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野有美人-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楚人如果折腾够了,那才是奇怪。”公子均看了一眼下面,火光处处。夜里太黑,哪怕有月光,也不可能将下头的情况看的一清二楚。

    “今夜恐怕是谁也别想睡了。”公子均道。

    他也不知道楚人想要做什么,但就算楚军退了,恐怕他们也要在这墙头上站一宿了。

    楚人在城墙下呼呼喝喝叫了好一阵,城墙上和城墙下相隔的有些太远,必须要凝聚起精神才能听清楚他们在喊些什么。

    “郑人背信弃义,如今还敢龟缩在城墙里头不敢出来吗!”

    “这些楚人还真是烦人!”公子蛮听到背信弃义这四字,脸上顿时涨得通红,谁都知道这次郑国是背信弃义,但心里知道是一回事,被人当面骂出来又另外一回事了。

    公子均没有任何反应,宋国的行止和郑国没有任何区别,既然做了又何必怕被人骂呢。尤其骂这话的人,郑国也没法让他们闭嘴。

    “不管他们烦还是不烦,我们都得陪着他们耗着了。”另外一个郑将看着这架势,知道对方是吃饱了专门过来骂门的。他们关紧门不出去迎战是最保险的做法,可是楚人狡诈多端,谁知道楚人们会用出什么招数?

    一行人在上头顶着夜风听了几乎一夜楚人的叫骂。估计下头是轮着人的,每隔那么会,听到的人声都不太一样。

    眼见夜色越来越浓,上头的人充耳不闻,反正下头的人雅言都不怎么说的顺口,几句之后就是叽里咕噜只有楚人自己能听懂的话。

    那骂声在夜里的空中回荡着。

    *

    郑媛一大早就去了公宫里,她虽然出嫁了,但人还在新郑里头,该时不时回娘家看看的。

    郑伯病了,似乎还挺严重,前段时间宫中戒严,郑媛都不好进宫。现在太子好像放松了些,她才能得以进去看看父母。

    到了姚子那里,姚子正好要去看看郑伯,见着女儿来了,干脆就带着女儿一块去拜见郑伯。

    郑伯病重加上城外的楚军,宫中几乎人人都是皱眉苦脸。连传话的寺人的脸上都有哭相。

    郑媛在家中还好,没人会摆出这幅脸给她看。她知道外头的战事严峻,但除了公子均去守城之外,她感受得并不很深。

    如今公宫中人心惶惶,她也跟着有些彷徨。

    “国君让姚子和叔姬进去。”寺人细声细气道。

    郑媛扶着姚子进去,哪怕之前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是看到郑伯的脸色,郑媛吓了一大跳。郑伯脸上已经完全没有半点血色,连嘴唇都是苍白的。

    “国君。”姚子已经有段时间没有见到郑伯了,看到郑伯这模样,吓了一大跳。

    “君父?”郑媛站在一旁,心下吃惊。

    “你们来了?”郑伯看到姚子母女,让她们到自己跟前来,“寡人已经有段日子没有见到你们了,还好么?”

    “国君,妾一切都好。媛也是一样,她和宋大夫也好。”姚子眼睛红了红,她十五岁及笄就在郑伯身侧,看到他如此这模样,心里如何不难受。

    “这次宋大夫是不是也在城门那里?”郑伯问道。

    郑伯之前已经下令所有的事都有太子来统领,所以对外面的事,郑伯也不是知道的很清楚。

    “他受太子之命,已经去抵御楚军了。”郑媛答道。

    郑伯闻言看了郑媛一眼,点了点头,“好。”

    “这段时间寡人醒来之后,总是想到当年见到你的时候。”郑伯谈兴不错,“那时候,你还十五岁呢,怯生生的看着寡人,好像寡人是甚么豺狼虎豹,若不是身边还有傅姆等人,恐怕你会撒腿就跑。”

