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种田]甜园福地-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护卫们和下人们得意了一个晚上,兴奋劲儿很是持续了好几天,能去马王府打砸骂一番,这一辈子吹牛都有了嚼头儿。

    狼狈的白老二,没等伤好,就毅然乘坐马车回了老家,临别时,倒是跟老道士专程告了别,留恋的抱了“小老大”一回。

    小阿文就此长了志气,每日里陪着三个孩子去祈福,压根儿不多瞧守卫的“马将军”一眼,更不肯说一句话,二哥被打的惨状,在少年的心里结了痂,无论这将军是不是白承光,他都不想去认了。

    早过了离了大哥就没办法生活的年龄,嫂子既然还能照旧生活,自己更能。

    据说,马家老夫人的半身不遂倒是落的彻底,病情也始终不能稳定,她的心结不解,如何能不激动?口不能言,身不能动,如何能不憋闷的厉害?

    王妃也跟着吃不消了,缠绵病榻每日以泪洗面。

    马王爷跟个聋子似的,在两个病人之间周旋,“马寻欢”公事之余,也得守护在病床前喂药问安。

    每日里,看到三个孩子欢实的进出祭坛,就成了“马寻欢”最开心的事情。

    寻找阿福的护卫,还是没有新的突破,这些天马王爷守在家里,更是不可能钻去他的书房探个究竟。

    直到,夫妻二人再次相遇。

    阿圆终于想起应该去亲自接一下孩子们,难为三个小娃子,跟念书似的整天在那一小块儿空间里混日子。

    趁着今儿从砖窑厂的新址上赶回家的时间比较早,当母亲的拾掇了一番,步履匆匆去祭坛探亲。

    远远地,一个熟悉的身影就映入了眼帘。

    是该形容说“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呢?还是说“冤家路窄,不是冤家不聚头”?小阿文嘴巴挺紧的,从来就没在家里提过“冤家”守着祭坛呢!

    身后的郡主府护卫们,眼珠子都亮了起来,纷纷上前几步,等待着一场新的战火燃起,那么兄弟们就可以再次大展拳脚,施展威风了。

    近了,近了,两个“仇人”,终于走到了最适宜动手的一臂的距离。

    双方的护卫,个个不由自主的把手按在了腰间,尽管,那里没有任何兵器,进皇宫,不适宜佩带刀剑,做护卫的虽然可以破例,但是,在满京城盛传“大宋朝那么多兵器你不学,偏学剑;上剑不学学下剑;下剑招式那么多,你学醉剑;金剑铁剑你不学,去学银剑!现在,敢来我面前挥剑,是因为你练成了武林绝学:醉银剑!还是已经达到人剑合一的境界---剑人?”的典故的时候,谁不是能不佩戴就不佩戴那“耻辱”的玩意儿?

    据说,京城中最大的武馆,一夜之间跑了一多半儿徒弟,都是学剑的好苗子,不肯继续“剑”下去了。

    “见过郡主。”马将军的护卫首领,终于学了一个乖,武将嘛,弯腰抱拳施礼就行了。

    其余护卫恍然大悟,回想起对面这郡主的彪悍行径来,立刻齐刷刷抱拳:“见过郡主。”

    “马寻欢”的眼睛,迅速的黯淡下去,跟着弯身施礼,嘴唇哆嗦着,嘟囔着,护卫们听不到他发出的,是什么声音。

    阿圆眉头微皱。

    这厮瘦了,黑的更彻底,曾经佝偻过的后背,现在恢复了佝偻,铜铃豹眼凹陷下去,生生拽出了几缕鱼尾纹,络腮胡子也冒出来了,乌压压缠了脸部一圈儿,整个人,透着那么一股子颓废,一股子疲惫,一股子荼蘼的忧伤……

    憨傻实诚的男人,也有如斯深沉的时候?

