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传奇-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的愿意追随公子身边。”

年轻人说话很直爽,不拐弯,这听起来有些刺耳,不过郑勋睿是明白的。让他感觉到吃惊的是,昨天下午,他们的速度加快,走了一百多里地,歇息的地方,距离凤阳府城不过两百里地,相信不要天黑就能够赶到了,这么长的距离,这个年轻人肯定是徒步赶来的。

“你是怎么追上我们的,足足一百多里地啊。”

“小的一路奔跑过来的。”

郑勋睿愣住了,他身后的杨贺也愣住了。

杨贺是看见郑勋睿走出来,跟着出来的,毕竟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做什么事情都要小心,出现了差错,后悔就来不及了。

稍稍愣了一会,郑勋睿慢慢开口了。

“暂时不说其他事情,先吃早饭。”

吃完早饭,骏马也喂好了,出发的时间到了。

郑勋睿拿出了一个小包裹,里面包着饭团、馍馍、熟肉和一壶清水。

“我暂时没有询问你任何情况,你既然想着跟随我,那好,今日我们赶到凤阳府城,住宿在聚来客栈,明日早间,若是能够见到你,那你就跟随在我身边,若是你觉得吃不消,那就回到你母亲的身边去。”

年轻人点点头,进入房间去稍微歇息去了。

郑勋睿和众人出发了。

这一天的行程比较轻松,越是靠近凤阳府城,看见的人越多。

凤阳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家乡,是大明的中都,与北都北京和南都南京并成为大明三都,凤阳属于南直隶管辖,设立巡抚,这里同样有皇宫,皇宫和巡抚衙门,全部在凤阳府城之内。

特殊的地位,决定了凤阳府的热闹。

官道也是越来越好,比起徐州和淮安境内的官道,强了很多。

聚来客栈在凤阳府城之外,属于郊区,不过也很热闹了。

到了凤阳城郊,杨贺的情绪明显放松了一些,这样的地方是不可能存在匪患的。

一夜歇息之后,卯时,郑勋睿准时走出了聚来客栈。

令他不敢相信的是,年轻人居然站在客栈的外面,身上还带着黄沙,风尘仆仆的样子。

“公子,小的按照约定,赶到了聚来客栈。”

“厉害啊,你就跟随在我身边吧,今日到凤阳府城,还要为你购买骏马,否则你总是这样赶路,我都吃不消了。”

郑勋睿暂时没有询问任何的情况,带着年轻人进入客栈,开始吃早饭。

年轻人的饭量很不错,吃饭的动作也很利索。

吃完早饭,回到房间,年轻人跟着进来了。

“要是我预料不错,你是练家子,而且你们全家都应该是练家子。”

年轻人看着郑勋睿,目瞪口呆,他不知道郑勋睿是怎么看出来的,不错,他们全家都是练家子,不仅仅是他们家,包括他们那个村子,绝大部分都是练家子。

“这没有什么奇怪的,你有着如此的身手,两日的时间,三百多里地,你能够凭着双腿奔袭下来,平常人是做不到的,除非是长期锻炼之人,而且我从你的表现来看,你依旧能够坚持,那就是从小就锻炼的结果,好了,你就在这里展露几手,让我看看。”

年轻人没有推辞,对着郑勋睿抱拳行礼之后,开始打拳。

拳头挥出,竟然有呼呼的风声,这让郑勋睿脸色微变,年轻人的腿部动作不多,手部的动作不少,拳法刚劲有力,步稳势烈。

郑勋睿的脑海里瞬间冒出一种拳法:洪拳。

传说洪拳为宋太祖赵匡胤所创,当年赵匡胤凭着三十二手洪拳定天下,当然这样的传说有夸大洪拳的意思,但年轻人展示出来的洪拳,手上的动作多于脚上的动作,这是战场上厮杀所需要的,其实从历史典故来看,洪拳最初是适合军队之中推广的,相传有专门的俗语形容洪拳:洪门一头牛,打死不回头。

