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山争雄-第2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丧胆,不幸的是霍去病却英年早逝,阵法后面逐渐失传。
  当初李靖与罗昭云在攻打长安分别之前,李靖曾推演出这种阵法交给了他,而罗昭云根据自己的现代思维,以及配合黑火药的使用,所以启用了车悬阵。
  其实这种阵法,原理相对简单,没有什么九宫八卦的布局等等,就相当于突击战术的威力加强版,但比突击要霸道很多,也不像突击哪样一窝蜂似的一拥而上,更注重各骑之间的间隔。
  前后左右,骑兵的位置、距离,各种兵器的配合使用,都是关键,由于存在空隙,以使敌军有空隙可以躲,不至于堵住前军的路,留给后边的骑兵收拾宰割,每一阶段的空隙、跑位、武器等不同,尽最大可能发挥效率。
  “将军,明日孩儿愿意打头阵!”裴元庆在人前依旧喊他父亲为将军,以表公事公办。
  裴仁基看着自己的二十出头的儿子,一身甲胄,器宇轩昂,武艺不凡,心中有了一些犹豫,虽然他很清楚,这是一次立大功的机会,但同样,也存在巨大危险,毕竟冲锋陷阵,万马奔腾,不是儿戏。
  但裴元庆眼中充满渴望,斗志昂扬,裴仁基不忍打击儿子的士气,点点头,道:“准了,明日多加小心,刀剑无眼,大破突厥的同时,注意安危!”
  “遵命!”裴元庆抱拳,热血涌动。
  “将军,卑职愿意跟随少将军一起迎战突厥!”
  “卑职也愿意!”
  数位将军站起来,一起请缨出战,无惧危险。
  裴仁基看到士气可嘉,沧桑的脸上挂着微笑,道:“好,你们四位偏将,明日一起率先冲锋吧!”


第0941章 上阵父子兵
  落川岭。
  一杆大华军旗,上面绣着“裴”字,在风中飘扬,被吹得猎猎作响。
  大旗下面,是两万骑兵排好的方阵,井然有序,手持长刀、长枪、长戈、滕盾等各不相同,但兵甲森森,雄壮威武。
  这支精锐中,有那么三千骑士,穿戴了明光铠甲,属于重铠,负责冲锋陷阵的,连坐骑战马,都有甲片包裹,行头雷人,几乎如同铁甲包括了人和战马一般,出来眼睛那里露着,其它地方都是甲片、甲胄裹住。
  明光铠在汉末三国时代就出现了,但因为制作技术要求高,比较昂贵,只有大将才穿,直到南北朝后期,明光铠才开始大量生产,但它毕竟是一个逐渐发展完善的过程,直到唐朝中后期才普遍使用。
  在隋朝的时候,明光铠只是将领、贵族子弟,以及宫城近卫、将领亲卫、重甲兵、精锐甲骑才穿,因为太烧钱了,如此一副甲胄,加上战马,足以养活二三十个步兵的军饷了。
  大华发展工业,采矿石,炼制钢铁等,打造了精锐铁骑队伍,这三千铁骑就是罗昭云挑选了三千精锐,负责冲锋陷阵,打压突厥的士气。
  在隋朝时,普通的骑兵和徒步甲士,都是穿这种相对简单又价廉的‘裲裆甲’,前胸挂一片,后背覆一片,肩部用带子串起来,腰部再一束,看上去像家背心马夹一样,穿着也灵活敏捷,它是隋军护具的主力。
  大华在这个裲裆甲加以改进,前胸与后背的甲片也相对质量高一些,头盔尽量铁盔,可以减少一些伤亡。
  裴元庆、赵陇锋、张古力等将领、都尉,耐心等待。
  根据斥候探子刚才回报,在前方十里外发现了突厥先锋军的迹象,以快马行军速度,一炷香的时间就能杀到跟前。
  时间一点点流逝,大战之前的各种心态,都在每一位壮士心中翻腾。
  忽然间,极远处像是刮起了沙尘暴,凝聚成乌云,从山塬的地面线一段,快速移来。
  “来了!”
