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山争雄-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际,他撑起身体,看着大儿子来床榻前尽孝道,心中感动又感慨,脸色竟然红润过来,这是病人临死前的回光返照。
  “我儿……忠厚仁义,不该诸罪加身,你过来……朕有几句话说……”杨坚断断续续出来了,虽然有些气色,但是他而动身子,不时地发颤。
  假杨勇趁机起身,快走几步到了杨坚的床榻身前,再次跪拜,俯身聆听。
  杨坚伸手,要去抓住杨勇的手,假杨勇递出了手,但是由于他毕竟是假冒的,在这种场合,难免紧张,而且他隐隐猜到,事后自己一定会被灭口杀掉,心中更加后怕,手也哆嗦着。
  两个人的手握住了,假杨勇不敢去看杨坚,但杨坚的脸色却有些古怪,都说血浓于水,父子之间,有没有血脉关系,往往到了真情流露的时候,容易被气场感染,假做不了真。
  杨坚的脸色由笑转愣,然后逐渐凝固,嘴唇颤着说:“你……你……不是……”
  这时候,陈贵人在旁边搭腔道:“皇上,你要说什么?大点声,奴家听不清啊……柳大人、元大人,你们过来听听,好像有国事要交代。”
  柳述和元岩早已一身冷汗,心知肚明,暗赞陈贵人聪明,他二人走上去,陈贵人起身,蔡贵人也狐疑地跟着起身退回,把位置留给了两位亲信大人。
  柳、元二人靠近,已扶住了杨坚的身子,贴耳上去,然后装模作样吃惊道:“什么,要拟诏书,重新立杨勇为太子,废掉杨广,这这……臣明白了……立即拟旨!”
  元岩的官职是黄门侍郎,属于门下省的二把手,门下省的第一长官是纳言,掌朝廷审议,属于宰相圈子的一员,随后才是黄门侍郎,现任的纳言为苏威,虽然官职不小,但是并不是杨坚的心腹宠臣,而且宰相大臣,不能随意出入宫廷,有自己的事要办,审议诏书等。
  但黄门侍郎,是给事于宫门之内的郎官,皇帝近侍之臣,可传达诏令,此职位秦代初置,汉代沿用,因为秦汉时候,宫门多油漆成黄色,故称黄门。
  隋代推行三省六部,分别是尚书省、中书省、内史省,尚书六部是执行机构,中书省是审议政令机构,内史省则是起草诏书机构。
  此时,元岩让太监去那空白的圣旨卷轴,假装拟定诏书。
  杨坚这时已经气息不稳,眼神涣散,那一口气终于散了,整个人的身体发僵,然后无力地垂下头。
  一代杰出的君王,就这样驾崩西去了。
  柳述见状不妙,浑身冷汗直冒,却不敢声张,急忙抱住杨坚的身躯,平缓地放下,口中还在说:“陛下请安歇,臣等会将事情办妥,拟定诏书,发出圣谕,昭告天下,重立杨勇为太子,废除居心叵测,欺君罔上的杨广……”
  屋内的一些嫔妃、太监、宫女听着这样的言论,都吓得寒蝉若将,低着头,大气也不敢喘息。


第0140章 局势严峻
  罗昭云、晋王、宇文化及等人被阻挡在内城外,众人脸色都变了,意识到大事不妙。
  宇文化及沉着脸喝道:“大胆,晋王要入宫面见太子,探望陛下,尽儿孙孝道,尔等胆敢阻拦,实在大逆不道,迅速打开城门,放晋王、郡主入城,否则,明日罪责降下来,尔等担罪得起吗?”
