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江山争雄-第1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陛下,那我们可以攻打长安城了。”
薛万仞起身道:“臣愿意带兵攻打南门!”
陈祾这位老将军起身道:“臣可以打东门!”
其余小将,纷纷抱拳,愿意身先士卒,带兵冲锋陷阵,攻打长安。
罗昭云大笑起来:“哈哈,诸位将军,不着急,再等两日,秦琼和侯君集带兵赶来,并为更盛,给守城唐军一次威慑,瓦解他们的军心,再攻城的效果会更好,阻力会少一些。”
萧瑀、褚遂良、杜如晦等人点头,觉得陛下深谋远虑,而且不被胜利和骄傲冲昏头脑,若是换成李密之流,很定目无一切,立即迫不及待发动攻击了,哪还会继续等待。
“这两日,派人时刻朝着城内射出箭矢,箭杆上绑字条,劝降唐军,煽动群众,让他们知晓,外面已经没用援军,而且整个关中都被我军占领,只差长安孤城了,大华的待遇会比大唐强好几倍,会善待城内百姓,让将士们不要抵抗。”郭孝恪点头领命。
“一定要注意,磨掉锋利的箭头,免得伤及无辜百姓!”罗昭云表现出一副悲天悯人的仁君形象,让文武大臣们越发觉得,这是一位英明仁主,更加忠心耿耿。
仁政是一种美德,也是最有杀伤力的宣传口号,其实历代君王真正能做到的太少,能宣传到位的也不够多,所以称为历来贤臣所期待的。罗昭云自己标榜实施仁政,会得到更多有识之士、儒家贤才的认可和拥护,获取好口碑,赢得民心。
当初罗昭云在大兴城内,没少安排情报组织,各种酒楼、瓦肆,靠近各城门的里坊,都有情报点。
早在许多年前,有两处靠近城墙的里坊内,就开始不断深挖地道。
罗昭云利用职务便利,对地面动静的监军,早就收买,所以能够顺利挖通两条通向城外的细小密道,就是有备无患,打算某一天,带兵杀来,可以里应外合。
城内的情况,及时反馈出来,好知己知彼。
罗昭云看到情报,说道:“大唐皇室,果然知晓了我军的黑火药利器,所以派人封堵了城门,东、西、南三面的大城门里面层层砌砖,加厚了,使得黑火药的威力,无法炸开好几层的砖石,果然狡猾!”
郭孝恪叹道:“看来大唐打算死守城池,跟我们硬拼到底了。”
陈祾将军道:“城内有近六万兵马,我军只有十多万,常言道,倍则分之,十则围之,我军的兵马,三面合围,同时攻城的话,唐军仗着地利优势,能够一拖好几个月鏖战,也是有可能的,毕竟长安城高墙厚,易守难攻,非小城池可比。”
罗昭云淡淡一笑,胸有成竹,因为通过密道的存在,城外的精锐,也开始暗中偷偷往城内输送了,等几日后,囤积足够数量,加上城内凑集的力量,就能够发起攻击,里应外合,利用黑火药从里面炸开城垛和砖墙,打通城门,只要撕开一个城门,就如同江河决堤一般,一发不可收拾。
两日后,秦琼、侯君集带兵感到,铁骑滚滚,围绕着长安城奔跑,烟尘冲天,震慑了城头的唐军。
“大华的骑兵来了,消息是真的,张镇周元帅的兵马,全部投降了。”
“我们没用了援军,只有死守到底,与长安共存亡了。”
有士兵摇头,无奈叹道:“没办法,谁不反抗,就会军法处置,我们的家人都在城内,逃也逃不掉,只能硬拼了。”
“我们本可以投靠大华的,享受更好的政策,使家人过上好日子,为何还要跟大华将士厮杀,反正我一边打一边退,你们爱死磕就死磕到底。”有士卒十分消极地说。
“咚咚咚——”
大华军队开始合围进攻,顿时杀声震天。
