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锦衣王侯-第1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这种时候,他不会主动出来拆同伴的台,只是把话题转移了一下“缇帅,我们动身之前,听说了一个消息。谢家派人上京找关系,要为自己脱罪,他家与寿宁侯、建昌侯有些交情,不可不防。”
“上京?这很正常么。谢翁是皇亲,出了事,找自己的亲戚出头,人之常情。易地而处,我也会这么做,我相信,当今圣天子在位,定会大义灭亲!不会因为亲戚的关系,就有所姑息。京师的事,我管不了,只能听旨行事。不过东南的事,我想我们还是可以做点什么。二公既为刑曹,必熟悉刑名法典,正好帮我审一审这些海盗及一些勾结海盗的奸党,不知二公可愿助我一臂之力?”
第七百九十九章永寿建功(上)
京师,乾清宫内,已经即位两年的天子,身上越发有了九五至尊的威仪。在一旁侍奉的太监张佐,如今在宫中已经渐渐有了地位和根基,不少小中官拜在他门下,认他做干爹,自己也在司礼监做秉笔。可是在这位自己看着长大的天子面前,却越来越谨慎,越来越小心。
这种畏惧并非单纯因为对方是天子,而是一种难以言明的气场,这位天子并不是一个喜欢发火的人,可越是如此,越让张佐觉得他深邃如海,捉摸不透。就像现在,天子从慈庆宫回来之后,脸上就始终是这么一副不阴不阳的表情,即便是近侍,他其实也猜不透,到底皇帝是喜是怒。对于一名宦官来说,这种情况,无疑是最为凶险的。偏生在这时候,嘉靖还不肯忘了他的存在,而是开口发问
“张伴,你说张圣母方才说的话,有没有道理?放谢家一马,成全一个天家的体面,换谢家交回二姐的庚贴,让二姐可以另选驸马。如果朕抓着不放,最后可能二姐要守一辈子望门寡,是不是太惨了一点?再说,朕的皇姐啊,她的夫家居然通倭,这种事闹大了,对朕面上也没有光彩,乃至于对朝廷,也是个伤颜面的事。圣母的建议,是不是更好一些?”
在这京师的冬日,张佐的额头竟是隐约要渗出汗水,现在的他,颇有些羡慕那位在东南做护旗官的黄锦。不管那差事当的多窝火,至少不用受这种煎熬。他沉吟一阵,总算是想了个解脱的途径
“万岁圣明,奴婢以为,这等大事,还是该问问太后的意思才是。”
“滑头!朕是在问你,你怎么反推到母后那里去了?再说,太后这话也是你能说的?若是被慈庆宫那边听见,怕不立刻赏了你鹤顶红,让你这混帐东西见阎王。母后现在依旧是本生皇太后,别叫错了。”
“奴婢知罪。”
“知罪就好了,现在回答朕的问题,你觉得,圣母那边说的,是不是一个道理?谢家的事,还是应该大事化小,让他们出钱赎罪,下不为例呢?”
“这……”张佐见实在推辞不过,只好大着胆子道:“奴婢斗胆说一句,谢家不过是蝼蚁,是生是死,全系陛下一念之间,不足为论。但是永淳公主的终身幸福要紧,为了公主千岁,就算是高抬贵手,也未尝不可。”
“未尝不可么?”年轻的天子,嘴角向上牵动,露出一丝冷笑“果然,谢家的手段高明,不但打点了张家的那对活宝,连朕的身边,也别他们伸进手去。他们是许了你多少好处,给你送了多少钱?又或者是照顾了你哪位族亲?说出来,让朕听听,朕的心腹,值多少银子。”
张佐两腿发软跪倒在地,不住以头抢地“万岁饶命!万岁饶命!奴婢下次再也不敢了!奴婢这就命人,把东西都送回去……不,不是送回去,是全送到内承运库!”
