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传奇-第2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每艘木船上乘坐三十人到五十人,这样一次性能够运送两千军士,往返来回四趟到五趟,就能够运送上万的义军军士。。。”
刘文秀还没有说完,张献忠挥手打断了。
“这样不行,第一批的军士进攻,就已经彻底惊动了明军的水师,他们要是展开反击,两人军士怎么可能抵抗,再说来回运送军士,不知道要多长的时间,要是这两人无法支撑,等不到后面的救援,那我们的进攻就失败了,尽管说军士的损失不会太多,可是对士气的打击太大,这样不行,我看至少需要一次性的运送上万的军士。”
刘文秀脸红了一下,低下头,不在开口。
“刘文秀,你是前军指挥,这攻打明军水师的任务,就交给你了,你要在两天的时间之内,找到更多的木船,特别是大型的木船,我看至少需要有两百艘的木船,每艘木船上面少则三十到四十人,多则百人,这样就能够运送上万的军士展开进攻了,明军水师有五千人,我们必须在军士的数目上面占据优势,才能够一口气打败明军的水师。”
流寇的数量,远远超出了襄阳府李知府的预计,也超出了参将的预计。
襄阳府城的氛围瞬间变得紧张起来,到了这个时候,李知府无心去追究参将的责任了,其实他和参将交谈之后,那些军士没有太大的改变,而且府衙也拿出来了一些粮草,等于说参将得到了粮食,却没有严加管束军士,这让李知府非常的愤怒。
流寇的人数太多,密密麻麻麻的营帐,看上去让人头皮发麻。
李知府、参将和水师指挥使三人站在城墙上面,手持单筒望远镜,详细看了汉水对岸的流寇,李知府脸上是忧虑的神情,参将和水师指挥使脸上则带有恐惧的神情。
“想不到流寇如此的势大啊。”
李知府的感慨刚刚说出口,参将马上跟着开口了。
“是啊,看这阵势,流寇至少在十万人以上,守卫襄阳府城的军士总人数不到三万人,难度很大啊,本将建议李大人向巡抚大人求助,继续调集大军增援襄阳府城。”
水师指挥使也在一边连连点头,赞同参将的建议。
李知府扭头,看清楚了参将和水师指挥使的脸色,眼睛里面射过一丝的寒芒。
“二位,大敌当前,厮杀尚未展开,本官就向巡抚大人求救,本官不知道恳求巡抚大人派遣多少的军士前来增援,一万、两万还是五万,甚至是十万人,襄阳府城城池坚固,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易守难攻,就算是流寇人数众多,也难以撼动。”
李知府的话语,让参将和水师指挥使都低下头。
“本官决定了,一定要死守襄阳府城,要杀得流寇血流成河,这汉江就是他们的归宿,不过想要做大这样,还请二位将军尽心尽力。”
李知府离开之后,参将和水师指挥使依旧留在城墙上面,两人看着渐渐远去的李知府,脸色阴晴不定。
终于,参将首先开口了,守卫襄阳府城的战斗,他是总指挥。
“兄弟,这场战斗不好打啊,流寇的人数太多了,要是他们围绕着城墙展开进攻,我们哪里有那么多的兵力来防守啊。”
“将军说的是,水师只有五千军士,流寇若是上万人发动冲锋,不好抵挡啊。”
参将看了看水师指挥使,冷笑着开口了。
“兄弟,已经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你就实话实说,水师号称是五千人,实际上到底有多少人,你实实在在说了,我们心里才有数。”
水师指挥使红着脸,好一会才开口。
