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传奇-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银子,最关键的还是银子。

这是郑勋睿无法回避的问题,就算是他今后进入朝廷之中,恐怕也不要想着朝廷能够拿出来多少银子,维持军队的开销,一切还是要依靠自身。(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dd微信公众号!)

第五十七章奥妙

ps:看《明末传奇》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郑勋睿苦着脸对杨贺算账的时候,一边的郑锦宏脸色苍白,若是维持一千精锐骑兵需要如此之大的开销,那还不如不要的好,谁能够承受啊。

杨贺也是嘴巴张的可以放进去好几个鸡蛋了,等到郑勋睿算账之后,他愣了愣,突然哈哈大笑了。

“少爷,若是按照您这等的计算,大明不可肯有骑兵了,不,不止是骑兵,就连步卒都不存在了,没有谁能够养活啊。”

郑勋睿有些发懵,看着杨贺没有说话,他这都是实实在在算出来的,绝不存在克扣军饷等等的事情,按说是没有错误的。

很快,杨贺脸色变得严肃了。

“少爷可知道,您的这种计算办法,表示这一千精锐的骑兵,每日里都在战斗厮杀,没有片刻歇息的时间,而且就算是每日都作战,也不需要如此庞大的开销。”

“哦,原来还有这等的缘故,那你说说,一千精锐骑兵,每年需要的开销是多少。”

“少爷如此认真,属下不敢打诳语,其一,这每人每月五两银子的军饷,如今尚无任何军队做到,就算是亲兵,也拿不到这么多,满打满算能够有三两白银,就不错了,就连知县老爷,每月的俸禄也就是五两银子。”

郑勋睿微微摇头。

“我看这已经是最少的,不能够再少了,知县大人每月五两银子的俸禄,那是明面上的,实际的收入绝不止这么多,否则活不下去,至于说其他的军队,我不管他们拿多少。”

杨贺看着郑勋睿,脸上闪过吃惊的神情。

“好,第二项开销,阿拉伯战马,少爷算的是八十两白银,若是需要这么大数量的阿拉伯战马,肯定不需要花费八万两白银,顶多就是五万两白银,每匹阿拉伯马五十两白银,还包括马鞍等物品,如此数量的阿拉伯战马,商贾会做生意的,属下曾经亲眼见过,商贾交易的阿拉伯马,每匹四十五两白银。”

“战马是一次性投入,购买之后就不再需要购买了。”

郑勋睿点点头没有说话,杨贺说的这方面的情况,他的确不知道。

“第三项开销,每匹战马每年一百五十两白银,这更不可能,就算是每日都喂食燕麦和黄豆,也不需要如此大的开销,况且战马需要草料,总是喂食燕麦和黄豆,战马吃不消,需要燕麦和黄豆的时间,就是在战时,每日里都用精饲料,需要悉心照料,但持续的时间不可能很长,属下按照少爷之想法,计算每匹战马一年开销,应该在三十两白银左右。”

“第四项开销,军士之器械、衣物等等,按照最高等次计算,每年四套衣服,器械包括长矛、倭刀、弓箭、弓弩等等,平均下来五两银子不够,大约需要八两银子,但器械同样是一次性的,不需要每年都购置,衣物也是两年购置一次,折合到每一年,二两到三两银子足够了。”

“属下如此算下来,组建一千精锐骑兵,开销需要十一万八千两白银,算上战马一年开销,合计十四万八千两白银,到第二年,开销九万两白银。”

“这还是按照最高开销计算的,实际的操作之中,不会超过十万两白银,其中占据最多的就是军饷了。”

杨贺欲言又止,好像要再次说到军饷的事情,见到郑勋睿没有开口,鼓足了勇气。

“军饷一事,属下还是要说,若是按照少爷的计划,军士食宿肯定是提供的,如此情况之下,就不需要每月五两的军饷,每月军饷达到三两白银足够了,军士自己的生活不需要消耗银子,三两白银能够养活家人。”

“少爷算得帐,属下不好反驳,可属下知道一件事情,关宁铁骑八千起兵,每年的开销不超过三十万两白银,若是按照少爷的算法,有了八千起兵,开销要达到八十万了,如此的开销,怕是无人能够承受。”

郑勋睿的眼睛里面闪过一丝寒芒,他记得和杨贺在游历之时有过交谈,说到过关宁铁骑,但没有深入下去,杨贺居然知道关宁铁骑的开销,看样子知道的事情是不少的。

关宁铁骑可以算是目前唯一能够和后金起兵面对面厮杀的军队了,其余的大明军队,都有着高度的恐金症,不会和后金骑兵面对面交锋,遇见了后金大军,迅速溜之大吉,只恨爹妈少生两条腿。