    郑伯那话都是对姚子说的,郑媛几乎没听姚子说过年轻时候她和郑伯那些往事,郑媛也从来没问。

    “国君……那时候妾……”姚子没想到郑伯既然还记得这些往事,顿时双目就红了,许多事如果忘不掉的话,她就放在心里。眼前的这个男人,他拥有的女人那么多,每个人都和她是差不多的身份,她从来不会也不敢奢求什么。

    郑媛见状悄悄的退了出去,让姚子和郑伯好好说会话。郑伯在姚子这里,向来是夜里来白日走,两人从来没有像这般交谈过。

    寺人们来来去去,郑媛站立了好会,突然听得身后传来一阵玉佩叮当的声响。

    环佩叮当,并不一定是贵女,更有可能是贵族男子。她转过头,果然见到大司马和上卿等人急急忙忙走过来,领头的就是太子夷。郑媛赶紧退到一边,给他们让出道路来。

    太子夷脚步顿了顿,“媛来了?”

    “嗯,拜见太子。”郑媛和这位太子走动的并不多,毕竟嫡庶摆在那里,有些人不是她想要亲近,就能够靠近的。

    “君父眼下如何?”太子问道。

    郑媛有些奇怪,太子夷想要知道郑伯好还是不好,为何要问她?

    “君父看上去似乎……有些不太好。”郑媛小心的斟酌着言辞,郑伯那样子,她实在是不能昧着心说好。

    太子夷叹口气,看向上卿。上卿道,“此事还是要和国君说的。”

    太子夷无奈点了点头,带着人进去了。

    过了好会,突然传来姚子近乎尖叫的一声,“国君!”里头的寺人慌慌张张跑出来,眼里几乎都是通红的。正好被要冲进去的郑媛抓个正着。

    “怎么了?里面怎么了?!”郑媛揪住寺人喝问。

 第124章 丧事

    作者有话要说:

    那寺人被她提着,吓得脑子都蒙了,郑媛见他不回话,直接丢开他就跑到宫室里头去。之前她看着太子夷和那么多的卿大夫过来,知道他们有大事和郑伯商议,所以就干脆退避在外。她一进内室,就见着众人忙成一团,郑伯脸色比之前还要差,完全没有一丝血色,太子夷惊慌失措,扑倒在郑伯身边,“君父?君父?!”

    姚子在一旁已经哭得成了个泪人。

    郑媛完全顾不上其他,绕过中间跪着的卿大夫,直接提着裙裳跑到郑伯身边,她伸手探了探郑伯鼻息,手指还能感受到从郑伯鼻子里呼出的气息。

    “君父怎么了?”郑媛转头去问姚子。

    姚子擦泪,“国君听到晋侯说晋国大军主力在秦国和犬戎那里,分不出兵力来救郑,就晕过去了……”

    “……”太子夷面色铁青。

    郑媛闻言看了郑伯一眼,郑伯可能是情绪过于激动晕过去了,瞥一眼他的额头,没有出汗。

    “医师来了!”不知道谁喊了声,太子夷立刻起来,让医师过来诊治。医师看了看郑伯的脸色,翻看了他的眼皮。郑媛到姚子身边,让姚子靠在她的身上。

    “母亲别哭了,君父会没事的。”郑媛这么说,心里半点底都没有。若是现代倒是可以这么说,但是眼下么……只能听天命了。

    她见着医师让寺人将郑伯的内袍脱下来,拿出针石来进行针灸。众人见到,知道不适合再逗留下去,留下太子之外,其他人不是退出去,就是到别的宫室里。

    太子夷安排人将姚子和郑媛送到离郑伯居室不远处的宫室里头,姚子哭的双眼红肿,抓住郑媛的手,止不住的摇头,“之后要怎么办呢?”

    郑媛不知道她是在说郑伯还是在说自己,一时半会也不知道要该怎么接话。

    她让侍女去拿水来,亲自给姚子将脸上整理干净,重新打扮之后,她屏退众人,“母亲说的是君父吗?”

    姚子点点头,“你长成已经出嫁,这个还好。可是你的弟弟还小,夭也还没长大。国君在世的时候还好,可是如果国君薨逝,我们母子要怎么办?”