“不瞒将军,水师实有的军士也就是两千人左右。”
参将的身体颤抖了一下,看着水师指挥使,好像不认识一样,这个指挥使的胆子也太大了,吃空饷到了如此嚣张的地步,编制五千人的水师,实际不足两千人,这战怎么打。
“我再问你,战船上面的火炮等等,是不是都还在,能不能发射。”
水师指挥使憋了好一会才开口。
“能不能用不清楚,反正好多年都没有使用过了。”
参将心里明镜似的,不用多说,这个水师指挥使贪婪无度,已经到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地步,当然也可以想象,这样的水师是无法打战的,襄阳府城最大的防御优势瞬间丧失,接下来就是城内两万两千军士,抵御近十万流寇的进攻,这样会是什么结局,应该不难想象。
参将看了看水师指挥使,从牙缝里面蹦出了几句话。
“兄弟,你听着,一定护卫好五十艘以上的战船,万一襄阳府城守不住了,我们还要依靠这些战船撤离。”
第六百二十五章襄阳失陷(8)
正月初六,丑时。
刘文秀乘坐在第一艘木船上面,命令传令兵发出开始进攻的信号。
张献忠要求的两百艘木船,无法在短时间之内筹集到,初五一整天的时间,仅仅筹集到三十余艘木船,总攻也就是八十多艘木船,远远没有达到要求,可时间不等人,义军不可能知道大明朝廷的所有部署,若是有大量的明军前来驰援,那么义军就失去了进攻襄阳府城的机会,被迫撤离,出现这样的局面,谁都不愿意看见,刘文秀言辞恳求的给张献忠说明了情况,让张献忠同意以八十艘木船展开进攻。
义军之中不乏船夫,为了保证进攻的人数,八十余艘的木船,就连船夫都是义军军士,一共三千义军参与进攻,这些人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是义军之中战斗力最为强悍的军士,他们必须坚持一个时辰以上的时间,等候第二批军士的驰援,若是这三千军士不能够坚持,那么义军第一次进攻就宣告失败。
这是张献忠不能够承受的,倒不是说无法损失三千军士,而是他的义子刘文秀亲自参与到进攻之中,张献忠无法说服刘文秀,无奈之下,派遣身边的五十名亲兵,护卫刘文秀,不管进攻是胜利还是失败,都必须保护刘文秀的安全。
江面很是平静,木船如同离弦的箭,飞速朝着对岸明军的水师船只冲过去。
初四初五两天时间,明军水师没有太多的动静,唯一看见的是明军水师大约五十艘战船,朝着北面的方向而去,至于是去干什么,张献忠和刘文秀都不清楚。
斥候早就仔细观察过去了。对岸明军水师的战船大大小小大约有三百艘,这次调到北边去的战船,都是体形较大的,按说义军不会从北面展开进攻,故而明军战船的这次调动,也成为了张献忠和刘文秀的心病。
进攻已经开始。以八十艘寻常的木船,对付两百多明军的战船,以三千义军军士,对付五千明军水师,这看起来有些自杀式进攻的味道,不过到了这个节骨眼上,管不了那么多了,张献忠麾下的义军,不知道遭受过多少的打击。最惨的时候只剩下几百人,不也挺过来了,就算是进攻失败了,大不了卷土重来。
木船冲锋到江水中间,尽管四周都是黑漆漆的,但明军战船上面的火把,还是照亮了江心,让刘文秀奇怪的是。明军水师居然没有任何的动静,难道明军就那么有把握吗。
水师指挥使脸色发白。看着冲锋过来的木船,险些站立不稳了,白天他刚刚按照参将的要求,调集了五十艘战船到北边去,集聚在襄阳北门的附近,跟随调遣过去的军士有五百人。每艘船上十人,保证战船能够顺利行驶,而且调遣过去的都是精锐,指挥使抽时间将自己的钱财全部都集中到战船上面,一旦襄阳府城守不住了。那就迅速撤离。
