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山争雄-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一些南陈、萧梁、北齐、北周皇室等后裔,都开始蠢蠢欲动,在谋划分隋的计划了。
  这一场仗,不可避免,也没有了任何花俏。
  因为双方的兵马相当,地形摆在这里,没有多少可发挥借助的地方,也都不想拖长时间。不论是朝廷大军,长途跋涉,孤军深入,需要速战速决,还是叛军人心不稳,各地哗变,四处开始反围剿,也急需一场大战胜利,稳住脚跟。
  杨素和萧摩诃又都是年迈老者,用兵老练,你施展什么计谋,对方一眼就能看出来。
  这时候,什么阴谋诡计,已经无法决定战局,只剩下了阳谋,那就是铁索横大江,必须硬闯了,绝无捷径可言。
  很快,战鼓擂动,犹如天雷隆隆,沉重的牛角吹响,咕咕咕划破天穹。
  骑兵、步兵、重甲兵开始移动,各自在布阵了,整片大地都开始颤动,兵甲锵锵,振奋神经。
  吼吼吼!
  双方各有十万大军,同时吼动,阳刚气血,声威浓烈,战意凝成一股,隐隐约约在这片战场上,化成了一个独立的空间领域。
  杨素面色冷静,没有骑马,而是登上了一架云伞华盖辕车之上,一手握住剑柄,一手按着横杠扶手,注视着前方。
  十万精兵,个个盔甲铮亮,面色肃穆,刀枪剑戟,寒光烁烁。
  整个大集团作战,各种军种混合在一起,右手边的骑营,战马入行,骑士入列,手中的马刀长枪闪着幽幽寒光,令人望而生畏。
  右侧是弩机营,铁弩、车弩、脚弩等,还有抛石车,远程攻击武器。
  前排有弓箭手、刀斧手、长枪手、盾牌手、长矛手、重甲兵等,不同军种,却紧密配合,按照军阵站位,到时候听号令,收缩自如。
  虽是兵多将广,但布阵后,十万大军停顿后,却几乎鸦雀无声,连那战马的嘶鸣,也没有多大,杨素练兵,名不虚传,一人威严,可令十万大军无异声。
  按照他的军规,谁若在开战之前,大声喧哗、紊乱,直接拉下去砍了,管你是谁!
  为此,杨素还曾经斩杀过世家门阀的贵胄子弟,就是因为对方第一次上战场,自持身份,在那喋喋不休,嘻嘻哈哈,还没等大战开始,直接被斩了。
  “传令,骑兵准备攻击,每三千人为一波,一共三波,踏平前方大军的阵势,踏不平,就别回来了。”杨素传令的时候,没有一点感情,一声令下,等若九千铁骑,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这是他一贯的打法,就是拼狠劲!
  “得令!”传令官快速去传令了。
  杨素又道:“麦将军,尔率第三波骑兵,务必成功!”
  “末将遵命!”麦铁杖抱拳接令。
  “鱼俱罗,尔负责左军精兵;杨子崇,尔负责右侧精兵;罗成,尔负责前军;周罗睺,尔负责重甲兵……”
  杨素发号施令,很快交代清楚,十万大军,铺开阵法之后,左右难顾,必须要放权下去,让每位大将军管好自己的兵马,这样才能层层管辖,临危不乱,操控自如。
  罗昭云等人拱手接令,一场大战即将上演了,这也是平定杨凉的最后一场大战,一旦胜出,杨凉困在晋阳,没有了兵马,只能坐以待毙了。
  “咚咚咚咚……”促令出击的战鼓声响起,士兵们听到鼓声,血脉贲张的亢奋。
  “出兵!”
  顿时间,蹄声殷殷如雷,三千铁骑,从左侧风驰电掣冲出,而弩机营也从右侧快速奔出,要进入射程范围,对敌军进行压制。
  与此同时,萧摩诃也已经调兵遣将完毕,同样有骑兵杀出,要抢占气势和上风,同时,鱼鳞阵法严密,长枪如林,盾牌如强,也做好了鏖战厮杀的准备。


第七卷 登基为君掌社稷


第0181章 驰骋疆场
  杨素拔出宝剑,挥剑前指,喝令一声,发起了进攻的命令,第一波是重甲步骑,瞬间如潮水一般涌出。
  牛皮大鼓响彻天际,三千重甲铁骑,席卷而过,整个原野上战马沸腾,尘土飞扬,杀声喧天。
  对面,萧摩诃也仗剑号令,也发出了数千骑兵迎战,以骑兵对骑兵,争取阻挡住敌军的气势,保持自己的阵型不乱。
  “弩箭手,准备……射!”
