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横扫晚清的坦克军团-第2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

台湾军的一个旅团,在驻扎地和台湾百姓取得了联系,实行战场起义,回归到祖国军民的怀抱,被中国新军白强司令员改编为中国新军驻扎台湾的新军第六警备旅,不等白强司令员下令,他们就向日军发动了猛烈进攻。直接在屏东地区,。将日本的南线兵两个大队包围,经过三个小时的激战,全部将其歼灭。

屏东镇位于高雄东面二十余里,极其接近,属于荣誉派的宫本义男,态度十分强硬,要求各军队官兵,要和中国新军决战到底,绝对不允许一个偷生,他指令南线兵的一名联队长带领部队赶往增援,携带三十余门大炮,气势汹汹,可是,等他们赶到时,那两个大队的‘日军已经被完全干掉,战场上,横尸一片,日军大为愤怒,向台湾新军发起进攻,激战之后的台湾新军不支,被迫撤退。

不管怎样说,台湾军这个旅的起义,造成了宫本义男对于高雄一带的战略防御计划,顿时支离破碎,不仅一个旅五千八百多人转眼间化友为敌,就是那两个大队的南线兵,一千二百多人,也被吃得干干净净。

虽然收复了屏东,宫本却知道,台湾军并不可靠,于是,将台湾军余下三个旅团的军官招集到高雄,根据情报,进行了大清洗,直接杀掉了三十多人,还将部队削减了一半,清除所谓的不忠诚分子。在防御上,将日本军和台湾旅分开交错布置,实行战场监督。

也许是宫本的措施得力,也许是台湾一部分人的奴性在作祟,居然真的有部分台湾军在作战中,十分卖力,也使得高雄之战,充满了悬念。

在高雄北部三十里,白强司令员的军队赶到了,日军两个大队的本土军,一个南线兵的大队,加上一个台湾军的联队,据守在这里,负隅顽抗,中国军队试探了几下,停止下来,以炮兵和坦克军为主力,架设在阵地上,不久,步兵的兵力集中到了两个团,四千余人,其中一半为中国新军曹师团的老兵,战斗力不错,经过准备,曹师团的部队向敌军展开轰击,大炮四十余门,小六零炮六十多门,一字儿摆开,象星期五夜里的男人那样,气势汹汹地怒吼,将日军阵地炸成了一片硝烟,一群群的日军被炮火炸得晕头转向,死伤,根本抬不起头来。

中国新军格外重视战场的伤亡率,轻易不肯让士兵去冒险,所以,炮火的准备十分充分。

“日本人真能耐,现在还没死净呐!”

“谁知道,我想要死差不多了呢。”

“那怎么没有人叫唤?”

“鬼才叫唤呢,就是想叫唤,也得有机会不是?你的大炮一直嘎嘎响,他就是叫唤了,你也听不着不是?”

“哦?哈哈哈!”

这是炮兵部队长,中国新军两位连级军官的对话,在大炮怒吼的间隙里,两人勉强能够听懂得对方的一句话。

轻松,心旷神怡,这就是中国新军接近胜利时的战斗心情。

炮火覆盖之后,空军赶来侦察和增援,三架战机反复地盘旋巡视,朝着还有动静的地方,不时屙下一两颗炸弹,或者低旋下来,将机头对准那里,突突突地扫射上一通。

日军,日本军战斗序列里的台湾军,在二十多分钟的打击下,被炸死炸伤几近三分之一,又在飞机的捕捉下,死伤了更多。

中国军队的地面打击,终于开始,在坦克的掩护下,步兵谨慎地以分队形式向前搜索前进。

日军的阵地上,已经乱七八糟,一片狼籍,残缺不全的尸体,痛苦哼哈着的伤员,抱着脑袋痛哭的,被炮火震晕了的意志薄弱者,一丛丛炮弹的大坑,将原来平坦的道路为中轴线的田野犁成了破烂。战斗在进行,少数日本官兵坚持战斗,但是,能够起到的作用很小,坦克部队昂起长产的管子,一旦发现日军的群体就秒上一炮,而少数的日军,则被并列机枪给修理了。

