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主宰江山(终南)-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以冲锋之前,哲别已经和众将商量好了,不用纵横包围的战术,而改为诱敌深入,杀回马枪的战术。
    果然,等西京军完成了第二次穿插分割的任务之后,丝毫不做迟疑,继续往前冲,竟是要抛下身后夏军的情形。
    被西京军压着打击了一番,夏军早已经是心头窝足了火气,只以为是金兵出了状况,要开始逃路,所以丝毫不用指挥,跟着西京军的屁股就追了上去。
    负责前线指挥的赵梁栋虽然不知道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不管他笃定了一点,那就是金兵的人数只有这么多,远没有他麾下的将士多,这个时候见金兵要逃,他也不做多想,拍马便追。
    “不好,快点鸣金收兵。”
    克夷门上,高良惠看着离城墙越来越远的夏军,心底里忽的生出一股不妙,到现在,不用想也明白,这是敌人的诱敌之计。
    “当当当,当当当”
    一连串的鸣金之声响彻整个空间,可是赵梁栋早已经杀出了火气,哪里肯轻易退兵?
    和赵梁栋一样,夏军各个窝火,誓要追上无耻的金兵,然后给他们一点儿颜色看看。
    回首看了眼赵梁栋的兵马,哲别脸上笑意更浓,不过,回马枪,也要掌握各分寸和时机,这一刻,还不是最佳的反击时间。
    一连跑了三四里路,等夏军彻底的离开了城墙的保护的时候,赵梁栋也开始意识到不妙了。
    不过他已经没有反应的时间了,铺天盖地的杀声之中,哲别、陈平等人,领兵回身,后队变前锋,迎着追的正欢的夏军就是一番狠狠的打击。
    因为占据着足够的优势,这一次西京军并没有展开弓箭的攻势,而是选择了拼杀。
    一来是为了节省箭矢,另一方面也是想堂堂正正的杀破敌胆,以期在日后的攻击中,让夏军投鼠忌器不敢有厮杀之心。
    如此,即使拼杀的辛苦了一些,可是让夏军防不胜防的突然的一记回马枪,还是将敌人给杀懵了。
    
    第258章 投名状
    
    “罗指挥使、昧克将军、吴将军,怎么样,顾某麾下将士可入得法眼?”
    五虎山山头,顾同一脸豪迈的看着哲别领军七进七出,杀的西夏军队溃不成兵,遂带着几分嘲讽,几分可怜,几分不屑看向之前嘴硬的和鸭子一样的罗世昌三人,想听听他们此时此刻是个什么样的心思。
    罗世昌三人能有啥心思,能有啥心情,除了难过,就是沮丧了。
    本以为克夷门守军能够杀一杀顾同的威风,却难料,两军相接,不过四五个回合,夏军就被打的落花流水一样。
    昧克双目空洞,失神落魄的重重叹了一口气,现在他才明白,顾同能够攻破守卫重重的兀刺海城靠的并不仅仅是阴谋,如此虎狼之兵,他自酌即使率领两万兵马也难以在正面将其击溃。
    “够了顾同,你想要说什么就直爽一点说出来,何必这样羞辱我们?”
    罗世昌虽然也生气克夷门守军的不堪一击,但随后就是深深的忧虑,如果顾同真的拿下了克夷门,西夏朝野势必震动,加上东线杀牛岭一带的金兵,到时候西夏国内肯定是大厦将倾一般,他虽然也不满意李安全做皇帝,可是那是内部问题,要是西夏灭亡了,他们罗家可就真的完了。
    顾同击了击手,似是敬佩罗世昌的骨气,实则是嘲讽讥诮。
    “现在着急了,哼,我还以为你们要抵抗到底呢!”
    顾同一点都不留情面的说道:“顾某人虽然好说话,可是你们也看到了,我麾下男儿那个不是虎贲之士?我给你们情面,他们可就难说了!”
    吴庸早被西京军隆隆天威和那股一往无敌的气势镇住了,这个时候,见到顾同随时都有可能翻脸,立刻就放下之前的手段,跪地叩首求饶道:“顾大人,在下眼拙,不识将军天威,还请将军饶命。”
    看着跪在地上把头磕的重重作响的吴庸,顾同脸上的冷色不见丝毫消减,他的目的不是毫无用处的吴庸,他之所以做这么多,目的就在于罗世昌身上。
    罗世昌也明白了顾同目的何在,不由得一边懊悔自己此番不该轻装简从前往兀刺海城联络昧克,另外一边,也为顾同无孔不入的手段感到恐惧。
    不过到了现在,他也明白了,自己的生命应该是没什么威胁了,剩下的,就是顾同提出要求,而他无条件地答应罢了。
    “三件事情,只要你们答应了我,我立刻放你们离开!”