嘉靖面色一冷“朕最后给你一次机会,这些东西送去哪?想好了再说。”
张佐愣了一愣,忽然福至心灵,磕头出血“灯市口,臣把这些东西,都送到灯市口,杨缇帅家里去。”
嘉靖面色一暖“总算你这混蛋东西还有点机灵劲,要是连这点机灵劲都没了,朕留你就真的没什么用了。你是个聪明人,应该知道怎么做,不管有多少钱,也得有命花才行。为钱丢命,那就是真的蠢才!你收点礼物没什么,谢家这次出了血本,朝中大员,他打点的不少,就连杨廷和那,他也一样送了礼。不过通倭!哼!这种事,他花多少钱,也买不回自己的命!给张家打点的很殷勤,母后那里,却不见人影,看来他家是认定,张氏能救他,母后救不了他了?朕倒要看看,张氏是怎么救他的。你这东西,也自己学聪明一点,不要乱趟这混水,别走魏彬的老路,朕是不会让你吃亏的。”
“奴婢谢主隆恩!”暗出了一口气的张佐,站起身来时,已经汗湿重衣。皇帝初即位时的内相魏彬,就是在为永淳选驸马这事里和张家联手选了谢昭,不但本人被皇帝寻了个理由赐死,就连家产都已经籍没入宫。张佐可不想走上这条老路,不过一想到那两箱珍宝的价值,还是让他心里隐隐肉痛。
这时,一名中官忽然进来禀报“永寿千岁求见。”
嘉靖脸上忽然如同冰河解冻一般,吩咐一声“快请!”又吩咐张佐道:“别像个木头似的站在那里,做好你的差事。”
朱秀嫦今天是进宫来陪蒋氏聊天解闷的,自从进了皇宫,蒋氏的日子反倒越发无聊。以往在安陆,她好歹是兴王府的主人,杨承祖还能过去陪她说话聊天,捶肩消遣,或是自拉自唱的为她唱戏。可是等到成了本生太后,想见外臣,就没那么容易了。
至于嘉靖,虽然是自己的儿子,也素来孝顺,但终归是皇帝。皇室的情义,与普通人家不同,许多普通百姓之家可以享受的天伦之乐,到了大内,反倒是差着一层。那面还有个张太后,如果蒋氏与嘉靖母子相处的过于亲密,张太后吃味,也不是好事。
再者嘉靖大婚之后,大展拳脚,与内阁积极夺权,每天要处理大量公务。蒋妃也不打算看他在自己这里待太久,然后再熬夜批改奏折,就只能时常招两个女儿过来做伴。
嘉靖见姐姐进来,脸上露出由衷的笑意,指着案头一叠奏折“皇姐,你是为了这些过来的吧?大哥在东南,差不多快要成为千夫所指的恶徒,当年的江彬,威风可不及他。”
“哦?他干的这么出色么?母后刚才也跟我说了他几句,还要你劝他做人要学会适可而止呢。”朱秀嫦随手翻阅了几份奏折,漫不经心的又丢回去,却在这翻看间,把上奏之人的名字,全都记了下来。
第八百章永寿建功(中)
张佐小跑着,将茶水干果摆上,知趣的退出去,这间暖阁内,只留下姐弟两人。嘉靖指着面前的茶水“皇姐尝尝,这是大哥上次送来的西湖龙井,以往宫里喝的,都是三年以上的陈茶,他到了江南之后,才送了今年新摘的茶过来。以前咱们在安陆,每年都可以喝到新采的云雾茶,如今朕做了天子,再想喝点家乡的茶叶,也只能喝三年以上的旧物,要喝新茶,只好问皇姐要。”
朱秀嫦抿了一口茶汤,微微一笑“陛下是世子时,就藩就在安陆,茶林是咱家产业,没人敢糊弄你。可是如今你做了皇帝,他们就怕你喝新茶喝的口滑,频频催要,那就要了他们的命了。所以只好用陈茶糊弄着,免得你真的喝刁了口味。其实不光是茶,就连饮食上,真正的特色,你也是吃不到。南方上贡的鱼,到了京里就全臭了,当了皇帝,有时反不如世子时随意,没办法,有失有得么。”
