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宋末玩三国-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则若是觑得宋人破绽,亦能信手破之,使得宋人折戟于析津府外。”
  宋人欲要偷袭析津府,自己为萧干大军阻挡在此地,一时过去不得。大军去不得,几百人要偷偷前去还是容易得。一来也为了取回自己家眷,二来正如王叶所言,看看是否能觑得宋人破绽,三来,耶律大石另有计较。
  于是耶律大石便点头道:“如此倒好!只贤弟前去,为兄实在放心不下。且幼娘亦同嫂嫂分别得数月,正想念得紧。贤弟若要前去,不妨带上幼娘同行。”
  想了一想,耶律大石便开口道:“只不知贤弟欲领多少兵马前去?”
  王叶便开口道:“有得三五百足矣,若再多只恐为萧干所察觉,难以通行。”
  唯有自己未曾分得兵权与彼,此次王贤弟骤然领兵,只恐底下士卒不肯尽听王贤弟号命,故此耶律大石便开口道:“即是如此,便劳动贤弟领杨可世一部前去如何?”
  杨可世如今已经倾心归附于王叶,断无不听号令之虞;底下士卒又皆为西军,若是碰到宋人西军偷袭析津府,有得杨可世麾下西军在,自能保得王贤弟不为宋人所攻杀。且二者同为西军,必要时候尚且能鱼目混珠,正好方便王贤弟行事。
  杨可世乃自己的心腹,领其部卒前去,王叶自是愿意,闻言便点头答应了下来。
  停得一停,王叶便开口道:“学生既然去得析津府,大人同萧干对阵之时,自当以小心为上。若能破得萧干,自当信手破之。即便未能,亦当以自保为上。”
  王叶既然领兵前去析津府,耶律大石心中早有盘算,但下便开口道:“贤弟只管前去,休要担忧为兄。对阵之事,为兄理会得,自不会鲁莽行事。”
  王叶点了点头,便转身告辞前去收拾行装,且聚拢杨可世等人。
  待到王叶既去,耶律成便开口道:“林牙,若未得王军师献策,我军又如何破得萧干?此时正是用人之际,林牙又岂可任其前去析津府?”
  耶律大石呵呵笑了数声,这才开口道:“休要忧心!此事本官自有盘算!且前去速速将幼娘唤来!”
  什么盘算?还是前面那一套!
  前面耶律大石欲要以自己性命为赌注,好要挟得王叶献策,数日间破得萧干。
  既然王叶不肯答应,来了一个脚底抹油,欲要以偷取自己家眷为名,避去析津府,耶律大石自是故技重施,使幼娘同去。
  王贤弟同幼娘相处已久,想来在其心目之中,只怕自己的重要性尚且比不上幼娘。到时候只要幼娘如此如此,便不怕王贤弟不下死力,献策守住析津府。
  析津府虽然守军才得三百余人,然则各种权贵颇多,若是将其府中亲兵尽数收拢起来,亦有一二千人之数。且正如辽国的老传统,姓耶律的皇帝帝虽说愚弱,姓萧的皇后没一个吃素的。
  到时候外有萧后为主,出面召集城中亲兵青壮守城;一旁又有王贤弟妙策为辅,如此一来,守住析津府尚且有几分胜算。
  盏茶时间之后,耶律成已经请得幼娘前来。
  待到幼娘既至,耶律大石便吩咐帐内亲卫出得营帐,于外守候,以防他人窃听,只留下耶律成一人于帐内。
  众亲卫自是听命行事。
  魔理沙见着大兄如此慎重的样子,倒是有几分好奇。
  待到营帐一空,耶律大石这才将宋人欲要偷袭析津府之事告知魔理沙。
  魔理沙闻听此言,便开口道:“此等大事,大兄召幼娘前来何益?当于王郎相商才是。”
  耶律大石苦笑了数声,这才压低声音开口道:“为兄只恐宋人此策,便是王贤弟所献。”
  旁边耶律成也开口补刀道:“回小娘子,方才林牙已经同王军师细细商议过,奈何王军师未曾献策!”
