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挽天倾-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崇祯也没叫人来陪,现场也只有一些宫女,当然为了安全起见,崇祯也把张云请了过来……

当宴会进入高潮,崇祯把玩着手上的酒杯,一直都下不定决心,将它给掷出去……

张云见到这一幕,眉头紧皱!

“咳、咳……”

不由连连咳嗽提醒崇祯,开弓没有回头箭。

或许是张云的提醒起到了作用,崇祯终于将手中酒杯,用力掷向殿中……

“咔!”

一声脆响,三个军头和手下的一众高级军官们,全都有些莫名其妙地看着崇祯,不明白他这是为什么?

可是随后殿外响起的密集脚步声,还有战甲互相碰撞的清脆声,这下就算是傻子,也知道要发生什么了!

高杰豁然而醒,习惯性的往腰上一摸,随后就是脸色一变,来见皇帝,自然是不能携带刀剑,除非是权臣才有这种礼遇……

因此高杰心中一发狠,一脚踹翻桌子,翻身就往崇祯扑去,农民反抗军出身的高杰,那是有这种气魄的,反正是你崇祯要老子死,那就莫怪老子发狠了!

而刘泽清和刘良佐,似乎气魄就差了高杰不止一筹,这一刻不敢动手,反倒是在不停的高叫着。

“陛下何故如此?我等可是忠臣!”

当然,二刘也没有选择束手待毙,而是与属下的高级军官们抓紧座椅,准备夺路而逃……

当高杰接连毙杀了几名宫中太监,终于冲到崇祯前面时,张云不慌不忙的从桌子底下抽出了,早就事先藏好了的一把长刀。

由于张云也不会什么武功,只是速度、力量、反应速度,不是正常人类而已,所以此刻张云也没有耍什么花枪,而是直直的一刀劈过去。

高手一伸手,就知就没有!

高杰一见张云的出手速度,顿时就是心里一凉!

不过到了这个关头,高杰也没有放弃,而是选择逆流而上,毕竟和那两个蠢货不一样。

高杰深深的知道,这一场杀机的关键就是崇祯,要是不能把崇祯控制在手上,今天一定会死在这宫里头。

说时迟那时快……

高杰随手扯来一张凳子,举在头顶上,想要先挡住张云这一刀,只要挡住了这一刀,凭这么点距离,下一步就可以将崇祯握在手上了!

成功就在眼前,高杰的手几乎已经摸到了崇祯前面的桌沿……

可就在这个时候,刀光一闪!

连桌子带人,都被张云一刀劈成两半,一股热血喷洒而出,崇祯拿手一抹,发现自己满头满脑都是血。

正当崇祯定了定神,想讲点什么的时候,张云却是一跃而起,直扑殿中的刘泽清和刘良佐。

“啊……”

随后崇祯,就再次见到了张云的惊人身手,几乎每一次刀光闪过,都要带走二到三条人命,三两下,殿中就没有了站着的反抗之人。

见此崇祯彻底愣住,先前见过张云动手,也只是伤人从没见过张云的杀人速度,这一次崇祯长见识了!

这些个饱经军旅的将军们,在张云的手上,竟是毫无还手之力……

等杀完了人,张云回过头见崇祯有些吃惊,却是没想到接下来该怎么做?不由眉头一皱!

提醒道:“陛下目前还不到愣神的时候,现在还是抓紧通知黄得功跟阎应元两位将军,赶紧动手为妙!”

“不然等那些失去了军主的残兵败将们,一旦得知了皇宫里面的消息,恐怕南京城就保不住了!”

“陛下可要知道朝中有些大臣跟这三大军阀之间,那可不是简单的关系,因此风声随时都会透露出去……”

“哦哦……”

“王承恩你这就去传朕的命令,让两位将军即刻动手。”

崇祯反应过来之后,动作也不慢,同时,王承恩因为心中十分担心的缘故,也没有选择乘车坐轿,而是骑上了一匹骏马,直接扬长而去。

而张云此时看到这里已经只剩下一些收尾的工作,索性也抢了一匹马,跟崇祯打了一声招呼之后,就跟在王承恩的身后,向南京水西门方向赶去,不把三大军阀带过来的十来万军队彻底瓦解掉,张云不放心……

这个时候的黄得功跟阎应元,也是心中焦虑无比!

