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衣王侯-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十七章漕帮

杨承祖道:“多谢宋叔好意,不过您说这个办法,最多是顶一时,顶不了一世,咱们正经还是得想办法弄出钱来,才能把这事解决了。”

“钱?这个可就费劲了,咱们要是有钱,还用的着犯愁么?”宋连升无奈的苦笑一声“能想的辙,我们都想了。你刚救了张县尊,或许能让他帮着想想办法,让衙门口少收点税,让咱们多收一点,可是我就怕,这点钱也解决不了问题啊。”

杨承祖摇一摇头,这条路走不通。他刚与张嘉印结拜,要说交情是没的说。可是为这种事,自己怎么开口?

衙门里的经费一样紧张,同样要靠着收税来维持开支,没有这些税收,衙门就得喝西北风去。让他们把税交出来,跟让人去死,又有什么区别。交情如果用在这事上,那等于是让朋友作难。

他又想一想,忽然道:“漕帮那边去了么?要说咱滑县这边,最有钱的就是漕运。他们一条船拉着那许多粮食,里面还夹带了不知多少私物,只要漏一点就够咱们吃的。在漕帮里拿一份,两成钱粮也就不成问题了。”

宋连升连连摇头“漕帮?那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漕帮人多势大,咱们这点人手,哪是人家的对手。就算加上军余,也不够漕帮的人打。趁早想别的主意,不可动此脑筋。你还有娘呢,不能得罪这些人啊。”

大明朝定都京师,在册人口就达百万数,而同时期欧洲著名的大城市巴黎,人口也不超过二十万。所以说在这个时代,大明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之王。如果要说学习,也是世界学习大明,断没有某些人眼中,要开眼看世界之说。正经该开眼的,是欧洲蛮子,不是大明天朝上国之民。

这百万人口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吃饭。史载京师之家,无担石之储,也就是大多数普通人家都没有存粮。因此弘治年间一个商人罢市,就能让朝廷认怂。

这说来也不奇怪,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要是家家都能存几石粮,那得有多少粮食才够?京师米粮全赖漕运,从南方运输进京,维持京师运转,这漕帮也就应运而生,成了当今天下真正的第一大帮会。

漕帮手中掌握着粮食,漕船是具有优先行驶资格的特殊船只,也自然要想办法赚点外快。其中之一,就是夹带私货。这个倒不是说漕帮在干活之余,散布反大明言论,他们带的私货,是正经的偷漏正税的货品,有的自己兼职经营,从中获利。

当时漕帮的私货运输猖獗到什么地步,在另一个时空里,嘉靖皇帝特意颁布圣旨,将漕运夹带合法化,使其从私化公,就可知其已经猖獗到什么程度。漕运一本万利,漕帮也肥的流油,要是从上面啃一口肉下来,绝对能解决解款问题。

滑州属于黄河渡口,漕帮在这里的货物吞吐量大,靠水吃水,只要吃住水路,每年不知要进多少银子。可是这银子谁都知道好,也都知道不是那么好拿的。

这时的漕帮,也确实需要交保护费,买一个平安通畅。可是他们的保护费,是不交给锦衣卫的,他们在河南认的是少林寺,不是锦衣。

正德皇帝信佛,不管中原佛教还是藏边喇嘛,他全都信。在豹房那,他养着星吉班丹,罗竹班卓、三竹拾刺等藏僧,又自封为“大庆法王西觉道圆明自在大定丰盛佛”,命礼部为之铸造金印,兼给诰命。参考他自己封自己为威武大将军的行为,只能说他确实是大明朝一个比较会玩的皇帝。

藏僧吃香,少林的光头日子也不难过。少林寺几位成名的大德高僧,全在豹房听值,与万岁共同探讨金枪不坏,夜御十女的大道,而且颇有建树,深得天家赏识。前几年,万岁甚至亲手为少林题了匾额,使少林寺的威风大盛。