她又问嘉靖道:“你刚从慈庆宫那边回来?张氏是不是为谢家求情了?说实话,谢家的人也有人到了我的府上,留了一份很重的礼物,还透露了,谢家愿意交回婚书的想法。当初让他们交,他们不肯交,现在想着交了,却是有些晚了。”
“这事,我只好对不住二姐了。”嘉靖的后背朝椅子上一靠,整个人显的很有些懒散,也只有在自己大姐面前,他才能如此放松。这一刻的他,不再是万乘之尊的皇帝,只是一个刚刚成丁的少年郎。
以往朱秀嫦执掌家业时,对这个弟弟而言,就是自己头上的一顶大伞。现在虽然位置变了,但是见到自己的皇姐,嘉靖的心情总算能放松一下,一些藏在心里不愿意说的话,总算可以放心的说出来。
他心思阴沉,登基以来,又少有臂助。很多话藏在心里,和臣下玩猜谜游戏,就是要看看谁才是真正站在自己一边的。不过这些帝王心术,权谋算计,在自己姐姐面前,就没必要用。
“朕这段日子引而不发,就是为了看看,到底有多少人,替谢家说话,看看他们到底能发动多少力量。如今看来,谢家倒是很有些能量,浙江、江西乃至福建籍的官员,都有人替谢家说话。又或者是支持禁海,还有的则是认为大哥杀良冒功。笑话,那些真倭都献到京师了,还怎么杀良?谢家这次,死定了!二姐那边,我跟她说过几次,不过总是隔着一层,皇姐要多替我和二姐以及母后那里说说好话。”
朱秀嫦原本也担心秀嫣难过,这段日子走动的勤,也是为她排遣心情。哪知据她观察,似乎秀嫣对于守望门寡这事没什么抵触心理,反倒是有些欢喜。这里面的原因她一时也没想明白,只认为是二妹年纪还小,对于做寡妇之类的事,没什么体会,还意识不到这有多痛苦。
反倒是蒋氏那边,深知守寡二字所带来的苦楚,只是为了照顾自己儿子的大局,只能让女儿牺牲。不过对于秀嫣比过去关注了很多,显然是有不少补偿情绪在里面。她点头道:“陛下放心,臣会说服二妹和母后,不让她们难过。大家都出身帝王之家,明白什么叫大局为重。”
“皇姐,你再这样朕就要生气了,我是你的弟弟,你是我的姐姐,君臣之分是对外人,不是对你我的。不光是你,还有大哥也是,他永远是朕的兄长,也是朕的姐夫。像他这次自污的事,朕就不高兴,分明是把朕当成了皇帝,没当成兄弟,等他回来我非要吓吓他不可。”
“吓他是应该的,可也别吓的太厉害,否则姐姐就要心疼了。”她嫣然一笑,就像长姐发现了小弟的某些小秘密似的,看着嘉靖“你最近很宠的那个方美人,不是他给你找的么?如果他不是拿你当兄弟,是不会做这事的,说出去,名声不好的。”
嘉靖哈哈一笑“皇姐果然还是心疼姐夫,他这个隐驸马当的,朕看比正牌驸马还要舒服一点。他选的美人确实不错,朕很喜欢,不光是方美人,其他几个也很好。等他回京时,朕会重重有赏赐。可是姐姐你要小心,当心他趁机也给自己找上一堆美人,国朝素有漂没陋规,漂没几个美人也在所难免。”
姐弟两笑了一阵,朱秀嫦这才说道:“一个朝廷里,既要有人做面子,也要有人做里子,万岁才好施政。现在的朝廷里,大家都想做面子,却没人愿意做里子,都想要济世救民,却没一个愿意当黑脸。承祖愿意当里子,这很难得,万岁可得惜才啊。他自污不是信不过陛下,也不是不拿陛下当兄弟,而是做里子的本分。做里子的人,如果连面子都有了,那不是乱了规矩?新军是万岁的新军,东南是万岁的东南,他做的事始终就是为这点服务,保证人心永远感激天子。如果他也像杨廷和那些做面子的一样,不但要立功,还要立德,那便是和万岁争夺人心。他这也是为了给将来其他做里子的大臣立个规矩,告诉他们,要做里子的人,就别想着要面子,即便是亲如手足的他都不行,何况其他人?”