  “我等遵守皇城规矩,一切只听从皇命,乃是我等职责,没有陛下赐予金牌和圣喻,恕难从命!”城楼上的守将,正是元虎,元阀中的武将出身,知道今晚的重要性,哪还会惧怕下方的人。
  宇文化及气的脸青,他以前横贯了,尤其是为杨广办事,几乎谁也不敢这样直接得罪,现在被无理拒绝,令他格外不适应,怒气冲冲,大骂几声,回转身子,向晋王禀告。
  “昭云,你怎么看?”晋王杨昭听完之后,下意识地询问罗昭云。
  “属下预感大事不妙,如果通过不去,太子殿下不知城外的变故,意识不到事情的严重性,会相当被动。”
  “是啊,可有办法度过此危机?”晋王焦急地问。
  宇文化及皱起眉头,他身为右监门军郎将,其实相当于其它军府的将军权力,因为监门军府不设置大将军一职,统领只是将军,那么郎将就相当于二把手了。
  他的年纪二十七岁,官职也高,门阀势力在后,应该更受重视才对,此刻见晋王不耻下问,反问向一个少年问良策,多少有些不是滋味。
  小郡主大眼睛如宝石一般闪光,睫毛很长,水气灵灵,此时也一眨不眨地盯着罗昭云,少女心中还是希望她眼中的大英雄,能够有办法,保持那个完美的形象。
  罗昭云沉吟道:“内城有几座城门?”他从没有来过,所以不熟悉地形。
  “大约五座!”宇文化及抢先答道,彰显自己的才能。
  “内城驻扎的侍卫军有多少?每一昼夜执勤多少人?”
  “五千人驻扎,每一次换防,有一个千人营,分守五个城门。”宇文化及对守门的事情还是详知的。
  “五座城门里,不可能没有太子殿下的人,我们不妨散出人手,每个城门都派些人,向城门喊话,就说晋王奉命来到,在途中遇袭,有紧急事情入城,城内有侍卫听到,肯定会想办法把消息传到太子那边,到时候,里应外合,一定能闯进去,当然,如果城外有办法立即通知城内,就更好了。”罗昭云仔细说出来,虽然办法简单,但是一丝一环,都极具细微,有可实施性。
  晋王杨昭点头,觉得这个办法可行,又向宇文化及问:“将军手中,可有通知我父王的秘法?”
  宇文化及道:“末将手上,倒是有响箭,可通知城内的人,城外有事发生,当做好警惕、备战准备,但是,里面的人不知道外门具体情况。”
  “那也行,早做准备,不会被人打个措手不及。”晋王杨昭说完,宇文化及更意识到形势的严峻,有人要胆敢谋反、宫变啊。
  众人分头行动,派出一些甲士到各城门呐喊、喧闹,很快,城内有耳目得知后,立即去太子所在的行宫通知了。
  此时,杨广正在行宫北斗殿内,与几位亲信商议事情,因为他已经得到柳述、元岩带人入宫的消息了,很快,永光门戒严,里面的太监,外门的亲王,都无法进宫。
  哪怕出来办事的小太监,宫女,被安排到里面打探消息,可是进入之后,顿时没有了消息,猜到已经被控制住,情形严峻。
  “柳述、元岩这两个老匹夫,究竟要做什么,难道要宫变?”杨广已经动怒了,现在陛下弥留之际,太子代理国政,他即将成为新国君,但是仍有人要破坏他的好事,阻挡他的大业,这种障碍,令他恨不得碎万尸,诛九族才解恨。
  杨广想到自己为了夺嫡,这些年何其艰难,何其凶险,铺进去多少金银财宝,多少个夜晚,辗转反侧,担惊受怕?
  当了四年太子,也同样如履薄冰,生怕自己声势太大,触动到皇帝的权力和威严,导致他上朝都不敢多说。下朝回家也不敢大肆宴请,不能给人结党营私的印象,不能给人他迫不及待要当皇帝的错觉。
  自己战战兢兢走过来,眼看没有两日,自己就是无冕之王,就是新的皇帝,可是,有人还有在这个时候,坏他大事?
  是可忍孰不可忍!
  “啪!”杨广气愤填膺,摔碎了手中的青葱玉杯,脸色布满了一层寒霜。
  “殿下,这个节骨眼儿,我们当早做准备,不如,先撤离内城,以免出现大变故!”赵行枢提议。
  杨广当场否定,摇头道:“不行,本王若离开,那就更无法周旋了,到时候,柳、元二人挟天子以令诸侯,娇诏废掉我,重新改立杨勇,诏书发往京城,到时候杨勇一党死灰复燃,重新真臂高呼,那时候,我才是大势已去。”
  “那不如,我们杀向仁寿殿,以清君侧之名,就说元、柳二人要谋反,企图颠覆大隋,恢复魏制?”
