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横扫晚清的坦克军团-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鲜血迅速将周围的泥坑里的雨水染红了。

几个犹豫不决的奉天城民兵被推选出来,手里挥舞着大刀,将那些战俘一个个按着脑袋,迫使他们跪在泥泞里,然后,大刀一抡,颈血飞溅,犹如喷泉激发,一颗硕大的头颅就砸到了泥地里。

还没有被杀的几个战俘哭喊着几里古鲁的鸟语,那意思很明白,希望中国军队手下留情。

栗云龙没有让士兵停手,将十个战俘全部执行了死刑。

观看的俄国战俘一个个面如死灰,再也没有人敢于阴谋诡计,暗中破坏行军了。

其实,栗云龙知道,战争就是这样残酷,远不是那些闲汉们所喷的什么东东,事实上,西方国家哪一个不是在野蛮和杀戮中开拓他们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甚至,他也不认为日本鬼子在侵略中国时的行为有多么地离谱,南京大屠杀也是必然的事情,有时为了震慑敌人,野蛮的屠杀政策是必须的。象被称为**的蒙古西征,以及他们对西夏,金,宋的征服,都采取了大规模的屠杀政策,中国境内的居民因此减少了一大半。可是,蒙古人成功了,一时成为世界的霸主。如果二战中日本等国家获胜,那么,日本对中国原住民的大屠杀就会逐渐被历史所淡忘和修改,正如同满清铁骑对大明余部人民的祸害。

西北军阀混战时,冯玉祥的部下亲信大将,曾任二十九军军长的宋哲元就曾在陕西凤翔破城以后,将战俘七千人屠杀一空,而解放战争中,为了震慑大别山区的土匪小保队,刘邓大军将宋埠两千余俘虏尽皆处死,这些战例和效果都为栗云龙所熟悉。

“军长,政委要是知道了,一定会反对的!”王猛担心地说,因为中国新军毕竟是一支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军队,到了民主生活贵上,栗云龙和大家都处于同样的地位。他的错误大家都可以批评。

“这是战争的游戏规则。战争是男人的游戏。不择手段就是第一条法则!年轻人!”栗云龙在王猛的肩膀上拍了几下:“等我们的部队杀进了日本,更多的好戏还在后头呢!”

“打进日本?”

“是啊,消灭日本,”

“什么时候?”

“十年为期吧。”

部队的行进速度因为雨水停歇和俘虏的配合而加快了。

其实,也不能完全埋怨他们,十人一组被绳子严密地捆绑在一起,就象一群被拴的大蚂蚱,一个滑倒就有前后的人被牵扯摔倒,于是,整个小组就被迫整顿。

所以,到了距离抚顺大约三十里的地方,天色已经晚了,栗云龙出兵抚顺最后悔的一件事发生了。

“完了!”

见军长拍着脑袋痛心疾首,几个官兵急忙围过来。“军长,怎么会回事儿?”

“我的表!”

大雨将他的表淋湿,很明显要废了。没有了时间怎么指挥?

部队就在附近的几个村子里休息。因为军长严格命令,所有的官兵只是在在村子外面寻找了些木材和干草。

“这怎么住啊?”

“是啊,这么冷的天,就是冻不死也要着了凉病死!”

“我们怎么吃饭?”

“难道咱大清的兵就是铁打的?”

“可是你看,那个军长,就是栗大将军,人家也没吃饭啊。”

“娘的!人是铁,饭是刚,一天不吃就发慌啊”

毕竟是新组建的部队遭遇了一些困难就叫苦连天,甚至咒骂起来。

“嘘!头儿来了!”

“我日他妈的,他来了又能咋地?难道老子给国家打仗连饭不能吃饱?他当官儿就不是人?”

“嘘,是军长!人家是巡抚,是将军,是新任的黑龙江将军啊!”

“那有什么了不起?”

“小子,他能随便喀嚓人啊,小心点儿!”

“我的妈!嘘!”

