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山争雄-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0148章 低武层次
  隋文帝杨坚的丧礼正在仁寿宫内城紧锣密鼓地操办,由于杨广有其它政治目的,并没有把消息散出,所以,长安新城和天下各郡的百姓们,都蒙在鼓里,并不知情。
  杨广派出右武候车骑将军屈突通携带矫诏玺书,带着数百快骑,前往晋阳,要召杨谅回京师。
  这屈突通祖上为库莫奚种人,后依附鲜卑慕容氏,十足的胡人血统,他自幼性格刚直、坚毅,擅长骑射,武功不俗,乃是大隋一员猛将。
  杨广之所以派他去,原因简单,这屈突通耿直的秉性,在朝堂有名,一直以来,并非东宫的心腹,但是屈突通有个优势,就是效忠皇帝。谁做皇帝就效忠谁,以前是杨坚,现在是杨广,有一股忠君情结。
  如果杨广派宇文述、司马德戡等人去,杨谅肯定会怀疑,只能派去一个看上去中立的人,实则眼下又对他忠心耿耿,才能实施他此次的诓骗谋计。
  这件事安排完后,杨广又开始了其它布置,如何回长安举行祭天大典、祭祀祖庙等,如何把自己的心腹提拔起来,削弱老旧势力的影响。毕竟许多老臣,多是效忠杨坚的,对杨广未必那样支持,甚至有些人是支持杨勇一方,他不能坐视不理,不分远近亲疏。
  ……
  罗昭云回到临时行宫驻所,辛苦了一天一夜,总算可以休息一番,不用执勤了。
  这次他的功劳,不可谓不大,首先保护了太子和小公主安危,其次,及时通知城内的人早做准备,第三带兵杀向仁寿殿。
  罗昭云不知道自己这么做是对是错,也不知未来的路在哪里,历史会如何发展?
  他身在历史之中,感到有些茫然,虽然知道总体的方向,但细节却完全不同,如果以为掌握的历史就能无所不能,那就是无知和找死了。
  因为后世所知的历史,多数是官方史家有选择地记录,还有的是拼凑、臆测、美化、杜撰的,书本上的许多历史人物,也许跟真实存在过的那个古人,有很大的差距。
  这就好像后世社会中,官方公布了很多官员,如何的清正廉明,如何的刚正不阿,如何的为公为民,如何的大义凛然,如何有文化修养,呵呵,你真信啊?
  罗昭云现在一步步向前走,个人力量有限,只能随波逐流,根据新形势和发展,随机应变,等待机遇到来。
  不论是现在任隋官,还是以后投唐,或是自己打江山,都需要根据形势待定。
  他也不确定,自己来到这个空间历史,是否还有隋末的农民战争。
  当务之急,罗昭云还是在不断地储备和积累,功夫也没有落下,这次经过一番厮杀,隐隐感觉自己马上就要突破化劲了。
  化劲,是以武入道的一个过程关卡,突破过去,对内劲的把握,有了全新的体会,可以全身密布气劲,虽然还挡不住兵器刺、砍,但是钝器却能被气劲卸开力量,保护自身,还能对危险有所感应,身体的敏捷度、力量等等,都有一次突破。
  他觉得始终差了一点窗户纸,无法捅破,思考半天没有想通,就去找周罗睺求教,在对方所在的行宫院子里,煮酒论武,一老一小,谈的很投机。
  周罗睺叹道:“其实咱们军方的武,只是低武;江湖的武,才是高武。但朝堂和江湖,两个层面,相互并不牵扯,各有各的规矩,那些古武门派,禁止让宗派内的真传门徒进入朝堂效力,也不干涉世俗皇权等;而朝廷也不会去干涉那些武功高强的宗门人士活动。”
  罗昭云闻言,感兴趣起来:“真的有厉害的江湖侠士吗,是否能飞檐走壁,凌空渡河等等?”
  周罗睺微笑道:“当然是真的,在南陈的疆域,就有那么一个武林门派,一些弟子都突破到了化劲层次,当然,他们并不叫化劲,而是另有叫法,似乎跟道家练气吐纳有关,他们实战不足,打小就练气和练剑术,以气入道,比较玄乎。咱们是以武入道,比较粗浅直白,练起了也苦,不得其法,突破者寥寥无几,但实战强大。”
  罗昭云询问道:“那鱼成都,是否早就突破了化劲层次?”
