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山争雄-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兰陵之名,并非南梁兰陵萧氏那个地方,而是山东兰陵,其酒历史极其悠远,据说其地之水如果称重,会比其它地的水重,蕴含很多矿物质,以此水酿酒,醇美口爽,却因水质使然。
  罗昭云饮下之后,也觉得味道不错,虽然不如他最新酿出的蒸馏酒‘燕山月’那么纯烈,浓度高,但是这兰陵酒却因酿酒过程复杂,而且酿酒师为了提高它的品级,特意加了诸多工序,只为卖给贵族上等之酒,所以要比酒楼饮的下等兰陵酒还要纯很多,味道自然也胜出。
  不过,这样的酒,多是皇室、贵族、豪门才饮得起,普通殷实的富家子弟都难以品到,因为它的数量少,被官府预定成贡酒之一,在外面流通自然很少了。
  罗昭云又仔细看一下酒桌了菜肴,有羊皮花丝、筯头春、清蒸鲤鱼、酱牛肉等六盘,颜色和味道都不俗,忍不住动筷尝一口。
  杨广放下酒杯后,吃了一口菜,顿了顿,脸上挂着微笑道:“如此美酒佳肴又怎可缺少歌舞助兴,岂不有失风雅,来人,请歌姬出来霓裳一舞。”
  宴会上的一些武将、重臣、谋士,都是男人,所以听到歌姬表演,露出一丝若有若无的笑容。
  男人嘛,哪有不好色的,尤其是在古代等级社会,有权威的男人更是拥美无数,妻妾成群,哪怕在隋唐这种相对开放的男女时代,女子看似地位有所提升,其实,仍然不过是男人的附庸和随便可抛弃、赠送的物玩而已。
  他们都是杨广的亲信,自然知道杨广虽然表面不近女色,名声极好,但那不过是有心放出去的烟雾弹,他府上,照样有宠妾,有歌姬等等,只是不像杨勇那样不加修饰。
  杨广还是晋王的时候,就曾收揽一些绝色的歌女在府上起舞演奏,相中哪个,自然可以宠幸一番,不过消息隐秘,平时住在机关密室内,现在顺利夺嫡成功,在歌舞声色方面,也就差一点那么掩盖了。
  须臾,一侧屏风后编钟奏响,管弦丝竹之音响起,曲韵悠扬,婉转动听。
  随即由另一侧屏风处踏着舞步盈盈走出十六位年轻貌美的女子,垂着燕尾形发髻,轻盈如蝴蝶般,飘然踏入了席中央的空地,翩翩起舞,演起各种曼妙无伦懂得舞姿。
  罗昭云定眼一瞧,心怦怦乱跳,因为这些女子穿着的霓裳裙,如薄如蝉翼纱衣,甚至能看清里面裹着身子的抹胸和小胯件,手中甩着丝绸长袖,腰如蛇动,妙相纷呈。
  这些女子玲珑优美、婀娜多姿,皆在十七八岁,青春洋溢,薄施脂粉,肌白如雪,一件轻纱霓裳朦朦胧胧地隐现的曲线,罗裙一掀一扬,时而露出纤白的长腿,轻舞翩飞,袅袅婷婷,辉映间更觉得妩媚多姿,明艳照人,而容貌或清丽、或妖媚、或艳美、或典雅,不同的风情,一样的撩人。
  罗昭云看了片刻,想到自己刚经历战场的厮杀和残酷,顿时收起了邪念。
  歌舞声中,杨广向杨素敬酒,二人心知肚明,关系密切,相互依存,相处非常融洽。
  不过,现在是因为杨广未登基,有求于杨素,一旦他成为了帝王,就容不下这样的权臣了,历朝历代都如此。
  随后,宴会上的宾客开始向太子敬酒,说一些赞美之词,杨广寒暄客套一番,言谈举止非常得当。
  罗昭云通过酒席上他们的言谈和话语、称呼等,关注这些人的名字,渐渐已经知道宴会上都有哪些人了。
  除杨素外,他知道了那位重瞳的中年男子,叫做鱼俱罗,因这次对突厥作战有功,已经升任柱国,拜授丰州总管,不久就要去上任了。
  他也见到了屈突通,这个左军主将,自己在他军中担任斥候,竟然一直没有亲眼见到过主将。