在河南,有少林土地大无边,北过黄河南跃山之说。其本寺虽然在登封县,但是僧产佛田遍布河南八府,走到哪都能看到僧产。

不拘酒楼、肉铺、清楼、烧锅,都可能是少林产业,而僧产是不用交税的。就拿这滑县来说,就有三分之一的买卖铺子是僧产,锦衣卫也好,衙役也罢,在计算税收时,这部分都排除在外,去了也白去,一个子也收不上来。

武林中讲的是个有派就有田,哪个门派田地大,铺面多,哪个门派的力量就强。一帮棍棒精熟的弟子门人,围住田地主人,用棍棒一指“就是这个价,田你卖不卖?”养活门人,不就是干这个用的么。

少林寺靠着这无数田地商铺,坐稳了武林泰山北斗的位子,无人可与之颉颃。真要是发生冲突,撒一笔钱下去,就能雇出几十上百的亡命刀客,砍也砍死了你。至于七十二绝技,那东西既不能清蒸也不能红烧,纯粹是无用之物。

既然有那么多佛田,必然就有不听教诲,懒惰不堪的佃户,因为自己懒或是谗或是好酒或是好赌或是其他什么因素不好好耕种。他们不好好种地,佛爷们就没有租子,两下里自然就有矛盾。

少林僧人为了保护自己的佛田,为了催促那些佃户赶紧卖儿卖女卖老婆交租子,就得派出精通佛法,身强力壮,手拿大棍的僧人,前往劝慰一番,如此一来,少林僧兵名头日响,实是河南一等一强悍的武力。

漕帮别看成员中有许多漕兵,可是要想保证运输畅通,不出意外,少林的香油钱可是半点也不敢少。否则佛法无边,佛祖一怒之下,不是船翻人亡,就是仓库着火,哪个滋味也不好受。

他们既然交了少林保护费,就不会给锦衣交钱。至于说硬抢,那漕帮也有不少枪棒精熟的好汉,再说苦力们人多势大,不敢惹和尚不代表打不过锦衣。宋连升算了一下,就算大家倾巢而出,也不过百来条汉子,与漕帮的人马比,还是处于劣势,万一把和尚惊动出来,可就不好收场了。

杨承祖笑道:“宋叔,这倒是无妨。其实吃漕口这事,我早就想过,只是今天赶上这个时节,我才把它说出来。咱们吃漕运,与那些和尚没什么关系。他们拿他们的孝敬,我们收我们的份钱,井水不犯河水,谁也犯不上惹谁。那些大师都是明理之人,要钱的时候勇不可当,这扛事的时候,必然彼此谦让。只要他们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你当他们愿意为漕帮的苦力出头?”

“你话说的倒是有点道理,可问题是,即便不算和尚,那漕帮就是好惹的?好歹也是几千条汉子呢,真要是翻了脸打起来,咱可不占便宜。”

“几千条汉子那是苦力,如果说拼命,也不过就是百多人的事。我锦衣卫有几十万儿郎,背后还有千岁爷的外四家军,那是几万打老了仗的老军伍,我倒要看看,漕帮有几颗脑袋,敢跟伯爷对着干。”

第十八章纳头便拜

在眼下这个时候,平虏伯江彬正是红的发紫,与天子甚至可以同榻而眠,论荣宠不做第二人想。只是他的发达,并没有对锦衣卫有多少帮助,他的关注重点始终在边军,在威武营上,东厂也好,锦衣卫也罢,他都没怎么放在心里,或者说不够重视。

如果他对锦衣重视的足够,滑县的锦衣卫也不会处在这么个尴尬境地,连点钱都弄不上来。江彬是军汉出身,对于锦衣的重要性始终没有足够的了解,他只知道抓牢那些边兵,保证他们的供应,于天子把厂卫交给他的重要性始终没搞明白,也就空负了一手好牌。

比如锦衣卫,完全可以用来在官场中,给他的政敌制造麻烦。可是江彬对锦衣兴致缺缺,根本就不怎么重视,在他眼里,这就是一个提款部门,只要为他上解款项就好,其他的事,从不在意,也没给过锦衣什么支持。

杨承祖想的明白,要想办好这差使,必须用好平虏伯这张老虎皮,只有用他出来,才能震住各路妖魔鬼怪,使他们不敢挡自己的路。漕帮在本地的力量强于锦衣卫在本地的力量不假,可是从全国的角度对比,那就是另一回事了,漕帮乃至武林盟主,在江彬眼里又算个球?

