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殖民海外-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堕落男子,顿时站起了身子,眼中冒出非比寻常的精光,让他的眼神,和他的形象,形成强烈的反差,仿佛这眼神和身体,不是同一个人的不真实感。
男子一改堕落气息,站起了身,走向了曹性:“彩!好彩!敢问兄台尊姓大名!”
曹性扭头,仿佛不认识对方似的,上下打量:“询问别人名字之前,是不是应该先自我介绍一下呢?”
“抱歉!抱歉!是在下唐突了,在下李儒!这厢有礼了!”
说着一改堕落的李儒,对着曹性拱了拱手,就是一拜。
“李儒?没听过过!”
曹性听到对方亲口说出这个名字,明明内心很激动,却装的毫不在意。
之后眼珠子偷偷转向李儒,见对方神色如常,显然都习惯了,毕竟风华都是十年前的事了,还是太学内部的风华。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岸……”
李儒反复的重复了几遍这首诗,品味这诗中的世界。
曹性嘴角,挂上了一抹笑容。
此诗原创杜牧,作为一位前期颇为关心政治的人,却因怀才不遇,眼睁睁看着当时千疮百孔的后期唐朝,愈加腐朽、衰落,当朝者,昏庸无能,贪图享乐,国家危机四伏,国家前景可悲。
又报国无门的忧伤情绪下,做出的一首诗。
此情此景,和如今的李儒,太过相像了,简直就是给还未碰到董卓前的他,量身定做。
不过,现在董卓就见鬼去吧,顶级谋主面前,哪怕彻底打破历史轨迹,也要收了,反正不收,历史轨迹早晚也会打破。
想到这,曹性神色不变的看向李儒:“不如你帮忙提下名字?”
李儒看了看身后,确认周围没有他人,确认说的是自己后,连思考都不用,直接说道:“泊洛水如何?”
“好名字!已经很接近了!想必李兄你文采也是不赖嘛!”
曹性发自内心的开口赞到,看着李儒:
“想必李兄很熟悉这洛水吧!不如与某同舟泛水,游游这洛水!”
曹性从茶铺东家那,租来一条小船,自己先行一步,跳到了船上,注目等待着李儒。
李儒虽不知,一个茶铺东家,为何会兼职做租游船的生意,但看着船上的曹性,抬起脚,踩着船头,跨了上去。
曹性冲着他笑了笑,眼神阻止了想要跟随而来的龚都等人,亲自掌浆,将小船划进洛水之中。
小船游到了洛水河中央,周围再无旁人,李儒定睛看着曹性:“郎中李儒,见过冠军将军,楚乡侯!”
曹性摇桨的手,停了一下,看都没看李儒一眼,又淡然的继续划桨。
ps:看盗版的大哥们,您知道我这个月的盈利是多少吗?
第355章 白波谷
上军校尉府,乔装打扮的曹性,垂头丧气的从中走出,走进了旁边的一个小巷。
一行十七人,正等待在此。
“失败了?”
李儒毫不意外的说道,作为郎中,虽是比三百石的小官,还没有实权那种,但怎么也是宫中官员,朝廷京官,并顶着天子近臣的名头,自然对朝中官员,了解甚多,何况他还是李儒。
“左公不愿离开!”
曹性摇了摇头,眼中露出一丝不甘,之后欣慰的笑了笑:
“不过有一个好消息!陛下组建西园八校尉,让百官举荐人才,执金吾丁原,趁机举荐亲信从事张扬、张辽!
如今二人都在左公麾下!
有二人在,或者说有张辽在,再加上某从中,做出一些引导和帮助,危机关头,护住左公平安的把握,将拔高很多。”
“喔~”
李儒露出感兴趣的表情:
“什么人能让主公这么推崇?”
从顶级谋主喊出主公二字,曹性如同吃了蜂蜜一样,全身心都美滋滋的。
其露出自信的面容,看向李儒:
“你可以否定我的所有,但绝不能轻视我看人的眼光,正如我在这数十万人的洛阳城中,只因多看了你一眼,而选出的你一般!”