不过后来洪拳出现了很多的分支,慢慢开始出现改变了。

不到一刻钟,年轻人收身,稳稳站住,额头上出现汗滴,脸色微红。

郑勋睿脸上的神色变得舒缓,他感觉到自己的运气太好了,凭着那种不一般的感受,居然招徕到了壮士,既然这个年轻人是练家子,家族也是练家子,那他就可以招徕足够的人了,至于说安置这些人,暂时没有多大的问题,家里有五百亩耕地,让这些人来耕种土地,是完全可以容纳的,而且耕种玉蜀黍和甘薯种子,养活家人绰绰有余。

“好,从现在开始,你就跟随在我身边,待会我们到马市去,找寻一匹骏马,我的情况如下,郑勋睿,字清扬,南直隶江宁县人,接下来说说你的情况。”

“是,公子,小的洪欣瑜,习武之人,没有取字,家里没有那么多的讲究。”

郑勋睿的脸色再次出现变化,果然是洪家,应该说到这个时候,洪拳尚未正式成型,也没有完全成为一种派系,真正洪拳发扬广大,还应该是在几百年之后。

午时,洪欣瑜已经拥有一匹阿拉伯马。

凤阳的马市,还是很热闹的,骏马也不少,但是价格都很高,一匹阿拉伯马,包括马鞍等物件,价格达到一百一十两白银,这样的价格,绝不是寻常百姓可以望向的。

回到客栈,洪欣瑜的精神已经恢复了。

大概是猜到了洪欣瑜的身份,杨贺有些不服气,也觉得郑勋睿对外人太舍得了,要是这个洪欣瑜骑着阿拉伯马跑了,那损失就大了。

郑勋睿看出了杨贺的不满,他也想试试,洪欣瑜这种尚未完全自成一派的洪拳,究竟是不是适合在战场上发挥作用,要知道很多的拳术,舞起来很好看,其实是花拳绣腿,根本没有任何的作用。

趁着杨廷枢等人歇息的时候,郑勋睿将杨贺、郑锦宏和洪欣瑜三人叫到了一起。

“杨贺,你已经认识洪欣瑜了,你们两人的身手都不错,就在这屋里较量一下,点到为止,都要拿出真本事,比试之后,我还有问题。”

洪欣瑜有些吃惊,但还是摆出了架势。

杨贺是军人,当然是按照军中的那一套来对付洪欣瑜。

让郑勋睿没有想到的是,仅仅六十息的功夫,也就是一分钟左右的时间,杨贺就败下阵来了,不服气的杨贺再次冲上去,这一次时间更快,半分钟左右,杨贺败了。

郑勋睿脸上带着笑容,举起了手,示意两人停下来,同时要郑锦宏带着洪欣瑜去洗漱。

屋里就剩下郑勋睿和杨贺两人。

“杨贺,洪欣瑜是练家子,你就服气吧,我刚刚说过,有问题要问你的,洪欣瑜所展示的拳术,是不是厉害。”

杨贺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滴。

“下盘很稳,的确是不错,难怪了,原来是练家子。”

“洪欣瑜展现出来的拳术,在军中练习,可有作用。”

杨贺的脸色微微变了一下,开始仔细思索洪欣瑜的所有动作。

半刻钟之后,他开口了。

“肯定有用,若是军士能够学会这些拳术,战斗力一定大大增强。”

杨贺离开之后,郑勋睿再次陷入到沉思之中。

这个时代,家传的拳术是不会轻易外传的,洪欣瑜家族拥有的拳术,可以用来保护他,但是不是愿意传授给军士,那就是说不清楚的事情了,再说练家子有着其独特的家风,性子往往是高傲的,强压很有可能出现不好的效果,唯有以情动人,才有可能的。

