天就请苏老将军做媒人,去顺天府知府家里提亲了,顺天府知府当然十分乐意,没过几天,两家就过了小定,这件亲事就定下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定下来了,其实怀宇分析的是对的

  ☆、第二二二章

  第二二二章
  怀瑾和顺天府知府的女儿定了亲; 这件事很快传遍了京城; 花易岩和谭丽娘一开始还战战兢兢地怕大皇子找上门来,说他们不给他面子; 可是直到小定流程走完,也没听到一点大皇子不高兴的风声。
  他们不知道的是,二月二龙抬头那天; 皇上宿在皇后娘娘宫中; 将大皇子二皇子和他们的正妃以及大公主等人叫到一起饮宴,宴席上皇上放的很开,让大家也不要拘束; 甚至还抱了抱二皇子才半岁的小女儿。
  皇上抱着这个最小的孙女,拿了一只金镶宝石的酒杯逗着她,抬起头看向皇后娘娘和她身边的大公主,“看到小婉儿; 朕就想起了咱们嘉妍。”嘉妍是大公主的名字。
  大公主闻言就抬起头来,一双清凌凌的大眼睛看向皇上,“父皇想起了我什么?”
  “朕想起你这么大点的时候; 也是一样的乖巧可爱。”皇上说着,看向皇后娘娘; “一转眼,孩子都这么大了; 我们也要老了。”
  “皇上说哪里话,皇上看着和二十年前一样呢。”皇后娘娘温情脉脉地看着皇上。
  皇上知道她说的的是真心话,却并不准备接皇后娘娘的迷魂汤; “梓潼啊,朕这些天想了又想,看着孩子们一点点长大,越来越不舍得,我想着,让嘉妍在身边多留些年,等到十八再出嫁,你说呢?”
  皇上这句话一出口,整个大殿都安静下来了,二皇子夫妇低头沉默不语,尽量将自己做个隐形人,大皇子有些尴尬,知道皇上已经知道了他牵线大公主和谭怀瑾的事,皇后娘娘更是讪讪的,这件事是自己给儿子出的主意,她让大皇子初一那天去苏老将军去探探口风,若是行她就在皇上面前敲敲边鼓。
  可惜皇后娘娘不知道,大皇子初一那天擅自把“探口风”变成了请人“拉线”,而皇上又是时时关注着大皇子,大皇子在苏老将军家里待了一上午又用了午饭,他哪里会不知道?
  整个大殿唯独大公主什么都不知道,脸红了一下后跟皇上撒娇道:“嘉妍一辈子陪着父皇母后。”
  皇上哈哈大笑起来,“一辈子陪着,只怕你三年就要后悔。”
  皇上有这样的话在先,大皇子怎么还能在拦着怀瑾说亲,况且他还战战兢兢地担心着皇上会不会对他训斥惩罚呢。
  怀瑾小定时,陶陶和呦呦的的月份都十分大了,孟许和萧沐仁不肯让两个人出门,谭丽娘和怀瑾也说不要她们俩回来,怀瑾甚至还笑嘻嘻地说,等亲事定下来,他亲自带着宋家姑娘来给两个看,“绝对不会让你们少送见面礼的。”
  果然怀瑾定亲后的第三天亲自带着宋姑娘上门了。呦呦客气而温和地笑着,仔细观察着这位闺名为芷雅的女孩子。女孩子长得不错,可以算得上是美人了,而且还是高冷的那种,气质也十分清冷,不笑的时候看起来很严肃,不过笑起来立刻让人觉得春暖花开,什么高冷冷清,都是错觉。
  呦呦想想对着自己嬉皮笑脸的怀瑾,再看看眼前这位姑娘,觉得反差互补什么的,还是有道理的。
  坐了一会儿,呦呦问了怀瑾些外头的事,就让他出去找萧沐仁说话,“我们女子的话,你不要听。”
  怀瑾不同意,“我不去,我得看着你,你别背后说我坏话。”
  呦呦立刻瞪眼,“你干了什么坏事怕我说你坏话?”