  所有人精神一紧,知道这是突厥的先锋军赶来了。
  肉眼可见一条黑线,在不断的扩大,就如同潮水汇涌而来,惊涛骇浪,浓云翻滚。
  此刻,有一种山雨欲来的压迫感,所有大华将士的神经都在绷紧,紧紧握着武器,盯着前方大敌,血战就要开启了。
  “轰隆隆——”
  马蹄踢打着大地声开始隐隐传来,越来越急促,如同闷雷滚滚,铺天盖地,压顶而来。
  地动山摇,三万的骑兵制造出的声势非常震撼,给人所向披靡的错觉。
  距离越来越近,数里的距离,很快就飞驰而过,已经能够看到了武器寒光,与骑士的身形了。
  裴仁基神色镇定,毕竟一生经历了大小战很多,心态磨练得如同铁石一般。
  “传令,击鼓备战——”
  “喏!”传令官挥动令旗,开始传令。
  “咚咚咚——”十面牛皮大鼓在敲响,声音雄浑壮烈。
  所有大华将士听到之后,那浑身的气血都被调动起来,情绪激动,热血激昂。刚才被铁骑的威势压住的心神和士气,登时间被战鼓唤醒,耳边似乎已经听不到马蹄声,而只有己方的战鼓之声。
  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战鼓不能过早敲响,泄了士气。只有在交战之前最关键的时候,才能使出最猛烈的鼓点,来唤醒军魂!
  “定位箭!”
  裴仁基大喝一声,令旗官再次挥动令旗,发出相应军令,负责弓箭方阵的都尉,看到令旗后,立即下令放出定位箭。
  “嗖嗖嗖!”
  无数枝羽箭猛然射出,划过半空落在了一百二十多步,齐刷刷地扎满了一排,箭羽上绑有红色醒目的布带条,这就是定位箭。顾名思义就是确定一箭之地,双方大军冲杀,进入这个范围,就是弓箭手射杀敌军的时候。
  裴元庆一身锁子甲,手持马槊,坐骑为青骢马,目光锁定前方,早已安耐不住了,但是,敌军还不进入弩机射杀范围,他们还不能冲锋。
  由于突厥人擅长弓箭,但是都以软弓或五斗弓,射出的距离,最多只有八十步左右。大华用的是弩车、弩机,距离更远,穿透力更强,所以,有一段间距,突厥人的弓箭无法够到大华方阵,而大华弩机阵却能够伤到对方,这就是优势之一。
  此外,数十辆组合而成的弩车,弩箭如同标枪一般,上面可以绑住黑火药炸弹,射程更是达到了三百步,如同炮弹一般,作为杀手锏。
  这一次与突厥战斗,事关重大,裴元庆少年习武,在隋朝时候跟随父亲一起,被瓦岗军击败,并不得志,后来又被王世充挟持为将,都没有真正发挥出本领。这次作为先锋军副将,有机会大展身手了,身后百里有陛下的主力军,在等待他们破敌的消息,裴元庆觉得,不能错失这个立功良机。
  “轰隆隆!”
  突厥的铁骑更近,犹如决堤的洪流一般呼啸涌来,那马背上的骑士们,身着祟皮战甲,头戴祟毛毡帽,手持弯刀、长毛、大斧、狼牙棒等,武器非制式,各自准备的,所以不尽相同。
  但是,每个人脸上都露出兴奋与贪婪,浑身散发的悍勇之气,似乎把前方的大华骑兵,当成了猎物一般,可以轻易碾压屠戮。
  右谷蠡王根本没有停下来喊话的意思,直接一挥手,加速前进,第一波人马,大约千人队,率先发起冲锋,然后第二波三千人,第三波五千人,如同惊涛骇浪一叠压一叠向前冲去。


第0942章 王牌对王牌
  突厥的先锋军发动了冲锋,号角吹响,沉重凛冽,带着一股厚重的杀伐之气。
  “杀啊,杀啊——”
