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传奇-第3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的左臂越来越沉重,几乎抬不起来了。

就算是这样,苏蛮子也没有停止厮杀,他嘴里发出的怒吼声,已经带着嘶哑,嘴角也出现了一丝的鲜血。

身边护卫他的将士,被他怒斥前去杀敌了,厮杀啊到了这个份上,诸多将士的目的是保住大门,让大队人马冲进来斩杀八旗军军士。

马背上的苏蛮子,忽然感觉到背后的冰凉和剧痛。

他没有回头,这冰凉和剧痛意味着什么,他非常的清楚。

苏蛮子反手挥舞出钢刀,一声惨叫传来,可就在他反手挥舞钢刀的时候,面前的长矛也过来了,冰凉和剧痛的感觉从胸前传来。

苏蛮子的意识瞬间有些模糊了,他感觉到自己支撑不住了。

身边传来的叫声和怒吼声,他已经听不清楚了,好像是有人在呼喊他。

苏蛮子拼了命,稳住身形,他隐约看到胸口一个很大的血洞,大量的鲜血从这个血洞冒出来,就是用双手都捂不住。

苏蛮子努力控制住摇晃的身形,他不管不顾胸前的血洞,而是努力捋整齐身上的战袍,身上的热量在迅速的消失,身体开始发冷发硬,但他一直努力稳住身形。

。。。

郑锦宏率领的一万两千将士,终于冲进了丰镇。

最后的厮杀开始了。

郑锦宏一眼看见了身体僵硬、立在马背上的苏蛮子,听见了苏蛮子周围将士的痛哭声音,他的头脑瞬间变成了空白。

“兄弟们,杀光后金鞑子,为苏将军报仇。。。”

此起彼伏的怒吼声出现了,这股怒吼声转化为巨大的力量,十几个军士护住了苏蛮子的遗体,其余的军士拼命的朝着八旗军军士冲过去,开始了奋不顾身的厮杀。

。。。

多铎率领的是八旗军之中最为精锐的骑兵,可是在如此巨大的力量面前,这些军士难以支撑了,他们的队伍慢慢的被打乱,慢慢被包围成一团一团的,耀眼的红色几乎笼罩了整个的丰镇。

多铎不可能明白,最为精锐的八旗军骑兵,在明军攻入丰镇的时候,信心已经开始崩溃了,他们长途奔袭作战,没有任何的支援,他们面对的是无比强悍的明军,他们看不到胜利的希望,就算是拼死抵抗,最终也是要朝着沈阳的方向逃亡的。

最为关键的一点,是他们从沈阳出发的时候,怀揣的是得到大量钱财的美梦,他们希望通过此番的征伐,能够暴富,能够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他们更是希望通过此番的征伐,得到朝廷的奖赏,可这一切在明军发动第一次进攻的时候,就如同泡沫一样破裂了。

精神支柱不存在了,他们仅仅是依靠着自身的悍勇抵抗,可惜战场上作战,特别是在异常激烈的厮杀之中,士气和精神是最大的保障。

多铎眼睁睁看着麾下的八旗军被明军分割包围,伤亡越来越大了。

战斗厮杀到了这个时候,多铎无力回天了。

这一切来得太快了,多铎无法接受,不到一天的时间,整整一万最为精锐的八旗军骑兵,就这样消失了吗,如此恶劣的气候,在最不可能发生战斗厮杀的时候,明军突然发动了进攻。

多铎已经想了所有能够想到的对策,他甚至在某一时间段看见了希望,看见了八旗军能够获取胜利,可是希望消失是那样的迅速。

多铎脸上没有了任何的颜色,自始至终他都没有参与到厮杀之中,作为大清国的亲王,他没有必要直接厮杀,只要很好的指挥就可以了。

不过这个时候,多铎忽然非常后悔了,他为什么没有参与到厮杀之中,难道是因为成为了大清国的亲王,就感觉自身的地位不一般了,就不能够和普通军士一样去厮杀了,可要是战败了,他这个大清国的亲王,不是一样会被斩杀,或者沦为阶下囚吗。

