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山争雄-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在罗昭云没有太绝情,伏击的时候,有所留情,没有全歼,以免让吐谷浑可汗事后得知损失太大,过于肝疼。
  吐谷浑的其余军马,护送贵族,从其它三个城门都开始突围,损失惨重。
  还有更多的吐谷浑王族、贵族们,带着家眷,选择留下。
  这场混战直到后半夜结束,清晨之后,清理战场,三面合围,加上西城门的伏击,至少消灭了一万多吐谷浑兵马,也有过半逃走了。
  隋军死伤不足三千,算是一次小捷。
  不过,吐谷浑的可汗逃脱,让梁文礼、崔师等将领感到可惜,担心朝廷怪罪下来。
  “无妨,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们自从攻入吐谷浑,过关斩将,一路横推下来,大小战功无数,如今更是攻克吐谷浑的王都,已经是大功劳,凡事不可太强求,吐谷浑的可汗也不是傻子,那么好抓获吗?”
  罗昭云的一番开导,让众将士顿时松一口气。
  “发出通牒,晌午隋军入城,让城内吐谷浑的兵马放下武器,可以不追究士兵的责任,城内子民,可以不伤害!”
  罗昭云停顿一下又道:“若有反抗,就别怪隋军不客气!”
  “喏!”诸将领命。
  罗昭云交待好后,回营去了。
  慕容紫嫣女扮男装,穿着侍卫装,但是双手空空,没有武器,站在帅帐前等候。
  当她看到罗昭云回来后,立即迎上去,忙问道:“怎么样?”
  罗昭云瞪了她一眼,没有说话,挥一挥手,让她跟随自己进了帅帐,其余铁卫,守在了帐外。
  帐篷内只有了慕容紫嫣和罗昭云两个人了,她焦急地问:“姓罗的,可汗究竟怎么样了,你有没有遵守约定,放过他们一马?”
  罗昭云淡然道:“急什么,来,帮着本帅脱下盔甲,这一身,好几十斤,真够沉的!”
  “让我服侍你脱铠甲?”慕容紫嫣怒气冲冲地问。
  “当然了,你不想听听你家人如何了?”
  紫嫣气鼓鼓地说:“算你狠!”
  她无奈走上前,开始帮他解铠甲叶片的系带,战袍、甲胄、护心铁叶、肩铠、护臂等等,脸色有些委屈和愤怒,长着大,还是第一次这么服侍一个男子,一个中原臭男人。
  “你今天多大了?”罗昭云忽然地问。
  “十八……噢,我为什么要告诉你!赶快说,可汗、母妃他们,究竟怎么样了?”
  罗昭云平淡地说:“放心吧,应该没死。”
  “什么叫应该没死?你难道不确定吗?”慕容紫嫣停下了手,用力拍打他的后背,怒喝地问。
  罗昭云平静地道:“如果他信我,遵守约定,自然不会出事,如果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故意颠倒顺序,那估计够呛了。”
  慕容紫嫣想到昨晚罗昭云拿出的锦囊,里面应该有逃跑方法的约定,现在她祈祷,父母都能按计划行事,顺利逃出重围,没有丝毫伤害。
  “你留下信函字据,不怕事后暴露,被皇帝追查吗?”慕容紫嫣忽然问到这个关键,想让他担忧一下。
  却不料罗昭云嗤地一笑道:“上面的字迹也不是出于我手,是前些日子抓到你的吐谷浑侍卫写的,他已经不在世了,死无对证。即便可汗留着字据,以后打算毁约陷害我,那我也可以推卸,是他找人捏造的,毕竟那是吐谷浑军人的笔迹,写的外歪七扭的。”
  慕容紫嫣暗暗心惊,对这个少年将军的智计,越发觉得可怕了。
  罗昭云脱掉铠甲,转过身问:“还有什么疑问吗?”
  慕容紫嫣摇了摇头,反而沉默了。
  “你刚从不是有很多话吗,现在一句都没了?”