李儒抚了抚打理整整齐齐的胡须,脸上再无上次见面时的秃废,不动声色却满心澎湃的点了点头。
“走吧!我的军师,还有我的大将们!”
曹性一招手,李儒和黄忠、龚都等十六将,迈步跟上。
十八人走出小巷,牵出十八匹驮马,快步走出了洛阳城,从北门而出。
出的洛阳北门,回头看了看,在宽阔的护城河与高大城墙保护下的帝都,曹性翻身上马:“文优可会骑马?”
李儒一个翻身,熟练的跳到了马背上,用实际行动,回答了曹性。
“不愧是关中男儿!真是个个身手了得!不过文优你这身子骨需要补补了,不然如此瘦弱,哪像是关中之人!”
说着曹性一夹马腹,驮马迈开了步伐,李儒紧随其后,口中谈笑风生:
“并州儿郎,亦是不差!
这身子嘛,以前靠年俸禄三百石粮食,又有近半被层层克扣,果腹尚且不足,何来长肉。
如今跟了主公,授了这,等同比两千石都尉的军师之职,俸禄高了数倍,就算上级克扣一些,也足矣买点肉打打牙祭了!”
李儒道出了朝廷的现状,并调侃了一下曹军。
一旁的龚都听的不高兴了,鼻孔里传来一声冷哼:
“哼!我曹军岂是腐朽的朝廷能比!如果有人克扣你一粒粮食,跟我说,我愿百倍奉还……”
“龚都!”
曹性喝住了龚都,对着李儒,报以歉意的微笑,李儒倒是神色如常,毫不在意。
一行人往北而去,远离洛阳之后,在一家酒家之中,换上了准备在此的良马,加速往北奔腾,直到了黄河边上。
此时的黄河之水,还算清澈,河岸两旁也多有树木。
看着惊涛怒浪的黄河,龚都主动上前,学着布谷鸟的声音:“布谷~布谷~”
声音远远的传来,河边树林里,灌木丛中,突然响起了野鸡的叫声:“咯咯~”
龚都连忙用布谷鸟的声音回应,一旁的李儒,看着模仿鸟叫声,用特殊的频率,对暗号的方式,感到眼前一亮,摇头晃脑的露出受教之色。
树林里,树枝一阵晃动,一支百余人,渔夫打扮的青壮,走了出来,并扒开杂草,露出里面的木筏,推到了黄河之中,领头的人走到曹性面前,恭敬的行礼:“拜见主公,木筏准备完毕!”
“辛苦了!”
曹性说了一声,领着十八人,坐上了木筏,度过了黄河。
踩在黄河之北的土地,曹性用力的跺了跺脚:“河东!我来了!走,随我去会会白波军!”
“诺!”
众人大声应道。
——
河东,临汾县,县北部边界,汾水边上,坐落着一个大的山谷,因在波光粼粼的汾水边上,而得名。
谷内十分宽敞,东靠汾水,北、西、南,三面都是高山,入谷之路,只有沿着汾水河岸的南北入口。
只需派数百人,守住南北入口,哪怕是千万人,亦不得进内。
如此得天独厚的地势,保护着河东、太原等地,号称八十万,实则十余万的白波黄巾。
此刻,曹性换上自己的枣红马,麾下十七人,也换上了上等的战马,且一人三马。
来到由白波军大帅之一的郭太,建立的南面关卡之下。
曹性仿佛欣赏美景,打量着这木制的寨墙,目测着其高度:“三丈!难怪能顶住朝廷的数次讨伐!这郭太别的不说,眼光还是很独到的!”
李儒听着摇了摇头:“可惜,反贼依旧还是反贼,还在司隶地界,天子脚下,躲在谷中苟且偷生则已,像成事!痴人说梦也!
且这郭太已经病逝,白波谷中,大小贼酋,各自为战,更难成大事!”
“哈哈!文优真是一针见血!不过,我这次来,可不是看他们能不能成大事的!”