  “喏——”
  喝令一出,令旗挥动,一万弩箭手射出强弩,无数的大弩,猛烈地倾泻了出来,铺天盖地全部都是密集的箭雨,弥漫了天际。
  刚刚冲出阵列不远的叛军骑兵,顿时被弩箭覆盖,哗啦啦射下来,一时人喊马嘶,缺乏良好防护的骑兵犹如脚下中了绊马索一般,顿时仆倒一片,但是并没有阻挡叛军进攻的步伐,而叛军阵前的弓箭手也纷纷射出长弓,对准了朝廷的铁骑。
  咻咻咻!
  箭雨射出,一些朝廷骑士也纷纷中箭摔落,但是他们的盔甲更厚,装备更齐全,所以损失比对方少了近半。
  两轮箭雨过后,双方骑兵在战场中央率先激烈交手了,人马冲撞,就好比大潮中两股巨浪汇合的刹那,疾驰、刹那的凝止,然后便是人仰马翻,血肉横飞。
  “杀杀杀!”
  战场上双方的将士彻底交锋,不时有人被斩杀、挑落、刺死,血肉战场,每一个人都在拼命地挥灭这生命,大道无情,战场更是如此,对方的性命就是自己杀敌的荣耀。
  鲜血飞溅,残肢乱飞,首级滚动,无头的尸体喷着血柱,刚刚还在舍生忘死的屠杀着别人的,可能现在已是马蹄下的一堆肉泥。
  这是一场硬仗,最终胜负只取决于双方兵力的强弱、士气地高低。
  罗昭云带着一万精兵,就列阵于骑兵之后,等第三波骑兵冲完,就轮到他们冲锋陷阵了。
  他已经不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大场面的厮杀,但仍有些心有余悸,热血沸腾,感慨不已,这种冷兵器的交战、火拼,一条条活生生的人命,好像最不值钱的草芥一般,被收割了。
  血气冲天而起,扑鼻都是浓浓的血腥味道,一些新兵看到这种场面,都在反胃,腿打颤了。
  顷刻,三千重甲铁骑只剩下一千多人,横扫了对方数千骑兵,继续向前冲击。
  但叛军阵前,又冲出数千的骑兵,而朝廷一方,第二轮,第三轮的骑兵冲击波也开始了,呼啸而出,万马奔腾,山崩海啸般的威势。
  麦铁杖手持马槊,带兵冲杀,骑士们使用长枪、陌刀、巨斧这些杀伤力极强的武器,利用战马的速度,碾压而过。
  此时此刻,朝廷精锐的心理素质,要比叛军强一些,因为他们知道是为何而战,保家卫国,铁骨铮铮,更加无畏,哪怕自己战死,家族的父母、妻儿能得到抚恤金,能够免许多年的赋税,所以,他们心中没有什么后顾之忧,这种状态,比叛军心中茫然,要强得多。
  士气越来越向朝廷大军倾斜,三波骑兵过后,已经冲到了十万大军的阵前,要切开大阵。
  与此同时,罗昭云率领前军一万多人,打步兵头阵,也出动了。
  他手持长枪,撤掉白袍,在冲锋陷阵的时候,不露出明显的目标,免得自己成为众矢之的,被乱箭射死。
  当罗昭云这一万精锐杀上去,周罗睺统领的步兵重甲尾随压上,随后,两翼也包抄出动了。
  双方的兵力相当,谁胜谁负,关键看主帅如何调度,使用什么阵法,还有就是士气高低,整体素质的强弱,武力的高低了。
  罗昭云人如虎,马如龙,在侍卫队的簇拥下,带动着一万精锐甲士,跟随骑兵的后面,要继续冲垮叛军的阵脚。
  “杀杀杀!”杀声一片,无数的将士倒在血泊之中,但没有人来得及去搭手援救,因为敌人的戈锋还没有停止,无情残酷地挥舞着。
  战争残酷,而且是血淋淋的,人像发疯的野兽一样,舞着枪戈剑矛,红眼睛拼命的呼喝厮杀,那种凛冽那种血腥,那种残酷场面,若非置身中,很难想象,根本不像电视中演的那么轻巧简单直白。