栗云龙亲自视察了部队,看到人心浮动,士气不振,就允许士兵敲打村民的门,暂时向他们借住,同时严格要求他们用温和的态度去求人家,不多,当那些居民知道这支自己的部队时,都兴高采烈地开门迎接,自然,住处和饭菜都有了。虽然他们也都很穷,还是尽量满足了部队的要求。

“军爷,你们干吗去?”

“打抚顺的毛子。”

“多少人?”

“十万人!”

“天,我的娘!你们要不要领路的?”

“要,老爷子你行吗?”

“行,喂,昨天这一带住着的兵是不是你们的人?”老头子点燃了旱烟袋。

“啥人?”当兵的接了烟,美滋滋地吸了一口,爽得眯起了眼睛。

“兵啊,大帽红缨,青一色的骑兵,咱大清的人。”

“谁啊?多少人?”当兵的一下子机灵起来了:“你快说说,我得马上给上头儿说说!”

四十七章,拯救盛京将军增祺

在老乡的口里,栗云龙得知了在这一带,刚刚经过了一支中国人组成的骑兵队伍,他们的人数可能在八百左右,最少也在五百人,装备极其精良,而且,依仗威严。

“过去几天了?”

“昨天还在,好象往南边去了。”

“穿什么衣服?最大的官儿是谁?”

“不知道。可是,他们的口气很硬,得瑟得象老佛爷,说一句话瞪两眼儿。”老乡抽着鼻涕揉着皱巴巴的脸皮说。

“他们的旗帜是什么样儿的?”

“没有,走路静悄悄的,连马嘴都勒着嚼子,生怕闹出大响动。”

栗云龙也没有问出多大有价值的新闻来,“谢谢老乡了!”

“哪里,将爷们辛苦!”

“老兄弟,他可不是普通的将爷,他是咱大清新任的黑龙江将军!”

“啊呀,草民叩见大人!”

栗云龙最得意的就是被人崇拜得五体投地,好爽的感觉。

第二天一大早,中国新军奉天民兵团两千多人迅速出发,向抚顺挺进,三个小时以后,就出现在城外。

“开枪射击!”栗云龙命令道。

于是,民兵部队开始了对抚顺城的第一轮袭扰。平均每人击发三颗子弹。但见民兵们人头攒动,硝烟弥漫,将抚顺城的西门打得砰砰乱响,平添了许多小窟窿,远看去,就象白蚂蚁咬的窝儿。

“军长,为什么浪费子弹?咱子弹本就不多呀。”王猛道。“要是咱一鼓劲儿冲进去,可能就把俄国毛子吓傻了。”

“每人射三弹,是战场训练,热热身!也吓吓俄国毛子,我想,他们的心里不发毛才怪呢!”

另一个老兵还想说什么,栗云龙已经不理睬,将望远镜子端起,认真地观察抚顺,这个著名的城市现在不过是一个普通的砖石堆垒的一带城墙壁,两丈高的城墙,上面密密麻麻的垛口,还有隐隐约约低着脑袋走动的俄国兵。也有严阵以待的步枪眼儿。

栗云龙审讯俘虏得知,俄军的装备并不多好,远东作战的部队除了精锐师团外,都没有机枪,火力比较薄弱。

“抓一个俘虏,让他喊话!”

一名俄军战俘被押解到了面前,栗云龙通过一名民兵的笨拙翻译,终于使他明白了意思。给他的条件很优厚,劝降了俄军,就给他自由,立刻释放。

部队的阵地向前开进了许多,等待着俘虏的劝告,只见那家伙萎缩着高声叫唤,和城上的几个俄军进行交流,不久,就见他摇头晃脑地回来,说,俄军指挥官不肯投降。

没有可说的,攻城吧!栗云龙立即下令,将全部四百多名俄国战俘押解到了第一线,然后,十人一组,往前推进。

在城墙上,零零星星的几个俄军正在发愁,指挥官只是一名大尉,颤栗着肩膀:“我们怎么办?怎么办?”

“打呀!”

“好,打!”

俄军开枪射击,但是,火力非常微弱。可见人数实在有限。

从城墙上望去,只见城下一般大片泥塑的中国人,一个个穿着五花八门,十分可笑的衣裳,哪里是一支军队,分明是一群乌合之众的土老百姓嘛。

“他们是土匪?胡子?”