  元阀都是北魏的皇族后裔,当年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北方政权,也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后来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接下来,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大举改革,实行汉化,改拓跋氏为元氏。
  但北魏立国百年多后,分裂为东魏与西魏,数十年过去,东魏又成高氏的北齐,而西魏成了宇文氏的北周。北周最后消灭了北齐,统一了北方,不足三十载,杨坚窃取了北周皇权,建立了隋朝。
  这段历史中,门阀兴替,皇权更迭,但是关陇贵族却越来越壮大,门阀越来越庞杂,元氏始终不倒,根深蒂固,要说元氏没有恢复魏国旧朝的想法,也未必真。
  就在此时,殿门外侍卫匆匆进来汇报:“启禀殿下,城外晋王已经到了,却被内城的守军阻挡,晋王派人在城外喧喊,据说途中遇到伏击,请殿下定夺。”
  杨广听完,脸上布满杀机,冷冷道:“这几个老匹夫,还真敢铤而走险,谋反宫变,那就休怪本王心狠手辣了。”


第0141章 不死不休
  杨广彻底怒了,胆敢有人阻止他的君王之路,那注定要血洗一番。帝王路,白骨堆;任何一个去争权的人,没有不心狠手辣,猜忌重重的人,否则,不会成功。
  不得不说,杨广还是有一定才能的,志向也远大,他很快冷静下来,此刻的局势对他很不利,这是以往杨广跟一些心腹亲信讨论中,最差的推断,甚至也是很渺茫的,没有人相信,柳述、元岩敢兵变,这是底线!
  现在,柳述、元岩已经不要底线了,彻底要置死地而后生,如果失败就要被满门抄斩了。
  如果只是朝堂夺嫡,党争相斗,比如高颎、苏威等人,虽然先前支持的是杨勇,杨广心中有些怨恨,但可以理解,甚至有想过,当他登基之后,还会重用这批人,因为有大才,有底线,按照朝堂的游戏规则。
  可是宫变,等若谋反,这种人投机取巧,野心甚大,没有对皇权的敬重和畏惧,该杀!
  “该杀,该杀——”杨广嘴中重复这两个字,浑身都透发着一股杀气。
  张衡急促道:“殿下,我们手中兵力不足,北斗殿只有三十名侍卫,随行的侍卫军,只有三百多人,在山脚下,如果没有准备,可能瞬间就被扑灭,围歼,请殿下造作定夺。”
  杨广额头汗珠迅速布满不少,心中有些自责,这次太轻敌了,储备仍是不足,百步冲刺若倒在最后一步,没有成功,他就冤死了。
  “谁有谋策?”杨广询问室内的几位亲信。
  郭衍抱拳道:“殿下,当务之急,应该数管齐下,一是先派人去往城内侍卫军营,想办法调动效忠殿下的将领,让他们私自调兵去接管城门,控制仁寿殿,但这需要一定时间。最快是派人山脚调出咱们的几百东宫卫士,迅速抢占一个内城门,放城外的宇文化及禁军入城,我们的兵力增多,就有对抗的本钱了。”
  杨广眼神一亮,觉得此计可行,暂时能解燃眉之急,至于如何搬回上风,还要走一步看一步,是否顺利。
  “鱼赞将军,你带着本王的兵符,去行宫驿馆调动司马德戡的人马,迅速抢占一个内城的城门,然后与外面的晋王、宇文化及联络,放进来一批禁军甲士来。”
  “属下得令,一定办妥!”东宫左清道率长鱼赞起身,大声领命。
  “这就速去!”杨广让贴身太监取出玉匣子,拿出了玉虎符,这是太子调兵符,跟皇帝的金虎符还不一样。
  杨广安排了一人之后,继续吩咐:“赵行枢将军,你带本王腰牌,亲自去往内城侍卫军的驻防地,去找令狐行达等人,调兵接管内城宫防之事,若有阻拦者,一律杀无赦!”
