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江山争雄-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行为,并且传达皇帝传来的密旨和军令,必须照办,否则就是抗旨,即便打赢,但违反皇命,也是死罪。
隋炀帝由此对全部三十军‘亲授节度’,实行指战,故而他是战场最高统帅,前方作战军令都有他一人发出。
罗昭云闻之后,心中冷笑,军情瞬息万变,古代没有电话和无线电报,传递军令会有时间差,形势早已改变,如此打法,不败才怪了。
第0358章 兵临辽水
大隋讨伐高句丽,已经势成骑虎,难以更改了,各路军马相继到齐,只等大军开拨,铁骑杀入高句丽的边境。
这一日,隋炀帝登坛封将,告天祭旗,十万大军排列成阵,参与这次仪式。
关于开战原因,隋炀帝已经命虞世基写好了诏书告文,洋洋洒洒近千字,主要可以概括两点,一是大隋建立天下秩序,万国来朝,而高丽竟敢不来,并且执迷不悟,联合契丹、靺鞨侵略边境,使我华夏旧壤为夷类;复又拥塞道路,遏夺来朝使节。
其二原因,直接抨击高句丽内政的暴虐,表示大隋要“吊民伐罪”,以天下共主之尊御驾亲征,替天行道,用以完成其父皇原先未克的构想,这个夸张成份居多,因为对高句丽内政并不了解,纯是找茬的借口。
大军浩荡,一军间隔一军,首尾相继,鼓角相闻,旌旗连绵近百里,这等壮阔之事,开历史之最,古史都称:近古出世之胜,未之有也!或许,前秦苻坚出师南征的盛况能够比一比,但人数五十多万,也少了近半。
三十军子涿郡东出,经渔阳郡、北平郡,至边界燕郡,乃辽西之地,先锋军清除掉一些高句丽设置在辽西一带的岗哨和隘口,与高句丽隔着一条辽水,开战在即了。
所有隋军大将们,都觉得这是一次好机会,灭掉高句丽,就能立功一件,从此大隋没有了番邦敌人,以后要再立功就难了。
有受降使者、监官把诸将军的这种心态,禀告给了隋炀帝,使杨广有些不爽。
他亲自下笔写诏书,训诫诸将:“今者吊民伐罪,非为功名。诸将或不识朕意,欲轻兵掩袭,孤军独斗,立一身之名,以邀勋赏,非大军征行之法。公等进军,当分三道,有所攻击,必三道相知,毋得轻军独进,以致失亡。凡军事进止,皆须奏闻待报,毋得专擅!”
诏书制定,文官苏威、虞世基、裴蕴等无人敢反驳,都称赞陛下英明。
有武将提出,战场瞬息万变的形势,这样要求,恐会贻误战机,却被隋炀帝喝斥了一番,不懂圣心之意。
罗昭云轻轻一叹,没有说什么,他觉得此时的杨广已经入魔,极其自大,根本听不见人劝。
“咚咚咚!”
战鼓雷动,如一阵阵响雷奏起,号角争鸣,低沉地划破天际。
辽水的对岸,就是高句丽的底盘了,对面有巍峨的辽东城!
在河滩上,高句丽早已建造了土堡石墙,壕沟倒刺,密密麻麻的木栅栏杆阻挡,在土堡的城头,站着无数的高句丽人,身穿皮甲,也有铁甲,并不完全整齐,这里面有靺鞨、契丹等部落的猎人、渔民临时组成的队伍。
高句丽是一个复杂的番邦,里面有不少关外少数民族,还有朝鲜半岛的人,从五胡乱华时期逃亡关外的汉人,北齐的一些亡民等等,组合在一起,战斗力强悍,既有擅长游骑的牧人,也有关内迁民过来、懂得守城的汉人,它远比吐谷浑更加复杂。
锵锵锵!
兵甲摩擦,脚步律动,铿锵作响,杀气凛然散发。
大隋的五路大军成为今日渡河之战的主力,从辽水上游到下游,绵延十里,准备今日渡河之战。
对岸也有不少高句丽士兵,占据山崖密林,还有土堡准备应对隋军的渡河。
“隋风!”“隋风!”“隋风!”