  魔理沙自是不信,开口道:“大兄曾言,王郎一意辅佐大兄复辽。既然如此,王郎又如何肯献策于宋人,使之轻取我析津府?”
  耶律大石继续苦笑了数声,继续压低声音开口道:“王贤弟确实一意辅佐为兄复辽不假,奈何其只欲助为兄,不肯助朝廷。”
  魔理沙听得此话,顿时糊涂了,赶紧开口道:“此二事何异?”
  耶律大石哭笑不得,开口道:“王贤弟早就欲要唆使为兄撇开朝廷自立。前次王贤弟曾开言相劝,为为兄所拒绝。这才过得数日,便有宋人勾结郭药师,欲要偷袭析津府之举。以此看来,只怕便是王贤弟欲要釜底抽薪,使宋人占据得析津府,如此为兄便不得不领兵西迁云中自立。”
  听到这里,魔理沙犹自未信,赶紧开口道:“此事乃大兄猜测,亦或已有明证?”
  耶律大石便开口道:“王贤弟行事,又有何人可以拿得证据。只此策着实高明,正所谓四两拨千斤,一刀下去,便已经中我要害,且我全无还手之力。此策实非常人所能,似出自王贤弟之手。”
  魔理沙听得此话,心中大急,开口道:“既是如此,且容幼娘前去向王郎问个明白。”
  耶律大石赶紧拉住,开口道:“幼娘休怒!即便此策果为王贤弟所献,亦是为了为兄前途,实乃一片好意。”


第181章 旧计重施(二)
  女人嘛,天生就爱幻想!
  王郎献策于宋人之事,魔理沙原本以为大兄在意,为免二人暗自离心,自是欲要向王郎证实一番。若无此事,自是去了二人心结,若果有此事,亦当为二人化解。
  如今大兄既然未曾介怀,魔理沙更加不放在心上。
  听得耶律大石此语,魔理沙低头细细思量。将前因后果一番脑补之后,不由得一丝喜悦涌上了心头。王郎只肯助大兄,不肯助辽国,莫不是因自己之故?即便大兄不肯上位,王郎竟然不惜引动宋人偷袭得析津府,也要强行扶持大兄上位。
  魔理沙犹自沉浸在幻想之中,旁边耶律大石却又开口了:“虽则王贤弟一片好意,奈何辽国已经破败至此,析津府一地,万不容有失。若要保得析津府不失,为兄原本意欲领大军北上,于数日间击破萧干,救援析津府。奈何王贤弟却不肯献策,只以欲要接应你家嫂嫂为名,避于析津府。如此一来,此事便只能着落在幼娘你身上!”
  魔理沙一向好武,早就期待沙场杀敌已久。到如今也算上过战阵两三次,可一直没有过瘾。前次擒拿杨可世之时,并未有大队厮杀,只有两人互斗。进攻宋军大营之役,待到自己上得沙场,胜负早已分出,无非敲敲边鼓而已。至于功灭萧严之战役,自己压根儿就没露过面。
  如今听得大兄欲要命自己前去救援析津府,魔理沙不由得大喜,赶紧开口道:“幼娘愿为大辽出力,为大兄分忧。只不知幼娘此去,带得几许人马?”
  耶律大石便开口道:“萧干老贼领大军盘踞于范阳为阻,若是去得人马过多,必为老贼所察觉。故此幼娘可领杨可世部三百余人马偷偷前往析津府。除此之外,王贤弟亦自请一并前往。”
  魔理沙听得此话,心下大急,自己去倒是没问题,王郎又如何去得?赶紧开口道:“王郎文弱书生,又岂能轻入战阵?莫如留王郎于大兄身边为辅,以图早日击败萧干老贼。至于救援析津府,幼娘自领精锐前往便可。大兄且请放心,幼娘不死,断不肯让析津府有失。”
  耶律大石听得此话,顿时笑了起来,摸了摸魔理沙的脑袋,这才开口道:“幼娘想岔了。为兄遣你前去,并非为与宋人争锋。此去一则可接应得你嫂嫂等人前来,二来也为护送王贤弟前去。且当初杨可世投诚之时,曾与为兄及王贤弟有约,彼等投降以后,亦不肯与宋军争锋。”
  魔理沙闻听此语,心下更是着急,追问道:“即是如此,王郎此去何为?”