  周罗睺说道:“不错,化劲之上,有‘百脏共鸣’境界,再往上,据说是‘抱元归一’,你光听一听这名字就知道,都是道家养身的功夫,没有真气运行秘法,你光靠自己摸索,苦练枪术,是无法达到的。”
  罗昭云听完之后,有些哑然,他如何不明白?那分明就是武林高手,侠客的世界!
  所谓的真气运行秘法,说直白些,就是上乘武功秘籍,不光是武技、枪术等等,格斗、杀敌本领,还有如何运气打坐,吐纳冥想的细节,改善经络和内脏等等,更加高深了。
  “有些明白了。”罗昭云点头,只不过,他没有真正接触过庙堂之外的游侠剑客,不知道他们的实力究竟如何。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尤其是在古代,没有火器,没有普及大学,存在古武门派,并不难理解。
  ……
  这一日,罗昭云被太监来传口谕,宣他入北斗殿,本以为杨广要见他,却被引入偏殿,在一个轩堂内,看到了华贵美丽的萧妃,还有晋王杨昭、小公主杨采玉。
  “拜见萧妃娘娘!”
  罗昭云对这萧美娘多少有些感触,这个女人在历史上,也算鼎鼎大名了,其实,杨广已经登基,不久她就要册封为萧皇后了。
  萧妃伸手虚托一下:“起身吧,罗将军,这次召你过来,并非为了国事,听晋王、公主提到,你这一路上,斗智斗勇,百般维护,才保得他兄妹安全,这份尽忠之情,哀家并非作为嫔妃来感谢你,而是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要对你说一声感激的话。”
  “萧妃娘娘严重了,末将职责所在,定当鞠躬尽瘁,无须如此!”
  萧妃面带微笑,越发觉得这个青年言语谦逊,识大体,有素养,她对罗昭云也愈加喜欢和欣赏了。


第0149章 汉王反
  罗昭云被萧妃接见,当面把他褒扬一番,又赐予了一些珍珠玛瑙,黄金绸缎等,表示感激。
  他自然要推脱一番,奈何萧妃和晋王盛情难却,罗昭云只得接受了赏赐。
  萧妃忽然问道:“罗将军,今年你有多大年纪了?”
  “十五岁了。”罗昭云恭敬回答。
  萧妃和蔼询问:“家里长辈,可曾为你在找婚配之事?”
  “这个,尚无!”罗昭云有些愕然,如实回答。
  其实这个问题,他没有细想过,毕竟才十五岁,不着急成家,他想在二十多岁在谈婚论嫁不迟,不想过早就被绑在家里,妻妾成群,孩子成堆。
  萧妃微笑点头,侧首看了杨采玉一眼,小公主顿时满脸通红,娇羞无比,手中捏着丝带,无比的紧张,虽然有些羞恼,但内心还是喜悦的,怦怦乱跳着。
  “按我大隋律例,男子过十七岁,到弱冠年纪,就可成家。罗成,你已十五岁,离这个年岁也不远了,可曾有心仪对象?”
  萧妃问完话,杨采玉感激自己的小心脏儿都快蹦出嗓子了,非常关注,不知罗昭云如何回答?
  她担心对方说有心仪的女人,却不是她。
  毕竟,她还小,对方的年级,不可能喜欢上她这个豆蔻小丫头。
  罗昭云脑海中浮现出了萧依依的倩影,不过,他心中暗叹,对方身在青楼,背景复杂,跟他即便有情有义,但是最后,未必能成眷侣。
  除此之外,他还没有什么中意的女人,或许来京城时间过短,没有什么机会接触吧。
  他摇头道:“暂时没有,我年纪尚轻,未考虑过这方面的事,打算先为国效力,多锤炼一番,日后能文武双全。”
  晋王在一旁微笑道:“你现在就已经文武双全了,这个年纪,有此等官爵、文采和武艺,在长安城内,都很少见了,反正我最近一些年,没听过京城内有这样的杰出儿郎,他们多在家族门阀的护翼之下,与你相比,缺少磨炼,差得远了。”
  小公主杨采玉听完,则暗暗送了一口气,心下则想:罗成啊,你一定不要着急婚娶,等我长大哦!