  同时,他还注意到了东宫左卫率宇文述,方面阔口,浓眉重目,年过六旬,鬓角有着几缕霜白,但其它处的长发仍很黑浓,尤其是颌下一部乌黑的浓须,显得极具威仪。
  此人与杨广关系极深,可以说,杨广起了夺嫡心思之后,首先找了此人商量对策,由宇文述带着大量财富入京拉拢人脉,结识杨约,然后攀上了杨素这位朝中举足轻重的宰相大臣,才一步步促成夺嫡之事。
  这些年来,宇文述通过宇文阀经营的商团、财阀,为杨广夺权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财富支撑,来贿赂朝中大臣,笼络人心,收买东宫杨勇身边的心腹,以及皇宫中的内侍和妃子、宫娥等,为他眼线,这些都是门阀的底蕴和财富。
  虽说士农工商,在古代商人地位很低,限制了科举、穿衣、入仕等,但这只是针对个人而言,一般门阀大家族,几乎都有自己的财团,暗中经商,来维持家族所需和其它目的。
  门阀政治源于从汉末开始后,几百年来形成的独特风景,尤其是东晋衰落,王与马共天下,皇权不振,所以地方的贵族势力获得极大的发展,也就形成这段历史上独特的门阀士族政治。
  到了南北朝及大隋,虽然门阀势头已经减弱,但是门阀却对国家命脉兴衰仍有着举足轻重的重用,商队有他们幕后支持,才能行走无忌,门阀有了商队的源源供给财富,才会长盛不衰。
  除了这些人外,罗昭云还认识了一些面孔,如东宫左庶子张衡,是个四十来岁的谋士,也是杨广的智囊之一;左司御率于仲文,右司御率独孤翎,左虞候率(清道率)鱼赞,右虞候率吐万绪,左监门郭衍,右监门率赵行枢等人,这些都是杨广十率长官。
  此外,长孙晟、牛弘、薛道衡、杨雄、杨约、卫文升等朝中大员也都在,三十多人,几乎都在历史书上留有名字,不是凡庸之辈。
  几曲舞毕,音韵犹存,杨广一挥手,屏风后的乐师和舞姬都退了出去。
  太子杨广喝得有些尽兴,微笑道:“歌舞欣赏完了,酒了饮了不少,本王兴起,想起了一人,谁是写出‘青海长云暗雪山’一诗的罗成,本王要当面见一见这等才俊了。”


第0067章 骑虎难下
  太子杨广的话一落下,顿时宴会席间,所有人都停顿了下来,目光也都好奇看向了场内几个陌生的年轻面孔。
  这里面不光有罗昭云一个人是首次出现在这个宴席上,除他之外,还有几个年轻人,被特意请过来的俊杰,举荐给太子。
  他们的身份,多是门阀贵族后裔,或是亲信人推荐过来的能士,为杨广效命,故此才被太子特别邀请,来到今晚的宴会上。
  毕竟这个酒席上,并非密谋什么,也不是当初夺嫡时候的形势,所以举行并不太隐秘,反而显得杨广心中坦荡,无意遮掩。
  因为在朝中,几乎都知道会场的这些人,与太子杨广亲近,故而宴请过来轻功,无可非议,如果太隐秘,反而会招君王猜忌。
  杨广自从当了太子之后,倒是低调很多,韬光养晦,不敢过多展露锋芒,表面也不过度在乎权势,就是为了让其父杨坚释疑,要知道,当太子最怕招风,引起了君王猜忌,甚至对君王的权势构成阻碍和威胁,那就相当危险了。
  哪怕是亲生的父子,在皇权面前,也有利益冲突,不能让他感觉,你是要迫不急待,想着登基上去。
  当初杨素就是在这方面,跟杨广密谋策划,使杨勇跟隋文帝杨坚之间,产生了巨大的裂缝和猜疑,矛盾重重,才会被夺了储君之位。
  所以,杨广这次请宴,并不在防守严密的后院,也不是只有那几个心腹重臣,还带上了几名东宫学士,几个新面孔,显得自己不怕人知,坦荡无忌的感觉。
  罗昭云闻言之后,心中暗叹,知道无可避免,于是站起身来,拱手道:“卑职罗成,拜见太子殿下!”