虽然不指望第一天就能破城,但要给唐军施压,战斗一起,逼迫城内的官员、将士们做抉择,是与长安同存亡,还是消极抵抗,同时逼迫太子李建成早一日放弃长安,突围而去。
刹那间,万箭齐发,数万大军发动袭击,人潮涌动,如一群蚂蚁般接近城池,然后借助云梯,向上攀岩。
尽管知道了城门被封死,但还是用冲车撞一撞,试探城门内的巩固程度。
长安城外,变成一片血与火的战场,到处皆为冲锋陷阵、喊杀震天的将士,双方交锋,箭矢互射,短兵交接,格斗厮杀,到处是倒卧血泊、无法爬起的死尸。
第0771章 生死鏖战
大华军队攻城了,三面合围,滚滚杀了,顿时城上城下,流失乱飞,每一时刻都有不少士卒倒在了血泊之中。
“杀啊——”守城的弓箭手还未射杀多少敌兵,大华先锋军就已经接近城下了,云梯、飞桥、巢车、尖头轳、冲车等攻城器械被一条条拉得笔直的纤绳拖运着,役夫们喊着号子,将一具具攻城器械运向城下,大军气壮如山。
长安城巍峨,正墙高六丈,正墙上还有女墙,女墙上再砌砖垛,砖垛间的垛口是守御将士的了望孔和射击口,城墙上有城楼、角楼、望楼,间隔而立,上千士卒挤在城墙甬道内,利用各种守城工具进行着反攻。
投石块、沸油、滚汤、弓箭、滚木等,靠近城下的大华将士,很快被铺天盖地的攻势袭击,损伤惨重。
这时候,大华军在东、西两城门外,加起来投石炮车,里面放的全都是装有黑火药的陶瓮,点燃之后,抛射出去,砸在城墙上,已经城墙内侧,炸开无数的铁珠、铁皮,乱飞之中不少唐军士卒遭到伤害。
这种杀伤力虽然不至于一下致命,但是能够横扫一片,不少士卒受伤,不论轻伤重伤,全都往后躲,趁机逃去伤病营,来躲避战争。
这种爆炸连片,威震了唐军,使得城内守军的士气更加受到压制。
守城将领许世绪、夏侯端指挥大军,仍然在坚守,他们跟随李渊自太原起兵,所以对唐国有很大感情,还真打算与城共存亡。
“杀啊——”
此时长安城下喊杀喧天,大华黑压压弓箭方阵不断向城头射,掩护潮水一般架着云梯和攻城战车的人马向城墙和城门猛攻。
不过唐军仍在抵抗着,城池上士卒们在不停地来回走动,搬运器械的,游走射箭的,持着钩镰推拒云梯的,向城下不断投掷滚木檑石的,在这样猛烈的攻防中,仍有一拨拨悍不畏死的敌军战卒爬上城头,殊死搏斗,旋即被斩成肉酱。
遥遥望去,不断有攀援到一半的人体坠下城头,摔成一具具血肉模糊的尸体,残破的云梯,城墙根尸积如丘,血水如溪水一般流淌着。
李玄霸亲自身披铠甲,登上城头,带兵杀敌,他的武功极高,手指一把三尺青锋,虽然在长度上不占优势,但是出手如电,许多爬上城头的勇士,都被他一剑斩杀不少。
当然,他个人的勇武有限,只能在某一个范围内,所向无敌,但是攻城范围,至少数里,一个人杀的再多,也无法改变战局。
这一日激战,大华军队没用上全力,否则,彼此伤亡更大。
罗昭云并不想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如果通过血战拿下长安城,不但自己的精锐部队会伤亡惨烈,斩杀了太多守军,也不利于占据长安之后,化解城内百姓的憎恨和戾气。
毕竟这些守军中,有不少就是城内的壮丁,一个人代表着一家百姓,牵扯更多亲戚,所以说,如果消灭数万唐军,其中一万唐军来自于城内,那么至少一万多个家庭,几万户口人口,都会怀恨大华将士,加上他们的亲戚朋友,这是一股难以抹掉的怨气。
所以,罗昭云打算用巧,今日攻城,只是给唐军施压,威慑一下,声东击西,真正攻城主力,是不断通过地道潜入长安城内的精锐和刺客们。
当然,依靠几千精锐,也无法短时间内,迅速凿开城门的垒砌石砖,但是用炸药,却能一撮而就,势如破竹。