  “我没干坏事,我怕你把你干的坏事安我身上,你又不是没干过。”怀瑾丝毫不留面子,一句话直捣黄龙。
  呦呦哭笑不得,心说有你这么说姐姐的吗?最后还是宋姑娘出声的,“你别跟姐姐这么说话,你不是经常跟我说姐姐特别疼你关心你吗,怎么一到跟前就顶嘴?”然后又说她要和姐姐说些私房话,“你在这儿,我不好意思问。”
  怀瑾想说“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但是到底没有说出来,呦呦在一旁冷眼看着,心想果然一物降一物。
  “赶紧走赶紧走,别在这儿碍事。”呦呦催促着人离开,一副十分嫌弃的样子,可是眼睛里都是宠溺和笑意。
  宋姑娘在一旁看得清清楚楚,知道怀瑾和这个二姐关系十分亲近,又想到之前在孟家看到了陶陶对怀瑾虽然唠唠叨叨问这问那的关切,心知怀瑾说的他们家兄弟姐妹间关系十分亲密是没错的。但看萧夫人这个不在京城五年的人跟他们也没有疏离,就知道了。
  宋芷雅微笑着看着姐弟二人一来一往,心底知道要如何做了。
  怀瑾走之前告诉宋芷雅,不用太过拘束,还告诉她呦呦家的点心最好吃,“我二姐是个吃货呢。”说完怀瑾就迅速地往门口跑去,动作十分迅速,到门口的时候还能回身接住呦呦的扔出去的美人锤。
  等到人消失在门口,呦呦才转头看向宋姑娘,对着她微微一笑,“宋姑娘别见笑。”
  宋姑娘连忙摇头,“不会不会,怀瑾之前就跟我说,姐姐们对他特别好,我当时听了就十分羡慕。”
  呦呦微笑点头,没有再说别的,问起宋姑娘平时在家都做什么。宋姑娘说的很详细,说上午帮母亲理一理家事,下午的时候就做做女红绣活,闲下来也看些《女德》《女诫》之类的书。
  其实宋姑娘没有说实话,她在家不止看女四书,也看经史子集类,甚至野史话本也看。只是她从家出来的时候,母亲叮嘱她不可实话实说,尤其对萧夫人。
  宋夫人说,萧夫人虽然是已逝太皇太后的外孙女,但是她一个乡下女子恐怕学识并不多,不可在萧夫人面前显露自己的学问,免得她认为宋姑娘故意显摆而心生不悦。
  宋姑娘见她说完话后呦呦点头,像是很满意的样子,心想娘果然是对的。然而,宋姑娘心思还没想完,呦呦就说了让她吃惊的话。
  呦呦说:“虽然有人说‘女子无才就是德’,我却觉得,女子有才识才能更加彰显德行,有了才识不仅能夫妻相和琴瑟和鸣,也能在各种事务上帮助夫君,做好贤内助,你觉得呢?”
  宋姑娘一时没有反应过来,愣愣地看着呦呦。
  呦呦笑了笑,她不相信一个因为表哥有了通房就退婚的女子会单纯只看女四书,小姑娘不过是怕自己心有顾虑才这么说罢了。既然如此,她干脆点,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和观点,让她不必心有顾虑。
  果然,过了片刻宋姑娘就明白了,红着脸低头说一句“我懂了”。
  呦呦见状也不再多说,转而和宋姑娘说起京城最近有什么好玩的。临近晚饭时间,呦呦留宋姑娘和怀瑾在家里用饭,“我家一向是一起坐,不分席,宋姑娘不介意吧?”