关宁铁骑八千军士,每年开销不过三十万两白银,看来这历史书上面记载的战马的巨大开销,还真的是有误导的意思,甚至有史书说了,一匹战马的开销相当于二十个军士,这要算起来开销,岂不是天文数字了。

郑勋睿苦笑着摇摇头。

杨贺顿时有些紧张了,他以为少爷不同意他的算法。

“杨贺,我还是要谢谢你,想不到这军中之开销,有着如此之多的蹊跷,我也只是道听途说,故而算出来了那些开销,想想大明号称百万大军,若是按照这等的开销来计算,全部的赋税投入进去,怕也是不够的。”

任何的事情都需要实际操作,纸上谈兵是没有作用的,用钱也是一样,若是你按照纸上的要求来进行,恐怕算账之后,很多事情都不敢做了。

想到父亲郑富贵耗费百两白银购买的阿拉伯马,想到自己在凤阳花费一百一十两白银购买的战马,郑勋睿几乎要抽自己耳光了,不过他也清楚,数量不大的交易,价格不可能便宜,再说阿拉伯马几乎都是走私,内地培育的很少,朝廷将养马的任务转嫁到百姓的头上,百姓吃不消了,也就没有谁愿意喂马了,所以数量如此之大的阿拉伯马,必须从海外运送过来,那是需要冒着极大风险的。

看着杨贺的神色缓和下来,郑勋睿再次开口了。

“军饷的事情,我考虑一下,不过我可不愿意看见克扣军饷的事情存在,日后我要是发现这等的事情,不管是谁,杀无赦。”

杨贺与郑锦宏离开之后,郑勋睿坐下来,拿起纸笔开始再次算账,这一次他算的很是简单,关宁铁骑八千军士,每年开销就算是三十万两白银,那么平静到每一个军士的身上,也就是三十八两白银左右,每个军士一年的军饷至少需要二十两以上的白银,剩下不足二十两白银,难道说战马的开销如此至少,这怎么都算不下来。

根据杨贺所说的开销,郑勋睿再次列出了清单,算来算去,他不知道该从什么地方省下来,好像每一笔都是必须的开销,想想维持一千精锐骑兵,每年开销接近十万两白银,这要是扩充到万人,开销岂不是百万两白银了,朝廷每年押解到府库的税赋银子,只能够维持三万多骑兵的开销。

这的确不大可能,骑兵的开销若是如此之大,不要是大明朝廷,后金也应该是养不活的,偏偏后金的骑兵异常骁勇,进入关内如入无人之境。

脑袋想的有些发晕,郑勋睿将纸笔放到一边,站起身来来对踱步。

忽然,他停下来了。

克扣军饷、亏空等字眼进入他的脑海,再想想后金满八旗每个牛录额真,麾下本来应该是三百人,但每次能够参加战斗的不过几十人,最多也就是抽调到百多人就不错了。

想到这里,郑勋睿的脸上再次露出苦笑的神情。

杨贺说的没有错,他算的也没有错,可惜他们都忽略了一个事实。

大明军队克扣军饷、虚报冒领的情况已经普遍,谁都知道,一个千户麾下应该是一千一百二十人,不管分为多少的兵种,至少人数应该是齐全的,实际情况是千户麾下能够有两百到三百人就不错了,其余的都是吃空饷,军官就靠着这个发财,杨贺刚刚说了,亲兵每月三两白银收入就很高了,那是因为没有克扣,实实在在拿到手了,至于说寻常的军士,每月能够拿到几钱银子,怕就算是不错了。

后金是因为不富裕,所以每个牛录额真麾下最多只有百多人,一般都是几十人,就算是维系这几十人的开销,都是非常困难的。

从这个方面来说,满打满算的投入,的确是不少的,朝廷根本吃不消,所以明太祖朱元璋实行了屯田。

朝廷不可能不知道各地卫所的情况,也知道下面克扣军饷和吃空饷的情况,那么多大臣可不是傻子,所以在军饷的拨付上面,绝不会按照正常的数目拨付,会减下来不少。

从朝廷就开始克扣军饷,下面就更不用说了,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无法打开的死结,导致大军的军队迅速衰弱,失去战斗力。

这应该就是其中的奥妙。

至于说八千关宁铁骑,每年开销三十万两白银,这也好解释,关宁铁骑的预算是这么多的银子,至于指挥官到底投入了多少的银子,会不会将其他方面的开销拉过来用,这是谁不知道的事情,按照正常的消耗计算,三十万两白银不大可能维系关宁铁骑的所有开销。(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dd微信公众号!)