  他神色平静,哪怕面对杨广这等历史大人物,也没有紊乱,刚毅稳健,一举一动倒是无可挑剔。
  宴会上,众人的目光都望向了罗昭云,有人不解,露出狐疑之色,不知他凭何被太子殿下如此刮目相看,难道只凭了一首诗?
  一时间有人赞许、有人好奇、有人不以为然、有人冷笑不语,表情各不一样。
  就是连资历最深的杨素,也都微微抬头,扫了一眼罗昭云,轻微点首,见对方年纪轻轻在这么多权势重臣前,没有丝毫的怯场,这十分难得了。
  杨广上下打量着罗昭云,见他年纪轻轻,身材挺拔,面如冠玉,仪表不凡,微微点头,至少外形给人第一印象还是不错的。
  不论古今,大多都喜欢以貌取人,这不是肤浅,而是第一印象,可以让人产生喜恶感,对后面的相处很重要。才华、能力等,需要一点点去挖掘、展现。
  不过能在历书留名者,似乎都有不俗的外型,在古代入仕、提拔、引荐、科举的时候,对体貌也是有严格筛选的。
  至少在宴会之内,没有一个俗人,男子大多都相貌堂堂,虎目精光,即便有些不是俊美,却也充满阳刚气感。
  而杨广本身也是一个英俊男子,才华不俗,又夺嫡成功,近来隋文帝体衰,用不了多久,他就能登基,成为九五之尊,心中的傲气难免越来愈多,打量的目光中自然带着挑剔。
  “听周将军说,你在前锋线上,英勇杀敌,一个人就斩落近百突厥勇士,果然英雄年少,又擅长诗文,可谓文武皆通,不错!”
  众人心中一凛,能得到杨广一句‘不错’,已经很难得了。
  罗昭云知道在此将军,没有一个庸者,他这些功劳,在那些人眼中,并不算什多大功劳,年轻时候都经历过,甚至比他还辉煌,如鱼俱罗、宇文述、于仲文、屈突通等人,年轻之时也都赫赫有战名!
  “殿下过赞了,卑职只是一介武士,幸亏得周将军提携,才有机会派上阵杀敌,立此微功,在疆场之上,相信杀敌立功,能超过卑职者,大有人在,实不敢居功自傲!”
  杨广淡淡一笑道:“呵呵,你倒是谦逊!不过相对于战功,本王倒是更对你的诗文感兴趣,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突厥终不还,嗯,很有气势,还有那股苍凉悲壮,雄浑自信,这是本王听过最佳的一首边塞诗,从五言过度为七字,对工精妙,实为传诵之作!”
  他说完之后,有一些赞赏,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可惜,似乎在懊恼不是自己做出这等诗句,对比以往杨广作的那些古行体的诗文,不论是韵律和气势,自觉都要逊色多了。
  连薛道衡、虞世基、张衡、长孙晟、牛弘、杨雄、柳顾言等精通文学之人,闻言也都神色一动,露出几分惊喜和钦佩,看向少年的目光有些不同了。
  罗昭云挺直身子,感受众人的注目眼神,暗自镇定,这么备受瞩目,还真有些不习惯,特别周围这群人,可都是隋朝的一些名人,要说不紧张,那绝对是自欺欺人。
  不过,他不敢露出傲慢之色,仍表情平静,甚至暗自惭愧,这可不是自己写的,而是盗用了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作品,此时因它受到推崇和赞誉,实在有些昧心。
  这时杨素开口问:“一个少年,第一次从军入伍,上阵杀敌,难免会有一些全新体会,酝酿成诗句,也理所当然,你所作这首,的确不错,就是不知道,这位罗小君郎,是否还有它作,不妨说出来,让我等听一听。”
  罗昭云愣了一下,拱手道:“这个,回国公,卑职不才,像这样的诗文,都是突发灵感,偶然间所想,并无其它佳作了。”
  他不想多露风头,所以见好就收,因此不想在吟诗了,尤其是在杨广、宇文述这些人面前,罗昭云想保持低调一些。
  可惜,杨广并不这么想,兴趣正浓,哪肯就此放过,被他扫兴,脸色笑容少了几分,冷淡道:“本王却不这么以为,你从军数月,不可能出口成文,一下子就写出这等诗句,肯定有酝酿的过程,甚至写了几首平庸之作后,才突发灵感,在旧作基础上,创出如此佳作。这样吧,你再吟出一首,是你觉得比它逊色一点诗作,如果让宴会上宾客满意,那么本王会另有重赏,如何?”


