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宋末玩三国-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得此话,王叶都有拿头撞墙的冲动,宋国官场上都是猪脑子么?便又耐心解释道:“若是复燕事成,大人自是立下大功,宣帅又岂肯再追究此事?若是复燕事败,宣帅亦需找替罪羊。谁可替罪?老种而已!即便明知此事并非老种所为,宣帅也会相帮着推到老种身上!”
和诜这下完全明白了,赶紧朝着王叶行了一礼,开口道:“先生妙策,实救下官于水火!所谓大恩不言谢,且待下官日后结草衔环。”
王叶摆了摆手,开口道:“你我二人之间,又何须多礼。大人当克日拟定文书,向宣帅检举此事方为上策。”
和诜便开口道:“是极!是极!“当下便命人奉上文房四宝,须臾之间,一篇颠倒黑白的文书便做了出来。
唯有可怜的老种,还不知道自己被这二人给黑到家了。
第47章 种师道似是有诈!
当日晚上,种师道同和诜相互弹劾的文书便先后到了童贯文案之上。
种师道自然是弹劾和诜流言夏国入侵之事,导致军心大沮。且请命克日北上。
而和诜的文书之中则完全是另外一个说法,弹劾种师道派人阴伺自己左右,窃听得夏国入侵之事,再广为传播。欲要先沮军心,再复卖阵,坏宣帅复燕之计,期早日回乡救援。
二人狗咬狗,一时之间也分不清谁对誰錯,也难说如何处置。且如今正是用兵之时,前线的主帅竟然同监军开始内讧,兹事体大,一个处理不好便会影响自己的复燕大计。
当下童贯便吩咐亲卫请来了赵良嗣商议。
赵良嗣接过两份文书细细看过,放于一旁,然后开口道:“宣帅,依下官意思,此事眼下尚未到处置之时。如今张宪已死,大军即将北上,正是用兵之时。二人一为主帅,一为监军,均是举足轻重的人物。若是宣帅偏袒得和诜,只怕西军士气受沮,争战之时不肯出力。若是宣帅偏袒得种师道,又恐监军威信受损,如此又何以制衡种师道?万一用兵之时老种不肯出力乃至于抗命,只怕和诜亦无力制之。”
童贯便开口道:“处置之事,自当拖到战后,此事本官亦理会得。然则谁是谁非,倒不如今日便弄明白,如此本官心中方能有数。“
赵良嗣便重又拿起两封弹章,细细看了一会儿,然后开口道:”种师道似是有诈。和诜当是可信。“
童贯便开口道:”仲亮何以知之?“
赵良嗣便开口道:”下官之所断者,人心而已!种师道反对宣帅北伐之事,已是人尽皆知。彼几次三番欲沮宣帅复燕,何以今日遂请命克日北上?此其一也。”
也不等童贯开口,赵良嗣又继续开口道:“如今夏国入侵之事已经传开,边地空虚,敌军肆虐,谁人不担心父母亲人?若种师道请命回援,方合物情!如今反而请命北上伐燕,着实可疑。此其二也。”
人情当然是这样。可惜种师道行了拖延之计,派人去探听夏国入侵详情,故此欲要与辽人速战速决。然则此事又不可能告知宣帅,否则必惹得童贯大怒。夏国到底有没有入侵,你不会派人来问,非得自己派人去探听?老子的话你都信不过?也正因为如此,便导致了赵良嗣的误判。
“至于说到和诜传播流言。和诜又非西人,夏国入侵与和诜何干?宣之于口无益,藏之于怀无害。且一旦流言既出,军心动荡,宣帅必会追究此事,所谓损人害己,和诜又何苦费此心机?此其三也。”
“和诜沉沦下僚已久,如今天赐良机,一朝得以附宣帅之骥尾,一旦复燕事成,彼亦能加官进爵。又岂肯传此流言,坏宣帅复燕之事?此其四也。“
在王叶的有心算计下,和诜的确没有故意传播此事,只是无意中传播了此事而已。
童贯点了点头,开口道:“有理。种师道似有可疑。只是说到种师道故意流言欲沮军心,只怕未必。此事与种师道亦无益。“
一件事情,两人各有说法,必然是非此即彼。既然前面误判了种师道之事,接下来的事情便是水到渠成。
于是赵良嗣便开口道:”非也!种师道流言夏国入侵之事,并非为沮大军军心,但为沮前锋营军心而已。“
童贯便开口道:”仲亮此话又是何意?”