宋连升是老锦衣,如何听不出他话里的意思,可是他连连摇手“使不得,万万使不得。哪怕交不下差使,叔父替你去顶缸挨军棍,也不敢冒用伯爷的名号。这要是传到伯爷耳朵里,可是要杀头的。”

杨承祖笑道:“叔父,您说的这是什么话?我怎么是冒用呢?伯爷让咱筹措军饷,难道是宋指挥假传军令?既然军令是真的,那这命令,就是伯爷的意思,我们为这军令做的一切,也就都是伯爷的意思。只要我们能完成解款任务,就不算是冒用伯爷名号行事。咱们这些老少爷们苦的很了,若是不想条财源,将来还是得去要饭。堂堂锦衣卫,最后混成个苦力,难道伯爷面子上就有光彩了?”

他对于这事的把握,在于他所知道的江彬,是一个没有什么底蕴的人。这人起于军伍,终其一生,不离军汉本色,得意时不知收敛锋芒预留退路,失意时,更是连怎么自救都不懂。他的历史知识一般,细节上的事不懂,只记得在正德死后,江彬没多久就被凌迟了。可见是得意一时爽,转眼乱葬岗的爆发户。

这样的人,最讲究一个脸面,在位上时,靠着皇帝容宠,飞扬跋扈不可一世。下面的人借用他的名号为非作歹,于他而言,是为他挣面子呢,他倒是不会生气。

当然,要是把事办砸了,折了他的面子,下场也不会太好。所以这事的关键,是要把事情做成做漂亮,不能让江彬觉得自己的脸面被削了。

再说,漕帮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真去找江彬求证,那等于是自己送货上门。他打定这个主意,又道:“各位叔伯家里都有子嗣,那些兄弟们于我一样,将来也是要袭职入卫的。早点见见世面,对他们是有好处的。所以我的想法是,这次各位叔伯不露面,由我们这些后生晚辈,前去漕帮讨钱粮。若是事办成了,也是各位叔伯的面子,若是事办不成,你们也好出来说话,咱们还留了一线见面的机缘,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他这主意,是把所有人都和自己绑在了一起,大家要发一起发,要死一起死。那些家里的年轻人,多是些血气方刚,好勇斗狠之辈,拉着他们同去,如果真动起手来,保证会出大事。到时候,你们这些做家长的,难道就坐视不管么?

而且他不管怎么说,也是这里的最高长官,如果这些人铁心不让子侄参与,将来袭职的时候,他就可以从中作梗,想要袭职,不知道要费多少力气。大明的锦衣卫人浮于事,袭不了职的有的是,真翻了脸,谁也没好处。

宋连升等人旁敲侧击了几句,甚至想要亲自上阵,但是杨承祖咬死了,就是要用子弟兵,不能让这些叔伯露头,他们也就没了办法。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过去他们靠着叔伯辈分,是可以压一压,可现在既然确立了杨承祖对本地的领导,那他就是自己这些人的头。他真要坚持的话,自己这些人,就只有服从的份。

再说大家也是怕万一他反了性,撂挑子不干,这解款的事,还是要着落在他们自己身上。无奈之下,只好各自回家嘱咐自己家的孩子“这次是杨家小子的主意,你们自己机灵点,千万别犯混。对面是漕帮,不是好对付的,你们只要站脚助威,摇旗呐喊,真要是打架,赶紧跑。”

可是这些人家的子弟,与杨承祖年纪相当,也都是十六、七的岁数,根本不知道怕是何物。平日里又仰仗父辈威风,于街巷撕打中,都是一等一的好汉,都是好惹事的魔星。尤其他们听说了杨承祖昨天单刀杀贼的故事,又听说他和县令吃酒,还有人传说他因此被如仙姑娘留了宿。

他们正是羡慕英雄的时候,杨承祖这番作为,于他们而言,就是眼前的活好汉,有不少人打心里佩服他。

再说自己与他一般年纪,难道就比他矮了一头?这事要是自己赶上,未尝就不能立同样的功劳,佳人一样能垂青自己。一听家里说这事,都觉得自己露脸的机会到了,若是这次把漕帮震住,今后在滑县城里,谁见了自己,不得挑一挑大指,称一声好汉?