在帐中坐不住转来转去的黄得功,明明知道阎应元也不可能知道某些结果,可是为了坚定心中的某个信念,却是仍然开口问道。

“阎老弟,你说这一次陛下能成功吗?当初陛下流露出这个意思的时候,为兄就劝过陛下,就算一定要动手,也至少要让为兄和阎老弟两人中的一人陪在陛下身边才行!”

“可是这个提议,却被陛下给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而现在过了这么久,却是仍然没有消息传过来,为兄这心里十分没有底……”

阎应元脑海中回忆起张云的身手,不由强笑道:“黄兄不必多虑,那位张道长的身手你是没有见识过,这么说吧。”

“当初阎某手下,也有好几十位肝胆相照的兄弟,这些人一起上,却连张道长的衣袖都没碰到过……”

“而对于这些,陛下也是心知肚明的,不然陛下也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所以你我只需要在此坐等就是了!”

阎应元的这个说法,显然没有什么说服力,黄得功正准备继续说点什么,可就在此时,帐篷门外却有亲兵来报。

“启禀将军,宫中的王公公来了,正在辕门外求见!”

阎应元和黄得功听到亲兵这话,齐齐豁然而起……

一桶桶的酒水,一盘盘的鱼肉,接连不断的端进了军营。

只是这一次,就轮到黄得功跟阎应元两人的部下流口水了!

因为上面传下来的命令就是,这是陛下给江北三镇将士们的赏赐!

当这句话传到最底层之后,江北三镇的兵痞们就更加得意了,前几天叫你们这一帮人得意,老子等人就是天天喝粥,想不到风水轮流转……

张云冷眼旁观着他们,心中则在暗想,不知道等会,有多少人可以活下来!

在军营的另外一面,黄得功已经将自己军队最精锐的2万人,全部都集中起来了,并且双手都绑上了红布条……

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另外一边的阎应元,也集结起了3万人左右,随时准备带人杀进去。

两人都开始看起了沙漏,分开时两人约定好,等各自手中的沙漏同时漏完,就相约一起杀进军营……

眼前的一众兵痞们,己经吃喝了差不多一个时辰,由于酒水供应的十分充足,此时张云看到很多人都是东倒西歪,已经基本丧失了战斗力。

不由暗暗担心……为何黄得功跟阎应元两个人还没有动作?

就在这时,军营的左边,却突然响起了一阵惊天动地的喊杀声,阎应元一马当先带着身后的三万余人冲进军营,见人就杀!

同时,先前为了保密另外的三万余人,阎应元一直都没有动过,此刻他也派人不停的去招呼……

而看到自家将军,对这些兵痞们动了手,而且是一马当先……

阎应元剩下的三万余人马,当下也就是毫不犹豫的抽出手中的刀枪,向前一刻还是同僚的兵痞们砍去!

与此同时,右边的黄得功也不慢,几乎是在阎应元刚刚动手的那一刻,黄得功也率着人马从右边冲了出来。

与阎应元不一样的是,黄得功让手下将领带着身后的三万精锐兵马,去执行先前就定好的计划。

而自己则带着几百亲兵,亲自跑到自己剩下的那三万兵马中去大喊……

本来一个人的声音,在杂乱的军营里面是显不出什么威力来的,尤其是现在的军营就更加的嘈杂了!

可是黄得功身后的几百亲兵,在这一刻却派上了大用场,他们不停地将黄得功的声音,扩散到整个军营去……

随后的军营就越来越乱,局面一时混乱到不可控制的地步,到处都是喊打喊杀的声音。

这种情况下,无论是谁来,都不可能再让这二十来万兵马恢复冷静了!