  ……
  杨坚的国丧大礼已经准备妥当,而杨广的各方面准备也完成了,所以,在那晚宫变后的第四日,终于起驾回京师了。
  现在禁卫军、侍卫军等,都被他控制住了,身边的亲信都担任了要职,杨广的安全已经层层设了保护,千军万马也难以冲杀到他跟前,更何况一些低武刺客?
  杨广坐在黄金雕纹、珍珠镶嵌的车撵上,一切按古之天子礼仪佩戴和出行,头顶天子冠,龙袍加身,整个人的气质,格外厚重、深沉、内敛了不少。
  他看着蔚蓝天空,壮丽山川,心中不禁涌起豪情万丈。
  终于,他作为一国之君,坐在车撵之中,出驾回宫,虽然感觉不够想象中的气派,但还是令他激动不已,毕竟,这是他的第一次。
  杨广心中波澜起伏,一会想到晋阳杨谅那边如何,一会想到回到京城,如何削弱旧阀势力,如何确立他的年号,如何开展他的宏图霸业?
  他不会忘记,其父杨坚跟他说过的那些话,大隋表明殷实和富裕,其实危机甚重,最大的隐患还在门阀,关陇贵族,天下豪强大族太多,哪怕是皇帝,也得搞平衡,来拉拢一部分大族,压制另一部分,否则就会受其干扰和胁迫。
  但是杨广并不怎么赞成父皇的那套说辞,在他看来,宽仁相待只是使矛盾后延,就算他当政时不乱,那以后呢?他的子孙都长于后宫,能有几个大作为者?纵观历史,皇子皇孙一般都是一代不如一代,他不想把问题延续给后人,那样就太不负责任了。
  六镇已过百年,强悍之风依旧,可见并不是教化就能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从根本入手,斩草除根,将这些六镇后裔的打压拆散,甚至杀绝,不留后患。
  对于关陇贵族,愈是八大门阀,越要进行开刀,否则再发展壮大下去,又要恢复东晋时期‘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了。
  慈不掌兵,善不称王,杨广心中涌起一份杀机,他要大刀阔斧来解决这些危机,让大隋江山永远巩固下去。
  ……
  屈突通带着三百轻骑,日行三四百里,三日后就赶到了太原城。
  在春秋末,晋国大卿赵简子家臣董安于在太原盆地北端晋水北岸,悬瓮山东侧修筑晋阳城,周长六里,至西晋时期扩建。
  北齐于汾水东岸增筑新城,旋在旧城增设龙山县。隋以龙山旧城为晋阳,新晋阳城为太原,所以太原与晋阳,并非同一城邑,但相隔不远。
  这里的地理位置,三面环山,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自北向南流经,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素有“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之称。
  屈突通携带玺书而来,原本以为此计万无一失,但想不到,杨谅一眼就看出了破绽。
  原来隋文帝事前已经和汉王杨谅约好,如果有诏令让他回京城,敕令上面会多加一点,然后再验玉麒麟是否符合。
  那玉麒麟是兵符,一分为二,皇帝与将领各持一半,准确相合说明诏令无误。
  杨谅既看出了诏书有假,就知道朝廷已经出事了,他立即找来自己的心腹文武官员商议,说出了父皇已经出事,现在杨广派人来诓骗他回京,必然不安好心,寻求对策。
  萧摩诃等人跟在杨谅身边,多是一些被朝廷疏远之人,才辅佐杨谅,谁也不甘心就这样碌碌无为,听到杨谅分析之后,纷纷劝他趁着杨广尚未正式登基祭天,公布天下的时机,起兵造反,以迅雷之势,攻入长安城,那么他就能成为大隋未来的新主人了。
  杨谅其实早就对大哥杨勇被废,杨广为太子之事,耿耿于怀,心有不服,现在又发现杨广不怀好意,要阴谋对付他,心中害怕,自然不肯坐以待毙,稍微一犹豫后,立即绝对,起兵夺权!