嘉靖点点头,知道朱秀嫦过来,实际是为了给杨承祖说好话。毕竟这次弹劾他的风气,虽然是从南京都察院开始,但是在京师的反应格外强烈。当日杀高全忠打巡城御史的事,差不多是跟整个京师的科道体系结了梁子,这次抓住机会,对方肯定要报复。
即便是杨廷和维持这个局面,也维持不住,包括新军接受郭勋指挥,擅自离开各自防地,又打伤了驻地官员,劫夺武库等事。细究起来,杨承祖都是后台。眼下在京师固然有庆功风波,但也有清算的舆论,朱秀嫦生怕假戏真做,所以特地过来灭火。
他在这一刻忽然发现,原来自己已经不再是过去姐姐羽翼下护持的那个弱小的男孩,反过来,以往在心中强大无比的皇姐,反倒是要来讨好自己。他安慰着朱秀嫦
“皇姐放心,朕当初说过,大哥就是朕的冠盖。哪有天子自折冠盖的道理?不要说他做的这些事朕全都知道,就算不知道,又能如何?有朕一日,有他一天,就算他真是第二个江彬,朕还护不住他?”
第八百零一章永寿建功(下)
有了皇帝这个态度,朱秀嫦的心,才算是真正放了下来。她又说起了杨记的经营,收支以及业务的开展情况。这个国有商行刚刚起步,资金回笼的没这么快,但是成绩很不错。刚刚成立一年出头,就已经不用再注入资金,靠现有的店面土地,就能维持收支平衡,这个成绩已经殊为不易。
嘉靖并非是长于深宫妇人手,不谙世事的天子,由于之前在王府时,就参与庶政,又有杨承祖的教学,对这些事并不陌生。他一边听一边点头
“京里还有人向朕说过,杨记商号与民争利,为非作歹,欺行霸市。笑话!当朕不知道么?每年荒年时固然百姓难活,丰年时米贱伤农,百姓一样难过。大哥搞的那个统购统销,朕看倒是惠民之计。骂的人越多,说明你们做的越好,但是,做事的人应该是下人,不是皇姐,你是金枝玉叶,还是要保重身体,不能累坏了身体。”
朱秀嫦现在负责的不单是杨记在北方的运营,乃至于锦衣卫中一部分力量,其实也由她在掌握。当初安陆的那些护卫,有一部分被安排在锦衣卫中,这些人及自己发展的部下,全都接受她的指挥,算是皇帝手上的一支秘密武装。
维持这样一支部队除了资金压力外,于心力上的消耗,其实也不可小觑,好在朱秀嫦年轻,身体也好,还是能顶的住。
她叹了口气“其实姐姐倒是觉得,手上有点事做,是挺好的一件事,至少不会闷。你看母后,就是在宫里,没人陪她,寂寞的很,身体也就不大好。过去在安陆时,有一堆事情做,身体比现在好多了。若是姐姐把手头的活都放掉,每天在公主府,也烦闷的很呢。”
“皇姐,你不用绕弯子,朕知道你想姐夫了,会尽快安排他回来。但是现在不行,你看看这份广东的奏折。”
他边说,边将一份广东上的奏折递给了朱秀嫦,朱秀嫦看了几眼,面色也一沉“圣母踏龙头?佛郎机人狗胆包天!不好好教训他们一下,怕是眼里,就没了咱们大明,不知道什么叫天威赫赫。”
“正是如此,这回不管大家说什么,肯定也是要打了。要打这一仗,除了用兵,就是用将。广东这帮老倌怠惰的很,若是不派个有本量的人去,怕是压不住他们。再说当初大哥跟朕说过,佛人么固然要打,可是也要谈,若是能打开这条商道,财源就能滚滚而来。满朝文武之中,即便是杨廷和那几位阁臣,也没这个见识,是以朕恐怕……”
“姐姐明白陛下的苦心,为国效力,即忘其家,这是人臣应尽之本分。万岁只管派他的将,姐姐不会跟你闹的。”
姐弟两人谈了半个多时辰,朱秀嫦才告辞离去,嘉靖原本想着杨承祖长期在外,把陆炳调来做个臂膀。可是今天姐姐来求了人情,若是此时调来陆炳,万一被姐姐误解自己是要夺大哥的权,那就不大好,只好把这份调令随手撕烂,丢到了一边。