张云这一刻却是如鱼得水,反正无论是哪一方的人马,在他们没有集结起来之前,都不可能对自己造成伤害,所以张云却是有恃无恐!

奔着先前早就盯好了的几名,被高杰等人故意留下来的三镇高级军官去杀,虽然因为人员众多,局面混乱不堪,但是张云却还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结果了自己的目标。

接下来的时间里,张云也就开始盯着,看谁要是敢站出来组织人马准备反抗?那就过去结果了他!

而有张云这个非人类的帮忙,三镇兵马们根本就组织不成有效的反抗,因为到了现在,已经没有军官敢出头了!

再加上彼此又喝了差不多一个时辰的酒,又对上了差不多相同数量,但却早有准备的其它军队。

三镇的十来万兵马,下场已经是注定了,区别只在于是否有,少数的幸运儿能够成功逃脱而己!

第十六章装傻

水西门外十公里处的军营里,正在发生的一切……

因为三镇带过来的人马足足有十来万,所以尽管黄得功跟阎应元,两人已经是竭尽全力,但是却仍然阻止不了少数幸运儿的逃跑!

导致这一切渐渐的在南京城内扩散了,此时天色已经黑透,南京皇宫早已经闭门,任何人都不准再出入。

可接到了这个惊人的消息的满朝文武们,此刻却都人心惶惶的集中在宫门前,想让里面看守的守卫,开放宫门,让他们进去……

因为害怕崇祯担心,在基本上大局已定之后。

再加上又见识过了张云的身手,黄得功跟阎应元,连忙让张云亲自跑回皇宫去向崇祯报信。

所以在大臣们想要求见崇祯时,崇祯却正听着张云讲叙着,水西门外发生的那一幕幕……

在张云讲完之后,崇祯终于松了一口气,一直紧绷紧着的那根弦,莫名的松弛下来了!

随着三镇的精锐兵马覆灭,事情到了这一步,就算是大局已定!

因为他们留在各自地盘的人马,基本都是一些窝囊废,精锐人马都已经被歼灭了,他们之所以留下那些兵马在原来的地盘,不肯带到京城来。

说白了,也就是指望着那些不能打仗的废物们,去收税和欺压百姓而已,能够帮得上忙的三镇人马,此刻不是已经死了,就是跑了!

剩下的那些窝囊废,只需要京城的十来万大军,去三镇的地盘上扫一遍,基本就可以将那些地盘,重新收归到朝廷手中来,当然了,京营的那些废物,就没必要派出去了,还是黄、阎二人的军队靠谱。

从北京城狼狈逃出来,崇祯的心中一直憋着一口气,那就是害怕逃到南京来后,大臣和士林中人不承认他的帝位,或者说成为傀儡皇帝。

可现在这一切都不会再发生了,除了左良玉之外,整个大明朝已经再也没有任何一个军阀可以钳制自己。

至于那些大臣,套用一句眼前这位道长所说的那句话就是:要是嘴巴可以说死人,那咱们的祖宗们,又何必要造出刀剑与弓弩来?

无论他们的嘴皮子耍得有多么的厉害,但是当刀架到他们脖子上的时候,他们一样得服软!

这也是崇祯遭遇了这么大的变故之后,悟出来的道理。

也就是说,从这一刻开始,自己的这个皇帝位置,才算是真正重新坐稳了,这如何,不让崇祯感到高兴……

于是极度高兴之下的崇祯,兴奋地对张云道:“道长有没有办法,将左良玉也引到京城来?”

张云嘴角抽了抽,这崇祯还真是敢想啊!

左良玉可不是傻子,明知道来京城就是个死,又怎么可能来送死呢?