曹性大笑一声,亲自策马上前,来到关卡两箭之外,确保城头哪怕有床弩,也射不到自己后,对着城头大声喊道:
“墙上当守是哪位大帅,某与谷中扬奉、杨大帅有约,可否帮忙通告一声,就说雁门故人来访!”
曹性一行十八人,四十四高大神骏的战马,早就吸引了关卡之上,白波贼的注意力,当值的大帅,更是开始集结人马,准备杀出城外,杀人夺马。
如今,曹性自报名号,内部表面还算团结的当值大帅,不好公然行凶,于是爬上了城头,看着城外的曹性大声回到:“本大帅乃韩暹!足下何人?”
韩暹,曹性眼中露出几分感兴趣的神色。
白波贼,聚众十余万,大小渠帅数十,而其中最有名的,就要数兴平二年,也就是西元195年,出兵护卫献帝东归的扬奉、韩暹、李乐、胡才四位渠帅。
又以扬奉人马最多,韩暹武艺最高,为白波贼中,少有的一流战将。
ps:呵呵!除去qq、起点,剩6。54元,很顺的一个数字!
第356章 扬奉 韩暹
看着城头上的韩暹,曹性回忆起历史上,他的种种记载,心中大起招揽之心。
看中对方永远也抬不起头的叛军身份,还有一流的身手,只是其中两点。
关键是,对方愿意冒险出兵,护卫献帝,与统领天下有名精锐西凉铁骑的李傕、郭汜作战,并用白波乌合之众,获得了首战获胜。
虽之后与调集大军而来的李傕、郭汜作战,被连连大败,但正因为最初的首胜,让献帝才得已渡黄河逃到洛阳。
一旁的李儒看着曹性的面容,仿佛洞穿了他的心一般,悠哉的走到曹性身后:“主公!多闻主公爱才,这次一行十八人,也是让属下见识到了主公麾下的人才鼎盛,怎么?动心了?”
曹性转头看向李儒,内心感叹,跟聪明人打交道,就是轻松,完全不需要多余的解释,一言一行间,对方就领会到了意思。
曹性真诚的点了点头:“良将不嫌多!来者不拒也!”
听曹性说完,李儒淡然退后三步,再转身离开,这让对方有些捉摸不透。
“这些谋主就喜欢玩这套,成功了,意外惊喜,比夸下海口,再成功更来的震撼,失败了,不说话,反正也没人知道!”
曹性小声嘀咕,而退下的李儒,身体不自然的停顿了一下,又继续迈步离开。
这一个停顿很短,细心的曹性却发现了,接着自然自语:
“听到了?耳朵这么尖?那感情好!就交给你李儒去办了!”
曹性立于关卡两箭之外,耐心的等待了一顿饭的功夫,关卡原木制作的厚实寨门洞开,只见当头一骑,头裹黄巾,骑着草原马,身后领着一队步卒,走了出来。
寨门在对方都出来之后,立马就开始关闭,生怕有伏兵,就在原木寨门,关至一线的时候,又是同样头裹黄巾一骑,骑着中原马,走了出来,正是刚刚寨墙上的韩暹。
最先出来的那一骑,看着跟随而来的韩暹,点了点头,韩暹拱手回应,显示出对方的地位更高。
不一会儿,一行五十余人,来到了曹性面前,保持着一箭之地。
领头一骑,看曹性背后的铁胎弓,瞳孔微缩,调转马头,竟跑到了步卒的身后,将距离拉的更远,这才骑在马背上,对着曹性拱手:
“不知将军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见谅见谅!”
曹性摆摆手,一脸的不在意:“来的突然,打扰杨大帅了,我来是想亲自告诉你,你可以拉着人马走出这白波谷了,军司马之职,虚位以待!”