  罗昭云经历过边疆大战,非常惨烈,但那是突厥胡人拼命,现在却是大隋禁军与地方府兵的相互厮杀,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好在他心智成熟,已经看淡这些,心性如磐石,冷静果断,当鲜血蓬散飞溅在他的脸上和衣襟上时,他也没有心慈手软,不停杀敌,因为身置其中,如果不还击,很可能下一秒就被砍下马来。
  “大败叛军,保家卫国!”罗昭云不时地喊几声,激发将士们的斗志与豪情。
  “保家卫国——”
  无数的刀枪拼斗,双方甲士在阵前紧紧交锋在一起。
  将士们看到罗昭云的勇猛,带头前冲,再想到先前几次大战,都热血起来,个个脸色通红,眼中闪烁着凶狠而又兴奋的光芒,宁死不退,奋勇杀敌。


第0182章 擒将
  隋军与汉王军队,各自十万大军,陆续参战,打得太过激烈了,从上午厮杀,一直过了晌午,漫山遍野都是征战场面,血流成河,尸骨成堆。
  如果放眼四处环顾,会发现方圆数里内,地上全是死尸,剑、戈、矛、戟、滕盾散落满地,不少还插在尸骨身上,残肢断臂,散落得到处都是,鲜血染透土地,扑鼻的血腥使人闻之欲呕。
  杨素用兵老练且狠辣,萧摩诃也不是平庸之辈,不断调兵遣将,针对杨素发出的阵法,及时调兵拦截,苦苦支撑,一直到了黄昏时候,汉军的阵型终于崩溃了。
  “追上去,大破叛军,斩首立功!”
  隋军其实也早已经筋疲力尽,但是胜利在望,全都来了气力,虎狼一般冲杀过去。
  尤其是剩余的铁骑,纵横切开,他们犁成了一道道田垄般的队形,叛军战阵崩溃了,将士难以互通,剩下来的就是一面倒的屠杀场面了。
  这一次的突击,大局已定。
  萧摩诃下令撤军,打算退出十里重新整顿,但叛军的心理素质已经没了,因为一旦失败,他们将没有了希望和前途,失去东山再起的机会,他们懂明白处境,所以失利后,无心恋战了。
  一支军心已散的军队在撤退,那种恐慌气氛是无法抑制的,正面对敌时候他们还能拼命一战,掉回头开跑,诸军岂有不争先逃命之理?
  大军败退,是最容易导致三军指挥失灵、士气最为低落的因素,一支庞大的军队在溃退时,尤其是古时候的年代,就算是一位天纵英明的主将,也很难以力挽狂澜,对三军实施有效指挥了。
  这也是为何罗昭云完成任务,退而未被歼灭,被其它将领刮目相看的原因。
  当你冲锋陷阵很勇猛,那只是勇,如果撤退时候,你还能驾驭三军不乱阵脚,这方是将帅大才,太难得了。
  不过罗昭云那时候,因为提前做好了宣传工作,诸将知道大军在后伏击,心里还有一线希望,三军将士素质也过硬,但是现在的叛军,都不想在为汉王效力了,赶紧逃命,因为心知肚明,汉王要垮台了。
  大军合围,不断掩杀,叛军东窜西逃,完全溃散了。
  罗昭云一马当先,带兵杀向了主帅大旗的方位,他很清楚,撤退之中,军心涣散,但还有部分人比较忠诚,依然会跟随主帅撤离,只有把帅旗斩断,那么大军才真正的走向毁灭。
  “保护将军!”
  一些亲军侍卫队,严密地围在萧摩诃的周围,徐徐撤退突围。
  罗昭云带着数百人,杀入叛军最深的区域,枪技超绝,勇不可挡,如入无人之境。
  沿途的甲士根本无法阻断,几百人的骑兵凿穿而过,很快就追上了萧摩诃的队伍。
  “斩!”罗昭云大喝一声,策马而过,抽出了腰刀一斩,直接砍断了那又粗又高的大帅旗,咔嚓倒下的瞬间,外围的许多叛军将士都慌了神。
  “萧摩诃哪里走!”