  慕容紫嫣盯着他的眼眸,说道:“我发现,你阴谋诡计特别多,多的让人觉得可怕,说多了,也是自讨没趣,现在只能祈祷可汗他能顺利逃出,其它的,我没兴趣知道了。”
  罗昭云微笑道:“什么叫阴谋诡计啊,这叫足智多谋,我带兵打仗,没有一些计谋,能打胜仗吗,你当我像你草原部落上那些勇士一样没文化?”
  “他们那叫率真,耿直,忠厚!”慕容紫嫣辩解说。
  罗昭云冷笑道:“啧啧,光说优点啊,你怎么不说他们还野蛮、凶狠、愚昧落后呢!”
  慕容紫嫣哼道:“不许你这么辱我族人!”
  “这是你族人给大隋人的印象,等你去了中原,十个汉人,你可以听到九个人这样描述你们,跟突厥、匈奴等胡人一样。”
  “我们跟突厥不一样,我们也学习汉字!”
  罗昭云道:“但你们没有学到精髓,儒家精神,礼仪文化等等,我觉得你和阿牛,去了中原,应该好好见识一下中原的文化了。”


第0276章 接收伏俟城
  翌日,隋军正午开始入伏俟城,并没有遇到抵抗,许多吐谷浑的士兵丢掉了武器,许多贵族出现,选为代表,要对隋军进行投降,争取全城子民活命的机会。
  罗昭云先两万甲士入城,接收了四个城门的管辖权,控制了王宫、府衙、帅府、文库、粮仓等,直接贴了封条,不准任何人进出。
  城外依然留下驻军,防止全军入城,夜晚被来个木马袭城,直接杀个全军大乱。
  只有城内外都有军队,相互提防、警戒,才会让城内的降兵、旧贵势力不敢乱动。
  罗昭云吩咐部下:“贴出告示,隋军管控伏俟城,概不扰民,请这里的贵族和平民,尽可放心生活,事后的一切安排,等待朝廷圣旨。”
  这些告示被贴在城门、街道、集市等人多聚集区,被吐谷浑人广为传开,纷纷放心,议论隋将罗成,值得尊敬。
  虽然罗昭云带兵攻占了他们的王都,被记恨上了;但是对百姓不动分毫,不挥屠刀,同时也赢得了尊敬。
  慕容紫嫣听闻这个消息,终于松了一口气,泪眼婆娑,脸颊却露出了笑容,暗忖:他还算一个遵守承诺的信人。
  “姐姐,我想父王、母妃了。”
  慕容紫嫣用手抚摸着他的头,轻声安慰:“暂时不要想了,放在心里吧,我们去中原见见世面,好好学习中原文化,等日后你在回到高原上,治理吐谷浑,也要使它变得强大,不再遭受欺凌。”
  索哲乖乖点头:“嗯,我明白了,姐姐。”
  ……
  大胜了吐谷浑,罗昭云戒骄戒躁,没有继续追击吐谷浑的伏允可汗,给他留了一条生路。
  他在等候各路军马的到来,然后顺利交接,控制青海一带,打通跟北部张掖郡、敦煌郡的联系,直接通连玉门关,确保了河西走廊的顺畅,不再有吐谷浑人的劫掠,很快,西域数十国就能跟大隋进行贸易往来了,重启汉代丝绸之路。
  为了避嫌,罗昭云一直住在城外,免得被御史和政敌无中生有地弹劾一本。
  这样的典故在历史上发生很多,许多得胜将军,由于攻克王城后,太过高兴,反而住进皇宫饮酒作乐,或是贪图富贵,抢夺一些财宝,事后被揭发,被诬告有谋反之心,自立为王之心等,不少将领,没有死在沙场,都死在了朝廷奏本之下。
  罗昭云目标远大,对历史许多事都清楚,所以,不会犯这些低级错误。
  这天夜里,罗昭云在营地跟侯君集、长孙无忌、宁武飞、晁威、梅长峰、拓跋翼等人账内饮酒,畅谈这些日子以来的大小胜利,算是自己人的小型庆功宴。
  这些人,对罗成统兵能力,都肺腑至极,言语神态之间,甚为恭敬。
  特别是长孙无忌,十五六岁了,以前长得文质彬彬,跟个儒生一般,如今经过两年多的边塞生活,风吹日晒,狂沙吹打,站岗执勤,冲锋陷阵,身子变得壮实许多,个子也高了。
  “罗将军,现在我越来越赞同你当初写下的那句,宁做百夫长,胜为一书生,当武将太过瘾了,充满了男儿阳刚气。”
  众人哈哈一笑,大口吃肉,大碗喝酒,非常痛快。
  罗昭云看着长孙无忌,敦敦教导,说道:“乱世兴武,盛世兴文,武将只有在乱世时候,才有价值,如果在盛世,就会被打压,任何皇上也不会放心武将的。所以,你要有更大前途,必须要入京做相,进入宰相班子,决策朝政,这样才能长青,我们这些人,刀口上舔血过日子,升到将军,机会很难,整日打打杀杀,终究有一日也会烦的!”
