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宋末玩三国-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阿古哲继续苦劝,萧干只是不听,挥退得诸人之后,便入得后帐。
  阿古哲无奈,便也只能退去,乙室八斤、王猛二人自去点兵,准备明日一早便南下攻打易、涿二州。
  到得下午,又有居庸关外密探传来消息,只言天祚帝踪影已现,正领得三千余人马往居庸关逃来,如今已然到得奉圣州,且其背后已现金人追兵身影。
  萧干闻言大喜,既然金人已然追赶上来,则天祚帝这厮必然又一次弃众先逃(实在是耶律跑跑的事迹已然天下皆知)。待入得居庸关,这厮麾下人马必然不多。
  当下萧干赶紧召来自己亲卫统领乙室拔业,一番密密吩咐后,又于自己亲卫之中拨得五百最为忠心之人,使乙室拔业领之,众人化作民间商团连夜往居庸关赶来。
  到得第二日早上,萧干监国临朝,复将此事告知朝臣。众人一番商议后,萧干便使得麾下大将领得万余人马,又将诸般仪仗备齐。使得这万余人马执拿得诸般仪仗,缓缓往居庸关而来,欲要迎接天祚帝归朝。
  此事既为公议,便是天下共知,到时候这万余接应人马尚且未至居庸关,而天祚帝已然失踪,谁又能疑心到自己头上去?


第327章 群英汇聚(六)
  居庸关上戏台已经搭好,不管是身为主角的天祚帝也好,还是扮演配角的金人、宋人、萧干、耶律大石等人也好,都在火速往居庸关赶来,一场好戏即将上演。
  只这一场戏,正关乎天下大局,不管如何,必定是天下大势的转折点。
  若金人能于天祚帝逃入关内之前将其擒获,则辽国必灭。萧干也能借机破得童贯,收复得易州、涿州二城。接下来自当联手金人开始南侵,如此赵家江山也难保。最后得意的便是金人。
  若天祚帝能顺利逃入关内,则又有几种情形。
  若果萧干得意,暗中俘虏得天祚帝献于金人,则南京道一地唾手可得,帝业可期。天下大势又回到前面的轨道,萧干成为金人儿皇帝后,继续联手金人南侵宋国,最后得意的照样是金人。
  若果宋人得志,暗中迎取得天祚帝之余,又能诱得金人东来,则萧干必然破灭,宋人复辽可期。虽则如此,宋金之间迟早也会开战,最后得意的还是金人。
  若果耶律大石得意,不仅西京道可得,同宋人联盟之事亦当水到渠成,且能借机折损得金人一翼,自此以后天下将正式进入三国鼎立的局面。
  既然众演员都这么敬业,王叶身为总导演自然得第一时间到场。
  就在完颜照立领大军偷袭天祚帝这一天,王叶已经领着刘延庆等人到得居庸关外。
  既然要暗中行事,又是假扮商队前来,众人也不肯进入居庸关,只在关外五里外扎营休息,借口很简单,商队里运输货物的大车坏了,正在维修。
  迎取天祚帝之事事关重大,故此童贯早早便于居庸关布置得探子。
  待到王叶等人驻扎下来,当夜便有探子前来禀报情形。
  听闻得居庸关内只有得三十余税丁之外,其余一个兵丁也无,王叶不由得大喜,事情果然不出自己所料。
  居庸关正在顺州地界,算是萧干的地盘。这货若有心将天祚帝拒于关外,自当遣重兵防守此关;这货若有心迎接天祚帝东来,亦当遣重兵于此迎候。
  如此重要的关卡竟然一个兵丁也不驻守,此事大异物情,想来萧干必然有所谋划!
  再想到萧干胆敢弑杀天赐帝,胆敢假大辽摄政王之号,又有得自立心思,其答案便已经呼之欲出!
  正如自己前次所言,如今天祚帝正是奇货可居。想来萧干必然打着同自己一样的主意,欲要擒拿天祚帝献于他人。
  他人为谁?
  萧干正要领兵同宋人放对,自然没这等好心将天祚帝送于宋人,唯一的可能便只有金人。
  有得如此大功,金人必定出手助其称帝之业!