“肯定是。”

“就这还想叫我们英勇善战的库班师第一营投降?哈哈,勇士们,给我狠狠地打,他们打不进来的,等我们的主力部队杀回来,一定把他们全部逮捕,那时候,我们要好好地享受一下修理战俘的乐子。”

俄军的火力充分发挥了,将前面密密麻麻的中国人的队列打成了稀巴烂。鲜血横飞,惨叫不迭。

“好啊,好,狠狠地揍他们!”许多俄军一面射击一面兴奋地呼喊。

“大尉先生,你看,我们的人!怎么回事儿?”一名士兵眼尖,已经发现了不对,为什么一面挨着枪子,那些家伙还那么凶猛地往城墙下冲呢?难道他们真的不怕死?

大尉已经看出来了,刚才的一阵乱枪,倒是痛快,可是,现在才看清,那些排列着整齐队伍的家伙,连枪也不拿,连片刃也不带的,低着脑袋往前走着的,竟然是自己人!而且,更令人发指的是,这些人一边走一边呼喊救命。

大尉听到了熟悉的母语,赶紧下领停止射击,可是,至少他们已经造成七八十名冤魂。

那些俄军当然跑得非常之快,即使冒着猛烈的火力,因为后面有中国逼迫着,在许多人看来,也许只有撒开两条腿跑到抚顺城下才能求得自己人的保护。那才是唯一的出路。

“给我放过他们,专门攻击后面的中国人!”

“不行啊,您看,他们搅拌在一起。”

“那好,我们出击!把这些可恶的中国病夫抓起来。”

栗云龙发现‘,敌人不多,但是,硬要冲城的话,损失肯定不小,再说,俄军的火力已经开始针对押解民兵,看来,第一招失败了,于是,他下令,将那些战俘都拉回来。

长长的绳子将那些家伙拉了回来,栗云龙简单地吩咐几句,官兵们就做了准备,只见战俘们被捆绑在河边的小树上,剥光了衣服,狠狠地殴打,那么多的俘虏被殴打,效果是十分震撼的。

“快喊,否则,我们就真的杀了你们!”看守的士兵一面殴打,一面恐吓他们呼喊。

“无耻!卑鄙!”城上的俄军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愤怒,带领部队冲杀出来。要拯救他们的人。

大约二百多名俄军一面放枪,一面冲锋,集结成一个大纵队,很快就到了捆绑战俘的地点,不过,紧接着的事情,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两千多中国人一拥而上,将二百多俄兵包围得严严实实,枪刀齐下,不多时,就消灭了一大半,俄军的指挥官儿也在激战中丧生。其余的又做了俘虏。

抚顺城门洞开,中国新军奉天步兵营浩浩荡荡地开进了城内。不多时,他们占领了全城,城市的百姓们知道了他们的身份,立刻前来欢迎。然后将所有俄国军队的物资统统缴获。

抚顺当时的地位不高,不过一个县城,人口也不多,但是,在这里缴获的俄军物资实在不少,可见,俄军在中国东北的推进,兵站已经建设到了这里。

战役中,奉天民兵营牺牲六十名,受伤七十一人,击毙俄军四十三名,击伤其九十名,附录其他完好的士兵九十八人,几乎将敌人的守卫部队全军歼灭。在城里,还抓获了残余的三十几名俄军,都是隐藏在百姓家里被人肉搜索出来的。轻而易举地就占领了抚顺城以后,栗云龙还没有处理好善后,就听到了西南地区有激烈的枪声。

打击都关注地倾听着那枪声,有经验的老乡告诉他们,距离可能在十五里到二十里,一定是大队兵马在交火。

审讯了俘虏,那个奄奄一息的大尉告诉栗云龙,俄军抚顺城的主力都去追剿一支中国人的骑兵部队。

再一次冒除了中国热部队,令栗云龙非常惊讶,他略一思考,就决定救援,将抚顺的事情交给抚顺的百姓,临时选派了几名德高望重的头面人物,几个商家富户,让他们自行组织武装,同时从俄军的战略物资里分给他们二百步枪,以及相应的弹药,让他们协作留守的二百名奉天民兵。