杨大帅就是时下白波谷,在创始人郭太死后,势力最强的扬奉,白波不似其他黄巾,最大的特别就是,在郭太时期,就养成了一致对外的习惯。
像黄巾其他诸部一样,互相吞并,是为常事,但在白波谷中,却是最大的忌讳,除非你能一统白波谷,不然绝对会成为群起攻之的对象。
而此刻的扬奉,正是站在了白波谷的顶尖,已经无法再上一步,上进心却没减多少,又不敢做贼大帅的他,在碰到曹性派来的使者之后,很自然的选择了,比历史上归附董卓,更早两年的归附曹性之路。
曹性这话一出口,事情已经挑的半白,韩暹吃惊的看着曹性,右手直指:“你是官军!”
曹性微笑的点点头。
“韩大帅,你这不礼貌的手,还是放下的好!不然以后你会后悔的!”
扬奉一脸认真的劝道,之后看向曹性:
“将军,这未免也太多苛刻了些!我如今麾下可是数万人……”
“一万五千六百一十三人!”
曹性的突然打断了他。
扬奉一脸尴尬加惊讶,这么精准的数字,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只知道麾下有一万六千余,原来还没到一万六。
曹性自信的笑了笑:“杨大帅,去除妇孺,你还有六千三百一十位壮丁,再去掉老弱,还有四千八百六十一人,我说的可对!”
扬奉已经惊讶的说不出话来,本想虚张声势,谋个更高的官,如今看来,自己根本就是一丝不挂,还蹦蹦跳跳表演的滑稽小丑。
说完家珍的曹性,笑容不变,乐呵呵的看着扬奉:“四千八百六十一人,在我曹军之中,算一部太少,算一营太多,最多算你一个别部司马,但你确定你这一个别部,能战得过我麾下一营吗?
我许的可是正兵营军司马,如果你愿意去八旗兵中,别说军司马,一个都尉都可以许你!”
“八旗兵不过是一群外族,组成的土鸡瓦狗!不去!”
扬奉一脸不屑的说道,自然要投靠曹性,曹军上下自然打听的清清楚楚。
这下释普基不乐意了,瞪着眼珠就要上前,曹性仿佛身后长了眼睛一般,慢慢回头,眼神如刀刺向释普基,顿时吓得对方连连后提。
曹性回头时,脸上又换上了笑容,仿佛刚在一直都是如此的和蔼可亲一般。
不能谋求更高的官位,扬奉有些纠结了起来,一旁的韩暹眼珠子都快掉落一地,来回在扬奉、曹性之间巡视。
曹性见此,漫不经心的扯了扯宽大的衣袖,偷偷的看了看衣袖领子里的小字,又潇洒的长袖一甩:
“韩大帅!你麾下九千三百一十三人,去除老弱妇孺,还有青壮三千一百九十人!
但你的身手不错,不如同样归顺我们曹军,我可以帮你做上假军司马之位,或者八旗兵军司马!
如何?”
还有自己的事,韩暹感觉脑袋有些不够用了,扬奉对麾下人马的了解,还能精确到千位。
他嘛,只能精确到万,现在才知道,自己看起来人山人海的大军,还不到一万!
曹性晓有兴致的等着两人的回复,脸上还有些得意的回头,看向李儒,仿佛在说,不用你,我也能招募到韩暹。
李儒表情依旧骚包的从容,根本不关心的样子,其的淡然、从容、儒雅!曹性怎么看,怎么觉得他在笑话自己。
“扬大帅,你要加入曹军你加入吧!兄弟一场,某不阻止!谷中还有事,先走一步!”
ps:真心呼吁看盗版的大哥,来qq、起点,有钱的赏根烟钱,赏颗糖钱,没钱的捧个人场,谢谢!
第357章 宝马 宝甲 宝枪
韩暹的毅然转身,让刚刚还在李儒面前炫耀的曹性尴尬不已,又不忍就此错过韩暹,求助的眼神,不自觉的往身后的李儒看去。
“韩军司马!请稍等!”
李儒一声大喊,韩暹脚步停了下来,有些找不到北,话说自己什么时候成了韩军司马了,自己不是没有同意吗?