  看透了此事,王叶心中大笑。
  既是如此,且看看谁的手段更为高明罢了!
  当下王叶便领着刘延庆等人驻扎于此,每日里又暗中使人出关哨探。
  王叶等人已至,郭药师这货自然也到了。
  唯有王叶等人见不得人,郭药师这货假扮盗贼,更是见不得人。且如今萧干地盘上正四处肃清盗贼,这货若胆敢驻扎于驿道旁,必然引起奚兵围剿。为了省去麻烦,便只能领着着千余人马入得太行山潜伏。
  好在居庸关原本就是太行山脉同燕山山脉的交叉口,故此郭药师等人潜伏之地也好选择,如今距离居庸关不过三十里。
  又过得一日,萧干亲卫头子乙室拔业也领着五百亲卫假扮商团前来,照样不敢入居庸关,照样找借口在关前扎营休息。
  两波人马只一左一右,相隔数十丈于驿道旁驻扎下来。
  乙室拔业清不清楚对面这百余人马的身份不好说,王叶见状倒是心里跟明镜似的,想来萧干这货既要当婊子又要立牌坊,既要将天祚帝献于金人又不肯背上背主之名,便如同自己一般暗中遣得人马前来下手。
  唯有宋兵软弱且人数少,必然不是对面奚人的对手,故此王叶也不肯前去惹事,只同刘延庆一起约束麾下士卒不得擅自出营,静等好戏开幕。
  乙室拔业见得有外人在,也几次遣人前来试探。然则有着智商上的巨大差距,来人又岂是王叶的对手?每次都让王叶三言两语便打发了去,且将王叶等人商团的身份信了个实打实。
  乙室拔业得此讯息,心中也不在意,大王早有吩咐,待到事成之后但将附近人马悉数杀光。对方才百余人马,又是商团,又如何自己大军对手。
  为免打草惊蛇,且先容彼等活命数日。
  却说完颜照立败退之后,清点得兵马便只剩下千五百余人。自自己出道以来,虽偶有失利之时,却从未有过今日这种狼狈局面。
  如今麾下人马已残,然则都统的命令便是命令,拼死也得完成。
  自己即便拼将一死也得将天祚帝堵在关外,万不能让其活着逃入南京道。
  当下完颜照立赶紧命人回程请罪且请发援兵,自己则领着残余的兵马休憩得两个时辰,待到人力马力恢复大半,便赶紧领大军再度往居庸关追来。
  然则耶律大石早有准备,已明耶律成领着二千人马为后卫。
  完颜照立原本欲以袭扰手段迟滞得辽人行进,待见得辽人军中未有天祚帝旗帜,便知这货已然先逃。
  虽然如今兵力马力已经恢复得一阵,要破对面辽人不难,然则缠斗颇费时日,完颜照立又岂敢如此?
  无奈之下,完颜照立也顾不上死伤不死伤了,只能以轻骑冲阵而过。
  前文便已经说过,但凡轻骑兵互斗,当以缠斗为上,若是对冲,双方死伤必然十分接近。
  如今对方不肯缠斗,但直挺挺冲阵而来。按常理耶律成自可以引军避开,再咬尾追杀。
  要放在平日,这便是求之不得的好事,然则今日却不行!