赵良嗣便开口道:“前锋营兵马虽出自辛兴宗麾下,到底是西军一脉。凭借种师道在西军之中的声望,在前锋营中安插几个细作不难。故此,要从和诜身边探听得夏国入侵之事轻而易举。”
这个倒是真的,童贯自己就在手下大将身边安插有细作。闻言童贯便点了点头,示意让赵良嗣继续。
赵良嗣笑了笑,开口道:“种师道身边当有能人,此乃以进为退之计。
老种闻听得夏国入侵,欲要率军回援,又担心宣帅不肯,故行此计。如今耶律大石已降,新城兵马亦已十九八九暗中投靠于我。倘若大军气势如虹,大举北上,若是再击败萧干,反倒并非种师道所愿。
辽地广阔,即便击败萧干,若要扫清残敌,亦需数月之功。老种急着回乡,又如何等得?
如此便唯有反其道而行之,先沮前锋营军心。待到同萧干两军相争之时,倘若前锋营失利,种师道便可借机败退。大军一朝失利,又如何整军再战?朝廷必下令宣帅班师,种师道亦得以紧急回师救援永兴军路。
且前锋营失利,死伤者必为杨可世的麾下,于种师道无损。既可以乘机削弱异己,又能借机撤军,老种这算盘,打的还是真好!”
童贯闻言大恨:”欲为私利而坏国事,老种可恶!“
赵良嗣又接着开口道:”此乃下官之推测,也当不得真。宣帅欲知真相,却也简单。只需派人前去军营之中,将种师道及和诜之亲卫,各自提拿数人,稍稍拷问便知。”
童贯闻言便要命人前去提人。
赵良嗣赶紧开口阻止道:“宣帅,此事眼下亦不可行!不管二人谁真谁假,一旦闻得身边亲卫被宣帅所拿,只怕伪者必有狗急跳墙之意。”
童贯便开口道:“话虽如此,万一种师道果真诈败卖阵,又当如何?”
赵良嗣便开口道:“此亦无妨!可传密令与和诜。使其危急之时可以接管大军,钳制种师道即可。”
童贯便开口道:“密令倒是早便与了和诜。但担心种师道威望过甚,即便前锋营士卒亦不肯对其下手,而和诜又力薄不能制。“
赵良嗣便开口道:”此事倒也甚易!宣帅可调拨一百名心腹与和诜,名为护卫。待到事急之时,凭之当可拿下种师道。“
童贯便开口道:”眼下也唯有如此了!“
赵良嗣便接着提醒道:”只是宣帅既有赏赐于和诜,亦必有赏赐于种师道方可。一旦有厚此薄彼之意,种师道必起戒心。“
童贯点了点头,开口道:”说的有理!“当下便命人前往宋军军营,给种师道赏赐了大量钱财,好言劝慰,只说如今当以和为贵,齐力伐辽,且静待数日,大军定当北上。
至于和诜那边,童贯便给了其一百名护卫,且有密信。但言倘若发觉种师道有卖阵之意,可率此护卫,凭密令擒拿。
种师道自是心中大喜,只要宣帅听劝,早日北上决战,尚有胜算。
和诜也是心中大喜,宣帅果然没有追究此事,逃得一命之余,且宣帅果真更加倚重自己。
第48章 宋人意欲杀降?