  “属下明白了。”赵行枢接过了太子的金牌,迅速出殿去了,不敢丝毫耽搁。
  “郭衍将军,你负责带人下山去通知杨素,还有裴矩、卫文升、李珲、长孙晟、杨雄等落脚行宫,把他们随行带来的私兵侍卫,全给我调集起来,去仁寿殿前的永光门集合,越来越好,另外让几位大臣也过去,就说元岩、柳述谋反,要颠覆大隋,随本太子一同去镇压叛乱。”
  “属下这就去办。”郭衍快不出殿,带着几名侍卫去办事了。
  杨广站在殿中,看向外面的月色,夜黑浓重,无异于昨,但是今晚要发生的事,足以影响千秋了。
  局势对他而言,相当的被动,他在明处,而对手正在暗处施展计划,对方了解他,了解仁寿殿的形势,而他却对这些暂时一无所知,更重要是,他准备的侍卫不够,难以办大事,信息也不通畅,迟迟没有外援来助。
  他的身后不远,如雕像一般,站着一个男子,魁梧身材,气息轻微,似有似无,甚至有时候闭着眼睛,如果不仔细去瞧,还以为就是一个铜像一般。
  事情牵扯太大,杨广心中越发不安,甚至有些担忧自己的生死安危,不过,但他转身看到了那个静立闭眸,沉稳冷静的鱼成都,反而有了安全感。
  不错,自从鱼俱罗把他这义子推荐给杨广做贴身侍卫将军后,几次危险的行刺,都被鱼成都轻易化解,任何一位厉害刺客,只要靠近杨广的三丈范围,都会被鱼成都抢先出手,后发先至,一刀劈死!
  此刻的杨广,惆怅若失,心中煎熬,哪怕过去几分钟,他都感觉相当的漫长。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小太监慌慌张张地跑进来,哭嚷嚷喊着:“殿下,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杨广脸色阴沉,很像扇他几巴掌,让他满嘴不吉利的话,但是这小太监是他布在宫内的眼线之一,负责传话的,所以忍住了,喝问道:“什么事,慌成这样,成何体统?”
  那小太监十六七岁,踉跄跑进来,噗通一跪,哭着道:“陛下他,驾崩了,大太子杨勇,元、柳两位大人带兵严守住了大宝殿,正在重新拟定诏书,声称……声称要重立杨勇为太子,登基大宝,废掉殿下您啊……”
  “甚么?”杨广直觉脑海嗡的一炸,满眼金星,这个突如其来的打击太大了。
  “不可能,绝不可能!”杨广有些慌乱了,喊道:“罪臣杨勇,一直被关押在东宫的鹰犬坊,那里防守严密,堪比刑部大牢,他如何会来到了这里?”
  “这,这奴才就不清楚了,但是我从远处瞥了一眼,的确是杨勇殿下,他还跪在陛下的床榻前哭着谢罪呢。”
  杨广现在觉得自己处于绝对危险之地,疑问道:“你怎么知道陛下驾崩,又是如何出来的?”
  “奴才躲在外轩屏风后,看到陛下已经垂头昏迷,过了片刻,蔡贵人趁柳、元大人不在身边,上前探望陛下身体,结果大吃一惊,说陛下驾崩,引发了宫内的骚乱,柳、元两位大人带士兵进去把嫔妃、贵人们围起来封口,我趁机从后窗逃出,然后打一个墙角排水沟狗洞溜出来……”
  杨广已经无心去听了,知道现在十万火急,绝不能让新拟的矫诏发出永光门,一旦让大臣知晓,局势就难测了,到时候肯定有一些人投机倒把,见风使舵,倒像了杨勇那边。
  现在他实在想不通,杨勇如何会出现在仁寿宫?难道长安城内的东宫被人攻陷了?京城已经失守?