第五十八章府学

ps:看《明末传奇》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正月二十五,郑勋睿不得不结束了训练,他必须要到府学去上课了。

接近十天的训练,让郑勋睿苦不堪言,只能够是咬牙坚持,要说洪家堡的八百青壮,身体都比他好很多,人家是常年习武的,就连这些人都累的每天就剩下睡觉了,更不要说他这个书生了,不过他咬牙跟着大家训练,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就算是有人偶尔说几句怨言,也会遭受其他人的训斥,人家郑公子都跟着训练,还有什么话说。

杨贺、郑锦宏、洪欣涛、洪欣贵和洪欣瑜等人更加辛苦,他们组织和参加训练不说,还要抽出时间来琢磨招式,杨贺是军人,知道战场上需要什么样的杀敌本领,他们之间的切磋,每天都要进行,而且要将这些招式进一步提炼,去掉那些花哨的招式,归纳简单实用的招式,接下来让所有人练习。

练习之中也能够总结归纳招式,看看什么样的招式能够更快更好的击倒对手。

这样的练习是非常难得的,也是郑勋睿高度重视的,尽管训练辛苦,可是他还是硬撑着和众人一起归纳招式,详细的记载下来,作为日后训练的必备课。

到底是习武之人,明白归纳招数的重要性,不到十天的时间,就总结出来了十二招。

灵机一动的郑勋睿,将这十二招归纳为洪拳十二桥。

从这个时候开始,洪拳十二桥成为所有人必须熟悉和娴熟运用的招数,不管是骑兵还是步卒。日后的大军,也依靠洪拳十二桥的招数,杀得对手魂飞丧胆。

陪着郑勋睿到府学去的,改成了洪欣瑜,至于说郑锦宏,重点的任务在于配合杨贺,对八百壮士进行训练,自身也要参加训练,洪欣涛和洪欣贵也要参与训练。

两人一人一匹阿拉伯马,从谷里镇家中到应天府府学,半个时辰的时间就足够了。

府学分为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生员,府试高中的生员在这里参加学习,准备参加八月份的乡试,另外一个层次是士大夫家中的子弟,他们在这里学习的目的是参加府试。

两个层次的待遇也不一样,生员参加学习,所有费用都是官府承担,士大夫家中子弟参加学习,费用自行承担。

应天府府学授课之人,被称之为儒学教授,从九品的官阶,儒学教授之下的训导,同样是不入流的,没有任何的品阶。

不过没有人会小看儒学教授,尽管品阶很低,属于所有品阶之中最低的,殊不知朝廷之中的中级殿大学士、建极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和东阁大学士,这些个职位也不过是正五品,但想成为内阁大臣,必须成为其中之一的大学士,其中内阁首辅就是中级殿大学士,因为这代表了你的学识。

文人治理的国家,对学识是非常看重的。

郑勋睿实在不想去府学学习,其实这样的学习,学不到太多的东西,儒学教授和当初的教谕先生一样,都是拿着书本,摇头晃脑念得非常投入,诸多的生员之所以去学习,看重的还是相互之间的交流。

官办的府学、州学和县学,尽管得到了众多读书人的认可,但教学模式是僵化的,也是无法突破的,可东林书院、应社和复社就不一样了,授课的时候,要详细讲解,还允许听课之人提出来问题,同时专门组织大家讨论,这种灵活的教学模式,很快得到读书人的认可,也就为东林书院等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要不是顺天府尹刘宗周特别提出要求,他才不会去,成为禀生之后,每月的禄米都是郑凯华帮忙去领取的,每月六斛粮食,折合一百二十斤,都是一些陈旧的大米,甚至发霉了,他根本就看不上,郑凯华刚开始还拿回家,后来干脆领取禄米之后,直接给了佃户。

其实要求他到府学去,说到底无非是他将来金榜题名了,还能够记得在府学学习,记得这里的老师,这在朋党林立的大明朝廷,是非常重要的,意味着首先就给他划分出来身份了,不管你做了多大的官,都必须尊师,在政治上靠拢,行为上靠近,抱成一团,唯有这样,朋党才有真正的发展基础。