此刻守卫两百多艘战船的军士,只有以前来人,有些战船上面甚至只有一个到两个人留守,不可能启动战船,更不可能发动进攻。
江面上的战船,不同于海上的战船,不管是个头还是威力,都小很多,大型的福船无法在江面上行驶,水师以海沧船和苍山船为主,这两种体形的战船,能够在江面上迅速的移动,按照军士的配置来说,海沧船可配备四十余名军士,苍山船可以配备三十余名军士,水手的配备也是对应的,海沧船需要九名水手,苍山船需要四名水手。
襄阳水师拥有的海沧船,基本都调集到北门去了,每艘海沧船配备了十名水手,可剩下的大约一千五百名军士,不管怎么配置,都无法驾驭两百多艘战船。
襄阳水师的满额军士为五千五百人,包括作战与后勤两块,这样就能够保证水师的战斗力,因为水师指挥使的贪婪无度,襄阳水师早就失去了战斗力了。
“快、快开炮。。。”
零星的炮声响起,在江面上荡起了硕大的波浪,也有几艘进攻的木船被击中,一些流寇跌落到水中,但更多的木船已经冲过来了。
令人意想不到的一幕出现了。
水师指挥使乘坐的指挥舰,竟然开拔了,朝着北门的方向而去。
指挥使下达的命令,居然是朝着北门的方向撤离。
这是滑天下之大稽,流寇不到一百艘的木船,而且绝大部分都是民用的船只,襄阳水师拥有三百余艘战船,面对流寇的进攻,匆忙开了几炮之后就开始撤离,而且指挥舰首先撤离,如此的指挥造成什么样的后果,那是可想而知的。
这奇异的一幕,被刘文秀看的清清楚楚,他有些短时间的糊涂,这是怎么回事,战斗才刚刚开始,明军火炮响起的时候,几艘进攻的木船被击中,军士落水,惨叫声瞬间出现,这无疑影响到其他人的士气,他已经下定决心,不管遭遇到多么猛烈的火炮,也要冲过去,眼看着身边一些军士,脸上都露出担忧和畏惧的神情,刘文秀还在大声的怒斥,可怒斥的话语尚未完全结束,明军的部分战船居然出动了,没有朝着他们进攻,而是朝着北面的方向而去。
稍稍的迟疑,刘文秀果断下达命令,加速进攻。
木船上的火把全部都点燃了,江面被照耀的通红,对面还有不少明军的战船,只要能够夺下这些战船,义军就能彻底控制江面,就算是明军水师有什么战术,义军也是能够应对的。
木船的速度更快了,刘文秀都参与到划船之中。
木船很快靠近了明军的战船,居然没有遭遇到什么进攻,隐隐能够看到一些明军从船尾跳下去,奋力游到岸边去,但也有一些明军,挣扎着落到水中,寒冬腊月的气候,江水刺骨,落到水中是什么滋味,那是不用多说的。
刘文秀很快上了一艘明军的战船,周遭的亲兵也上来了,他们一部分护卫在刘文秀的周围,一部分朝着战船四周搜索。
更多的义军将士上了明军的战船,更多的搜索展开了。
很快,一名明军的军士被带到了刘文秀的面前,这名军士的年纪不是很大,脸色苍白,身体还在瑟瑟发抖。
“我问什么你说什么,如实说了,我不杀你,放你走。”
军士忙不迭的点头。
“刚刚撤走的战船,是不是设立了什么埋伏。”
“不、不知道,我没有听说有什么埋伏。”
“到北门的战船准备干什么。”
“不、不知道,指挥使大人命令将战船调过去的,还、还过去了好多的兄弟。”
“你们水师到底有多少人。”
“就、我知道就两千人。。。”
刘文秀稍稍沉思了一下,脸上露出了笑容,他大手一挥,事宜将这么明军的俘虏放走。
“马上去禀报大帅,明军水师被我们打败了,他们到北门去,不是什么战术,而是做好了逃走的准备,刚才他们之所以不敢进攻,是兵力不够,请大帅一定抓住这个机会,马上展开进攻,义军能够在短时间之内拿下襄阳府城。”
李知府站在城墙上面,默默的看着江面上的一切,他的脸色苍白,单薄的身材显得很是孤单,参将站在他的右边,脸上的神情阴晴不定。