  耶律大石笑了笑,开口道:“天数五十,遁去其一,然后乃化。王贤弟曾于为兄有言,谋士定策之时,亦不肯将事做绝,必留下一条后路,以窥天意。此正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之谓也。为兄此次已有七八成把握,宋人此策实乃王贤弟所献。故此若得王贤弟前去,倘能再引动得其出手,说不得便有破解之策。”
  坐回座位,耶律大石继续开口道:“此次前去,若是宋人已经抢先一步占据得析津府,你等则尽力接应众人归来。若是不能,径回亦可。”
  魔理沙便开口道:“若是如此,嫂嫂等人又当如何?”
  耶律大石低头良久,这才开口道:“若果如此,便是天意!天意难违!却断不能因此事将你二人再陷将入去!”
  魔理沙可是见过乱兵的,自知惨状如何。听得耶律大石此言,虽勉强点了点头,心下却做了决定,若果如此,自当命人护送王郎返回,自己领人前去抢出嫂嫂。
  少顷之后,耶律大石又开口道:“若是宋人已至,双方犹在激战,你且不妨于外围游走一二,逗留些许时日。却不可深入战阵。如此王贤弟为幼娘安危,必定出手献策,以退宋人。切记以保全自身为上,万不可弄险。”
  不待魔理沙回应,耶律大石继续开口道:“若是宋人尚且未至,你当先去宫中将禀报此事,使得朝廷早做准备。萧后英明,为兄已经修得书信一封在此,你可持之前去求见萧后。若能请得萧后出面,下令城中富豪权贵等人献出家中护卫青壮为守,如此亦可得一二千人,凭之自可支吾得数时。此事既了,你自可携家人驻于城门之处,待到宋人来攻,王贤弟见得幼娘同自己皆困于城中,亦不得不出手。若果事不可为,亦不可死战,当早早由城门出逃为上。”
  魔理沙点头应下,复开口道:“只不知宋人多少人马前来偷袭?”
  耶律大石开口道:“如今郭药师领着六千余人叛逃,袭据得涿州,再有宋人大队来援助,想来宋人必不下万人。虽说如此,彼等轻入我国腹地,自当沿途留下将士为策应。且宋人缺马,若欲收奇袭之效,则只能弃步兵不用,但轻骑前去。以此计来,偷袭析津府之宋人大军,当在五千上下。”
  即然如此,魔理沙心中也有了底。若宋人只得五千兵马,其中大多又在攻城,自己若要逃走,宋人又能分出几多兵马拦截?即便事急之时,自己犹有把握安全护送得王郎出逃。
  耶律大石又开口道:“至于为兄,明后日便当亲提大军北上,寻隙破得萧干。若天意佑辽,此事万幸能成,为兄自当北上接应你等。即便破不得萧干,为兄亦会陆续派遣小队人马前来接应,你等只要逃得出析津府,便可沿途收纳兵马,安全返回。”
  魔理沙点头记下。
  耶律大石又是一番细细嘱托,吩咐幼娘以保全自己同王贤弟为上,万不可弄险,若果析津府不能保全,自当早早撤回。
  魔理沙点头应下,从耶律大石手中取过书信,便告辞了出来。
  若说到王叶长于算计人心,善能使计;则耶律大石长于算计人情,善于用人。
  就此事来说,派得王叶偕同魔理沙前去,实在是妙绝。若果事情尚且未到绝境,析津府尚且能保存,则王叶为了魔理沙安危,必定会出手保全析津府。若是事情已到绝境,析津府陷落无疑,魔理沙为了自己的情郎安危,亦必不肯让王贤弟犯险,自会早早护送其返回。


第182章 交战
  事不宜迟,到得第二日一早,王叶领着杨可世同其麾下三百精锐,会同了魔理沙后,便启程北上,偷偷往析津府而去。
  依照此时的驿道分布,由新城而至析津府,自然是先北上出了白羊关,然后取道范阳、涿州,经由良乡,宛平而至析津府。如此一路都是宽阔的驿道,来往只需三日之功。
  前面便已经说过,燕地多山多河。若不经由驿道,便只能翻山越河,如此肯定要拖延许多时日。
  如今范阳、涿州已为萧干、郭药师两军分别占据,王叶等人自不能前往。出得白羊关后,再前行一日,尚且未到范阳之前,王叶等人便抄山路右拐,过得李河之后,顺着李河、玉河两河交夹之地前往固安。到得固安,便可重回驿道,接下来的路途便轻松了。
