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衣王侯-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这样的安排中,宗真乃至广照身上,都得承担比较大的责任,可是比起直接卖佛田来,罪过还是少了许多。更何况五竹庵那的事,也就能够压下去,也算是有失有得。

杨承祖之前想着要少林的田地时,不知其对于田地的管理严格到这种地步,也觉得自己有点孟浪。这时听了宗真的主意,觉得倒是个办法,总好过彻底闹个鱼死网破,大家下不来台。他毕竟是两世为人,后世的先进经验多了,听了宗真的话后,略一琢磨“大师傅,其实这事,你可以这么办……”

听他说完,宗真两眼放光道:“阿弥陀佛,这真是一言惊醒梦中人,施主果然是有大智惠的,贫僧自愧不如。若是按这手段,小铁庄三百亩佛田我看都能卖出去,寺里也未必会怪罪。”

“三百亩都卖了,你们成福寺的和尚又吃什么?”

“怕什么?我们成福寺在滑县共有地产七百余亩,纵然卖出三百亩,不是还有四百亩地么,大家勒勒裤腰带就都有了。”

宗真咬牙道:“那三百亩地纵然不卖,所得收入,也不过是合寺均分,落到我头上,还能剩几分?若是卖给大老爷,我却可得一份红利,就算加上我师父的孝敬,以及各位主事僧的打点,我的收入也远比寺里为多,那些人的死活,与我何干!那几个师弟我跟你说,也是有油水的,大老爷不妨逐个击破,不怕他们不拿出钱来。”

宗真这一倒戈,算是把成福寺的根底都卖了,两人又计议了一番卖田的事,这才把宗真打发出去。有了他的承诺,这苗氏和铁珊瑚倒是可以保证不出什么意外。

那边陶仲文却是冲到关押和尚的地方,对着几个和尚拳打脚踢,边打边道:“让你们敢打道爷,知道贫道是什么样的人物,也是你们能打的?今天不给你们点厉害看看,你们也不晓得马王爷三只眼。”

杨承祖把他叫出来,将与宗真计较的事一说,陶仲文两眼发直,半晌之后才道:“高,实在是高明,原来这事还能这么玩的?若是早知有这手段,啧啧,当初不知道能省了多少气力。不过咱们话在一句,若是有朝一日,我道门当兴,你这手段可万不能用在我道门身上。”

杨承祖道:“只要道门不像这些和尚一般侵占田产,不交赋税,我这手段,就保证不用在道门身上便是。至于眼下么,道长何必操那个心?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您现在又不是天下道门提点,还是安心顾眼下吧。”

那边厢宗真急匆匆出去,铁太公急忙跟出来,陪着宗真回了自己的家中,边走边道:“大师傅,今日被这狗贼占了上风,不过胜败兵家寻常事尔,不必上火。您回去只要点起罗汉僧兵,不愁收拾不了这个小小的锦衣百户。至于那苗氏和铁氏,一对大小贱人,我看都不是好东西。多半她们两个都与杨贼有私情,等他走了之后,老朽有的是办法……”

他话没说完,却见宗真转过身来,对自己怒目而视,那模样竟是分外可怕,让他后半截话都说不出来。只听宗真道:“铁太公,贫僧把话说明白,从今天开始苗氏母女我们成福寺保了。若是她们有了什么闪失,就别怪贫僧对你不客气了。我们成福寺的手段,你应该是知道的吧。”

第三十九章降僧(四)

他带着其余几个文僧一路赶回成福寺时,就听到另一个消息,他派去县衙门搬兵的和尚非但没能搬来救兵,还被县令张嘉印给一顿乱棍打了出去。他怕师兄责罚,不敢去见宗真,而是一路逃回了成福寺。

而他派到成福寺搬兵的和尚,将小铁庄之事如实上奏之后,本以为寺里一定会集合僧众,拿起棍棒前去保卫僧产。哪知监寺听到这话之后,却是一拍桌子“简直岂有此理,实在是欺人太甚,来人啊,有请住持,再召集各位首座班首,咱们……开会!”