少数配备的日本新军,则向阵地上大声地呼喊,要求日军就地投降,免遭屠杀之苦。

事情自然不会那么简单,最后的结果是,死硬派的日军,在战火中被大量地击毙,连同顽抗的台湾军一部,都被清除掉了。战后,约四百多名台湾军投降,三十余名日本伤兵被俘,成为此战中的最后幸存者。这样,几达两个联队的日军,全军覆没。

中国军队的前锋部队,潮水一样朝着高雄前进,士兵们的情绪极为高昂,大家唱着歌儿,呼喊着口号,意气风发。

但是,台湾的收复之战,最激烈最残酷的时刻,这时候才刚刚到来,当四月十九日,中国新军最后包围了高雄城的时候,日军开始了殊死搏斗。

城内还有一万三千多名日军,其中台湾军约一半,日本人为了增强兵力,竟然残忍地将全部的日本移民中的老弱病残统统用军刀捅死,然后,强令剩下的人,包括一部分不足十五岁的男孩,小于六十五岁的老头儿,以及中青年妇女,都武装起来,扩大了南线兵的部队,准备决一死战。

日军非常顽固,当山下大将派遣人员将亲笔信转交过去的时候,宫本义男居然将那三名日本人中的两个切腹杀死,然后,将耳朵割掉由最后一名人员转交给山下,还亲自回了一封信,痛骂山下是背叛国家和天皇的叛徒。

战斗无可避免,但是,为了减少平民的伤亡,特别是减少城内台湾同胞的伤亡,中国新军司令员白强还是派遣日本新军人员,以及此前被俘的日军官兵五人,带着自己的条件,命令,日本首相铃木的亲笔信,天皇的电报,等等之物,转达给宫本,要求他立即投降,不要连累无辜的日本和台湾的军民。

宫本在部下军官的压力下,拒绝了要求,并且,将五名通报人员全部扣押杀害。等战斗结束以后,在一些台湾百姓的指点下,才找到了这五人,只见他们的尸体上,已经支离破碎,被残害得目不忍睹。

白强司令员一面继续调集部队,加大对高雄的包围圈儿,修筑工事,实施拦截,一面将台北地区的空军陆续向这里转场,同台湾南部海域的航空母舰也取得了及时的联系,进行协同作战。

因为台湾军民的热情,白强司令员组建了十个台湾团,约两万人,搀杂在中国军曹师团的部队里,此时,曹师团的一万五千余人,只留两千在台北,一千横扫台东沿海地带,其余尽在高雄,三万余人,将高雄包围得铁桶一般。

四月二十三日,在苦劝无效的情况下,中国空军最后一次努力,将大量的传单撒到了台湾军的防区上,希望这些台湾人组成的军队,能够翻然悔悟,回到祖国的怀抱,不要为日本军卖命,这样,又等了一天,仍然没有动静。

很多人大为不解,在这样狼狈的时刻,为什么台湾军的官兵还不能及时地醒悟,还甘心为日本殖民主义军陪葬呢?

白强明白,每一个民族里,都有一些渣滓,一些没有祖国民族大义的混蛋,奴性十足的东西,所以,并不是每一个同胞都值得拯救和期待的,要解决问题,必须以强力为后盾,勇敢地以拳头说话。粉碎这些愚昧无知者的痴迷不悟之心。

围城数日后,中国军队以强大的兵力,对敌军展开了猛烈打击。

空军一百架战机,是全部能够出动的最大兵力了,长途运转,作战消耗,维修保养,能够保持这样的兵力,是最大限度,黑压压的空军战机从南北两个方向同时起飞,进入高雄的上空作战,将一切可能的毁灭性弹药,尽情地倾泻下去。