也就是这个时候,他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将洪欣瑜的家人悉数接到江宁县去,距离春耕的时间不长了,既然洪欣瑜的家人都成为流民,那么他们村子肯定是遭遇灾荒,活不下去才出来流浪的,如此情况之下,让这些人到江宁县,能够很好的安置,同时能够笼络更多的人。

想到兴奋的地方,郑勋睿在屋子里走来走去,其实从军队战斗力来说,南方的军士的确比不上北方的军士,特别是辽东汉人最为突出,因为地处严寒的地方,从小就要锻炼,才能够很好的生存下来,所以辽东汉人体质都是很好的,南方不一样,气候条件好很多,最大的劳动就是种田,至于说打猎等事情,一辈子可能都不会有。

有了洪欣瑜这样的人才,郑勋睿就有办法训练出来非同一般的军队了。

人才和钱,这是一样都不能够少的,钱财方面,办法还好想一些,人才就难了,找不到就是找不到。

想不到一次偶然的举措,招纳到了真正的人才。

第五十二章决定

ps:看《明末传奇》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求收藏,求点击,求推荐票,求读者大大的支持。)

十一月二十八日,郑勋睿一行回到了南京。

吃饭之后,杨彝和顾梦麟告别两人,他们还要去拜访一些朋友,逗留一两日之后,就会回家去了,马上就是腊月,他们也要回家过年了。

郑勋睿带着郑锦宏和洪欣瑜,也准备回家去了,这一次出门游历,足足两个月时间,到了南直隶的苏州、常州、镇江、扬州、淮安、徐州、凤阳和滁州等地,收获还是很多的,安全回家是最为高兴的。

回来的路上,杨贺一直和郑锦宏在一起,也不知道两人说了一些什么。

和杨廷枢告别之后,郑勋睿骑马在最前面,郑锦宏和洪欣瑜跟随在后面。

很快,郑锦宏拍马来到郑勋睿的身边。

“少爷,杨贺叫我给少爷传话,他想到少爷身边,不想留在京营了。”

“哦,杨贺是军人,我怎么能够收留啊,他的户籍归兵部管辖,哪里是我能够做主的。”

“杨贺说了,这件事情,只要少爷给杨公子说了,就一定能够做到的。”

郑勋睿微微点头,的确,杨廷枢的爷爷杨成是南京兵部尚书,做这样一个小的决定,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关键是这个杨贺,是杨成亲自挑选出来的,本事的确不错,杨成是不是舍得放,自己虽然和杨廷枢关系不一般,但杨廷枢不一定能够说动杨成,如今这个时代,长辈在家中是有着绝对权威的,更不要说官宦之家了。

杨廷枢回家之后,第一时间去给爷爷禀报游历的收获。

杨成听的非常仔细,特别是牵涉到郑勋睿的事情,哪怕是细节都要询问。

杨廷枢说到郑勋睿对结社结党的认识,杨成追问了好几遍,几乎是知道了郑勋睿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而且还要求杨廷枢将这些话语写下来。

“淮斗,我没有和清扬直接接触,但是他在苏州的表现,我还是知道一些的,听你说了之后,印象更深了,我早就说过你,不要加入到什么应社之中,你看看清扬,年纪比你小,可对结社结党有如此深刻之认识,很不简单,还好清扬影响到你了,让你有了退出应社的想法,我是支持你的,皇上对朋党是深恶痛绝的,内阁大臣如同走马灯一样调整,几乎都是牵涉到阉党了,你日后也是要进入到朝廷之中的,若是牵涉到了阉党,自身吃亏是小事情,有可能牵连到家人的。”

杨廷枢的脸色发白,他没有想到那么多,主要想的还是郑勋睿关于结党结社的评价。

“清扬不简单啊,小小年纪,居然有着如此深远之认识,我是没有想到啊,此次出门游历,你和清扬朝夕相处两个月的时间,想必你们之间的关系是很不错的,有关结党结社之评价,有关对张溥、杨彝甚至是钱谦益等人的看法,若不是特殊的关系,郑勋睿是不会说的,这等的关系,你们一定要延续下去。”