成福寺不愧是少林下门,行事果然极有章法,遇到什么问题,都不忘尊重规矩和制度。宗真回来时,这边的首次会议还没结束,大会上共产生了三个观点,每个观点又派生出五个意见,而寺内又分成四个派系,大家你反对我的观点,我反对你的意见,还有的明明对方的观点和意见都对自己心思,可是提出的人不是自己的派系,那就更要反对到底,根本就说不出个结果来。

宗真回来之后,立刻成为众矢之的,几位管事僧人,都要他为这次小铁庄的失败负全部责任,并追究相关主事和尚的责任。宗真却是冷笑一声

“追究责任?我承担带队责任,其他责任一概不承担。我是来告诉你们一件事的,锦衣卫已经盯上了咱们成福寺,也盯上了五竹庵。这是平虏伯亲自主抓的案件,你们谁要是觉得自己脖子够硬,不怕平虏伯的钢刀,就自己去碰一碰吧。说实话,要没有师侄一力承担,为大家争取了时间,现在朝廷的官军,怕是已经围了咱们成福寺了。”

他这番话半真半假,把个和尚们全都惊的面无人色“官军?不可能吧,咱们住持可是在天家面前……”

“天家面前顶什么用,药王院出的金枪丸是什么效果你又不是不知道,兴许就是因为那东西不顶用,恶了天家,才要被人家借题发挥。”

“当初五竹庵那么搞,我可是一直投反对票的,现在果然出问题了吧。我一定要向本寺写信,说明我在这件事里的立场,绝不能承担不该我承担的责任。”

这群和尚闹成一团,广照勃然大怒道:“所有人都出去,宗真你留下向我单独汇报,其他人不许进来。眼下是咱们成福寺存亡断续的危机关头,我们必须先统一思想,如果谁要是有什么意见,这件事就由他来解决。”

等到僧人们全都退出去,宗真脸上的愁容变成了喜色,跪在师父面前道:“师尊,好事,这次真的是天大的好事。我们可以和杨百户合作,赚上一笔银子。”

广照哼了一声“胡闹。为师现在是成福寺的住持,眼界放的应该长远一点,怎么能贪图蝇头小利,就损害了少林利益,你当戒律院是吃素的?这次你做的实在太失败了一点,我可能要对你进行处罚,不过你放心,只要为师还在这个位子上,就保证你将来一定能够起复。”

宗真明白,这是师尊暗示让自己背锅,急忙道“师尊容禀,事情是这么回事……”

听他说完杨承祖的计划,广照的眼睛也一亮“这次的事……或许可以换一个处置方案。”

他最近得到一个消息,少林寺有几位大长老的亲信弟子因为不好安置,想要在滑县这再建一座庙宇,这样就可以有一大批岗位空出来,安排一批亲信弟子。就连县衙门听说都筹措了几百两银子,作为建立庙宇的经费。如果那新庙真建立起来,自己这成福寺恐怕会被边缘化。天无二日,一山不容二虎,一个县里哪住的下那么多和尚。

如果那新建寺庙的靠山硬扎,自己这个成福寺说不定反倒会被撤消,合并。到时候其他人位子可能没什么影响,自己这个住持还怎么干下去?既然如此,那干脆就把局面糜烂了算了,让上面的大和尚明白,这滑县不是什么好地方,趁早熄了建立分寺的心思。

他点头道:“你说的有道理,不过就是胆子太小,眼界太窄。那新寺要建立起来,说不定要夺去我们多少好处,既然如此,我们宁予外寇,不予家奴,你先把一百两银子给杨百户送过去,把你几个师弟保出来,咱们场面上的事一定要做足。其他的事么,就交给为师来办,你出去通知他们,开会。”

几日后一份来自成福寺的报告,就送到了嵩山少林寺本寺监寺面前,上面详细阐明了寺庙面临的困难。自成福寺建立以来,为了保障本寺的开支,成福寺一直处于亏损运行的状况,已经严重资不抵债,无力维持。