高雄的天空,因为凄迷的积雨云而显得暗淡了许多,翻腾的云带,显得有些恐怖。飞机在其下飞行,被侧面刺破云端辉映下来的阳光眩着,背景是沸腾的云,焦点是喧嚣的战机,竟然是那样生动,磅礴。威武。

尽量轰炸军事目标,避免平民的伤亡。

从台北地区一路运输而来的大炮,小炮,都昂首挺胸地等待着最后的决战时刻,一条条战壕里,严阵以待的中国军士兵,期待着冲锋号。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渴望和胜利的欢喜。胜利,虽然还是希望,可是,绝对不会遥远。

可是,一件事情让白强等人改变了怀柔的态度,有士兵观察,在城外某处,日军正在大肆屠杀居民。

方圆三十余平方公里的城市和郊区地带,不仅有步兵观察哨发现了问题,就是空军也觉察到了问题。

在城市的南面和西面,有大批的居民被日军押解到外面,施加屠杀。

从飞机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日本军队将一队队的城市平民押解到了城外,用刺刀屠杀。百姓们的哭喊之声,响彻云霄。

空军的紧急通报和步兵观察核实,让白强等人极为愤怒,日军在灭亡之际,。对高雄的台湾居民这样残忍地灭绝政策,实在是罪恶滔天,毫无人性道义。

“立刻发动地面进攻,地面进攻,拯救每一个可能有机会的台湾同胞!消灭每一个日本军队,包括为虎作伥的台湾军顽固不化分子,歼灭消灭,使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消灭,消灭!”

中国军队随即,从地面上展开了对高雄防御区域的突击,战前的简短动员,已经激发了所有官兵激烈的情绪,愤怒的意志,特别是那些台湾新军,感同身受的苦难情结,让他们奋不顾身地跳出了战壕,声嘶力竭地呼喊着,挥舞着步枪,战刀,甚至是棍棒,向前冲去。

中国军队的各种重型武器,一齐爆响,将前进道路上的日军阵地的战壕,障碍物,堡垒工事,都炸得乱七八糟,支离破碎,装备精良的中国新军,将冲锋枪的火力发挥到‘了极限。使所有可能冒出头来顽抗的日军或者台湾伪军,都被迅速地击毙。

空军的一部分,赶到了前沿,对敌人的重兵集结地点进行轰炸,特别注意将敌人的预备部队击溃。

一个大队为基础的日本预备队,在城市的周围至少有六个,可是,在中国空军的轰炸下,不得不作鸟兽散,猛烈的轰炸中,采用了航空霰弹,所谓小提篮式炸弹,一颗炸弹爆炸,数千万颗钢铁珠子爆裂开来,将周围数十米范围的日军尽皆杀伤。

这种炸弹,专为对付日军步兵集群而制,效果异常之好,据事后的统计,仅仅空军的轰击,就造成日军六个预备大队中的三个,伤亡率在百分之七十。

战斗在热烈地进行,中国军迅速推进,日军的阵势迅速被击溃,坍塌,瓦解,中国军队以排山倒海的攻击力,将日军一片片地覆盖,消灭了。

在中国军的后面,还有更多的作战力量,他们是号称十万的台湾百姓,虽然有的已经年事已高,有的还初生牛犊,甚至还有年轻的女子,可都手拿着武器,同仇敌忾。在正规军队的后面,收拾着受伤的日本兵,或者敲打着,使之老实,或者捆绑之,使之就俘。还抢救中国军的伤员,用担架向后面运送。

更有甚者,是台湾民众的热情,其实,仅仅是他们的呼喊之声,就已经足够了,那种无坚不摧的,排山倒海的呼啸声,据说,让当面的日军非常恐惧,不知道中国新军到底有多少,谁都能够听出来,那不是几千几万人就能够发出的。