    顾同竖起手指头,一脸不容置疑的说道:“第一件事情,勒令你们各自所属的兵马不要到克夷门与我对抗,就算是李安全下了命令,你们也要尽可能的拖延,我不想在克夷门前在看到你们的身影!”
    “第二件事情,我放你们离开之后,你们要尽可能的散布恐慌,至于怎么去做,我想不用我去教你们吧?我只管后果,我只要西夏朝廷,只要李安全知道,我的军队攻下了兀刺海城,攻下了顺化渡,不日就要拿下克夷门,然后长驱直入攻打中兴府了!”
    “第三件事情,若是克夷门城破,右厢朝顺军司的守军被我击溃,我要你们力保嵬名令公出战,只一句话,让嵬名令公出狱,再次统兵,你们可明白了?”
    不做丝毫的停顿,顾同数着指头,将三件事情一件件,一桩桩的说给罗世昌三人听,可是三人越听,越加的不明白了。
    如果是前面两件事情,他们还能理解,那么对于顾同执意要求他们力保嵬名令公出狱统兵作战,他们是一点都不明白了。
    “难道老令公和顾同有染?”
    罗世昌想到这极可能是顾同想借此救嵬名令公出狱,可是再一想,又摇头否决了这个想法。
    嵬名令公是什么样的人物,他是皇室的坚定分子,是西夏皇族最不可能背叛的人,怎么会勾结顾同这个金臣?
    嵬名令公皇族的身份,让罗世昌坚决的否定了那个最正确的想法,不过随之,他又陷入了更多的猜测之中。
    和罗世昌一样,昧克和吴庸也被顾同这一手弄糊涂了。
    顾同自然不会对他们说这是自己在营救将来的岳父和岳父的父亲,那样的话,反而会让嵬名令公随时命不能保,不过为了让这个烟雾弹更浓一些,他故作疑阵的说道:“听闻西夏举国,唯大督主高逸和老令公善战,号称西夏双壁,顾某此番前来,就是想要会一会他们,不过听闻老令公被李安全那厮下进大狱,实在恼恨,这不是让我遗憾而返吗?是以,你们一定要帮我将嵬名令公弄出来,并让他带兵前来克夷门,顾某在此专程等候他的到来,不过,你们要是办不成此事,我也会让你们知道什么叫后悔的!”
    明白了,明白了,这厮让我们造势,让我们在朝廷制造恐慌,就是想让老令公出狱,然后和他交手,比个高低。
    罗世昌三人霎时间‘明白’了顾同的用意,不过随即就在心中大骂顾同是个疯子,居然想凭着几千人马就攻下克夷门,然后安心等待和西夏双壁的嵬名令公、高逸交战,而目的只是想比比谁更厉害,疯了疯了,罗世昌三人看向顾同的目光瞬间就多了几分异样。
    顾同知道这三个家伙现在肯定在心中腹诽不已,说不定就在骂他脑子有病,不过这些,他都不在意,虚虚实实,实实虚虚,唯有这样,才会真正让嵬名令公出狱这件事情做的不留痕迹。
    本来他之前打算动用潜藏在西夏国内的锦衣卫探子在西夏国内造势,不过在拿下罗世昌和昧克三人的时候,他立马就改变了主意,因为这三个人的话,无疑会让这件事情更加确保,更加妥善,也更会让李安全相信。
    “难道顾大人就不怕把我们放了,我们不按你的要求去做,反而向我主进言,嵬名令公和你勾结图谋不轨吗?”
    罗世昌犹不相信顾同的想法会这么简单,这个对手太可怕了,他必须知道顾同是怎样想的。
    顾同心中暗暗一笑,不过脸上却是一脸坚定地说道:“不怕不怕,因为我相信三位一定会按我说的去做的。”
    说完,顾同拍了拍手,一直守候在他身边的萧成立刻带着一队亲兵抬着桌子,拿着笔墨来到了罗世昌三人面前。
    看着眼前的笔墨纸砚,罗世昌虽然不知道顾同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不过还是直觉肯定不会是什么好事。
    果不其然,待亲兵放好桌椅和纸墨,顾同奸笑的说道:“麻烦三位写这样几句话,写完你们就可以走了。”
    早就不想在顾同军营待下去的吴庸和昧克不假思索的说道:“敢问顾大人,想让我们写什么?”