李唐皇室,还要那些将军、大臣们,决计想不到,大华军队早就有了克城的妙计。
不过此城一破,罗昭云肯定会下令重新添堵地道,不再留下隐患,因为以后这长安城就是他的皇城了。
下午撤回了大军,伤亡数千,没用一直硬攻,中间撤下来曾换上了新军去热血磨炼一番。
次日,大华休战,没用继续攻击,而是不断朝着城内射箭劝降。
三日后,来护儿率军赶至,又带来了四万多人马,如此一来,城外的军队达到十五六万人马了。
城内的唐军更加悲观,对于守城充满了绝望。
太子李建成脸色很差,随时担忧会城破,已经有忠心随从将领和谋士,劝他早日离开。
心腹谋臣李文干道:“太子殿下,我们应该早一些撤离,否则,突围都困难,而且随着大华不断增兵施压,城内将士们抵触守城,这样下去,容易引发兵变。一些将领现在已经有苗头了,万一聚合在一起,冲击城门,迎接城外大华军队,或是逼宫皇庭,都是十分危险的。”
其它谋士和将领也纷纷劝说,李建成摇头道:“城池未破,本殿下如何能退?否则,不是将长安拱手相让吗?”
右卫将军吕绍宗道:“殿下在此坚守,意义不大,即便能损耗一些大华的兵力,但是,人是活的,兵源无尽,整个关内、河西、陇右都是大华的疆域了,他们可以再招募数十万的大军,我们在这里拖垮他几万人马,对其影响并不重,还不如趁早带着一些精锐撤出去,否则,途中遭遇大华层层设伏,我们早走就难了。”
李建成仍是犹豫未定,这时候,李玄霸从外面赶过来。
“王兄!”李玄霸还未到大殿,就高声喊出来。
李建成起身相迎:“玄霸,你为何如此匆匆,难道有什么异况?”
李玄霸进来后,说道:“刚才我在闭关打造,但是忽然间,心血来潮,感受到一种杀戮之气,今晚似乎有血光之灾,立即召集最精锐的御林军,我们连夜从玄武门突围而出!”
“就这样弃城而走?”李建成有些疑惑不解。
李玄霸道:“我修炼紫阳宫心法,达到先天罡气层面后,有时候能够感知祸福,正所谓秋风未动蝉先觉,我心神难宁,感到今晚必然有事发生,却无法预估究竟是什么事,只预感到无边的血气和杀戮,可能今晚有大祸降临,我们连夜就得走,还要一丝生机,只带心腹和御林军,不要惊动守城之军,以免引起哗变。”
李建成看着三弟脸色凝重,完全不似看玩笑,身子一冷,点头道:“好,今夜就撤,大华军队绝想不到,我们应该能突围而去!”
第0772章 夜夺长安城
太子李建成听到三弟这样严肃地说出来,虽然只是预测,但他也高度重视起来,因为他自己也担心城破被俘,或是乱军中被杀,就太冤枉了。活着回到太原,那么他还是太子,死在这里,什么也不是。
长安城的北城,由于挨近龙首山岭,加上是皇家园林,有层层城门和厚墙,直接是宫城的背脊,所以有重兵防守,都是精锐的御林军。
李建成早就想好在此突围,所以玄武门内外的城池空地,都是大小营帐相连,驻扎两万多兵马,其中光骑兵就有一万,武装精良,没有用来守城,而是用来逃命用。
他派人联系了一些心腹大臣和将领、随从,在半个时辰内,全部到齐,得知今夜就要突围后,全都吃惊,想要询问为什么,却被李建成制止发问,一切按命令行事。
已到了午夜,玄武门开启,李建成、李玄霸身披战甲,在精锐骑兵的护卫下,朝着北城门赶去,要穿过皇家园林,斜插出去,突围而走。
与此同时,靠近南三门的启夏门、明德门的几个里坊,如通济坊、曲池坊内,几个大宅院内聚集了不少精锐战士,都是大华的敢死队,今夜要袭击启夏门。
城外早就聚集了大量人马,就等爆破声想起,然后骑兵率先涌入城内。
月光如银盘,光辉洒射下来,带着几分入秋后的清冷。
哗啦啦!