激战三小时,日军全灭。

三一章,群贤毕至

台湾的光复,虽然历经了战斗,终于将十数万的日军和台湾伪军尽数消灭,其实际的过程还非常复杂,辛苦难以想象,但是,都不过是尾声,作为中日战争的最后一枪,徐徐地落下了帷幕,最后一面膏药旗帜,连同日本高雄军的最高司令官宫本义男等数百名军官和顽固分子的一齐挥舞军刀剖析腹部,归于消灭。台湾的殖民主义时代的硝烟,在日本所谓荣誉派军人凄凉的歌声中,逐渐散去。

白强迅速向栗云龙做了汇报,自然,奉天地区,整个满洲地区,包括朝鲜半岛的驻军,在日本的驻军,都兴高采烈,金瓯无缺,乃是国人最大的心愿。

栗云龙在百忙之中,亲自乘坐轮船赶到了台湾视察,并且,在那里驻扎了三个月之久,详细地勘察了台湾的地理环境,农业资源,工业基础,作出了详细的规划。

因为曹文正师团的功勋,被栗云龙任命为台湾地区的最高军事行政长官,军衔为少将,所部官兵,全部留驻,还从满洲地区,新编组了两个旅,增援到台湾,作为充实,同时,在台湾设立了东南军区,以台北,台中,高雄,花莲等四个城市为中心,确定为四个军分区,各驻扎一个旅团的部队,其余重要的城市,海口,也分驻守精锐,巡视海面,以为守备。

台湾军区,确定为十二个旅团,总兵力八万,曹师团四个,其余为独立旅团,在总体上,服从曹文正的指挥和调遣。其中,约三个旅,确定为海军部队,主要的任务是守备海口地带和经常化训练,为以后的战争,筹集海军陆战能力。

这些部队,一面得到了奉天兵工厂最新武器的装备改良,一面也分别轮换,进行当地的屯田事业,工业开发项目。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就实现粮食等军需物资自给。

中国新军在基隆港口,开始了近代造船业的发展。并确定,在十年间,将那里修建成为中国新军最大的轮船来源之一。其技术人员,将从本地培养,日本征集,或者从海外的留学生中挑选。在可能的情况下,也将引进西方的人才。

白强司令员还带领舰队,向西进军,收复澎湖列岛,心头响彻着《外婆的澎湖湾》那样优美轻松,纯净的旋律,他在士兵的簇拥下,很快就登临了朝思暮想的地方,小小的澎湖,在汪洋大海中不过是碧玉一粒,却美仑美焕,精致可人,那一天,就是自许粗人的司令员本人,都做了好几首诗,其中一首是,《登临澎湖,春暖花开》。

澎湖岛屿上的日军,已经接到了台湾随从作战的日本山下将军的指示,聚集在岛屿的西端,排列着,放倒了军旗,投降了。四百名日军,低着脑袋,却又不时地偷偷上抬一些,窥视着这些踌躇满志,精神抖擞的中国军人。

“这就是伟大的中国新军!世界上最强悍的陆军!现在,也几乎是世界罕见的海军强国之一!”

日本官兵,畏惧地欣赏着中国军的军容风纪,以及他们胸膛上悬挂的冲锋枪,惊叹之余,彻底地服输。

八月中旬,中国新军的主要将领,都回到了奉天,召开了一次重大的,决定中国命运的会议,历史上称之为八月会议,又号称中国新军第一次真正的政治会议。

在栗云龙,赵阳刚,欧阳风等人的面前,悬挂着巨大的中国地图,也包括了东亚地带的重要国家,西伯利亚等地区。“诸位,我们下一步的任务就是,进军全中国,彻底地推翻腐朽无能的清廷政府,将中国改造成为一个富强,民主,独立,文明的国家,并且,在亚洲和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舞台,发挥其应有的和平,正义之主持的作用。我们要用强大的实力,告诉世界,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华民族,什么才是真正的公平正义的信仰。”

会议由栗云龙亲自主持,新军将领中,除了镇守在日本,朝鲜,台湾等地的基本将领以外,所有满洲地带的驻军,校尉级的军官,都参加了,因为行政人员比较多,总人数最后达到了空前的两千人。

