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种田]择夫教子-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接下来几天,吐蕃兵与叛军联合攻城,崔颖与韩略实行敌盛我退,敌疲我攻的策略,占尽了地利之便,再加上准备充分,吐蕃兵与叛军不但没占到便宜,又折损了几千人马。
曲翠栊伤好得差不多了,日夜惦记着杀进果州城,活剐杜萱娘,夺回李冰冰,选择性地忘记当初她为了逃命,不惜在亲女身上下毒,以求阻延追兵。小浑脱王却想趁机杀进蜀地,抢占地盘,曲翠栊也不敢深劝,怕小浑脱王疑心她与史朝义之间的关系,便装着伤重难愈,将小浑脱王留暂时在了果州城外,心不在蔫地配合着史朝义攻城,同时也暗暗留心史朝义攻城的各种经验的法门。
李进与呼儿韩已经成功汇合,驻扎在靠近龙泉驿镇的山林中,随时监视着吐蕃贼兵与叛军的动向,龙泉驿镇的居民小部分不怕死的又回去居住,似乎一切都风平浪静,但从小浑脱王攻城不用心上,可看出这家伙另有打算,最大的可能是转道蜀地。
那便是李进他们的生死关头了,四万多人马,对上号称十万大军的吐蕃兵,实难让人乐观得起来,就算李进他们占了地利与人和之便,可那毕竟是真刀真枪需要拼命的事,容不得半点疏忽。
张义听说杜萱娘等人被困果州城,急得不行,无奈郭子仪部奉命拱卫长安皇城,手下将士无军令不敢擅离,只好一封封家信嘱咐顾尚如果城破一定要保护好母亲兄妹,还有嫂子侄儿。
李琦与韩子铮也很担心顾青橙与赵韵儿,时时关注着果州的局势,李琦甚至想派一队禁卫军伪装成商人绕道滇南来接应他们出果州城,然后再去长安。
益州的季瑁善也派人送信进果州城关心杜氏一家的安危,杜萱娘让王谏之执笔一一回信,说果州城坚固无比,勿须挂念。
此时,杜萱娘倒是认真地做起城破的准备来,除了那几箱金子,家中的贵重物品从搬来那天起就收藏到了密室中,倒不用去管他,只吩咐家下人等将来需要带走的东西尽量简单地收在一个小包裹内,方便随时撤离。
杜萱娘又找来女孩子们,让她们躲在自己的卧房内秘密地将金子缝到自己的鞋子里,或者中衣里,总之能藏的地方尽量藏,又给顾尚几兄弟缝了几双藏金的鞋子,一人一件藏金子的中衣。
沈玲珑另辟蹊径,在肚兜的夹层中也藏下不少,姐妹们又如法炮制,又各自缝了一个金肚兜,张恒和玛瑙的小衣服,与张捷的襁褓中也藏下不少,但到底还是只藏下一箱金子。
最后杜萱娘,苟春花与雪竹三个想办法又藏下差不多一箱子,至此还剩下三箱金子,杜萱娘最后将那块蜀王符想办法也缝进了肚兜里。
赵小六来回,旧衣服,干粮,皮水壶等若干已经备好,放在密道中。
杜萱娘又将小方与沙达叫来,让他们做好随时撤离的准备,同时让一部分死士先行出城安排各种逃亡事宜。
刚备好这些,姬银霜突然间上门来。
“杜姐姐,我公公病情有些不好,我们打算尽快送他出城医治。”
杜萱娘一愣,“果然是医者不能自医,一个小小的箭伤竟到了如此地步,只是你们如何出城?”
“有密道啊,难道崔郡守没告诉你?”姬银霜诧异地问。
杜萱娘摆摆手,跳过这个话题,“那么你今天来找我是为何事?”
姬银霜脸红红地说道:“按理说我们不该来麻烦你,但这事我们还真不知该如何处,我公公此去是到河南运城的师叔处治病疗伤的,路途上的凶险杜姐姐你应当想像得到,如果我婆婆的身子也是个强健的,我们肯定会带着他一同上路,可是……。”
“所以,你们想将你们婆婆留下,却不好意思向你大哥开口?那么你公公是什么意思?”