因此等到杨承祖见了他们时,发现以王忠的孙子王铁头,宋连升的儿子宋国良为首,足有二十几个后生,全都是一身短衣衫小打扮,腰里不是别着斧子,就是带着老爹的绣春刀。

王铁头比杨承祖高出一个半头,人黑的像个炭头,手里提了两柄板斧,活脱是个李逵般的莽汉。见了杨承祖,二话不说,丢了斧子纳头便拜“杨哥,从今天开始,我王铁头就跟着你干了。那些漕帮的孙子要是不给钱,我就劈了他们!”

其他人虽然没有像王铁头那般举动,可是眼睛里的火热,连瞎子都看的出来。这干人平日里都是好斗的,最敬佩的是这等好汉,只把杨承祖当成了话本里的人物,这不是秦叔保也得是武二郎,跟着他干,才对得起自己这少年英雄,滑县小一代中爷字号的身份。

第十九章打上门来

杨承祖别看身体年龄与这些人相仿,但是他两世为人,前世更是做过团里领导,论起心理年龄,比他们不知成熟多少。急忙上前双手搀起王铁头道:“兄弟,咱们年纪相当,乃是几代的世交,正该多亲多近,何必施此大礼。”

他又朝其他人道:“各位兄弟,今天带你们去漕帮,找那些漕帮的苦力入一份好汉股,不知道你们敢去不敢去?”

在这个场合,谁要是说个不敢二字,不用杨承祖发话,这帮人就都会看不起他。从此在滑县街面就算除名,就连家门都不必出。在这种情况下,哪个肯认怂。所有人同声高喝“敢!”

只有宋国良为人把细,“只要杨哥你带头,慢说是漕帮,就是砸了县衙门,我们也不在乎。”

杨承祖道:“国良哥说的好,我是锦衣的头目,这次也是我挑的头,就算是惹下多大的祸,也是我自己扛了,与各位好兄弟没有什么相干。所以大家到地方之后不用在意,该打就打,该砸就砸。我只说一事,必须听我命令行事,如果没有我的话,谁敢动一根指头,别怪我不讲义气,把他送官法办。”

这话要是对宋连升那干人说,难免引起这些前辈反感,可是对这些小字辈说这话,却是恰倒好处。

一来是杨承祖昨天藏身躺箱,手格盗魁的事在众人心中影响太大,众人拿他当成了英雄,自然言听计从。二来是这干人以往只有打群架的经验,没进行过什么有组织行动,杨承祖这话不好听,可却让他们感觉到这次的行动不是打野架,而是正经八百的办公事,非但不以为忤,反倒是群情踊跃。王铁头道:“杨哥只管吩咐,谁敢不听第一个劈了他。”

“好!要的就是这句话,现在我命令,大家把手里的家伙放下,一人带一根白蜡杆,不许拿半点铁器。”

王铁头一愣“不带铁器?那漕帮的小子要是拿刀,咱们不是找吃亏么?杨哥,您这是什么意思?”

“铁头,咱们不是去打架,是去要钱,寸铁为凶,拿铁器就成了砸明火了。若是他们拿刀,那好的很,我倒要看看,他们谁敢拿刀碰破咱一点油皮。谁要是被他碰破了一点皮,我要漕帮养谁一辈子。怎么,铁头怕了?”