赵政委做了政治报告,栗云龙做了军事报告,欧阳风做了经济报告,分别就中国新军未来的发展方向做了详细地阐述,在许多关键的地方,他们都毫不迟疑地宣布了中国新军的理想,要求,以及斗争和争取的策略,方针。

会场上,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一张张真诚的笑脸,大家都在祝贺着中国新军的强大,荣耀,功勋,追求,以及中国命运的巨大变化,即将遭遇的更大洗礼。

“下面,请会议的主席团成员,诸位少年英俊和政治达人,来讲话!”栗云龙的话,顿时让更多的人沸腾了。

这一次会议,确实是不同凡响,因为,不仅有军人参加,更多的是行政人员,特别是新生的力量,在会场上,很多主席团成员的面孔,是那样陌生,又是那样朝气蓬勃。

这一次会议的主席团之庞大,也让人叹为观止。

首先被邀请讲话的是,中国同盟会的总理孙文,因为中国新军的崛起,在满洲地带,还大力地招徕全国各地的有志青年,王梁的军事情报网,还按照栗云龙的指令,向各地派遣了专门的人手,去寻找,搜罗名单上的人才,自然,伟大的民主主义先行者,胸怀大局的孙文先生,自然是上上之选择。

中国新军在军事大胜利,即使在远征日本的时候,也没有忘记政治建设的人才收揽,并且,对这些人,进行了热情洋溢地帮助,组织。

一九零三年,在中国新军的强烈要求下,清政府不得不宣布,开放党禁,允许民间组织不违背政府法令和暴力性的团体,于是,各种各样的政治团体,纷纷建立。在一九零五年,因为中国新军的辉煌胜利,响应新军号召的各地青年学生,特别是在日本留学的中国人,纷纷起来,组织更多的政治性团体。孙文的中国同盟会,成立于一九零三年,麾下有各年轻英俊四百余人,宋教仁和黄兴等人组织的华兴会,也在武昌。长沙等地设立了众多的分支机构,上海地区的政治团体最为活跃,因为那里是遭受日本侵略军毒害的地方,因为中国新军击败日本,民众都将中国新军视为他们的大救星,民心所向披靡,章太炎先生等人组织的光复会打着光复祖国台湾的旗帜,响应热烈。后来,这些团体的领袖人物,都被囊括进满洲政府的系统中,因为清廷逐渐意识到了危险,加强了监视和迫害,王梁的情报局,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将之拯救撤离到了奉天。同时,全国各地的有为青年,都将奉天视为中国未来的希望,民主革命,推翻反动的清廷政治的圣地,不远千里万里地奔赴,参加了满洲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建设。那时,不仅是年轻人,甚至是很多的中年人,都乔装打扮,闯过清廷军的重重阻拦,赶到了奉天的,仅仅在一九零五年,就有三万青年从各地赶到了奉天,成为中国新军最新鲜的血液。

孙文先生当时三十九岁了,正是年富力强,阅历丰富的时候,他热情洋溢地阐述了中国新军的政治理念,号召大家为未来的新中国而奋斗。

接着,更多的主席团成员都起来发言。一个个都是后来的历史大名人。

不过,其中一人的出现和讲演,则让人们感慨万分,这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梁启超先生。

“鄙人。不用再作介绍,因为,许多仁人都曾痛骂过,指责过,讥讽过,还有许多人,也曾追随过,赞赏过,奉献过,但是,那都是以往之事,我,梁启超,今后不再是一个维新党,不再是立宪派。不再是保皇党,而要做一名坚定的共和主义者!”