张佐从外面抱了一大摞奏折进来,自从与内阁争权开始,杨廷和就有意把大量的奏折甩到天子面前。既然天子要争权,那就索性把权推过去。除了当年的洪武天子外,大明鲜有几个皇帝,能够有那么旺盛的精力,对付这样文山牍海,当年正德天子也一样是被这样的路数打败。
不过嘉靖对这种反应早有准备,他只是抽几类奏折看,其他的大多是留中,或是由太监抽检。今天张佐抱进来的,就是有关东南事务的专项奏折,也就是当前朝廷上,第一要务。
为了开海还是禁海,市舶是该兴还是该废,乃至造船是否要由官府控制等问题。朝内的争斗十分激烈,大家以户籍划分阵营,斗的很是热闹。
东南出身的官吏,基本都支持禁海,即使反对禁海的,也同样反对朝廷控制海贸。相反,倒是北方籍贯的官员,倒是明确要求开海,并由朝廷控制海关,收取关税。
嘉靖自然知道,这是杨记在里面运做,把不少北方大族地主,介绍到南方去观察市场,让他们意识到海贸的巨大利润空间。虽然天津、山东等地也能出海,但是现在的贸易环境,主要还是集中在江南,这帮人要想走海贸,最大的对手,还是东南士绅。杨承祖这是拉一派打一派的手法,挑动士绅斗士绅,豪族斗豪族。
于朝廷而言,浙江这样的科举大省,在官员中占的权重自然就大,北方官员与南方官员的对抗暂时处于下风。可是在皇帝的角度,这些北方人不需要赢,只需要站出来表态,这一仗就有的打。
另外一部分奏折还是围绕着杨承祖的问题,有不少大员坚持主张把杨承祖调回京里待查,至少也先停了他的钦差,免得他继续为祸。像是几位以前在议礼事件里,站在皇帝一面的官员,这次也在弹劾杨承祖,看来是他的行为,确实损害到了太多人的利益。
这里面,倒是严嵩的奏折最对嘉靖胃口,洋洋洒洒几千言,总结起来的意思却是,皇帝怎么处置杨承祖都对,臣全都拥护。
嘉靖哈哈一笑“严惟中?大哥倒是给朕引见了一个妙人过来,这个人,有意思。若是杨廷和能如他一般,朕就可以省不少心力了。张伴磨墨,朕要给大哥下一道旨意,他们不是想要禁海么?不是想要罢市舶么?朕就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等处置了谢遵,朕看谁还敢出来,说禁海事!”
十数日后,杭州城已经是一片银装世界,这一场大雪来的颇是时候,把整个大地染成一片银色。白堤上,杨承祖与冷飞霜皆着一身雪色狐裘,观赏着断桥残雪的风景。忽然,一名锦衣卫从远处小跑而来,口内呼出团团白气,来到切近气喘吁吁道:“京里来了密旨,请缇帅速速回府接旨。”
杨承祖一把捉住冷飞霜的手“飞霜,你想要的书院,应该有着落了。”
冷飞霜面色也一喜,顾不上欣赏风景,拉起杨承祖向着府邸方向疾奔,数日之后,南京城内,缇骑四出,一支装备精良的人马杀气腾腾的包围了乌衣谢家的大宅。数门火炮的炮口,直对着谢家的大门。长枪如林,刀光胜雪。
第八百零二章生死恨
谢家作为几百年的名门望族,人脉甚广,于京师之内,亦有自己强大的关系网。嘉靖的圣旨一发出,京师方面的人脉就派了心腹人,到南京送消息。只是朝廷这次动作快的出奇,前来送信的都是尖帽褐衫白皮靴的东厂番子,带队的则是一名张佐门下的小中官,奉的是死命令。
即便是谢家的银子使的足,他却不敢有半点停留,到达杭州比那些送信的人就要快,等到谢遵得到消息时,想走已经来不及了。
事实上,就算是消息来的早,谢遵想走也不容易。这段日子谢家的钱流水般用出去,南北两京打点,但是得到的消息却是一个比一个绝望。一些过去的老关系,开始忙着切割,还有一些,则是趁火打劫,狮子大开口。这在以往的交往中,都是从未有过的现象,这只能说明一点,那就是这些人已经认定谢家这次翻不过身来,所以连日后见面都不考虑了。
这种吃相,只会发生在吃掉已经注定死透的家族身上,谢遵自己也曾经吃过几个这样的死大户。风水轮流转,难道这种命运轮到自己头上了?