大隋将士们高呼着,气势在不断凝聚,随着口号,用这长矛、长枪、马槊撞击着地面,沉稳厚重,杀气腾腾。
于仲文、赵才、麦铁杖、薛世雄、张瑾,是负责今日渡河战得五路军统帅,都是金盔铁铠,一身重甲,伫立在战车上,注视前方,手中拿着令旗,随时指挥战斗。
五路大军之后,还有三路军马作为替补,然后远处是御营军。
隋炀帝离着辽水大约十五里之外,站在一处高岗上,坐在黄金龙椅,俯视前方的前线。
“传令下去,可以进攻了。”杨广开了金尊之口,决定了国战的开幕。
“遵旨!”几位传令太监得到口谕,在几名侍卫保护下,向前方一层层传达旨意。
“陛下有旨,即刻进攻!”宦官用尖尖的嗓音高声唱着。
于仲文等大将军先后得到了圣上口谕,挥动令旗,喝令战鼓,发出进攻的命令。
“弓箭手,预备!”
“渡船启动!”
不同的偏将、团校尉们,在指挥自己的千人团,开始进入进攻的模式。
战船启动离开,刚走了三分之一,已经到了敌军的射程之内。
“射——”高句丽的将领们,下达了射击的命令。
顿时间,箭羽如蝗虫般飞起,像是乌云笼罩,密密麻麻,破开空气,急促响动。
“咻咻咻!”
船舰上一些大隋士兵,虽然有盾牌阻挡,但仍然会中流矢受伤、毙命。
“弓箭手,射!”船舰上的隋军弓箭手,也开始还击对方。
与此同时,岸边的隋军弩机阵,已经推到最前沿,这种机械发力的硬弩,射程比长弓还多一倍,因此可以有效在岸边,射到对岸城墙上的方位,大弩机发,更是一阵破空振动,猛泄过去。
第0359章 河滩之战(上)
“杀!”大隋将士吼声如雷,杀气冲霄,寒光朔动,乘船向对岸渡口、河滩杀去,要强行登陆。
数十艘大型五牙战舰,外包铁皮,楼阁好几层,沾满了银光闪烁的甲士,弓箭手站在夹板山,朝着河滩进行压制。
除了大型战舰外,还有小船、木筏等,更是多不胜出,横面绵延数里,不过,能登岸的好位置并不多,一些悬崖峭壁、礁石嶙峋处,难以登陆,所以,都要集中在几处隘口、平缓的河滩,还有一些渡口。
这里是必争之地,也是交锋最激烈的地方。
嗖嗖嗖!
双方的箭矢仿佛不要钱一般,对朝着敌方猛地倾泻而出。
噗噗!
同一时间,各处都有中箭的人,隋军将士被射中,一条条壮硕的身影,直接栽入辽水之中,鲜血汩汩外涌,河水在一点点被染红。
河滩之上的高句丽士兵,占据了地利优势,不过武器装备不如隋军,弓箭手的数量,弩机的先进会弱一些,所以也有一定的伤亡,血水从高处的河滩流下来,也浸入了水面中。
很快,河水都泛红了,尸体漂浮一片,各种鲜活的面孔,此刻都变成没有生命的尸体。
箭矢流星,大江上杀声震天,隋军争渡,伤亡巨大,满舱鲜血直滑靴底。
“压制,弓箭手压制!”大隋猛将麦铁杖亲自登上一艘战舰,指挥着自己的兵马向前冲杀。
甲士们全都弯着身子,躲在长盾之后,躲避箭矢,现在是双方弓箭手的对决。
冷箭穿衣破甲,密集如雨,躲避也不能完全躲过,总有人会被流矢射中,躲在血泊之中,或是掉入了河水中,被水花冲走了。
那些木筏上的隋军将士开路,几乎都要覆灭,因为无法躲避,挡也挡不完全,成了活靶子。
一轮强攻过后,隋军伤亡很大。
顷刻间,第二轮冲锋开始了,船舰再次呼啸而出,紧随其后,弥补前方的重大损失。
而第一轮重逢的大型船舰已经接近河滩了,不过,船体哐当一声,竟然撞击巨石上,原来高句丽人已经在河滩和渡口前的浅水区里放置不少尖形大石,阻挡大型战舰靠近。
“跳水,游上岸去!”