  罗昭云、郭孝恪带着几百卫队骑士,如出笼猛虎般迅猛突进,义无反顾时杀过去。
  保护萧摩诃的亲军开始阻挡,但士气不足,战斗力减弱,哪怕人数很多,也已经抵挡不住了。
  萧摩诃在人群中看着威猛无比的少年战将,充满感慨,遥想当年,自己年轻的时候,何尝不是这等英姿勃发,勇冠三军?如今风烛残年,本就没几年而活了,更没有了厮杀的体能,功夫早已退化,英雄迟暮,无复当年之勇。
  “锵!”萧摩诃抽出了长刀,大喝一声:“战!”
  “将军,突围吧!”一名副将劝慰。
  “突围出去又能如何?大势已去了,与其回去被捆绑投降,不如现在光荣谢幕!”萧摩诃一声惨笑,想的很开。
  “杀——”萧摩诃挥刀冲上去,跟罗昭云战在了一起,大刀迅猛,刀法精妙,非常的娴熟,火候很浓,可惜,年迈体衰,连暗劲都难以保持了。
  当二十回合一过,就被罗昭云一枪横扫落马,被生擒活捉了。
  罗昭云知他身份,所以没有刺死,留了一命。
  萧摩诃坐地一叹道:“不知这位小将,可是先锋将罗成?”
  “不错,是我!”罗昭云横枪立马,说不出的洒脱。
  萧摩诃脸色古怪,点点头,说道:“英雄出少年,非浪得虚名!”
  罗昭云愣了一下,想不到对方冒出了这么一句,心中多出几分敬重,名将的胸怀和气度,果然要比平庸之辈,强上太多了。


第0183章 苦战后的胜利
  萧摩诃被生擒活捉了,帅旗也被砍倒,整个叛军群龙无首,完全一盘散沙,四处逃散。
  “缴械不杀!”罗昭云吼了一声,其余的将士们也跟着喊出来,彻底瓦解叛军的心理。
  有机警的叛军士兵听到喊声,果断地抛下了兵器,双手高举,直挺挺地跪在地上,冲来的战马长枪陌刀,就从他们的身边飞掠而过,他们只能僵硬地跪在那儿,一动也不敢动,生怕招致马上的骑士误会,顺手就是一刀。
  整个战场在推移,越来越多的叛军士兵选择投降,反抗的队伍越来越少,但凡负隅顽抗的区域,很快就被淹没了,风驰电掣而过的隆隆铁骑,毫不怜惜地招呼到他们身上,一时间头飞腰折,残肢断臂,鲜血涂满一地。
  一天的鏖战,终于结束,以朝廷大军的胜利而结束。
  夜幕之下,火把通明,喊杀声已经逐渐远去,杨素下令派出一半的兵马追击,剩余的将士后退三里,就地整休,轮番睡觉,补充食物和体力。
  许多伤员也被集中安排在一起,包扎治疗,但是没有什么特效药、消炎药,简单救治,如果伤势重一些的,存活率不高。
  罗昭云这股人马因为擒获敌军主帅,所以没有派去追击逃亡的兵马,他下令前军的人,聚在一起休息,他带着一些侍卫,押送着萧摩诃去见杨素。
  简易的帅帐内,杨素一身戎装未卸,风尘仆仆,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亲自提审叛军大将萧摩诃。
  “萧贼,朝廷待你不薄,当年降隋之后,也没有因你是降将而坑害,加官封爵,保你宗门富贵,自你年纪老迈之后,虽收回实权,却让你在家颐养天年,领着高俸禄,还有何不知足,为何要谋反,行此大逆不道之举!”杨素义愤填膺地喝斥。
  萧摩诃冷笑道:“谁说我谋反?我依然效忠着大隋,只不过,汉王觉得先皇死得蹊跷,宫廷有变,所以汉王这是聚义师,清君侧,讨逆臣,我这样做,对得起当年先皇托孤,忠心辅佐汉王!”