再有佛田方面,由于管理落后,制度僵化,加上天灾**等因素,导致维持费和管理费居高不下,收的地租并不能满足这些基本开支,最后实际是要搭钱进去。可以说,小铁庄的三百亩佛田,已经成了成福寺身上的一个沉重包袱,压的自己喘不过气来。

希望山门能够考虑到地方的实际困难,允许寺里对于这部分田地进行重新处置,换句话说,就是允许更改经营方式,由私人承包。到时候每年上缴本寺一部分应纳粮租,至于经营方面,则由承包者负责。

鉴于佛田现在实际情况,初期为负债经营,为了鼓励承包,应在前三年实施免租,后两年半租政策并且在最后还特意注明,这是乌斯藏和天竺现在正在流行的模式,代表了佛门的发展方向,我少林应当顺天应人,认清时代,不可螳臂当车。

那少林监寺看了之后勃然大怒,就待发一到命令,先革了广照的住持再说。他身边的亲信小沙弥忙道“师父不可莽撞,广照乃是清凉庵门人,如今寺内清凉庵这一枝的和尚里,也有几个普字辈,甚至还有一个洪字辈的长老在,动了广照,他们脸上需不好看。再说他这动议我看不错,咱们不如就让他去搞,搞的成了,咱们也可以寺内承包。搞的不成,谁也不能为他说话,到时候再去收了他的权柄就是。”

那监寺和尚一想到自己相中的几块田产,心内颇为意动,点头道:“你说的有道理,回头把这个动议上会吧。”

第四十章义姐

小铁庄那边自然不知道杨承祖这个做空资产,然后实行个人承包,再最后来个管理人收购的主意会引起多大的波澜,只知道成福寺的态度,忽然之间就起了巨大变化。从寺里一口气派来十几个文僧并那四个被拿的僧人一起,为铁中英的丧事忙碌起来。

宗真一下拿来二百两银子,说是给杨大老爷的辛苦费,这一下杨承祖手里有钱,使起钱来也就大方。先是给陶仲文封了五十两银子的程仪,供他路上使用,然后道:“陶道长,眼下是佛门兴旺,道门衰微的局势,人不能跟命数去争。豹房内都是些和尚,总不过是来自的地方不同,你这个道士跟他们是处不到一起的。任你这神仙方如何了得,它也得不到重用。所以依我看,你不如先行修行道术,待等时局变化,天子重道之时,咱们再想办法进见才是。”

陶仲文也知其说的有道理,道门内比自己高明有本领的道士多了,就那雪崖道兄的本事就胜自己几倍,可一样只能猫在龙虎山里。

五十两银子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这位锦衣百户果然是个大手笔,日后说不定还有什么事能用的到他,当下拿了本道书过来“我那神仙方,就记载在道书之内,眼下既然投献无门,不如就送了杨大老爷,也算咱们结个善缘。若是今后贫道果然有幸发迹,定不忘今日你我这场交情。”

杨承祖道:“我给你想个去处,与其游方天下,不如寻个府邸安身。大明藩王宗室之内,多有向道之人,不若道长找个王府存身,日后说不定亦能发迹。”

他这一句话,却不知已经给未来的历史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陶仲文原本也想过投身王府,只是身上盘缠短缺,衣着寒酸,去了王府也不会得到重用。现在腰里有了银子,说话就有了底气,心内就有了去处。他感激杨承祖周全,于法事上格外的卖力。

一场丧事僧道同台,这在后世不算什么稀罕,可是在小铁庄这,眼下可是一等一的稀罕事,再加上杨承祖使了银子,丧事办的气派排场,后几天的威风,比起前几天要强出许多。

内中又有成福寺全力协助,十几个宗字辈文僧在此,外加两个武僧协调秩序,那些前几天还要打要杀的村民,现在都老实的如同绵羊,任劳任怨的帮着干活操办,却是不敢多说一句。

之前从铁家抄浮财的人,先是被漕帮警告了一番,接着又被僧人上门教训了一通,纷纷把拿去的银钱退赔,还要没口子的说好话赔不是,检点之下,铁家得到的财物,比起损失的反而多了几两银子。可见小铁庄民风淳朴,诚不我欺。