一群大华精锐从曲池坊、通济坊内涌出来,各有两千人左右,直接杀向了启夏门和明德门。
“什么人?报口令!”有守城将士发现了这群带刀卫队,高声询问。
咻咻咻!
大华敢死队们,以弩机来回应,瞬间就占了先机,在乱箭之中,冲上前去。
“不好,立即发出警戒信号,城内有叛军出现,袭击城门。”有执勤的大唐都尉,立即发号施令。
“喏!”士卒射出了信号箭。
不过,大华精锐勇不可当,手持优质的陌刀,如猛虎出笼,冲杀过去。
“杀啊——”
启夏门附近,发生了厮杀,两千的大华精锐,冲击一千多重军守卫,一时间混战起来。
长安的南城墙,共有三座城门,分别是正中间的明德门,左右是安化和启夏两门,共有一万五千守卫,名启夏门一共有四千五百名士卒,经过前日的厮杀,阵亡一千多人,还有三千多,需要轮流值夜岗,所以一千人在守卫,已经非常重视了。
可是大华准备充裕,以有心算无心,突然发动袭击,很快就冲开了城门防御,来到城洞口,这里被许多石砖封堵和粗木顶住,大华士卒清理障碍物,然后再封堵的石砖下,砸出活口,放上了黑火药,点燃之后退开。
轰隆!
垒砌的石砖墙被炸开,露出了里层的厚重石门。
大华士卒继续用黑火药炸开,然后打开城门,清理地面的随时,向城外发出信号箭。
“城门破了,冲!”
城外的薛万仞、侯君集等人,带着骑兵重逢,步兵在后,杀入了长安城内。
顿时间,长安城的发书了惊天动地的喊杀声,双方将士混战在一起。
唐军抵挡不住,节节败退,不断向城区撤走,那些军营入睡的唐军,惊慌穿衣出来,见大势已去,放弃抵抗,直接投诚。
长安城内的百姓被惊醒了,都不敢出门,在家暗自祈祷,大华军队不要滥杀无辜。
城内厮杀正烈,城外也是如此。李建成带人突围,北城门外也有驻军,防止唐军突围,但是大华一方绝想不到,唐军突围比预料提前了,他们的伏击还没有完全准备好,大唐铁骑就开始冲逢了。
噗噗噗!
不少战马被绊马索绊倒,人仰马翻,直接落入尖刺之中,血肉模糊。
但大唐骑兵拼命冲击,要冲破大华军队的封锁线,他们要东进,逃向河东。
“截住唐军!”
“堵住,不要放过!”