  “胡说,强词夺理!”杨素气得拍案,因为杨凉口中的清君侧,讨逆贼,指的就是他杨素,还有杨广身边的几个亲信,当然,杨素排在首位。
  杨素喝道:“你们那点伎俩,还想瞒过天下人?无非是藩王作乱,注定要被写入史册,等着史家笔伐吧,你堂堂昔日南陈大将,又是隋朝的武臣,却如此助纣为虐,名节不保!”
  萧摩诃无动于衷:“哼,史家的笔,都是听命于皇权,哪有什么真相?后世的人如何去看,由得他们去吧,谁也看不到真相!”
  杨素脸色一沉道:“毫无悔过之心,押下去吧,严密看管!”
  他已经无心审问了,因为杨素的目标是杨凉,萧摩诃并不是他看重的目标。
  杨素挥一挥手,罗昭云带人离开,交付给了中军的侍卫官,他则回到自己的临时营地休息。
  这一天,他率领先锋军冲锋陷阵,也实在累得够呛,要不是练出化劲,体力悠长,他也要体能垮了。
  一夜无话。
  翌日醒来,朝廷大军开始统计伤亡人数,各军调查之后,汇总在一起,战死一万五千人,重伤四千人,轻伤八千多人,加在一起,死伤接近三万。
  但是战绩却辉煌,斩敌两万五千人,俘虏一万多人,逃散者不计其数。
  最重要是击散了汉王军队的有生力量,杨凉在晋阳城内的驻军,也就三万人,如何能抗衡七八万的隋军?
  虽然杨凉名义上统治了二十多州,但是在这种军事不利,日薄西山的时候,哪一州的刺史和府卫将军,赶来救援?
  而且,河东、北齐等地的州县,不少门阀世家,忠于朝廷的贵族,看到汉王气数已尽,纷纷暗中出手,辅助地方军夺回城县。
  杨凉等若守着一座孤城,变得孤立无援了。
  清源县邑之地,离着北部的晋阳城,相隔不过数十里,中间的险阻,也只有一座龙山和一条汾河,很难阻挡住朝廷的七万精锐大军。
  “将军,接下来我们如何出兵攻城!”麦铁杖、鱼俱罗等人询问。
  杨素问向军师道:“尔等谋卿,可有良策?”
  莫乾谋士拱手道:“回大帅,下官认为,当施‘围城打援’之计,困住晋阳城一个月,不必攻城,到时候,孤立无援,杨凉必然会出城投降,如此不费一兵一卒,可擒住此谋乱藩王!”
  杨素闻言点头,觉得甚有道理,于是当机立断,大军继续前行,攻克龙山防线,强渡汾河,围困晋阳城!


第0184章 弃城投降
  晋阳城外,隋军四面合围,擂鼓喧天,兵甲锵锵,长枪如林,围困住了汉王杨凉,插翅难飞了。
  那杨凉带着属下一群文武官员,站在城头,望着下方一片片凶悍战阵,各城外的人马过万,无边无际,黑压压一片,真有投鞭断流,举手如云的庞大气势。
  一排排利箭如蝗虫一般,朝着城墙内射击,这只是给城内的守军一个信号,在给他们施压。
  看到这一幕,杨凉脸色大变,如同死灰,他万没想到,这还不到两个月,前线二十多万大军都一战击溃,相继覆灭了,朝廷军队势如破竹,不远千里,直接打到了晋阳城外。
  “完了,孤王大势去矣!”杨凉身子轻颤,差一点飙泪。
  王頍拱手道:“殿下,请从长计议!”
  杨凉怒气冲冲道:“都这时候,还计议什么啊?你们的谋计,没有一个能管用的,孤王现在只剩下一座孤城,能有什么用?”