    姚子之前为何避嫌,和太子夷没有多少来往,何况太子夷是君夫人所出,真正的嫡长子,也没有什么必要和庶母有个交情。

    “母亲不必担心,先不说君父可能熬过来,就算真的君父薨逝,太子也没有必要来亏待幼弟和幼妹。母亲只管放心。”郑媛安慰姚子,姚子是心乱了,所以才会胡思乱想。姚子的儿子年纪小,又是庶出。别说郑国诸公子没有争位,就算有,太子夷猜忌的也应该是那些已经长成了的公子。

    “真的?”姚子攥着手巾,满怀期望的看着郑媛。

    郑媛点点头。

    姚子过了许久终于缓了脸色,看着也不是之前那副天都塌下来的样子了。

    过了许久,有寺人来禀报,“太子令小人送姚子和叔姬回去,国君已经醒过来了,只是精神不好,不想见人。所以……”

    “我知道了。”姚子明白太子的用意,扶着女儿的手站起来。郑媛搀扶着她往外头走,回到姚子自己的宫室之后,郑媛决定今夜里就不回去了,留在公宫陪姚子。

    夭只有那么点大,根本就不知道外头发生了什么,就算别人告诉她,她也听不懂。只会跑出去野,把身后的乳母给折腾的险些吐血。姚子的亲儿子,她一母同胞的弟弟,现在还只是到断奶的时候。两个孩子加在一块,都不如郑媛一个成年女儿。

    “你君父是个好人,只是为何会这样呢?”夜里姚子拉着郑媛的手,怎么也想不明白,郑伯继位这么久,也没有什么恶名,比起许多诸侯来已经好的不能再好。偏偏这样的人,却落得这样的境地。

    强敌在外,晋国又是这般做派。

    郑媛没有回答姚子,只是送上水给姚子喝了,然后服侍她睡下。有女儿在身边,姚子心里再多的事也能够暂时放下。

    这个世道好人不一定就有好报,何况诸侯之间看的是力量,而不是所谓的人品。郑媛这话没有说出口来。

    其实这个道理谁都知道,只是不会直咧咧的说出来罢了。

    只希望这次能够快些熬过去。

    郑媛见着姚子睡着了,轻手轻脚退出去,叫过寺人俠,“今日城墙那里怎么样了?”这是她这段时间每天必须要做的事,打听战事的情况。

    “小人听说,今日又将楚军给打退,可是楚军将新郑围的严严实实。今日那个从晋国回来的行人,还是被人用箩筐从城墙根吊上去的。”

    城池已经被楚军围的滴水不漏,而且护城河上都被楚人给架上了浮桥,要是城门一开,外头等着的楚人直接就冲进来了。所以行人只能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让墙头上的士兵放下串了绳子的箩筐,这才进了城。

    要不然,行人也只能在外头,望城兴叹。

    “都已经围死了?”郑媛闻言吃了一惊,这架势好像已经不是只为了让郑国服软,倒是有几分把郑国往死里打的意思了。

    “难道楚人还做好过冬的准备了?毕竟这里是郑国,不是楚国,楚国的军粮运过来,路上就要一两个月,要是冬日还困难些。”

    寺人俠哭丧着脸,“这小人哪里知道,现在外头到底是个甚么情形,恐怕只有大夫知道的最清楚了。”

    公子均就在墙头上,要是他都不知道,那简直就是没救了。可是郑媛也没办法去问他,可以送书信过去,但这么危机的时刻,怎么可能去分他的心?

    郑媛狠狠瞪了寺人俠一眼,寺人俠满脸委屈侍立在一旁。

    *

    郑伯的病情恶化的比其他人想象中的还要快,原本就没有多少起色,在静养。结果楚军来袭,还有晋国,这一件件一桩桩,足够将病人那点点精气都给耗完。

    病来如山倒,这一点都不夸张。原先那么精神健壮的一个人,短短的时间之内就已经瘦得皮包骨。哪怕是最亲近的侧室见着他,也是惊骇欲死。

    郑伯眼下只是吊着一口气罢了,众人知道这次郑伯可能真的熬不过去了。

    别人都明白的事,郑伯哪里会不知道,趁着自己还有点力气,将能交代的赶快交代,他的病榻前,太子夷和一众卿大夫跪了一地。众多侧室们还没有资格在太子还有卿大夫面前分席,只能在另外一个公室里头等着郑伯可能会有的召唤。