  长孙无忌听完,目瞪口呆,想不到一向带兵神勇的罗将军,会说出这番话来。
  侯君集点点头,毕竟年纪长了,对世事和官途看法,有所提升,视野也开阔了。
  “罗将军说的有道理,我们都是武人,除了在沙场上带兵,平时也要多读一些书,机会来了,说不定我们也能回朝当官,或是被提拔起来,分配到地方任政。”
  罗昭云微笑道:“就是这个意思,你们不能指望打打杀杀一辈子,由于门第限制,你们被提拔到一个阶层后,很难再升,可以考虑被提拔到地方任兵府的督尉等,镇守地方安宁。”
  侯君集问:“罗将军你有什么打算,吐谷浑战事结束,恐怕大隋再无战事了吧?”
  罗昭云叹道:“这里的事情完结,我来边塞就接近三年了,估计朝廷会调任我回京复命,你们暂时都留在这吧,毕竟是我亲自组建、整编的军营,大伙都熟悉了,以后提拔起来,不会遇到过多阻碍,你们平时没有仗打了,就多跟李靖学学兵法,读一番书籍,日后总有大用处。”
  “以后大隋还会有战争,需要我们的时候吗?”有人询问,毕竟担心他们会在此长驻数十年无战事,就此荒废了光阴。
  罗昭云犹豫了一下,说的模棱两可道:“世事难料,盛极必衰,等着吧,总会有我们用武之地,那时候,吹起集结号,我们再聚首,杀伐疆场!”
  “我等誓死愿追随罗将军!”众人喝多酒了,心血澎湃。
  罗昭云微微一笑,看着这些面孔,心中一动,也许日后,这些人,会成为自己的得力干将,大隋的命运,接下来会如何走向呢?


第0277章 没人想你
  散席之后,罗昭云独自坐在帅帐内,借着酒劲,豪情万丈,摊开了笔墨纸砚,挥笔写下了几首诗词,排遣心中的酒气。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罗昭云顿了一顿,写了两遍,然后又换了诗文: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随后,他接着又写:“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一连几首边塞诗,都是唐代王昌龄的作品,直抒胸臆,苍凉雄壮,带着一股寒月照铁衣的感觉。
  练一番毛笔字下来,酒劲儿散发不少,他走出帅帐,望着月光,感受边塞的夜色。
  忽然间,他仿佛听到埙乐声悠然响起,幽幽的埙音随着月色轻轻漫延开来,细细的一缕,却有着一种穿透灵魂的力量。
  埙的音色本就低沉浑厚,透着些许苍凉。
  在这万籁俱静的秋夜,这细细幽幽的一缕埙音,道尽了伤心人别有怀抱,透着几许思念,还有几许少女情怀,仿佛这片天地都被这缕埙音充塞得满满地。
  乐有八音,金、石、土、革、丝、竹、匏、木。在这八音之中,埙独占土音,正五声,调六律,刚柔必中,轻夺迷失;早在殷商时期就是一种主要乐器,它的声音古朴、浑厚、低沉、沧桑、神秘、哀婉。
  不过中原已经很少吹奏它了,倒是在胡族中有所继承和发展。
  罗昭云走进了埙声的源地,果然不出所料,是从紫嫣的帐篷内传出的,埙声吹得并不有力,却哀婉动听,似乎带着淡淡哀伤的曲调,那哽咽的声音好似有着说不尽的思念,道不尽的柔情,却也让听者感受到那份凄凉无助的心情。