  宋芷雅当然要说不介意,以后都是一家人,她知道只有自己习惯别人的没有让别人迁就自己的。
  宋姑娘到访后三天,一早的时候孟家派人送来个消息,陶陶在清晨时分生下一子,重九斤六两。呦呦一听就乐了,说难怪陶陶的肚子那么大,还以为是两个,然后又心疼起陶陶来,孩子这么大,生产的时候一定非常痛苦。
  这么想着,呦呦不禁抚了抚自己的肚子,完了,她开始害怕了。
  陶陶让人送消息来得同时,还让人叮嘱呦呦,不要她过去看,因为呦呦和陶陶的产期相差一个月,陶陶生产的时候,呦呦也进入了生产月,随时可能发动。
  呦呦心知此时不是自己任性的时候,也明白自己若是去的话,还要孟家担忧自己,给人家添乱,干脆就老老实实在家待着,顺便把库房打开,挑些东西给陶陶做洗三礼和满月礼。
  洗三那日,是萧沐仁带着和和去的,回来之后和和就整天若有所思甚至闷闷不乐的样子。呦呦观察了两天,又问过和和身边伺候的人,发现没有什么异常的,更加疑惑,终于忍不住,呦呦挑了一个午后的时间,把和和叫到身边来,要跟他“谈谈心”。
  呦呦没有直接问出问题来,而是先问了问呦呦学问和武功——呦呦的月份越来越大,精力越来越不济,萧沐仁只好给他请了一个先生在家上课,至于武功,萧沐仁没什么时间,就又交给了秃鹫。
  呦呦仔细问了和和的功课,得知他已经在学《论语·述而》,就问了几个问题考了考他,见他回答的还可以,就不再多考。又问他最近武艺学的如何,和和说他已经会两套拳法了,还当场给呦呦演示了一次。虽然动作有些不太连贯,但是一招一式有板有眼的,呦呦看了十分高兴,在和和的额头上亲了好几下。
  和和皱着眉,假装嫌弃实际欣喜的擦掉额头上的口水,好奇地看向呦呦,“娘叫我来就是为了考察我的学问和武功吗?”
  “是,但是不全是。”呦呦歪在榻上,拍拍自己身边的位子让和和坐上来。和和立刻甩了鞋子自己爬上榻依偎着呦呦坐下。他已经有好几天没跟娘亲亲近了,因为他爹说娘怀着妹妹好辛苦,很累的。
  呦呦一手揽着儿子,一手抚摸着隆起的肚子,和和觉得圆溜溜鼓鼓的,忍不住伸手也摸了摸,恰好此时肚子里的孩子翻了个身,不知是小手还是小脚刚好碰到和和的手,惊得他立刻缩回了手,等着大眼睛盯着刚刚手放着的地方。
  呦呦看他张大嘴瞪大眼的十分可爱,忍不住呵呵笑起来了,摸摸他的头告诉他,“妹妹和你打招呼呢,和和要不要跟妹妹打个招呼说句话?”
  和和抬起头来看了眼呦呦迟疑着问:“妹妹能听见?”
  “能。和和想不想说?”
  小和和盯着呦呦的肚子发了一会儿呆,怕在榻上,头靠近呦呦的肚子,一手摸着肚皮一边说:“妹妹妹妹,我是哥哥,你出来哥哥带你出来玩,哥哥给你好吃的给你买花戴,哥哥不嫌弃你丑。”
  听见前几句的时候呦呦还很是欣慰,儿子很棒知道担起做哥哥的责任,然而等听到最后一句的时候,她就哭笑不得了,怎么就丑了,人家还没生出来呀。
  和和没有注意到呦呦的表情,说完了之后还抬起头来十分忧愁地看向呦呦,“娘,以后妹妹太丑找不到婆家怎么办?”
  呦呦听了这句话更加啼笑皆非,只好问和和,“谁说妹妹会长的丑的?”