没有后悔药,多铎只能够接受这样的结局。

第九百五十九章多铎的末路

时间已经到了腊月二十五的丑时,这是一天之中最为严寒的时候。

丰镇的厮杀还在继续,不过战局已经非常清晰,八旗军伤亡惨重,只有抵抗的能力,没有进攻的能力,败局已定,不要多长的时间,明朝大军就将获取最后的胜利。

多铎已经看到了这样的结局。

雪停了,风也停了。

但是气候更加的寒冷。

多铎身边的亲兵,好几次恳求他撤离。

多铎身边的两百亲兵,每一个都是身经百战的,他们根本不会参与到战斗厮杀之中,他们的任务就是护卫多铎的安全,不管遇见多大的危险,他们舍去自身的性命,也要护卫多铎安全的撤离。

多铎多次拒绝撤离,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自己必须要做出决定,若是不撤离,很有可能被明军生擒,那样的结局对于大清国来说是巨大的耻辱,若是选择撤离,四周黑漆漆的,不一定有好的结局,而且回到沈阳之后,下场与硕脱等人没有多大的区别。

求生是人的本能,再说多铎内心以及认定了,一定是有人泄露了八旗军征伐的消息,导致他麾下最为精锐的一万八旗军军士陷入到明军的包围之中,他回到沈阳去,就算是遭受皇太极和朝廷的责罚,也要讲这个泄露消息的人揪出来。

迄今为止,多铎都不知道明军的主帅是谁。

战斗几乎都要结束了,不知道对方的主帅是谁,这恐怕是很大的悲哀了。

丑时二刻的时候,多铎不再拒绝撤离丰镇。

两百亲兵护卫多铎,朝着丰镇的大门杀过去。

郑锦宏已经发现了护卫多铎的亲兵,也发现了被亲兵围在中间的多铎。可是他已经无法抽调兵力围剿多铎,战斗厮杀到了这个份上,他麾下的将士伤亡也是惨重的,而且越是到最后,越是需要坚持,必须一鼓作气彻底剿灭八旗军。

惨烈的厮杀。让郑锦宏感觉到这些八旗军的战斗力异常的强悍,郑家军参将苏蛮子的阵亡,让郑锦宏肝胆欲裂,诸多将士为苏蛮子报仇的决心,转化为巨大的战斗力与斗志,正是在这种非同一般斗志的驱使下,诸多将士爆发出来强大的杀气,一局压垮了八旗军,而且让八旗军再也没有机会振作。

战场上的局势瞬息万变。郑锦宏必须要抓住宝贵的机会,拼尽全力坚持下去,一直到战斗厮杀的结束。

诸多的将士正在围剿八旗军军士,厮杀还在持续,尽管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可郑锦宏不敢抽调任何的兵力,不过多铎和亲兵朝着大门方向撤离的时候,郑锦宏还是做好了准备。他要求身边的传令兵,迅速与预备队取得联系。要求预备队务必生擒或者斩杀多铎,绝不准放跑多铎。

杀出丰镇大门,多铎没有回头,此刻郑家军进攻时候铺设的棉甲,起到了作用,多铎的战马踏着棉甲朝着黑夜之中冲去。

丰镇外面黑漆漆的。伸手不见五指,这让多铎大为放心,尽管逃亡的道路会异常的艰辛,甚至可能出现诸多的危险,不过只要能够离开丰镇。就可以想办法回到沈阳去。

马蹄踏上沙地之后,多铎终于停下来,看看身边的人,两百名亲兵,跟随他冲出来的大约一百人,其余的近一百人,不用多说,倒在了丰镇里面。

多铎倒吸一口凉气,他根本没有预料到伤亡会如此之大,在他看来,亲兵护卫他冲出丰镇,顶多损失三十人到四十人,毕竟明军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厮杀,体力和精力都跟不上了,而他身边的亲兵,则是养精蓄锐的。

多铎抬头看看黑漆漆的天空,嘴中发出了怒吼声,这声音充满了悲怆。

多铎用力夹着马腹,调转马头,准备朝着察哈尔右翼前旗的方向撤离,往关口方向肯定是不能够去的,那边是死路一条,朝着来的方向撤离,或许能够在很短时间之内找到出路,当然目前最为主要的事情,是撤离丰镇这个危险的地方。