    “以后郑国就交给你了。”郑伯对太子道,“寡人死之后,你可向楚国求结盟。”

    “……君父……”太子夷不是个傻子,知道向楚人求和已经是最好的办法了,和楚人争锋,那是以卵击石。可是求援兵,晋国高傲不施加援手,宋国和郑国向来有仇,宋君是不可能出兵的,陈国国力微弱,对上楚国只是给人家送战利品的,至于蔡国……蔡国原本就附属楚国,怎么可能会出兵?

    “……”郑伯说完这句,闭上双眼,似乎累了似得,再也不言语。

    太子夷哽咽着退避到一旁。

    侧室们所在的宫室内弥漫着不安的气氛,像姚子这样年纪大了而且还生育过的也就算了,反正有儿子在身边,多少还是有个依靠,那些年轻的侧室们就有些惶惶不可终日。年轻的侧室们心里都希望可以回到母家,再由父兄安排改嫁,这是最好的了。但还是有不好的,那就是殉葬。

    诸侯死后,都会有人殉葬,殉葬的人选不局限奴隶。贵族们也会跟随诸侯于地下,侧室们就更别说了,也会有的。

    回母家改嫁,哪怕是改嫁给个糟老头子,也比直接去了黄泉要强。

    侧室们都有自己的心事,坐在那里一声不吭。过了会,外头突然响起寺人那尖细的招魂声,那招魂的声音是从屋顶上传来的,顿时侧室们脸色一白,然后放声大哭起来。

    公宫里头女人的哭声阵阵,不知道是在哭薨逝的人,还是在哭自己。

    寺人们拿出缟素,挂上屋檐。惨白的缟素从公宫一路延绵到新郑的墙头上。

    墙头上的郑将看到公宫里头送来的白布,脸色惨白,公子蛮几个公子当场大哭出来,其他的郑将转身向公宫的方向躬身深深一拜。

    楚王正在营帐里头看司马送来的简牍,他这次来郑国,一个是为了教训郑国,二来是为了扬威,在楚国内树立威信。

    楚王继位的时候才十五岁,年少的厉害,曾经被国内的卿大夫当成傻子,他表现的还真的像个傻子。可是楚王不是个真傻子,知道胳膊拧不过大腿,干脆韬光养晦,在渚宫里头吃吃喝喝声色犬马,待到时刻到了,才一并将那些心怀叵测的人一网打尽。

    一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他清理朝廷,紧接着联合秦国对付边境那些趁机起事的附庸国和部落。他在楚国国内威信逐渐建立起来,可是他的野心可不是止步于灭掉几个不听话的小国。他所图的大着呢,所以郑国就成了他教训的对象。

    不把郑国狠抽一顿下晋国的脸面,他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楚王雄心勃勃,摩拳擦掌,只等大展身手做出一番事业来。

    这时,一个穿着甲衣的年轻人大步走进来,他对着楚王就是一叉手,“国君,城墙那边下来个郑人,说是郑伯薨逝,请国君允许郑国向各国派人告知诸侯。”

    “郑伯死了?”楚王皱眉。

    这时,又有几个人进来,满脸喜意几乎遮都遮不住,“国君这是打好机会啊!正好可以趁此机会,等郑人开启城门的时候,一举攻破新郑!”