  须臾,埙声停下了,里面传来轻微的酣睡声,索哲睡着了。
  紫嫣停止了吹埙,给弟弟盖上了被子,转身的时候,发现账外站着一道身影。
  “是谁?”她走进到帅帐门口,试探问。
  “我,罗成!”账外的人影轻声回答。
  “不睡觉,跑我们帐前做什么?”紫嫣压也低了声音。
  “出来说话。”罗昭云道。
  慕容紫嫣犹豫了一下,不知是好奇心驱使,还是对他数日前概不扰民的消息所感动,并没有如当初那样憎恨他了。
  “嗯!”她竟同意了,连自己都不知为何答应下来。
  慕容紫嫣穿着一身侍卫服饰,掀开帐篷走出来,外面的月光很清澈,洒在她的肌白脸颊上,明艳绝伦,清水芙蓉般,浑身上下有一种空谷幽兰的神韵。
  “陪我走走吧。”罗昭云转身离开,留下一连错愕发懵的慕容紫嫣。
  “他让走,我就走,哼!”慕容紫嫣心中有些不情愿,但鬼使神差下,很想知道要去做什么,所以脚下不受控制般,徐徐跟上去。
  二人穿过了营地,有侍卫行礼放行,来到营地后方的林荫地。
  月光柔和,夜风清冷,两道身影一前一后,跟散步差不多。
  慕容紫嫣心中好奇,却并没有紧张,通过接触几天,他发现这个罗昭云为人正派,倒不会故意把她骗到某个地方进行龌龊的事,否则,在就在营地干了。
  罗昭云停下了,这片地势渐高,站在这,可以越过营地,能看到两里外伏俟城的轮廓。
  “你究竟带我来着做什么?”
  “看一看家乡王城吧,明日,我打算派人送你俩先行一步,送往长安城安置。”
  慕容紫嫣愣了一下,神色黯淡,喃喃道:“终于要离开这里了吗?”
  罗昭云说道:“各路大军,两日后就到了,赶在他们来之前,我要把你和他送走,以免出了差错,请你理解。”
  慕容紫嫣明白,他是担心自己和弟弟暴露,这样会给他带来麻烦。
  沉默了片刻,她才张开口:“好吧,反正我们是你的俘虏和人质,如何处置,都悉从尊便吧。”
  罗昭云道:“也不能这么说,你们是我的客人,也是合作伙伴,并非俘虏,其实你该谢我,如果不是我拦着你,等你去了铁勒部落,突厥部落,下场会如何?你去了结盟,无非是联姻,嫁给部落酋长、可汗等,成为可以置换的对象,这样对你真的公平吗?”
  “你自幼习读汉学典籍,应该明白突厥、铁勒胡族的风俗,女子如货物,有什么权利?至少现在,你是清白的,没有人会强夺你的身子和恋爱权利,你还是你自己,不是谁的依附物!”
  慕容紫嫣听完,想要反驳,却一时不知从何处驳起,不得不说,先前要去铁勒、突厥求援,也是冒着试一试的想法,大不了献身某部落酋长或儿子,或是嫁给可汗,寻求帮助。
  但是那些部落畏惧大隋,未必真的肯出兵,到头来,自己不但失去自由和清白之身,同样救不了族人。
  慕容紫嫣哼道:“可没有你,我也不必去求他们,罪魁祸首,还是你!”
  罗昭云辩解道:“我是军人,服从朝廷命令,这是天职,怪得了我吗?没有我罗成,还有李成、张成、王成,大隋不缺武将!”
  慕容紫嫣听完,似乎觉得他说的也有道理,这是两国之战,跟某个人的责任,关系似乎不大。
  “那你,什么时候回长安?”