此刻的多铎,忘记了当初的担忧,如此恶劣的气候之下,一百多人怎么撤离到察哈尔右翼前旗去,而且他们绝大部分的粮草,都在丰镇,无法携带。

奔袭不到两里地,四周突然出现隆隆的马蹄声,前后左右的火光扑过来了。

多铎的脸色瞬间变化了,难道丰镇的外面还有明军。

多铎的想法不错,包围他们的正是郑锦宏留下的预备队,而且最为强悍的斥候营在预备队之中。

接到了传令兵带来的郑锦宏的命令,斥候营的指挥官迅速做出了部署,多铎只有可能朝着来的方向撤离,不可能到关口去,所以斥候营的指挥官迅速下达了命令,所有斥候营的将士,在距离丰镇两里地的地方设伏,而神机营的将士,则埋伏在前往关口的方向,以防万一。

此刻的多铎与身边的亲兵,被斥候营的一千将士牢牢的包围了。

厮杀瞬间展开,弓弩发出呜呜的声响,多铎身边的亲兵,很多尚未来得及抵抗,就惨叫着倒下马背,有的倒下之后在地上挣扎一番,有的倒下就不动弹了。

斥候的弓弩发射,非常的精准,而且他们早就做好了准备。

眼看着身边的亲兵越来越少,多铎明白,他彻底完蛋了,没有逃走的可能了。

拔出腰间的钢刀,多铎怒吼着朝着前方冲过去。

多铎大概不知道,如此多的弓弩发射,为什么他能够毫发无损,那是因为郑锦宏下达了生擒的命令,要不然他也和身边的亲兵一样,早就被弓弩射中了。

躲过弓弩射击的亲兵也开始了厮杀,没有谁逃走。

八旗军的亲兵,在军中的地位是很高的,也受到诸多军士的尊重,甚至军中的牛录额真,见到他们也是笑着说话的,因为亲兵时时刻刻都跟随旗主,亲兵的待遇远远高于其他的军士,不过亲兵的职责也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誓死护卫旗主,一旦旗主出现了意外,亲兵也不要想着能够活命,就算是拼死逃离,最终也是被无情的斩杀。

所以这些亲兵不会逃命,旗主被生擒或者斩杀,他们也活不成了。

亲兵的战斗力的确是不一般的,可惜他们的对手是明军的斥候,而且在人数上面,他们处于绝对的劣势,所以这样的厮杀,闭着眼睛也知道结局如何。

亲兵一个个倒下,多铎的眼睛发红,他疯狂的左冲右突,可惜找不到对手,要么被长矛阻拦,要么被擦身而过的弓弩逼退。

多铎真的是要疯了,他已经看出来了,这些明军不会杀他,但是对他身边的亲兵毫不留情,这就好比是在玩弄他一样。

厮杀征伐近二十年的时间了,多铎第一次处于这等被戏弄的境地。

。。。

当身边最后一名亲兵倒下的时候,多铎举起了手中的钢刀,朝着脖子划过去。

一支响箭呼啸而来,射中了他握刀的右臂,一股剧痛的感觉传来,他的手松了,钢刀掉落在地上,四个明军打马围过来,一柄长矛将他掀落马背。

多铎的神色以及扭曲了,看上去全部都是狰狞的气息。

卯时,战斗终于结束了。

郑锦宏的脸上没有笑容,大军损失太惨重的,特别是参将苏蛮子的阵亡,郑家军成立这么多年的时间,第一次损失了参将这样的高级军官。

而且还有不好的消息,那就是部分重伤的将士,因为气候过于的严寒,熬不过去永远的闭上了眼睛。

一万八旗军的确被彻底剿灭了,可是这能够算是一场完胜吗。

郑锦宏不这样看,他觉得这一场的战斗,是对他极大的惊醒,提醒他绝不要小看八旗军的战斗力,一旦被逼到绝境,八旗军展现出来的斗志是难以想象的。

郑锦宏早就知道多铎被斥候营将士生擒了。

多铎被带到郑锦宏的面前。

多铎一双眼睛死死的盯住郑锦宏。

“我是大清国豫亲王、满八旗镶白旗旗主多铎,请问你是谁。。。”