  大隋朝第一起宗室谋反事件,骤然爆发了。


第0150章 祭天之典
  杨谅拥兵二十万,镇戍一方,多是北方重地,民风彪悍,有北齐和六镇的军民,实力强大,加上马场也多,能迅速组成一支数万铁骑的队伍,南下横扫。
  在杨谅的身边,也聚集了一些文臣武将,虽然没有朝廷那么多能人,可是兵强马壮,对杨广的登基同样造成了巨大的威慑和考验。
  当晚,屈突通提前被汉王府的细作送了情报,得知汉王要起兵谋反的消息,不敢再逗留,连夜通过太原城的刺史皇甫诞的关系,打开城门,放走了屈突通等人,使杨谅的派去的人,扑了一个空。
  因为这个原因,加上皇甫诞又去劝说杨谅不要起兵,分析这几十州的粮草无法与长安相比,君臣名分已定,即便兵强马壮也难以取胜,一旦战败,更是下场凄惨,不如归顺朝廷,气得杨谅把这皇甫诞关押狱中。
  数日之后,杨谅在并州发布檄文,声称讨伐奸臣杨素,以清君侧之名,起兵南下伐长安。
  此时,杨广正在长安城外,进行着祭天大典,渭水河岸,祷告上苍,进行着君王登基后,祈求天命,保佑社稷。
  围观群众十万人,站在河岸两边,高呼着万岁,气势沸腾,场面宏大。
  跟随的文武群臣不下千人,其中超过一大半都是关陇贵族的人,他们各自鬼胎,心中想的东西,多是利益取舍。
  也有一些倒霉的门阀,比如元阀首当其冲,杨广虽然没有以谋反大罪公布,但下手绝不手软,把元岩、元虎、元雄等都抄家了,男子斩杀,女子放入教司坊内,世代为奴。
  柳述虽然为公主驸马,杨广没有杀他,但也抄家没收,把柳述贬为庶民,发配龙川郡烟瘴之地,这一去,估计十死无生了,他的正妻虽是兰陵公主,但杨广丝毫不给情面,逼她改嫁,但兰陵公主不从,甚至以死相逼,不再朝觐,并上表请求去除封号请求与柳述同往流放地。
  杨广大怒,断然拒绝了妹妹的请求,柳述被独自流放,不久就死在那里了。
  那天夜里,但凡参与了宫变的武将全都被剔除来,全部斩杀,这些都是禁卫军人,原本是保护皇帝的,却被某一阀收买,做出大逆不道之事,心中毫无王法,不敬畏皇权,统统该杀。
  杨广回到京城三天,已经下令斩杀了不少文臣武将,罢黜的官员也不少,充分体现他的铁血手腕和魄力来。
  大典过后,杨广回宫,接受群臣朝拜,自这日起,他就是大隋正式的皇帝了。
  萧妃自然被册封了皇后,晋王杨昭被册立了太子,像杨素、宇文述等人自然都提升了官爵,以前在东宫六率府当过将军的亲信,也都被调离东宫,到京城十二府兵任将军、大将军了。
  罗昭云很幸运,一年只打这一次血仗,竟然连跨两级,又升官了,郎将爵位,官职为直阁将军。
  这也是大隋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将军了,而且全靠自己打拼来的,没有借助庇荫和门第优势,更难得了。
  大典过后,罗昭云回到自己的府邸,跟宁沐荷一起吃饭,午后,躺在一张大木椅上,享受着她的按摩手法。
  虽然宁沐荷在外面,执掌财政,管理着酒楼和其它工坊买卖,但是在家里,却对罗昭云百依百顺,仍和当初一样,不忘初心。
  “阿郎,我们很久没有这样在一起单独吃饭了。”宁沐荷一边用素手给他肩膀揉按,一边埋怨道。
  “好像是,这样,以后晚上,你可以回来吃,但是要注意隐蔽,别让有些人发现,我跟宁氏其它酒楼有关系。”
  “哦,明白了。”宁沐荷很想天天住过来,就在他的身边,可是她也知道,这不现实,宁氏商会在长安新城越铺越大,有了一定规模,她每天需要很多事要忙,逐渐积累大财富。
  她随着阅历提升,知识增补,视野开阔了,越来越佩服罗昭云,总感觉他在未雨绸缪着什么,也许,以后他暗中的财富,足以做任何事了。
  “最近剑术和武艺没有落下吧?”