  林牙兵少,自己若是引军避开,放得金人过去,必陷林牙于陷地。
  故此耶律成也不得不鼓动兵马,对冲而来,欲要通过肉搏将金人轻骑迟滞于此地,替林牙争取得逃亡时间。
  当下两波兵马相对冲杀而来,正如两支锋利的剪头碰撞在一起,顿时便是同归于尽的下场,但见得双方剪头处人马要么为对方所杀,要么被撞落马下,只转眼间又为后方马匹踩踏成肉泥。
  到底也是金人彪悍,虽见得前方人马纷纷阵亡,后面人马犹自悍不畏死的朝前冲来。
  反观辽人兵马,虽然于人数稍稍占优,奈何成军不久,待见得前方人马几无幸免,后方人马不免便有得几分胆怯。
  只这稍一犹豫,后方人马未曾来得及堵上。
  完颜照立趁此机会,便领着残余军马冲阵而过,继续往居庸关追杀而来。
  耶律成见状又急又怒,然则事已至此,也只得赶紧召集人马,复追逐金人而来。


第328章 群英汇聚(六)
  当下耶律大石护着天祚帝先逃,背后完颜照立领着残兵猛追,再背后又是耶律成领着辽兵死命追赶。
  而居庸关内,乙室拔业兵马、刘延庆兵马、郭药师兵马早早已经在此准备。
  除此之外,太行山中马扩也领着数百人马潜伏于此。
  正是群英汇聚,一场好戏即将上演。
  要说天祚帝这货到底不愧耶律跑跑之名,逃命功夫确实有一手,运气也确实不错。
  当初耶律大石分得兵来,便命耶律成领得二千兵马殿后,原本有得这支兵马在,即便完颜照立再度前来袭扰,也必然为耶律成所阻滞,自己便可按照往常速度行进。
  然则天祚帝这货为了夺得耶律大石兵权,欲要将耶律大石同其麾下隔开来,便故意命其陪同自己日夜兼程往居庸关而来。
  也就是有得这日夜兼程,完颜照立虽拼死冲出得耶律成拦阻,却也无法追得上天祚帝。
  待到完颜照立好不容易到得八达岭外,便只能眼睁睁看着远处一队人马疯狂地逃入山谷之中,不敢继续追来。
  此时耶律成领着辽军也远远出现在身后,完颜照立略一思索,到底还是引军避开了去。一则天祚帝已逃,杀得背后这些小鱼小虾没太大意义。二则此次双方均已疲惫不堪,一旦交战双方伤亡必然很大。这也很好理解,原本你战力五十,我战力一百,双方差五十;如今大家都剩下两成战力,你战力一十,我战力二十,单兵战力差距明显减少,士卒数量便变得重要起来。三则也是自己这方已经只剩下五百余人,反观对方犹自有得千余人马,万一再来个阴沟里翻船什么的,给都统报讯的人都没有了。
  完颜照立既然引军避开,反正林牙已经逃得出来,耶律成便也不肯前去找死,只领着这剩余的千余人马紧跟着入得山谷。
  至于为何完颜照立见得天祚帝等人逃入得山谷便停步不追,便得先来看一看居庸关的地形。
  居庸关,天下九塞之一,太行八径之八,正为南京道沟通西京道的咽喉之地。
  这些虚名都是其次,最紧要的便是居庸关的长度。史载所谓关前廿五里,关后十五里。
  自八达岭开始入得山谷,行的二十五里山路才是居庸关城池;出得居庸关城池,尚且还需前行十五里山路,这才能出得居庸关南口。
  前后共计四十里路途,两边均是崇山峻岭,中间一条所谓的“驿道”!