再说了,现在崇祯的这个状态,好像有些脑袋过热,因此张云决定给他泼盆水,冷却、冷却……

“陛下,以贫道看来,一个陷阱是捕捉不到第二次猎物的,不过如果陛下强硬找左良玉来这里的话,那也肯定能够让他过来……”

张云说完看崇祯眼睛一亮,不由十分无语,于是又补了一句,“只是他左良玉奉旨来京城,恐怕不会一个人来吧,怎么样也得带个几十万人来,到时候陛下怎么办?”

张云的这一桶冷水泼得很及时,崇祯当即就冷静了下来,殿里一时陷入了死一般的安静!

一直等在门外的太监,这一刻才敢敲门出声,“启禀万岁爷,外头的大人们,几乎全部都集中在宫门口,想要让万岁爷开恩接见他们。”

崇祯听到这话,转头看向张云,却不防张云也在这一刻看向了他,两人对视一眼后,同时默契的点了点头,大概都猜到了那些大臣们所为何事了!

于是崇祯开口道:“道长认为现在朕需要接见他们吗?”

张云眨巴眨巴眼睛,很是无辜道:“宫门不是在夕阳西下之时就要锁死吗?就算是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故,需要立刻告知陛下知道,那也可以通过宫门缝里递奏折嘛!”

“又何必给他们开门呢?”

“再说了,陛下今天十分困乏,现在已经上床了,太监们都不敢去打扰陛下,于是……”

张云说到这里,崇祯接过话语道:“所以某些奏折,朕是一定要明天早上才能够看得到……”

“哈哈哈哈……”

然后张云和崇祯两人,就同时开口大笑,而且笑得很是阴险!

在有了决定之后,崇祯很快就派了一个小太监去宫门打发掉那些大臣,而这名小太监也有些迷糊,为何这么样的重要差事,不交给那些大太监呢?

但是君命,还是要遵守滴!

于是到了宫墙上面后,小太监就扯着嗓子对下面喊道:“今儿个万岁爷太累,所以早早就躺下了,几位司礼监的爷爷们,也不见踪影。”

“所以小的们也见不到万岁爷,只能够先将各位大人们的奏折收下来,待明儿个一早呈交给万岁爷亲览。”

小太监喊完这几句后,就立刻拔腿开跑,因为他知道再呆下去,恐怕是免不了要挨骂,而且是被骂了,又不能还嘴的那种……

小太监转身跑了之后,一众文武大臣们继续围着宫门前骂骂咧咧了半天,无奈之下,众人也只能各自散去。

当然并不是真正的散去,其它党派的人且不去说它们,东林党中的大佬们,此刻却全部都集中到了,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高弘图的府上……

一群大佬坐下之后,却是场面冷清,无人开口,见此性格直爽的左都御史刘宗周,开言道:“自从陛下失踪了两三个月,再次回到南京掌握朝政之后,这性格变化也太大了点吧!”

“别的不说,今天晚上的这件事情,就绝对有鬼,很明显,陛下肯定是知道今天发生在水西门外的这件事,但是却又故意装作不知道。”

刘宗周说完之后,依旧是没人接话,因为他说的都是些废话,在座的哪个不是人精?崇祯玩的那点把戏,众人自然是心知肚明。

再说了,什么时候皇宫中可以轮到小太监出头?

王承恩、卢九德、韩赞周,这三个太监中的大佬,在这件大事发生了以后,也如同隐身一般,不见人影……

第十七章乞骸骨

眼见场面冷清,作为地主的高弘图不得不开口了!

“咱们身为朝廷重臣,如此军国大事,陛下竟然不跟咱们商量,就去做了,之后竟然还试图隐瞒!”

“诸位说说看吧,反正咱们是绝对不能够坐视的,这事如果陛下不给咱们一个交代,我高弘图,明天将第一个告老还乡……”

高宏图的话,得到了在场的东林党大佬们激烈响应,都对崇祯如今的变化感觉有些受不了!

只是热血过后,却也没人响应高宏图的号召,去以辞官的方式威胁崇祯,唯独史可法劝道:“明天咱们上朝后一起去劝劝陛下……”

“因此高大人就没必要使用那种激烈手段了,万一,激起了陛下的逆反心理,岂不是得不偿失吗?”