韩暹转头,刚想跟喊话的李儒解释。
李儒已经抢先开口了:“主公!您不是准备了宝马吗?”
曹性一拍大腿,一脸自责:“抱歉,我这么将这事给忘了,韩……军司马,你稍等片刻!”
一听宝马二字,本就想抢马的韩暹,摞不动脚了,呆呆的看着曹性,眼睛中充满了期待。
曹性回头,看了身后的五十多匹战马,首先排除了与目的不符的,矮小的草原马。
那就只剩下高大的西凉马、大宛马可选了,大宛马珍贵,多多留为马种,在场也就自己,还有王晓这位都督拥有,连蔡阳这位新晋都督都没有。
仿佛看着曹性的眼睛一样,王晓一把抱住坐下大宛马的脖子,将头埋进马鬃里面,摆明了一副不听不看的作态。
宝贝成这样,曹性苦笑的将他略过,又害怕韩暹着急,瞧出自己要送马给他,根本是李儒临时起意。
于是不再考虑:“曹翔,将你坐下,我为韩军司马准备的宝马牵过来!”
“啊!二兄!”
躺着也中枪的曹翔,哭丧着脸,一脸的哀求。
“怎么,连我的话也不听了!快点,别让韩军司马等急了!”
曹性摆足长兄如父的姿态,严厉的道。
如丧考妣的曹翔,兄命难违,主名难违,只得翻身下马,却怎么也下不了决心,主动将自己心爱的西凉战马,送过去。
曹性摇了摇头,还是太年轻了,换个成熟的人,早已知道配合了,关键时刻帮了自己,自己还能少了他的战马吗?
曹性跳下战马,快步来到曹翔身边,一把将马缰夺过,这时李儒声音再次传来:“主公!还有宝甲、宝枪!”
如果眼神能杀人,李儒早已经被曹翔千刀万剐了。
一行人为了别太显眼,都是穿着皮甲,但自身的铁甲也没落下。
曹性毫不犹豫的跑到,曹翔携带的两匹草原马里,将他的铁甲取下,而他的镔铁长枪,正好挂在西凉战马的得胜勾上。
经过曹翔的时候,曹性冷冷的说了一句:“我还能亏待自己的弟弟!回去有你好看!”
曹性语气很严厉,正真的严厉,曹翔感觉不到一点假装,也完全不像那个总是给人如沐春风的微笑,纯粹就是一教育不成器弟弟的兄长。
说的如此明白之后,曹翔这时才反应过来,可惜为时已晚。
曹性已经走远。
“哈哈!韩军司马!宝马配英雄!宝枪配英雄!”
曹性仰天大笑,大声说着,将内心对曹翔的失望,全部掩盖过去。
武将爱马,作为一流猛将的韩暹,更是如此,其看着曹性牵的,在西凉战马里,都算优秀的战马,只觉口中的唾沫,分泌的格外旺盛,拼命咽口水,都有种咽不过来的感觉。
西凉战马、镔铁长枪递到了韩暹手里。
曹性的声音,还是一如既往地大:“怎么样?某够兄弟吗?够兄弟就抱一下!来日再见,还有更多好东西要赏给你!”
“赏?”
韩暹小声的嘀咕一句,难道是对方送错了人。
想到这,韩暹偷偷的看了扬奉一眼,只见扬奉的眼睛,有意无意,总往自己手中的西凉战马上瞟,连忙将马匹拉到身后,生怕曹性“反应过来”。
韩暹上前就是一个熊抱,并用更大的声音,想将曹性震撼住,不给他想的时间,防止他想通“搞错人了”:“好兄弟!多谢多谢!在下就不客气了!来日定十倍奉还!”
“一言为定!哈哈~”
曹性那叫一个开心,笑的无比畅快,这韩暹真是太配合,配合的自己都无法怀疑。
装有曹翔的铁甲包裹被曹性一把解开,露出里面的金光闪闪,韩暹再次被吸引住了。
“有宝马、宝枪,怎么能没有宝甲!来来来!我为你披上!”