一大早,郑勋睿和洪欣瑜就出发了。

府学上学的时间不长,每日辰时开始,午时就结束了,下午的时间自由安排。

郑勋睿的事情很多,他甚至不打算在外面吃饭,上课结束之后,就回到家中,八百壮士的训练他放心不下,春耕的事情也需要督促,再说建房也进入到尾声了。

一切都在慢慢起步,按照郑勋睿的计划超前发展,他穿越到崇祯年间一年多时间了,经历了崇祯元年和二年,如今走入了崇祯三年,更多的大事情将陆续出现,可这个时候的他还非常的弱小,就如同地下的种子,刚刚开始萌芽。

卯时三刻,郑勋睿抵达府学。

开学的日子,诸多的学子很早就到府学来了。

这帮学子中间,郑勋睿几乎不认识什么人,毕竟他是以县试案首的身份,才直接参加府试的,此次参加府学学习的有两百多生员,按照府学的规定,连续两次乡试落榜的生员,不得到府学学习了,不过这些生员可以继续参加乡试,这样就预示着八月份的乡试,应天府参加的人远不止两百来人。

郑勋睿的名气虽然很大,可是没有多少人知道他的长相,加上他是江宁县的禀生,和他一起参加县试的童生,明年才有资格参加府试,这也让他避免了很多的麻烦。

两个月的游历,加上近十天的训练,让郑勋睿看上去很是精干,身上少了一些读书人的味道,也显得更加的成熟,尽管他是最为年轻的,也没有引发太多人的注意。

郑勋睿也刻意的回避,府学的门打开之后,他将应天府的信札交给了守候在门口的训导,在训导惊奇的眼神注视之下,迅速牵着马来到后院。

郑勋睿是插班生,年前没有来学习,故而座位只能够在最后面。

和他情况一样的学子也是存在的,特别是那些早就成为生员的学子,还有半年时间就要参加乡试,这个时候到府学学习,和众人能够交流一下也是好的。

刚刚坐好,儒学教授就进入到学堂了。

偌大的学堂里面,坐着两百来人,儒学教授不可能关注每一个人,再说刻板的儒学教授,也不会刻意的关注某一个人,按说尚在正月,儒学教授至少可以问候一下诸多的学子,说说新年好之类的话语,可惜这样的情况不存在。

儒学教授没有多余的话语,拿出了书本,就开始诵读文章了。

诸多的学子早就翻开了书本,在上面做着记号。

儒学教授足足念了半个时辰的文章,抑扬顿挫,时不时的摇晃脑袋,看样子是深入其中了,可惜下面的学子可没有那么好的耐性,尚在正月,不知道多少学子还没有从春节的氛围之中拔出来,不少学子显得心不在焉。

郑勋睿看的只想摇头。

儒学教授的学问其实是深厚的,看一个读书人的学识如何,就看他念文章的水平,能够抑扬顿挫念出来,不停顿,断句准确,水平就很不一般,何况儒学教授一口气念了半个时辰。

若是组织学子讨论,儒学教授也一定能够提出来很多令人叫绝的观点,而且让诸多的学子心服口服,进而崇拜儒学教授,可儒学教授不能够这样做,他是朝廷的官员,一切都要按照朝廷的要求做,随意的讨论是绝对不能够做的,那样要是说到一些敏感的话题,要是学子随意的评论朝政,儒学教授无法回答。

所有儒学教授只能够按照固定的模式授课,不要说儒学教授,就连最下面县学的教谕,都是按照这样的方式授课的。

这让府学、州学和县学,成为了学子心目之中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本来以为儒学教授念了半个时辰的文章之后,会停顿一下的,至少让诸多的学子休息调整一下,谁知道这个时候,这位儒学教授翻开了另外的一篇文章,继续开始念了。

就连郑勋睿都顶不住了。

毕竟这段时间太辛苦,脑海里想到的事情太多了,疲倦是很自然的事情。

瞌睡慢慢上来了,看看前面,已经有不少人用手撑起了下巴,那些都是打瞌睡的学子。

郑勋睿也撑起了下巴,他的体质,在这些学子之中,应该是最为突出的,所以说他打瞌睡的本事更强,不会让外人看出来,加之坐在后面的角落里面,更是不会引起他人的关注。

儒学教授停止念书的时候,郑勋睿也准确的醒了。

“老夫看你们心不在焉,还在想着家中的酒宴吧,八月就是乡试,你们若是还想着过节,如何在乡试之中有突出表现,好了,今日已经上课一个时辰时间,老夫不留你们了,各自散去,明日准时上课。”(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dd微信公众号!)