  宁沐荷道:“当然没有了,每天早晨都会起来练习武艺和剑术,虽然不能上战场杀敌,但对付几个侍卫,还是可以做到。”
  罗昭云道:“那就好,现在看似盛世,但是一直不会缺少战争,如果我猜测不错,很快北伐汉王要开始了。”
  “阿郎,你会不会被派出去带兵杀敌?”
  “有这种可能性啊!”罗昭云点头,他挺喜欢这种从军厮杀,金戈铁马的热血感觉,为以后自己的统帅才能来锤炼!
  宁沐荷担忧道:“我不希望你总出征,刀剑无眼,如此冒危险。”
  罗昭云叹道:“未来的格局可能是残酷的,只有今日磨炼到了,来日才能游刃有余,在乱流中屹立不倒!”
  宁沐荷看着他的神色,心中涌起一种爱慕的感觉,此时的罗昭云,十五岁的年纪,却给人一种相当睿智和成熟。


第六卷 雄师北上镇汉王


第0151章 战略谋划
  杨谅起兵谋反,招兵买马,磨刀霍霍,声势壮大,北方顿时调动兵马,一片紧张备战额度气氛。
  这杨谅是杨坚的第五子,都说老幺吃香,果然不假,杨坚对这小儿子最宠爱,不但给他兵权,总领北齐旧境五十二州,还有法律权力,杨坚对他放松警惕,不顾开皇律约束,让他便宜从事。
  在财政上,怕他缺钱,所以特许他造钱,享受特权,如同一个地方割据的藩王一般。
  几年下来,杨谅图谋已久,身边也收拢了不少怀才不遇的人,比如王頍、萧摩诃等人,都是朝廷边缘人物,却有大才干,渴望从龙之功,纷纷拥护杨谅。
  这五十二州城,至少有十九州的刺史和府兵将军,同时相应杨谅起兵。
  不出七日,大军已经凑足了三十万众,其中五万的骑兵,声威强大。
  晋阳宫,杨谅把它作为了自己的行宫,暂时号令群雄,接受朝拜拥护之地。
  早在东魏孝静帝武定三年,权臣高欢开始在晋阳县修筑晋阳宫,并在天龙山开凿石窟,建避暑宫。
  隋文帝开皇九年,还是晋王的杨广,来此扩建晋阳宫,并在晋阳宫外筑周七里、高四丈的宫墙,初名“宫城”,隋文帝更名为“新城”,以区别于原有的大明城。开皇十六年,杨广又下令建筑仓城,城周八里、高四丈,东城墙与新城西城墙相连。
  如今杨谅起兵之后,俨然把晋阳宫当成了自己的宫城。
  宫苑内,竹木葱郁,生机勃勃,碧波荡漾,涟漪阵阵,小桥流水,假山飞瀑,花圃中点缀着藤萝、月季、蔷薇、牡丹花。
  夜幕降临,无数的红色纱灯随风摇摆,给宫苑染上一层橘红色的光泽,阵阵花香,沁人心脾。
  在晋阳大殿内,灯火通明,二十二岁的杨谅,与一些心腹,文臣武将,正在商议南下出兵的事宜。
  这里除了有萧摩诃,王頍外,还有总管府兵曹裴文安,柱国乔钟葵,大将军綦良、余公理、刘建、纥单贵、王聃、茹茹天保等人,同样人才济济,虎将如云。
  “诸位,各路军马已经聚集在晋阳一带,随时能够南下,但是如何出兵布局,孤王尚无定论,不知将军们可有高见?”