    “没什么,没什么,就是说你们自愿和我勾结,想要图谋不轨,把李安全从龙椅上拉下来,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各位都是通文笔的,呵呵,具体怎么写,你们自己看着办!”顾同说完,嘴角不由得上扬,如此,他就不信放了罗世昌三人,他们还会不尽心尽力的帮自己做事。
    昧克和吴庸没想到顾同竟然无耻的让他们签投名状,霎时间,他们就像踢翻桌子和顾同拼个你死我活。
    不过当看到一脸虎视眈眈的萧成等人之后,两人立刻就蔫了气,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要是没有这些卫兵,该多好啊?
    顾同自顾自的抽了张椅子坐了下来,一边敲着手指,一边等待罗世昌三人写投名状。
    罗世昌也没有想到顾同竟然会无耻的跟他们玩这手,他清楚地知道,一旦签下这张状子,那么就等同于日后顾同说什么他们就得做什么了,不然的话,只要顾同把这份投名状放到西夏朝廷,那个时候,他们就是有一千张嘴,怕也说不清楚,道不明白了。
    “不能签,顾同,你这是强人所难,是逼我们背叛朝廷,这不可能,不可能!”
    罗世昌一脸恼怒,别的什么,他或许还能答应顾同,可是这张随时可能要他命的投名状,他说什么也不敢签,签了,就意味着罗家在西夏再无立锥之地了。
    昧克和吴庸两个人,虽然也有些意动,对于签不签,写不写不怎么上心,不过当看到罗世昌一脸愤然之后,就知道,这张纸,不能轻易下笔。
    顾同早就预料到这一刻了,不过他不着急,用着依旧平和的语气,对罗世昌缓缓说道:“罗大人不就是担心我日后会拿这张纸来要挟你们吗?不过顾某在此发誓,只要你们帮我做成我前面提的三件事情,等我离开西夏的时候,你们但可派人将这纸文书取回去,当然,你们要是觉得不方便,我也可以派人送到你们的府上,如何?”
    说完,顾同就兴趣盎然的看着三人,他不相信,如此条件下,三人还会不写。
    听到顾同只是想借此件事情一用,并没有打算长期控制他们,顿时间心头轻松了一大截。
    不过他们还是不敢轻易相信顾同的话,等到顾同对天一番毒誓之后,三人这才放下心来,在白纸之上,大毫一挥,就按顾同的意思,写下了这张关乎他们身家性命的投名状。
    罗世昌三人写完,顾同捧起来一看,见没什么差错,当即也不阻拦三人,立刻就给三人一人一匹马,就放他们离开了。
    
    第259章 各自应对
    
    “大人,就这么放他们离开,不怕他们反悔吗?”
    萧成有些不明白,费了那么大的力气,好不容易弄到罗世昌、昧克三人,现在却要任他们离去,这不是浪费精力嘛。
    “你啊你,风物长宜放眼量,可不能只看眼前啊。”顾同知道萧成这是在向自己抱怨呢,是以先是劝诫了萧成一句,后又说道:“你不懂,写下这张纸的时候,他们就没有后悔的余地了,不信你等着看,他们三人不仅会按我说的将老令公保救出来,还会不遗余力的在李安全面前制造恐慌,尤其是昧克和吴庸,他们两个守城不力,最好的借口就是敌人太强大,哈哈,不过如此正好,我就是要让李安全和西夏朝野从此记住我顾同的大名,等下次我再带兵进入西夏的时候,我要这方河山,为我变色!”
    萧成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也就没再多问。
    顾同望着一骑绝尘而去的罗世昌三人,摇头一笑,他清楚地知道,投名状对于别人或许没有用,但是对于这三人而言,却是不得不遵守的戒律,无他,只因为这三人均是有家有口,有名有望的权贵阶层,人啊,一旦有了名望,就不想失去他,为了名,为了利,出卖自己的内心又如何?