杨承祖前后坐镇几日,直到把丧事彻底料理利索,才动身离开。离开之前,他又拿了一百两银子给苗氏“妾通买卖,虽然现在珊瑚不方便过门,不过这钱就算撂下了。你们等把后事料理料理,就进城去找我吧。”

苗氏脸上一红“我……我就不必去了,有珊瑚进城就够了。”

这时房内无人,杨承祖老实不客气的一把就抓住了她的手腕,在手里轻轻的摩挲“那怎么行呢?你一个人留在这里,我怎么放心的下?那些田地回头租出去,找人耕种就是,有成福寺的和尚在,你还怕找不到种地的人么?记得,你和珊瑚一起进城,我娘身边,正好缺少几个使用的人呢。”

苗氏脸红的更加厉害,身子像筛糠似的抖成一团,只是哀告道:“不成……这使不得的,若是被人知道了,可就活不成了。”

可是这几天丧事办下来,杨承祖俨然已经成了这家的顶梁柱般的人物,苗氏竟是不敢对他说半句硬话,更不敢甩脱他的手。只是哀求着“你给我留点颜面,咱们今后也好见面。”

杨承祖笑道:“咱们今后就是一家人,哪里能不常见面?你放心吧,珊瑚的事包在我身上,铁捕头死了,我为她补一个衙役的名字,每月别的不说,也多一份钱粮不是。你们两个,我都会照顾的好好的,你就放心吧。”

这事眼看料理的差不多,成福寺又送来一千两银子的饷银,至于那卖地的事,却是需要等少林总院批文,一时半会下不来。

不过广照这次在寺里搜刮了一千八百两,大觉甜头,让宗真又给杨承祖带了一百两的好处费,并求他宽限宽限卖地的事,总要先把银子搜的差不多再说。

杨承祖这几日在这里,已经成了一家之主,于这两个女人身上,却也都撩拨了一番。铁珊瑚虽然肯和自己拉拉手,可碍着身在孝里,断不肯做其他的事。那苗氏倒是柔弱,若是想要用强她也不敢反抗,可终究还是将来放到家里再动手不晚,只调弄一番,待她苦苦哀求之后,才笑着放手,带上一干锦衣子弟回转县城。

那些子弟各自回家,他也先回了家里,不料进门之后,却听里面正有人说话,不时还有阵阵笑声。

他推门进去,却见如仙正陪坐在柳氏身边,两人不知道说着什么,柳氏时不时被逗的大笑。见儿子回来,才关切问道:“承祖,你这几天连人影都不见,跑到哪去了?不是说给铁捕头办丧事,怎么用去这么长的时间?”

“娘,我是给您赚银子去了,您看看,这是什么?”他边说边从身上,将剩下的一百多两银子拿出来放到桌上。见了这许多碎银,柳氏脸上一惊“我儿,你不会是去做了什么要命的勾当吧?怎么短短几日,就拿回这么多钱。当年你爹在日,我也不曾听说他几天光景拿回这么多银子,若是……若是来路不正,可要不得啊。”

倒是如仙在旁劝解道:“干娘,瞧你说的,承祖弟弟是有办法的人,自然就有来钱的门路。他是锦衣官校,自己知道轻重的,不会做什么于自己有害的勾当。您还是快把钱收起来,也好让承祖弟弟安心。”

柳氏听她一说,这才收了六十余两银子进了箱子,又把另外四十两一推“男人在外面,腰里是不能没钱的。娘给你收着这部分,是给你存着娶媳妇的,这些钱你留着在外面应酬,也不要委屈了自己。”

杨承祖道了声谢,又说会子话,抽空子将如仙拉到外面,小声道:“仙姐,你刚才叫我娘什么?”