第0068章 吟诗一首
  罗昭云听到杨广的话,心中有些暗惊,警惕起来,他在大学研一的时候,就是唐宋断代史方向的学生,对关于杨广的研究著作、论文也看过一些,大致都指出,此人性格反复无常,有时极其感性,忧愁善感,有时候又极其冷血,嗜杀无情。
  任何时候,不要试图去劝谏他,顶撞他,杨广是个主意极正的人,只相信自己,觉得自己的才华和能力,足以功过三皇五帝,盖过秦皇汉武的人物,所以,在他面前,只能顺着他态度风向来,否则,没有好果子吃。
  他寻思了一下,觉得无法推辞,只能硬着头皮再吟一首出来。
  “罗成,你可想好?”杨广态度有些冷淡,审视着他。
  宴席上的宾客们全都屏住了呼吸,不知这青年如何作答,看殿下的意思,这罗成不作诗是不成了,而且如果随便说出一首滥竽充数,怕是也过不了关。
  周罗睺脸色微变,目光紧紧盯着罗昭云,担心他性子执拗,不懂变通,顶撞了太子,不说前途渺茫,只怕是日后还有灾祸。
  他不敢明着打掩护,只能干着急,暗暗使眼色。
  罗昭云神色略微一凝,回答道:“如此,只能在殿下面前献丑了,请殿下及诸公莫笑卑职了。”
  杨广听到他这样说,收敛的笑容再次松了一些,淡淡笑道:“你只管吟出来便好,诗作如何,我等自有体会。”
  杨素、宇文述、张衡等人,也都微微点头,觉得这小子还是很懂察言观色的。
  周罗睺也暗自松了一口气,觉得‘罗成’识时务,并不是完全的愣头青,倒是安心不少。
  虽然即便罗昭云受罚,跟他关系不大,但毕竟人是他提拔、推荐的,已经或多或少打上了他的印记,周罗睺私下对他又很是欣赏,自然不希望他有何不测。
  罗昭云此时思忖着,回想着边塞诗,想着一首应景的出来。
  他在读书时期,也算一个文艺青年,语文很高,初中、高中时期背过不少诗词,这也是为何选了机械专业后,并不喜欢,毅然辞掉工作,去读研的一个原因。
  因为热爱文史,把大学的专业放弃了,不想以机械工艺员的身份谋生,干自己不喜欢的事。
  罗昭云在上学期间自己也写过不少古诗和现代诗,但水准嘛,却并不高,多少年过去已经忘得差不多,故此,在这个时候,他还是思考着那些流传甚广的唐诗句。
  宴会上三四十人,全都在关注着罗昭云,不知他能吟出什么来?
  太子身旁的萧美娘也是美目闪烁,皓质呈露,气质雍容恬静,饶有兴趣地看着少年的身影。
  忽然间,他想到了唐初四杰杨炯的那首《从军行》,神色一动,朗声吟了出来: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罗昭云很有声色地朗读出来,用的是当时的官方切韵之音,那种浑厚有力的声腔,意气奋发的气质,加上他少年挺拔的形象,活灵活现,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好!”场内不少武将都大声喝彩,他们都是允文允武的人物,不过不愿任文职,更喜欢纵横沙场,故此,引起了共鸣。
  哪怕是文士,谁没有挂剑上阵,建立功业的愿望?毕竟,古往今来,许多边塞诗,都是文人所写,心中有一股保家卫国,纵横疆场的美好愿望!
  但是,那些一心向沙场,血气方刚的文士,往往一辈子,也没有真正上过战场!