  其实“驿道”的长度还是其次,最紧要的还是“驿道”的宽度。
  按史书记载,居庸关内驿道宽处“双车仅能并行”,窄处“战马不得齐进”。换成现代的话来说,便是宽处大约有个双向双车道,窄处只有得双向双自行车道。
  其实“驿道”的宽度还是其次,最紧要的还在地形。
  居庸关所在的山谷不仅仅是“山谷”,还是“溪谷”。驿道一侧傍着军都山而行,另外一侧便如同悬崖一般陡峭,悬崖下面,一条小河伴随着驿道蜿蜒前行。
  如此险要地形,也不需要据关而守,只需要在狭窄处放得百余人马,则任凭你千军万马也休想过去。
  这事还真不是吹得,但观宋金辽元四朝,居庸关从未为武力失陷过。
  历史上童贯两次伐燕失利,便买动得金人南下。金人虽则经由居庸关而入,却未曾武力将其攻陷,主要原因便是尚且未待到金人攻打,辽人早已弃守。
  当初闻听得金人有西京道而来,辽人赶紧遣重兵前去居庸关防守。然则众辽兵这才入得南口,尚且未到居庸关城池,便遇到沿途山体滑坡。
  这种自然现象实非人力所能办到,众辽兵以为天意灭辽,便一哄而散。
  金人由此趁虚而入。
  待到童贯花重金买得南京道到手,又过得几年,金人肃清得内部辽人反抗势力之后,便南下侵宋,只数万大军却为五千宋军阻于居庸关外,不得寸进。
  金人无奈之下,便只得分兵。但以一军堵住居庸关北口,另遣一军绕道蔚州,经由飞狐,攻破的紫荆关(此次王叶入宋的路径),入得易州。然后自易州北上,堵住居庸关南口。
  也正是应为居庸关这种地形,外面的人难以攻入进去,里面的人也难以攻打出来。
  金人但将两头一堵,截断得关内粮草,过得月余,待到关内守军差不多全部饿死之后,方才占据得此雄关。
  这里再插一句,金人同后世的后金一样,同样大本营在东北,同样攻打南京道,金人却不敢经由辽西走廊自山海关而入,只敢绕道西京道攻打居庸关。
  换言之,明朝只需要守住山海关便好,有得辽西走廊在,后金国力必不能支撑如此长的粮道,故此后金打死也不敢经由辽西走廊攻打山海关。
  以此说来,圆嘟嘟的宁远城就是一个笑话!
  后来蒙古伐金,照样被金人堵在居庸关外不得入,照样绕道紫荆关入得易州,照样将居庸关两头堵住,照样饿死得里面金人守军才将居庸关收入囊中。
  有得如此险地,眼看着天祚帝等人逃得入去,完颜照立又岂敢继续领兵追杀?
  到时候前头耶律大石遣得数百士卒一堵,后头耶律成又领得千余人马一堵,管教完颜照立匹马不得出谷!
  却说天祚帝逃得自八达岭逃得入山谷来,这才长吁了一口气,小命基本已经保住了。
  唯有沿途地形险要,众人也不敢休息,便鼓足余勇将这二十五里山路一口气跑完。
  待近得居庸关,却发觉得此地并无辽兵把守,城池内唯有税丁数十人,以朝往来商旅征税。
  众税丁见得大军陡至,便连关门尚且不敢上前关上,便轰然一声往南口逃去。
  耶律大石见状大叹!
  待众人进得居庸关,人马皆是疲惫不堪,当下也不肯前行,但于关内休憩。
  又过得近一个时辰,便见得耶律成领着千余人马前来。
  耶律大石见状大喜!
  天祚帝见状忧愁不已!


第329章 搞事了(一)
  却说天祚帝众人逃得至居庸关,人马皆是疲惫不堪,既然此地已经安全,当下便不再前行,只于居庸关休憩得一夜。
  宋人也好,萧干也好,早早便在居庸关内外布下得密探。如此紧要消息,谁敢怠慢?便各有得消息连夜传来。
  不管是王叶也好,刘延庆也好,乃至于乙室拔业也好,心下皆是大喜。既然天祚帝已至,眼见着大功唾手可得,纷纷厉兵秣马,欲要大干一场。
  就在当夜,便有一名亲卫偷偷摸摸来到耶律大石营帐求见。
  当初大军尚且未曾动身,王叶便已经同耶律大石将东来之后的种种情形计议清楚。
  若果萧干遣兵防守居庸关,自当如此如此,便能以天祚帝的名义骗开关门。
  若果萧干未曾遣兵防守居庸关,又当如何如何。
  若果萧干遣兵来迎,又当如何如何,若果萧干未曾遣兵来迎,又当如何如何。