一听这个怕字,铁头当时就挂不住,把斧子一丢,伸手摸了根白蜡杆。“杨哥,你说的这叫什么话,从小到大,我就不知道什么叫怕。不就是白蜡杆么,我正经在杆子上下过苦功夫,我看漕帮那些杂碎,谁能把我怎么样。哪怕不用兵器,只用手,也掐死了那帮孙子。”

有他带头,其他人也全都丢了铁器,每人拿了一根杆子。杨承祖则是连白蜡杆都没拿,手里摇着一把洒金折扇,宛如一位踏青的文生公子,带领众人直扑码头而去。

滑县城外就是黄河渡口,来往船只在此装卸货物,一天到晚络绎不绝。交通便利商贾云集,苦哈哈们靠着一膀子气力,就可以赚份嚼谷。

这样的地方龙蛇混杂,既有腰缠万贯的商贾,也有七文钱就可以来一发的下等表子,有小偷有骗子有强盗有相士,三教九流无所不包。

大片的棚户区鳞次栉比,几十个摊子守着渡口卖着吃食、大碗茶。还有几文钱一碗的大锅煮,运气好的,能从里面吃剩下的半个狮子头,运气差的能吃到一颗门牙。

而在这片建筑后面,一座二层的茶楼居高临下,俯视着这片区域。漕帮滑县分坛坛主赵九雄,每天这个时候,都会坐在二楼临窗的雅间里,从窗户观察着自己的王国。而在外头,四名少林俗家高手,时刻保卫他的安全。

赵九雄本也是少林俗家弟子出身,练就一身硬功夫。可是他当初一双铁拳,只换来粗茶淡饭,破烂衣衫。倒是入了漕帮之后,他已经混成了良田千亩的财主,短衫换做了绸缎长衫,头上的英雄巾已经换成了**一统帽,上面还嵌了块羊脂玉。

当年从木人巷打出来的一身武功,十成已经剩不下一成,可是那又怎么样呢?那四个师兄,武功比自己高的多了,不还是给自己当着保镖,内中两人的漂亮老婆都替自己生了孩子,这才是成功。靠着拳头加功夫赚吃喝的,终究是落了下乘了。

看着码头上扛包的苦力,他心里计算着今天的收入,总觉得这样才叫活着。自己亲手送下地府去的那几个结拜兄弟,若是看到这一步,也该瞑目了。大家手足相残,为的不就是这一天么。

别看他只是分坛坛主,可是漕帮属于一个毒立性比较强的组织,各个漕段各自为政,即使是总舵也很难对一个分舵的工作指手画脚。赵九雄实际上就是这一方天地的草头王,只要打点好了少林寺的大师,就没人能奈何的了他。

他正在这琢磨着,什么时候才能更进一步,把龙门那位巡检挤掉,自己取而代之,成为漕帮河南分舵的大香头。忽然下面一人飞也似的跑上楼来,上气不接下气道:“九爷,大事不好了,一干人马打过来了。”

赵九雄冷哼一声“慌什么?我不是告诉过你么,得有点沉稳劲。夺码头的事,已经有年头没出过了,没想到今天倒出了不怕死的。来人啊,告诉码头上的人,给我抄家伙,再给我那把弟送封信,让他派几十个弓手过来,我就不信镇不住场子。”

他与滑县本地巡检刘洪乃是八拜之交,最近几年的帮派争斗中,他每次都是拉出几十弓手作为看家法宝。两只帮会人马互殴到一半,忽然杀出几十个手拿兵器的朝廷弓手来,这胜负自然不问可知。一听说又有人来打,他当即就让人去给刘洪送信去搬救兵。

那名手下乃是赵九雄的心腹,急忙磕头道:“九爷,这救兵搬不得。来的不是江湖汉子抢码头,而是锦衣卫。为首之人穿着飞鱼服呢,刘爷那怎么也不敢出手,您说我们是打,还是不打啊。”

“锦衣卫?”赵九雄心头一惊,这帮瘟神跟自己素无往来,怎么今天杀到门上来了。难不成是自己身边的人,有人开罪了他们?本地成福寺也是少林十八门的分支下门,平日里孝敬不曾少过半文,这时候,是不是该请成福寺的住持出来给关说关说?可是这佛法无边,不渡无钱之人,请和尚出一次手,代价可不少啊。

他一时没了计较,不知该当如何是好,就在这时,就听一阵杂乱的脚步声响起,几十条汉子已经从楼下冲上来。他那几个师兄保镖方往前一凑,就见为首之人高喊道:“奉平虏伯江千岁令,侦办白莲教杀官谋逆大案,谁敢拒捕,格杀勿论,左右,与我把这些强人拿下了!”