多铎一口熟悉的汉语,让郑锦宏有些吃惊,他没有下马,居高临下的看着多铎。

“本官大明内阁大臣、都督府大都督、郑家军总兵郑锦宏,多铎,你败在我的手里,不算冤枉。”

听到郑锦宏自报家门,多铎的脸上的傲气瞬间消失。

“不可能,这不可能,皇上的安排是绝密的,你们怎么知道的。。。”

多铎说出这句话的时候,郑锦宏冷笑着开口了。

“皇太极如此的安排的确很不错,可惜皇太极不知道我大明皇上之睿智,当初代善到辽东与我朝廷商谈的时候,皇上就预计到了大清国将采取的行动,本官告诉你,不管你大清国有何动作,皇上都是清清楚楚的,你虽是大清国的亲王,可迟早也是被我朝廷擒获,不要说你,就算是皇太极,迟早一日也是我大明朝廷的阶下囚。”

多铎无话开口,也不可能辩驳,他知道郑锦宏说的是实话,如此精确的安排部署,要么是得到了准确的情报,要么就是有精确的分析和安排,从时间上面来说,就算是得到了准确的情报,部署也是来不及的,多铎率领的是一万最为精锐的军士,行动异常迅速,那么唯一的可能性,就是大明皇上准确预计到了一切。

这是令人绝望和恐怖的事情。

第九百六十章草原新规矩

(新年快乐,给诸位读者大大拜年,祝读者大大万事如意。)

丰镇之战结束,郑锦宏没有马上离开,打扫战场的事情就持续了整整两天的时间,厮杀太过于惨烈,不管是朝廷大军,还是八旗军,损失都是巨大的,郑锦宏也形容这一场的胜利为惨胜。

郑锦宏没有马上离开丰镇的原因,是因为皇上的旨意,当然郑锦宏关于丰镇之战的奏报还在送往京城的路上,而皇上的旨意,主要说到的就是关于草原秩序的问题。

郑锦宏同样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在丰镇之战的俘虏之中,有草原察哈尔部落的骑兵,这让郑锦宏大为火光,因为麾下将士的损失惨重,更因为郑家军参将苏蛮子的阵亡,郑锦宏这段时间的脾气也不是很好,现在找到了发泄的途径,他肯定是不会客气的。

郑锦宏随机派遣使者,前往察哈尔部落所在地,明确告知察哈尔部落的首领,派遣骑兵攻击大明军队的事情,必须做出明确的解释,否则大明朝廷将派遣大军,彻底剿灭察哈尔部落,就算是追到天涯海角,也不会放过察哈尔部落的每一个人。

按说郑锦宏的这个举措,让人有些看不懂,要知道察哈尔部落是效忠大清国的,且其部落首领是被大清国册封的蒙古王爷,其排出骑兵驰援多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郑锦宏大可率领大军,直接去围剿察哈尔部落。

郑锦宏这样的举措,源于皇上的圣旨。

皇上的圣旨说的非常明确,凡是靠近山西、陕西以及宁夏等地的草原部落,目前朝廷采取怀柔的政策,要求他们明确表态臣服大明朝廷。至于说靠近大清国的科尔沁等草原部落,大明朝廷则是在彻底剿灭大清国之后,才会腾出手来对付的。

皇上的目的是要求草原暂时稳定,不要出现大的波动,这样对朝廷是有利的,崇祯年间。朝廷就曾经因为两线作战,而无法支撑。

郑锦宏正是按照皇上的旨意行事的。

朝廷大军在丰镇全歼了八旗军最为精锐的骑兵,这个消息很快将在草原部落之间传开,察哈尔部落应该是最早获知情况的,因为他们派遣的驰援八旗军的骑兵,被朝廷大军打败,一部分骑兵还被生擒。