    阿圆忽然心情大好,站定在“马寻欢”跟前,上上下下打量了个仔细,很满意的留下一句:“看到你过的吧不好,我就放心了。”

    又一次陷入石化状态的众人,只能看到一抹青葱的影子,轻轻盈盈的上了楼梯,很快,祭坛上就传来几声欢快的畅笑。

    郡主大人今儿换了身淡绿色的绸衣,交领轻纱,腰间轻挽一个蝴蝶结,虽然脂粉不施,也让人看起来清亮舒服。

    “马寻欢”的眼前,就此凝固了这片绿色。

    是呢,绿色可以给人带来希望,给沙漠带来生机勃勃。

    “马寻欢”的护卫队伍里面,突然多出了一个陌生的男人,据说是跟随过马将军的一个小兵,虽然,那模样,一看就像一个庄稼汉,种地没问题,打仗打架嘛,说他手无缚鸡之力还差不多。

    外城这些日可热闹的很,阿圆提拔了几个原来公主府的管事杂役,去具体负责修建规划砖窑厂、养殖场的下一步进展,自己把剩余的二百亩良田统筹了一番,开始大招佃户种植。

    二十头奶牛已经全部迁出,交给了附近一家姓严的农户喂养,还有文武百官们送礼留下的其余活物,也统统被围拢了起来,一个被休弃的妇人带着两个女儿接手了这桩生意。

    除了原有的佃户不变,又增添了十几家新佃户分包了土地,还有几个有经验的老庄稼把式,对于种菜格外有兴趣的,被阿圆赋予了新的重任。

    天冷之前,他们要养育出各种蔬菜的幼苗,包括,极端稀有的西红柿。

    御花园里面的红果子,可都让阿圆全权处置的,太后想吃的时候,都得把种子留出来,这东西,宝贵啊!rs

 第二百四十章 御状

    ps:

    感谢dearlizzy、lisaxuhaoyun的粉红票,感谢dearlizzy的留评支持,遇到肯静心对作者说些自己的想法,肯给予鼓励与支持的读者,是作者的一大荣幸。

    大爱你们,没说的,今儿三更了!

    “郡主,奴婢想问问,小五,怎么这么长时间没回来?”碧儿终于忍不住了,虽然,小五也只不过是四五天没见面而已。

    阿圆看了碧儿一眼,只是一眼,心里就犯了嘀咕,这姑娘,对小五的惦念有些过了吧?虽然说是生死交情,怎么那眉眼之中,满是焦虑?

    就跟一个做妻子的惦记出门的丈夫一般?

    有奸情!

    “快回来了!他要忙的事情很快就能结束,也该安排他回家看看了,迷糊阵上,还有他老子娘跟媳妇儿眼巴巴的盼着呢!说不定,一回家啊,连孩子都有了!”

    小姑娘如遭雷击,面红耳赤的说不出话来。

    阿圆把晾干的长发松松挽起,很平淡的嘱咐道:“碧儿,有些事情过去就过去了,不用太在意,自己以后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奔着什么方向走,别钻了牛角尖儿,自己给自己找难堪,男人嘛,就那么一回事儿,绕过去这一个,后面的不见得就差,我会给你们三个尽量安排一个好前程,不过,要是想去给人做小,我容不下。”

    “奴婢没有——没有动过那心思!”碧儿终于出声,眼泪扑簌簌落下来。

    “那最好,去歇着吧,有想不通的地方以后再想,明儿,该干啥干啥。”阿圆摆手,自顾自去床上歇息。

    至于小姑娘是不是心中纠结,是不是接受不了这样直截了当的劝告,她没多想。事实上,在很多事情上,都用不着多想,直接说出来是最简单实用的方式。

    喜欢一个男人不算错,喜欢一个已婚男人也不算罪过,只要你,别打扰了对方的生活,自己在心里想的百爪挠心也没有关系。

    然后,再汹涌猛烈的感情,都终究会淡去。只剩下一丝袅袅的余烟,甚至,余烟也会散尽。

    多少年以后再提起,或许还会恼怒:“没有的事儿!怎么可能?”

    “今天想不通的事情。以后再想。”这可是阿圆赖以生存的绝佳法则。

    能毫不保留的传授给碧儿,也算是主仆二人之间最大的馈赠了。

    有些事情非得需要本人想得开才行,正好,小五不在,碧儿姑娘可以慢慢儿的,从容的。把自己从未正视过的情感梳理彻底。

    小五,去了哪里了呢?

