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殖民海外-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破空声响起,黄盖只来的及侧身,右肩中了一箭,其虎目圆瞪,看向来箭方向,只见帅旗不知何时来到了不远处,赵慈正再次张弓,对准自己。
这厮竟然在两军焦灼厮杀时射箭,不怕伤了友军,使得军心涣散?
“嗖~”
又是一箭射来,很快黄盖知道答案了。
赵慈这一箭却是被陈郭麾下给挡住了,只见这位后背中箭的叛军,只是看了来箭方向,就自行往后军撤去,身旁的山越监军见其背上的箭,并未做出阻拦。
旁边的炮灰见还有误伤被吓得不轻,但陈郭麾下却无动于衷,继续厮杀,仿佛见怪不怪了,而山越叛军更是露出兴奋与嘲弄。
“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军队!明明上个月还只是被协裹的百姓一员!”黄盖喃喃自语。
陈郭二人见黄盖受伤,再次协力杀向了他,身旁还多了三位随赵慈而来的山越将领。
一把折断箭杆的黄盖,左手持钢鞭,一鞭抽向陈应,一只手与五将厮杀。
山越常年与野兽厮杀,加上肉食较多,产生的二流、三流高手很多,只是缺乏名师,而很难产生一流、乃至顶级高手。
这三位山越将领,都在二流、准二流之间,配上二流武艺的郭石,及武艺更高的陈应,将受伤的黄盖压制的死死的。
眼看越落于下风,其身后的秦颉担心有失,大声下令:“改圆阵据守,吹求援号角!”
下完命令,秦颉带着亲卫,杀向陈郭,打算先救下黄盖。
中军方向,王敏看着如同绞肉机的厮杀战场,感觉整个人都颠覆了,仿佛中了失心疯,不停的说着:“怎么会这样,怎么跟书中不一样!兵书怎么说的?现在该怎么办?”
两位拍马溜须的属吏,更加没有见过这等场面,受惊吓一点都不比他轻,暗暗后悔,本能的不愿让周围给自己带来信心的将士前去支援,出了一个歪主意:“主公,不可支援,只需等双方厮杀疲惫之后,我们再杀出,坐收渔利!”
“对!坐收渔利!下令下去,继续警戒,回令秦太守,让他再支持一会,胜利以后,他就是首功!”
第141章 秦颉倒地
“公覆我来助你!”
秦颉一枪刺向陈应,被郭石用枪给荡开,郭石快速上前就是一脚,将出身士族,武艺不过三流的秦颉踹倒。
“府君!”
黄盖见秦颉倒地,顿时急了。
“你的对手是我!”
陈应挥枪刺向黄盖小腹。
“该死,给我滚开!”
黄盖爆发出超越平常的力量,一鞭击中枪杆,陈应只觉虎口一麻,已经握枪不稳,精铁长枪飞了出去,砸中了旁边一位叛军,叛军直接口吐鲜血,倒地不起。
三位山越将领围了上来,上中下三路齐攻,黄盖刚预躲避,却见郭石一枪刺向了还在地上的秦颉。
如此关键时刻,黄盖不再顾及自己,用中箭的右手抓住了上路的长枪,再收腹侧身躲过中路,左手一鞭,砸断了下路攻击的长枪木杆。
说时迟那时快,黄盖一个旋转,抓着长枪的右手,已经从山越将领手中生生抽出,在山越将领举着被磨得血肉模糊的双手,惨叫时,其原来的长枪已经飞向了郭石。
擅投标枪的黄盖,把他的丈二长枪,当成了大标枪,投了过去,可是天不遂人愿,加上距离又远,好不容易抢来的长枪,却被一个冒失鬼给冲过来挡住了,而且还是官军。
这位官军看着黄盖,满是怨恨的倒地死去。
“黄将军杀自己人了!”