  只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谁料的金人得天祚帝之心如此之盛,竟然敢以三千精锐为弃子,只日夜兼程前来迟滞。耶律大石引军与其交锋的一阵,虽杀敌一千三百余人,到底麾下也折损了近三百认识。
  接下来又分得耶律成千余人马以为后防,如此手头便只剩下得七百余人马。
  只凭着这七百人马,若要按照再按照原来计划擒拿天祚帝献于宋人自是再无可能。如今情形有变,耶律大石虽心中也有成算,却也不敢不遣亲卫朝王叶问计。
  如今陡然听得亲卫回营,耶律大石心中欣喜若狂,尚且顾不上重新着衣,只披衣趿鞋而起,便命人将其召入。
  亲卫入得房来,也不多言,只递上一封蜡丸密书。
  耶律大石接过密书,便命人将此人领下去受赏,自己就着蜡烛细细看来。
  只这一看,耶律大石不由得心中又愧又喜。
  愧得是自己偷师这半年来,自以为于谋略一道已然登堂入室,然则同王贤弟一比,却仍然是高下立判。
  当下耶律大石便收起心中这一丝自满之意,且继续装无能,继续偷师才是王道。
  欣喜之事却也简单,只若按王贤弟之计行事,必能得天祚帝不说,尚且有可能将萧干进一步拉进这趟浑水来。
  此信关乎国运,乃是机密之中的机密。看完密信之后,耶律大石也不敢久留,便就着蜡烛将密信烧完,复将灰烬尽行捏碎。
  到得第二日一早,天祚帝早早便已经遣人前来传耶律大石入见。
  待到耶律大石入见,天祚帝态度却是与往日迥异,变得异常地和蔼起来。
  前面数次见面,天祚帝动不动便是“你”“汝”的,今次竟然开口称呼起耶律大石的表字来。
  耶律大石却也心知,所谓礼下于人,必有所求,天祚帝既然肯如此亲切,背后必定有什么阴谋。
  虽则如此,到底君臣有别,耶律大石却也不敢有怨上之语。这货情商高,演技更好。如今正是拼演技的时候,耶律大石浮沉官场数十年,演技倒是那手得很。见得天祚帝此状,便赶紧装出受宠若惊的神情来。
  事实果然如此,待赞许得耶律大石三两句话后,天祚帝只言语一转,便开口道:“只如今金人已至居庸关外,萧卿又未曾遣人前来防守。虽则此关险要,金人必不肯轻易入得关来。只凡事皆有万一,若是金人不肯死心,便遣得三五十敢死之士前来试探,只恐关内虚实必为彼等所知,如此又当如何是好?”
  说完此语,天祚帝朝耶律达鲁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便转头朝耶律大石看来。
  耶律达鲁会意,尚且不待耶律大石开口,便赶紧抢先道:“陛下且休要忧心!此关凶险,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只需于此地驻扎得千五百余人,即便完颜斡鲁顷三万大军而来,亦必不能见功。”
  天祚帝闻言抚掌大笑:“好计策!”,便朝耶律大石开口道:“重德以为此计如何?”
  毛的计策!以天祚帝这点智商,在耶律大石面前玩心思还嫩了点。
  耶律大石闻弦歌已知雅意,这天祚帝不过又一次欲要支开自己麾下大军,到时候好方便对自己下手而已。
  好在此事自己早有准备,故此耶律大石只装作稍一迟疑,便开口道:“陛下既有吩咐,臣岂敢违命?虽然,奈何南京道形势未明,只恐臣将大队人马留于此地,无人护卫陛下安全。”
  以天祚帝看来,这不过是耶律大石同萧干不和,便出言攻讦而已。
  当下天祚帝便哈哈大笑:“重德犹自疑心萧卿耶?南京道乃朕基业,萧卿乃朕重臣,替朕狩牧万民。如今朕入南京道,又有何人敢前来加害?”
  耶律大石沉默良久,这才开口道:“陛下领军东来之事,虽未传遍天下,然则有心人必不难探知。若萧干果为忠臣,自当以銮與仪仗候于关外久矣!”
  这句话其他的都不重要,重要的便是銮與仪仗四字。
  王叶已然到得关外,自然知道萧干只暗中遣得人马伪装成商团而来。
  不管天祚帝听不听得进去,今日有得耶律大石这一句话,后面便好行计。
  天祚帝此时犹自不以为意,便命大军即刻起驾,直往南口而来。
  耶律大石回营朝耶律成切切叮嘱了一番,便翻身上马,领着五百士卒跟随天祚帝东来。
  萧干身为辽臣,既然要暗中擒拿天祚帝献于金人,又岂肯将此事传扬天下?自然是做得越隐秘越好!