    砖窑厂已经把地基挖好,比迷糊阵的新旧两套厂区还要大,尤其是外间计划搞反季养殖的地界。更是设计独到,分块分片计划周详。

    位于京城的外围,这般好的地理条件,没道理不多多开发资源,何况现在,又完全不需要害怕担心受到什么人的侵占掳掠,福瑞郡主的名头,已经在与马王府对峙对骂的经历中彻底打响。不长眼的才敢上前试试斤沉。尝尝挨骂的滋味儿吧?

    京城地界人杰地灵,这种不长眼的人,少之又少。

    除了英明神武的大元帅马王爷。别人不能比其肩。

    小皇帝运筹帷幄的时候,马王爷终于销了病假,穿戴整齐来上朝了。

    家里有两个病妇,自然没精力出门应酬,往日相熟的官员,不知怎的又都没登门拜访,共商军国大事,所以,马王爷雄赳赳气昂昂的手书一张状纸,呈到了皇帝的御案之上。

    嘿嘿,状纸的内容,不用说了,状告当朝福瑞郡主,无故打砸重臣府邸,骄横跋扈,致使老母中风,妻子重病,王府内狼藉败落,请圣上裁夺。

    这状纸来的迟了些。

    小皇帝早有准备,随手丢出一张手谕,是给京城李府尹的。

    “一个堂堂王爷告御状,兹事体大!”

    李府尹被命即刻开堂审理王爷与郡主打砸事件,双方审案期间,理应搁置下所有权力事务,由御林军中数人暂时接管,二人要完全配合府尹大人随时调查取证审案。

    迷迷瞪瞪的马王爷,直接在金殿之上吐了血,千算万算,没料到小皇帝在此时发威,收缴了他所有的兵权,而且每一个关键位置都派去了皇帝的亲信。

    金殿之上鸦雀无声,就连跟马王爷穿一条裤子的谭尚书,都低垂着脑袋不发一言。

    “王爷年纪大了,身子骨也在马上颠簸坏了,李府尹要善待王爷,案子慢慢儿审理即可,先把王爷请下去,招太医们集体会诊,好好给王爷诊治诊治。”

    小皇帝说的声情并茂,眼睛里波光粼粼,似乎黯然神伤的样子。

    其实内心里憋着乐呢!这可是他第一次成功向武将夺权,三军大元帅,威武马王爷,终于,可以暂时安生下来了。

    被派往边关的几个御林军头目,可是他精心培养过的干将,虽然现在还只是“纸上谈兵”的阶段,但是,相信以他们的智商,只要在边关上多历练几年,是可以再出现几个猛将人选的,更何况目前边关稳定,他的手里,也还握着另一道王牌,真到了两军相交,自己派去的御林军使不上劲儿的时候,还可以拿出来!

    这场金殿交锋,毫无惊险可言,已经在民间失去了“神威光彩”的“剑人”马王爷,又失去了兵权,还被勒令不得随意出王府,要随时等候府尹大人的传召。

    据说,马王爷在家中如同困兽般游走,还连连唾弃自己的右手:“你怎么那么贱?写那张状纸做什么?这是把剑递到仇人的手里去的白痴行径啊!”

    可是,这还远远不是**。

    儿子马寻欢,连个照面都不肯跟王爷打了,除了闲暇时候去母亲和祖母床前侍奉,其余的时候,要去祭坛守卫,要躲在自己院子里歇息。

    府尹大人安静了很久,安静的马王爷只以为这案子不会再审了,本来嘛,小皇帝夺权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还披着那张遮羞布装模作样干啥?

    这一次,却是为的新的案情。

    他的儿子——马寻欢,金殿之上,把他给告了!

    同时作为被告的,还有道貌岸然的谭尚书!

    状由就是,私自扣押虐待前线有功军士!