  文人就是这样,赞美、向往之事,未必实现过!
  杨素、长孙晟、宇文述、周罗睺、鱼俱罗等人,都是文物皆通的俊杰人物,一听之下,顿时对罗昭云刮目相看了。
  连牛弘、薛道衡、柳顾言、张衡等饱读诗书、学富五车的文官、大学士,也都动容了,由刚才的轻视、质疑、未当回事,到精神一振,全神贯注,啧啧称赞。
  杨广听闻之后,脸色一喜,哈哈大笑道:“果然是首佳作,古风甚浓,典故颇多,气势雄厚,想不到,你如此年轻,却能做出如此诗文,倒让本文意外了。”
  罗昭云迎上杨广的目光,虽然看到他的神色是惊喜,但不知为何,浑身都有一种淡淡的冷意,看着太子杨广的眼神,心中涌起一些忌惮,赶紧抱拳道:“卑职憋了几个月,一路参军入伍,所见所闻,最后全部融于此诗内,多有瑕疵和不成熟之处,让太子殿下,及诸位国公、将军们见笑了。”
  “呵呵,此诗已经非常不错了,当然,瑕疵嘛,谁能避免,杨公,你觉得此作如何?”
  杨素贵为国公,而杨广称呼他杨公,表示几分尊敬。
  “某也觉得此诗军伍之风甚浓,开篇大气,辞藻不失华丽,透着一种少年英雄气概,十分难得,比某所作,的确高明不少!”这杨素也算文物全才的人物,没少写诗文,但当着众人面,直接承认少年写的比他高明,这份心胸和气度,也令人折服了。
  杨广点头道:“杨公莫过谦了,罗成诗固然是妙,但国公的诗文,也有独到之处,日后尔等可以在一起相互研讨一番,煮酒论诗,不失一件快事,到时候,莫要忘记叫上本王啊!”
  杨素哑然失笑道:“那是自然,若殿下由此雅兴,日后某在府内,可举行诗文会,宴请京城一些上的台面,擅作诗文的王公贵族,聚兴一番。”
  杨广不置可否,淡淡一笑,当然,在没有登基之前,他还是要谨慎的,不能给外人一种沉迷宴乐的形象;等登基之后,他又有诸多大事要推行,只怕也没工夫参与了,心中多少有些矛盾。
  “罗成,你允文允武,少年成才,出身定是不俗,不妨当着大伙的面,自报一下家门,也让大家知晓你的世家。”杨广忽然开口道。
  罗昭云心中盘计了一下,决定实话实说,不能隐瞒了,抱拳道:“卑职罗成,字昭云,祖籍襄阳,世代居京兆云阳县,祖父罗荣,现为京城监门将军,家父罗艺,幽州镇关府兵的骠骑将军!”
  杨广早已听周罗睺提过了,只是再次确认一下,同时让宾客都知晓,这罗成也是贵族后裔,并非寒门竖子,有提拔的潜力,可堪重用。


第0069章 打压
  罗昭云自报了家门和身世,在场的人多是出身贵族,杨阀、独孤阀、长孙阀、裴阀等关陇贵族门阀的朝中大员都有代表人物在场,听到他的身世,并非寒门泥腿子,脸上赞誉之色更浓了。
  似乎如果这‘罗成’不是豪门贵族子弟,而是寒门出身,会让他们感到很不舒服,除了不愿意与寒门士子为伍的高傲心理,捍卫贵族地位和利益。
  再就是觉得如果寒门出身,能做出如此名作诗文,压过他们,就会心里抵触,觉得被打脸了。
  现下听了罗昭云的介绍后,都略微心宽,纷纷出口夸张,也觉得这位少年郎文武双全,日后必将有一番作为,成为大隋的中流砥柱!
  江山一代新人换旧人,场内不少名将能臣,都过了五旬年纪,甚至接近花甲,固然地位高贵,在朝中庙堂上,影响力巨大,但已经到了自己人生的巅峰,未来的路,只会逐渐下滑了,哪怕杨广登基之后,会继续提升一些爵位,但是因为其中一些人年纪过大,会逐渐淡出庙堂了。
  “不错,英雄出少年啊!”