说着,曹性亲手为韩暹,将铁甲披上,曹翔跟他身材也差不多,且正值喜欢出风头的年纪,加上以前穷怕了,虽然有钱几年了,但仍然喜欢奢侈。
一身铁甲,不仅是最贵、最华丽的鱼鳞甲,每一片甲片,还都采用镔铁。
生铁百练成镔铁,镔铁-钢也!
镔铁的甲片,远比熟铁甲片来的光滑,表面如同镜子一般。
韩暹穿在上面,在阳光的照射下,好似一个光团一般,耀的注目者,眼睛都无法睁开,那叫一个烧包!那叫一个风光。
特别是穿在韩暹这种家境,本不是很富裕的小豪强身上,虚荣心,简直就是爆棚!韩暹感觉整个人都自信了很多,连说话,都底气足了一些,仿佛站在了社会的最顶点。
韩暹连怎么回关卡,回谷内都忘记了。
连寨墙上,多出来的十余位,身穿甲胄的身材壮硕,与周围瘦弱的小喽啰,产生极大的反差的身影,都没看到。
一路上,高昂着头颅,生怕表现得像,配不上手中镶有虎头的镔铁长枪、金光闪闪鱼鳞宝甲、火红如炎的高大西凉战马。
这点点滴滴,包过他主动对曹性的熊抱,大声喊曹性“兄弟!”“十倍相还!”及曹性等人,一口一个“韩军司马!”。
寨墙上,多出来的十余位壮硕甲士,看的、听的清清楚楚。
扬奉眼睛里有些羡慕,有些期待,为此刻意加快了集合麾下部曲的速度,很快一万五千余人马,扶老携幼,带出了白波谷。
扬奉走了,身着鱼鳞宝甲,骑西凉战马,持虎头镔铁长枪的韩暹,正在谷中到处晃荡。
白波谷,数十位大小渠帅,围了过来。
看着这些身着皮甲,甚至连甲都没有的大小渠帅,想着自己的华丽,韩暹露出睥睨之色。
“韩军司马!杨军司马走了!您何时离开呢?”
第358章 八千辅兵
返回黄河北岸的官道上,推板车的老汉,背孩子的妇人,手拿棍棒、农具为兵器的青壮,人山人海的两万余人,拖着长长的队伍。
就是这样队伍的中间,一行二十骑,着铁甲,负弓箭,一席披风,完全不像这队伍里的人。
偏偏,正是这些人,是为两万余人的最高层。
曹性看着身后,着黑色铁甲的韩暹,满是微笑。
在白波谷所有大小渠帅的“盛情”下,韩暹的解释,是那么的无力,最后灰溜溜的领着人马,出了白波谷,投奔了曹性。
一气之下的他,正好经过白波谷的染坊,直接将金光闪闪的铁甲,扔进了黑色的染缸,染成了黑色,包过同样耀眼的虎头长枪。
这让曹翔见了,小小的心痛了一把。
“文优,这次我服了!你之智谋,非我能比也!”
曹性对着旁边的李儒说到。
李儒摇了摇头:“不!是主公您有了我之后,本能的想放下,繁琐并将您压的,喘不过气的战术之事。
而想将它分摊给我,以便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战略,投入到大局中去!”
还有这事?
曹性听了,还真有这意思。
脸皮厚过城墙的笑了笑,又将目光放到了扬奉身边,一位扛着一柄镶着长棍,实为砍柴斧头,目不斜视的跟着扬奉身后。
“文优,你说这扬奉,整天与徐晃形影不离,可有办法让他割爱!”
韩暹在先,曹性又将主意打到了,已经收到了麾下的徐晃身上。
李儒看了看徐晃:“主公!身高不出众,强壮不出众,身着不出众,属下怎么也瞧不出,对方有何不同,值得曹性这么挂牵,从洛阳之时,就一直念叨,还将他摆在了扬奉、韩暹之上!”