周围官军一声呼喊,秦颉麾下一时士气大减,而此时的主将秦颉正满地打滚,躲避着郭石不停刺来的长枪。
没了主将的指挥,武艺最高的部将还杀了自己人,加上人数比对方少,自家友军冷眼旁观等等,一下子因为黄盖的误杀而冒向官军的心头。
不管官军怎么想,还在险境的秦颉不能不救,黄盖按下心中愧疚,一鞭挥爆了还在看着手,哀嚎的山越将领的脑袋,震慑住了其另外两位同伴。
陈应见此,捡起地上的一杆士兵的木矛,刺向黄盖。
黄盖抓起一个叛军就砸了过去,陈应不由收矛躲避。
从秦颉倒地,已经过了一盏茶的时间,最终,他没躲过郭石的长枪,只见一直没机会起身的秦颉,在又一个滚地葫芦的时候,撞到了旁边人的脚跟,将那人给撞翻了,两人倒在了一起。
郭石抓住机会,一枪贯穿两人,之后还放下长枪,就让秦颉两人像肉串一样,串在一起。
“府君!”
黄盖大声呼喊,眼睛瞪的锣大,眼角都快裂开了一般,两位山越将领这时想偷袭,杀向了他。
没有了牵制,又处于极度愤怒的黄盖,只是侧身险之又险的躲过要害,仍然让身体前后各被割开了一条长口。
山越将领被不要命的打法所震撼,一时失神,黄盖包含着怒火的钢鞭,仿佛打棒球一般,还是两连中,击碎了两个脑袋。
陈应见他像受伤的雄狮,手上又没有趁手的武器,其连忙后退,挤进叛军群中。
郭石也是躲人群中。
没人牵制的黄盖,钢鞭舞的像是风车,普通叛军都不是他的对手,很快其杀到了秦颉身旁。
黄盖单漆跪地,看着贯穿秦颉的长枪,发出撕心裂肺的呐喊:“啊!贼将在哪,我要杀了你!”
旁边的叛将,被黄盖那吃人的气势,吓得连连后退。
血泊中秦颉露出了一个痛苦的表情:“公覆!我不想死!我还有大好抱负没有实现,曹黄龙年前送的人情我还未还……”
秦颉越说声音越小,黄盖流下了英雄虎泪,上前合上了秦颉的眼睛。
“你们主将已死,还不速速放下武器投降!”
躲在选处的陈应大声喊到。
闻言的叛军兴奋的跟着大喊,让秦颉死亡的消息传遍战场。
秦颉所部的前军迅速崩溃,一个个仓皇而逃。
“怎么回事?这秦颉是干什么吃的,还敢号称智将!”王敏见前军溃败,大声喊到,回头一看,誓死追随自己的两位属吏,此时已经不见了。
王敏更加气愤,抽出华丽的配剑,斩向指挥塔,哪知这剑虽华丽,质量确实极差,一声脆响,剑一分为二了。
王敏呆呆的看着配剑,却不知道多少次的错过了战机,陈应已经驱赶着溃军,冲进了中军阵型。
王敏所在的中军顿时大乱,人员拥堵,溃军穿插在中间,迅速传播恐惧,中军士气大降,人心浮动不安。
叛军随之攻了过来,刚接触没多久,在没有受到主将激励,没有听到还击的战鼓,完全没有指挥,没有监管的中军,被压制的,频频后退。
陈应、郭石,及一系列武艺高强的山越将领,带头厮杀,一路砍瓜切菜,如入无人之境。
不过一会儿,官军中军跟着溃败了,而作为主帅的王敏还在指挥塔上,慌忙往下爬。
前军、中军先后溃败,左右两军都是没有一丝战斗经验,且缺乏训练的郡国兵,很直接的整建制,溃散了。
一时间,山越叛军四散开来,到处抓俘虏、抢物质。
赵慈先一步,杀向官军河边营地而去,那里不仅囤积着两万官军几个月的军粮,还有些大批营帐、兵器、衣甲、牛马车等物资。
陈应却没有着急,将大部分部曲交于郭石,由其带人先去抓俘虏,自己来到了指挥塔下,一枪搭在了好不容易爬了下来的王敏肩上。
虽没用力,精铁打造的三十多斤枪重,已经把腿脚发软的王敏压倒在地。
跪在地上的王敏脸色苍白,满脸都是虚汗,裤裆湿了一片,让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骚味。
“王荆州!呵呵!”陈应冷笑着。
王敏见其认出自己,连连求饶:“壮士!我是荆州刺史,你不要杀我,我可以让你做官,我可以给你钱,给你美女!只求你手下留情!”