    这一消息,来的正是时候。

    分解接替马王爷军权的新人们,尽管提前做了充分的准备,也毕竟难以顷刻间收拢人心,马王爷此人,枭雄也!带兵打仗多少年,能没有点手腕本事?

    可是,扣押虐待军士的罪名,也太让众人寒心了,尤其那个被扣押在王府地牢被虐待残害的军士,还是鼎鼎有名的“百变书生”阿福!

    任凭人家犯了什么大错顶撞到王爷的威名,你该按什么军法就按什么军法处置好了,把人家关在你们家的地牢算怎么回事儿?

    还有,为什么这件事还跟谭尚书有关联?两个朝廷重臣,为什么要合起伙儿来欺压凌辱一个有功之士?

    这件事的反响,太大了!

    大到了宋朝的每一个犄角旮旯,甚至深闺内院,都知道了那个叫做“阿福”的无名军士,已经被马王爷和谭尚书关押在地牢达到三个多月之久。

    为什么啊为什么?

    小皇帝勃然大怒,勒令三司会审,一定要审个清楚明白,还“阿福”军士一个公道!

    京城李府尹松了一口气,案子闹大了,转交给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三个中央司法机关会同审理去了。

    本来嘛,一个小小的京城府尹,接收一个王爷和一个郡主的互掐事件就很棘手了,都是爷爷奶奶辈儿的人物,判谁委屈了也不行啊!

    现在好了,像这种引起众怒的重大、疑难案件,均由三法司长官即刑部尚书、大理寺卿、左都御使会同审理;最后再由皇帝裁决,自己这府尹的位置,算是保住了。

    马寻欢告状当日就没再回王府,带着奄奄一息的“阿福”和忠心的几个手下,主动归案到了刑部,要求暂时收监。

    这又是一桩热闹事儿,还没被判有罪呢,就来坐监了。

    刑部尚书是个机灵的,一边赶紧派人去宫里禀报,一边安排收拾出刑部的几间办公室,安置下众人。

    消息传到宫里,小皇帝很是叹了几口气,对这个敢于跟自己父亲撕破脸告上金殿的“马将军”,颇为惋惜了几分,御笔一批,随便他们住吧!

    阿福还病着呢,小皇帝派去了几个太医专门把脉疗养,听到回报说,那孩子元气大伤,皮包骨头,惨无人行,又是唏嘘一番。

    谭尚书有幸同被暂停所有职务,只允许在家中随时候审。

    官员嘛,总是要享受些特殊待遇的。

    大街小巷的都更热闹了,这桩新闻使马王府和谭尚书府的大门紧闭,连下人买菜都是偷偷的从角门溜着边儿的。

    因为最重要的证人受害人“阿福”重病,一时还不能出庭指证,三司会审的具体时间,就要往后拖一拖。

    越拖越好啊,小皇帝看着案头飞鸽传来的边关急报,嘴角的笑容越发荡漾,马王爷的威名日减,自己的亲信们正在逐渐站稳位置,大宋朝盘亘在皇帝心头的最大隐患——军权,就要安定下来了!

    这样轻松取得的成绩,竟然,最初都来自一个平凡的女人,随着她的嬉笑怒骂撒泼打砸而愈发的顺利的。

    齐阿圆,就是小皇帝命里的一员福将啊!

 第二百四十一章 再别

    ps:

    感谢dearlizzy的留评,寂寞把它发到了作品相关,感谢菲兔妈的粉红票,爱你们!小年啦,要快乐啊!

    七七四十九天,三个福瑞童子终于圆满完成了祈福任务,小皇帝果然政权稳定,且把军权与右尚书的权力也抓回手里。

    对于郡主府来说,一切似乎都没改变,除了三个孩子不需要每天出门上班,还有小五又悄没声的回来了,继续跟随着阿圆奔走在外城的工地上。

    另一边,甚至根本没来得及等到三司开堂,谭尚书的羽翼就被修剪的差不多了,如今的谭家,跟马王爷家的形式很相像,女眷病的病哭的哭,内院混乱不堪,外院鸡飞狗跳,谭尚书回归布衣,还被禁锢了自由,现在,就差被逐出家园,流离失所那一步了。