梁启超的话,让所有的人都耳目一新。这位少年得志的神童,后来学贯中西的大家,不唯政治上颇有思想建树,更在种种的文化领域,有崭新的创建。他也是当年百日维新的一面旗帜,还是孙文等革命党人战斗的敌人,可是,在中国新军的极力说服教育下,他已经改弦更张,融入到中国新军共和国的旗帜下。

在梁启超先生的带动下,还有更多的曾经的维新立宪派人员,都反正到了共和国派的阵营。

会议开了整整十天,气氛之热烈,前所未闻。让奉命前来观察的北洋新军袁世凯的代表,百感交集。其中,军事代表段祺瑞当即站起来表示,他也愿意做真正的汉家儿男,为推动北洋新军的去满族权贵化而战斗,另几个代表则一脸尴尬,,无法置词。

会议的最后,进行了中国新军的改组,并且,决定正式建立新的国家。

大会在数十个民间团体和政治团体的拥戴下,由主持人栗云龙宣布,中国新军将建立一个崭新的共和国,实行民主政体,首都暂时确定在奉天,因为民主选举的条件不成熟,暂时又会议协商确定基本的政府人选和机关构架。

国家的名称是:中华共和国。国旗以新军的红底三星的军旗暂代,国歌为《我们的大中国》,将建立政府,国会,法院系统等三权分立的体制,考虑到实际的问题,将实行一个三十年的过度期限,军事系统暂时独立在政府之外,成为国家威信的第四维。

三二章,中华共和国声明

会议之后,进行了中央政府的选举,由参加会议的两千余人,按照中国新军三巨头为首的会议筹备主席团和执行主席团委员会的意向,拟定出了一个大致的范围,进行局部选举,中央权力结构的基本框架是,军事,立法,行政,司法,各组成一个委员会,进行未来工作的准备,先担负起国家建设和组织的重任,至于详细而充实的机构人员,分阶段筹备。

热烈的选举之后,产生了中华共和国历史上第一届领袖名单。其中,军事委员会的主席,由栗云龙担任,任期为十年。以后的任期,则修改为五年一届,考虑到国家新兴,国防和安全至关重要,生死存亡的问题,暂时不对主席一职的人选,进行时间限制。可以连选连任。

赵政委和欧阳参谋长,则分别就任军事委员会的第一和第二副主席,组成了令中国新军官兵都非常满意的铁三角儿结构。

政府方面,孙文先生被热情洋溢的革命青年推选为政府的总理,梁启超,宋教仁,章炳麟等九人为副总理,下面还有十数政务委员。

立法,司法体系,则完全由与会代表选举产生。

在政府的内部,又成立了两个顾问委员会,一个是内政外交,由赵阳刚政委担任总顾问,负责对新生的政府机关进行指导,另一个是经济与后勤供给委员会,由欧阳风参谋长为总顾问,负责对经济,特别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经济建设项目,外加军工企业方面,进行指导,要求。

因为政府机关的特殊性,会议规定,这两个委员会,存在的时间至少十年,至多为三十年,在整个过渡时期,它都可以存在,不过,如果条件允许,由顾问委员会的委员长自己来提出解散的话,则另当别论。

这一要求,为中国新军三巨头控制和指导政府各项工作提供了合理的条件,也为当时的情况所迫使,在公布这个政府权力体系时,大家都能够理解,实际上,在一九零九年的八月份,世界各国还是以君主国居多,英国,德国,意大利,奥匈,沙俄。日本,西班牙,荷兰等,无一不是,只有美国,法国实现了共和体制,重视中枢权利的集约,是非常正常的。事实上,无论孙文先生,还是梁启超等人,都对中国新军这样慷慨解囊地拿出这么多的政府职位来提供给他们,感到由衷地惊喜,纷纷赞扬中国新军,是中国,也是世界民主的典范。

后来,就是美国和法国这些实行了民主体制的国家,其媒体主流也纷纷地赞扬。认为,在世界共和主义的大家庭里,又增添了新的成员。尽管同时他们又说,中华共和国是一个表面民主,其实**的怪胎。