水师就这样失败了,不能够说是失败,是彻底放弃了自身的职责,让流寇轻而易举的占领了江面,接下来流寇就能够迅速发动进攻了,襄阳府城赖以抵挡进攻的最为有利的地形,瞬间就失去了作用。
李知府不知道这一切是为什么,尽管襄阳水师驻扎在襄阳府城附近,可他没有资格管辖水师,水师由都指挥使司管辖,只不过这一次襄阳府城遭遇到流寇的进攻,都指挥使司才命令襄阳水师护卫府城,说到底,就算是现在,李知府也不可能直接过问水师的事情。
到了这一步,李知府不管发什么脾气都没有作用了,他需要做的是马上部署襄阳府城的防御,估计流寇天亮的时候,就要开始发动进攻了。
“参将大人,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本官估计流寇天亮的时候,就要开始进攻了,襄阳府城城池高大,流寇不可能攻下。”
“大人放心,本将这就到军营去,命令所有的军士护卫城池。”
参将回到军营,见到了一位特殊的客人,襄阳水师指挥使。
不战而退,指挥使知道他肯定面临天大的麻烦,这个时候只能够找到参将想办法了,万一说不拢,问题也不大,大不了逃到民间去,拥有那么多的财富,做一个富家翁总是可以的。
也怪这个指挥使没有头脑,既然想着做富家翁,那就下定决心逃走,偏偏想到了富贵还要荣华。
参将内心其实很烦,他麾下两万将士的战斗力,他自身是清楚的,恐怕不能够守卫襄阳府城,当初左良玉总兵要求他领兵到襄阳府城,不过是壮声威,根本没有打算真刀真枪的厮杀,不过像水师指挥使那样逃离,还是不行的。
看见了水师指挥使,参将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这人可真的是活宝,帮了他的大忙了。
第六百二十六章襄阳失陷(9)
卯时,襄阳城的南门和西门已经被流寇包围起来。
李知府率领的守备衙门的两千多军士,以及府衙和县衙巡捕房的三百多捕快和捕头,全部都镇守在南门,参将率领的两万将士,其中一万人镇守南门,另外的一万人镇守西门,至于说北门和东门,东门靠山,流寇无法进攻,北门尚有襄阳水师镇守,暂时也不需要操心。
襄阳府城之内,已经出现了骚动,流寇包围府城的消息,如同插了翅膀一样四处流传,城内的士大夫、富庶商贾以及老百姓等等,对于参将率领的两万军士,根本就没有信心,这些军士在府城胡作非为,让城内的人厌恶,众人不可能相信他们,至于说李知府,大家还是相信的,可是守备衙门的军士人数太少了,不可能抵挡流寇的进攻。
张献忠的脸上带着笑容,刘文秀以最快的速度击败襄阳水师,让他非常高兴,本来他是准备继续进攻北门的,彻底剿灭襄阳水师,但这个决定被刘文秀制止了,刘文秀分析襄阳水师集聚在北面,摆明了心思就是想着逃走,既然明军准备逃走了,大可不必去理会,而且还不要派兵去包围,就让明军逃离,这样义军就能够轻松的拿下襄阳府城了。
张献忠连连称是,认为刘文秀的分析非法准确,采纳了刘文秀的建议,没有派遣军士去包围北门。
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攻下襄阳府城,这是张献忠的愿望,本来以为会遭遇到很大的困难,付出很大的代价,可是襄阳水师的表现,让张献忠感觉到了。明军没有丝毫的斗志,想到的就是逃命,这样的情况之下,拿下襄阳府城就不是特别困难的事情了。
张献忠亲自将前锋的帅旗递给了刘文秀,命令刘文秀率领五万义军军士,发动进攻。刘文秀接过帅旗的时候,张献忠脸色严肃的提出要求,一鼓作气拿下襄阳府城。