“扔下船舰上的备用木筏!”
一些副将、校尉们,指挥着各自军马,争取渡河时间。
不过,高句丽早有准备,所有河滩上增添了许多的障碍物,鹿障、蒺藜、倒刺、壕沟、陷马坑等等,给隋军登陆造成很大麻烦。
隋炀帝杨广在很远处,看到前线的厮杀,满脸杀机,这群高句丽士兵负隅顽抗,根本没有摄于大隋百万雄狮的威严,真是朽木不可雕,完全的暴民,不知死活。
“给我继续增兵,扫平障碍,登陆河岸!”
隋炀帝下了强攻死命令,促使前线将领,不顾伤亡,一定要尽快拿下河滩。
“咚咚咚!”
战鼓敲得越来越密集,震天动地,振奋人的精神,让将士们英勇杀敌,勇往直前。
“噗通!噗通!”
上万身影跳入河水中,要冲向河滩,有的水性不好,直接呛水溺昏了,还有的跳落的时候,直接被射来的箭矢洞穿,死于非命。
这时候,有几个战舰上已经支起的投石车,投放石头、火罐子,轰击岸上的土堡上的守军。
火罐子里面是鱼油、树脂等,被点燃导火索投出去,直接炸开,崩碎的陶瓷片能产生一片杀伤力,炸飞一些高句丽的守军。
罗昭云设计,命人打造的一批连环弩机也用上了,一排排利箭在吱呀呀一阵勾魂般的弦张声后,便像蝗虫一般从船头袭向河滩上的守军。
大隋的前锋战士,开始登岸,但要冲过层层障碍,肯定需要无数的将士尸体来填。
这是一片血与火的战场,到处是冲锋陷阵、喊杀震天的士卒,到处是倒卧血泊、已经永远也不会再爬起来的死尸。
这里的厮杀和重逢,吸引了高句丽的反击攻势,使河滩处更加激烈、血腥。
如此却给河中船舰制造了机会,几艘大船从没有抛锚、停泊的位置驶过,靠近河滩后,忽然一些船舱忽然从侧面打开,里面都是空位,站着密密麻麻的将士,滑出了木梯,然后飞快奔跑下来。
岸上也架起了投石机,同样以飞石砸向河滩口,土堡和木塔上,居高临下的弓箭手在不断吞噬着大隋将士的生命。
麦铁杖、赵才带兵率先杀上岸边,指挥着将士们在清除障碍,层层逼近,但是没走出一米,都要付出巨大代价。
“这群狗东西,一旦攻破,一定血洗他们!”麦铁杖大吼着,眼前的战士死伤太多,让他满脸杀气,铁青着面孔。
“拔掉鹿障,填上壕坑,让后面铁骑冲锋!”
头几波冲上去的将士们,注定是炮灰,一批批倒下,又一波波填补上去,前仆后继,死伤枕藉。
多少中原男儿,今日魂丧辽东,战争总是这样残酷!