    不过让罗世昌三人离去,只是第一步,顾同也知道,如果自己不能在克夷门打几个漂亮的仗,恐怕罗世昌三人还会真的反悔呢。
    就在顾同和罗世昌三人斗智斗勇,最终逼迫三人写下投名状的时候,西京军和克夷门的夏军的第一次对阵也开始进入结尾。
    赵梁栋的七千兵马,先是让哲别以速度两次穿插,致使军阵大乱,后又诱敌深入,猛地一记回马枪,只杀的西夏军队防不胜防。西夏军队死伤惨重,最后在高良惠指派右厢朝顺军司骑兵营统领田一龙领兵救援之下,才逃回城去。
    哲别这边自然大胜而还,略微一统计,第一次交战结果大致如下:西夏守军,死两千,伤七百;西京军战死者两百多,伤者五六十。
    拿到战报的时候,顾同手心微微出汗,从兀刺海城到现在的克夷门,随他出征的五千将士死亡快要接近十分之一了,十分之一就是五百人,虽然和取得的战绩相比,这样的伤亡近乎于没有,但是想到自己只有五千人,而接下来势必要展开一场场的恶战,死亡人数肯定还会上升。
    何方眉头深蹙,作为大军总管,他还看到了另外一些东西,譬如一路奔波,虽然在兀刺海城取得了一些粮草作为补给,但是也只够十天左右,也就是说,十天之内,拿不下克夷门,西京军的补给就会中断。
    “大人,战事不易长久焦灼,务必要尽快拿下克夷门!”
    顾同自然明白何方忧虑者何事,看着地图,他的目光从克夷门四下展开,发现克夷门不仅仅是山河地理屏障那么简单。
    克夷门处在省嵬城、摊粮城和白马强镇军司所在的娄博贝城三城之间,娄博贝城在北,摊粮城在西,省嵬城在南,三城距离克夷门位置极近,如果只骑兵快速救援的话,只需要一天就可以来到克夷门外。
    除了省嵬城、摊粮城和白马强镇军司数万大军可能会对自己形成包围之势外,克夷门往中兴府的距离也没有多远,加上中间还有一个定州城,所以到时候不管西夏朝廷从哪个方向调兵围攻,自己都有可能陷入敌人的包围圈中。
    一旦战事陷入胶着,那么脱身逃离可都是个困难了。
    “派出斥候,向省嵬城、定州城、摊粮城、娄博贝城方向加大侦缉力量,一旦发现这三个方向的敌人有任何移动,立刻回报。”沉吟一会儿之后,顾同又狠下决心吩咐道:“再派人向杀牛岭一线的完颜永浩大人传报,我军已经到达克夷门下,为震慑西夏朝廷,请他务必加强东线攻势,让中兴府不敢派出大部力量到克夷门,另外,也不能只靠罗世昌三人,我看他们可能会选择张望,如果咱们在这里落败,他们就会立刻反悔,是以从现在起,将一部分锦衣卫的力量暴露出来吧,让他们极尽造势,将克夷门目前的局势夸大,就说可以们随时可能破城,金兵十数万,不日就要攻打中兴府,哼,只要李安全这厮慌了阵脚,老令公安然出狱,咱们立刻就撤。”
    顾同无意继续逗留,何方自然高兴,立刻兴冲冲的就下去布置这几件事情。
    相比于顾同的后手和大手笔,克夷门内,一干西夏守军将领人人自危,惶恐不已。
    白天的那场战斗就像是梦魇一样不断的浮现在他们的眼前,那样短的时辰,号称西夏精锐的右厢朝顺军司麾下七千人马,不敌金兵四五千人,且一个时辰左右,就死伤近三千,这是什么样的战绩,敌人怎么会这么强悍,本来还依仗人数众多颇是自豪的西夏将领,这一刻都隐隐开始担忧。
    尤其是兀刺海城失守,让他们对于坚守住克夷门心有惶惶,不知道能不能坚持住。
    弥漫在军中的恐怖气息,作为主帅的高良惠自然早已经体会到了,但是现在,不是勒令军纪的时候,目前重中之重,是如何退敌。
    克夷门右厢朝顺军司指挥使节堂之内,高良惠,赵梁栋,田一龙,刘其昌面色寒冷的坐在各自位置上,尤其是白天遭受了一场大败的赵梁栋,脸上更是青黑一片,白天的战事,对他来说,确实太窝火了,一直让敌人压着打,更可耻的是敌人比自己的人马少,想到这些,赵梁栋不由得猛地一拍桌椅,就想继续带领兵马,连夜去挑战,以挽回颜面。
    “赵将军,不得鲁莽。”见赵梁栋一脸怒气,高良惠立刻就知道这厮是要去做什么,不过在没有摸清楚敌人虚实之前,他是不打算在大规模的派士兵出战了。
    “白天的战事,暂且不提了,不是我军无能,而是敌人委实狡猾了些。”三言两语,高良惠就将白天战事一笔带过,为了顾及赵梁栋,高良惠却也不得不如此去做。
    环首看了一下右厢朝顺军司步营统领刘其昌和骑兵营统领田一龙一眼,高良惠沉吟道:“目前敌人战志高昂,我们适当做防守姿态,不过敌人的手段肯定很多,所以我要诸位从即刻起加强克夷门防务,防止敌人潜入城中,你们要明白,克夷门一旦失守,中兴府则直接暴露在了敌人的刀枪之下,那样的结果,你我任何一人都承担不起。”
    高良惠所言,赵梁栋等焉能不明白?