  罗昭云轻叹:“等候皇命吧,不过,我猜快了,用不了一年,就能被调离,回洛阳复命前,我经过长安,会去探望你们的。”
  “你爱来不来,没人想你!”慕容紫嫣啐了一口,表示不稀罕。
  罗昭云面的笑容,女人啊,什么思维,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口是心非,好面押醋,不过,也挺可爱的。


第0278章 四路军齐至
  吐谷浑南部被李靖、郭孝恪、张峻带军,先克曼头城,再攻下了赤水城,横扫南部地域。
  而东北一面,被罗昭云带军沿着青海湖西案,推出了上百里,攻陷了王都伏俟城,俘虏其王公、尚书、将军共二百人,城内归降者有接近二十余万口。
  可以说,吐谷浑的有生力量和部落人口,被隋军不是消灭,就是控制了。
  这次进攻吐谷浑,是一次完胜,并没有折损太多兵马。
  罗昭云再次一战成名,奠定了自己在隋军中的武将地位,声名几乎一路高涨,直追李璟、张须陀、鱼俱罗、杨义臣等老将、大将。
  这一日,各路兵马先后抵达,内史元寿带军从金山至,兵部尚书段文振带兵从祁连山来,太仆卿杨义臣统军西出张掖琵琶峡,将军张寿从西域泥岭围过来。
  四路人马加起来,足有二十万众了,可惜吐谷浑可汗早已跑脱,他们兴师动众而来,却没有经过激战,伏俟城早已被控制了。
  罗昭云先后把几位将军迎入了帅帐内,虽然内史元寿兵部、尚书段文振、太仆卿杨义臣等人,官职都是二品或从二品,比罗昭云的正四品大一些,但是没有人对这年轻人轻视。
  毕竟他们心中清楚,罗昭云是杨广的宠信之臣,而且身挂御赐的金麟剑,当时有圣上口谕,如朕亲临,他们不好强坐主位,让挂御赐宝剑的统帅坐下面,这样被奏上一本,无视圣上,可大可小。而且他们都听到风声,如意公主跟他关系亲密,恐怕以后他就是驸马了,不好得罪。
  如此一来,罗昭云推三人任何一个坐主位,都无人答应,最后只好撤掉主帅位置,五人环形设下坐案,围聚相谈。
  元寿皮笑肉不笑地说道:“罗将军年纪轻轻,却立下如此功劳,真是可喜可贺,吐谷浑已经名存实亡,步萨陀可汗投奔弃城逃奔党项吐蕃,已不足为惧了。”
  杨义臣轻叹:“只是可惜,没有堵到伏允这个可汗,否则,吐谷浑就真的灭亡了。”
  兵部尚书段文振点头,也感到有些惋惜,就差一点,没有完全堵住,如果二十万大军一到,把可汗堵在城内,直接一窝端掉了。
  “眼下留着可汗不死,日后终究还是一个隐患,以防其东山再起。”
  元寿有意拉拢罗昭云,可不像这两位武官那样直接,笑眯眯道:“哪有那样完美之事,不但势如破竹,一连攻克城池和王都,还有俘虏可汗和所有王臣,一起消灭,这种事,也太难了,罗将军能做到这一步,竟然算是得胜将军了。”
  杨义臣和段文振性格耿直一些,有一说一,不擅长恭维,话被元寿这样一说,他们也不好多说什么了,再懊恼、追究下去,怕是让罗成脸色不好看。
  不过,他们也只是就事论事,换做他们带兵杀来,未必这样迅猛攻克城池,取得如此胜利,也说不定。所以,并无追究责任的意思。
  罗昭云问:“不知几位大人,觉得接下来,我们要如何收拾残局?”
  元寿答道:“当然是稳定吐谷浑,瓦解其斗志,使他们保持安定,不要作乱,然后等朝廷旨意,估计陛下得到消息后,很快就有圣旨加急送至。”
  杨义臣、段文振微微点首,他们暂时虽有统兵权,但是却不能随意调兵,自行其事,而是每次行动调走,作战计划都要朝廷审批,否则,擅自调兵进行军事活动,有越权和谋反嫌疑,隋炀帝猜忌日重,而且事必躬亲,对军队有很强烈的管控欲!