抚顺的老百姓热情很高,经过简单地动员,居然有五百多人愿意跟随部队作战,栗云龙挑选了二百多人,然后将城里缴获的俄军运输用的骡马数百匹武装部队。军情紧急,他带着新组建的骑兵 部队向西南地区急进。

事情太过紧急,许多民兵甚至连马也不会骑,一路上也不知道摔了多少次,至少有三名士兵摔成了重伤,被迫返回去治疗。但是,绝大多数人还是迅速适应了自己的新角色。

一个小时以后,被战马颠簸得几乎呕吐的民兵部队在栗云龙的带领下,驱赶到了事发地点,那里还在发生着激烈的枪战,从密集的枪声就可以判断,双方的人数不少。

栗云龙用望远镜马上观察阵地,发现了大批的俄军在围攻某一个村庄,俄军估计在三千左右,骑兵不多,都在旁边游动,前面正在组织进攻的是步兵团队。村外,正在对射,看样子双方死伤不少了。俄军已经逼近了村子,战斗离胜负已经咫尺之遥。

栗云龙二话不说,带另部队分成三个纵队向敌人冲去。同时,士兵们大声呼喊,以壮行色。

果然不出所料,背后突然出现的中国军队,打乱了俄军的阵势和计划,也使他们晕头转向,摸不清中国人的虚实,甚至有的俄国军官认为,是中国人在这里设置了一个陷阱,引诱他们来跳。种种不良预期都使他们的作战意志迅速崩溃,于是,俄军的指挥官被迫带领不断,迅速地撤离。

战斗只进行了十分钟,双方也只开了几枪。距离还很远,俄军就一阵风似的逃走了。

中国新军的民兵营进行了短暂的追击,俘虏俄军伤兵和步兵一百多人。其余敌人,疯狂地逃走了。

栗云龙带领部队进了村子,村外,早有人列队欢迎,显然,他们知道了这些人是他们的救星。

令栗云龙大开眼界的是,人家才是正规的清军!

一个两眼花翎的官员在两名士兵的搀扶下,满脸煞白,气喘嘘嘘,马蹄袖一甩,却没有跪下:“盛京将军增祺在这里谢过各位父老兄弟了!”在他的眼里,这是一支奇怪的部队,分明是一群老百姓嘛。

“盛京将军?”栗云龙大吃一惊。

后来,他才知道,他一向以为的东北清朝人事组织,是不对的,那个赵尔巽的官职还不大,是在几年后的建省过程中任命的。

清朝建立以后,在东北建立了三个特殊地区,也就是将军辖区,任命了三个将军,将军以下是都统和副都统等各级行政机关。辽宁省当时设置盛京将军,也就是说,增祺是辽宁名副其实的老大。

栗云龙向增祺做了自我表现介绍,把他惊得目瞪口呆‘,不过,他还是挺有觉悟的,立刻拉着栗云龙的双手:“多谢了,多谢了!多谢栗将军的救命之恩呐!”

自俄军入寇,增祺从奉天城逃避,先到新民屯,再往别处,惶惶然就象丧家之犬,可是,按照清廷的规定,封疆大吏们有守土抗战之职责,不管你如何逃避,只要不出你的省份就没有大罪,否则,立即就会开革死罪,所以,增祺将军在辽宁各地乱逃乱窜,就是不敢向内地逃走。

这里拯救了增祺的五百多骑兵和他一百多家人。事后,增祺立即下令,派人到辽宁各地联络各官府衙门,恢复秩序,并让他们全力帮助栗云龙的大军,提供一切条件,结果,使中国新军的下一步作战,建立了良好的基础。

在出发向抚顺回师的过程中,他们又遭遇了零星的俄军,那是逃散的部队,他们逐一战而胜之,直到抚顺城下。在这里,他们竟然再次遭遇俄军,原来,俄军返回抚顺,在这里遭遇了武装起来的抚顺市民的抵抗,俄军试探这进攻,因为他们的物资都在这里,一旦丢失,可就成流浪猫了,不过坚固的城池使他们遭遇了可怕的损失,而栗云龙等部队的及时反击,也让惊弓之鸟的俄军丢下大批尸体,撒开大脚丫子就逃。可以说,在抚顺的作战,大获全胜。这里,既有栗云龙的阴险恶劣黑招,也有增祺大人吸引俄军主力的功效。