  裴文安先说道:“汉王,井陉以西之地,完全在大王控制之下,太行以东,各路军马,也归大王指挥,当全部动员,派老弱残兵驻守险要,但仍命他们随时扩充土地。然后率领精锐,直入黄河渡口的蒲津关,某愿充当前锋,汉王可率主力继进,闪电攻击,挺进霸上、咸阳以东地区,可以从容不迫的把它平定。此时,京师震动骚扰,军队不能马上集结,上下互相猜疑,人心离散。我们立即发号施令,谁敢不听。用不了十天,大事可定。”
  众人闻言点头,都觉得他说的甚有道理。
  老成稳健的萧摩诃也点头赞同,觉得裴文安提议不错,说道:“末将也赞同这个观点。”
  萧摩诃可是南陈第一猛将,只不过,现在已经七十三岁,老当益壮,仍神采奕奕,说话声音洪亮。
  王頍在一旁道:“如果汉王要进攻长安,就要多用关中、秦川一带的府兵;倘若汉王要守住北方,扩展地盘,当用北齐的遗民兵将,尽量发挥地域军种的优势,事半则功倍。”
  杨谅点头,他只有二十多岁,历练不足,所以一时也没有多少高明意见,听从几位心腹大将军的建议后,觉得都挺有道理,兴致勃勃,最后拟定了战略部署。
  第一路军马,由大将军余公理统领,从太谷出发,前往河阳一带;另一路军,由大将军綦良带领从滏口出发,前往黎阳,占领粮仓;又一路军,由大将军刘建率领从井陉出发,夺取燕赵地区;第四路军马,由柱国乔钟葵为统帅,从雁门出发,进攻黄河渡口。
  第五路大军,也是全军主力,任命裴文安担任柱国,与纥单贵、王聃、大将军茹茹天保等率军直指京师,杨谅和萧摩诃等率十万中军在后,后继跟进。
  这些军马部署过后,杨谅满脸的兴奋,似乎已经看到了不久之后的胜利,或许,大隋未来之主,将是他的位置。
  当晋阳这一方紧锣密鼓地调动兵马的时候,杨广在皇宫内,也频频宣召大臣进入禁宫内,商议对策。
  经过一番讨论,杨广还是觉得把这次统帅反叛的重任交给杨素,才能让他放心,因为杨素的战绩从无一败,用兵无常规,能打各种场合的战役,军纪严明,不论从战绩还是威望而言,都足以威慑军心。
  杨广自知刚登基不久,地位不稳,还面临朝着许多势力和门阀的抵触,杨谅的起兵,无异于把他推到了火架上来烤,熬不过去,就要成飞灰,熬过去,他就能百炼成金。
  但是,他的朝廷大军,只能短期内聚集十万人马,与敌军三十万相差悬殊,要一鼓作气,不能失败,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纵观朝廷中,能让他放心的人,也只有杨素了。
  “杨卿,这次以你为帅,汝觉得,当选哪一人为副帅跟随?”杨广客气询问。
  杨素沉思一下道:“周罗睺将军吧,他跟去,一来跟萧摩诃熟悉,能了解对方的战术打法,另外,可以给朝廷内外的人瞧一瞧,陛下是重用那些从江南来关中的降将的!”