  这些骑士正值壮年,眼眶深陷,带着一抹深蓝,高鼻梁,络腮胡,轮廓大,显得桀骜不驯。
  此时,无数雪亮的弯刀、大斧,高举在突厥骑士粗壮的手臂中,喊打喊杀,壮着声威和胆气,兵刃在日光照耀下,闪烁着幽冷寒光。
  眼看就要进入一箭之地了,所有大华将士,精神都绷紧起来。
  裴元庆、赵陇锋等人都跃跃欲试,有些迫不及待了。
  看到这种场景,任何人都忍不住呼吸急促,热血沸腾,男人胆气,被激发出来。
  “弓箭手准备!”裴仁基喝令。
  有三千弩兵早已下马,拉好了弩机,三千支新型神臂弩,弓身长三尺三,弦长二尺五,射程远达二百步。
  左右两侧有长弓手,各有三千人,拉开了弓,用于近射和直射,射程是一百二十步左右。
  按照裴仁基的策略,先引突厥骑兵进入一箭之地,然后正面射击,伤了突厥骑兵冲锋的锐气,然后神臂弩射击,以四十五度仰角射出,将二百步外的突厥骑兵给阻断,造成突厥骑兵的后继无力,断开冲锋的连续性。
  如此以来,前面冲锋的骑兵,就成了无根之木,短时间内成为孤军,便于大华骑兵的正面反击。
  这种策略与以往不同,将远弩机、长弓射击的顺序颠倒了,是因为这次是骑兵对骑兵,而非以往的步兵对骑兵。
  轰隆隆——
  突厥的骑兵排山倒海奔袭而来,马蹄声震耳欲聋,尘土飞扬,携带着滔天杀气。
  “放箭!”
  裴仁基用单目望远镜筒,将突厥骑兵踏入一箭之地的射程,看得清清楚楚,下令射击。
  “咻咻咻!”
  长弓正面射出,箭雨从队伍的两侧呼啸而出,密密麻麻,席卷突厥的骑兵队伍。
  “噗噗噗!”
  这些狼牙箭后劲力很大,加上草原铁器少,突厥人身上的皮甲不如铁甲的防御力,所以,被箭矢射中,基本都能穿破衣甲,洞穿胸膛、手臂、喉咙、腹部等位置,血花喷溅,瞬间不少骑士中箭落地,人仰马翻。
  那些落地的骑士,哪怕只是受伤,没有毙命,但后面的骑兵踩踏而过,造成的伤害更大,踏成了肉泥一般。
  也有骑士一手提着滕盾拦挡,抵挡流矢,或是用武器来拨打箭杆,挡住了一轮的射箭,只要进入八十步区域,他们也可以拉弓还击了。
  与此同时,突厥的第二波、第三波骑兵滚滚压上来,兵力逐波加强,前面只是蹚路来挡箭的,后面才是真正的精锐。
  “弩射!”裴仁基发号施令。
  “喏!”
  无数大弩箭矢,猛烈地倾泻了出来,如蝗虫般铺天盖地,射程更远,两百步前后十米的范围,都是弩机笼罩区域,把这段给切割空,打断突厥的冲击连贯性,否则,一旦让突厥铁骑源源不断的加力,排山倒海的威势,那就很难阻挡了。
  长弓再次射出两轮箭矢后,突厥骑兵已经进入了八十步内,离着冲到阵前,只需要十多个呼吸。
  “冲杀!”
  裴元庆见时机成熟,发号施令,三千身穿光明铠的精锐重兵,轰然而出。
  这几十步的距离,正好是缓冲地带,让战马奔跑起来,带动足够的惯性冲力,同时只给突厥人一次放箭的机会。
  “嗖嗖嗖!”
  果然,突厥先锋拉弓放箭,但是身穿光明重铠的大华精锐,基本上铠甲保护非常严密,受伤的很少,只有几十人落马而已。
  下一刻,突厥骑士也来不及在放箭了,赶紧收起来弓箭,双手紧握兵刃,因为大华重铠骑兵已经冲到跟前了,双方要硬碰硬地马战!
  “杀败突厥!”裴元庆混在第二波的骑兵内,手持马槊,大吼一声,带着精兵冲杀过去。
  “哗啦啦!”