就在杨廷枢站起身来,准备离开的时候,杨成再次开口了。

“淮斗,有三件事情,你可以私下里告诉清扬,第一件事情,原兵部右侍郎杨镐,因为萨尔浒大败,被关押在大牢之中,九月底被朝廷诛杀,第二件事情,右都督毛文龙被兵部尚书、右副督御史、蓟辽督师袁崇焕以通敌罪被斩杀,第三件事情,兵部尚书孙承宗复出,依旧是镇守辽东。”

杨廷枢脸上露出奇怪的神情,这些都是朝廷之中的事情,告诉郑勋睿有什么必要。

看见了杨廷枢脸上的神情,杨成微微叹了一口气。

“好了,你按照我说的去做就行了,其他方面,不需要问那么多,距离乡试不足九个月时间了,你的主要经历要放到学业方面了,乡试若是不能够高中,我饶不了你。”

杨廷枢不敢再说什么,连忙退出了房间。

回家之后,洪欣瑜拜见了郑富贵、马氏和孙氏等人,认识了郑凯华,也很快弄清楚了郑家的基本情况,他万万想不到,郑勋睿居然是应天府的小三元,这可是有功名的读书人。

晚间歇息的时候,洪欣瑜来到了郑勋睿的卧房。

“欣瑜,回到家中之后,不用那么客气,这里就是你的家了,日后你每月的工钱,和郑锦宏一样,也是十两银子。”

“小的能够跟随在少爷左右,就很满足了,不敢期盼那这么多的银子。”

“这事不用争议了,前些日子,你到我的身边很匆忙,一时间有些事情没有想那么细,如今想起来了,有几件事情,我想问问你,你要如是回答。”

洪欣瑜点点头。

“第一件事情,你们的家乡遭遇了三年的灾荒,想必是连续三年的颗粒无收,还要上缴赋税,故而让你们都难以支撑,出门找寻生路的,是这样的情况吗。”

“是的。”

“第二件事情,既然你们家乡遭遇到了如此之大的灾荒,那想必就不是你一家是如此之情况了,肯定整个的村镇都陷入到其中,当然,除开那些士绅富户。”

“是的。”

“第三件事情,说说你们村子有多少户,遭遇灾荒的有多少,被迫离开家乡的有多少,越详细越好。”

洪欣瑜看着郑勋睿,发现郑勋睿的脸色很是严肃。

“回禀少爷,小的家乡叫做洪家堡,一共有一百一十七户,其中一百一十五户都姓洪,全部都是习武的家庭,三年灾害下来,原来储存的粮食都吃完了,家家户户都无法承受了,很多人都出门去想办法了,其实出门也不行,没有路引,官府就要追查,弄得不好性命都丢失了,小的家人若不是得到少爷的帮助,也不知道是什么结局。”

郑勋睿微微点头。

“这是我考虑不周,当时没有想到,这样吧,你明日回去,告知老人家,让洪家堡一百一十七户全部都搬迁到江宁县谷里镇,就在我家租种土地,这灾害也不知道还要持续多长的时间,若是明年还是遭遇灾害,岂不是都没有活路了,江宁县的气候好一些,在这里来种地,总是能够想到办法的,虽说此举让洪家堡的人都离开了家园,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洪欣瑜瞪大了眼睛,看着郑勋睿,他以为自己听错了,一百一十七户全部都搬迁到江宁县来,那可不是小事情,郑勋睿可没有义务帮助洪家堡的人。

“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如此多的人户,想要官府开出来路引,也是不现实的事情,徐州距离江宁县千里之遥,路上至少需要二十日以上的时间,你给每家带去十两白银,这样能够应付路上的所有开销,到了江宁县之后,每家再行领取十两白银,用于搭建房屋,维持生活,至于说日后怎么安排,下一步再说。”