卯时一刻,隆隆的鼓声响起,战斗打响了。
刘文秀率领的五万军士,分为了两部分,他率领其中的三万人,进攻西门,另外的两万人负责进攻南门。不过进攻南面的声势闹得很大,但进攻的重点在西门。
这是刘文秀做出的决定,攻打的城池不少了,一般来说,南门都是重点护卫的地方,明军的主力应该是集中在南门的,至于说其他的地方,不可能安排那么多的军士去守候。不过义军将进攻重点放在西门的作战部署不能够暴露,不能够让守卫城池的明军知晓。这种声东击西的战略,刘文彩曾经采用过,也获得了成功。
南门的进攻开始了。
数千义军军士冲向了城墙,他们冲锋的速度不是很快,但声势好大,所有人的嘴里都发出了怒吼的声音。让城墙上面守卫的明军心慌。
也就在义军开始冲锋的时候,刘文秀率领的三万义军军士,已经抵达了西门。
李知府看着蜂拥而至的流寇,内心还是有些震颤的,流寇的人数太多了。而且冲锋的气势很盛,看看身边的军士,守备衙门的军士和巡捕房的捕头捕快,虽然有些畏惧的神情,但眼神里面有建议的色彩,可惜参将率领的一万将士,看上去畏畏缩缩,好像被流寇的气势震慑了,要不是军令,恐怕他们已经掉头逃跑了。
眼看着流寇距离城门还有五十来米距离的时候,李知府亲自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一轮箭雨朝着流寇冲锋的队伍而去,南门的两门红夷大炮也开始怒吼。
冲锋的流寇,队伍瞬间就乱了。
其实城墙上面的两门红夷大炮,主要是用来对付进攻的战船的,红夷大炮的射程远,对付进攻的流寇,作用不是太大,但能够震撼流寇。
看着开始慌乱的流寇,李知府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他身边的参将,神情也稍微镇定了一些。
刘文秀率领的三万人,集聚在西门外。
南门的炮声已经传来,进攻肯定是惨烈的,刘文秀没有打算攻破南门,他清楚那样会付出很大的伤亡,但进攻西门就不一样了,从防守的阵势来看,西门远远比不上南面。
刘文秀手中的令旗挥动,鼓声响起。
一万义军军士,分为前后两个方队,朝着西门冲去,他们的气势更加的恢弘。
城墙上面出现了密密麻麻的箭雨,不少义军军士倒在了箭雨之中,但更多的人朝着城墙的方向冲过去,弓箭同样呼啸着朝着城墙上面而去。
无数的云梯架起来了,一部分的义军军士已经抵达西门城门处,开始用木头撞击城门。
城墙上面泼下了滚烫的热水,一些义军军士惨叫着从云梯上面滚落,部分的云梯被明军推倒,摔在地上的军士,很少有人能够继续爬起来,但更多的云梯不屈不饶的架起来。
面无表情的刘文秀,第二次挥动气质。
又是一万义军军士发起了冲锋,依旧是两个方队,所不同的是,后面一个方队,大部分的军士是冲着城门去的,他们要击垮城门。
惨烈的厮杀在西门展开,其规模根本不是南门可以比较的。
几个军士脸色灰败的跑到了南门,上了城墙,径直到了参将的身边,大声在参将耳朵边说着什么,参将的脸色迅速的变化了。
走到李知府面前的参将,急促的开口了。
“大人,我们上当了,流寇进攻的主要方向是西门,现在西门马上就要被流寇攻破了。。。”
李知府的眼睛瞬间变得血红,盯着参将。
“西门不是有一万的军士守卫吗,流寇怎么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就攻破。”
“大人,流寇太狡猾了,进攻南门不过是他们的花招,他们进攻的重点在西门,本将没有想到,刚刚军士来禀报了,进攻西门的流寇,至少有五万人啊,可只有一万人守卫,他们不可能坚持太长的时间。。。”