这边厢种师道同和诜猛打口水仗,那边厢王叶却已经悄悄地回到了新城。
新城之中,耶律大石早已等候在此。当下二人一相见,王叶便开口道:“大人大喜!宋人如今皆已入套,童贯已将大人投诚之事上奏宋国朝廷。如此,便到了该咱们取之的时候。正可以发动后手。”
耶律大石闻言大笑,装了这么久的孙子,终于可以出一口气了。
两日之后的半夜,七八骑辽军急匆匆的从白羊关而过,直往新城而来。
白羊关明面上仍由耶律大石把守,实际上守卫早已全数换成了宋军。宣帅军令,白羊关下,许入不许出,由南而北,一概拦截。由北而南,放任不管。此便是当初马扩之计,防得便是耶律大石派人前往蓟州报讯于萧干。
如今这些辽军从北而南,把守的宋军自是不管。
半个时辰的功夫,这些辽军便出现在了新城之下。距新城城门里许开外,这些辽军便纷纷放缓了马速,以示并无敌意。众人任由马匹慢慢前行,不多时便来到城下,便有辽军朝城上开喊话道:“四军大王军令到!速开城门!”
城中士卒十之八九已经暗中投靠了宋国,且听得耶律大石也降,平日里自是不惧。如今猛然听得萧干遣人前来,做贼心虚之下,又如何敢放人进来?
按照规矩验看了对方印信之后,守城士卒们私下商议了一番,便借口印信模糊,难辨真假。且时已深夜,不辨来人,难分真伪。故此不肯开门,请众人明日里再进城。
城下来人自是大怒,便开口喝骂道:“大石林牙欲抗军令耶?”
一听得来人提及耶律大石,城上守卒心中反而有主意了。反正耶律大石也投降了,天塌下来自有高个子顶着。又是一番商议,便开口道:“将军休急,待小人禀报林牙之后,再做定夺。”
城下来人闻听此言之后,倒是也不心急,但驻马等候。
守城士卒自己做不了主,自然得找能做主的人。当下一级一级的禀报上来,很快就到了耶律大石处。同时由于守军大多已经被童贯所收买,此消息自然也同时到了驻扎新城的宋国文官耳里。
当下宋辽二位大人联袂便往城墙而来。王叶心中早就知道了怎么回事,但跟在耶律大石身后看戏。
耶律大石到得城上,旁边自有亲卫举起盾牌遮住,耶律大石于盾牌后开口问道:“未知城下何人?”
城下众人便将火把集中照耀一处,一位年轻将领越众而出,随意地拱了拱手,嚣张地开口道:“大石林牙,久违了!”
听得此声,耶律大石便命亲卫撤去盾牌,举目往城下看来。待到看清来人,便开口道:“原来是萧将军,久违了!”
同时一边挥手命人打开城门,一边转头对着宋官解释道:“此人乃萧干义子萧严,此来必有因由。大人休要暴露身份,也休要开口,但装作麾下文官跟着本官便是。”
这宋国官儿眼见着萧干遣人前来,心中自是胆怯。原本以为耶律大石已降,此次前来自当全无风险,却没想到碰上了今日这一出。
这种事情倘若自己不知道,自然与自己一丝干系也无。如今既然掺和了进来,便抽身不得了。
眼下耶律大石将降未降,正是容易反复之时,岂可放心其同萧干来人单独相处?万一来人凭三寸不烂之舌,说动耶律大石反悔,且不说自己如何同宣帅交代,便是自己小命,保于不保亦在两可之间。
如此自当留在耶律大石旁边察看情形,既为监督,若有不妥之处,也好出手挽回。于是宋国官儿不得不硬着头皮跟在后面,心中却早已将方才前来报讯之人的祖宗十八代问候了一遍。
须臾之后,城门大开,城外众辽军便一拥而入。
众人重又见礼已毕,萧严众人便簇拥着耶律大石往城内而去。在没事人眼里,这自然是簇拥,在有心人眼里,这架势怎么看怎么像挟持。
宋国官儿看在眼里,心中又是一惊。来人似乎颇为戒备,莫非耶律大石投诚之事东窗事发了?