    谭家祠堂,那个曾经合力把一个小孩子逐出门楣,逼死孩子母亲的地界,此时,正在商讨要不要把谭尚书先逐出去,免得开堂审理之后,祸及池鱼。

    文武百官里面,也很是换了几个新面孔,个个年轻的能掐出水来,脸上满是朝气蓬勃,泰山压顶都矢志不移的气势。

    这就是小皇帝几年来放出去磨练的心腹人士了,从科举武举之中脱颖而出的年轻人,慢慢儿走进了政坛风云的中心。

    包括小阿文白承祖,也忽然位列百官职位,荣升君主近臣,五品官大司马。

    政坛洗牌,蹦跶的最欢气焰最盛的几个老臣,要么偃旗息鼓,告老还乡,要么彻底臣服,真正以小皇帝马首是瞻。

    一切都很顺利,除了西疆那边,又出现了部分兵乱。马王爷的故旧部下,到底心中不服,要替故主喊冤鸣屈。

    马王爷是不可能再放出去东山再起的了,其子马寻欢,就成了最合适的平乱人选。

    那些作乱的军士,也都是跟随着马家父子一同征战过的,让别人去大肆捕杀,马寻欢也不忍心,最好,能够自己亲自前去。兵不接刃,就解决问题。

    可是阿福的身体还没有恢复,在地牢里不见天日,并扣着铁索铁链。阴暗潮湿心中郁郁,哪儿是简简单单就能恢复如常的?

    甚至,到目前为止,阿福连说话的能力都丧失了,双眼总是木木的,没有一点儿神采。

    这也是为什么三司开审总是拖后又拖后的具体原因。

    太医们只能为这个可怜的军士拼命补救身体。却救不回阿福的神智,他总是呆呆的躺在地上,眼睛清醒时就望着天空或者屋顶,睡着时就紧闭双眼。什么动静都不能令他有感情的波动。

    被百官指责的有之,愤慨的有之,同情的也有之的“马寻欢”,第一次,主动登上福瑞郡主的门庭。

    没有受到欢迎,也没有得到冷遇,如同接待一个普通的客人,福瑞郡主在客厅安坐。请下人带“马将军”进来。

    夫妻二人。再次相对而坐,只不过,气氛不那么轻松。也绝对和谐不了。

    “多谢——你让小五帮我——救出阿福。”马将军说的第一句,是客套话儿。

    也应该客套一番,要不是当初阿圆派小五去帮忙,使用自己的绝活儿缩骨功钻进地牢,阿福的救助还没这样顺利,也说不定,就连目前这种傻痴的状态都保不住,“百变公子”,早成“僵尸公子”了!

    “哦,那等你有了钱,记得多赏赐小五点儿。”阿圆语气淡淡的。

    天底下最可怜的一位将军,别说钱了,连住处都还没有,死皮赖脸的蹲在刑部蹭吃蹭住,不尴不尬的承受着观众们的白眼儿,这厮闹得太大,属于大义灭亲的范畴,可是老百姓的心里,还会认为这是大逆不道的行径呢!

    或许,等他从西疆顺利归来,小皇帝就可以认清他的人品,从而薪俸照旧,荣耀照旧了。

    “我——想托付您一件事儿,阿福——状态很不好,把他一个人丢在刑部,我——不放心,能不能——”。

    “将军”的话说不下去了,铜铃豹眼里映出的那个面容,满是嘲讽。

    刚刚进京的时候不来求助,上金殿对峙的时候不来求助,自己没头没脑没出路的时候不来求助,现在,尘埃落定,人心凉透了,这厮想起来可以求助的人了?

    “阿福——救过我的命,真的,在战场上,你不知道——好几次——我都以为自己要死了——一起打过仗的兄弟情义,我——不能辜负——”。

    马将军的声音忐忑又坚定,说着说着,腰板儿直了起来:“媳——阿圆——郡主,我不是不想念家人——顾念孩子——我没有做过对不起你的事儿!”