  四路大军驻扎在城外,原地等待皇命,七日过后,快马加急的诏书送到了。
  “圣曰:吐谷浑夷,威侮五行,怠弃三正。骨肉相杀,泯灭才良。据西行苦寒之地,恣溪壑之险。劫夺边疆闾阎,屡犯大隋子民,驱蹙内外,劳役弗已,朕念上苍之责,行教化蛮夷之德,保卫边界民生,派正义之师,吊伐吐谷浑。今罗成智勇,覆灭浑蛮,安抚百姓,拓土之功,特此提升为大将军,赐银光禄大夫,升爵三品,其余将领,皆按功劳记薄,予以褒奖。半月载后,朕当亲临青海,西巡天下,经吐谷伏俟,统六军,乘万骑,令西域、胡族至张掖朝见,钦此!”
  宣读诏书的太监读完之后,罗昭云、元寿、杨义臣、段文振、张寿等人跪拜接旨。
  一番艰涩的古文,罗昭云寻思一番后,大致听明白了,前面是隋炀帝美化他自己,虽然征讨入侵了吐谷浑,却把吐谷浑抹黑一番,这样出兵就是仁义之师了。
  另外,给他提升官爵和职位,正式提拔为大将军了,授银光禄大夫,俸禄提高,官位也到了三品。
  还有一个消息,就是让五路军原地等候,隋炀帝在半个月后,御驾亲临,先到伏俟城这里观摩见证大隋的开疆拓土,随后,统领六路军马,一起去张掖,要在那,会见西域邦国和草原部落,统一朝拜他,做足声势。
  “隋炀帝要嘚瑟了。”罗昭云心中暗叹,他通过历史课本,当然知道隋炀帝可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人,极度能折腾,追求奢华,铺张浪费,每次出行西巡、北巡、南巡,都是数十万军马出动,沿途郡县的财政,都用来接待这支队伍,还远远不够,必须要刮民脂民膏来应对,加重沿途百姓的沉重负担。


第0279章 炀帝西巡
  隋炀帝西巡了,此次目的,主要就是了解西北高原之地的自然状况和政治动向,向当地政权还有西域诸国,展示国力,以图使他们归附大隋。
  这并非杨广登基之后第一次出巡,因为在大业二年,他就率领文武百官,后宫佳丽出游了江都,当时大运河刚开始建不久,所以河道只走了一半,剩下一半则是陆路,舟车劳顿,沿途游山玩水,去了他的青年时,苦心经营的扬州。
  历史上对隋炀帝三游江都众说纷纭,大多采取贬斥,民间演义评书,更是把隋炀帝下江都,说成看琼花、看美女、贪图游乐等,多是故意抹黑,流于表面的肤浅批评而已。
  其实杨广对扬州,有着很强烈的情结。早年杨广还是晋王时,开皇八年十月,隋文帝于寿春设置淮南行台省,任命二十岁的晋王杨广为行台尚书令,为伐陈隋军统帅。隋出动了九十个总管府,合计五十万大军,皆受晋王节度。
  其实杨广只是名义统帅,实际统帅是文帝派来的宰相高熲,冲锋陷阵的则是贺若弼、韩擒虎、虞庆则等大将军。
  六朝在江南割据近四百年,这使得大江南北各方面的差异很大。隋朝必须在消弥政治与文化差异的背景下建立新的统一。隋文帝灭陈后推行的是“关中本位政策”,对江南人士采取了排斥鄙视态度。
  隋文帝先把陈地瓜分,派了三个儿子坐镇,同时,又在江南置吴州、洪州、广州、桂州等八个州,任命关陇人士为总管。这又使江南经过多方钻营而获得官位的庶族地主感到十分失落,犹如丧家之犬。
  因此,南方一直很不稳定,在开皇十年,也就是陈亡后不足两年时间,一场规模巨大的反隋叛乱在旧陈境内全面爆发,反叛者表现了对隋歧视性高压政策的极端仇恨。隋文帝一边派杨素镇压,一边派杨广去扬州地带治理。
  与杨素血腥镇压不同,杨广更注重招抚。与前年灭陈之役所采取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方法相同,剿抚并重,攻心为上。他坐镇江都,招抚叛者,如吴郡世族名士陆知命,在三吴地方很有名望。杨广延请他,在他游说下,有十七城叛者纳城迎降,不战而屈人之兵,功劳甚大。
  二十二岁的杨广,广泛收纳江南人士,大大缓和了南人的敌对情绪。他对自视正统的江南文人优礼有加,尊崇宽大。为更好地拉拢,他竟效法东晋着名宰相王导,“言习吴语”,学会了一口流利的吴方言。他令潘徽领衔,集江南诸儒编撰《江都集礼》一部。
  杨广从开皇十年出任杨州总管,镇守江都,到开皇十九年离开江都入朝,整整十年光阴,都留在了江都,焉能没有感情?