旁边的新城士卒眼看着这一幕,顿时也是吓得面如土色。萧干乃是能止小儿夜啼的人物,其暴虐之名,辽国无人不知。若果投诚之事被萧干发觉,只怕自己众人想死都难。
当下便有不少心虚的士卒偷偷溜走。前去营房之中,唤醒同犯,大家一起商量对策。
于是很快,萧干遣人前来的消息便传遍了新城。多少士卒、多少将领梦中惊醒,不敢复睡。
却说萧严簇拥着耶律大石往县衙而来。到得大厅,也不待耶律大石谦让,萧严便自顾自地在主位坐下。耶律大石也只能在旁边捡了一个位子坐下,宋国官儿、王叶等人,自是站在耶律大石身后。
落座之火,萧严便从怀中掏出一纸文书,朝着耶律大石开口道:“四军大王军令。命本将于众人前宣读。林牙,速速击鼓聚将!”
耶律大石似乎不敢违命,依言命亲卫前去。很快,县衙门口的大鼓便嘭嘭嘭的响起。
城内众人闻听的鼓响,又是一阵心惊肉跳,却也不得不硬着头皮前来。
半柱香功夫,县衙大堂便被挤了个满满当当。堂下众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纷纷开始交头接耳,低头密谈。
待到众将来齐,萧严便站了起来,朝着耶律大石开口道:“四军大王闻听得宋人有招揽林牙之意,特命本将送上大礼。以为林牙归宋之贺!”
此言一出,堂下众将面无人色!果然是东窗事发了!
耶律大石身边的宋国官儿也是两腿发软,明明招降就要成了,可千万不要功亏一篑,更不要弄丢了自己的小命。王叶心里倒是直发笑,也不知道耶律大石哪里找来的人手,这演技还当真不错。
耶律大石仍强自镇定,勉强开口道:“萧将军说笑了。本官身为大辽宗室,又岂肯屈身事宋?”
萧严也不废话,挥了挥手,开口道:“左右,速将礼物呈上!”
跟随萧严而来的从人之中便走出来一人,来到耶律大石跟前,开口道:“林牙,可还认得末将?”
耶律大石借着烛光定睛细看,猛然一惊,开口道:“耶律述?你既已降金,何以今日复在此处?”
耶律述闻言便嚎啕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开口道:“林牙,末将的三万部卒已经悉数为金人所杀,就连末将,也是九死一生方才逃得一命!悔不该当初未听林牙之言,贸然降金!”
耶律大石又开口问道:“金人当初也曾高官厚禄招揽于你。何以今日便到了如此地步?”
耶律述继续嚎啕大哭,一边开口道:“金人招揽末将是假,欲杀辽军是真。末将今日率军投诚,金人明日设伏杀降。只可怜末将那三万麾下,被全数诱入了黑风峪中,又被金人截断了出路,活活坑杀于此。末将靠得亲卫死命护卫,方才逃得一条生路。”
杀降?堂下众将脸色开始发白。打仗嘛,打的过就打,打不过就降,这也不失为一条出路。如今金人竟然杀降?
耶律大石喉咙动了动,转身对着萧严勉强开口道:“萧将军此礼何意?”
萧严将手中的文书丢给了耶律大石,开口道:“此乃四军大王遣人从金人处窃来的宋金密约,林牙自可一观。宋金约定,双方均不得招降纳叛,所招抚之辽人,事后当悉数除之。”
耶律大石接过文书,草草看过,当下脸色大变。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宋人意欲杀降?怪不得这宋国官儿前面高官厚禄的诱惑自己,原来根本就没打算兑现。
原本萧干遣人前来,堂下众人已经被吓的心惊胆战。陡然听得宋国也意欲杀降,众人更是心惊。所谓狗急跳墙,受惊吓到了极处,自然转为怒火。当下堂下众人便一齐朝宋国官儿恨恨的瞪了过来。若不是顾忌萧严在场,只怕活撕了这货的心思都有。
宋国官儿见到如此情形,吓的站都站不稳了,也顾不上耶律大石前面的叮嘱,赶紧凑到耶律大石耳边,低声开口道:“此乃谣言!林牙休要相信。下官以性命作保,宣帅绝无杀降之意。眼下既已事发,当效班固故事,速杀此人以定军心。”
耶律大石闻言,似有意动。
王叶在一旁看着,心里实在是佩服的紧,耶律大石这演技,简直是七情上面。这要是放到后世,拿个小金人不费吹灰之力。看来自己还得好好揣摩一下演技。
见此情形,萧严便朝着耶律大石开口道:“林牙可是打算灭口?若果如此,便请动手!四军大王说了,倘若明晚本将回不了军营,便亲提大军南下。新城之内,鸡犬不留!”