“不要说了,马上从南门抽调五千军士,过去守卫西门,你亲自去指挥,要是西门丢了,让流寇进入了城池,你我都不要想着活命了。”
参将愣了一下,马上表态了。
“是,我这就率领五千军士过去增援,大人可一定要小心啊。”
李知府没有多想,点点头,此刻他根本就没有至于参将的表情。
参将率领军士下了城墙之后,没有走几步,马上对身边的亲兵下达了命令。
“西门留下三千人镇守,其余人全部撤往北面,马上上船。”
“将军,若是西门的军士撤不下来怎么办。”
参将摸着下巴,稍微沉思了一下。
“你说的是,西门的厮杀很是激烈,这个时候恐怕撤不下来,这样吧,派人到西门去看看,若是战况不对,就不要理睬了,马上往北门的方向撤离。”
说完这些,参将扭转马头,朝着北门的方向而去,麾下的军士,也跟随朝着北门的方向奔过去了。
西门的军士已经无法抵御流寇的进攻,一部分的流寇已经上了城墙,开始和明军厮杀,西门城门也摇摇欲坠,巨大的撞击声,等同于撞击军士的心,有些军士以萌生退意,不过这个时候,他们无法后退,唯有死守了,他们若是撤退,一样会遭遇到屠杀。
“轰隆。。。”
巨大的声响出现,城门终于被撞垮了。
看见城门被撞垮了,刘文秀毫不犹豫的举起了手中的帅旗,一马当先朝着城门的方向冲过去,身后的大军怒吼着跟随冲锋。
。。。
西门失守的消息,以及参将率领军士从北门撤离的消息,同时传到了南门。
李知府脸色苍白,眼里含着热泪,尽管南门还在他的手里,但襄阳府城已经失陷了,流寇冲进城之后,马上就会包围南门,到时候,他和所有的军士,都不可能逃离了。
李知府看着城墙上面的军士,正准备开口说话的时候,参将麾下的几千军士,突然朝着城墙下面而去,不管不顾尚在进攻的流寇了。
这是临阵逃脱,可是李知府已经无力阻止了。
身边剩下的就是守备衙门的军士,以及巡捕房的捕头和捕快。
李知府看着众人,神色惨然的开口了。
“诸位,襄阳府城失守了,责任都在本官,本官决心报效朝廷,有胆的跟着本官冲出南面,和流寇厮杀,想着保命的,现在就离开,本官不会责怪。。。”
南面突然打开,近两千人冲出来,其中有一千多的骑兵。
冲锋的明军气势不一般,他们瞬间和冲锋的义军军士交手了,其中有一个面容消瘦、身穿官府的中年人,一边冲锋一边还在大声的吆喝。
义军被冲的不知所措,一些军士不自觉的掉头朝回跑。
“不准后退,跟随我杀明军。。。”
一声怒吼出现,铁塔般的张献忠出现了,他胯下的枣红马也开始长嘶。
张献忠举起了手里的长矛,朝着明军冲过去,更多的义军军士跟随冲过去。
。。。
一个多时辰之后,南门和西门都安静下来了。
刘文秀来到了张献忠的面前。
“义父,北门逃走的明军,是不是追杀。”
“都是一些废物,不用追杀了,跟着我进城去,让兄弟们好好享受享受。。。”
第六百二十七章不同的态度
襄阳府城已经陷入到彻底的混乱之中,城内到处都是仓皇乱窜的人,一些士大夫和商贾,开始将家中的钱财掩埋起来,免得被他人抢夺了,至于那些混混无赖,则趁机走上大街,还是了毫无顾忌的劫掠。
张献忠率领义军进入城池,看到的就是这样的景象。
张献忠是粗人,脾气特别的暴躁,杀人不眨眼,按照他的意思,义军军士既然攻下了襄阳府城,那就要好好的享受,这所谓享受的背后,就是烧杀奸淫掳掠了。
以往张献忠也曾经这样做过,但刘文秀时常从中劝阻,特别是李岩辅佐李自成的时候,编写了诸多的民谣,让李自成的威望急剧的上升,刘文秀时常拿出这个例子劝解张献忠,要善待百姓,不要大开杀戒。