“我公公当然是不愿意离开婆婆,又担心婆婆在路途上身子受不了,原本他是答应去运城的,现在他怎么不愿意离开果州了,说是死也和婆婆死在一起,这不,一个在床上病得快死,一个在家里哭哭啼啼,我和阿勇都快疯了。”
“你婆婆的身子的确是经不起长途跋涉,但是我仍然希望你们将她带出果州!就算不能去河南,也可以将她另外安置在安全的地方。”杜萱娘一本正经地说道。
姬银霜一惊,似乎是明白了些什么,“姐姐,你是说果州……”
“我希望果州固若金汤,万年不失,但任何事情都要做好最坏的打算,你应当明白我的意思。”
“我明白,那么姐姐这一大家子怎么办?”
“当然是死守到最后一刻,再想办法退走!”
“到时还来得及么?”
杜萱娘长叹一声,眼神时而迷惘,时而坚毅,“果州是我们的根本,我们又能退到哪里去?别说这些了,总之,你若能出城最好是将你婆婆也带走,此事我会去向崔十一说明。”
姬银霜又说了一会子话,满意地离开。
杜萱娘连夜去找了崔颖,说明了情况,崔颖同意再开密道,送陆掌柜与母亲出城,并且亲自去陆宅见了母亲,并配了四名心腹护卫保护老夫人。
战事到了第六天上,援兵仍旧没有消息,城外攻城的叛军却消停了下来,吐蕃兵的帐蓬竟然少了一大半,原来是曲翠栊终于说服了一心向往蜀地的小浑脱王,兵分两路,小浑脱王带领四万吐蕃兵沿龙泉驿镇向益州进发,而留下自己的心腹与王妃同共主持与史朝义一起攻打果州城。
史朝义虽不满,但也不敢多说,生怕小浑脱王一怒之下,撕毁盟约,将剩下的吐蕃军也拉走,果州城更难攻克。而史思明那边的战事却捷报频传,崇州在五天内被攻破,然后史思明部追着张延鹤的屁股到了巴州,龄州,一路攻城掠池,气势如虹。
杜萱娘接报大惊,忙飞鸽急信通知李进与呼儿韩,提醒他们早做准备。
顾尚与李适也忧心忡忡,“母亲,四舅舅他们也只有四万人马,他们挡得住吐蕃贼军么?”
“你们也别太担心,你四舅舅是个通透人,打不过他不会硬拼,他只要保住山里面的族人及东西便足够了,倒是呼儿韩将军担负着保护家园,以及龙泉驿镇几万百姓的性命的责任,可能要难上一些。”杜萱娘安慰道。
李进与呼儿韩看了看杜家老宅及后面的竹林小院,不舍地出了大门,并让人用巨石封门。
“呼将军,我们能不能换个地方埋伏?这些房舍损坏了着实可惜。”李进环视了一眼熟悉的古朴的小镇,这里有他与心爱的女人第一次相见时的回忆,更有与孩子们拉着手在大街上卖糖葫芦的幸福时光,可恨的是万恶毁灭者马上就要到来了,这里的一切都有可能不复存在。
“正是要保这龙泉驿镇,我们才在这里埋伏,他们到时,我们中的一人拦阻并且激怒他,然后佯败,将大部分吐蕃兵引走,留下另一个人的人马在这里收拾想破坏这里的吐蕃兵后再跟来,形成前后呼应,慢慢地将小浑脱王向大山里面引,只要他们敢进山,便是吐蕃兵的死期!”呼儿韩不愧是行伍出身,行军打仗果然很有一套,李进自己想不出更好的法子让龙泉驿镇免受战火之苦,只好按呼儿韩说的去做了。
“也罢,我的人马擅长奔袭,就让我的人马来引开小浑脱王吧,善后之事便交给你了。”李进豪气干云地说道。
呼儿韩也信心十足地说道:“如此甚好,战场围杀我最擅长,你我若配合得当,区区四万人马算得了什么?大当家,祝我们旗开得胜!”