  “如此年纪,就能上阵杀敌,从一名先锋小卒,提升到校尉之职,勇猛过人,又精通诗文,写下如此脍炙人口的作品,未来的大隋俊杰之中,必有罗小君郎的一席之位!”
  “将门虎子啊——”
  不少人点头称赞,忽然传出一声淡淡的冷笑声:“听闻罗艺身怀一套枪技,十分厉害,不知竖子能学到了几成,是否获得了真传?”
  罗昭云转身瞧去,看到了说话之人正是右司御率独孤翎,话语中带着几分质疑和挑衅意味。
  他微微蹙了眉头,似乎察觉出,对方在有意针对他。
  杨广、杨素、宇文述等人淡淡一笑,心知肚明,因为罗荣、罗艺父子都是刚愎自用的性格脾气,不懂圆滑,不知忍辱,宁折不弯的秉性,曾得罪过独孤家,所以罗家在关陇家族才被打压,罗艺、罗寿兄弟,一个驻守边疆兵府,一个下放到地方利州做司马,远离了关中的权力枢纽。
  罗荣也因为年纪偏高,时常受到排挤,这两年动气之下,自个儿多闲置在家,虽然挂职监门将军,实则处于半退休状态。
  不过,一来罗家与独孤家的仇恨不大,二来罗家在夺嫡中属于中立派,在朝廷中,也有一撮利益团体,相互扶持,所以到不至于到被迫害的程度。
  此时,宴会上的右司御率独孤翎、右武卫将军独孤楷,都有些冷淡,似乎对罗家的后人,并不待见。
  罗昭云并不清楚这些陈年旧事的恩怨,所以在不明白情况下,选择隐忍地说道:“卑职学艺尚浅,只学到了家父枪术的皮毛,不敢骄傲自满!”
  独孤翎冷笑道:“光说不练假把式,在下相信,很多人都想见识一下近来颇有名声的罗家枪术,究竟有何妙处?”
  “呵呵,不错,从幽州一带返回的府兵将领都提到,罗艺枪术如何了得,只可惜无缘得见,今晚正好可以观赏一番。”
  独孤阀的势力太大了,这里有些人平日里得独孤阀提拔、推荐的人不少,或是跟独孤家族的人走得很近,听到了独孤翎的话意之后,自然推波助澜。
  “若有比武助兴,一定能让酒宴更增几分精彩了。”有人嫉妒罗昭云的诗文才能,也在故意附和着。
  “太子殿下,我右司御率中,有几名折冲郎将,本领不俗,只可惜常年无战,一直无缘展露出本领,恳请殿下准许,让我右司御率随便拉出一名折冲郎将来,跟罗常侍宴上斗上几十回合,为殿下和诸公助兴如何?”独孤翎站起了身,抱拳说出来,虽然说得客客气气,只是随便找一名折冲郎将,但是既然提出,如何会挑选弱的来战?
  这独孤翎一说完,场内不少人露出各种神色,古怪地看着罗昭云,似乎觉得他要有苦头吃了。
  大部分人,都猜出独孤翎,想通过这种当面比斗,来打压罗昭云,如果让他输了,丢了颜面,前面的光彩,自然也要暗淡下来。
  杨广微微一笑,虽然心中知道独孤翎的意思,想要当面打击一下罗成,但他心中稍微做了一下比较,还是点头同意了。
  因为独孤阀,在关陇贵族中,属于大隋八大门阀中,势力强盛的一大门阀贵族。
  当年独孤信在世的时候,可是当年北周中权势威望仅次于宇文泰的八柱国之一,是武川集团的领军人物,而且独孤信的长女做了北周明帝宇文毓皇后,七女独孤伽罗,是隋文帝杨坚的皇后,地位尊崇,独孤阀也因为独孤信一脉的余荫,愈发强盛。
  特别是独孤伽罗当皇后的时候,跟隋文帝一起并称二圣,地位很高,自然对独孤阀的发展更有帮助。
  杨广这次夺权成功,其中就有独孤阀的辅助,对他非常重要,故此,他虽然明知独孤翎的请求,对罗昭云不利,但还是答应下来,因为谁重谁轻,他心中太有数了。
  何况罗昭云的风头太劲了,今日露才,两首诗文,都超过他以往的作品,让这自持骄傲,认为才华无双的杨广心中有了一点疙瘩,也希望能剥夺一下罗成的光彩。
  “既然如此,那独孤御率,你就派人去请一位郎将来,与罗成一战,助兴为乐!”