    “指挥使,我看应该在加强防守的同时,立即向中兴府大都督府和朝廷进报兀刺海城失守和敌人已经到达克夷门外的事实,让朝廷尽快调动省嵬城、摊粮城和白马强镇军司的军队合围顾同军队,哼,到了那个时候,咱们十数万大军合围,我就不信他是三头六臂,能够逃脱的出去。”刘其昌对于白天的战事很是气恼,在他看来,顾同的军队之所以得胜就是打法太过猥琐,一点风度都没有,是以他觉得,只要自己几路大军十几万人马合围五虎山顾同答应的话,就是不战,困也能把顾同困死在那里。
    “其昌所言甚是在理,上报朝廷,也好让大督主全盘统筹,早做决断,我看顾同这厮花花肠子多着呢,防不胜防,还是稳妥应对的好。”骑营都统田一龙知道顾同的军队并不好对付,是以也同意刘其昌所言。
    高良惠本不想立刻向朝廷上报此间军事,无他,大督主高逸是他的父亲,他想在战胜顾同之后在上报,如此也能让高逸对他刮目相看,但是现在,在看到手下两员大将均建议向朝廷先上报,再谋对敌之策,高良惠也只好点头答应。
    “好,过一会儿我就起草文书,向朝廷报告此间军事。”落座停顿,带着几分不甘心,高良惠又说道:“白天让顾同的军队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哼,晚上我们也要让他们尝一尝被人偷袭是个什么样的感觉,其昌,一龙,你们两过一会儿抽选精锐之士,组建战队,一龙带队,晚上,晚上我们去袭营,顺道探一探金兵到底有多少!”
    直到现在,高良惠还是不相信顾同手底下只有五千兵马,在他看来,这一定是顾同的障眼法,明着四五千人,暗中还不知道隐藏着多少人呢,是以,他觉得晚上的偷袭,在报白天之仇的同时,恰好也能摸一摸敌人的虚实。
    “大人所言在理,末将也觉得这可能又是顾同那厮的障眼法,五千人,怎么能拿下兀刺海城,暗中一定藏着更多人呢,晚上,末将去袭营,一定要将他的虚实探查个清楚呢。”田一龙搓了搓手,显然对晚上的战斗很是期待。
    看着高良惠和刘其昌、田一龙旁若无人的商量晚上的战事,克夷门镇守将军赵梁栋没来由就一阵生气。
    “哼,老子不就是白天败了场仗嘛,至于这么排挤我吗?晚上偷袭,我看你们能打得有多好,说不定也是铩羽而返。”赵梁栋的心中,不断地腹诽,对于晚间的战斗,也有几分希望自己人失败的念头了。
    
    第260章 偷袭失败
    
    初秋的夜,在塞北的山野之间,异常的清冷。
    顾同处理了几件军务,为了能让完颜永浩切实配合自己的行动,又亲笔写了封信给完颜永浩。做完这一切,才抽出时间,来到了嵬儿、默娘和乌兰三女居住的军帐。
    因为三女住到了一起的缘故,顾同和默娘自从上次大床同眠之后,就再也没有在一起恩爱过了,不过因为这个月来,不是赶路,就是攻城,顾同就算有心,却也没有空闲。
    顾同到来,嵬儿和默娘连忙起身,等坐下来一看,才发现两人在教乌兰学习汉字。
    看着小乌兰红着脸蛋歪歪曲曲的在之上写写画画,顾同不禁一阵莞尔。
    他知道这是嵬儿和默娘无聊才会有此举,不过却也非常赞同让乌兰多学一些知识,看着乌兰有些紧张得不知道怎样下笔,顾同鼓励的说道:“勤能补拙,虽然你学的晚一些,但只要肯努力,一定能学出成就出来,我看日后,不仅府上的丫鬟和仆人要学习,你们也要鼓励更多的人学习,学习知识虽然不能让人富贵,但是多学习总是能涨一些见识,中原百姓和塞外牧人之所以征战不休,就是做不到相互的了解,如果百姓都能倾心教化,那么将来咱们也就不用打仗了。”
    顾同一时兴起,就从乌兰学字的事情上,多谈了一些。
    来到这个世界上,他有很多的抱负,不只是江山一统那么简单,统一江山,容易,但是要把这个国家治理的兴兴向荣,能让本民族立于世界之巅,长久不衰,那么就还的鼓励知识。再者,北地百姓脱离汉家统治久矣,有些人已经忘了自己的民族血统,如果不能申明民族性,那么将来对于江山统一来说也是一个妨碍。
    听着顾同一时感慨,乌兰小手握得紧紧的,双目游动,心中更加坚定了多学汉家知识的想法。
    默娘轻轻一笑,嗔怪道:“你啊你,白天当你的大将军,晚上还要来我们这里耍威风,我看啊,以后你就走到哪里,威风到哪里,嘿嘿。”
    没有外人,顾同也就放下身段,笑着附和道:“晚上不来你这里耍威风,那你让我去哪里?”