陈应轻笑着看着对方,开口跟麾下吩咐道:
“带黄盖过来!”
不一会儿,被全身捆绑,口中还塞着破布,防止其自杀,全身都是绷带,身上几十处受伤的黄盖,被四个青壮叛军,两人抬肩两人抬脚,给生生的抬了过来。
第142章 名士投敌
“公覆,考虑的怎么样,你是零陵人,我是桂阳人,算是半个同乡,只要你愿意投降,那这胡乱指挥、见死不救、害死秦太守、害的你被俘的王荆州就交给你了!要杀要剐随你的便!”陈应向黄盖扔出了橄榄枝。
王敏听他这一说,吓得更加害怕,全身开始不由自主的**,其看向陈应,不要脸的用上了尊称:“将军!你不可将我交给他,他就是一个疯子,你何必招揽他,我比他更有用,我是名士,我是世家嫡系,我是……”
陈应挥了挥手,王敏立马收声,乖巧的像个属吏。
陈应对黄盖微笑不变:“看看,你不同意,我可选择这位王名士了!”
黄盖鄙视的看了眼毫无骨气的王敏,闭上了双眼,不理会陈应。
“好吧!公覆你慢慢养伤,把他带下去!”
说完,陈应看向王敏,眼神带着戏谑,握枪的手,加重了几分力道,并将枪刃贴上了王敏的脖子:
“愿意加入某不?王刺史!”
王敏粉嫩的脖子被割开一道小口,光这些疼痛,就吓得他又一次的尿了裤子,不停的重复:“愿意!愿意……”
戏剧性的约战,产生了戏剧性的结果,前军主将秦颉被杀,将领黄盖被俘,刺史王敏更是从贼。
官军被杀有两千余人,共近万官军成了俘虏,重点抓俘虏的陈郭,所俘的就有八千,其中还有两千是秦颉、黄盖训练出来的精兵。
官军大量物资落于叛军手里,让武器匮乏的他们,装备上了官军的制式武器,披甲数量大增,让军司马以上的将领,都分上了坐骑。
全程负责的陈郭二人,在叛军中声望大增,加上整编八千俘虏,再从协裹的炮灰中选出一批幸存者编入,让两人部曲再次达到了两万,并且不再是乌合之众,而是有着不低于正军的战力,让实力也大增一倍有余。
以往山越人总是对他不屑,现在,他两人用实力,换来了尊敬,全军上下与之碰面,无不称呼其“先生”的。
曹性赶到竞陵时,王敏战败投敌的消息已四处蔓延。
曹军行军队伍中,红底黄龙“曹”字旗低下,外罩的普通武官战袍曹性,掩盖住了里面的第一层的鱼鳞甲、第二层的锁子甲、第三层的蚕丝布甲。
此时的曹性正坐在他那枣红色的大宛马上,拿着一卷竹简,看着手中的情报:“这王敏真是聪明一时糊涂一世啊!”
曹性将手中情报递给了旁边,同样骑马随行的蒋琬、刘贤、及西陵赶过来的刘巴:“诸位,你们也看看吧!”
蒋刘三人看过之后眉目紧锁。
曹性看情报停在了刘巴手里,开口提醒道:“黄佐、糜威,你二人也看看吧。”
刘巴看了看年纪尚幼的文臣王忠,连皱着的眉头都不愿意展开,还是王忠伸手,其再递了过去。
曹性看着这一切,无奈的摇了摇头,刘巴这厮,不管是何时,都不会忘记自己的骄傲,你这瞧不起对方年幼,那又有没有想过你刘巴自己才十七,我这个主公才十八。
四位文士都很年轻,年长随军的王宁、陈政是老一辈的士人,都不擅长骑马,正坐在不远处的牛车内,由十余位骑士贴身保护着。
四位青年一齐看过情报之后,刘巴破口大骂:“堂堂一朝使君,王家嫡系,荆州刺史,竟然如此没有骨气,投敌叛国做了反贼!”