  和和的眉头紧皱着,中间都快出了一个川字了,“前天去姨姨家,新弟弟好丑,像小耗子一样,姨夫说,小孩儿都那么丑。那岂不是以后妹妹也那么丑?妹妹长那么丑,找不到婆家怎么办?”因为之前给怀瑾说亲,他已经知道了女孩子要长得漂亮才能找到好婆家。
  “那,妹妹长得丑,你嫌弃她吗?她要是真的找不到婆家怎么办?”呦呦没有急着纠正和和关于小孩子会一直长得丑的误会,而是想先知道他的做法会怎样。
  “我……我不嫌弃她吧。”和和还是有些嫌弃的,毕竟姨姨家里新弟弟实在太丑了,若是自己妹妹也这么丑,他真不知道会不会嫌弃,要是真找不到婆家的话,“那就不找了吧,我养她。”
  听完和和的话,呦呦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一边笑一边摸着和和的头,笑的和和莫名其妙。恰好此时萧沐仁从外头进来,看到这母子两个一个哈哈大笑,一个神情疑惑,也奇怪起来。
  和和看到萧沐仁进来,叫了一声:“爹爹!”
  萧沐仁来到榻前,伸手把儿子抱起来,看着嘴角的笑意尚未消失的呦呦,问她,“你们娘俩又在搞什么鬼?”
  呦呦带着笑意,把和和刚才的话说了一遍,萧沐仁也是忍俊不禁,抬手揉揉和和的头,先夸了他一句,“咱们和和知道爱护妹妹呢,真不错。”然后才告诉他,“妹妹出生的时候会有点丑,但是以后就好看起来了,和和不要担心。”
  “真的吗?”和和有些不相信,又问了一遍,“妹妹以后会好看吗?像和和一样好看?”
  呦呦在一旁听着又乐了起来,这个小家伙还挺自恋,说自己好看。
  萧沐仁也是小,不过还是十分肯定地告诉和和,是真的,因为和和刚出生的时候也像一只小老鼠,长大了就好看了。
  和和更加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的模样,“我也那么丑?”这下子他疑惑起来,那到底要不要继续嫌弃姨姨家的新弟弟呢?
  等到陶陶出了月子的时候,孟家上下轻松起来,陶家开始紧张起来,全家上下从萧沐仁到洒扫的小丫鬟全部严正以待,等待着呦呦的发动。
  然而呦呦却一直没有动静,每日照常吃吃喝喝看书睡觉,闲时在院子里走圈,日子过得十分惬意。
  呦呦倒是不着急,她知道生孩子这件事有早有晚,晚几天也正常,因此十分淡定。但是萧沐仁就不行了,他跟花易岩请了假,整天在家陪着呦呦,呦呦赶他走他都不走,说生和和的时候他一直都在,不能生老二了就不在。
  不光萧沐仁着急,谭丽娘和陶陶也着急,花家和孟家天天打发人来问,花易岩甚至也恨不得请假在家守着,不过萧沐仁已经请假了,他就没有机会了,以至于他回到家对着谭丽娘感叹:“闺女是人家家的了,咱们插不上手了。”语气里的失落和感伤表露无遗。
  这样紧张的气氛也感染了小和和,他每天起床去都要来呦呦这里看一遍,摸摸呦呦的肚子然后才去吃早餐上课,下课回来的时候也要过来看看,虽然他并不真正地知道他在看什么。
  在呦呦淡定、他人紧张、和和懵懂中,一直到了六月六,呦呦终于有了动静。
  这次发动的时间实在凌晨,大家都还没有起床的时候,呦呦被阵痛醒。作为已经生过一胎的“过来人”,呦呦十分镇定,至少她认为自己是镇定的。
  她先躺在床上深呼吸,然后在心里默默计算着阵痛的频率,等到一分钟阵痛十次的时候,她慢慢坐起来,想要自己走到产房去,她不想叫醒萧沐仁,昨晚腿一直抽筋,萧沐仁帮她一直按摩,好像按摩到很晚的样子。
  不过呦呦才坐起来,还没下床,萧沐仁就已经醒了,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