第0360章 河滩之战(下)
“呜……呜呜……”伴随着雄浑悠长的号角,隋军再次吹起了集结号,第三波、第四波大军陆续渡水作战。
由于高句丽准备妥当,依靠雄山峻水,地利优势,展开防卫之战。
那些崇山峻岭、悬疑峭壁之间,安插了岗哨、箭塔,埋伏了兵马,隋军想要偷袭、巧渡也难做到。
而在那些容易靠近、登陆的渡口、河滩,都已经被设置了障碍,土堡、壕沟、倒刺、鹿障、蒺藜、陷马坑,无所不用其极。
加上那些投石车、火油瓶的使用,居高临下,给隋军将士带来了灾难性打击。
高句丽的大军中,有高句丽本土的游牧人、耕种居民、汉人、北齐人、朝鲜人组成,这是主力军,同时,还掺杂了契丹人、靺鞨人、铁勒人、东部突厥人,这些少数部落都挨着高句丽,一部分族人迁入了辽西,所以被征调过来。
这是一个复杂的部队,同样彪悍无比,当年北齐被北周、大隋攻击覆灭后,一部分王族、贵族逃入了关外辽西、辽东之地,成为当地的贵族,如今跟高句丽贵族唇亡齿寒,暗中勾结在一起。
守城的器械、战术等,完全按照中原的套路,取长补短,针砭时弊,可以说,对付高句丽,却远比西南吐谷浑、吐蕃国、西域国等,难度大多了。
可是,杨广和大臣们看不到这些,只认为高句丽弹丸之力,就是高丽小丑,不足为惧,百万雄师到来,摧枯拉巧之势就能横扫了。
想不到第一战,就遭到如此顽强的抵抗。
“杀——”
大隋正规军,受过训练,能打狠仗、硬仗,同时想到背后有大隋皇帝观望,全都拼命冲锋。
可是辽水湍急,大船受阻,冲锋起来非常困难,战马也发挥不了多少威势,不少士兵不慎落水时,被溺死者有三成了。
一个时辰过去,整个河面漂浮了无数的大隋将士尸体,惨不忍睹。
罗昭云看到这一幕,情绪有些激动,恨不得亲自上阵杀敌,能闯出一条血路,让这些将士们能减少伤亡。
“给我增兵,拿下渡口!”杨广感到颜面在流失,打了一个时辰,死伤枕藉,竟然还没有拿下河滩要塞,西域诸国的使节团,还有草原部落的酋长们,可都眼睁睁看着呢,如此多的大隋甲士,却奈何不了高句丽小国吗?
这时候,一群大臣,没有人敢多说话了,都察觉到杨广的怒意。
“咚咚咚咚……”促令出击的战鼓声响起,可是士兵们听到鼓声,不再有血脉贲张的亢奋,只感到烦躁不安,前面的血腥实在太浓烈了,这样强攻,死亡太大。
五路人马,有十来万人都头上去了,如同涨潮的潮汐一般席卷而上。
终于,在这种人山人海的战术下,已经清空了不少鹿障,接近了土堡之下。
轰轰轰!
一艘大舰上,冲出不少铁骑,浮水而上,如浪之纵,骑士们枪矛高举,如狼之行。
那是一只精锐骑兵,足有千人队,曾经在罗昭云的麾下当过差,此刻,裹挟着极其凌厉强悍的杀气,犹如天降狂飙一般,令人震颤的蹄雷声浪涌起,河滩为之震颤,踹障冲锋,雷霆万钧。
“噗哧!噗哧!”
到了一处陷马坑区,一片人仰马翻,受伤的战马和被摔伤压伤的骑士痛苦地满地打滚。他们并没有痛苦多久,因为后续源源不断的骑士又冲了上来,把他们踩在了脚下,一片血腥。
但这样的冲锋,快速接近了土堡壁垒下,被土城墙头上的弓箭手,射成了刺猬。
攻势在此起彼伏,这里伤亡大,其它地方,伤亡就会小,进攻有所侧重,步兵、盾牌手、弓箭手已经冲上河滩一半以上的位置,准备攻击土墙壁垒。
这是一条用泥沙、黄土、岩石积累起来的土石墙,并不十分坚固,但依旧阻挡了隋军的前行。
墙头有垛口,藏着弓箭手向外放冷箭,不少刀枪甲士,阻挡着有人攀爬。
“架起云梯!”一些校尉指挥着千人队、百人队,在源源不断冲杀。
前线推进,已经到了关键的时刻。
那道土墙城头、城下,就像一台不知疲倦的绞肉机,在飞快地收割着人命。
高句丽的伤亡也在加速,因为隋军已经杀到城下,在攻打土堡了,这远没有辽东城坚固,所以,有些地方被撕破了口子,撞倒了墙壁。
“杀杀杀——”
双方大战,不死不休,犬牙交错,鲜血飞溅。
许多将军、大臣们看到这一幕,不得不承认,他们以前低谷了高句丽,以为是一个番邦小国,乌合之众,甚至不少大臣以为,都是一些朝鲜半岛的高丽棒子,事实却非如此。
高句丽国,在经济上有契丹人游牧、辽西、辽东的汉人农耕;军事上保持着游牧民族的勇武;地理上他们占据着险要的地势;而军备上,他们有着诸多进攻性、防御性的武备,足以在阵地战中,跟大隋正规精锐一争长短了。
第0361章 血染辽水
隋军与高句丽军大战了两个时辰,从辰时一直打到了晌午,前线堆尸成片,遍地血流,剑、戈、矛、戟、滕盾散落满地,尸体上多被箭羽覆盖,都被射杀,也有被大石砸死,被陷马坑的尖刀刺死,战马压碎。
这样的场面,惨烈之极,丝毫不比跟突厥时候那种肉搏厮杀战弱到哪去,任何战争都是这样残酷。
不过,现在隋军已经攻上了土堡城墙,跟高句丽的士兵短兵交接,这样更加血腥,一个照面,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噗噗噗!