“整个琅琊王家怕都要受其牵连了!”刘贤低声叹道。
“不见得,王家荣华了无数代,门生故吏、朝中关系,如同蛛网一般,不是一两个挫折就能颠覆的,但要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蒋琬说出了一句客观的话。
三人同是荆州人,荆州刺史投降叛军,三人一样蒙羞。
青州王忠却没有这丝羁绊。
文臣王忠道出了利害:“赵慈先得士人陈郭二人,使其影响力大增,在江夏一带山越中,建立起了巨大声望,使得他能够拉出三万山越大军,这可江夏豫章交界的山中山越一半青壮。
如今刚刚主公刚刚荡平了江北,攻杀俘虏了近万,再堵死大江,无家可归的赵慈本已动荡不安,在这逃跑之际,能利用王敏迂腐的缺点,让他防守营地,约战打败对方,出此计的绝不是野蛮的山越!”
“最阴毒的还是逼降王敏!”刘巴说的那是咬牙切齿,名士的投降,同样是名士的他,形象、声望都造成一定的影响。
智谋暂时垫底的刘贤,听着两人的分析,谦虚的询问道:“难道是陈郭二人?”
王忠没有言语,而与陈郭二人结识的蒋刘却是摇头。
郭石一身江湖气,陈应也是好勇斗狠,崇尚练武,只能说士族的出身让他们的眼界、文化、智慧更高一些,但对于真正的谋略,却是处于最浅浮阶段。
没一会儿,刘贤自己先否定了先前的话,道出了关键:“必有高人暗中指点!”
曹性瞳孔微缩,看向了刘贤。
两大尚书都没想出来,你却道破了,看来识人方面,刘贤还要领先蒋琬、刘巴呀。
“曹鹰、龚都、黄辅,你三人也说说!”
曹性看向三位随行的武将。
吕范不在身边,战场无常,为了安全,曹性将整个正白旗调到了身边。
因此正白旗旗主曹鹰、副将王双,有机会待在曹性身边一段时间,充当临时的贴身保镖。
武将王忠、龚都都看向了,资格、官职、威望都遥遥领先的曹鹰。
曹鹰对待曹性,仍旧是一如既往的尊敬,先是恭恭敬敬的行礼,之后才开口道:“主公,王敏也好!赵慈也罢,不过是一时得志的小人,您是堂堂一君子,人心所向,加上我战无不胜的曹军,只需用高姿态,碾压过去,什么山越、什么名士都只是残渣!”
“好!”龚都、武将王忠大声叫好。
“你!”刘巴瞪向曹鹰,藐视名士,这点他可不受不了。
“子初无需多怪,曹鹰来自遥远的西方,对我们名士的了解不深,不知名士代表众望所归的含义!”曹性先给了曹鹰一个激励的眼神,开口为其解释道。
第143章 急死太监
曹鹰自从亲卫营外放出去之后,一直就是独领一军,与自己长时间的缺乏感情交流,都有些陌生感了,从他的表现来看,对于当初自己的救命之恩,还有自己的重任,还是非常感激的,忠心方面理应没问题。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从一支五千人的正兵营军司马,调到三千人的正白旗,虽帮他提到了假都尉,但却不无明神暗降之嫌,而且他身为白人,不管自己怎么样强调,军中难免会有非议,只是都心照不宣。
这层天生的隔阂,要怎样才能磨灭呢?
曹性思索着。
思前想后,虽给他安排了很多小妾,但觉得还是找个暖心汉人妻子,生个一儿半女,帮他增增归属感了。
夫妻爱情、父爱亲情,永远是最神奇、最神圣的。
不能让胡赤儿的遗憾重演了。
一路上,曹性与诸人边赶路边商量着作战计划,让曹军保持最佳的行军速度,赶到了竞陵。
先锋斥候策马而来:“报,廖先锋汇报!竞陵县城无人防守,被先锋军顺利拿下!”