  王頍说道:“殿下,我们可以派人突围,去周围几个州县,梁菩萨为潞州刺史、韦道正为韩州刺史,张伯英为泽州刺史,请各路援军过来解围。”
  一些侍从和文臣都沉默了,他们心里清楚,相邻的几个州,兵力都只是一两万人,现在看到杨素统帅接近十万大军在外围,不可能有人赶来勤王救援。
  王頍对大伙的心态,可以说心知肚明,因此建议道:“乔钟葵将军,正在雁门一带,围攻代州总管李景,盛威甚大,可调他率军回防,一旦他带着数万人回来,与朝廷大军在城外对峙,其它几路人马,就有胆量前来了。”
  杨凉像是溺水的人,看到了一根稻草可以续命,肯定要试一试才行,急迫道:“那迅速安排突围的人马,赶往雁门,请乔钟葵将军回防,解晋阳之危难。”
  当天夜里,四个城门,都有死士队选择突围,打算向外传送求救书信。
  四路人马终有一路成功,几百人突围,剩下几个人扬长而去,朝着雁门一带骑去。
  可是当求救的人来到代州一带的时候,却听到钟葵将与朝廷派来的将军杨义臣正在激战中,已经中了伏击。
  原来,一个多月前,乔钟葵率军连克数城,围困代州李景的时候,朝廷新君杨广已经穿密旨,派杨义臣率领骑兵、步兵二万,夜出西陉,前往代州救援。
  这杨义臣初战不利,觉得自己兵力不够,于是用计,把军中的牛和驴子全部清出来,清了几千头,又令兵卒几百人,每人拿一个鼓,偷偷地把牛和驴子赶到山谷里,出其不意。
  到了黄昏时候,杨义臣又与钟葵交战,两军刚交手,杨义臣就命令驱赶牛和驴子的疾速前进。
  一时间,战鼓震天,尘埃弥天,乔钟葵军不知究竟,还以为是伏兵大发,因此大大地溃败,杨义臣纵兵反击,大破乔钟葵,一战成名。
  当杨凉派出去救援的死士,得知乔钟葵将军已经大败的消息后,嚎啕大哭,知道无能为了,辜负了汉王重托,纷纷自刎而死。
  大约半个月过去,杨素并没有急着催动大军全线攻击,而是死死围困晋阳城,很快城内的粮草出现了短缺,隋朝几处军仓虽然充裕,但百姓手里余粮并不多,自从朝廷军围困晋阳前,只有一个月的口粮,无法购买到多余的粮食了。
  如今,城内一些普通民户已经断粮,饿死了不少人,哀嚎一片。
  城内商贾、贵族、门阀世家当然有积粮,可是一概不外售了,因为谁也不知道,这场战争会持续多久?
  杨凉没有等到援军道来,却得知城内粮草空虚,许多百姓饿死,要出现哗变了。
  军中的粮草,还能够数万兵马用大半个月,可是半个月之后当如何?
  日子一点点过去,各方叛军看到杨凉日薄西山,已经没有指望了,相继投诚,重新归附朝廷。
  最后,只剩下晋阳城这座孤城了。
  这些日子中,杨凉的心理越来越灰暗,终日大醉,麻痹自己,他也清楚,自己要么与城共存亡,要么开城门投降。
  这一日,杨素的耐心已经耗光,下令三军备战,随时准备硬攻巍峨雄伟的晋阳城了。
  他派人射出不少铁弩,弩箭上绑有劝降的书信,也有劝城内百姓、贵族,尽早反抗,接应朝廷大军,告诫守城官兵,放弃抵抗,否则,就要全部以谋乱罪,大开杀戒了。
  这样软硬兼施,瓦解城内守军的抵抗斗志,而且使军心浮动,惶惶不可终日了。
  杨凉何曾受过这等煎熬?他实在扛不住了,无计可施,心智远没有那么强大,身心接近崩溃边缘,听过几位主和文官的建议后,终于下令放弃抵抗,不顾一些主战派的阻劝,开城投降了。


第0185章 一夜征人尽望乡
  杨谅开城投降了,一切都在杨素等人的算计之中,因为围城打援的意图,让外围几个州县的叛军都不敢轻易来援救,时间一长,外围州县被府兵和豪强世家都给重新夺回,已经成为完全的孤城。
  晋阳城内没有了粮草,杨谅的威望不足,也没有足够的百姓基础,没有百姓和贵族愿意跟随杨谅共存亡,甚至士兵都不听指挥了。
  杨谅没有等来雁门、代州一带的援军,知道大势已去了,在城内又过了半个月的富贵王侯梦,饮酒、作乐、歌舞、御女等,享受了差不多,在最后的关头,出城投降。
  晋阳城外,兵阵如林,全部是寒芒闪烁,声威雄壮。
  杨谅卸下了战甲和蟒袍,只穿着内层布衫,一脸颓废地走上前,身旁跟着几个文官,手中持着兵符、官印等,算是正式投降了。
  杨素坐于马背上看着杨谅,冷冷道:“卿本亲王,奈何做贼!”