眼见史可法开了口,大学士张慎言也劝道:“高大人不必如此激烈,再说了,如今国事艰难,正是需要我等东林正人君子们,匡扶朝廷的时候,这个时候高大人,你辞官归隐,岂不是朝廷和皇上的损失么?”

高弘图见有人相劝,自然是就坡下驴,正准备说点场面话时,门外却突然传来了下人的通传声……

刚刚收到水西门外出现变故时,一众南京城里面的头面人物,早就已经派下人去打探详细情况了!

这个时候去打探消息的人也回来了,只是高弘图和屋里面的东林党大佬们听完之后却是脸色剧变……

屋子里面又恢复了一片沉寂,良久之后,高弘图涩声道:“原来陛下是想要***北三镇,说不定连左良玉也包含在其中,只是左良玉没上当而已,这下情况严重了!”

“虽然说皇上,已经把江北三镇给铲除了,可是这件事情肯定会让左良玉生出别的想法来。”

“一旦左良玉投靠清廷,甚至是张贼和献贼,整个湖广恐怕是要一日之间就沦陷……”

高弘图说完之后,所有人都是面面相觑,良久,刘宗周接话道:“朝廷唯一能战的也就是江北四镇和左良玉,至于京营那些人,那真的是不提也罢,而现在左良玉亦不必提了!”

“江北三镇垮了之后,整个大明朝也就只剩下黄得功手下的几万人马可堪一战,至于那个什么名不见经传的阎应元,先前不过是江阴城的一名典吏,应该是个幸进之辈……”

“就跟那个妖道是一样一样的,指望他打仗?那不是要闹笑话嘛!”

‘几万人马!’

在场的所有东林党大佬们,嘴里念叨着这句话,一时间都是脸色极端难看。

偌大一个大明朝,却只有几万能战的兵马可用……

良久之后张慎言才愤然道:“皇上这可是自断臂膀啊,说不定就是那些阉党挑拨的,这帮小人,治国大策一点不会也就算了,还不停的在旁边添乱……”

接下来一众所谓的正人君子们,将马士英等阉党,给痛批了一顿后,也就各自散去了,静等明天早上的早朝,那时候才是展露斗志的时候!

……

东林党徒们在高弘图的府上愤愤不平时,张云同时也在宫里对崇祯说着东林党的事情。

贫道听说在永乐年间,朝廷的赋税收入一年是2000万两白银以上……

200多年时间过去了,而且这200多年还是太平盛世的年代,人口增长率自然是极快的,因此一些荒芜的土地也肯定被继续开垦了出来。

也就是说,在这200多年时间里天下间开垦出来的土地,所能够缴纳上来的赋税,肯定是要比永乐年间的二千万两白银一年,要多得多才对!

可是陛下登基以后,朝廷一年的赋税收入仅仅只有400万两,陛下有没有想过这中间的原因?难道说陛下从来就没怀疑过这方面的事情么?

还是说在永乐年间开辟出来的那些田亩,经过200多年的太平时光消耗之后,全都又荒芜了不成,导致朝廷收不上来赋税!

崇祯听完颇为动容,可随即又无奈道:“太祖皇帝规定下来的官员士绅永不纳赋,朕也是不敢随意更改祖制,如之奈何!”

崇祯这话,张云听得直想骂娘,甚至想直接转身就走,自己去另起炉灶,不再伺候这个扶不起的朱阿斗了……

可随即又想到系统给出的任务,在目前这个时代中,除了扶持崇祯这条捷径以外,另外再去找别的人扶持,恐怕时间上会不大够!

再加上系统已经失去了意志,某些方面根本就不能给自己明确的提示,因此张云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能够在这个时空带多少年……

所以另外去找个人来扶持的话,万一在关键时刻,自己却因为某种原因或者是时间到期之类的,被迫离开……那岂不是野猪皮依然可以嚣张两三百年?甚至到了后代那些满遗,也依旧可以嚣张的去控制某些媒体……

再加上最关键的是万一任务失败,自己这个宿主,究竟是什么样的下场?