第二十章公事公办

民不与官斗,财不与势争。单说跟锦衣卫动手,就得有天大的勇气,等到听到平虏伯三字,那几位保镖就连手都不敢抬了。那是谁?那是平虏伯江千岁,万岁身边第一号红人,只要说一句话,就能让自己九族尽灭的狠人,谁敢抗他的军令啊。

他们这不敢动,那边的人可是毫不客气,一顿白蜡杆劈头盖脑的打过去,将几个武林高手打的抱头鼠窜,几个后生冲过去,取了绳子就将人捆了。赵九雄大吃一惊,“杀官谋逆的大案,这得用多少钱啊。”

要知道,大明前几年刚刚经历了刘六、刘七的白衣军之乱,从上到下,对于杀官谋逆都是严防死守,只要发现一点苗头,都是全力扑灭,绝对不允许其扩散开来,形成更大危害。

跟这种罪名沾上边,那就是不死也要脱层皮,赵九雄如今有家有口,是个有财产的体面人,就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提了刀玩命。遇到事,想的就是如何用钱解决,唾面自干的功力也与日俱增。眼看来的都是些后生仔,不过十六、七岁的生瓜蛋子,心里就更觉得不好办。

要是来的人上了年岁,那反倒好办了,上了年纪的人有城府,知进退,大家各退一步,什么样的大事都能化解。

就怕是这种年轻的毛头小子,江湖规矩也好,还是进退得失也罢一概不懂,江湖大哥一般都爱养一批这样年纪的打手,就要他们那股敢打敢杀的冲劲。

他赵九雄手下也有这样的小英雄,可是用了他们那就是结了死仇,为首之人,可是穿着飞鱼服呢。他再仔细端详,这些后生他没一个不认识,全都是滑县城里的小爷们,家里都是锦衣卫,真把他们打伤了,那他们的家里人可是要说话的。

好个赵九雄,上前两步,躬身一礼“不知几位小老爷到来,有失远迎,还请几位多多海涵。小人赵九雄,是这家茶楼的东主,不知道是手下哪个没长眼的,得罪了几位小英雄,我替他先道个歉。您几位有什么要求,只管吩咐,小人一定全部照办。来人啊,赶紧去给几位小英雄上好茶,用最好的茶叶。”

王铁头将白蜡杆一横,“老实待着。没有我杨哥的话,我看谁敢下这个楼,我认识人,我手中的杆子,只怕有点冒犯。”

他的杆棒功夫不及铁中英远以,可是毕竟是练了十几年,一招一式极有板眼。凶神恶煞般的一横,弄的那伙计连动都不敢动。宋国良拉了一把椅子过来,用袖子轻拂几下“杨哥,您坐。”

这套江湖坐派,是赵九雄年轻时用的熟的,知道这是对方借此先声夺人,摆足功架。这种手段在他眼里,也不过是小儿科而已,算不得什么。只是不知道,这姓杨的锦衣卫要干什么。他仔细端详片刻,忽然以手加额

“您看我这眼神,硬是没认出来,这不是杨百宰家的大公子,杨大少么?大少,小的方才没看出来是您,您可别见怪。说来啊,我跟令尊那可是过命的交情,听说他打北虏时为国捐躯,我这个心里啊……我是不成了,要是年轻些年,我非跟着老爷子一起到疆场上,与那些鞑兵杀几个回合不可。听说您昨天可露了大脸,一人一刀,砍翻了几十个强人,果然是老子英雄儿好汉,强将手下无弱兵。虎父无犬子,佩服,佩服啊。咱滑县总算又出了一个爷字号的人物,今后说出去,我的脸上也有光彩。”

漕帮的消息最是灵通,他这个地头蛇如何不知道香满楼里那场撕杀,越发觉得事情难办。人家是新出道的英雄,就是要砍倒他这样的老前辈才好立威。这是个敢自己藏在躺箱里,跟强人刀对刀玩命的主,自己年轻二十岁上,还敢跟对方较量较量,现在有家有口,跟这样的人,可是犯不上了。