  双方骑兵一瞬间,发生了大的撞击,武器相互戳击,战马碰撞,骑士砍杀。
  噗噗噗——
  顿时首级翻滚,残胳乱飞,身躯被长矛、长枪洞穿,或是被陌刀砍断。
  裴元庆勇猛无敌,手持厚重马槊,横扫千军,一个照面就挑翻了好几个突厥骑兵。
  大华的队伍是车悬阵,间隙有讲究,而且每三人都呈现品字型,彼此配合接应,将突厥骑士队伍如织网一般分割,给漏进来,然后很快被后面的人斩杀劈过。
  如果从远处看,大华三千的精锐重骑兵,就如同凿子一般,凿开了突厥骑兵的队伍,凿出一道道血色的甬道。
  由于突厥后面的骑兵,抵达二百步范围,就被神臂弩箭给阻挡,所以后继无力,导致前面的队伍很快被消灭了大半。
  裴元庆带兵穿插过去后,没有向前继续冲锋,而是向两侧绕开,将中间区域再次暴露,留给第二波的三千骑兵,再次冲击一番,由于前面的突厥骑兵队伍已经散了,冲速也停下来,变成了原地打转,所以面对再次冲杀过来的大华骑兵,顿时失去了优势和士气。
  后方的谷蠡王看到这种情况,非常意外,想不到中原人用了这种奇怪的打法,依靠弩机射程优势,不断削弱突厥骑兵的冲击势头,一旦把那种连贯冲击给切断了,他们的士气、威力都被缩减了。
  “加大兵力,万人队,一起冲锋,压制中原人!”谷蠡王不打算一波波冲击了,而是直接投入一个万人队,依靠人数优势,碾压对手。
  在绝对人数和力量面前,战斗技巧就会被压缩威力,以力破之!
  裴仁基看到后方的突厥骑兵,似乎投入了更多的兵力,人山人海,万马奔腾,脸上淡淡一笑,猜到突厥方一次性投入了更多的兵力,而非像开始雁行阵那样,一波波如叠浪冲锋。
  “车弩,投掷黑火药!”
  数十丈车弩,上面的箭矢堪比长矛,帮着黑火药的炸药包,点燃之后,远射出去,带着浓烟,足以射到三百步外,落入了密集的万人队中,随后,轰轰轰不断爆炸,硝烟弥漫,不少战马与骑士纷纷被炸伤,场面一度失控。


第0943章 破胡虏
  “轰轰轰!”一连串的爆炸,在三百步区域响起,黑火药的炸药包爆破,闯入这片区域的骑士人仰马翻,使得后面冲锋陷阵的突厥骑兵顿时一缓,节奏被打断了。
  如果按照突厥骑兵冲锋的节奏,源源不断,势如潮水,一波强过一波,足以将正面的敌军给冲垮、冲散,把握杀伐主动。
  而眼下,节奏完全掌控在了大华军队里,两百步的弩机断层,以及三百步车弩黑火药爆破区,将突厥的冲击切成了几段,势头自然此消彼长。
  这就是罗昭云与裴仁基商议后,对付突厥先锋的打法,不像以前,先从三百步、两百步、一百步的顺序缩小,而是反过来了,从内环扩到了外环。
  近距离的突厥骑兵,交给了裴元庆所率的三千明光铠重骑精锐,大刀阔斧穿凿过去,彻底把冲到最前的几波骑兵给打散,队伍大乱,后面的骑兵便开始收割。
  “噗嗤!”一名身穿明光铠的士卒,手持长柄陌刀接连砍杀了五六人,才被一名突厥士兵长矛刺穿,前面的受伤,都被明光铠给挡住了一些。
  战斗力、防御力,大华精锐重骑还是占据了大优势。
  “咔嚓——”
  裴元庆马槊在手里翻飞,已挑杀了三十多名骑士,勇不可当。
  其余精锐卫队,在他的带领下,杀的两进两出,加上普通骑兵参战,将突厥发的投入的一万五千人马都给压制住了。
  右谷蠡王看到伤亡很大,蹙起眉头,有限难以想象,什么时候中原人也有这么彪悍的骑兵了。
  长期以来,中原人都是步兵、车兵阵为主,配合少量的骑兵队伍做突袭的,很少有真正的骑兵大军,跟草原骑兵如此正面的硬碰硬。
  “谷蠡王,情况有点不对劲,中原骑兵什么时候这样强悍了。”军师都有些发懵了,这跟他们事先预想的不一样。