  唯有李河、玉河交夹之地,全为丘陵,甚是难行。
  且如今正逢盛夏,时不时便有雷雨大风。若是行于驿道尚且好说,山路一经风雨,更是泥泞难行。
  白羊关至固安,经由驿道不过八十余里,平日里策马也就一两个时辰的功夫。如今这一绕路下来,路程增加了一倍余不说,再加上道路泥泞难行,饶是众人再如何的发力,也足足花了五天功夫。
  这也是耶律大石不敢领五万大军绕过范阳前去救援析津府的原因。
  大军若敢如此行军,那真是自己找死。一则人数太多,动静太大,容易为对方探马所察觉,二来颇耗时日,同样增加了暴露的风险。
  大军一旦为萧干所察觉,到时候萧干只需于白羊关同固安两头一堵,便能将耶律大石大军困于泥泞之地。到时候耶律大石进退不得,便只有闭目等死。
  更何况大军出发,必然携带大量粮食、辎重。此等重物,全靠大车拖行,又如何能狭窄的泥泞之地行进?
  好在王叶只领三百余人,亦无需携带太多粮草。
  却说待到王叶、魔理沙领兵既去,耶律大石便命人将宋使请来。
  宋使拜见耶律大石之后,便开口催促道:“大人经昨夜一番思量,只不知已有决断否?”
  萧干老贼早有自立之意,正要借宋人之刀而覆灭辽国,以便自己登基为帝。宋人偷袭析津府之事,萧干只有相助之理,必不肯阻拦。故此析津府唯一的希望,便是耶律大石领兵前去救援。如此事情紧急,耶律大石又如何肯拖延?
  当下耶律大石便顺势开口道:“本官既然投得宋国,自当遵宣帅号令而行。如今宣帅既然令下,虽则大军未曾完备,却也顾不得许多了。本官便令赫鲁领五千精锐克日出发,再下令大军为备,明日便当自领大军为继。只不知贵使欲要相跟着前去,亦或早早回报?”
  宋使便开口道:“难得大人忠心为国。此事,下官自当如实禀于宣帅。只下官此次前来,想必宣帅正翘首以盼,自当早日回营复命。”
  耶律大石点头应下。
  宋使继续开口道:“只不知王大人可曾回得营来?下官尚且有事求见!”
  原本耶律大石已经答应今日一早替宋使引见王叶,实在事宋人偷袭析津府之事太过紧急,耶律大石忙着同众人商量了一宿,便将这事忘了个干干净净。
  如今王贤弟既然已经北上,自己又去哪里找其回来同宋使见面?耶律大石只得开口忽悠道:“今早王大人已经回营,复听得此事,便马不停蹄地领着亲卫北上,前去查看敌情,以求破敌之策。眼下实不在军中。”
  宋使听得此语,也是无可奈何。耶律大石已经答应领兵北上,自己自当速速将此事回禀。事关重大,又岂敢继续于此地逗留。
  大军正要出发,耶律大石事物繁忙,宋使也不敢过多打扰,只得告辞而去。
  只宋使径去,未曾面聆王叶吩咐,便引得后面宋人偷袭析津府功败垂成。此事容后再表。
  却说郭药师领着锦州大营叛逃后,便占据得涿州,又释放了王猛,使之转告萧干,只言如今耶律大石势大,已可于萧干大军匹敌,又言自己已经同耶律大石结盟,互为呼应。
  听得此讯,萧干一时之间也是犹豫不决。
  若是挥军北上攻打涿州,又恐短日之内无法攻下。一旦果如郭药师所言,耶律大石军力已经足与自己匹敌。到时候耶律大石领兵北上,而自己前有涿州城为阻,后有劲敌窥伺,实在为败亡之道。
  若是舍弃涿州,南下进攻耶律大石,既怕郭药师乘机投了宋国,又恐因郭药师背叛而未得惩罚,手下其他将领也会有样学样。
  如今之计,便是先探明耶律大石军力为上。
  当下萧干便顿兵于涿州附近的范阳,以防郭药师逃宋,又遣哨探急速南下,前去查明耶律大石大军虚实。
  这才过得两日,便有哨探急匆匆的传回消息。耶律大石如今已经亲领大军北上。果如郭药师所言,其人数当不下五万,且人人战马、盔甲、兵器、弓箭俱全,实为精锐。
  萧干闻听得此讯,顿时便是大吃一惊。二贼果然勾结在了一起!