大华武将们脸色大变,尤其是坐镇在此的陈祾将军,他几乎刚到不久,伏击圈还没有布置完,而且,唐军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比预料的突击时间,至少早一个时辰。
都以为唐军要在长安大乱,打到后半夜,宫城难保的时候,唐军才会突围,谁知长安还没有任何动静,这边就突围了。
“失算了,不过,要逃走,没那么容易,跟着追杀!”陈祾指挥两万兵马,进行围堵和截杀。
但夜色之下,阵型很难完整展开,加上大唐骑兵开路,速度非常快,厮杀这一阵,大唐先锋骑兵已经冲出一道豁口,在层层防御线中,率先突出去。
李玄霸寸步不离太子周围,与众多御林军,众星托月一般,护送李建成离开,四处都是厮杀声,但是他们一概不理,只要主要人员能安全离开,就算突围成功了。
大华军队紧追不舍,从半夜杀到天色微亮,还是让数千唐军逃走了。
此时,长安城的厮杀也逐渐停歇,没有了皇室人员的组织,一些守城将军带人聚在宫城附近,要跟御林军合力,死守皇宫,但是发现,皇宫忽然打开了宫门,许多宫女、太监、侍卫向外跑出,这些武将才知晓,原来太子等人,早已突围而去。
失去了效忠对象,所有将士都丢下武器,乖乖接受纳降了。
偌大长安城,数万守军,一夜之间,全部沦陷,战斗并没有预测那样激烈,主要是李建成等人,并没有指挥将士抵抗,不战而去,所以战斗规模很快终止了。
罗昭云得知这个消息,沉默了一下,并没有在意,跑了一个李建成而已,他还真的没有当回事,所以,许多将领暗叫可惜,他却从容一笑,压根没有李建成当成对手。
当晨曦照射长安,城内百姓打开家门的时候,大华军队已经掌控了巍峨皇城。
各个里坊都有大华军士进驻,清算里坊内的差役、武丁、捕快,聚集在一起听候核查,要重新选拔、任命。
一些大臣宅院也被围住,名义上是保护,以免有歹徒趁乱洗劫大臣的家,当然,也有监督这些唐、隋旧臣子逃走。
第0773章 入主西京
长安城被大华军拿下,一半的兵力留在城外驻扎,只有心腹精锐,才带入了城内。
禁卫军接管宫城,里面的宫殿全部清空,把原来的侍女、太监等,全部召集,然后返还回家。
这里面有不少隋朝、唐国的宫女,鱼龙混杂,所以全部清掉不用了。
当天罗昭云并没有入城,因为长安城内,还要许多唐国余党,残余兵力混入里坊之内,不太安全。
大华精锐入城后,彻底搜查唐军残部,反抗者当场格杀,投降者押挟到指定区域关押。
两日后,罗昭云才在文武大臣的陪同下,进驻长安城。
长安百姓早已得知公告消息,所以在街道欢迎,整个朱雀大街,十万民众记载大街小巷,观摩大华皇帝的到来。
对于长安百姓而言,对罗成并不陌生,因为他的名声一直很响亮,过去是隋朝的福将,大隋忠肝义胆的年轻少帅,战功赫赫,如今乱世,自立为王,在西北崛起,一路碾压过来,征服陇右、河西与关中,使得西部全部成为大华的疆域,势力强大,全都感到吃惊。
所有百姓都预感到,大华要崛起,有机会统一中原,新的大王朝,即将来临。
“万岁万岁万万岁——”百姓跪地,高呼起来,如山崩海啸一般,极为壮观。
罗昭云坐在华盖厢车内,里面都是铁皮打造,可防弩箭,车外华丽,高高在上,彰显贵气。
抵达皇城朱雀门门前,一些隋朝的老臣,长安门阀旧贵们,聚集不少人,跪地高呼万岁,他们是过来拥戴大华皇帝入驻皇宫,成为新君的,以前李渊入城时,他们也是如此。门阀世家,永远支持胜利者,这样确保家族不倒。
罗昭云下车接见了这些贵族家主或是宗族长,听着他们高喊万岁,表示效忠的话,微微一笑,算是接受了,至于日后是否重用,还要看才能。他有心趁机要削弱关中贵族,把心腹的士子们提拔上来,成为新的贵族,这样推行大规模科举,就势在必行了。
以前他只是一位小将军,无法左右朝政,如今自己做了皇帝,就要全部考虑,如何压制旧贵族,提拔新贵族,给寒门一些入仕之途,这样确保江山稳固,人才辈出,而不是被大门阀垄断,以后皇室都要受各大门阀制约,随时有被架空、取代的危险。
罗昭云入驻皇宫,过承天门,进太极宫大殿,召集文武大臣议事。
由于新占据长安城,远离自己的大后方,天水、西海郡一带,必须趁热打铁,横扫京兆郡的唐军参与,稳固京兆郡,同时,需要派兵去夺函谷关、潼关,扼住中原兵马进入关内。此外,黄河以西的冯翊郡,以及龙门渡口等,也需要接管,派兵驻扎,使关内固若金汤。
“诸位卿家,有尔等相助,大华实力不断巩固,先是在西北站住脚,打通河西,占据陇右,接连克吐蕃、西凉、西秦、梁、唐、突厥,如今西北与关陇地区,都是我大华疆域,你们功不可没!”罗昭云说完,今日站在太极宫的文臣武将都感到骄傲和自豪。
罗昭云继续道:“但是天下未统,中原混战,上千万百姓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需要我等解救倒悬之苦,所以,戒骄戒躁,我们要在关中发展壮大,然后整军、存粮,招兵马买,扩充军队,安抚百姓,稳定民生,发布求贤令,招募天下英才来华效力,则大事可期!”