  杨谅瞥了杨素一眼,讥笑道:“不过是我杨家皇族养的一条老狗,你为杨广做了那些事,到头以为会得善终?哼哼,功高盖主,自古以回去你和我,谁先死,还是未知数!”
  杨素脸色沉下来,他当然明白对方的话意,如果在几年前,他不屑一顾,因为杨素自持自己弘农杨氏的门阀势力,还有自己的才能,君王要器重他,拉拢他,恩宠他,可当隋文帝死去,杨广登基之后,他有时候,总有一种不安的感觉。
  五十知天命,六十岁之后,人老成精,往往更能感应祸兮旦福了,杨素冷冷盯着杨谅,虽然有怒气,但是众目睽睽之下,他也不好随意处置,毕竟杨谅是亲王,皇室血脉,他只能收押,打算在牢狱和途中给他些苦头吃。
  杨素喝令道:“这是乱军贼首,大逆不道,兴起战乱,给百姓和府兵都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来人,所有罪臣,一律捆绑看押,周罗睺将军,你带两万军队入晋阳城,查封一切罪臣家属,鱼俱罗将军,带人接管降军,收缴所有武器,全部迁出晋阳城五里外扎营看守!”
  “末将领命!”周罗睺、鱼俱罗等人拱手领命。
  杨谅等叛乱的罪臣全都被捆绑关押了,几万守军也被聚集拉出城外,集中扣押了。
  藩王之乱,就这样被平定下来,城内的百姓夹道欢呼,朝廷大军前来解围,否则不知道要被杨谅和他的军队鱼肉到什么时候,有没有活路。
  罗昭云亲自参与到这个历史事件中,看到了杨谅的志大才疏,空有野心,却无那个魄力胸襟,难成大事,他的结局早已注定。
  “结束了,终于可以松一口气,好好睡一觉了。”罗昭云轻叹,这番出征北伐,一走就是两个多月,等处理完晋阳的事,还有对周围州县进行一次威慑和梳理,然后才能撤军回京师,那时候,又是一个多月的事了。
  罗昭云和他的八千前军驻扎在晋阳的西门三里外,连绵的营地,篝火明亮,许多将士围绕着篝火载歌载舞,喝酒吃肉,这是三军胜利的临时犒赏,大吃大喝一顿。
  隋唐人爱歌舞,所以军中也有军舞,多数是跟胡人学的舞步,毕竟自东晋五胡乱华之后,北魏、北周、大隋等都是有胡人血统的关拢贵族当权,他们的文化和爱好中,一半保留了胡人的习俗。
  明月如一轮圆盘高挂天穹,月色如水,照射荒野和大地上,洁白一片,哪怕没有篝火的区域,也有些如银的光。
  罗昭云与麾下的亚将、俾将、都尉们饮酒一番,兴致很浓,这次北伐对他的历练很大,亲自带兵,不论进攻还是后退,都有法度,与兵书战策相吻合,给他如何带军为帅,统兵打仗奠定坚实基础。
  一名守军营大门的甲士前来通报:“禀告将军,大帅带人前来巡营了,已经到了辕门外,此刻正在入营。”
  罗昭云起身,带着众将正要过去迎接,刚走出十几步,从营门方位,走来一簇人马,为首的正是杨素。
  “不必恭迎了,本帅已经到了。”
  “拜见大帅!”
  “不必多礼了。”杨素一摆手,又微笑道:“你们先锋营,在这次北伐汉王过程中,立下不小功劳,朝廷一定会有所封赏,尤其是你,罗成,一战成名,再回京城,估计那些以前觉得你靠撞大运才破格提拔的人,可以闭嘴了,见识到你带兵能力。”
  罗昭云抱拳道:“大帅过奖了。”
  杨素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道:“大战结束了,本来做统帅的老夫巡营在外面观察一下,就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