张献忠一句话让兄弟们好好享受,让刘文秀心头一紧,他明白这句话的意思,若是不能够及时的劝阻,襄阳府城将成为一座鬼城,到了那个时候,义军守住这里又有什么作用,再说这样的事情传出去了,外界会怎么看,就算是不在乎大明朝廷的看法,不在乎百姓的议论,可与闯王李自成比较起来,张献忠的名声岂不是大大的受损。
府衙和县衙都被包围起来,里面的官吏悉数被捆绑之后,押到了前院跪在地上。
襄阳府城已经被刘文秀派遣义军军士守卫了,不过刘文秀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那就是任何的军士都不准乱来,否则杀无赦,因为有了刘文秀的这个要求,所以襄阳府城慢慢的平静了一些,那些趁火打劫的地痞无赖。遭遇到义军军士的惩处,老实了很多。
进入府衙,张献忠看了看跪在地上的诸多官吏,挥挥手。
“看见这些人我就来气,不知道欺压了多少的百姓,全部拉出去砍了。一个不留。”
哀嚎的声音和求救的声音瞬间传出来,张献忠眼睛都没有眨,直接进入了大堂。
跟在后面的刘文秀,微微皱了皱眉,想要救下这些官吏,可能性不是很大了,不过绝不能够让府城内的老百姓遭殃,毕竟老百姓没有什么罪过。
坐在知府升堂的位置上面,张献忠哈哈大笑了。满脸得意,或许如此之快就拿下襄阳府城,他也没有想到,所以要好好品味一番。
就在张献忠坐下不久,一名斥候进入到府衙的大堂,跪在地上禀报了。
“大帅,军士包围了大明襄王朱翊铭的府邸,等候您的命令。”
郑勋睿兴奋的一下子站起身来。
“你们怎么知道是襄王朱翊铭。可不要糊弄我。”
“不敢糊弄大帅,军士发现了府邸门口的牌匾。抓住了门外守候的兵丁,询问清楚了。”
张献忠的脸上放光,大声开口了。
“好啊,我张献忠也抓住了大明的王爷,堂堂正正的王爷,哼。王爷算什么啊,还不是随我处置。”
说完这些,张献忠稍稍思索了一下,再次开口了。
“杀掉朱翊铭,我要让朝廷知道。我张献忠不是好惹的,朝廷杀害了我那么多的弟兄,这个朱翊铭到地下给死去的弟兄赔罪去。”
看见刘文秀站起身来准备开口,张献忠挥挥手。
“文秀,这件事情你不要插言,我已经决定了。”
刘文秀的脸色不是很好,张献忠进入到襄阳府城之后,首先杀掉了府县衙门的官吏,接着杀掉了襄王朱翊铭,不知道接下来还要杀多少人,要知道襄阳府城里面,有不少的士大夫和商贾,要是将这些人都杀掉了,那就等于是得罪了天下的士大夫和商贾。
义军曾经这样做过,换来的结局是得不到任何的支持,想想当年被郑家军逼迫的走投无路,只能够进入到大山之中,要不是后金鞑子突然杀入关内,恐怕义军已经被郑家军彻底剿灭了,不可能有目前的局面。
为了义军的未来,也为了义军得到更多的支持,刘文秀不会沉默了。
“义父,孩儿有话要说。”
“有什么就说,我知道你心软,不说出来不舒服。”
张献忠脸上的笑容消失了,明显不是很高兴。
“义父斩杀襄王朱翊铭,斩杀府衙和县衙的官吏,孩儿都没有插言,义父既然作出来这些决定,孩儿也只能够服从,但孩儿认为,绝不能够放任义军军士在襄阳府城内劫掠,那样义军将难以镇守襄阳府城。”
张献忠看着刘文秀,鼻子里哼了一下,他进城的时候已经说了,让兄弟们好好享受一下,要是按照刘文秀的意思,那大家就不可能享受了。
“文秀,你总是心慈手软,杀几个人怎么了,我杀的人还少了吗,难道说杀掉襄阳城内的士大夫和读书人,他们还能够翻天不成,弟兄们跟着我征战厮杀,出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