郑锦宏这样做,其实是避免出现再一次的征伐。

在草原作战,其艰苦程度远远大于关内。草原很多地方都是荒漠,或者是一望无际的草地,其地形过于的复杂,危险时时刻刻都存在,丰镇之战,让郑锦宏实实在在感受到了。

所以能够震慑察哈尔部落,让其暂时臣服,也是最好的办法。

瑞元三年的春节。郑锦宏率领大军在丰镇度过,大同府知府派遣人员。将大量的粮草以及肉食送到了丰镇,郑锦宏也明确告知了大同知府,必须将丰镇纳入到大同府直接的管辖之下,在这里设置相关的部门,管理商贸以及民生事宜。

相关的工程,春节之后随即展开。大同知府按照郑锦宏的要求,在这里专门修建城池,而修建的城池是原来丰镇面积的三倍之大,后来丰镇成为了草原部落与关内互市的最为重要的城池,城内异常的繁华。在数年之后,朝廷决定设立丰镇县。

正月十五,察哈尔部落首领派遣的使者赶到了丰镇,专门向大明朝廷请罪。

八旗军一万骑兵被全部歼灭、大清国豫亲王多铎被生擒的消息,早就传到了察哈尔部落首领这里,部落首领有了大祸临头的感觉,其实草原的诸多部落,早就感受到了大明王朝的逐渐强大,也隐约的知道,大清国肯定会被大明朝廷彻底剿灭的。

草原部落这种感受,在辽东之战后愈发的明显,原来只有鄂尔多斯部落表示对大明朝廷的完全效忠,且将部落的继承人送到大明京城去学习,且鄂尔多斯部落首领明确表示,其控制的草原地域为大明国土。

辽东之战后,土默特部落和吐鲁番部落等都派遣使者,前往大明京城,商议彻底臣服大明朝廷的事宜,还有不少的部落,虽然没有明确的表态,但也透露出来派遣使者到大明京城的意思了。

此番的丰镇之战,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分水岭。

当初的辽东之战,被大明军队剿灭的八旗军,绝大部分都是汉八旗,而战斗力强悍的满八旗和蒙八旗,没有遭受太大的损失,可这一次不一样了,一万最为精锐的梦八旗骑兵,被大明军队彻底剿灭,大清国骁勇的豫亲王多铎也被生擒,这说明大明军队的战斗力超强,若是大明朝廷真正想着攻击某一个草原部落,其根本无法抵抗。

也就是从丰镇之战开始,不少尚在犹豫的草原部落下定决心,臣服大明朝廷。

最先向大明朝廷请罪的,就是察哈尔部落。

察哈尔部落在草原的势力是不一般的,元朝的时候,察哈尔部落被誉为草原的黄金家族,居于蒙古宗主部的地位,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明朝,后金崛起之后,大力扶持科尔沁等部落,让察哈尔部落的力量有所削弱,不过后金知道察哈尔部落在草原上的影响,还团结其部落首领,且在蒙八旗之中,留给了察哈尔部落一席之地,其部落首领也被大清国册封为蒙古王爷。

察哈尔部落首领不顾大清国的感受,不顾自身为大清国册封的蒙古王爷的事情,派遣使者向大明朝廷请罪,这样的事情是震动整个草原的。

察哈尔部落前往丰镇请罪,携带了大量的礼物,包括黄金白银以及牛羊等等,部落首领知道郑锦宏的身份,人家身为大明朝廷内阁大臣,说出来的话肯定是算数的,要是察哈尔部落在如此情况之下还和大明朝廷对着干,恐怕真的会被灭族的。

郑锦宏在接受了察哈尔部落的请罪和臣服之后,率领将士返回京城。

皇上在草原准确确定的新规矩,不是短时间之内能够完成的,这需要灭掉大清国之后,才能够腾出手来实施,皇上的意图是蒙汉融合,让蒙古人进入到大明朝廷做官,让朝廷选派的官吏到蒙古去管辖,同时迁移汉人进入到蒙古草原。

郑锦宏历来崇敬和敬佩皇上的想法,对于皇上如此宏伟的计划,他没有丝毫的怀疑,认为这个目标一定能够达到。

这么多年过去了,只要是皇上想做的事情,没有什么做不到的。

返回京城的途中,多铎死了。

倒不是郑锦宏想着杀死多铎,他没有必要那样做。

多铎自己不想活了。

傲慢的多铎,被明军生擒,内心的悲怆和沮丧时可想而知的,他率领的满八旗正白旗和镶白旗一万最为精锐的骑兵全军覆没,甚至没有一个人能够逃走,除开被斩杀的,其余的悉数被生擒,最为精锐的骑兵,面对明军的时候,都是如此的战绩,那么可以想象,不要多长的时间,明军就可以渡过辽河,直扑沈阳了。