  “是啊,都说中原人是泥腿子,没有多少战马,要组建一支骑兵队伍,连大隋倾国力,也没有太多骑兵队伍,如今大华初立,不断作战,哪里这么多骑兵,而且还如此善战?”谷蠡王也有点纳罕。
  投入了一万五的兵力上去,伤亡很大,被炸伤、射伤了很多骑士,战马哀嚎,骑士惨叫,硝烟滚滚,场面狼藉,明显先锋勇士的士气被夺了,被大华骑兵掌控了主动。
  “不能就这样算了,继续吹动号角,让前面的骑士勇往直前,只哟他们冲入大华军队的阵型,我们后面的勇士们,才能给他们致命一击!”谷蠡王并不气馁,毕竟手里还有一半兵力,去除前面伤亡之后,兵力还是要多余大华的先锋军。
  “呜呜呜——”
  突厥人吹起了号角,仿佛催促前面的勇士敢于冲锋,不要放弃,鼓舞士气,继续向前。
  而大华一方,裴仁基也下令,擂鼓吹号,继续投入兵力,又投入了四千人马,左右斜插进入,如此一来,发出的兵力也过万了。
  “杀啊,杀杀——”
  喊杀声震天,在这片沙石河床地貌上激烈搏杀,非常的惨烈。
  这个时候,就在考验双方骑兵的实战力,和配合度了。
  由于突厥人多是牧民,从小就骑马,个人骑术要比中原骑兵好的,毕竟这些大华骑士都是最近一年、半年才加入骑兵队伍,训练骑术,而那些从西北边陲跟随过来的骑兵,人数较少,在各种大战中不断消耗,只剩下一部分精锐了,比如明光铠重甲的骑兵,这是挑选的骑兵老手和悍卒。
  所以,大华骑士只有依靠阵法配合,以及武器的精良,弥补一部分骑术的劣势。
  突厥人单个人勇猛,但是整体配合不行,因为他们非招募的常规军,而是临时由牧民拼凑起来的队伍,聚而为兵,散而为民,一旦整体冲锋的阵势被大乱,分割开之后,马上就变得一盘散沙。
  不一会工夫,一直骑兵从突厥侧后方的东北方位奔腾而出,薛万仞带兵杀来,进行补刀和断尾。
  顿时间,突厥先锋军变得腹背受敌。
  设伏许久,今日第一波收网,突然出现的骑兵使得突厥先锋军错愕惊呼,急忙调转过头,派出一部分兵马去应战。
  那薛万仞本就是虎将,带兵勇猛,挑选了最强悍的一批士卒跟随身边,穿凿而来,带动着士气。
  裴仁基见到时机成熟,也将全部兵力压上去,前后兵力合围夹击。
  “杀啊——”
  “消灭胡虏!”
  大华士卒兵强马壮,士气正浓,合围剩余的突厥兵马,已经胜券在握,毫无悬念。
  谷蠡王虽然不情愿失败,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腹背受敌,已经有心无力,军师劝慰下,带着数百骑兵突围,在混乱之中,险些逃出去,但是被薛万仞发现,亲自带人阻击。
  “哪里走!”
  薛万仞早已长枪发威,接连挑杀十多位侍卫,杀至跟前。
  谷蠡王也算有些勇武之气,拔出玩刀与薛万仞拨马近战,当当当一阵兵器声响,大约过了十多回合,被薛万仞一枪刺穿腹部,挑落了马背。
  “谷蠡王——”一些近身侍卫高呼,喊着突厥语,薛万仞等也听不明白,但知道肯定是一位身份不低的突厥贵族,甚至是先锋主将,所以,不肯放过这群人。
  很快,谷蠡王、军师、偏将被围杀干净,横尸倒地一面。
  裴元庆那边,也击杀了一位将军,是先锋军的副指挥,被当面斩掉了。
  除逃散了一些人马,大多两三千人,其余非死即伤,还被俘虏了一批骑士和伤员。
  两军汇合,薛万仞与裴元庆相视而笑,这一场大捷,他们立功不低,最主要是陛下交待的重任,顺利完成,都觉得脸上有光。
  “有劳了薛将军,及时赶来,大破突厥先锋!”