诸文武神色各异的看向曹性。
而他正微笑着摸着下巴上的绒须。
大军在廖化、马忠的迎接下,从东门,进入竞陵城。
廖化随架而行:“主公,整个城池已经人去城空,能搬的,值钱的都已经搬空了,只留下一些老弱,特别是士家豪强的老者,全部留了下来,并且已经饿的饥肠辘辘,吃了一两天的草根、树皮了,奇怪的是叛军并没有焚毁房屋及搬不动的财物。”
陈应、郭石二人干的很出色呀!
曹性心中暗赞,换上了着急的面孔,开口说道:“可有安排人前去收容老弱?”
“末将已经安排好了,共有六十岁以上的老者两百余,五岁以下的婴幼儿百余,都统一迁到了竞陵原县长宅院内,县长早就跑的不见踪影。
只是在此之前,有几位老者、婴儿,因为缺乏吃食、奶水,饿的患病而死,等待主公过来处置。”
百事孝为先,汉朝去古未远,对家中老者长辈看的比君王还重,如今老人、幼儿死去,连同幸存者,难免兔死狐悲。
曹性心想。
不能让其抛尸于外,无人收捡,况且,帮其收捡尸体,不仅可以获得其家人的人情,还能得到幸存者的好感:“天道无常!为逝者装上棺木,合葬在在了一起,刻上墓碑,由幸存者为其送葬吧!”
“诺!”
廖化退下前去安排。
王敏攻了一两个月,都没拿下来的竞陵,不费吹灰之力的落到了曹性手里,而且整个县城都空了,剩下三百余尝过饥饿的老弱,能得到曹军的照顾,已经烧高香感谢了。
竞陵直接变成了一座军城,连安排官员的必要都没有了,只需留下守将即可。
竞陵收复,自此整个江夏落入叛军的七城,全部重回大汉管辖。
但战争还没结束。
打败了王敏两万荆州兵的赵慈,获得了大量军械甲胃,两万直属的山越兵,全部换上了统一的服饰与制式兵器。
战斗力增加了一倍不止。
此时在陈应再次献计下,由常年翻山越岭,耐力极好的两万山越叛军,押解王敏,带着几日的干粮,正在快速行军,攻向南郡。
陈应只带着十余位体质好的亲卫跟随山越叛军主力。
不是他不想多带,而是麾下的一万叛军体质太差,无法跟上山越最大限度的急行军。
“想不到曹性竟然安排水师在汉水阻击,幸得陈先生料事如神,计谋百出!适时的改跨汉水西进为北上,让我们这一路,只用了旬日时间,顺利在汉水上游渡河,并且连下八城,连大县襄阳、樊城,都落入了我们的手中!”赵慈意气风发,夸赞着陈应。
陈应摸了摸胡须,还别说,真有一股世外高人的样子,语气有些调侃的开口道:“这还是多亏了王荆州的配合!”
“哈哈!多谢王荆州!”赵慈大声欢笑。
一旁骑着毛驴的王敏面色尴尬不已,为了性命,假意陪笑着。
“下一个是哪里?”赵慈眼神火热。
“既然已经过河,就按原计划不变!一路南下,拿下江陵!”陈应就好像去游玩一样,语气轻飘飘的。
两万山越叛军都是换的官军的衣服,加上王敏这个州刺史主动骗取城门,包过樊城,有六个县就是这样迷迷糊糊落入了赵慈手中。
离樊城只有一江之隔的襄阳,与唯一发现不对的县城,面对赵慈的绝对优势兵力,以及措不及防、不怕牺牲的偷袭,也最终没摆脱破城的命运。
襄阳、樊城还只是普通的县城,与刘表时期的荆州中心、州治的地位还远远不及。
最初的荆州州治在荆南长沙郡的汉寿。
王敏一上任,将其迁到了南郡郡治、荆州仅次于南阳郡治宛城的大城——江陵。
留于后代的郭石与三位山越将领,统领着两万附属叛军,带着辎重在后一路追随,接管据守着各城,再派人四处劫掠,获得钱粮物资无数,协裹的炮灰军更是扩张到了近八万。
包过山越兵、附属兵,达到了十二万。
历史上名声不显的山越叛将赵慈,此时风声一时无二。
朝廷都为之震动。
刚刚在浈阳看曹燕没待多久的左丰,问讯急忙赶到了,竞陵曹军营帐。
当初来江夏可是收到江夏太守的求救信,以及刺史的调兵令。
如今州刺史投敌,又迟迟未收到南郡太守的来信,无权越境作战的曹性再次驻足,停在了竞陵。
左丰到来,曹性迎接,还隔着老远,左丰就大声喊到:“阿性!赵慈再次连下八城,叛军增到十余万,声势浩大,不可让其酿成大祸,我知道你不打无把握之仗,特别是这种私自越境吃力不讨好的事!