  眼见着好戏就要上场,故此第二日一早,乙室拔业便遣得人前来宋人处,只托言此地有盗贼将至,欲让刘延庆等人速速避开。
  当初四军大王曾有令,若有人得知此事,自当尽数杀之以灭口。
  唯有刘延庆麾下也有得百余人马,乙室拔业深恐到时候万一有漏网之鱼,便遣人前来驱赶。对方若是肯就此离去,双方都省事,万一要是不肯,那也就休怪自己心狠手辣了。
  自己既然前来接应天祚帝入宋,眼看着正主儿就要出场,刘延庆自是不肯就此离去。
  旁边王叶闻言,却赶紧拉了刘延庆一把,复出面应承了此事。
  一则刘延庆这货也心知自己脑子不够,二来这王承旨颇得宣帅倚重,更重要的一点,便是众人出行之前,宣帅曾有嘱咐,命自己诸事不可妄为,遇事不决者,可寻王承旨询之。
  如今王叶既然出面应承了此事,刘延庆也不再反对。当下百余人马便拔寨起行,往南面退得二十里。
  见得外人已退,乙室拔业心下大喜,便领兵往南口迎来。
  十五里的路程于骑兵说来也不过一炷香的功夫,不多时天祚帝已然领人出得居庸关南口。


第330章 搞事了(二)
  却说天祚帝领人往南口而来,此时正是雄心满满,正欲要以萧干麾下十三万大军为依仗,且乘机夺得耶律大石大军在手。
  若有得这近二十万大军在手,天祚帝便有得翻身机会。凭之进则可以收复失地,中兴辽国,败亦能割据南京一道自守。
  至于萧干的忠心,天祚帝从未有怀疑。
  当初二帝并立,自己分别遣使者前去耶律大石同萧干处传令,二人受命之后的态度可是泾渭分明。
  耶律大石这厮只迟疑不进,良久未曾有得回复(这也是天祚帝一心夺其兵马的原因);唯有萧卿今夕得令,明早便行,从未有迟疑之时,只三日内便引军马入析津府诛杀得逆贼耶律淳,如此足以证明其忠心。
  早上虽有得耶律大石之语,天祚帝犹自未曾放在心上。
  以天祚帝想来,若果然萧干已知自己既至,必奉銮驾仪仗前来亲迎,说不定此时萧卿早已经领着满朝文武,大队士卒于关外恭候。
  当下众人只策马往南口赶来。
  十五里的路程于骑兵说来也不过一炷香的功夫,不多时天祚帝已然领人出得居庸关南口。
  带得出关一看,天祚帝不由得大失所望,休说甚么銮驾,甚么百官!即便连士卒也无一名,关外只有得五百余商旅正在等候。
  耶律大石见得此状,心下大喜,当下便轻轻策动马匹,暗暗地往天祚帝身边靠了靠,却也不肯出言。
  同天祚帝相处这数日一来,耶律大石或多或少也了解了这厮的性子。于这厮说来,第一要紧的是小命,第二要紧的便是面子,甚么江山社稷,统统都得往后排。
  如今萧干未曾大张旗鼓前来迎接,天祚帝这脸是丢定了。自己若胆敢提及此事,这厮恼羞成怒之下,必然将怒火转向自己。
  如今自己只戳在这里,却不肯出声,便是恰到好处。
  自己戳在这里,天祚帝这厮见得自己,自然而然便会想起今早之言语,必定会更加难堪;自己不开口,这厮便找不到由头来朝自己发火。这股气闷在心里,不扳回面子这厮必然不肯罢休!
  果然,待到天祚帝瞥见得旁边耶律大石似笑非笑的模样,心中又羞又怒,却又找不出借口来朝耶律大石发火,乃愤然指着对面的五百商旅,转头朝耶律达鲁道:“何方刁民,挡朕道路!且领兵前去剿杀干净!”