郑锦宏的话语,多铎不会忘记,大明朝廷不仅仅是要生擒他多铎,还要生擒皇太极,还要彻底灭掉大清国,可不要以为郑锦宏是说大话,大明朝廷能够做到这一点。

在大清国地位尊崇的多铎,有着自身的性格,战斗失败他可以接受,没有谁能够保证百战百胜,开始看不到任何的希望、从此以后就可能过阶下囚的生活,甚至可能遭遇到汉人的羞辱,这是他无法接受的,而且在他的脑海里面,认定这样的事情会发生。

大清国的满人欺凌汉人是家常便饭,多铎也是其中之一,由此他认定汉人一定也会欺凌侮辱他这个大清国的亲王。

这样的耻辱是多铎不可能接受的。

多铎恳请郑锦宏杀了他,可郑锦宏没有同意。

就在明军从丰镇出发,前往大明京城的时候,多铎选择了绝食。

他凭借着强大的毅力和信念的支撑,真的不吃饭。

三天时间过去,多铎已经饿的脸色都扭曲了。

郑锦宏看到这样的情形,专门与多铎交谈,他同意了多铎的要求,在多铎爽快的吃了一顿饱饭之后,递给了多铎一杯毒酒。

瑞元四年的二月中旬,郑锦宏回到了京城。

内阁首辅徐望华率领内阁大臣,以及朝廷三品以上官员,在内城城门迎候。

皇上则是在午门等候。

从京城出发的两万大军,回来的时候只有九千余人,其余的一万多将士,在丰镇之战中阵亡,他们的骨灰被带回了京城。

八旗军两千多俘虏,同样被带回了京城。

皇上专门下旨,在京城设立忠义堂,放置那些为大明朝廷做出重要贡献之人的骨灰,而郑家军参将苏蛮子,是第一个进入到忠义堂的人。

多铎的遗骸,被专门送往辽河以东,交给八旗军,让大清国去安葬,这是皇上要求的,尊重对手也就是尊重自身,人死之后入土为安,多铎的家乡没有在关内。

郑锦宏向皇上请罪,说是自己此番指挥作战出现失误,导致将士死伤惨重,且参将苏蛮子阵亡,皇上未置可否,只是告诫郑锦宏,今后要认真面对每一次的厮杀,慎重做出每一个的决定。

第九百六十一章终于引爆

正白旗和镶白旗最为精锐的一万骑兵被明军全局歼灭,豫亲王多铎丧命,此事在大清国引发了巨大的震荡,辽东之战的时候,饶余郡王阿巴泰战死,就曾经在大清国引发了不小的波动,此番丧命的是多铎,大清国五大亲王之一,满人权贵的最高层了,这样的结局让,满人权贵是无法接受的。

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这句话曾经是满人权贵的骄傲,满八旗的骑兵是天下无敌的,可是血淋淋的事实摆在了面前,多铎率领的最为精锐的一万骑兵,全部覆灭,被明军彻底打败了。

作战总是有胜有负,一次的失败不算什么,但是八旗军与明军、也就是以前的郑家军交战这么多次,没有一次获取胜利,这就让人受不了了。

受最大打击的是皇太极,最为大清国的皇帝,皇太极时时刻刻都想着让大清国强大起来,这个目标曾经是那么的真切,以至于皇太极都能够看见和摸到了,可是转瞬之间,郑家军的崛起,让这个目标成为了遥不可及的梦。

皇太极感受到了巨大的危险,他要想法设法让大清国快速的强大,躲避来自于大明朝廷的进攻和围剿,此番派遣多铎入关劫掠,也是想着让大明朝廷头疼边关,甚至调集大量的兵力前往大同、宣府、榆林甚至是宁夏等地驻防的。