  他得不到长安那边的消息,这个时候,只能胡乱猜想了。
  张衡凑过身子道:“殿下,还是调集人手把北斗殿外围设防起来,以免对方趁机扑过来,对殿下不利。”
  杨广点头,对着鱼成都道:“成都,你带人布防,把门口守住,以防万一。”
  鱼成都点头,大步流星地走出殿外,开始抽调侍卫,把守重要位置,等待阻抗前来袭击的敌人了。
  仁寿宫的局势,一时变得扑朔迷离,凶险万分。


第0142章 岌岌可危
  内城已经被元虎、云定兴带着侍卫军把守住,每个城门大约两百多人,但他毕竟二人,不可能分身到五个城门处,至少有三个城门,是由其它的折冲郎将来掌管。
  东南角的一个城门,今晚当值的折冲郎将是庞英,有一半胡人血统,因为生母是一位胡商的女儿,但父亲一族在关陇贵族中,也算有一点小地位,他得以在宫内任侍卫将领,这是一种荣幸。
  皇帝的侍卫军,是十二卫府中的左右领左右府,里面设有大将军、将军、千牛备身、备身、长史、司马、折冲郎将等。
  一般千牛备身、备身都是皇帝的贴身侍卫,驻守皇帝入寝的宫殿内外,折冲郎将带普通侍卫负责宫门、宫苑殿寝的安全职责。
  皇城戍守的职责一般归左右监门府来担任;京城的宿卫归左右卫府来担任,掌官掖禁御;而京城外的周边宿卫,则归左右武卫府负责。
  一层层向外扩散,卫府各有各的职责。
  就在这时,有一小撮人马从内城街道奔来,庞英皱起眉头,手按刀柄,带着侍卫阻拦,迎头喝问:“来者何人?哪个卫队编属?”
  “这位将军,我们奉皇命前来……”有人应答,继续前进。
  “止步,报上归属和姓名,办皇命,亮出陛下圣谕或金牌!”庞英脸色深沉,大声喝令。
  “好,我们是……东宫的人!”话音刚落,一些弩机声响起,人群中有抱着短弩,朝着城门内垛的守卫射杀过去。
  噗噗噗——
  有侍卫被射中,箭矢洞穿人的盔甲和血肉之躯。
  鱼赞、司马德戡率领了两三百名东宫卫士,卷杀过来,从一些黑暗的角落也冲出不少,以雷霆之势,瞬间就将这里的侍卫军给压制住了。
  不论在准备上,还是人数上,东宫卫士都占了上风,瞬间,短兵交接,血肉模糊,残肢掉过,首级飞滚。
  “杀——”
  厮杀声骤然爆发,虽然只有几百人地喊杀,但是夜空太安静了,没有任何喧嚣,又在山脚下,属于盆地的地形,声音回荡,整个内城都能隐隐听见了。
  “咻——啪——”
  有侍卫队头放出了响箭,向其它城门的侍卫军求援。
  而城外的罗昭云、宇文化及等人,也闻讯赶了过去,这时候,城门已经被开启了半扇门,他们率领数百人冲入了城门内,里应外合,很快就歼灭这个城门口的兵马。
  “晋王殿下在哪里?”鱼赞高呼。
  “本王在这!”一身胖肉的晋王杨昭走出来,身上已经挂上了胸甲片,穿上戎装。
  “郡主呢?”
  “暂时保护在外城驻军地了,走,我要去觐见父王!”杨昭保持着沉稳,显示出当太子的持重风范。
  鱼赞点头说好,转身又向宇文化及询问:“宇文将军,你带了多少人过来!”。
  宇文化及道:“五百多人,都是忠心之士!”