耶律大石闻言,便朝宋国官儿暗暗的摇了摇头,又笑着同萧严开口道:“萧将军说笑了,且不说本官绝无降宋之意,即便有降宋之意,也不敢动将军分毫。”
堂下众人心中明镜似的,这宋国官儿八成是给大石林牙出馊主意,欲要林牙仿效班超故事,杀了这萧严,断了自己众人后路,如此便只能跟着宋国一条死路走到底。唯一的后路差点被断了,众人眼睛喷出火来,想着待到这萧严一离开,大伙儿便一起弄死这宋国官儿出气。
就在此时,萧严却站起身来,拍了拍身上的灰尘,开口道:“本将言尽于此!何处何从,林牙好自为之!”
说完此话,萧严便领着从人大踏步的走了出去。到了县衙外便翻身上马,马蹄声渐渐远去。
县衙内,耶律大石便朝王叶使了个眼色。
王叶会意,赶紧来到宋国官儿跟前,开口道:“大人方才也听了这萧严所说。还请大人速速给白羊关守军下令,放其北去。”
宋国官儿迟疑了一下,扔出来一面小令牌。
王叶接过,赶紧命人抄近路去白羊关传令。
却说这萧严众人出了白羊关,唤作耶律述之人便从马背上取下一个包袱,抛给了众人,开口道:“诸位当真好本事。大人很是满意。当赏!”
萧严众人一扫方才的威武桀骜,低声下气的谢过赏赐。
耶律述便又开口道:“半年之内,不许南下新城,否则必杀之。”
萧严等人点头哈腰的开口道:“大人放心,小人等有了这笔财物,自当在析津府内逍遥,又有谁肯南下?”
耶律述哈哈大笑,撇下众人,纵马便往析津府而去。到了第二日,便悄悄地回到了耶律大石府中。
第49章 当乘机尽收人心
新城县衙大堂之内。
待到萧严人马去后,堂下诸将便急忙开口问道:“敢问林牙,宋金密约杀降之事果真?”
耶律大石将手中的文书扔了过去,叹了口气,装出颓废的样子开口道:“本官宁愿其为谣言,奈何有密约为证。”
众人接过文书,诸人之中能识字的便一窝蜂的围拢了过来,一个个伸长脖子观看。但见文书上共有几条:“一、辽国四京之地,上京、东京、西京、中京归金国所有,由金国攻打。南京之地归宋国所有,由宋国攻打。两国均不得越界。二、灭辽后,宋国进贡辽国之岁币,转交于金国。两国结为兄弟之邦,永不攻伐。三、宋金双方各不得招降纳叛。倘有招降之人,事后亦需处死。”
要问这密约哪里来的?自然是王叶的功劳。这密约在宋国金国都是高度机密,架不住王叶乃后世人,当初混论坛的时候也曾经见过原本。便将密约照数搬来,又将第三条悄悄改动了数字,便成了如今这番模样。
白纸黑字的,有人证,有物证。何况金国攻打完辽国四京之地后,但顿兵于南京道外观望,并未挥军南下。回过头来,宋人果真大举北上,全力攻打南京。正和这密约上一模一样。
何况文书又是萧干遣人送来,那更是十二分的可信。如果说童贯领兵之道乃是“赏”和“罚”二字,则萧干领兵之道便是“信”和“暴”二字。抛开萧干残暴的一面不说,其信誉,那可是响当当的。
此事关乎自己的性命,即便有人不肯全信,也不敢拿自己的命来赌这万一。
看完密约抄本,堂下诸将便像炸了锅一样,被戏耍的愤怒填满了心头,一个个撸起袖子就往前来,准备弄死这宋国官儿出气。
这宋国文官哪里见过这场面?拔腿就往耶律大石身边跑。三两步到得跟前,也顾不上什么上国的体面了,啪嗒一声跪下,拉着耶律大石的袖子便开口道:“大人!救命啊!”