  “哈哈,裴家父子上阵,果然带兵有方,抵住突厥进攻,压制胡人士气,才被我们顺利围杀。”
  两人寒暄几句后,去与先锋主将裴仁基老将军碰面,打过招呼后,两军开始派人清理战场,埋葬尸体,押解俘虏,救治伤员,清点缴获的战马数等,需要向陛下送去捷报。


第0944章 幸不辱命
  罗昭云御驾亲征,士气高昂,大军主力按照常规的行军速度,抵达上郡的三川城外,安营扎寨,挖壕沟,立倒刺,建立行辕与箭塔等,井然有序。
  原本魏晋隋唐时期,门阀氏族盘根错杂,君王要驾驭地方和权贵,有很大困难,很容易被掣肘、架空,但罗昭云戎马十年多,如今三十岁左右,正值壮年,沉稳刚猛,带兵打仗无往不利,因此不论在军中的无敌威望,还是对门阀权贵的威慑,都是相当大的。
  故而,陛下亲征,全军上下众志成城,军纪严明,哪怕北上要面对二十多万的匈奴铁骑,也并不胆怯,反而觉得这是在陛下面前立功表现的大好机会。
  “报——前方奏报!”
  前来送情报的斥候,经过一层层稽查、对口令,然后被带到了皇帐之前,账外侍卫接过了奏报,转身进入了账内。
  军营刚设置完毕,罗昭云正与几名武将和大臣商议排兵布阵的细节,侍卫带着前方先锋军的奏报呈递上去。
  罗昭云接过之后,摊开一看,是关于先锋军大破突厥的捷报。
  “哈哈,不错,裴将军幸不辱命,在昨日大破了突厥先锋,消灭两万敌军,俘虏数千,获得战马牲畜上万头,兵甲也不少,目前在前面整军,等待我军主力感到汇合。”罗昭云将捷报的内容说了出来。
  来护儿、萧瑀、史大奈等随行的武将、文臣,都高兴起来,担忧前面先锋军战况的人,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果然是大捷,裴仁基父子,这次算是立下大功了。”
  “然也,这可是大胜,三万突厥先锋骑兵,可都是兵强马壮,善于马战,却被裴将军正面击败,没有令人失望。”
  “事关重大,对战局影响深远啊!”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皆是在赞许、祝贺,都是没有嫉妒、上谗言之人。
  暂时大华国初立,加上罗昭云知人善用,赏罚分明,懂得平衡各基层势力,倒是还没有形成党争,所以,大臣之间还没有因为军功、职位等,恶意中伤、进谗言。
  罗昭云微微点头道:“朕与诸位在京城时就反复论述过,第一战至关重要,如果大华骑兵输了,短期内无法补上骑兵军团,对抗后面二十万骑兵大军,就是一句空话,很可能这次北伐也会失败。”
  “只有大胜,消灭突厥先锋军,扬我士气,壮我声威,消灭突厥精锐力量,打击敌方的锐气,才能为后面的大战,做好准备!所幸的是,我们取得了开门红,这场大捷,终让朕放心了不少。”
  “陛下圣明,早就有了对付突厥的办法,这次大捷,恰恰说明了陛下提前布局的准确性,让臣等佩服!”黄门侍郎萧瑀,此时不忘为皇帝贴金,为天子争功。
  “陛下圣明——”其它人闻言后,也都异口同声地喊了一句,这也是为官之道所需。
  罗昭云自然听得出了,这是臣子们有意捧赞,虽然谈不上溜须拍马,但也类似,但是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许多时候,领导明知那是属下的逢迎和虚捧,心里不信归不信,但仍会觉得舒坦。
  他没有在这一点上深挖,继续围绕作战的话题道:“突厥先锋军覆灭,会对突厥后方主力大军,造成一定的士气影响,双方此消彼长,对我军士气的凝聚,稳定后方,都有一定作用,大捷消息,今晚各军营都要传开一遍,另外,萧侍郎替朕拟笔一封大捷诰书,派人送回京城,张贴在京城内,让百姓知晓,安稳民心。”
  “臣遵命!”萧瑀、来护儿等人拱手领命。