    屈瑜进来听到这话,眉头几不可察的皱了皱。

 第125章 退兵

    屈瑜从帐外进来,就听到一个大夫兴高采烈对楚王这么说。楚军已经围困新郑有一段时间了,从驻兵狼渊开始到现在可谓是势如破竹,那些驻守在城邑内的郑将看到楚军气势汹汹,不是丢盔弃甲而逃,就是避而不战。

    楚军顺利到了新郑城外,可是攻下新郑可没有那么容易。新郑城墙高大坚固,而且郑人打定主意不和楚军正面交锋,任凭楚军如何叫骂,城内的守将都一动不动。楚王下令攻城,几次下来,都被打退。

    楚军里头已经有人沉不住气了。

    楚王有些犹豫,假意答应郑人,在他们开启城门的时候,伺机破门而入也是个好办法,只是这么做到底很不光明磊落。

    “国君,此次只有一次机会,若是放过了,还不知道要等到甚么时候!”说这话的卿大夫见楚王有些犹豫,顿时就红了眼。

    “国君,臣以为如果这么做了的话,不仅仅失信于诸侯,而且会断了楚国北上中原之路!”屈瑜大声喝道。

    那卿大夫没有想到竟然还真的来了个人和他唱反调,立刻怒目瞪去,正好看到屈瑜站在那里冷笑,屈瑜冲劝说楚王趁机攻入新郑的卿大夫重重冷笑一声,他对坐在席上的楚王一拜,“臣觉得若是这么做了,虽然可以一时攻破新郑,但却是贻害无穷。”说着,屈瑜正色,看向楚王,“国君可有把握灭了郑国?”

    楚王看屈瑜的眼神顿时有些奇怪,“郑国位置特殊,北面和西面是晋国和王畿,要灭了郑国,不容易。”

    屈瑜对楚王又是一拜,“国君所言正是,郑国位于中原之中,链接中原诸国和楚国。想要灭了他,非常不易,而且会让楚国和晋国中间无缓冲之地,实在是不妙。既然如此,如果一面答应了郑人,一面又乘人不备。楚国既不可得到郑国之地,又失了人心。日后诸国都将楚国当做豺狼虎豹,守城下定死心,那么比较现在,要花费的人力物力,恐怕要多出十倍不止。”

    屈瑜一脸的大义凛然,满脸正气,说话掷地有声,说的之前劝说楚王偷袭城门的大夫涨的面色紫红。

    楚王是个聪明人,孰轻孰重,他能一眼就分辨出来。楚王看向屈瑜,“屈大夫此言有理。”

    *

    公宫中缟素铺天盖地,招魂的布幡在风中被吹的飒飒作响。郑媛一身斩衰,身上所有的饰物都摘了,内里也只是穿着暗淡颜色的衣物。四周跪着的不是郑伯的女儿,就是郑伯的侧室。

    女人嘤嘤的哭声充斥着整座宫室,听在耳里嗡嗡作响。郑媛天不亮的时候就进宫了,匆忙之下,只来得及吃了口稻羹充饥。哭了一会之后,她就头昏脑涨,不行了。只能抬起袖子擦拭着眼睛,她的眼睛已经红肿,鼻头红了大块。

    郑伯待她不错,但也仅仅是在女儿里头的不错了。郑伯侧室众多,子女也多。郑伯要忙的事很多,也只有太子才值得他花费许多心思,对其他儿子他都不一定有那个精力,更何况是女儿?

    也就是每次来姚子这里的时候,顺带看看她。

    郑媛还是哭的喘不过气来,她抓住胸口的衣服,好让自己好过点。抬起头来,满眼的都是惨白。还不知道外面已经怎么样了。

    她哽咽着吸了口气,突然外头有寺人高声大喊,“退兵了,楚人退兵了!”

    郑媛一愣,带着满脸泪抬起头来。退兵了?楚人退兵了?

    其他正在嘤嘤哭泣的女人们也纷纷抬头,面面相觑,仔细听了两回之后,确定没有听错,直接就笑出了声,笑出来后才想起郑伯已经薨逝,又赶紧哭,结果又哭又笑,人人脸上表情诡异到了极点。

    不攻有丧之国。楚人派人过来告知太子夷之后,楚王带着两广精兵退走了。

    被围困了这么久,终于脱困了。原本应该高兴的事,却在郑伯的丧事中显得格外的滑稽。亲自守在城墙上的郑将没有那么容易相信楚人,他们在墙头上看到外头没有楚人的踪迹还不放心,派人亲自去楚人营地,看到营地里头空空荡荡,才放下心来。

    太子夷在前头带着一众卿大夫痛哭流涕,哭了整整好几日之后,才转为低泣。

    郑媛有些吃不消了,从公宫回到家里,需要两个侍女左右扶着她,才能从车里下来。两只眼睛肿的有核桃大小。

    公子均回来,就听说她躲在房间里头不肯出来。

    他一到妻子居室,在门外还没有进去,就听到有人在痛叫,“你轻点,下那么重的手,我疼死了!”