大隋士兵砍杀着对方,敌军也在力拼隋兵,一场硬仗,都在拼着血勇和胆气。
顷刻,土堡下死者已堆积如山,叠加在一起,残肢断臂,散落得到处都是,鲜血染透土地,扑鼻的血腥,刺激起士兵们胸中的杀意。
隋炀帝杨广在后面静静观望,满脸铁青,对高句丽士兵的负隅顽抗感到愤怒,觉得这些辽东棒子不自量力,原本只要称臣依附,不但不会亏待他们,还会给足便宜,这群人,却如此冥顽不灵。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山河皆震,流血千里!
他不是那种脚踏实地,肯隐忍下来,把机会留给条件更成熟的子孙去实现这宏图大业的人,只要有一线希望,他就会亲手去完成。
现在杨广正当壮年,既然有心北伐,就不会等到年迈苍苍、半截入土的时候才御驾亲征,只要征服高句丽,四海朝拜,自己就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圣可汗,傲古铄金了。
不得不说,杨广为虚名所累,已经走火入魔的心态了。
……
这样的鏖战一直持续着,一会隋军压倒过去,一会因为后继不足,又被高句丽士兵夺回,僵持不下。
因为地方有限,哪怕隋军拥兵百万,也不可能同一时间派上去,需要一军又一军地交替使用。
罗昭云看到那万千军卒,大隋男儿,犹如一群群蝼蚁在挣扎,曾经,他也是这些蝼蚁中的一员,如今,他已身披铠甲,成为大隋少帅,只是今日,他挽救不了那些士卒了。
依照罗昭云的看法,从杨广想要出兵打高句丽的时候,就已经漏洞百出,过于轻敌,还想要急于求成,反而难以成功。
首先,国内几个大工程,开凿运河、修建东都、完善西北长城、讨伐吐谷浑等,一年一个大事件,如果换做其它君王,十年完成一个,都是一位了不起的君主了,可是隋炀帝却毫无耐心,每年都在大动作。
这些大工程,朝廷出资是有限的,大部分都是无偿劳动,征调上百万劳役,除了管饭外,是没有工钱的,这些百姓荒废了家庭春耕秋收,劳死在服役中,使百姓怨声载道,苦不堪言。
比如黄河两岸,河南、河内、河北、山东等地,就是运河的途经区,还是黄河泛滥的灾区,劳役繁重,赋税增多,家中劳动力被抽掉去参军、劳役,死伤在外,家中缺少青壮年劳力,收成减产,甚至无法耕作,贫困下来。
隋炀帝根本没有爱惜民力,就以一己之私心,草率发动高句丽之战,尽管高句丽却有对大隋构成一定的威胁,但是,那股威胁最多是滋扰边境,根本就没有能力攻克大隋边疆一两个郡,是隋炀帝夸大了威胁,故意找借口出兵。
而且,这场战争,如果仔细筹谋,未必会败,只要速战速决,以偷袭为主,迅速陆水并发,攻克平壤,就能解决大患了。
可是隋炀帝却偏偏不采纳这样的上策,非要一地一城地推进,这样正合高句丽的心意,他们可以借助地利优势,一点点周旋,战略纵深,对隋军而言,每过一地,都要喋血惨重。
“杀上土堡,屠光棒子!”麦铁杖大声呐喊,亲自上阵,指挥大军攻克一面土墙,打破豁口,犹如堤坝裂口一般,迅速灌入了洪流。
隋军杀入了一面土堡,跟高句丽在土堡后方的平地上展开厮杀。
所有的人都似疯狂了一般,只是不断地挥动武器,忘记了生死,忘记了恐惧。
这样的拉锯战,又持续了一个多时辰,杀声从未停止过。
夕阳西垂,残阳如血。
喊杀声、打斗声已经减弱了,高句丽的军队见势不可逆,已经逐渐撤走逃遁了。