站到了抚顺城头上,惊魂已定的增祺询问了栗云龙的家世,对京津战事略有耳闻的他惊喜异常:“那个,栗军门,鄙人有一个不情之请,希望将军成全。”

“说,老大人!”栗云龙对这么一个死硬不投降敌人的清朝官员,还是很感冒的。况且,他有大大的利用价值。

“我想和将军结为婚姻,鄙人膝下儿女众多,皆庸碌无为不可倚靠,然,下官尚有一名养女红袖儿,生得倾国倾城,欺霜赛雪,被老朽视为掌上明珠,老朽愿意将次女奉献给将军,伺候将军起居,以为通家之好。。。。。。”

四十八章,库罗帕特金大将

亚历克塞。库罗帕特金大将阴沉着脸儿呆在海参崴阴暗潮湿的官邸里,郁闷地观察着墙壁上的作战地图,但见俄国的远东地区和大清帝国的满洲蒙古地区,乱箭纷纭,相对指向,已经集中到了辽宁和吉林的边境。

“我们的局势非常不妙啊!”大将身为远东地区的最高行政军事长官,不得不担负起了全面指导远征军的任务。

在大将的旁边,站着十几个面色灰冷的将领,一个个肃穆威严,不苟言笑,只有目光随着大将手里枯瘦的竹节的指引而移动。

大将能够说出这样的话来,是需要勇气的,因为早些天,他曾经在圣彼得堡晋见沙皇陛下的时候信誓旦旦地表示,满洲就象一只熟透了的苹果,只要轻轻一握,它就会掉在我们的手心里。而其他流着口水的国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毫无办法。在远征军出发的时候,大将给柳瑟耶夫上将饯行,还对着数百名军官,数十名贵族以及高贵的朝廷命妇说过,只要一个月的时间,满洲就是俄国的了。

参谋军官向大家介绍了整个形势。半个月的时间,满清帝国的新锐军队就从京津地区向满洲疾进,连克山海关,锦州,奉天,铁岭,开原,抚顺,鞍山,本溪,辽阳,辽中,将辽宁的大部分占领了,而俄国军队连战连败,被迫向三面退却,一部分向南退到海城,大石桥,盖州,试图向金州,旅顺,大连等海军基地靠拢,一部分向东边撤离,以四平,辽源,通化,梅河口等据点为支撑,暂时稳定了吉林,还有一部分向西北方向溃退,目前正呆在科尔沁旗的牧地。

“我军的士气极为低落,这是不争的事实,而且,物资损失重大,暂时还无法统计出来,人员方面,远征军的总司令柳瑟耶夫上将等二十几名将军或战死或被俘,部队被击溃六个师团,初步估计,战死一万两千多人,受伤安全撤退的有七千多人,被俘估计三万多,失踪五千。也就是说,我们英勇善战的远征军已经折损了四分之一,”大将痛心疾首地说道:“我们必须振作起来,通过一场大会战,来挽救帝国在满洲的危机!”

俄国远东地区的最高军事会议,一直开了三天,最终才确定了新的作战方案。决定分为南北两线的对峙线,北方,以四平镇为前沿,力保长春,哈尔滨,最后的落脚点是黑龙江当时的首府齐齐哈尔。无论如何,齐齐哈尔必须坚守住,可以相机在上述几个地区进行顽强的阵地战,小规模的会战,等俄国欧洲地区的精锐部队再次调集增援以后,展开大规模的反击作战。在南线,以海城为前沿,巩固阵地,并且以海军的旅顺大连的物资储备为基础,增加人力物力,将目前正占领北部朝鲜的军团调遣丹东,向海城进发。