这样,你立即派人联系南郡太守,我现在就赶回宫中,请皇上派兵,请皇甫将军出山,荡平了这赵慈!”
主人翁曹性不急,当朝的皇帝不急,宦官左丰真急了,这真是皇帝不急急死太监。
第144章 十常侍
曹性拉着左丰的手,给龚都使了个清场的眼色,周围人立马离开,远远守候,只剩下他二人。
见其如此,左丰不知怎么的,感觉不像刚才一样火急火燎似的着急了。
曹性附耳小声道:“左公,等下的话,入之你我之耳,烂于你我之心!”
见左丰认真的点了点头,曹性说起了一个典故:“战国时期燕昭王动员全国的兵力,派乐毅担任上将军,同时赵惠文王任命乐毅为赵国相国,加上楚、韩、魏的支持。
乐毅统一指挥着赵、楚、韩、魏、燕五国的军队攻打齐国,作战五年,攻下齐国城邑七十多座,只有莒和即墨被保留了下来,这是为何?”
左丰能获得如此高位,对史诗典故多有了解,对乐毅攻齐这一战,还多有研究过,明白其中关窍的他,面色复杂了起来,压低着声音:“阿性,你这是要养寇自重!!!”
左丰对自己儿子曹燕、对自己、对自己堂兄曹勇、部将王晓、张雷公,相互之间的感情已经根深蒂固,完全没有必要再对他保留,还不如实事求是,共同努力。
曹性点了点头,继续附耳道:“左公,像我这样的出身,想成就一番大事业,何其艰难,再多的功勋也不过是士家的嫁衣,不多用手段,是不能成功的,只有不停的凸显自己的利用价值,才能获得高位!”
“可赵慈万一坐大!”左丰担心道。
曹性自信一笑:“养狗怎能让狗咬呢?赵慈脖子上的狗链,牢固着呢!”
说完,曹性面色变得沉重。
左丰只觉心中咯噔一响:“有何难处?”
曹性摇了摇头,举目望向北方:“赵慈只是癣疥之疾,北方黄巾余孽、草原鲜卑,才是大毒在腹心!
黄巾刚刚平定,冀州得已免税一年,可第二年,又增田税,以建毕圭、灵昆苑,河北百姓早就怨声载道,要不是我又迁走了百万流民,加上在沧海留有大军,恐怕早在去年就已经要反了。
现在王晓传来消息,太行山一带,有张角弟子张牛角开始频繁活跃,河北再乱将不远也!”
不等左丰回味过来,曹性继续说道:“沓氏传来消息,鲜卑去年冬天遭遇雪灾,牛羊牲畜冻死无数,今年的吃食生存成了巨大问题,按草原民族的习俗,每次天灾,活不下去的时候,都是秋天南下劫掠之时,今年恐不能幸免!”
信息量太大,本以为天下太平,忧患只在赵慈这里的左丰呆滞了,脸上爬出了痛苦之色,并越来越重。
还真是一个爱国的阉人。
可惜,汉朝已是垂垂老矣的老人,苟延残喘不了多久了。
曹性轻声安慰几句,道出了自己的目的:“左公,还请你多做运作,钱不是问题,找洛阳逍遥楼掌柜刘贵,他会全力支持你,只要朝廷封赏一下来,我立马灭了赵慈。
再领军北上河北,剿平黄巾余孽,防御反击鲜卑,再次还天下一太平!”