隋军终于拿下了河滩,但是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
一日鏖战,死尸盈野,初步估算,五到八倍于敌的伤亡。
高句丽战死不足一万,但隋军至少伤亡超过五六万人马了,这只是第一战,用血的代价和付出,换取的一个毫无意义的渡口。
五军长官,于仲文、赵才、麦铁杖、薛世雄、张瑾等人碰头,都露出苦涩笑容,伤亡过大,比跟突厥作战更残酷。
接下来,诸位将军都在下令,命人清理余孽,打扫战场,准备迎接隋炀帝明日登临河滩。
渡过辽水,北面不足十里,就是巍峨的辽东城,等待隋军的,还有更大的挑战。
第0362章 成功登岸
大军陆续登陆,清除了河面,推开巨石,填完马坑,使后面的五牙战舰缓缓靠近,抵达了河滩上,一次性数万兵马上岸,一直到深夜,已经运送了二三十多万兵力。
五路军为先锋,在前方安营扎寨,布置防御线,提防着高句丽军的偷袭。
隋炀帝和文武大臣没有渡河,在辽水南岸休息,毕竟对岸充满了不安因素,高句丽的地界,随时都可能出现伏兵和偷袭。
今日的大战,让隋军伤亡很大,原本趾高气昂,觉得可以轻松横扫小国的大臣、将军们,信心有些动摇。
这只是第一战而已,就付出如此大的代价。
夜间,罗昭云出来走动,看着月色正浓,秋高气爽,他有些担忧,高句丽果然是难啃的骨头,跟它交战,绝不能御驾亲征,而是应该派出一些斥候滋扰,从内部瓦解,然后派出奇兵袭击,不敢这样大集团军一层层推进,伤亡实在太大。
他看过这里的地图,隋唐时期,关外人少,林木还没有遭到破坏,所以大部分地区都是密集的山林,居住人很少,从这里到平壤,主干道不多,只有那么两条主路,但都有险要地形扼住隘口。
辽水、鸭绿水、萨水、浿水四道地障,而且地形不断纵深,隋军要是节节破关攻过去,沿途还有城池攻击,兵力一铺开,加上粮草运送困难,百万大军说崩溃,也是一夜之间的事。
杨广征高句丽,唐太宗征渤海国,都是失败而归,有复杂的相似性。
“这高句丽是我幽州背后的威胁,如果能重创它最好了,可以解除我罗家大本营日后的麻烦。”
罗昭云把今日之战都看在眼里,这一次,他没有挂帅,只是陪同在君王身侧的御林军将领,保护杨广安危,前线的事,与他无关,只是当一个看客,但罗昭云仍很上新,也许以后,自己跟高句丽之间,也有类似的苦战,如何能知己知彼,才能减少伤亡。
“兰陵王高长恭的后人,是否就在辽东之地呢?”他隐隐怀疑,北齐的一些后裔就在辽西、辽东一带蛰伏。
罗昭云心中想着,是日后如何把商业铺到高句丽,斥候散开,打听情报,关键时候,起到巨大作用。
……
次日一大早,隋炀帝迫不及待带人渡河,来到了北岸的大营,指挥各军将领,继续出击,围困辽东城。
这座辽东城是关外第一大城,跟平壤城不相上下,自汉朝开始,就在此经营,数百年下来,不断扩建,几易城主,北齐之后,落入了高句丽手中。
隋文帝在位时曾派军来袭,要夺回辽东,但三十万大军,损失很大,最后不了了之。
“明日围城,一面城墙出动两军,如此八路人马轮流攻打,三日内,务必克城!”杨广当着众多武将的面,发号施令,下了期限。
“得令!”于仲文、麦铁杖、赵才、辛世雄等人,接了皇命,继续鏖战。
杨广又看了罗昭云一眼,问道:“罗成,攻城器械都运送过来没?”