所有臣子们都充满激动,跟对了明主,他们就可以战无不胜,建功立业,成就功名了。
武将如屈突通、侯君集、薛万仞、陈祾、来护儿、郭孝恪、麦季才等人,文臣如萧瑀、褚遂良、杜如晦、于志宁、苏均等,这些都是随军的文臣武将,还要更多人分散在各地,即将全部赶来长安城听封。
罗昭云看着殿内人才济济,心中也是高兴,任谁能想到短短几年内,自己从西北零星几个人,到现在作为天底下最强实力的王侯之一,拥兵数十万,有足以影响中原割据和朝代更替的力量。
“侯君集听令,命你带兵三万,攻克函谷关、潼关等,清理向东门户,夺取雄关。”
“臣领命!”侯君集出来听后调遣。
“薛万仞听令,命你带兵两万,横扫冯翊郡,配合李靖将军,向北推进,将延安郡、雕阴郡接收,赶走梁国军队,到长城以北。”
“臣领命!”薛万仞站出来接受皇命。
罗昭云继续点将道:“陈祾将军,带人接管城池守卫,麦季才,你带人护守皇城,薛万备负责宫城防卫!”
“臣等领命——”三将站出来接令。
接下来,罗昭云派人拟旨,要调涿郡一些文臣过来,如高士廉、长孙顺德、温彦博,还要把长孙无忌、高孝基、辛公义等人从天水一带调过来,这样好开展朝廷运作,正所谓兴文乱武,时代动荡,烽火遍地,自然以武将居多,作用最大,但是一旦无战事之地,文官的作用却也非常重要,毕竟治国安邦,还是需要文官行政。
当然,还有后宫的嫔妃女眷,也要统统接来长安,册立皇后和贵妃,正式暗中帝制来推行了。
第0774章 盘踞关中
大华派将军继续横扫关内的残余势力,西秦、梁、唐国被打散的军队藏匿在山林,被当地百姓举报,引来大华正规军的围剿,一些占山为王的绿林帮会,要么归顺,要么也遭到清除。
半个月内,函谷关、潼关、武关等重要雄关隘口,全部落入大华的控制内,隔绝了中原进入关内的门户,只有大华出兵攻打他们,中原诸侯没用机会攻入关内。
这种形势,恰与当年战国七雄情形相近,中原各方诸侯霸主,全都焦聚关中,把大华作为了头号大敌。
梁国被李靖差点消灭,梁师都带着两万残余兵马,卷着一些金银珠宝,逃出了延安郡,出长城,逃出河套平原的朔方郡,回到自己老巢——岩绿城。
朔方郡再往北,就是突厥的地盘,以前的突厥在五原郡之外,不过大隋内乱之后,始毕可汗带兵南下,占据了五原郡,灵武郡、榆林郡的部分地盘,这里有荒漠、草原,属于河套之地,突厥人也非常喜欢。
李靖派兵扼守宁朔城,这是通往朔方的要塞重地,往东北方位有横山,往西南有白干山,山脉绵延着长城,足以阻挡外面的兵马进入关陇之地,屏蔽北部的威胁。
如此一来,东西南北,四面都固若金汤,大华盘踞关内,可以稳定发展了。
这些日子,一些有资历的文臣谋士相继被护送到长安城,回归久违的帝都,都感到恍如隔世。
褚亮、高孝基、辛公义、高士廉、长孙顺德、温彦博、姚思廉这些大学士、贤者、能臣,来到长安城,进入皇宫,轮番接受了罗昭云的亲子接见和慰问,给很高的礼遇。
这是一种尊贤的姿态,如同黄金买马骨一样,会有更多的京兆贤者,陆续进京,愿意为大华入仕。
不久,太学博士陆德明回到长安城的太学府,继续宣布,太学正常运行。