三天四夜的时间,洪欣瑜几乎没有歇息,赶回了洪家堡。

看见骑着阿拉伯马回到家的洪欣瑜,老婆婆的脸色不好看,不过洪欣瑜说出了回来的理由之后,老婆婆陷入到沉思之中,仅仅半天的时间,老婆婆就要求洪欣瑜,请来洪家堡几位有声望的老人。

老婆婆的神情,和遇见郑勋睿等人的时候完全不一样了,拿着黄金白银,她没有仅仅顾全自家,而是购买了五十石粮食,回到洪家堡,将大部分的粮食都分到各家各户去了,如此情况之下,绝大部分的人都纷纷回家了。

老婆婆的声望,瞬间升上去,加之以前就有一些权威,如今说话更是算数了。

“诸位乡亲,老身说到的事情,你们都知道,这些粮食从什么地方来的,你们更是知晓,洪家堡之人,都是习武之人,习武之人有恩报恩,有仇报仇,恩怨分明,郑公子乃是洪家堡最大的恩人,更是考虑到洪家堡之未来,让所有人户都搬迁到江宁县,小三儿带回来了一千多两白银,每家十两白银,就算是不愿意搬迁之人户,拿到十两白银之后,郑公子也不勉强,到了江宁县之后,每家还要给与十两白银,安家落户,这样的恩德,老身不知道该如何报答,老身之意见,所有人户全部搬迁到江宁县。”

老婆婆的眼睛里面,射过一丝的光芒,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郑公子肯定是有所想的,但想到路上遇见郑公子的情形,看看洪欣瑜得到的待遇,老婆婆相信郑公子。

没有谁反对,连续三年的灾害,让所有人都失去了信心,搬迁到江宁县无所谓,习武之人四海为家,祖上都是这样,如今再次搬迁,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情。

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家里没有多少的东西,按照统一的要求,十二月二十四之前必须要赶到江宁县,老弱妇孺悉数乘坐马车,青壮则是徒步,就当作是平常的练习。

洪家堡的人口其实不少,延续下来的习武之风,让绝大部分人的身体都很是强悍,加之前些年这里的条件不错,嫁进来的女人也不少,故而这次的搬迁,尽管只有一百一十七户,但阵势还是不小的。(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dd微信公众号!)

第五十三章搬迁

ps:看《明末传奇》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父亲,孩儿早就计划好了,洪家堡的一百一十七户人家,若是全部都到江宁县来了,就耕种家里的耕地,这些耕地,全部都是制种地,要求完全不一样,每户人家能够种植三亩地,就算是很不错了,原来的佃户,每户同样是三亩地,一定要种好。”

“这三亩地,必须精耕细作,不能够有丝毫的疏忽,从播种的那一日开始,就不能够出现丝毫的差错,孩儿计算过了,全程的精耕细作,产量可以大幅度的提升,至于说制种田之种植办法,孩儿已经写好,各家各户按照这个要求耕种,必然没有问题。”

“至于说收益,孩儿也大致计算过了,种植两百亩甘薯,每亩的产量可以达到二十石,其中可以用来制种的至少达到十八石,每五斛售价十两白银,可以收入七万二千两白银,种植三百亩的玉蜀黍,产量达到五石,其中可以用来制种的至少达到四石,每亩田需要两斗五升玉蜀黍种子,售价为二两白银,可以收入九万六千两白银,两者相加,十六万八千两白银。”

“制出来的种子,甘薯能够种植两千亩,玉蜀黍能够种植五万多亩,仅仅能够满足谷里镇和陶吴镇的需要,销量是绝对不愁的,再说明年诸多的士绅富户种植了玉蜀黍和甘薯,得到收成之后,肯定会抢着要种子的。”

郑福贵看着郑勋睿,脑子有些眩晕,今年收入达到了五万两白银,他已经是谢天谢地了,想不到来年可以达到近十七万两白银,这是什么概念,土地里面能够有这么多的收入,亘古未有。