    你没有做过?阿圆的眼梢儿挑了起来,斜斜的,冷笑。

    “马寻欢将军,太后说,女人不可以毒舌,让我想要跟人争吵之前,静心想想自己的过失,轻易不可再出口伤人。所以,今天,我什么话都不多说,你可以走了,阿福给我送过来。别谢!我不是为你,我为的是当初那个承诺要护佑我的丈夫,还把全部身家都交给我保存的那个汉子!不送!”

    马将军站起身来,伸着手急急的又提出一个要求:“我要去西疆了,能不能让我——抱抱孩子?”

    “当然——”阿圆回眸一笑:“——不能!你是他们什么人?”

    郡主府的管家,笑呵呵前来送客,那笑,典型的皮笑肉不笑。

    风萧萧兮易水寒,脚步沉重的马将军,霍然发现,秋天,早就到了,落叶,已经开始在脚下垂落,无论往日里怎样的光鲜靓丽过,凋零的花瓣,都要随雨打风吹去……

    选择了保留“马寻欢”这个名字,选择了为身世保密,同时,就选择了妻离子散,二者从来不可得兼。

    等候在郡主府外的护卫们,纷纷围上来打探:“将军,郡主答应了吗?有没有大骂你一顿?阿福怎么办?”

    郡主的毒舌已经满城家喻户晓,也怪不得太后老人家要亲自教导一番。

    马寻欢摆手点头,满脸的疲惫:“答应了,回去,就把阿福送过来,有郡主在,阿福不会出事儿的。”

    解决了阿福的安全问题,马寻欢即刻启程,连夜奔赴西疆。

    三个娇嫩嫩的孩子,到底,也没有抱在怀中一次。

    据说,临行前,这个“大义灭亲”的汉子,还回了一趟马王府,探望王妃与马老太太,被马王爷赶了出来。

    所谓“里外不是人”,说的就是这样的故事。

    阿福的到来,占据了阿圆的一部分时间,与太医们交流病情,尝试跟阿福沟通,在膳食上调整,交待丫鬟们悉心侍候。

    然后,就是带着三个孩子去外城劳作的时间,这个母亲没心没肺,完全把孩子当大人看待,说话做事都跟孩子们做着交流。

    在田地里跟老农商谈西红柿育苗的后续进程,三个孩子也要跟着“啊——呀——”一番;在砖窑厂的空旷车间里给新招收的雇工讲解如何操作,三个孩子手舞足蹈跟着比划;在养殖场看老农一家挤奶喂牛,跟寡妇的女儿们一起喂猪喂鸡,三个孩子跟着拽一把草递到猪圈里……

    彪悍的郡主,养了三只彪悍的福娃,秋风飒飒,都没有阻挡母子四人在外城奔波的身影。

    终于,一位曾经熟悉的,其实一直就在身边,却一直没有见到过的——朋友,出现在郡主府。

    是在人间蒸发了很久很久的——卢苗苗小姐。

    卢尚书在这次政坛洗牌运动中,因为保持了低调再低调的工作作风,没有被清洗出局,关在内院不许女儿出门生事儿的戒令,也消除了。

    还不是当初要跟马王爷结亲闹得吗?幸亏卢尚书发现事有蹊跷,毅然决然谢绝了亲事,把闺女严防死守在内院,不许她在任何场合出现,等到风声完全止息,这才保住了目前的官位。

    卢苗苗虽然被父亲看护的严格,出门的自由是没有的,但是,耳朵还是能捕捉到一些小道消息,知道阿圆进京了,知道阿圆封了郡主,知道阿圆生了三胞胎,现在,知道了,阿福——在郡主府。

    其实苗苗比原来又瘦了一些,虽然,看起来还是一个丰满圆润的“贵妃”体型。

    初初相见,还真是不知道一切可以从哪儿说起。

    只能先任着小姑娘哭上一场,从珠泪暗垂,到嚎啕放声。

    然后,彼此之间的陌生感疏离感就被泪水冲刷掉了。

    “我爹他——根本不讲理,我娘也拗不过他,那个二门里,就是我的牢房,阿圆姐姐,我生生被关了好几个月,好几个月啊!”卢苗苗一张口,还是那样侃快的性子。

    “你爹也是为你好,京城里,养一个淑女的好名声不容易,你的年龄又大了,当家长的,都是怕你名声坏了嫁不出去。”

    看看,在太后的悉心教导下,齐阿圆同学,也能讲述一番可经推敲的大道理。

    没办法不往“好处”学啊,据说容嬷嬷的身体大好了,还要毛遂自荐到郡主府来教导礼仪呢!