另外一方面,就是东南几个与谢家素来交好的名门望族,也全都遭到了打击,与谢家的往来减少。不要说守望相助,就算是来表个态度都不能,似乎是铁了心过自己的日子,不再考虑联盟关系。整个东南海商的利益团体,受到巨大打击,不能指望他们再发挥多少作用。
家里已经哭声一片,即使坐在前厅,也能听到内宅方面传来的哭声。一向最可他心意的一名妾室,换好了准备在新年时穿的新衣,怀抱琵琶轻声唱着江南的小曲。这名妾室出身教坊司,几年前被谢遵赎了身,又委了大权,代替谢遵打理一部分生意。她经营上颇有手段,已经成为南京商道上有名的铁娘子,于其不大光鲜的出身,倒是没几个人记得。
像是这一曲琵琶小曲,除了谢老爷,再没有别人有资格听。谢遵眯着眼睛,手指在桌上轻轻敲打着节奏,一曲唱完,还回味了一阵“四娘,你的琵琶与五年前一样,依旧是那么动人。”
那美妾羞涩的一笑“老爷不必夸我了,这几年一直拨弄算盘,很少摸琵琶,手已经生了。让行家一听,就要笑了。妾身也已经老了,能够侍奉老爷这么多年,就是福气了。”
“四娘,在我心里,你还和五年前初见时一样,还是那么可人。”谢遵的手在这名美妾的头发上轻轻抚摸着,两滴眼泪流淌下来“四娘,我的年纪比你大这么多,你却肯跟着我,如今……如今更是我负了你。杨承祖性喜渔色,你只要肯服侍他,他绝对不会杀你。答应我,就算是为了我,也要好好的活着,到了清明时,能为我烧点纸钱,在九泉之下我就感激不尽。”
那妾室乖巧的靠在他怀中一动不动,轻声呢喃“老爷,妾身还记得,在教坊司接的第一个客人就是你。你是我第一个客人,也是我最后一个客人。于妾身看来,你就是我的相公,过门之后,老爷让妾身执掌这片家业,其他的妾室背地里,怕是说了我不少坏话吧?如果不是老爷相信我,还不早就夺了我的权柄?妾身也是读过书的,懂得一个道理,君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士报之。我的身子属于老爷,永远都是,别人休想碰我……跟老爷说个小秘密,就在刚才,妾身已经吃了一粒回天丸,我想,药性已经发作了……其实我已经有了老爷的骨肉,我怎么能怀着你的骨肉,去侍奉别的男人?咱们一家三口,在黄泉相聚……好想和老爷去游山玩水……好想让你再为我画一次眉毛。”
她的声音渐渐变小,身体也逐渐发僵,谢遵急忙把她扶起来,却见这绝色佳人已经七窍出血,眼见不活。
“四娘!四娘!”谢遵将那女子的身体紧紧抱住,放声痛哭起来,外面,一名家族子弟飞奔进来,一脸惊慌“大伯,大事不好了,外面有几名东厂番子在让我们开门。咱们是开,还是不开?”
“他们……他们欺人太甚!”谢遵眼前发黑,四肢颤抖,脸上的肌肉,都有些不受控制的开始抖动。还不等他想着该如何回答,却听一声轰隆巨响传来,如同冬日里猛然响起了巨雷。那名家中子弟惊叫道:“不好,他们开炮了!”