俄国太平洋舰队,也频频调动,开始了猛烈的军事行动,可是,面对中国新军在满洲的迅猛攻势,他们却一时派不上用场,唯一的威力就是到天津一带游弋,对中国政府进行外交恐吓。太平洋舰队的主力在海参崴,也就是俄国所谓的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军港内,分舰队在中国的旅顺。确保着俄国的海上运输线的安全。

针对中国满洲军团犀利的坦克火力,俄国决定从欧洲运输更多的野战大炮来抗衡。他们也侦察到中国坦克部队的困难处境,更为有利的是,德国公使凯特林先生给他们送来了更加精确的情报:中国坦克部队非常依赖于德国的柴油汽油等,如果掐断了他们的燃油,则,他们就将是一群乌合之众。

“为什么要帮助我们?”库罗帕特金对德国人抱着天生的警惕,自从三十年前普法战争普鲁士获得了胜利,德意志帝国勃然兴起,就成了俄国人的一块心病。北极熊最讨厌的就是身边涌现一个强大的国家。自德国前首相铁血的大臣埤斯麦试探俄国,决定对法国预防性战争受到明确拒绝以后,两国之间就剑拔弩张。

在电报里,凯特林以基督的名义和德国皇帝的信誉担保,他的帮助是真诚的。

“见了鬼了!”大将猜测到,一定是德国人在北京和天津被中国人削得太惨了,想借刀杀人。“不过,真的那样的话,也不错!”

现在,迭经惨败的俄国人反而不是那么惧怕中国新军了,因为,他们的秘密武器已经被大家所熟悉,缺点和困难也被认识,心里的恐惧感减少了很多。

“他们的坦克被我们英勇的士兵烧掉了十辆。感谢上帝,感谢圣玛丽亚!”

一个师团的俄军步兵从海参崴出发,被海军舰队紧急输送到了旅顺军港,并且,那里贮备的三十多门野战大炮以及足够的弹药都被送到了前线,因为东北地区目前尚无任何铁路建设,在陆上的调动兵力要比海上困难得多,所以,俄军最后决定,从辽宁的南线发动反攻,进行海晨作战,然后,夺取辽阳重镇,威胁奉天城的南部。

到了十月初,俄军已经在各处地方稳定了战线,开始修筑永久性的国防工事,钢筋混凝土的建筑方式被大量使用。四平街,长春城,哈尔滨等,已经构筑了坚固的工事。南线的俄军已经聚集了三个师团,八万人的规模,而且装备精良,拥有大炮一百三十多门,机枪数百多挺,士气也得到了恢复。从俄国远东地区出发的海军舰队一批批地运输着士兵和军用物资。更多地运输着步兵的得力速射火力;机枪及其弹药。

日本方面,也在朝鲜悄悄地调集了一支部队,因为有秘密协约,日本军队六万多人正式成立了鸭绿江军团,以最精锐的近卫第一师团,第二师团为主力,已经运动到了新安州和新义州,一部以陆路作战,一部登陆,期待着俄军作战以后,立刻就向中国辽宁地区进发。他们实际上起了俄军总预备队的作用。

日本鸭绿江军团的司令官是大山岩陆军元帅,可谓位高权重,部下参谋长为第一军的参谋长藤井茂太少将,近卫师团的师团长是浅田信兴中将,第二师团长是西岛助义中将,骑兵支队秋山好古少将等,都是日本的少壮派,或者经验丰富,作战凶悍的鹰派。另外,川村景明大将带领的一个师团也在悄悄地登陆朝鲜的釜山。

面对敌军的重兵云集,精锐尽出,中国方面的气氛却极为平淡。首先是西安城,太后和皇帝虽然也关注着东北地区的进展,却已经被传来的捷报震撼了脑袋,昏昏然以为不数日即可平定。西太后更是连连举行庆祝宴会,群臣也欢呼雀跃,以为满清帝国龙兴之地,不日就可以平安了。天津北京方面,临时负责的袁巡抚已经得到了清廷的真实任命,成为第一任完全抛开了朝廷直接管辖辖区事务的直隶总督,而刚毅大人则接手了北京的实际权限,在那里不亦乐乎地忙碌着什么。一面整理城池,维持秩序,一面收拾财宝,兼及无主房产。袁总督好不容易看到了中国新军的后续民兵部队带着数万战俘浩浩荡荡地离开了天津城,正惬意地带领将领们踌躇满志地欣赏自己的地盘。对于东北战事,他还是关心的,他听闻了俄国日本的联合作战消息,立刻用电报通知了栗云龙,同时,他还督促德国人旅行诺言,给中国新军运输燃油。