不管怎样说,中华共和国的第一届会议,在民主和法制化的道路上走出了令人欢欣鼓舞的第一步,在国家新兴,初步建立,还要面临着推翻腐朽反动的满清政府,彻底地扫荡国内各种腐朽落后势力,思想等等情况下,即便是高度地中央集权,也是合理正当的。

毫无疑问,中国新军的三巨头,还掌握着国家的最高权利,同时,开始开放了政权和最高的领导层,吸收新鲜血液,为将来的国家发展奠定政治精英的培养基础了。

会议过程中,中国新军还颁布了宪法,这是亚洲历史上的第二本宪法,第一本是日本人在一八八(九)年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使日本正式成为一个君主立宪的国家。而中国新军的《中华共和国宪法》,则是亚洲历史上的第一个民主共和宪法,也是世界历史上最先进的宪法之一。宪法在很多方面,都作出了最现代化的理论解释,概括要求,一时之间,引起了世界各国学术界和政治圈儿的激烈争论。特别是西方国家,在得到了这一部宪法的详细文本以后,大吃一惊,在他们看来,中国新军就是一群妖魔鬼怪,不可理解的东方野蛮人,但是,他们现在才发现,中国新军不仅仅是是一个突然之间就有了国家的军队,而是一群,有着鲜明政治理念,思想超前的精英。在学术上的造诣,绝对不比任何西方国家要差。

宪法规定了中华共和国民主法制的根本性质,方向。

会议之后,还以中华共和国政府的名义,向世界各国宣告,中华共和国,愿意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签定一切合理平等的条约,进行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等方面的全面友好往来。中华共和国,将执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绝对不歧视任何一个小国,弱国,同时,也绝对不会坐视一个或者一些地区性的,国际性的大国,面对自己的侵犯,或者自己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扰乱。它绝对有能力,也有决心和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担当合理请求下的国际责任。

中华共和国表示,自己绝对不会主动地侵犯和攻击一个独立主权国家。

在国内方面。共和国更是义正词严地宣布了自己的理想和意愿,表达了更新政治,建设新中国的理想和渴望。第一次向中国人民宣告,它要推翻反动的,无能的,卑鄙的清政府,建立一个崭新的现代化国家。

公告列举了满清王朝自其建立过程中一直到近代历史中所有的重大事件,认定它曾经为祖国的发展,边疆的开拓,经济和政治的前进,文化的繁荣,做过相当的贡献,但是,它在更大的方面,又是直接阻断中华民族向纵深发展,导致中国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的罪魁祸首。

公告指出,满清政府,从地方一隅政权,以首鼠两端的手法,玩弄阳奉阴违的把戏,瞒天过海,大肆发展军备,公然在一九一九年发动了叛乱,此后,以野蛮无耻的手段,奴役和镇压了当地汉人。至少造成辽东半岛以及更多地区人民的血腥灾难,根据可靠的资料,满清军在数十年间,几乎将奉天省的汉族屠杀净尽,大约在一百五十万到二百万之间。此后,满清军屡次侵入长城以南,进行了多次野蛮无耻的大屠杀,到了后来,清政权进入中原地带,向南推进的过程中,更是野蛮地屠杀,制造了许多骇人听闻的屠杀事件,所以,这个政权的成立,本身就诞生在不义和血腥之中,没有丝毫的正义可言。

公告指出,在建立全国政权以后,满清政府厉行民族压迫和毒化政策,实行严厉的文字狱,阉割汉族,也包括其他各族人民的政治理想,文化追求,以各种各样严酷的刑法,镇压人民的反抗。特别是很多无辜的人士。清廷的镇压活动,甚至到了草木皆兵,指鹿为马,十分荒唐可笑的地步。在民族政策上,虽然满清政权标榜自己各族融合,并不歧视,在很多时候,也极力地拉拢各族的上层势力,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仅仅为了同化汉族,以及其他各族,满清政府在辫子问题上大做文章,甚至提出了“留发不留头,”的野蛮的,毫无人性的主张,强迫中国各族,主要是汉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