  如今一方据坚城,一方统雄兵,萧干又岂敢让二人汇合。
  原本自己驻扎范阳,便是为了防止郭药师弃城投宋,若是二人靠得近来,便成了郭药师驻扎涿州,防止自己兵败北逃了。
  以兵法而言,若是以一敌二,自当将双方远远隔开,分而击之。
  于是萧干听得此讯,也顾不上郭药师了,早日南下堵住耶律大石,使之远离涿州才是王道。
  此次王猛犯下大错,已被判罚戴罪立功,萧干便以王猛领得五千兵马为前锋,克日南下。自己聚拢兵将,继后而来。
  如此一方为辽国宫帐军的宿将,火急火燎的领兵北上,一方为萧干麾下猛士,急急忙忙的领兵南下。一方曾降金人,正要一战而雪此耻。一方犯下大错,正要杀敌立下功劳。
  这才过得一日,两军前逢便已会面,双方接连交战数场,各有胜负。
  但凡前锋接哨战,若果不能击溃对手,以沮对方士气,再行交手便已经无意义,杀伤再多也影响不了大局。
  双方皆是沙场宿将,自明此理,便不约而同的顿兵扎寨,相互对峙。再等待后面大军前来,以求一决胜负。


第183章 相持
  每场战争都是一场豪赌。
  参赌的双方总是想着自己投下赌注,便能十倍、百倍的回本。死伤几百人,便能杀伤对方几千上万人。
  譬如说后世的彩票,也有两块钱赢得千万的机会,这才吸引得众人前赴后继。
  若果下两块只赔两块,众人很快便会意兴索然。
  战阵同样如此,王猛同赫鲁甫一交手,这便发觉双方势力旗鼓相当,杀伤多少人,自己也得赔上多少人。
  如此一比一的交换战自然没人愿意继续打,交战得一炷香功夫,见得无法取胜,双方皆鸣金收兵。各择了有利地势扎下营来,等待审身后大军来援,时候好一把定胜负。
  过得一日,耶律大石大军已至,紧接着萧干也亲领大军到达。
  眼瞅着着对面铺天盖地的军旗,萧干喟然长叹,何以世事弄人至此。
  月余之前,自己亲领大军四万南下,耶律大石亦只得五千余人。面对自己虎视眈眈的大军,耶律大石只能战战兢兢地龟缩在白沟河南岸,依仗白沟河及宋人为庇护。
  这才一个月时日,郭药师叛逃而去,自己麾下只剩下三万大军,且多为疲兵。反观对面耶律大石,早已不是当初战战兢兢的惨状。单就对方军中认旗看来,兵力已经不下五万之数。又是战马彪悍,盔甲锃亮,长枪如林,弓弩环伺,竟然是清一色的宋军装备。
  见状萧干心下更是忧心不已。
  要知道宋国富庶,其装备器械一向为天下之首。唯有宋人缺马,缺乏骑兵,这才只能被动挨打。
  如今宋人的装备同辽人的骑兵结合在一起,其实力又岂容小觑?