第一次执行任务的张云根本就不知道,所以谨慎起见,怕死的张云还是决定继续忍气吞声,把眼前的这个所谓的皇帝扶持好!

因此张云揉了揉剧烈跳动的眼皮,开口道:“其它的一切,贫道就不多言了。就说点控制力的事情吧。”

“隋炀帝杨广可以在全国只有五千万人口的情况下,发动四五百万人去修运河,贫道且不去说他的下场……”

“贫道就问你一句,陛下你能做到吗?大明朝都已经有两万万人口了,是隋朝的四倍以上,让陛下你动员个5万人,恐怕陛下你都做不到,不是说做到了会出什么后果的事情,而是在贫道看来,陛下你根本就做不到这件事!”

张云说到这里,崇祯额头上的青筋一跳一跳的……可是张云却当做看不到,继续开口说下去……

“因为那些东林党徒,一定会跳出来,极力阻止陛下你这么做,就算陛下你强行通过中旨的方式颁布下去,他们也会封驳回来……”

第十八章控制力

“所以这就牵涉到一个控制力的问题,隋唐以前,中央朝廷的控制力是可以直接达到村里面的……”

“因为他们控制乡与村的人选,并不是所谓的狗屁士大夫,而是退伍兵和乡老,因此,那个时候虽然中原王朝人口很少,但是皇帝的控制力,却是已经达到了巅峰状态!”

“这种良好的制度,在北宋的时候被赵匡胤给破坏了,因为从那以后兴起的一句话就叫做:皇权不下乡。”

“这样一来所造成的恶果就是,士绅和地主已经结成了一个利益联盟,而且是牢不可破的利益联盟。”

“这个利益联盟发展到如今之后,就形成了东林党这样一个怪胎,以至于如今陛下身为天子,拥有大明朝的两万万人口效忠,却也休想动用哪怕是几万民夫,去搞什么工程……”

“除非是发动战争的时候,因为利益相关,所以他们才会支持陛下动用几十万的民夫,去支援各处的战场。”

“除此之外,陛下不要说是去修建大运河这样的工程,哪怕就是发动个几万人去将大运河稍微修整一下,也是根本就做不到的事情!”

“所以归根结底一句话,如果陛下想要中兴大明做到太祖皇帝的高度……”

“那么东林党这个怪胎,就必须是要铲除的,如果不铲除掉他们,陛下所谓的中兴大明绝对是一个笑话!”

“贫道打个比方,陛下,你莫见怪,假如说~太祖皇帝坐在如今陛下你的位置上,那么他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肯定是分分钟将已经严重威胁到皇权的东林党铲除掉!”

“接下来整合整个南方的资源,什么张献忠与李自成,那就是跳梁小丑,就连所谓的满万不可敌的野猪皮和那群汉奸们,究竟是什么样的下场。”

“陛下只要想一想一下,当初是多么的不可一世的蒙古人,到最后究竟是什么下场?就可以想象得到,太祖他老人家究竟会怎么做……”

“更何况那个时候的太祖比起陛下如今的实力来,那还是差的太远,可是就在那样的情况下,太祖他老人家还是筚路蓝缕……硬生生地将蒙古人赶出了中原大地,重新让汉家衣冠,继续在这片土地上得以延续!”

“再加上如今的大明朝,已经是到了必须要变革的时候了,所谓穷则通、通则变、变则达……”

“假如陛下要是再不改革的话,恐怕煤山上的那一幕,未必就不会重演!”