  “如此甚好!”杨广也觉得大有道理。
  杨素忽然又道:“还缺少一位先锋将,老臣想调一人,就是罗昭云,他年纪轻,是可塑造之才,也是一员福将,有气运加身,对行军出征有助力。”
  “他,福将?”杨广思忖了一下,想到罗昭云的起步和提拔,还真是步步生莲,非常顺利,有福气加身一般,对他夺权登基也有了巨大帮助,的确是一员福将,于是,首肯准奏了。


第0152章 步入化劲
  大隋皇帝杨广为了稳定局势,开始对朝堂进行洗牌,大力提拔他所信任的贵族,三省六部的人员很快就确立了。
  杨素为尚书令,苏威被封为左仆射,高颎也被重新任用成为右仆射,牛弘为吏部尚书,梁毗任刑部尚书,长孙炽为工部尚书,樊子盖为民部尚书,段文振为礼部尚书、卫文升为兵部尚书,按照大隋规制,这些人都是宰相班子的重臣。
  杨广麾下的一些东宫亲信将领也都被册封为京城卫府大将军,如宇文述提升为左卫大将军,于仲文提为右卫大将军,郭衍为左武卫大将军,李景为右武卫大将军等等……
  还有一些人,如裴蕴为御史大夫,裴矩为黄门侍郎,虞世基、薛道衡为内史侍郎,郑善果为大理卿,封德彝为内史舍人等,都是早先就站在杨广一边的文臣,此时得到了提拔和重用。
  杨广坐在金銮殿上,颁布诏书,册封杨素为并州道行军总管、河北安抚大使,三军统帅,率十万禁军北上,平定杨谅之患。
  同时被点名出征的武将还有周罗睺、鱼俱罗、陈稜、杨子崇、张寿等人,都是大将军、将军的官爵,而罗昭云名为直殿将军,官爵还是郎将级别,尚无每日上朝的资格。
  “三日后,举行誓师大会,登台封将,出师北伐!”杨广一言九鼎,充满了威严。
  “陛下英明!”文武群臣数百人,一起高呼着,激昂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令人。
  杨广微微点头,看着群臣跪拜,高呼万岁,已经习惯成自然,没有了刚开始几日的激动和兴奋,现在他如一潭深水,古井不波,喜怒不形于色,短须胡子也留下来,越发具有君王的威势了。
  ……
  永宁坊罗府内。
  罗昭云正在院子里舞着长枪,枪锋寒尖利闪,令人不敢逼视,在他的手中,这杆长枪腾跃如飞,宛若蛟龙,人影快速腾挪出枪,残影斑斑,四周尽是枪芒烁动。
  长枪乃百兵之王,越来火候越深,如果能持续苦练,成就会越来越高,最适合在疆场上驰骋,建功立业,杀伐天下。
  这杆长枪在罗昭云的手中舞动,枪锋的红缨突突乱颤,更是摄人心魄。
  枪纂上束以红缨,倒不是为了好看,而是因为枪锋刺入人体后,血液外涌,尖纂上束有红缨,就能把血液引落下去,若是流到枪杆上手滑,就不好把握了,所以实战中少有不束红缨的。
  “嗨!嗨嗨——”
  罗昭云一边吼着,一边练着五虎断魂枪法,还有罗家祖传枪技、李靖枪术,结合在一起,他对长枪的领悟更深一些。
  正所谓,一年刀,十年剑,百年练就一杆枪!
  要把枪法练得出神入化,没有十年以上的苦功,难以进入高深之境,绝不是动动嘴皮子就能突破的。
  罗昭云现在练枪,实在凝聚一股气势,确切来说,是大势!
  以枪法带都全身的势,准备突破暗劲入化劲的那一层隔膜和关卡。
  他的身子如蛟龙腾水,全身上的所有骨骼都轻微的响成了一片,随着他出枪过程中,能随意的控制自己身体上的每一处骨骼,肌肉,力量,内气等等,一同有规律的轻微颤动,使自己身体仿佛有了一股回荡声音。
  驱除了繁杂的心意,一心融入武道之中,心境逐渐澄明,一瞬间似乎有一道灵光顿悟,照亮了他的迷海。
  “杀,杀杀杀——”
  罗昭云腾挪闪动,挺枪如龙,展现出来的武艺和枪技,越来越娴熟入化,同时他的气势攀升,就如同在金戈铁马的战场上冲杀一般,畅汗淋漓,他的体内,更是有滚滚的声音,就好像洪钟在身子内部敲响,令人醒聩。
  他的呼吸也越来越大,身上热气翻腾,那都是汗水被蒸发了,随着呼气吸气,练枪舞动的时候,他的毛孔一开一合也越发剧烈。
  罗昭云此刻的刺枪动作,与武之意境,转换之间,浑然天成,脑海一亮,心意一空,身子仿佛瞬间漂浮起来,要飞起来一般,同时他的力量、眼力、听觉等等都明显在攀升,内脏器官,似乎也都很清晰的在脑海中展现出。
  血液流动,滚滚如河,大小肠蠕动,发出如牛蛙一般沉闷的鸣叫。
  这些感知,非常的玄妙,罗昭云已经体会到自己的身体变化,这是在突破入化劲。
  同时,他出枪也能洞细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