  于耶律达鲁而言,第一紧要的便是陛下诏令,闻言之下,便领得数百侍卫越众而出。
  乙室拔业领着五百人马于此地迎候天祚帝,待见得居庸关外涌出一波人马,倒是迟疑了下,未曾敢马上前来相迎。
  实在是出关的人马太多,竟然有得千余人,此事大异常情。
  以常理推断,面对着金人大军前来追杀,天祚帝必然将大队人马抛于身后以迟滞金人追击,借机孤身或者领着数十近臣先逃。
  当初传来的消息便是金人三万大军追杀天祚帝三千人马,这么长的距离跑下来,天祚帝麾下竟然还有千余人马,这厮竟然未曾弃众先逃?这实在不是天祚帝的性子!
  且对方人马既多,自己又当如何行事?
  当初以为天祚帝身边人马不多,大王便命自己领着五百亲卫前来行事。谁料的如今对方人马超过自己一倍,若是按照原计划来一招霸王硬上弓,结果还不知道谁擒拿谁呢?
  乙室拔业正犹豫间,对方已经有得数百士卒出列,引马扬刀欲要杀来。
  乙室拔业见状自是大惊,赶紧领从人拜服于地,复引众人齐声高呼道:“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小人等接驾来迟,陛下恕罪!”
  耶律达鲁领着五百亲卫出阵,自是任由诸人在前,自己藏于众人之后。
  如今听得对方此言,耶律达鲁便喝住众人,策马稍稍上前,命旁边亲卫问道:“尔等为何方人马?何故做商旅打扮?”
  要想混到亲卫头子,除了功夫同中心外,尚且需要急智。否则万一碰到紧急情况,身为众亲卫之首却迟迟反应不过来,只怕主官早死了十遍八遍了。
  乙室拔业听得对方此问,赶紧回道:“小人等乃朝廷兵马,受命前来迎接陛下”。
  说完此语,乙室拔业便双手将身份牌高举,以待对方验看。
  既然是要暗中擒拿天祚帝献于金人,便打死也不能透露大王亲卫的身份。至于这身份牌,整个南京道军权全在萧干手中,又要何等号牌而不可得?
  耶律达鲁闻言,便转头朝身边亲卫稍一示意。
  亲卫只得前来取过乙室拔业手中号牌,呈与耶律达鲁。
  耶律达鲁眼看完毕,这才略略放下心来,便策马上前,亲口问道:“既是朝廷兵马,何故做商旅打扮?”
  有得这献号牌,取号牌的功夫,乙室拔业早已经想好了借口,便回道:“回上官,唯有如今涿州正在宋人手中,且此地距离涿州甚近。朝中官员唯恐宋人得此消息,便引兵前来相犯陛下。为掩藏消息,朝廷便命小人等易妆先行前来。”
  其实这话里面也有破绽,然则耶律达鲁却未曾察觉。
  听得此言,耶律达鲁低头想了想,这话也在理,便开口继续问道:“虽则如此,陛下亲临又是何等的大事,又岂是汝等数百人马前来相迎便可?”
  乙室拔业便开口道:“小人临行之时,也曾听闻得朝廷正遣大军前来迎驾。”
  耶律达鲁便开口道:“只大军如今何在?”
  乙室拔业略一沉吟,便开口回道:“此军国大事,非小人之辈所知。虽然如此,小人却也暗中听闻得朝廷已经备齐銮驾仪仗前来相迎。只如此一来,必然颇费时日。”
  这话耶律达鲁可以理解。
  但凡涉及仪仗之事,必然是繁琐异常,非如此不能显示出主人的贵重。
  抛开其他礼节等不说,便以銮驾而言,所谓“天子驾六”。普通的马车一般都是一两匹驾马便可,皇帝的銮驾要用到六匹,可见其大小远超普通车马。
  此时道路情况又不是很好,欲到难行的路段,便得遣人抬将过去,如此一来,自然颇费时间。
  除銮驾外,按礼制,皇帝的乘舆也得三十二人相抬。如此一来,行动更是迟缓。
  史书上常常说皇帝出行,必然劳民伤财。其实单论吃喝倒是耗费不了多少,真正耗费的地方便在这礼制、仪仗上面。皇帝的一切出行工具都有规矩,要较普通人所用的大出数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