“回禀陛下,已经运来三分之一的器械,攻克辽东城,足矣够用!”
“那就好!”隋炀帝点头,没有再提,一挥手,让诸位将军回营,各就其位,准备明日的攻城了。
罗昭云欲言又止,没有多说,还是等攻打辽东城的战局,看看后面形势如何,在做定义,是否给隋炀帝纳谏吧。
……
一日的准备很快过去,辽东城已经被隋军四面合围。
旌旗飘展,铁甲生寒,武器露着锋芒,弓箭阵、长枪阵、刀斧手、盾牌手等,排列有序,每一面城池,都动用了两军,六七万多人马,兵威雄壮。
两日前五军有所损伤,此时已经从其它辅助军里,抽掉过来,补齐了伤亡人数。
“咚咚咚!”
战鼓变得气促,发出了进攻的号角。
顿时间,杀声震天,隋军开始推动着各种攻城器械涌向了城下。
冲车、楼车、云梯等,在隋军将士的操纵下,接近了城墙。
此刻,城头上的高句丽士兵在朝下放箭,各种滚石檑木,沸水狼烟,往下面倾泻砸去。
这是一片惨烈的战场,隋军冲锋陷阵,高句丽士兵奋死抵抗,到处有倒卧血泊、已经永远也不会再爬起来的死尸。
人马过十万在攻城,无边无沿,看来真有投鞭断流、举手如云的庞大气势。
“咻咻咻!”
城下那一排排集束似的弩箭,仿佛不花钱似的向城头上猛射,企图压制城头的反击。
在这暴风骤雨般的猛烈打击中,隋军又有百余架抛石机,把一颗颗一百多斤重的石弹砸向城头,每一颗巨石砸落下去,都传来轰隆轰隆的震响,有士兵被砸的脑袋崩裂,城头破损,双方的攻城战打响了。
第0363章 鏖战辽东城
隋军大将军李景,总领攻城大军,抽出腰间配剑传令道:“三军听令,即刻攻城!”
军令如山,顿时号角齐鸣,雷鼓震天,杀声四起,漫天箭羽如蝗,互相射击。
潮水般的隋兵架起云梯、设钩车、累蹬道,蜂拥冲上,在迎头抛落的滚木、石块、沸水等攻击下,一批倒下又一批顶上,一场古代攻城战激烈地展开。
兵书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隋军的兵力,今日攻城投入了二十万,外围还有数十万大军在后方观战,可以说兵源庞大,足够对辽东城进行重重围困,全面进攻。
守城的军队有五万人左右,但是骁勇善战,还有北齐的将领投奔辽东,做了指挥使,他们也精通守城之道、用兵之法。
隋军犹如潮水一般逐波涌上,旋即被守军杀下城去,两军交锋死伤无数,悲声震天。
“杀杀杀!”隋军不断在攻城,但是辽大古城巍峨,早已经过加厚、加高,石弹砸上去,虽然略有损伤,但无法砸出洞来。
城头的守军更是不畏死地坚守着,东北地区游牧民族的彪悍,展现出了。
他们的身材高大,孔武有力,比隋军的身高要多出一些,加上常年在酷寒之地,体质过人,而隋军已经承平三十年,除了边疆镇戍的军队尚且跟突厥、吐谷浑作战外,其余中原内地的府兵,已经多年没有打过仗了,许多士兵都是苦役的农民,不愿意被抓去劳役修运河、长城等,纷纷加入鹰扬府做士卒,可以逃脱赋税和劳役,这些人的战斗力,明显较低,意志也不坚定。
太平盛世的百万雄师,战力已经大大打了折扣,跟开国时期的南征北战的将士比起来,缺少了一股狠劲、杀意、勇不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