第五十九章陈子龙

ps:看《明末传奇》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这位兄台,莫不是应天府小三元清扬兄。”

郑勋睿看着府学门口的抱拳行礼年轻人,刚刚儒学教授说放学的时候,众多学子一窝蜂的散去,郑勋睿放慢了脚步,都到众人都离开之后,才到后院牵马。

对于读书人之间的交流,郑勋睿已经没有什么兴趣了,与其将时间耗费在这些磨嘴皮子和吃喝方面,还不如回家去做一些事情,至少能够看看玉蜀黍和甘薯的播种情况,要知道这五百亩耕地,全部都是制种所用的,种植的时候,不能够有丝毫的疏忽。

同样抱拳行礼的郑勋睿,语气是平淡的。

“在下郑勋睿,字清扬,不知道兄台之名讳。”

“在下陈子龙,字懋中,松江府生员,久闻清扬兄大名,能够在此相见,三生有幸。”

郑勋睿的脸色微微变化了,他本来准备打过招呼之后,上马就走的,洪欣瑜就在不远处等候,可听见对方自我介绍之后,他停下了脚步。

“懋中兄是松江府生员,为何到应天府府学上课了。”

“在下到应天府拜会叔父,只是在这里借读几日,三月初就要回到松江府去的。”

“想不到懋中兄如此的勤奋,几日的时间,都在府学学习,在下真的是佩服。”

“清扬兄客气了,在下久闻清扬兄之大名,今日得见,大为吃惊,清扬兄如此年轻,才华出众,在下是望尘莫及。”

郑勋睿想到了什么,脸微微有些红,陈子龙既然是来旁听的,那么也是坐在后面的,肯定早就关注自己了,自己打瞌睡的举动,岂不是也被看见了。

不过郑勋睿有些奇怪,学堂有两百多人,自己在角落之中,陈子龙是怎么发现。

“在下和天如兄熟悉,到苏州之时,听闻了清扬兄的惊艳,后来专门拜会了淮斗兄,此次来到应天府,正是最好机会,故而想着专程拜会清扬兄。”

难怪,陈子龙见到了张溥和杨廷枢,那是肯定询问过自己长相的,所以才能够认出来。

“淮斗兄对清扬兄是大加赞誉,令在下很是崇敬,依照清扬兄之学识,今年乡试,定能高中,在下提前祝贺清扬兄了。”

郑勋睿脸上的神色有些奇怪,距离乡试还有半年的时间,如此早的祝贺,怕是空前绝后的,再说乡试和府试、县试完全不一样,就算是府试案首,乡试落榜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好多的生员,近十次的乡试,才能够高中,成为举人都已经有白头发了。

不过陈子龙的话语之中,透露出来一个信息,那就是杨廷枢的介绍,因为也要参加乡试,杨廷枢肯定要上课的,至少有四个月的时间不会来到应天府,再次来到应天府,就是准备参加乡试了。

“原来如此,在下和淮斗兄情同手足,懋中兄和淮斗兄熟识,也就是在下的朋友了,今日机缘巧合,在下请懋中兄饮酒如何。”

说着这些话,郑勋睿感觉到牙齿有些酸,他和杨廷枢说话,是不会如此文绉绉的,可惜第一次见到陈子龙,两人都是读书人,酸腐气息少不了。

“求之不得,今日是在下拜会清扬兄,自然是在下请客。”

正月的宴请很多,郑勋睿和陈子龙两人,加上洪欣瑜,也就是三人,没有必要到那些大酒楼,随便找一个小的酒肆就可以了,这样也随便很多。

郑勋睿进入酒肆的时候,看见陈子龙的深色自如,没有丝毫不适应的脸色,内心暗暗称赞,能屈能伸,难怪能够在历史上留下不小的名气。

历史上的陈子龙,与柳如是有一定的关系,有人说柳如是追求陈子龙遭遇拒绝,有人说陈子龙于柳如是之间有感情,不过后来抵抗后金而亡,两人没有能够最终携手。

不管是什么说法,陈子龙的名气总是有些大的。

但是对于陈子龙这样的人,郑勋睿是心生警惕的,不仅仅是陈子龙,应该是大明朝廷官吏,包括读书人,大都分为两类,要么是卑躬屈膝投降的,投降李自成也投降后金,如钱谦益和龚鼎孳之流,要么是壮烈殉国的,如陈子龙和史可法这样的人,这都是属于两个极端的,在穿越的郑勋睿看来,不一定是可取的,特别是后面的一种人,认识特别的顽固,誓死都要维护彻底腐朽的大明王朝,也不知道这是不是正确。