“我家萱萱说,胜利一定是我们的!”李进深情地看一眼果州方向,与呼儿韩双击掌后,迅速策马而去。
呼儿韩也立即带人隐蔽到各处房舍中,静候吐蕃大军的到来。
☆、二九四诱敌
小浑脱王辰时拔营,午时后才来到龙泉驿镇,按他的行军计划,扫荡完龙泉驿镇后便让大军稍事歇息,吃点东西再继续南行。
只是当吐蕃大军来到寂静无声的龙泉驿镇时,长街当中竟有一骑傲然而立,颇有一马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
此人着猩猩红的披风,金冠束发,身穿时下大将军才有资格穿戴的软金甲胄,手提偃月刀,腰悬宝剑,马鞍旁挂着一把强驽,光看这身装扮便让识货的吐蕃兵妒忌得眼中冒火,恨不得立时冲上前去将那人身上的东西全数扒下来,然后归为己有。
再看那人成熟英俊的脸宠,冰冷而又高贵的神情,犹如传说的神仙人物降世,连一马当先的小浑脱王都有些自惭形秽,大喝道:“李进,今日何故挡我路?”
“小浑脱,你在装傻!早在七年前,我便警告过你,不要妄想觊觎我蜀地一寸土地,你偏不听,可惜了你一片心思弑父篡位,此时此地便你的葬身之处!如果你还有一丝明白,便立即滚回康定府之北,说不定还能保得尔等小命!”李进冷冷地说道。
“你既知我的生平夙愿便是带领族人离开那苦寒之地,况且大唐正值内乱,蜀地,滇南仿若无主之地,而且唐廷在北边受制于史思明,正是我等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李进,我敬你也是一方豪杰,不如你我合二人之力共分西南如何?”小浑脱王也是一个人物,基于对地下蜀王的了解,知道攻占蜀地最大的阻力不是唐廷,而是李进,于是自以为是地开出条件,说要与李进共分西南。
李进冷笑一声,“我本就是西南王,为何要与你共分?况且你既与史思明那种鼠辈合谋,还敢与我谈合作?你当我也与你们一样不知死活,非要逆天而行?休说废话,原本还同情吐蕃人生活在环境恶劣的高原上,物资匮乏,我李氏商行从前在暗中不知支持了你们几多,谁知你们竟然拿着我卖给你们的铁器来屠杀我的族人同胞,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今日,你便让你们这群恶狼血债血偿。”
小浑脱王见利诱不行,目中凶光毕露,“不成同谋那便是死对头,儿郎们,杀啊!”左手一挥,一排弓箭手应声而出,齐齐对准李进,竟是上好的黄杨木硬弓,看来这史思明为了拉拢小浑脱王,还真是下了血本的。
李进那容对方的箭羽射出,冷笑一声,双手一翻,一把连发强驽便到了手上,“咻咻咻”一阵响,早就看准的小浑脱王身边的几名大将射去,随着一声惊呼,有两名大将中箭,应声摔下马去。
李进大笑一声,在小浑脱王弓箭手的铁箭射到之前,回头便跑,“吐蕃狗们,有本事便来追你爷爷,你爷爷们在前面等你们来送死。
小浑脱王大怒,带着手下的精骑潮水般追去。
李进跑得并不快,就在小浑脱王的大军面前时而叫骂,时而狂奔,将个小浑脱王激得红了眼地急追。
小浑脱王的人马如蝗虫般从龙泉驿镇中涌出,朝李进追去,李进一口气跑了三里多路,来到一处四处有山,山洼里有田野村落的地方才停下来。
回头看看差不多有一万多轻骑追了上来,突然冲着气势汹汹地追赶而来的小浑脱王大笑三声,大叫道:“兄弟们,练刀的时候到了!”