  王猛领着前锋已经是奚兵精锐之中的精锐,竟然也只能堪堪同对方战成平手。
  正如前文所言,每场战争都是一场豪赌。
  久经沙场的老赌徒们永远不会一开场就下重注,总是再三试探,待到有了十足把握,这才肯下重注。
  如今见得耶律大石兵盛,只不知其势力如何?萧干便将大营扎成一字长蛇阵,但以王猛为蛇头,据营寨为守,不肯野战,欲要引得耶律大石前来攻营。
  一则借营寨之力消耗对方兵力,二来也为试探对方虚实一番,以定后续对策。
  岂料得萧干这一手却堪堪打在了耶律大石的软肋之上。
  就耶律大石而言,兵力、装备自是远远胜过萧干无疑,唯有大军未曾整顿完毕,将士之间尚且未曾磨合完成,即便有十成的力道,也只能使出五六分来。虽则如此,若果双方不管不顾便将大军压上,胜负犹有五五之数。
  君不见赌场之上,多少新人靠赌手气,一把定输赢,开场便将筹码全数压上。如此倒是乱拳打死了许多老师傅。
  如今萧干将大军摆成一字长蛇阵,大军龟缩不出,只以蛇头为试探,这一手可把耶律大石坑苦了。
  一字长蛇阵也并非无策可破,若按破阵之法,自是将大军拆分为三份,各使猛将为领,同时攻击首、中、尾三处营寨,使之不能相顾。
  然则分兵之事,实乃兵家大忌,稍不留神便会被对手各个击破,对将领、对士卒素质皆有很高的要求。
  但凡分兵之道,首在配合,大家进退有序,攻则同时攻,退则同时退。若其中一军有所差错,旁边两军犹自能救援。
  如今耶律大石大军未曾整顿完毕,进退之间的配合实在差强人意,又岂敢分兵?
  既然不敢分兵,耶律大石便只能盯着蛇首猛攻。然则接敌面积就那么一点,饶是耶律大石兵马再多,空有兵力却无法展开来。
  耶律大石大军来袭,王猛正要带罪立功,自是拼死抵抗,倒也能勉强保住营寨不失。
  萧干不知耶律大石虚实,到也未敢将长蛇阵发动,使后军卷将上来。只于中军大营调度,待到王猛麾下士卒已疲,便撤将下去,换上生力军来。
  却说郭药师自从袭占得涿州之后,犹自满腹忧愁,担心萧干抛下耶律大石不管,只领着大军回头攻打。
  自己麾下这群兵痞什么德行郭药师清楚的很,若是打顺风仗,自己势强,对方势弱,那自是没得说,一个个有如下山猛虎。一旦碰到硬仗、苦仗,支吾得两三日尚且不能取胜,军心说不得会溃散,底下的将领、士卒们便会起了别样心思,图谋用自己的脑袋来求得活命。
  这也是郭药师自己种下的恶果,怨不得别人。
  有道是上梁不正下梁歪,当初郭药师就是靠这一手谋夺得常胜军主帅之位,底下将领自会有样学样。
  如今探听得萧干大军南下,郭药师不由得略略为喜,却也不敢完全放下心来,便暗中派出亲信前往查探。
  萧干老贼早有领宋人大军血洗析津府之意,若得知自己引得宋人偷袭析津府,按理来说只会顿兵旁观,玉成此事。
  奈何世易时移,萧严一死,萧干便彻彻底底的绝了后,得了皇位也无人可以传后,也不知道如今老贼称帝之心尚在否?