这宋国官儿留着还有用,可别真弄死了。王叶赶紧站了出来,劝阻道:“诸位且慢!”
诸将迟疑了一下,便有胆大的开口道:“不预先生事,先生但旁观即可。且待我等弄死这宋国官儿。”说完此话,又继续前行。
这群兵痞不给自己面子,王叶唯有哭笑不得,自己终于把自己给坑了。
原来计划帮着辽国三分天下之后,还得回宋国继续坑蒙拐骗。虽然如今身为耶律大石谋主,王叶却不得不保密,除了耶律大石一些心腹外,少有人知王叶在辽军的地位。
在这群兵痞眼中,王叶无非是大石林牙的好友而已,当庙里的泥菩萨供着便可。不能得罪,却也不用害怕。
那宋国官儿见着王叶开口不管用,心中更是害怕,浑身颤抖起来,但紧紧抱着耶律大石的腿,口口声声哭求救命。
见得王叶开口,心知其必有用意。耶律大石也站起来开口喝道:“住手!”
前文便已提过,耶律大石干了一辈子文官,如今才新掌兵权,威信未立。加之手下这群乌合之众又是临时东拼西起来的,除了那三百老兵外,其余将领并不怎么听耶律大石招呼。
诸将闻听得耶律大石开口,倒是迟疑了一下。其中胆大的却开口道:“大伙儿一起上,先弄死这宋国官儿出气,再向林牙请罪不迟。”这货抱着法不责众的主意,意图先干了再说。
说的有理,众人又开始往前而来。
忠于耶律大石的老兵将领见状,便纷纷拔出刀来,开口喝道:“谁敢抗令,且先问过某家手中的宝刀。”
见到对方要动刀子,这群兵痞方才住了手,却一个个犹自满脸通红,尚在发怒。
王叶便趁机站出来,指着宋国官儿开口道:“此人亦不过奉命而行,知不知晓杀降之事还是两说。杀之何益?莫如且囚之。”
宋国官儿闻听的此话,心中大喜,一个劲的点头,表示附和。
见着下面众人怒气未解,王叶又开口道:“眼下紧要之事乃商量对策。若是真的全无生路,当将此人拉出,千刀万剐以泄心头之怒。”
正在猛点头的宋国官儿听得后半句,赶紧改为摇头。千刀万剐?还不如现在就弄死我。
堂下诸将听得此话,怒气稍解。
耶律大石见状,便命亲卫将这宋国官儿押了下去,挥了挥手,便准备散了。
王叶赶紧拉住耶律大石的衣袖,低声开口道:“大人,如今人心无主,当趁机尽收人心。此乃天赐良机,万不可错过。”
如今人人皆是心惊胆战,害怕之下,自然而然的便会抱团取暖。以前拉帮结派的小团体救不了自己的命,便不得不抛诸脑后。此时若有位高权重之人站出来力挽狂澜,自能收尽人心。
反过来说,若是就此散去,这群将领回营之后,照样会抱团取暖。大家围拢一起商量对策,选出为首之人。岂不是拱手将权力让出?只怕耶律大石到时候想哭都晚了。
耶律大石也是人精,一听此言立马便反应了过来,便朝王叶投来询问的目光。
王叶不愿在众人面前露出破绽,唯有继续将李睿德推出来背锅,便压低声音开口道:“速命学生招来李睿德。”
耶律大石重又坐下,开口叹道:“降宋之事已发,复闻宋人杀降。眼下当如何是好?降宋,恐为宋人所杀。不降,又恐为萧干所害。是进亦难,退亦难!”