  “大军明日渡河,然后全速开拔,争取落日前,与先锋军汇合,继续向北推进,等待与突厥主力的交锋。此外,各军抽调一些懂骑术的士卒,或是骑兵备用的骑士,与先锋军汇合后,多出的战马,都能及时使用,掉过来对付突厥主力……”罗昭云审时度势,根据目前的情况,当机立断,做出一些战略的微调。
  ……
  突厥大军二十多万人马,奔腾起来,声威壮大,兵甲锵锵,旌旗飘展。
  远远望去,沙尘、战马与人混杂成天地一色,那种金戈铁马、万马奔腾的雄浑气势,苍凉中带着无比的震撼。
  始毕可汗亲自带兵南下,就是打算奔袭大华的长安城,如果能击败大华留在京师的主力军队,拿下长安,彻底改写中原的命运,到时候,很可能大华瞬间崩塌,群雄割据再次上演,阻扰中原统一,这样突厥人才有利益瓜分,而且不必担心被讨伐。
  另外,草原因为去年冬季的雪灾,各部落也有不少困难,所以需要战争,来转移草原上的矛盾,集合兵力南下,以战养战,哪怕无法攻克长安,收兵返回时,还能在上郡、延安郡、朔方郡等,狠狠捞一把。
  “大汗,有紧急军情,从前方传来。”
  始毕可汗在坐骑上看过后,脸色沉下来,甚至带着一丝铁青,怒喝道:“先锋军覆灭了,多少草原勇士埋骨在中原,不斩大华的皇帝小儿,誓不罢休!”


第0945章 听战绩奏报
  大军主力在三川城外得到补给之后,次日一大早,罗昭云就下令开拔出发了,浩浩荡荡,加快了行军速度。
  由于大战在即,所以最近的伙食也都得到改善,每个士卒可以得到一荤两素,牛油、羊油入锅,加上没有毒质的细盐,其它作料的调味,压碎谷壳的米饭,这些细微之处得到提升和改善,使得大华将士吃饱喝足,体力都有所增长。
  中原人由于食用五谷粗粮,加上稻谷无法去壳,煮饭发硬,面食也是那种黑馒疙瘩,没有油水,只煮一些青菜,导致士兵体质很弱,体力涨不上来。
  当然,许多百姓连一天两餐都无法满足,军人的吃喝相对那些贫民,已经是不错了。
  大华境内,推行了碾子去稻米谷壳,加上细盐的产出,提高了伙食中一些的细节,这几日又加了牛羊肉,荤素搭配,让出征壮士们,吃的很饱,白天加快行军,锤炼体质。
  一天的赶路,终于在黄昏时候,抵达前线与骑兵先锋汇合,安营扎寨。
  裴仁基、裴元庆、薛万仞等人前来迎接陛下,汇报作战成果以及突厥主力的情况等。
  大帐之内,罗昭云坐在主位,账内聚集了七成武将,三成文官侍郎等,商议军情。
  听了裴仁基将战斗的细节描述出来,排兵布阵,以及长弓、弩机、黑火药的运用,打乱了突厥骑兵的冲击节奏,使得敌军由主动变为被动,反而被大华的骑兵反扑击败。
  如果是硬碰硬,那还真不好说,虽然大华先锋有骑兵阵,以车悬阵冲锋,但是突厥骑兵的雁形阵,同样也有一些兵法奥妙,真的对抗起来,厮杀惨烈,即便大华先锋能够胜利,也是残胜,绝对不像这样只伤了三四千人而已,奸敌两万多兵力,俘虏了数千匈奴人。
  “启奏陛下,我军先锋斩敌两万一千六百余人,俘虏四千二十六人,逃散数千,战马有三万多头,死伤的战马大约一万多头,趁乱逃散的马匹也有近万头,斥候营已经全部出动,除了侦查突厥主力之外,也在搜寻失散的马匹……”裴仁基禀告战果。
  “我军先锋伤亡有多少?”罗昭云询问先锋军的伤亡,对将士们很关心。
  账内的文武大臣心中大受触动,陛下听到这样的捷报后,竟然并没有大喜过望,而是冷静地询问己方的伤亡,体恤部将,令人心底暖呼呼的。
  “回陛下,先锋军阵亡三千四百人,重伤一千二百四十多人,轻伤两千一百五十多人,目前伤兵营已经住满,许多重伤士卒都被包扎,由于随军的军医队伍人手充裕,加上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