  鱼赞道:“争取在调动一些人手过来,把这个门口守住,我们要回去保护太子殿下了。”
  宇文化及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吩咐了一些手下,去调动人手,不过,他在监门府只是一个郎将,并不能一手遮天,没有兵符和皇命,可以调来的人,多数都是他管辖的人马,平时有恩威在,对他的话很听从,往往会不在乎是否有皇命出示。
  恰逢此刻,从其它内城门,赶来了数百侍卫军杀过了,宇文化及等人看了,脸色微变,鱼赞道:“我也留下吧,这里一定要守住,赵行枢已经奉命去找令狐行达了,只要坚持一刻钟,我们就有了援军,司马德戡,你带着东宫侍卫,护送晋王去北斗殿与太子会面,说清外面形势。”
  “明白了,将军。”司马德戡一拱手,招呼长林卫退出这里,集合列队。
  “走,去北斗殿!”晋王下令之后,一百多铁骑,加上接近三百卫士,呼啸着奔向山腰的北斗殿。
  罗昭云一言未发,始终跟在晋王的身边,只要护送他到了太子面前,他的任务才算彻底完成。
  他们刚走,城门口就发生了激烈的喊杀声,双方都是四五百人,一下子展开了拼杀。
  鱼赞、宇文化及率领监门府的甲士,跟元虎带来的左右领左府的侍卫军血拼在一起。
  这股兵器交接,惨叫呼喊的声音,已经在仁寿宫内外城传开,盆地的夜空内回荡,惊醒了不少的官员。
  天台山脚下的别宫占地广阔,有数千亩之多,各种的驿馆、院落,里面亭台楼阁,宫殿房舍,足有数千间,这些日子,有不少文武大臣前来探望陛下病情,以尽君臣之情,这些大臣都被安排住宿在山脚,还有东宫侍卫,和各个亲王的侍卫,他们也同样留在山脚下。
  所以,喊杀声惊醒了不少文武大臣,都脸色大变,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
  如今鼎盛的大隋,不可能有盗贼、藩兵、敌军杀到这里来,那么只有一个可能,有人要发动宫变谋反了。
  一些资历很老的重臣,瞬间就明白过来,肯定是太子杨广一方与杨勇背后势力集团,在做最后一次生死较量了。
  “回去睡吧,没咱们的事!”有门阀的贵族大臣冷冷一笑,并不关系他们谁胜谁负,不会影响到他们。
  皇权更迭,但门阀不衰,这三百年中,没有不变的皇室,只有屹立不倒的门阀。
  所以许多门阀贵族虽然效忠皇室,但内心是高傲的,骨子里是有血性,有叛逆性的,屈服只是表面和暂时,他们都觉得,数十年,当朝代再次倒塌、更迭,他们仍是显赫的贵族,无人可动摇。
  任何人登基为皇帝,都要拉拢关拢贵族,还有天下门阀,否则,逆着来,他的帝位,就会保不住。
  仁寿殿内,柳述、元岩等人,已经把前戏做足了,矫诏在手,立即下令,派兵抓捕杨广,行废立之大事。
  这个任务交给了左卫将军夏侯毅,他率领了数百人,都是元阀提前准备的武士、家兵等,向北斗殿杀去。
  鱼成都只带着三十多人,誓死守护,交锋了片刻,阻挡住了殿门,硬是没让那数百人冲进来。
  杨广此时在房内来回踱步,面色紧张,因为喊杀声他早已经听到了,却不知城门那里战况如何,谁占了上风?
  而现在,北斗殿门口同样发生着恶战,岌岌可危,他的脸色铁青,如此凶险的局势,使杨广心中憋了一股火,一种对世家门阀的厌恶,对不畏皇权者的痛恨,也许,正因为这一场生死边缘的经历和煎熬,造成了日后杨广猜疑重重,擅杀门阀尊贵的诱因之一。


第0143章 千钧一发
  北斗殿门口和庭院内,厮杀惨烈,鱼成都不愧是大隋军方第一猛士,气吞山河的霸气,那一米九多的魁梧身体,仿佛一个铁塔一般,镇住了庭院。
  一股脑儿冲进来的近百侍卫,被他斩杀了就斩了近半,随后才是其它侍卫拼杀的战果。
  尸体横七竖八,到处都是,鲜血喷溅,人头滚落。
  当第二轮冲击过后,北斗殿的大门已经失守,庭院也都是元阀的兵马,而杨广的三十来个侍卫,只剩下十来人,都有伤在身了,但还是坚毅地抗争。
  鱼成都一身是血,八九成都是敌人被砍杀时候,喷溅到他身上的。
  他站站在北斗正殿与庭院之间的石阶上,带着剩余的侍卫,殊死搏斗,他的勇猛,再次让杨广感到信任。
  不过,一个人的武功,终究是有局限的,哪怕是江湖中传闻的剑圣人物,也不能独自抗衡千军万马的冲击。
  鱼成都虽然是大隋军方第一高手,但江湖之大,天下之奇,并不能代表什么。
  把他放在江湖那些古老的剑门、武宗之内,也许并不如何出奇了。
  殿内有萧媚娘、张衡几个人,透过窗棂,看到外面的厮杀场景,也都面色大变。
  萧媚娘紧紧握住杨广的手,想要说些什么话安慰一下,但话到嘴边,显得苍白无力,只能沉默,一步不离,要与丈夫生死与共。
  “难道天要亡我杨广?”