“干娘啊。”如仙巧笑嫣然的看着他道:“我自己给我自己赎身了,反正我的名声恶了,九娘于我看的就不是那么重,又听说你被漕帮赵九爷看重,想要收你做女婿,九娘哪还敢惹你。我现在拜了干娘,咱们就是一家人,今后见了我,记得喊姐姐啊,不许没大没小乱做怪,听到了没有?否则的话,我喊叫起来,看娘不用家法打你。”

第四十一章青梅竹马(一)

杨承祖一愣“仙姐,你这唱的是哪一出,我怎么听不明白?你是同意跟我过日子了?那你认这个干娘不是多此一举么,直接叫婆婆多好。”

他这几日守着苗氏、铁珊瑚一大一小却只能过过手瘾,心里正自憋了团火,看到如仙也就想要亲近亲近。

哪知如仙却轻轻一推他“有什么听不明白的,我赎了身,是不想再做那营生,不过要我跟你过日子,那是耽误了你的前程。赵九爷那等人物都想要你做他的女婿,这几日光媒婆就来了两批,我不能坏了你的声望。认个干娘,我们今后走动起来就也方便,我现在租的房子,就在你们隔壁,你想要我的时候,跳墙就能进来。若是我想你了,也可以光明正大的进来,别人不好说闲话。等过几年你对我腻了,咱们有个姐弟情分,我还可以看你几眼,也不至于招人烦。我从小没人疼,认个干娘,却也好有个照应。姐姐赎身之后,手里原本剩了几百两银子,还说借给你打点前程,没想到你这么能干,我这点钱也算不上什么了。不过你想要拿去用的话说一声,我整个人都是你的,钱自然可着你的心思用。”

杨承祖听得心动,从后一把抱住她的纤腰“仙姐,你如此待我,我绝不敢有负于你。什么腻了的话,今后不许你再说。你租个房子,不如就搬到我家来住,我爹留下这房子大,多你一个还热闹点。咱们回头就摆几桌酒席……”

哪知如仙把脸一沉,一下挣脱开来“承祖,你若肯依我,我就什么都从你。你若是非要让我跟你过日子做夫妻,那咱们就连姐弟情份都没了,我立刻搬走,任你有再多手段,也休想找的到我。”

她说到这语气一缓“你相信你仙姐,我是见过世面的,认识的人多了,像你这样的人物,将来必有大造化大前程,你的婚姻不能儿戏。铁中英的老婆不错吧?我听说他还有个很水灵的闺女,不管你跟她们怎么胡闹都好,但是记住一条,只可以胡闹,不可以娶妻。其他的女人也是一样,你可以纳妾,或是养起来做相好,但是绝对不能娶妻。你的妻子,必须要对你的前程有所助益,像赵九那种人的闺女,连想都不要想。怎么着她的娘家也得是咱河南布政或是廉访,那才能对的起你的前程富贵。大男人可以有很多女人,有名分的没名分的,要多少有多少,但正妻永远只有一个,必须慎重。”

杨承祖知她是为了自己好,心中感激“仙姐,我知道你这是肺腑之言,可是如此一来,可就苦了你。”

如仙惨然一笑“我比你大,又是个残花败绺之身,能够有你恋着我,就已经是我的福气了。其他的事,我从不曾失望,姐姐是从小在黄莲水里泡大的,苦惯了,什么事我都不在乎,只要你心里能多有我几年,我就知足了。”

她又在杨承祖脸上香了一口,小声道:“再说了,你一边叫着姐姐一边做,是不是更来劲啊?今天晚上我等着你,看看你有没有被铁家的那娘两个榨干。对了,这几天可还有个漂亮姑娘来寻你呢,不知你惹了多少丰流债。”

漂亮姑娘?杨承祖脑子转了几圈,也对不上号,只好问道:“难不成是九爷家的丫头,见媒婆无用,自己找上门来了?”

“那倒不是,那女子说是姓李,长的正经不错呢。而且一看就是好人家的丫头,只可惜啊,穿的实在寒酸了些,一看就是穷鬼。记住我说的话,哪怕她是个天仙,就冲这个穷字,就不能做咱家正室。”

两人正说着,就听外面响起几声叩门之声,如仙道:“说曹操,曹操就到了。这敲门的声音一听,就知道是她。你见一面就知道,看看是你惹的哪个情妹妹来寻负心汉了。”

她边说边到门前问道:“外面是谁啊。”

过了片刻,果然一个女子的声音回道:“这位姐姐开下门,我是来寻杨百户的。不知他今天回来没有?”