  一个人,如果成功了,站在了人生的高峰,很自然对过去一段特殊经历,留下特殊记忆的地方,特别的留恋,扬州是杨广从青年时候,度过最逍遥,最有意义的十年,难免会格外留恋,想要衣锦还乡,回去炫耀,回去留恋,追忆往昔。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第二次出巡,是大业三年,隋炀帝心血来潮,决定北巡,去了突厥与隋的接壤地带,榆林郡,要浏览草原风光,为方便旅行,他征集数十万壮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十余万壮丁凿开太行山,开辟通往并州的驰道。
  隋炀帝率数十万大军,十万匹战马,结成方阵,自己携后妃躲藏在方阵中间,领略突厥游牧风光,威慑铁勒、突厥、契丹等游牧部落。
  这一次,大业四年要西巡了,毕竟攻克了吐谷浑,开疆拓土,是任何一个君王在位期间都希望做到的,有此丰功伟绩,这样可以在宗庙内,享受子孙后代的敬畏,受到后世万民的敬仰,青史留名。
  所以,这一次西巡,场面更大了,超越上两次。
  禁卫军出动三十万,可以说掏空了洛阳、长安两都的府兵,沿途的鹰扬府兵,也要加入进来,组成更加威武之师,雄壮豪迈,浩浩荡荡。
  皇亲国戚、文武官员、内宦宫娥、宫廷侍卫,一并随行,这规模可就大了。
  这样的行军,速度不会多快,沿途地方官太守、县令、鹰扬郎将等要恭迎、设宴,消耗过大,哪怕五十万大军自带了粮草,但是光供给酒肉和地方特产,伺候好王公贵族,足以掏空一个郡县数年的税收了。
  二十日后,隋炀帝的圣驾,进入青海高原上,终于抵达了伏俟城。
  罗昭云、元寿、杨义臣、段文振苦等了一个多月,总算把隋炀帝等来了。
  “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全军武将们全都出来跪拜接驾,场面宏大,许多边戍的士兵,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一辈子也没见过这等场面,更不曾想有机会瞻仰九五之尊的龙颜,全都傻眼了,满脸的兴奋。
  那些伏俟城内的吐谷浑贵族、百姓也都很早出城,跪拜在地,看着人山人海的大隋将士,铠甲鲜明,骑兵十万,威武雄壮。再看隋炀帝并非坐在辕车内,而是坐在高高的行宫上,这个行宫,竟然比吐谷浑真实的房子还有高大宽敞,金碧辉煌,而且还会移动,全都惊呆万分,高呼圣可汗。
  “圣可汗!圣可汗——”
  隋炀帝坐在的行宫车,是宇文恺打造的行辕宫殿,可以观赏风景又可以移动,取名观风行殿,殿内可以容纳好几百名侍卫人员。观风行殿还可以拆卸,也可以装配合在一起,下面装有轮子,推动起来非常迅速,简直就像是仙殿一般。
  沿途的时候,已经拆卸,进入吐谷浑境内的时候,才组装起来,目的就是为了装一把逼!
  杨广听完了这些吐谷浑子民的呼喊,感受着朝拜的场面,哈哈大笑,前所未有的成就感,涌上心头。
  这可是先帝做不到的事,他却做到了,征服吐谷浑,重开丝绸之路,让番邦异族的子民,跪地朝拜,接受中原皇帝的恩泽,自己要超越先帝,铭记青史。
  想到此,忍不住一阵得意和自满,顿时觉得自己离着明君、圣王,又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