随着李进一声喊,四处的村庄里,山头上,草堆里,密密麻麻地钻出了几千拿着各种奇形怪状武器的青衣人,这些人高矮胖瘦不等,男女老幼皆齐,军不军,民不民,匪不匪,却个个凶悍无比地盯着吐蕃兵,似乎想将吐蕃兵们活活吞吃。
小浑脱王打了一个激灵,示意手下摆开阵势,严阵以待,他当然知道李进虽然只是大唐境内最大的商贾,没有一城一地为他训练一兵一卒,但是手下聚集的却都是天下那些很有本事且无路可走的亡命之徒,面对普通的兵士那绝对是一人横扫一大片,再不济以一对二是没问题的,好在看李进的人数只有几千人,自己这边至少追来了上万人马。
小浑脱王嗤笑道:“就凭你们这几只猴子?儿郎们,谁若捉了这李进,赏金千两,赏妇十名!”吐蕃兵们立即沸腾了,怪叫着就要纵马朝前冲。
李进见状,一声唿哨,转身便跑,那些青衣人也立刻抱头蹲下,同时好几声惊天巨响从吐蕃骑兵站立之处响起,立时人仰马翻,吐蕃阵营中传来阵阵惊叫声及惨叫声。
原来是李进埋在泥地里土陶炸弹发威了,这是由杜萱娘构思,李氏作坊刚刚造出来的第一批成品,竟被李进用到了这里。
小浑脱王也被四溅的陶片划伤了手臂,又惊又怒,再看吐蕃兵们,因这几声突如其来的巨响惊了马,正无头苍蝇似的四处冲撞践踏起来,忙一声声号令发出,试图安抚受惊的人马。
李进等怎肯放过这种好机会,早如潮水一般涌了过来,这些江湖好汉们与群体作战的军队打法有很大区别,大体是采用分割打法,一上来便将敌人分割成小股,然后分堆撕杀,最重要的是他们的武功路数和打法,那些吐蕃兵们见都没见过,要么被人夺了马,要么马腿被砍或被绊,要么莫名其妙地中了毒,任人宰杀,而且打法灵活多变,一击不中立时退去,一时间吐蕃兵伤亡惨重。
从前吐蕃兵仗着骑术精湛,打了不少胜仗,谁知他们这种优势在李进这些马下的江湖好汉面前完全失效。首先,军人爱马,知道养一匹战马不易,所以敌我双方作战的首要目标都不是马匹,除非不得已,属必败之局,才会去伤害战马。
而李家军的好汉们的首要目标却是那些精心喂养训练出来的战马,先将人从马背上弄下来再说,一些吐蕃兵爱惜自己和战马,不敢与李家军硬拼,于是战场局势开始向李家军急转。
小浑脱王又惊又怒,看着越来越多的青衣人从山野间涌出,自己的族人们则陷在泥潭里,越陷越深,忙传讯增援。
看着在远处周旋,根本不让他近身的李进,怒火冲冠,几下冲出重围,带领自己的贴身护卫朝李进方向杀去,李进轻笑一声,回身带着保护他的死士又跑,气得小浑脱王破口大骂,“无胆小人休跑,有本事与老子单挑!”
“我呸,你个无耻贼蛮,谁有兴趣给你单挑,有本事你便杀来,老子的命是我女人的,你小子算什么东西,也想要老子的命!”李进不甘示弱地回骂,就是不给小浑脱王近身的机会。
这两拨近侍又杀成一团,李近看着远处不断赶来的吐蕃兵,大概到了三万之数,于是又一声令下,一支烟火升空,远处卷起一片铺天盖地的尘土,几千骑兵从对面山坡上杀下来,个个身披轻甲,手拿与李进手中一样的强驽,对准马上的吐蕃骑兵一阵射杀,吐蕃骑兵连忙后撤,于是那些浑身浴血的好汉们立即扶着伤者后撤。
骑兵后面还跟着无数空骑战马,这是要上马撤离的意思,小浑脱王哪有不明白的,立即下令冲杀,誓要将那些李家好汉们留下。
李进冷笑一声,朝小浑脱王一箭射出,“你小子不是想与老子单挑么,来呀!”