曹性认真的看着李儒,见其不像说谎,惊叹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一眼就能看出人一生的人,果然都是骗人的。
“文优!别说扬奉、韩暹,全场所有人,除了你、汉升二人以外,无一人可与其相比!”
听了曹性这话,李儒看向了蔡阳,曹性摇了摇头,看向了王晓、吕范,曹性依旧摇头。
——
两万五千余人,辗转往东,往太行山南麓而去。
几日过去,队伍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如队伍进行整编,分成了辅兵、屯兵。
其中有辅兵八千,分八营,余等皆为屯兵。
辅兵的手中,也不再是锄头、镰刀、棍棒,而换上了曹军,提前藏在隐蔽地的正规长短兵器,且什长以上,都换上了皮甲,连铁甲都能看到近两百具。
其中有一百余铁甲武官,运送保护兵甲的曹军正兵,且都是完成过武官军事理论培训的。
如今这一百余武官,成了八千辅兵里,负责抓训练的各级假都伯、假屯长等副级官员。
汉军编制,各不相同,何况整个曹军,都是曹性麾下私曲,一人一马,一粒粮草,都是来自于自己,朝廷只提供一些官印,有时连官服都要自己制作。
因此,曹军军队编制,有充足的空间自行安排。
以五人为伍,设伍长,二伍为什,设什长,五什为队,设都伯,两队为屯,设屯长,亦称百人将,两屯为曲,设军侯,亦称曲长。
曲之上为营,设军司马,统领两到五个曲。
营之上为部,统领不满两营,设别部司马,统领两到五营,设都尉。
统领一部的都尉及以上,属于高级武官,不同于下级武官的是,多了个亲卫编制,拥有与正兵十比一亲卫编制。
且亲卫是统领武官,唯一可以自行招募、任命、升降的士卒,余等士卒,哪怕是辅兵,武将都只能向上申请,还不得自行招募。
都伯及以上,除一位主官,还设有两位副级主官,一名军纪官,分别充当着陪养人才,记功、纠察的作用。
为此一营,常有一军司马,二假军司马,一营军纪官,统领将士450到1000左右。
一别部司马,统将士1~2000。
都尉,统将士2~10000。
曹军多官位低,统兵多,还多是精兵。
其它汉军又有不同,一营之长同样是军司马,但满编乃500将士,平常有400人都算不错了。
有个几百人,又有上级亲昧,就可开一部,任别部司马。
正规一部的主官,往往都是校尉,都尉沦落成了过度的官职,一部往往也是1000人左右。
而且,都是士卒有缺失,武官绝对不缺,与曹军正好相反,乃官位高,统兵少。
部以上就是一军了,设中郎将,为武官实职最高级,统部各不相同,往往一位中郎将,又统数军。
如:黄巾之乱时,统领上万羽林、三河骑兵,还有数万地方郡国兵、义兵大军的皇甫嵩、朱儁、卢植,都是中郎将。
其它汉军一军,常编为五千人,同样难有满编的时候。
曹军如今官职最高的,也才是都尉,像蔡阳、曹鹰,等资历高、功劳大的也才是假都尉。
统领一部的,多是军司马代理都尉之职。
因此部以上的军,并不常置,统领的多少部人马,亦是根据任务而定,以私曲都督,这一不被朝廷认可的官职,代替中郎将。
谁叫曹性实职为绥南中郎将呢,最高也只可举荐,低两级的都尉。
这支新编的八营,八千人,骑马的也多了很多,不仅组织了一支五十人的斥候骑兵屯,由徐晃担任屯长。
还给屯长以上的武官,都装备上了马匹。
真是人靠衣装马靠鞍,多了这些兵甲、战马,又有了明确的编制与归属,还剔除了滥竽充数的老弱,整个部队,气质都上升了。
他们的原主人,扬奉、韩暹,都感觉认不出来了。
一插背旗的斥候骑兵,飞速来到中军。
“报!主公!前面三十里,就是茶子山!”
“好,辛苦了!通知下去,全军包围茶子山,我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