“开支方面,孩儿也算过了,所有佃户,必须要定下奖惩措施,所有种植的甘薯和玉蜀黍,悉数都要上缴,每家佃户保底的收入为一百两白银,甘薯产量达到二十石,或者玉蜀黍产量达到五石,结算时给一百五十两银子,如此计算,满打满算,一百七十户佃户,需要二万五千五百两银子,算上其他的开销,开销三万两白银,收入还有十三万八千两白银。。。”

郑勋睿说完之后,郑福贵没有丝毫的犹豫。

“好,就听你的,我马上来安排,原来的佃户,每户保留三亩地,其余的全部腾出来。”

说完之后,郑福贵忽然想到了一件事情。

“清扬,我打算继续租赁一些土地,你看如何,这样收入岂不是更高了。”

郑勋睿微微摇头,这个问题他不是没有想过,目前还不是扩大经营规模的时候,不是他不想赚钱,而是难以保住秘密,只有等到洪家堡的人户来了,训练出来一支强悍的准军队之后,他才敢继续扩大经营规模,尽量多的赚钱,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想要笼络洪家堡的人户,需要时间,不能够过于着急。

“明年再说吧,制种也是非常辛苦的,父亲怕是到时候忙不过来的,孩儿要参加乡试,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时间的。”

“好,好,听你的,明年再说。”

“父亲,孩儿说的阿拉伯马,不管多高的价格,明年九月份一定要购买五百匹,孩儿有用的。”

“清扬,我不是心疼银子,五百匹阿拉伯马,最多不过五万两白银,没有问题,关键是被官府发现了,会问罪的。”

“这个问题我来解决,明年九月之后,相信就没有多大问题了,此外今年要大量购买燕麦和黄豆,从四川和湖广等地购买,价格便宜很多,骏马尽量少喂草料。”

郑福贵倒吸一口凉气,五百阿拉伯马,算上喂养的费用,开销不小,不过和每年能够赚取到的银子来说,这又不算什么了,再说五百阿拉伯马,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洪家堡的搬迁,在洪欣瑜回到家乡两天之后就开始了,出发的时间是腊月初四,计划腊月二十三赶到江宁县。

因为有银子了,洪家堡的人家,雇佣了大量的马车,因为雇佣的马车多,价钱方面也便宜一些,从洪家堡到江宁县,每辆马车十两银子,雇佣了三十辆马车,老弱妇孺全部都在马车上面,至于说家当,几乎没有什么了,该要变卖的,低价变卖了,携带随身的衣服和必须的生活用品就足够了,但每家每户的刀剑长矛,全部都包裹好了,这是习武之人不能够少的东西,绝不会变卖的。

临走之前,老婆婆将三个儿子全部交到了跟前。

“娘敢断言,郑公子是要做大事的人,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你们父亲留下的嘱咐,郑公子是洪家堡的恩人,没有郑公子,洪家堡怕就要灭掉了,日后不管郑公子有什么要求,你们都要照做,洪欣瑜已经在郑公子身边,洪欣涛、洪欣贵,你们两人日后也跟随在郑公子的身边,洪欣瑜每月十两银子,这工钱太高了,娘不知道怎么说,洪欣涛,你是家中的老大,要做出榜样,郑公子今后就是你们的主人,明白吗。”

三人全部都跪在了老婆婆的面前,点头答应了。

“洪欣瑜,你骑马赶快到江宁县去,告诉郑公子,洪家堡一百一十七户,一千四百零四口人,全部都到江宁县,你要特别告诉郑公子,一千四百零四口人之中,十五岁到四十岁的青壮有八百人左右,至于说洪欣涛和洪欣贵的事情,不需要工钱,就在郑公子的身边。”