杨乘祖一抱拳“赵员外,您客气了。我不过是命好,抓了几个杀官谋反的乱贼而已,比不得赵员外您守着这风水宝地,日进斗金。实不相瞒,就光为抓那些匪人,我掏的开拔费,都快让自己当裤子了。我知道您是本地名流,按说是绝对不敢惊动,可是有一遭,那些反贼有人招供,他们是坐着漕帮的漕船来的滑县,还有人说,他们在漕工里还有不少同伙,只待时机一到,就要起来造反。小子我吃着锦衣卫这口饭,就得为国分忧,若是把这样的差使放过去,上对不起天恩浩荡,下对不起滑县父老乡亲,对不住的很,您这码头上的事,我恐怕得好好查一查了。”

他要是说停漕运,赵九雄未必会怕,漕运一停,京师的爷们先跳脚,到时候肯定是你死的比我快一些。可是要说查码头,他的心里着实有鬼。这漕帮的人员本来就比较复杂,说不定里面就有一些身份尴尬的,借着漕工身份隐匿身形。再说那船上,哪条船没有禁物?

现在江南那边据说有个大贵人,对各种禁物需求量极大,尤其是刀枪铠甲,旗幡火器,乃至官服印信,就连金砖都要。那大贵人出的起价钱,漕帮也就愿意做他的生意。可是这些东西也是能见光的?落在锦衣卫手中,那就是抄家灭门的大罪。

而且他刚一上楼,就报出了平虏伯江彬的名号,他要是不肯答应,对方就可以无限上纲到他目无江千岁的地步。他久在江湖,自然知道这里的门道,这小子未必真就得了江千岁的命令,可是自己敢违抗的话,江千岁一定会站在他身后为他撑腰。以江彬的威风,弄死他一个赵九雄跟捻死个蚂蚁,也没什么太大区别。

真没想到,好死不死居然被那些强盗咬了,难道那些人里真有漕帮人马?他越想越怕,从怀里掏出一方白手帕擦着额头上的汗珠,赔着笑脸道:“杨小爷,您看这话是怎么说的,咱是一家人啊。您可得相信我,我是少林俗家弟子,跟几位少林大师都有往来,咱们成福寺的广照师父,那是我的师叔,您想想,我要真是勾结匪徒,我师叔能饶了我么?这绝对是歹徒污蔑,您可一定要明察啊。”

“明察?你说的对,我确实要明察。像这样的大案,能那么轻易放过么。铁头你下去吩咐一声,所有在码头的船一律不准拔锚,否则一律按通匪论,请河防的水师予以击沉。今天我挖地三尺,也得把藏在漕帮里的乱贼挖出来,一个不剩!”

第二十一章唇枪舌剑(上)

赵九雄脸色一变,朝杨承祖一伸手“小爷,这事事关重大,咱们不能这么草率吧。咱借一步说话如何?”他用手一指雅间,宋国良道:“杨哥,小心有诈。”

“国良哥,您太多虑了。赵九爷是场面上的人,怎么能干那不讲究的事?我就跟九爷聊聊,你们在这待好,想吃什么想喝什么只管吩咐,记到锦衣卫的帐上。”

二人一前一后进了雅间,赵九雄亲自沏了壶香茶,又亲自出去端了四盘点心放好,然后赔笑道:“小爷,我赵九雄是个粗人,不会说话,您别见怪。昨天的事,我也听了个马虎,不知是哪路仇人居然陷害我,说我跟那些人有往来。天地良心啊,我跟那些匪徒根本不曾会过,几时成了同伙?我们漕帮确实人多,难免品流复杂,但是我敢说一句,像这样杀官谋反的贼人,鄙帮是一个都没有。”

“是啊,我也愿意相信贵帮里都是好人。可是您也得体谅体谅我不是?”杨承祖脸上的表情要多诚恳有多诚恳,一副身不由己的模样

“九爷,您也知道,我就是个干活的,不是什么了指挥使,指挥同知,连个千户都不是。人家上面交代下来,我敢不办么?那份口供交上去,我要是说我没查,您觉得宋爷那边,会不会饶了我?”

漕帮在朝廷里自有靠山,不过他们的靠山主要是凤阳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