“清扬兄,在下敬你一杯,想到人生若只如初见,在下真的是神往。”

“懋中兄,我曾经说过,诗词歌赋之类的,无非是相互交流的时候,助兴而已,其实我是不愿意沉湎之中的,刚刚懋中兄若不是提到淮斗兄,我很可能径直回家去了,其实我这人,生性直爽,更愿意无拘无束,高兴的时候,愿意和朋友分享,难过的时候,愿意独居一室。”

郑勋睿的话语突然变得随便和犀利,这让陈子龙很是吃惊。

看了郑勋睿好一会,陈子龙的脸上露出了微笑。

“清扬兄果然是爽快人,第一次见面,就能够如此直言,我是领教了,其实我也明白,清扬兄和淮斗兄之间,肯定没有那么多的客套,淮斗兄曾经说过,清扬兄虽然文采满腹,但不喜欢炫耀,更不喜欢听见他人的吹捧,今日见到,我是真的相信了。”

郑勋睿的脸上也露出了微笑。

他主动出击,试探陈子龙,就是想着看看历史上的陈子龙,是不是真的那么直爽,是不是真有豪气,要是也和龚鼎孳一样文绉绉的,甚至有些见贤妒能的性格,那就不用结交了。

至于说今后怎么发展,如今是想不到那么多的。

“懋中兄这杯酒,我喝了。”

一杯酒下去,后面的交谈,就随便很多了,聊的都是一些趣事,陈子龙绝口不提郑勋睿的文章,郑勋睿也不夸奖陈子龙的文采。

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未时二刻。

郑勋睿没有耽误时间,稍微洗漱之后,径直到山谷之中。

训练正在进行,按照计划,这个时候是联系洪拳十二桥的时间,尽管说招式基本都定下来了,但是依旧需要不断的改进,这方面郑勋睿倒不是很着急,毕竟洪家堡的八百壮士,全部都是练家子,吸收消化的能力是很强的,一旦招式出现变化,他们很快就能够吸收,进而娴熟的运用。

困难的方面,还是兵器,倒不是说没有兵器,而是郑勋睿目前不敢购买兵器,那样会被视作造反,好在洪家堡的人,大部分都有兵器,尽管兵器的种类多种多样,可从中挑选出来长矛、长柄眉尖刀、倭刀和弓箭,还是没有问题的。

这方面郑勋睿做出了严格的要求,日后骑兵所能够使用的兵器,只能够有三类,分别是长矛、长柄眉尖刀,弓箭,其余的一律都不能够拥有,至于说倭刀,那是步卒的装备。

长柄眉尖刀,这是大明骑兵最常见的兵器,长度一百六十公分,其中刀刃长六十公分,刀柄长度为一米,长柄眉尖刀具有刀和矛的双重优势,能够劈砍,又能够突刺,重量也小,便于携带。

大明骑兵很少使用长矛,也就是长枪,从重量和长度方面来说,长矛重于长柄眉尖刀,施展的时候,一般都需要双手,有些耗费体力,需要更高的技能,也不是很方便。

但众人都忽视了最重要的一个方面,长矛的威力远远强于长柄眉尖刀,短兵相接的时候,长矛可以将对手挑到半空中,长柄眉尖刀只能够将人砍落马下。

洪家堡的八百壮士,将要被郑勋睿打造成为最精锐的骑兵,肯定是要使用长矛的,不会使用长柄眉尖刀,至于说今后扩充的骑兵,那是另外的事情了。

弓箭是骑兵必备的,也是杀伤力最大的武器,甚至强于火铳,骑兵最大的优势就是机动性,速度快,骑兵张弓搭箭,准确的射击,可以令对手瞬间崩溃,甚至没有还手之力,后金的骑兵,在这方面是占据巨大优势的。

强悍的骑兵,必须具备三大优势,第一是速度快,甚至能够达到传说之中的日行千里,这样能够出其不意的打击和突袭对手,第二是箭术高,基本做到弹无虚发,每一箭射出去,都有对手应声倒地,这会令对手恐惧,第三是功夫深,短兵相接的时候,让对手五还手之力,这样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奠定胜局。

不客气的说,后金的骑兵都达不到这样的程度,有战马的原因,也有个人的因素。

郑勋睿的目的,就是将这八百壮士,训练成为具备三大优势的骑兵。

最为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