    他推门而入,正好见得侍女伏在地上低声告罪。

    公子均让侍女退下,拿起之前侍女拿在手里的鸡蛋给郑媛揉眼睛。结果郑媛瞧见是他,立刻抬起袖子遮住脸,转过身去拿着背对着他。

    “这是怎么了?”公子均手里还拿着个鸡蛋,瞧着郑媛的背,有些摸不着头脑。

    “我这会脸上难看这呢,你过来凑甚么热闹?”郑媛在公宫里头哭的厉害,嗓子几乎完全哑了,说话都是嘶哑的。

    她听到自己那个难听的声音,立刻嘴巴闭紧,连话都不说了。

    “夫妻这么久了,甚么样子都看过。”公子均根本就没放在心上,两人相处了这么久,再难看的样子,也看过了。

    他伸手就把她的肩膀给掰过来,拉下她的手臂,看到那一对已经红肿的眼睛,叹口气,用鸡蛋揉上去。尽可能把力道放轻。郑媛嘶了几声,过了一会,眼睛上的不适被缓解,原本蹙紧的眉头也散开。

    “好点了吗?”公子均问。

    眼睛上传来的恰好好处的力度让她好受了些,郑媛点了点头,只是过了一会,她去看镜子,觉得镜子里头的人眼睛怎么看怎么肿。

    “哎。”郑媛叹了口气,她揉揉双眼,知道这要肿上一段时间了。

    “在家里就好好歇着,费神的事就让别人来做就行了。”公子均道。

    郑媛点点头,突然想到什么,又摇摇头,“说起来,新郑里殉人定了吗?”

    郑伯死了,肯定会有人殉的。这会诸侯没有不用人殉葬,而且还会有贵族殉葬,只是人数不会比奴隶多罢了。

    贵族还有那些侧室,多少都会有人要随郑伯长眠地下。现在后宫里头就为这件事闹翻了天。

    “现在君父的年轻侧室们惊慌失措,甚么都有。”郑媛想起那些年轻的脸,一阵唏嘘,“太子应该不会强迫人殉葬吧?”

    那些侧室好歹也是有身份的人,绝大多数都是从别国娶来的。要她们殉葬不容易,可也……不难。

    郑媛脸色顿时就青了。

    公子均看她脸色,就明白怎么回事,“照着太子的意思,除去自愿殉葬的侧室之外,会从身份低微的嬖妾中挑选。”

    “至于大夫们……”公子均没有说话,或许有人吧。毕竟郑国不是秦国,非得拉着朝中大夫来殉葬的。自愿的话就有人去,没有的话也就算了。

    “我……我怕……”郑媛不管不顾的一头扎进他的怀里,抱住他的腰,“好好的一个人说死就死了……这……”她有些语无伦次,郑媛知道诸侯和贵族死的时候,会让人殉葬。尤其贵族让爱妾殉葬,这个更是司空见惯。可是她一直都没亲眼见过,所以就当做天下太平。现在所有的事半点遮掩都没有,直接就摆在她的面前,哪怕殉葬这事和姚子没有半点关系,她看到那么多花样年纪的侧室为此事心惊胆战,不禁吓出一身冷汗来。

    “别怕。无事。”公子均抱住她,手在她的背上拍了又拍,要将她生出来的怕全部拍下去,“你闭上眼睛当做看不到就行了。”

    他对此事早已经见惯了,不觉得有什么,只是娇妻天性心善,见着害怕。

    “可是闭上眼睛装作看不到还不是一样的有?”郑媛咬住唇,她在公子均怀里抬头,“这用人殉实在是……”

    她脑子里头灵光一现,“不然和太子说一说,用陶俑如何?”她记得秦汉以后几乎就没怎么用人殉葬了,考古从墓葬里头出土的基本上不是木俑就是陶俑,虽然她不知道春秋战国的时候什么时候开始用俑陪葬,但总得试一试吧?