黑洞洞的炮口冒着硝烟,杨承祖骑在高头骏马上,身边跟着冷飞霜,两下里,都是他的亲卫。
那些京师来的番子,全都在前面担任前导,随着一身炮响,所有番子同时抽出腰间长刀,齐声呼喝。那些包围谢府的军健,则呐喊着举起手中的兵器,似乎已经做好硬攻的准备。
这些士兵来自南京四十九卫精选官军,不管四十九卫本身如何糜烂,至少今天站在这里的几千人,战斗力是有的。何况要对付的,只是谢家的宗族子弟,他们再怎么厉害,也是大户子弟,不是亡命之徒。就算是吃错药出来和官军打对台,他们也有必胜把握。
那门火炮方才并没有真的对谢家发炮,只是响了炮,并没射出炮弹。不过饶是如此,官军敢于动手的决心已经表示出来,如果谢家继续顽抗,那么下一步,就是血染乌衣巷的局面。
沉重的木门无力的分为左右,几名青衣小帽的家人,跪倒在地,一动不动。番子们发一声喊,举着刀冲入院中,杨承祖看着冷飞霜“来,我们进去,看看这宅子你喜欢不喜欢。”
冷飞霜大方的将手放到杨承祖手中“我倒不在意他的房子,更想要跟他算算帐。宁波城的百姓,还有沿海被屠的村庄,无数冤魂在等着他呢。”
两人进入谢家时,那些番子已经分成左右排成两行,手中长刀指地,刀光闪闪,很是有些威风。官军随着后面鱼贯涌入,手中举着长枪大刀,将谢家的子弟驱赶到园子里集合。谢宅的匾额无力的摔在地上,碎成几块。
等到谢遵被赶出来时,他的怀中还紧抱着四姨太的尸体,两名家族子弟在左右搀扶着家主,免得他跌倒。等见到杨承祖,他小心翼翼的将四姨太的尸体放在地上,抬起头来,紧盯着杨承祖的眼睛“数百年名门,数千子弟,一夜之间沦为焦土,这就是你想要的?”
“谢老爷,我想要的是海晏河清,万民欢腾。如果你肯配合,就不用闹成现在这样了,一家哭好过一路哭,宁波城的百姓,在向你问好。来人啊,请圣旨!”
第八百零三章乌衣末路
那份来自京师的圣旨并没有直接下令将谢家满门抄斩,只是下旨逮捕谢遵,封存家产,待仔细勘察后再做处理。由于他有皇亲身份,即使有了口供及其他证据,地方官府也不好动他。
但是这次有了圣旨,就一切可行,东厂的番子以及锦衣力士官府军兵,开始了肆无忌惮的翻找,搜寻着一些可能涉及通倭的罪证。
谢遵已经被五花大绑,谢家其他房里的主事人也纷纷被绑起来,向外推去。来到杨承祖身边时,谢遵怒斥着“你们这是陷害!颠倒黑白,无中生有。谢家这些年来,赠医施药,赈济灾民,一向是南京城内有名的积善之家,城中受过我恩惠的百姓不知有多少,他们不会看着我蒙冤下狱,早晚会还我一个公道!万岁圣明,不会被你蒙蔽,早晚有一天,要诛灭等奸党,为民除害。”
“谢老爷,我相信百姓会感激那些救济过他们的大善人。但是我同样相信,百姓也不会放过那些伪善、通倭的奸徒!你手眼通天,应该知道在宁波,有不少人出钱买倭寇的肉吃吧?你说,到时候南京的百姓,会不会买你的肉吃?”
他来到谢遵身边,贴在对方的耳边小声道:“谢老爷,我知道你这个人做事精细,那些通倭的证据肯定都被你处理掉了。不过没关系,我替你带了。所以你这次就算是包公复生,也一样翻不了身!”
谢遵怪叫一声,不顾一切的向杨承祖撞来,却被他飞起一脚踢了个跟头。几名东厂番子举起刀鞘猛抽下去,将他打的满面鲜血,不住哀号。像他这种体面人,就算衙门都很少去,几时吃过这等亏。这下吃了大苦头,气势上,也就弱了下来。
士兵与锦衣卫,将各房里的人赶到院里,接着就开始了地毯式的搜索。他们并不是来抄家,对于金银细软未曾动手,谢家的人就算送上价值连城的珍宝,也没人敢拿。
房子搜完之后,会让人回去,搜的时候,也显的小心翼翼,似乎没有赶尽杀绝的意思。还有几位本地的官员,在安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