搬迁是悄无声息的,夜间出发,习武之人能够吃苦,老弱妇孺全部都乘坐马车,不需要耗费什么气力,粮食方面有充足的保证,这就能够保证队伍的速度。

看着风尘仆仆的洪欣瑜,郑勋睿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洪家堡全部人户都搬迁来了,这是他没有想到的,特别是说到一千四百零四口人之中,有近八百的青壮,他对老婆婆的印象瞬间改变了,这位老婆婆不简单,知道自己肯定是有想法的。

习武之人,历经风波,能够看透很多事情,若不是连续遭遇到灾荒,洪家堡的人也不可能离开家园,也许继续留在家乡,想想中华武术能够代代传承,习武之人若是不能够明白世事艰难,不能够巧妙的规避风险,几乎不可能将武术传承下来。

老婆婆将三个儿子全部安排到他的身边,这也是表示忠心的体现,郑勋睿是不会拒绝的,他的身边有了洪家三兄弟,安全能够得到最大的保证了。

郑勋睿很果断的表态,洪欣涛和洪欣贵都来到他的身边,每月同样是十两银子,一钱都不少,这点银子郑家还是拿得出来。

耿直的洪欣瑜,看着郑勋睿,说不出话来,只是眼睛里面,迸射出坚定的光芒。

郑家开始购买大量的木材,这是建房必备的材料,同时,在耕地的附近,也购买了五十亩山地,洪家堡的人户来了之后,将在这里统一构建房屋,山地不是很值钱,再说郑家有种子出售,别人也是愿意出售的,结交好关系之后,能够顺利购买种子。

郑家的佃户齐上阵,腊月没有什么事情做,他们开始整理山地,除掉一些大石块,集中放到一处地方,当然建房的事情,只有等到洪家堡的人来了之后,才可能开始的。

这些佃户的耕地虽然减少了,但是得知东家每年给与的报酬之后,感激涕零,要是有了那么多的银子,那就可以顿顿吃上白米饭了,绝不用担心生活了。

带着感激的心情,他们格外的卖力,再说少爷的本事,他们也是知道的,应天府小三元,这不是天上的文曲星是什么,跟着少爷做事情,肯定不吃亏的。

腊月十八,五十亩的山地全部被整理出来了。

接下来就是划分每一家的宅基地,这个事情难度不是很大,每家每户占据的宅基地,都在四分地左右,足够大了,洪家堡的人,对住宿要求不是很高。

洪欣瑜每天都跟在郑勋睿的身边,看着佃户每天整理山地,他知道这里是用来建房子的,随着大量的木材被运到山地附近,洪家堡的人眼看着也要到了。

腊月二十三,午时。

三十辆马车全部都到了。

腊月二十四午时,所有的青壮全部都到了。

郑家开始忙碌起来,就连马氏和孙氏,也帮着厨房做饭。

老婆婆带着两个儿子,还有五位老人,亲自来到郑家道谢。

看着老婆婆准备跪下的时候,郑勋睿连忙一把拉住了老人,让别人给自己下跪,那是要折寿的。

每家十两银子,迅速发放到位,地方早就划好了,剩下的就是建房子了。

习武之人就是不一样,歇息了一两日之后,开始建房。

尽管马上就是春节了,不过为了能够住上舒适的房子,每家每户都是老少齐上阵,毕竟暂时住在郑家和佃户的家里,不是长久之计。

人多力量大,江宁县大部分的木匠都被请来了,反正能够拿到银子,谁不干。

到正月底的时候,大批的房子建起来了,不少人户已经搬进了尚未完全修建好的房子里。

不过这个时候,也进入到春耕时节了。(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dd微信公众号!)

第五十四章要的是人才

ps:看《明末传奇》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清扬,你可真的厉害啊,这都是哪一出啊,眼看着就要过年了,一下子来了这么多的佃户,你能够安置下来吗。”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好人做到底,我给了他们银两,用完了怎么办,你也知道的,徐州那边的灾荒太严重了,还不如让他们到江宁县来种地,这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