“只是那个时候,陛下恐怕就已经找不到贫道来救驾了,因为贫道此次下山来相助陛下,本身就是冒着要遭天谴的危险来的。”

“陛下要是能够中兴大明则罢了,如不能,恐怕贫道立刻就会被天雷反噬化为灰灰……”

“所以贫道的性命,跟陛下其实是相连的,比起那些朝中大臣或者是东林党们,甚至是王承恩,那都还要显得亲近一点,毕竟说句不好听的话,无论是大臣还是太监,都能投降!”

“整个大明朝两万万人口当中,唯独陛下与贫道不可能投降!”

“所以陛下,你还是好好想一想,就算不为你的大明朝着想,也要为贫道的身家性命想一想,毕竟贫道可是冒着身殒的危险,下山来帮助陛下的……”

张云的这番话,将崇祯也是说的热血沸腾,尤其是当想到太祖朱元璋的功绩,崇祯几乎想要站起来手舞足蹈!

仿佛不如此的话,表达不出他此刻内心的激动……

可是当张云说完之后,崇祯却又冷静了下来,沮丧的开口道:“道长,你久在山上,不清楚如今的局势!”

“要是朕把东林党给全部清理出朝廷,这朝廷也就没人当官了……”

听到这话,张云气极而笑,愤然开口道:“自古哪次变革不要流血,如果秦朝不变革的话,它还能一举扫灭六国统一中原吗?”

“但是秦朝在那一次变革中,究竟动了多少人的利益,又有多少人头落地?到最后甚至连它的主使者都死了!”

“怎么到了如今陛下去手软下不去手,如今的情况要是换成太祖来,陛下,你猜太久,他老人家会怎么做?”

“你要知道太祖他老人家揭杆而起,反抗蒙元暴政之时,他又有多少人马呢?可是最终结果怎么样?太祖他老人家终就是夺到了江山!”

“那个时候并不是没有人反抗太祖,可是当时的太祖又是如何做的呢?陛下你就不能学一学吗?”

“今天贫道就把话撂在这里,东林党要是不铲除的话,恐怕陛下就算是中兴了大明,那也会大权旁落的……”

张云气呼呼的说完之后,就端起酒杯再也不理崇祯。

而崇祯这个时候也是脸色阴晴不定,始终没法下定某种决心!

不过对于这一些,张云就不想再搭理了,良言难劝该死的鬼,假如崇祯依然是这样的话。

那么张云也想好了,反正该说的也都说了,该做的努力也去做了!

要是过段时间,东林党依然在朝廷当中活跃的话。

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张云已经是决定抛弃崇祯,自己去单干!

就算因为时间问题,恐怕自己没法留下后代,那也没关系,被逼到极处,哪怕去收养一个继子,也总好过在崇祯这里受气!

而且是毫无希望的受气……

今天的早朝,乾清宫里十分的热闹,还没等阎应元和黄得功,向崇祯禀明昨天的战果。

东林党人就率先发难,左都御史刘宗周,第一个跳出来开喷,“启禀皇上,昨天水西门外发生的哪一幕,为何皇上不跟群臣商议一下?就一意孤行的去做这种事!”

接下来还没等崇祯开口,大学士姜曰广就马上跳了出来道:“如今,偌大的大明朝,就只剩下黄得功手下的几万兵马和左良玉手下的兵马可堪一战!”

“这对于大明朝而言实在是太危险了,尤其是如今还是群寇环伺……”

接下来,高宏图、张慎言、王泽等人,也是接连发难,让崇祯有些疲于奔命,都不知道该去回答谁!

但这个时候乾清宫里面的郡臣还在拼命的攻击自己时,崇祯却又回忆起昨天晚上张云的那些话。

果然如同那位张道长所说的一样,有了东林党在朝廷当中,自己这个皇帝,真的是很难做!

甚至就连下达一些正常的命令,恐怕也会被这些人恶意封驳回来,整个朝廷根本就没法正常运转……

以前在北京城的时候,崇祯还没感觉到这么明显,只是以为这些大臣们都是无用之人,连累自己失国身死!

可是经过这半年来的苦难,崇祯现在感觉到自己的皇权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这些东林党徒实在太可恶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