“巧的很,我兄弟他正好在家,若是你晚来一会啊,他就要去衙门与县太爷议事,不知道几时回来呢。”如仙一边说,一边拉开院门,让进一个女子来。

杨承祖用目观望,见这女子果然是丽质天生,姿色出众的俏娘子。个头中等,体型匀称,瓜子脸白净面皮,柳眉杏眼,模样娇俏可人,看年纪与自己差相仿佛,看穿戴头面,则是个云英未嫁的大姑娘。可是再看她身上,就知道为什么说是穷鬼了。

这女子一身荆钗布裙,颜色也是元色。所谓元色,也叫月白色,就是未经染过的布。大明这个时候的风俗已经是家无担石之储,耻穿布素,其中的素,就是指这种元色。

也就是说家里但凡有点钱,也会买点丝绸衣服,实在买不起丝绸的,也要穿染过色的布料。像这种连染色布都穿不起的,就是社会最下等的阶层,一等一的穷人。

可是杨承祖毕竟是锦衣官,观察人与如仙有些区别,他仔细观看,见这女子皮肤白皙,不像是从事体力劳动的女子,这似乎又与她的穿戴不符。那女子进院之后见了杨承祖,却也打量几眼。

见这杨百户年纪轻轻,生的身子长大,面容英俊,一身飞鱼服在阳光下闪着光,说不出的威风。又见他对自己上下打量,心内有一丝慌乱,好在这是大白天,料想他不敢胡为,忙低头一福“小女子见过杨百宰。”

“姑娘,你坐下说话吧。”杨承祖用手虚搀,如仙则道:“你们坐着说话,我去给你们倒茶去。这姑娘来了几次了,可见心诚啊,不见到我兄弟,怕是天天要来,不知道我兄弟哪辈子交了好运道,有这么个美人天天来找,怕是要让这一条街的后生眼热了。”她边说边走,留下一路银铃似的笑声。

那女子吃她一说,脸色微红,不过她是个颇有胆略的姑娘,与普通的闺中少女大为不同。坐定之后也不等茶来,直对杨承祖开口

“杨百户,说来咱们其实也得算是一家人,家父与令尊是八拜之交,咱们童年之时,也曾是玩伴。这次小女子不顾羞耻,抛头露面前来,只是为了麻烦杨百宰一件事,可否帮我问一问,我爹他老人家的情形?”

第四十二章青梅竹马(二)

八拜之交,童年玩伴?杨承祖又看了她几眼,忽然福至心灵,问道:“姑娘,恕我冒昧,遮莫你是姓李?却不知你是大姐还是二姐?”

那女子见他想起自己是谁,也不再隐瞒“小女子李玉娥,在家排行第二。论起来,咱们可是一家人,当年我们常在一起玩耍,我还要唤你一声世兄。还望世兄看在你我两家通家之好的份上,帮小妹打问打问家父消息,小妹感激不尽。”

她一说是锦衣中人,杨承祖就想到,本地锦衣千户李雄家里有三女一子,人称李氏门中三艳。内中最小的李美娥不过十岁,已经是个有名的小美人坯子,大姐李月娥二姐李玉娥,都是亭亭玉立的美人,不知道有多少锦衣子弟梦里把她们当成了娘子。

也有不少人央告家里去提媒,只是李雄对这事总是推搪,只把大女儿许了本地举人张简之家的二公子。可是一直也未完婚,另外两个就干脆没有着落。

后来他纳了焦氏,这提亲的人,就都被焦氏挡了驾,任你说破大天,事也谈不成,在县里也颇受人议论,都说不知道李家想把闺女嫁到什么样的人家方才满意。

杨李两家倒没什么太深的交情,可是杨大兴当年为人豪爽,最好结交朋友。生性又好武艺,而李雄也是本县里有名的弓刀健儿,两人当初颇为相投,时常一起谈论枪棒,饮酒终日,还曾结拜过弟兄。