    齐阿圆的言行举止,自以为是已经合格的了。

    卢苗苗撇撇嘴,把脑袋蹭到阿圆的胳膊上,脸上开始红润润的放出光泽:“阿圆姐姐,我想——我想见见阿福……”。

 第二百四十二章 母亲

    ps:

    感谢苏丝娃娃和淡雨思涵的打赏,感谢yangyang0412、三千代的两张粉红票,小年都要开开心心的哦!

    那能行吗?

    尽管齐阿圆不是一个迂腐讲规矩的人,可到底进京这么久了,太后啊太后身边的嬷嬷们宫人们时不时的提起“规矩”这回事儿,又曾经应诺了一片爱心的太后,要好好收拢一下野性,最起码,在大方向上不出偏差,像个郡主的样子。

    引领着人家未出嫁的小姑娘去看望一个未娶亲的男子,这事儿,貌似在这里还是很不靠谱儿的。

    阿圆纠结了,紧紧闭着嘴巴,只会摆手。

    卢尚书可没有得罪过自己,李薇跟卢家还有关系,可不能任了这小姑娘的心意,让好朋友里外不是人的难做。

    卢苗苗那张红润的脸,血色慢慢儿的褪去,脑袋也不往阿圆胳膊上蹭了,身子缓缓站了起来,两颗眼泪也在眼眶里滚啊滚的,声音凄楚的喃喃道:“不行吗?我就看他一眼,或许这辈子,就只能再看这一眼,都不行吗?”

    阿圆的脑袋里也是热血喷涌,要不是紧紧闭着嘴巴,那肯定,早就说“行”了!

    好在,关键时候,管家的声音响起:“启禀郡主,宫里来人,太后有请。”

    阿圆浑身一松,终于可以不犯错了,天意啊,自己的自控能力得到了提高呢!

    “苗苗妹妹,你看,我得马上进宫,你也别拘着自己,在我这郡主府,跟在自己家一样,洗把脸,让小丫鬟带着你好好逛逛,我这郡主府可是京城里有名的公主府呢。漂亮!”

    叫过来几个丫鬟嘱咐下去,阿圆着急麻慌的换衣服出门,三个孩子照旧是母亲到哪儿,他们就到哪儿撒欢儿去。

    孩子们可是跟胖皇子混出交情来了,四个差不多年龄阶段的肉球儿,个头块儿头虽有悬殊,却也不影响他们的密切交流,说着大人累死也听不懂的鸟语,间或还会有几下身体的友好接触。

    太后的寝宫里静悄悄的,皇帝的嫔妃本来就不多。皇后的管理也算严格,轻易不肯让莺莺燕燕的前来打扰太后的安宁。

    来迎接阿圆母子的,是容嬷嬷。

    经历过“狼桃”事件,被阿圆按在大腿上拍了个七荤八素的容嬷嬷。见到阿圆就觉得肠子转筋儿腿肚子抽筋儿。

    “郡主这边请——,郡主这走路的姿势,女人嘛,还是要含着点儿胸才行。”

    “还有这眼睛,不能这般平视着,更不能四下里乱看……”。

    “还有这腿。步子迈得太大,郡主很着急吗?再着急的事儿,也要讲究‘翩若惊鸿,宛若游龙’、‘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

    容嬷嬷终于可以“为人师”了。憋闷了这么久,在床榻上休养着的时候,专琢磨这事儿呢!

    还担心等到自己养伤回来,这女人已经被别人教好了,失去了一个大好机会,还好,目测起来,那德行依旧!

    据说这古代的女人讲究头正、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