左丰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又有些不安的道:“真的如此?天下真会太平?”
“但愿吧!不过赵慈、黄巾余孽、鲜卑,某不在话下!”曹性语气肯定,他也有资格如此肯定。
左丰亲自骑马,急行赶路,磨破了大腿,赶到了洛阳。
到了才知道,不仅是荆州赵慈,西凉羌族也已经坐大,还组建铁羌盟,王国当上了盟主,已经杀到了三辅。
皇甫嵩再次被启用,授左将军印玺,前往长安镇守。
南宫前殿,脸色灰白的汉灵帝半躺着龙椅上,朝堂上的文武重臣吵成一团,阉党、外戚、党人,脸贴脸喷着口水。
汉灵帝都开始怀疑解除党禁,是否正确。
这些被重新启用的党人,来到朝堂之后,功绩没看到,一天天就知道指责这指责那,仿佛天底下所有的一切都是错的。
每日里想着谋取高官,自己给了,但这党人高官没想着感激,也没有帮自己这个皇帝排忧解难,反而更加激进的结党,并一致将矛头指向真正为自己出力的阉党。
高谈阔论、打击异党、不干实事。
这十二字是汉灵帝对党人的评价。
但又无可奈何,也没这精力,没办法,宫女太多,儿子太少。
当晚,汉灵帝刘宏在十常侍的陪同下,接见了刚刚从荆州战场上回来的左丰。
看着左丰新换的干净,透着鲜血,盘着个腿,如同走直线的螃蟹。
刘宏新生感动:“左丰,你辛苦了,如今天下,也只有你们这些默默为我付出的宦官,才是我的支柱!”
左丰同样感动,汉灵帝贵为皇帝,却对宦官格外照顾,平常交往也特别的尊敬,就像好友一般:“皇上,赵慈十余万叛军在荆州作乱,刺史王敏被俘之后,投了叛军!帮其攻占了十余城!”
刘宏满腹牢骚:“难道安居乐业不好吗?这些庶民为何每每挑起战端!你们说,派谁去平了这些反贼!”
十常侍听的有些尴尬,自己费劲心力,才营造出天下盛世的气氛,当然不能说出事实。
“皇上,我观曹性文韬武略超群,其在荆州战场也多有战功,赵慈没逢曹性必败,已收复了七县,将赵慈赶出了江夏,不如就由他统领荆州全军平叛!”事先收了大量好处的张让开口道。
“阿父!这曹性听说只是庶民!”汉灵帝叫的那叫一个亲切,堂堂一代帝王,叫一个宦官阿父,还有一个阿母宦官赵忠。
这时同样收好处收的手软的,汉灵帝阿母赵忠说话了:“皇上,正因为曹性是庶民,能得已高位十分不易,对浩荡皇恩心存感激,不受党人所接纳,才能为皇上所用!
出身低微豪强的右车骑朱儁,就是最好的例子。”
刘宏听的连连点头,左丰帮腔说道:“要不是奸贼王敏不争气,投了叛军,曹性又没有越境平叛的号令,而除他以外,荆州无人能挡赵慈与王敏的配合,因此才酿就眼前局面!此时不用曹性,更待何时?”
第145章 管理山越事务
曹性集结大军,在竞陵防御赵慈,又派蒋钦领水师守卫大江、汉水,使得山越叛军东路、南路被堵。
叛军在南郡四处攻城,连州治、郡治大城市江陵,都被其利用协裹的炮灰,硬生生的攻了下来,整个南郡全部异手,连带着南阳南方的邓县、章陵、蔡阳三县都落入了叛军之手。
赵慈信心爆棚,当时只做儿戏的南越武王之后,如今其主动宣扬,要不是陈郭二人阻止,他都已经直接称王了。
这因为这份违逆,陈应、郭石有些被赵慈冷处理。
由赵慈自己的山越部将,及一些培养出来的荆北汉人将领,分领了大半协裹的炮灰,组建新的汉人营。
只有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