隐没在长安的薛收、苏世长等人也都纷纷出现,或被人举荐,或是主动联系熟人,推举入朝,愿意为大华之臣。
如此一来,朝堂的贤能之士越来越多,口碑在发酿,城内百姓都在传某某贤者,甘愿为华臣,投奔明主,给罗昭云造势越来越强。
这一日,长孙无忌到了,随行还有罗昭云的家眷。
如意公主、萧依依、宁沐荷、长孙无蓉、薛芷箐、萧后、高雨菲诸女,全都跟车队来了。
众女眷从车内下来,已经站在了皇城之内,看着承天门内的宫殿群体,女子们感慨万千。
萧后和如意站在一起,眼眶模糊,已经默默落泪,这原本就是她们居住之地,最后转了一圈,历经坎坷和生死,回到了远点,只是不过,物是人非事事休。
“母后,我们又回来了!”
如意抱着萧后哭了起来,萧后拍着她的后背,摇头叹道:“傻孩子,我已经不是你的母后,再也不是大隋的皇后了,大隋,已经灭亡了。”
“是,本以为长大之后可以离开这个皇宫,不必再过宫廷生活,想不到又回到这里,住了进来。”如意万没想到,有一天自己出嫁从夫之后,还会到皇宫生活,她懂事开始,就烦透了皇宫生活,想要长大嫁出去过清净生活,最后却又事与愿违回来了。
“活着就好,要不是你夫君本领强,我们还能有命在此吗”萧后叹息。
与二女不同的是,其它女子却都充满兴奋。
萧依诺、宁沐荷绝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会入住皇宫,作为皇帝妃子,成为世上身份最尊贵一批的女人,不再是过往的卑微身份,都觉得自己值了,心理上的满足,身份的认可,对于出身低微者而言,满足仿佛更大。
长孙无蓉、薛芷箐、高雨菲三女的心思也各不相同,她们都对罗昭云有意,但是还没有正式结合,陛下许诺,待打入长安,稳定关中,就会跟她们谈论婚嫁之事,册封为妃。
以前她们还担心不是正妻,如今很可能成为贵妃,自然也就没用了任何的身份和地位顾虑,想到能嫁给开国君王,英明神武的罗成,三女内心都充满激动。
除了长孙无蓉,十八九岁外,薛芷箐和高雨菲年纪都不小了,一个比罗昭云大两岁,一个比他小两三岁,都在二十五岁以上了,成为老姑娘,哪能不着急出嫁呢!
罗昭云出了太极宫,亲自到皇宫大院里迎接诸女,已经数个月没开荤,终于又可以享受妻妾的温柔了。
“参见陛下!”
“哈哈,这里没用外人,不必多礼,诸位嫔妃……”他看到薛芷箐、高雨菲等女,显然还没有册封,所以改口道:“你们都辛苦了,朕已经派御膳房准备丰盛佳肴,今晚一起用膳,朕非常思念你们。”
诸女听了,都有些心跳,脸上露出喜色,被宠爱的感觉,是每个女人所渴望的。
“一路风尘仆仆,等下让内常侍、掖庭司令,安排你们的居所,沐浴更衣一番。”罗昭云做出了安排。
诸女谢过,跟陛下简单交流几句,奈何有大臣要来入宫觐见议事,所以下午不能陪诸女叙话了。
来者是长孙无忌、长孙顺德、高士廉、高孝基、辛公义等人。
罗昭云感到诧异,不知有何要事,便在御书房接见了这几人,按君臣之礼坐好后,询问来意。
“启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