    公子均的脸色变得有些古怪,他低下头看着郑媛,“用俑?”

    “就是用俑,一个人长到那么大,说去殉葬就殉葬了,这怎么能行?人力耗费巨大,尤其现在楚军虽然已经退去,但是谁知道他们甚么时候再来?”

    不管是贵族还是奴隶,在战争时候,都是能用的上的资源。就算奴隶,也是可以做步兵的!

    公子均听了郑媛这话,心里也觉得有几分道理,他并不将奴隶的性命放在心里,甚至觉得奴隶活着的时候侍奉主人,主人死了奴隶追随主人于地下也是天经地义。可是牛羊还可以用来耕地产奶,奴隶也是一样做许多事,例如耕田打仗。

    “我去说这事,有些不太合适,可以让公子蛮代我去和太子提一提。不过此事也不一定能成。”

    郑媛点头,“到时候我亲自和阿兄说一说。”

    能不能做成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到底有没有这份心,如果连心都没有,那就太可怕了。

    **

    公子蛮见着妹妹亲自上门,高兴的不得了,恨不得亲自给妹妹摆上坐席,薛任看到公子蛮对着郑媛的那一股殷勤劲儿,从心底不舒服,差点没吐出来。

    公子蛮仔仔细细听了郑媛的话,连连保证会对太子说。等到郑媛走了之后,薛任就忍不住开口了,“叔姬这是要作甚?国君丧仪自有法度,这改人殉为陶俑,这不是乱套了么?”

    原本该用人殉葬的,变成了陶俑,这说出去都叫人笑。

    “……”公子蛮瞥了薛任一眼,他没说话,但冷下来的目光却让薛任讪讪的闭了嘴。

 第126章 君臣

    诸侯丧仪如何自有周礼规定,周礼上事无巨细,都说的十分详细,甚至公侯伯子男之间用餐所用的鼎都有严格的等级,只不过现在诸侯们胆子大的都不将这个当回事了。只是宴会的时候,如果有所暗示的话,才会用周礼来暗示人。例如晋文公在楚国的时候,楚王用诸侯所用鼎的数目来表示他对这个白头公子的欣赏。

    至于其他,诸侯们但凡有些实力的,都会僭越,只是多少的问题罢了。

    郑媛知道这事多少不容易,甚至可以说是难的。贵族们视死如生的观念实在是太重了,生前享受的荣华富贵和声色犬马,全部都要带到地下去。

    她到公宫拜见太子的时候,见着公宫里头,郑伯以前使用的器具,例如铜钟等物都已经被蒙上了一层白布,只等郑伯墓葬修好,就将这些铜钟搬入墓室中。

    太子夷还没有继位,他见着郑媛来,对她一笑,“媛来的正好,庶母这几日身体有些不适,你来了,可以多陪伴她。”

    “是……”郑媛点点头,她小心翼翼的瞥了一眼太子,发现他今日心情不错,那么待会公子蛮来的时候,或许可以将那事说的通?她心里没底,太子会不会答应,她没有把握,而且太子就算答应了,还有其他的卿大夫,她掌心里出了一层汗,湿黏的厉害。偏偏在面上还不能露出点什么,毕竟她想的那事,在时人看来可能有些惊世骇俗。

    郑媛在太子呆了一会就出来,准备去姚子那里的时候,正好遇上了公子蛮。公子蛮身上穿着斩衰,神色有些憔悴,他见着郑媛,安抚一笑,“媛是要到哪里去?”

    “太子说母亲有些不好,我去看看她。”郑媛答道,她双眼滴溜溜的看着他,想起之前和他说过的事,她欲言又止的看了一眼公子蛮。

    公子蛮会意点头,“我都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