王叶便在一旁捧哏道:“既如此,大人何不招李大人前来商议?”
耶律大石仿佛恍然大悟一般,赶紧开口道:“速速请李大人前来。”
堂下诸将原本都准备散了,如今见到大石林牙要商讨对策,便又一个个收住脚步,竖起耳朵来。
王叶赶紧跑了出来,在后院找到了李睿德,如此这般的吩咐了一番。
李睿德心中自是大叹。这王军师搞什么搞,回回都让自己出面,自己可是军中机密文字,并非优伶。不过话又说回来,这戏演起来还是蛮爽的。
牢牢记住王叶的吩咐,李睿德便跟着王叶进了大堂。
同耶律大石以及众人见礼后,李睿德便假装询问详情。耶律大石自是以实情相告。
听完此话,李睿德便呵呵的笑了起来,开口道:“大人休要担心,此事甚易。还请大人赐下珠宝,下官前往汴梁钻营一番,务要替大人讨回一份丹书铁券。”
耶律大石狂喜不已,开口道:“好!但说这宋国皇帝,同本官也算得上点头之交。当年本官游学汴梁之时,端王尚未登基,本官也同其诗酒应酬过几回。”
又朝李睿德开口道:“本官这就备齐珍宝,你当克日起行。”
说完此话,耶律大石便作势欲要离去。
你倒是脱了一难,咱们怎么办?堂下诸将赶紧开口道:“林牙,然则末将等又当如何?”
第50章 我等自今日起效忠大石林牙
若要尽收人心,自古以来都是一个套路,逃不过这四步:“吓、挑、引、挟”。
首先得“吓”,吓的众人六神无主,方寸大乱,等到众人没了主意,放好下手。
接下来便是“挑”,挑拨、分化众人,将众人内部原有的小团体打散,重新洗牌后,分成对立的两派乃至三派,方便以后驾驭。
再接下来便是“引”。将众人往一个方向引来。你若要想活命,这个办法行不通,那个办法也行不通,唯有某某人才能救你。如此便能将众人心思引到某某人身上来。
最后自然是要“挟”。若要某某人出手救你,那你就得如何如何,该认错的便得认错,该宣誓效忠的便得宣誓效忠。
等一切都进行的差不多了,某某人再以救世主的形象出现,自然而然的便能接受众人的效忠。
前番耶律大石遣人假扮萧干手下前来,便已经让这群吃里扒外,暗中投靠宋国的兵痞们吓了不轻。接着又听闻宋国欲要杀降,投靠了宋国也小命不保。如此下来,继续投降,只怕被宋国杀降。死命硬撑,能不能顶住宋人不说,又怕萧干秋后算账,照样小命不保。进退都是死路一条,众人眼下均已是被吓得六神无主。
如今“吓”这一步已经完成。接下来便是死命的挑拨。
听闻得堂下诸将发问。王叶便站了出来作好人,对着耶律大石开口道:“大人,眼下正是诸将用命之时,还请大人施以援手。”
众人一齐朝王叶投来感激的目光。
耶律大石迟疑了一下,便转头看向李睿德。
李睿德如今装B装的正上瘾,完全入了戏,见着耶律大石询问,便开口道:“大人,求取这丹书铁券,所费颇大。堂下人数颇多,只怕大人财力难支。”
耶律大石便开口道:“所费几何?”
李睿德装作想了想,开口道:“既要打通宋国六杰(贼)的关节,又得让宋人皇帝满意。只怕没个五万两银子不行。”
五万两,刚好一个不大不小的数字。众人之中级别高一点的自然能拿出来,级别低的砸锅卖铁也凑不齐这笔银子。
闻听得李睿德所言,有钱的将领自然是兴高采烈,嚷嚷着就要回家筹措银两。穷一点的将领自是不服,凭什么有钱人就能逃得此难,穷人就得挨这一刀送命?
当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