没有想到这样的决定,招致的是更加惨痛的失败。

多铎丧命,皇太极伤心,看不到大清国的未来,皇太极更加的焦虑。

比皇太极更加伤心的是睿亲王多尔衮。

亲弟弟就这样走了,多尔衮无法接受。他与多铎的关系亲密无间,被誉为刺头的多铎,也就听他这个哥哥的,尽管说多尔衮仅仅比多铎大两岁,不客气的说,在多铎的心目中。他多尔衮的地位完全超过了皇太极。

多尔衮伤心欲绝,他不明白,为什么一万最为精锐的满八旗骑兵,会被明军全部剿灭,为什么骁勇的多铎没有能够撤离,尽管说明军骁勇,但也不至于到那么厉害的程度,若是两军面对面厮杀,绝不会出现如此的情况。

多尔衮内心对皇太极的怨气无限增强。甚至对代善和济尔哈朗也有了不好的看法。

大清国的情况,多尔衮是清楚的,他不可能去挑战皇太极的权威,也不可能公开的与代善和济尔哈朗等人交恶,不过他有着自身的办法,发泄内心的怨气。

多尔衮对于丰镇之战,产生了巨大的怀疑。

在得知了战况之后,多尔衮强压内心的悲痛。开始搜集各方面的情报,对丰镇以及察哈尔右翼前旗的地形有了清晰的判断。作为身经百战的满人,多尔衮认为多铎的失败,有着太多无法解释的地方。

时间到了三月,多尔衮终于从某个特殊的途径,获取了整个战斗的过程。

丰镇之战,是在极为恶劣的气候之下展开的。风雪加交的气候,绝不是适合征伐厮杀的气候,而且丰镇处于大漠之中,其地形条件本来就非常的恶劣,多铎率领的骑兵以及进入到丰镇。此刻明军突然进攻丰镇,而且是在大风大雪的情况之下,这听起来好像是神话。

难道明军疯了,在如此恶劣的气候条件之下发动进攻,万一不能够成功,岂不是全军覆没的结局,还有一点,明军为什么会突然进攻丰镇,凭什么在多铎刚刚进入丰镇之后,就知道八旗军要进入大同劫掠厮杀了。

明军如此的行动,只有一点可以解释,那就是多铎的行踪早就暴露了,明军是掌握了真实的情况之后,提前在丰镇四周设伏的,如此情况之下,就算是天上下刀子,明军也要展开对丰镇的进攻。

多尔衮很快想到了一个可怕的情况,那就是明军很早以前就知道八旗军将要劫掠大同的事情了,这应该是皇太极与诸位亲王商议之前,因为皇太极与济尔哈朗、以及他多尔衮商议之后,多铎立即率领大军出发,行军的速度很快,沿路根本没有耽误时间,明军若是这个时候获知情报,应该是来不及做出详尽准备的。

应该是代善在辽东的商议失败的时候,情报就泄露出去了。

多铎率领八旗军骑兵前往大同的事情,知道的人极少,多尔衮所掌握的情况,只有皇太极和济尔哈朗知道此事,当然皇太极和济尔哈朗是不可能将情报泄露出去的。

多尔衮尽管感觉到皇太极对他的戒备,因为多铎和阿济格的关系,他们三人以及组成了一个团体,力量逐渐的强大,但皇太极绝不会采用此等的办法来对付他们兄弟,多尔衮了解皇太极,知道皇太极做事情有着自身的底线,皇太极所做的一切,有维护自身权势的尊严的一面,但更多的是为了大清国的未来。

济尔哈朗更不可能泄露消息了,大清国几乎所有重大的决定,济尔哈朗都是知晓的,从未有过泄露情报的事情出现。

多尔衮百思不得其解,他最大的疑惑,就是明军为什么会如此精确的做好一切的准备。

大政殿。

皇太极脸色阴沉,丰镇之战的失败,再一次影响到了皇太极以及孱弱的身体。

济尔哈朗脸上没有表情,显然是在沉思什么。

多尔衮正在侃侃而谈,神色激愤,说话的声音也是越来越大了。

多尔衮说完之后,皇太极陷入到沉思之中。

济尔哈朗跟着开口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