马上的李家军再次展开新一轮进攻,无奈人数太少了些,留给地上的李家军的时间很短暂,于是许多重伤者自动留下掩护其它人上马,上马后仍有战斗力的好汉们立即又操刀杀入敌群。
受了伤的或双人一骑,或单骑直接退走,很快战场上除了死者,李家军的先遣好汉们完全上了马,李进与小浑脱王两个杀得正酣,小浑脱王力大无比,耐力惊人,李进虽战场经验不足,但胜在武艺高强,时而大刀狂舞,时而拔剑便刺,冷不防还甩出几支袖箭,反倒迫得小浑脱王手忙脚乱。
眼看伤者退得差不多了,李家骑兵也开始慢慢后撤,小浑脱王自然是紧咬不放,试图将李进这几千骑兵包棕子。
看着黑压压的吐蕃大军,李家骑兵突然大白天地点燃火把,又从马后的皮袋子掏出黑色的陶罐,一声令下,点燃引线的陶罐飞入敌群,然后又是一阵阵巨响,炸得吐蕃兵哭爹喊娘,受惊的马群四散奔逃,而李家军的马匹却毫无影响,再仔细一看,原来每匹马的耳朵都被棉花塞住,再大的声音对它们都不过是蚊子哼哼。
于是,李进趁机逼退小浑脱王,领着人马迅速退去,小浑脱王哪受过如此折辱?正要收拾人马去追,却听一名浑身是血的吐蕃兵来报,说是断后的粮草还没进龙泉驿镇便遇劫,粮草辎重全数被焚,押送粮草的人马也全部折损。
小浑脱王差点跌落马下,方才发觉中了李进的计,自己带人轻骑来追,发现李进的几千人马连马都没有,以为可以顺势将李进拿下,又传讯大队人马速来,原来人家根本就是冲着他后面来不及跟上的粮草辎重来的。
☆、二九五韩略的心思
这一仗下来,李进损失一千多人,战马一百多,而小浑脱王则损失三千多精骑兵,战马死伤更多,最惨重的是留在后面的大半粮草帐蓬被焚,押送的一千多吐蕃兵全部折损,抓来的民夫也尽数逃去。
小浑脱王一咬牙又追出几十里,直到李进一行的踪迹消失在大山里,才气急败坏地大喝一声,“点齐人马,就地休整!”
呼儿韩站在龙泉驿镇的东头,凝望吐蕃军消失的方向,一旁的副将担忧地说道:“吐蕃蛮贼这一回损失惨重,不知他们还会不会重新返回龙泉驿镇!”
“之所以给他留下一部分粮草,便是想让他们报着侥幸心理继续南进,就是要回也得让他们另路返回,只是如何诱他们进山麻烦些!”呼儿韩倒是满怀信心。
“传令下去,打扫战场,将阵亡的李家军厚葬,这是大当家的特意嘱咐。”呼儿韩吩咐下去后,立即回去写信将龙泉驿镇暂时避过一劫的消息通知果州家人。
果州城内的杜宅,崔颖,韩略,李适,顾尚等齐至,大家传看了李进与呼儿韩的来信,露出各种表情。
崔颖叹息道:“想不到李进这家伙平时玩世不恭,关键时刻方显他大义本色。”
大家点头赞同,心内担忧的杜萱娘却很不以为然,李进的仁义无双,随时都有显现,只是一般人体会不到而已,他的隐忍与重情重义,在场之人无人出其左右。
“只是小浑脱王意在益州,若想让他改道进山肯定不易,益州危矣!”李适担心的是战火的漫延。
“吐蕃人擅长马上战斗。若要他放弃马匹进山,除非有足够的理由。”韩略说道,此人倒算得上是有志之士,为了果州明显地白了不少头发。
杜萱娘端起桌上的茶就要喝,冷不防被一旁的崔颖就手夺过,皱眉道:“这茶凉了,不能喝!雪竹,给夫人换杯热茶来!”
杜萱娘有些尴尬,在场之人除了知情的顾尚。其余人等都不知杜萱娘有孕,俱都露出奇怪的神色,崔颖也意识到了不妥,刚想解释,忽又想起杜萱娘叮嘱过不可宣扬此事,也怔在当场。
杜萱娘摇摇头,若不解释一下。恐怕大家不知会想到哪里去,便笑着说道:“是十一关心我,如今我有了阿四的子嗣,不能吃凉的东西。”
小方与沙达听说,高兴得立刻站了赶来,“恭喜夫人,恭喜大当家!”
“多谢二位,不过你们两个暂时别和大当家说这事,我怕他分心!”
小方与沙达连忙点头道:“是。属下遵命!”