连带着杨承祖也去过李家多次,李家是武将家风,男女之防不严,加上彼此年龄都小,与李家姐妹也是童年玩伴。后来彼此年龄大了,就不怎么见面,因此今天认不出来。纳了焦氏之后,李雄于这些朋友相处的日渐疏远,两家已经不大往来。

李玉娥说两家有通家之好,算是有点夸张,但是也不能叫错。只是李雄家虽然不算十分富裕,但好歹也是挂了千户衔的,并非穷人。

可看李玉娥这身衣服,实在是不配她的身份,杨承祖想起当初的过往,思忖着与李玉娥也得算青梅竹马,不由怒道:“好个大胆的焦氏,李伯不在,居然就如此苛待于你,简直岂有此理?”

李玉娥惨笑道:“我自己的事,倒是不劳世兄挂念,家母虽然严厉了些,但是只要家父回来,一切都还好。只是父亲自从出征以来,音空信渺,片纸俱无。小妹与大姐、三妹以及小弟在家中盼望天伦,日夜不安,听闻县里新近拿了几个强徒,好象是从陕西那边过来的。不知世兄可否帮忙打问一二,问问他们知不知道家父的消息。”

这时如仙已经将茶水取来,听她一说,才知两人居然是青梅竹马,只是现在彼此不认得了。她原本自知身份,知道断不可能与杨承祖做夫妻,也知道这个家里早晚得有一个正妻进门,有一个女人,会正大光明的拥有承祖。

可是不知怎的,见这么个清纯可人的青梅竹马出来,心里却又有点泛酸,在旁道:“李姑娘,你舅舅就是衙门里户房经承,衙门上下与他俱都熟惯,让他问一问,不是比我兄弟问更方便么?何必舍近求远?”

李玉娥脸一红“这位姐姐说的原本是个道理,只是我李家的事,却不是道理二字能讲的通的。我那舅父……总之,我们做小辈的不好说长辈的长短,他是指望不上的,我亲自去了两次衙门,都说是大案,不许随便询问,我也只好来求杨家世兄了。还望你看在咱两家的交情上,帮个忙吧。我……我实在拿不出银子,可是我会报答你的。”

“好了,二姐你这样说,咱们可就生份了。”杨承祖从怀里伸手,摸了几两散碎银出来“二姐,想来是那焦氏不贤,对你们格外虐待。只是清官难断家务事,这种事错非是伯父回来,其他人怕是难以插手。你的日子不好过,大姐三妹还有继荫兄弟怕是也舒坦不到哪去,这银子你且带在身上,应付个不时之需。至于李伯的事,我帮你打问打问,这算不得什么,只是我该如何告诉你?”

见他答应,李玉娥心内大喜,敛衣起身一礼“如此有劳杨兄了。我每天都要出来送些衣服,可以顺路过来找你。至于这银子,我绝对不会拿的,我和大姐替人缝补衣衫,也能赚点钱用,母亲再怎么样,也不会把我们饿死……”

“让你拿着你就拿着,哪来那么多说辞,只是别让你后娘看见就好。”如仙却是怕杨承祖借着递银子的当口捏捏小手,亲近亲近,干脆自己抓起银子,塞到李玉娥手里。

李玉娥本是个刚强性子,眼一红,差点就要哭出来。可是如仙是何等样人,马上就接口道:

“既然你与我兄弟是通家之好,自然就该有通财之义,你如此见外,难道说不拿我们当自己人了?还是说这几两银子你看不上眼,嫌寒酸?你纵然不吃,你弟弟总得吃吧,你后娘对你都能这样,你那兄弟,怕是好不到哪去。”

听对方提起兄弟,李玉娥终究是不再推这银子。只是又一个大礼道:“这钱只当是我借的,他日家父回来,定当双倍奉还才是。我就不打扰杨兄办公,先告退了。”

等到她出去,杨承祖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