  “遵命!”独孤翎精神一振,抱拳领命,走出去吩咐了侍卫前往东宫门外,去唤随他护行而来的郎将赵毅兴。
  罗昭云皱起眉头,心中一冷,已经感觉到这独孤翎对他不怀好意,同时也对杨广这种随意放任的举止,感到一丝寒心,当然,这就是杨广,或者说,这就是古代社会上位者的一种心理,不会多在意下属的死活,有用、有价值的留下,没有用、技不如人者,他弃之如草芥。
  此时的他没有丝毫拒绝的权力,与其退缩,不如待时全力一战。
  杨广举杯,众人再次饮完了一杯,周罗睺有心要为罗昭云说项劝战,但是看到杨广、独孤楷、独孤翎、宇文述等人的神色,不得不忍了下来,心中暗叹。
  很快偏堂外,传来脚步声,一位壮年男子,眉浓面阔,身材魁梧,身穿轻装甲胄,步履沉练,气势稳重,走入宴席堂内,朝着正位的杨广一拜:“右司御率府折冲郎将赵毅兴,参见太子殿下!”
  “平身吧,赵郎将,这次唤你来,与罗常侍切磋一番,不可伤人,但要拿出杀敌的本领,为在场诸位,武斗助兴,你二人不论谁胜出,都有额外嘉奖!”杨广微笑着说。


第0070章 宴上比斗
  东宫太子府的偏堂外,院子里站着两个身影,一人手持长枪,一人紧握马槊,正在对峙,灯笼的烛光照在二人的脸上,都闪烁着一股坚毅神色。
  虽然二人未带兵器入府,但是太子杨广命人从府内抬来一个兵器架,上面的精良武器,供二人挑选。
  赵毅兴身材魁梧,相当于后世一米八的身高,全身充满了力量感,一袭轻甲罩在身体武士服上,更加衬托出他的威武不凡,右手持槊,遥指对手,让周围的人感到几分森寒和犀利。
  他精光闪闪,冷冷地罩住罗昭云,心中暗自激动,这是一次绝佳的机会,在太子面前展露武艺,一旦胜出,会给太子和诸位将军、大臣留下强烈印象,提升官爵指日可待了。
  所以,他必须要赢,此时已经把罗昭云当成他自己升迁的踏脚石了。
  罗昭云则轻蹙眉头,他已经感受到,这个赵毅兴身上的彪悍气息,精气神都很有锋芒,看来也有一身本领,不敢大意。
  当下收摄心神,罗昭云仔细盯着对手,双手握抢,平指对手,不动则已,一动就要雷霆出击。
  “罗常侍,请出手吧!”赵毅兴年纪比对方大一些,所以故作大方,要让少年先出手。
  罗昭云心静如水,猜到对方的心思,也不谦让了,大喝一声,挺枪就刺了出去,平直无华,当胸一击,如毒蛇出洞,杀机无限。
  “来得好!”赵毅兴同时大喝,整个人猛挺熊腰健步冲前,快似疾风,双臂贯满劲道,横扫而出,拦挡着中平枪。
  “当!”马槊和缨枪磕在一起,发出闷响,臂力相冲,震得两人皆手臂酸麻,不过手臂同时涌出一股气劲,抵消了这股冲力。
  “他也练出了暗劲!”罗昭云察觉到对方的运劲的动作,知道对方也懂养劲之法,把平时的苦功,练上了身,从外劲过度了暗劲,可以喷发如针,拳骨裂石,也能化解外力伤身,抵消部分撞击力。
  不过,罗昭云并不胆怯,当成自己的一次磨练,只有跟自己旗鼓相当的对手交锋,才能激发潜能,检验不足,及时弥补。
  “唰!”枪刃如一泓秋水,银白闪亮,锋利异常,刺破空气,扎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