李适也过来道喜,唯韩略若有所思,看着崔颖与杜萱娘两个目光闪烁。
几人又商议了一下,给李进与呼儿韩写了回信,用信鸽当即传走,信上约定明日果州城不出战,让小浑脱王带吐蕃大军离龙泉驿镇更远一些。
郡守府书房内。崔颖与韩略对坐,崔颖忍不住问道:“先生今晚有话要和我说?”这韩略一晚上都用奇怪的目光不停地瞄崔颖,让他浑身不自在。
“我一直想知道大人何时才能放下杜夫人?如今杜夫人与李进有子,正式成亲也是早晚的事,大人注定将是一场空。”
崔颖茫然道:“我也不知道何时才能放下,或许是一辈子,先生不觉得这样也很好么?因为不求回报,便没有了忧惧,更无所谓失去,只要她幸福我便心满意足了。”
韩略不答话。半天才说道:“如果没有李进,你觉得你会有多少机会?”
“不知道,但是如果没有李进,我总有一丝希望,有了李进在,我是一丝也无。她的心里全是他,已经容不下别人,也正因为这样,她才让我更加放不下。”崔颖略带些悲凉说道。
这回韩略是彻底沉默下来,直到崔颖倦极回自己的院子歇息,韩略仍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
年轻时他也心怀天下,无奈站错了队,他以为那个美丽的女人也会和她的母亲一样英名传天下,谁知他到底还是不懂女人,女人莫名的心软害了她自己,也害了他们这些跟随的人。
于是半生落拓,在病榻上等死时遇到寻上门的崔颖,救了他一命,好死不如赖活着,他便随崔颖来了果州。在果州这么多年默默无闻的生活才真正地让他品尝到了人生的乐趣。
因为崔颖的信任,郡守府不论公事,还是私事,他都可以做主,崔颖待他如父如兄,孤苦一生,无妻无子的他也将崔颖当成了自己唯一的亲人。
他殚精竭虑地帮崔颖经营果州,将果州城经营成左近最牢固也最繁荣的大郡,即便是史思明也要出一半兵力联合吐蕃才敢来攻。
唯一让韩略挂心的便是崔颖的感情问题,他对杜萱娘的痴情一直持续到现在,仍没有结束之期,如今倒是有个绝好的机会。
如果李进在没有子嗣之前死去,那么李进的一切资源都将烟消云散,既落不到杜萱娘手上,更落不到崔颖身上,此时杜萱娘有孕,却是刚刚好。
以崔颖与杜萱娘亲人般的关系,即便是他们两个最终走不到一起,杜萱娘终生不嫁,杜萱娘也绝对是崔颖与果州最大的助力。
所以,李进得死,而且目前就有一个绝好的机会,韩略在心中的谋划渐渐成形,即便将来事发,用他一命偿还李进一命也算还了崔颖的情。
益州与果州的交界处,有一处山寨,名叫青牛寨,寨主很神秘,大家只知道他姓王,并称他为王寨主。自从这个王寨主入主青牛寨后,青牛寨更加威名远播。
不过这回传的却不是凶名,而是侠义之名,劫财只劫贪,劫富也只劫为富不仁,而且不管是何种劫都不乱伤人命,仍会留下五分之一的财物。
同时,这青牛寨周围盛产一种叫藏红花的药材,王寨主一声令下,周围山民采到的藏红花必须与其他药材商人相同的价钱卖给青牛寨,然后再由青牛寨高价卖出,垄断了藏红花,其他药材也渐渐被青牛寨垄断,打家劫舍的寨匪摇身一变,变成了药材商人。
亦商亦匪的青牛寨由此声名大震,周围贫苦的山民子弟纷纷来投,青牛寨日渐壮大,短短几年时间竟也聚集起了五万人马。
寨丁们农忙时回家务农,农闲时回寨里操练,吃穿住用都归山寨,还能得零花钱贴补家用,于是王亦诚王寨主在青牛寨周围的山民中是被奉为神明一样的存在。
这日山下探子传来消息,“果州城外吐蕃兵与叛军的战事时断时续,各有胜负,昨日吐蕃兵与李进,呼儿韩的人马在藩家坳大战一场,吐蕃兵败,且粮草被烧,李进大胜后退回鹿寨,呼儿韩驻龙泉驿镇断后。”
王亦诚放下手中的笔,“杜夫人一家如何?”