  再加之萧干老贼对自己久有杀心,此事关乎自己性命,郭药师又岂敢低估?若是萧干老贼对自己杀心犹盛,得知自己欲领宋人偷袭析津府,便不能长远据城而守,则老贼只需引军稍稍退去,便可张下天罗地网等待自己前去相投。
  也正是因为如此,当初占据得析津府,面对着萧干大军的虎视眈眈,常胜军军心浮动,郭药师也不敢将勾引宋人偷袭析津府之事传谕士卒,只有甄五臣等心腹大将知晓。
  如今有得亲卫来报,只言萧干老贼同耶律大石两军已经交锋。
  刀兵既交,不分出胜负很难罢手,即便一方肯撤兵,另外一方也必咬着不放。眼见着萧干已经切切实实为耶律大石所拖住,郭药师着才稍稍放下心来,命人前去宋人处传讯之余,这才将此事详详细细的告知将士,至于当初同耶律大石定下的相互救援协议,老早就给郭药师抛到脑后去了。
  常胜军士卒见得萧干已去,原本便已经放下心来,复听得郭药师此语,心下更是大喜。南京道诸州靠近宋国,便已经比辽国其他州县富庶许多,更别说南京道的首府析津府了,那里可是王公贵族,富绅豪商的聚居之地。


第184章 事起(一)
  当初郭药师于常胜军中上位,靠得便是萧干之力。背叛得耶律大石之后,郭药师又在萧干麾下听令半载。
  有得这半载时日,加之又深知郭药师反复无常的本性,萧干又岂会不先设下后手?常胜军今日率军来降,萧干今夜便派人前来,于各营之中收买奸细。
  萧干来这一手,郭药师也不是省油得灯,早早便已经获悉了此事,甚至或多或少调查出了一份细作名单。
  虽则如此,郭药师却也不敢动手将细作清除。一则当初要在萧干麾下混日子,只有让萧干认为自己完全为其掌握,老贼这才会放手使用自己。二则这些细作自己无论如何是清理不干净的,清理了这一批,萧干犹自会收买另外一批。与其如此,倒不如尽量将细作名单掌握自己手中,引而不发方为上策。
  也正因为深知自己麾下必有萧干耳目,郭药师叛出萧干麾下,袭据涿州之时,除甄五臣一人外,尚且未敢告知其余将士引宋人偷袭析津府之事。
  甚至占据涿州后,麾下将士眼见着即将以寡击众,同四军大王火拼,如此军心大乱之时,郭药师亦未不敢讲此事宣扬,只于心腹将领之中秘密商议,再使这些心腹出面安抚军心。
  直待到萧干大军同耶律大石已经交上手来,郭药师心知时机已到,这才将此事告知底层将士。
  果如郭药师所料,当晚便有数名士卒失踪,明显便是逃往萧干出报讯。
  却说萧干只以王猛为蛇头抵挡耶律大石大军,数日间便已经洞悉得耶律大石弱点。
  这一日萧干正欲大会诸将,定下破耶律大石的妙策。此时便有亲卫来报,有细作自郭药师处逃回,奉上密信一封,声称有紧急军情。
  萧干一目十行的看过密信,顿时一口老血狂喷而出,整个人萎缩在座位上。
  前面自己欲要借刀杀人,借宋人之手除去天赐帝,方才好自立为帝。故此便用尽心机,先是忽悠得耶律大石孤身南下,将析津府南面里辽军抽调一空,让出前往析津府的路来。
  谁料得宋人十万精锐竟然被耶律大石二千残卒所破?
  见得此状,自己欲要除掉耶律大石,复引得宋人北上,遂派遣义子同郭药师领大军南下。
  谁料得郭药师无能,引得义子为宋人所杀。
  自己既然绝了后,称帝的心思便淡了许多,只想着杀了郭药师、耶律大石等人报仇,如今你又和我说欲要引宋人偷袭析津府?
  这TMD到底算什么回事?早知道自己又如何肯领兵南下?死了唯一的义子,叛了麾下大将郭药师,如今竟然一切又回到了原点?
  见得四军大王见信吐血,旁边亲卫自是大乱。此事既然因为书信而起,传信之人自是责无旁贷。亲卫们一面围拢过来,抢救大王,一面命人速请军中大夫,且派人前去擒拿传信之人。
  却说萧干吐出一口老血之后,心下反而清醒了很多,见状便喝止了亲卫,复低头细细思索起来。
  良久之后,萧干猛然抬起头来,心中大喜。既然宋人欲要偷袭析津府,虽说义子已死,自己又何方称一回帝?哪怕做得一日皇帝也好!且郭药师此贼既然自己找死,又拖累得耶律大石至此,便怪不得自己了,正当一锅烩之,以报义子之仇。
  只世事又是何等的无常。最初自己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