  “不会的,夫君,你有天命在身,不会失败的!”萧妃吃了一惊,连忙劝道。
  杨广脸色深沉,点点头道:“若失败在此,我真的心有不甘!”
  他离着九五至尊位,只差了一步,如何肯接受失败?他的大业,已经在当太子的时候,就默默规划了,以后要大展一番作为,功业名垂千古,如何肯这般草草收场?
  就在这时,北斗殿外传来了喧闹声,喊杀声,紧接着,兵器交击,出现了一片的混乱。
  晋王、罗昭云、司马德戡带着数百人终于杀过来了,及时救驾,挽救了杨广的命运。
  “殿下,快看,咱们的援兵来了。”张衡趴在窗棂前,看到大门火光下的一幕,顿时大喜高呼。
  杨广快步上前,向外张望,果然看到大门外火把通明,人影冲撞,两股兵马在相互拼杀。
  他的心终于回到了肚子里,脸色由慌张、担忧甚至绝望,变成了一种深沉、狠辣、肃杀!
  今晚的一幕,也算他目前有生之年最凶险的一次,杨广发誓不会忘记,再也不能让自己处于这种危难状态,但凡能危及自己的地位和安全的人,不管他是谁,都要扫除掉。
  一夜之间,杨广的性格,好像变化不小,有点偏激了,而且杀气更重。
  “难怪父王要把江山传给我,难怪临终前,跟我说那番提防门阀的话,有些人,对皇权的敬畏,太少了,眼皮底下,就敢发动宫变,敢杀正辅国政的堂堂太子!”
  杨广义愤填膺,这时候,想到其父杨坚临终前,向他交代,天下毒瘤,莫过于门阀,门阀之毒又莫过于关陇。
  杨坚立国二十多年,执掌朝政,始终奈何不了他们,还让这些贵族阀门壮大起来,几乎断了寒门之路。
  虽然杨坚在开皇年间,废除了九品中正制,打破贵族的垄断仕途,打算推行科举,但是一直没有真正实行起来,只是规定每州每年要推荐有才学的贡士三人,推荐的标准是文章华美,并需经过特别考试。
  在开皇十九年,杨坚又下诏,规定凡是京官五品以上、地方官总管刺史,要以有德、有才二科举人,把德和才结合起来,通过考试的办法来选拔人才担任官吏。
  可这些明文规定,在地方推行起来,太困难了,有些地方根本就不执行,哪怕推荐的德才之人,还是跟贵族、官僚有关系的人。
  寒门入仕途,大多通过依附一些门阀做客卿,通过自己的才学,被人所知,然后推荐上去,非常的少。
  所以,大隋看似歌舞升平,繁荣似锦,其实根基不牢,随时都将风雨飘摇。
  因为自东晋之后,数百年的天下分裂,东西魏,北周齐,无数短暂的朝代更迭,中原形成了胡强汉弱的社会格局,南方士族的敌视冷漠,与朝廷鼎足的门阀贵族,腐朽贪婪的权贵,边陲之乱的突厥胡狄,有很多因素,需要一位能平定祸乱,奋进开拓的强势继承人。
  杨坚最后舍弃了杨勇,就是觉得他的性格宽厚,而且有的迂腐,率性而为,城府不足,难以驾驭庞大的关陇贵族,担心大隋王朝,在他手里,会被外戚、朝贵所取代,就如同杨坚当年一样,顺利轻巧地篡得皇位。
  故而说,杨坚废立杨勇,这里面的原因很复杂,并非野史传的那样不堪和脑残。
  “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