“杜夫人一家仍在果州城,应该无恙。”探子回道。
“继续看着,有事随时来报。”
王亦诚沉思起来,“这个李进与呼儿韩胃口倒不小,竟然想吃下四万吐蕃兵!我倒要看看这两个人到底有什么能耐!”
小浑脱王在唯一一座没被烧毁的帐蓬内,大发雷霆,一溜儿战战兢兢的将领看着面前的被摔破的茶碗。一个自持心腹的将领说道:“大王息怒,明日我们必破鹿寨,报今日之仇!”
“李进,老子与你誓不两立!”小浑脱王恼怒不已。“连夜给老子准备攻城之物!”
小浑脱王攻了两天鹿寨之后,才发觉自己这点攻城功夫想攻下鹿寨实在有点不够看,终于想起了自己的最初目的,便悻悻然收兵,打算先放过李进继续南进。
这日夜里小浑脱王收到急报,说果州兵出城扰营时,中了王妃设下的埋伏,终于打了攻城以来的第一场胜仗,另外还抓到一名俘虏,提出向小浑脱王提供重要情报以求换命,那便是果州十万大山中藏有三万李氏族人及李氏在两京,崇州,果州一带的大量财物和珍宝。
小浑脱王半信半疑,这等机密之事岂是随便什么人都知道的?
小浑脱王部继续收拾起帐蓬准备南征,又有人来报说在营外抓到一名奸细,这名奸细是附近一名山民,鬼鬼祟祟地在附近窥探,被抓之后,这山民说附近有宝山,他想提供线索换银子。
巡逻士兵不敢擅专,又一层层上报到小浑脱王案前。
“你是说山里有人藏了粮食?你如何得知?”小浑脱王一听是粮食立马便心动了。
“回,回大王的话,上月有一天晚上,小民想到山上是去夹只兔子回来打打牙祭,却看到很多人推着马车,还有挑挑抬抬的,去了一处地方。小民一时好奇,便偷偷地跟上去看了,才得知他们原来是在藏东西。”那山民又胆怯地看了一眼小浑脱王,“小民原本想着进去随便拿点东西换银子,没想到东西没拿到,反被地方的看守毒打了一顿,前几日小民看到大王用兵如神,打得鹿寨那伙土匪连门都不敢出,想来大王去拿那些东西必是易如反掌,小民愿意为大王带路,只求大王赏贩点银子花花便是。”
☆、二九六有后
小浑脱王一听心里乐开了花,果州来信说山里有李进藏的东西,这边就有人送来藏东西的地址,岂不是天佑吐蕃?
“来人,赏银五百!”小浑脱王不动声色地说道。
这回小浑脱王也谨慎了些,先派了小队人马跟这山民悄悄绕过鹿寨,去了山民口中所说的藏粮之处虎跳崖察看,虽不知崖上到底藏了些什么东西,却发现了许多武功高强的看守。
于是,小浑脱王亲自带了一千多精兵,弃马绕行到虎跳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下虎跳崖,果然搜得粮食若干,够他四万大军吃上好几天了。
小浑脱王尝到了甜头,觉得先将李进拿下也不错,于是又开始认真攻打起鹿寨来。
谁知,这次攻打鹿寨竟然十分顺利,李进弃寨败走,小浑脱王竟然将马匹养在鹿寨,派了一万人马沿痕迹追赶。
李进立在山头眺望着另外一座山头下面埋锅造饭的吐蕃兵,微笑道:“这韩略的计谋果然不错,区区几千石粮食便让小浑脱乱了心!明**们几个人继续带人将吐蕃兵往剑峡方向引,隔段路程便扔下一些财宝,不怕他们不急火火地跟着跑!”
“是,大当家!”一个小头目兴奋地答道,那剑峡是一条死谷,周围埋伏着上万人马,这些下了马,走路都不利索地吐蕃兵想不死都不行。
鹿寨,李进曾经的白玉榻上,小浑脱王扔开名贵的玛瑙怀,直接端起葡萄酒坛狂灌,心头有隐隐的不安,派出去的人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