部下几员亲信将领很不解,问这件事情。袁总督笑嘻嘻地说:“只有他们大胜了,在能在满洲站稳脚跟,那时,各人吃各的,井水不犯河水,大家相安无事,如果他们失败,可着劲儿往咱这里回跑,你想想,咱的日子能安生吗?”

所以,袁世凯相对而言,对东北作战还给予了一定的支持。

东南沿海一带的几个权臣,巡抚总督的,如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也公开表示,要大力支持栗赵所部,可是,他们的支援行动没有实际效果,从陆路太慢,从海路又遭到俄国太平洋分舰队的阻挡,只能屡屡发来电报,以为声援而已。当然,也有实际的,张之洞亲自筹集了一笔钱款,约三十万两银子,以为犒劳费用,让亲信带领卫队送往天津,再转东北。

栗云龙终于在奉天城里坐安稳了。

第一师团段大鹏部全部的人马都到了奉天,第二师团也到了新民,铁法等地,向奉天主力汇合。栗云龙的手里,终于有可以握紧的拳头了。他没有急于发动新的进攻,而是将部队分散到附近各城镇中加以驻扎,加紧训练,同时,筹集物资,动员当地的力量。各城镇的民兵在短时期内就建立起来,更叫他兴奋的是,原辽宁最高长官,盛京将军增祺对他的工作是大力支持的。一千已经在俄军压力下溃散的清朝正规军队逐渐恢复了建制,形成了大约五千人的几个营队。赵阳刚已经赶到奉天,也让栗云龙心里安定了不少,两人合作多年,十分熟悉,互相依靠,那种并肩作战的战友情谊给了他极大的安慰。

对敌情的把握也在积极进行中,俄军和日本军队的政治勾结,军事合作,以及俄国部队的频繁调动,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进入他们的视野。

军部进行了战役分析,认为必须暂时停止前进,要反过来在南线打一大仗,因为不解决背后的敌人重兵集团,就有可能遭到敌人前后夹击的危险。同时,军官们认为,对俄作战,完全光复满洲,将是一场持久作战,不能以侥幸地心情来对待,只有歼灭了敌人的南线重兵集团,才能进一步振奋精神,缴获物资,壮大自己。

到十月下旬,中国新军在辽宁已经集中了三个经过紧急训练和实战锻炼的师团,一个清廷正规部队的新编旅团,十万京津地区的民兵,五万辽宁民兵。

大战在即,各方虎视眈眈。

四十九章,乱世枭雄张作霖

海城八角台,一个普通的东北镇子,连绵的阴雨笼罩着参差不齐的房屋,青砖瓦房,草顶土坯,宽阔大宅门,绳子系着的木栅栏,形形**色人家都聚集在一起,以坚固的砖土结构夯内垒外的竖立起一丈五尺高的寨墙,外面还开挖了一条小沟,灌注了些泥水,充当第一道阻挡的防御工事。

在细雨迷蒙处,一行五匹健壮的大青骡子轻快地在寨墙上游走,雨打湿了马身,连同长长的尾巴,都凝着不动。

“兄弟们怎么看现在的局势?”五人中间,一个身材中等,偏瘦的中年人眺望着北面的水天一色浑浊处,焦虑地问。

“大哥,怕什么球!咱兄弟有枪啊,只要有了这铁疙瘩家伙,谁来了也不怕!?”一个黑络腮胡须的大汉骄横地说。

“二虎兄弟啊,不可莽撞,大哥是问我们怎样看马上就开打的仗,不是问你怕不怕!”另外一个上了年纪的汉子不满地说。

五匹健壮的青骡停留在北门的寨墙上,半天都沉默不语。

“其实,他们打他们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