    顾同一语双关,只把默娘说了一个大红脸,羞得狠狠地在顾同腰间抓了一把,再也不说话了。
    嵬儿就在身旁,初始的时候还不明白,可她和等聪明,坐着一想,就知道顾同话里面的隐藏之意了,也不由得羞红了脸,跑到默娘的身边,嘀嘀咕咕的说了一大堆,到最后,两人均是大笑不已,让一旁的乌兰不明所以。
    顾同也被两人的悄悄话弄得坐立难安,咳咳了两声,显示了自己这个家主的威严之后,顾大人忍不住好奇问道:“有什么话就说出来嘛,嘀嘀咕咕,成何体统!”
    “哈哈````”嵬儿和默娘相顾一笑,装作没听到,任着顾同内心痒痒,就是不说给他听。
    顾同兴趣越浓,抓起二女的手,厚着脸皮说道:“谁要说给为夫听,今夜为夫嘿嘿!”
    见顾同越来越没个正形了,尤其是当着乌兰的面,二女不由得同时啐了他一口,嘟起小嘴,做不理会状。
    二女如此,却显得更加的可爱,也让顾同心中不由得一阵心猿意马,恨不得立刻将二女压倒‘法办’,不过当着乌兰的面,他又不好做得太过分,只要压下**,凑在默娘耳边,轻声说道:“好娘子,晚上,我等你,嘿嘿。”
    默娘含羞看了眼嵬儿,见她没有异状,以为嵬儿没有听到,故而轻轻点头,算是答应了下来。
    顾同见今夜自己终于可以开开荤,放松放松了,不由得更加欣喜,只是没有注意到,在他和默娘脉脉含情,彼此对视的时候,嵬儿的眼神之中,明显流露出来的一丝失望和期待。
    几人聊的正开怀的时候,忽的,一阵喊杀声隐隐约约的从克夷门的方向传了过来。
    顾同目光一凝,松开嵬儿和默娘的手,站起了身,就往营外走去,一边走,一边说道:“敌人可能袭营,你们留在这里,那里也不许去。”走到帐外,又对守卫吩咐道:“做好守卫,不得有半点疏忽。”
    又往前走了几步,何方、陈平带着一大队人马就围了过来。
    “怎么回事儿?”顾同急忙问道。
    “敌人袭营,不过哲别将军早已经在山下设伏,等的就是他们,大人且请放心,一切都在掌握之中。”何方捻着胡须,看到山下战火已经燃起,不由得负手一笑。
    听到是敌人袭营,顾同面色冷寒,要不是傍晚的时候,何方提醒的及时,只怕现在夏军早已经冲到了五虎山大营了。
    “何人领兵?来了多少人马?”顾同犹自不放心,虽然哲别早已经设伏,但是毕竟西夏军队人多,他还是怕有个闪失。
    “夜色太暗,暂时还没有查清楚。”负责情报侦探的萧成有些羞愧的拱手答道。
    敌人来的突然,就算是顾同,也不可能事事都料到,是以也就没有说什么,只吩咐道:“命杜谦和三娃子随时做好接应的准备,山下战况一旦有变,立刻救援哲别将军。”
    ~~~~~~~~~~~~
    五虎山下,田一龙一马当先,率领麾下精兵一路疾驰,就往五虎山腰的西京军大营冲了上去。
    高良惠则遥遥缀在先锋部队之后,目光闪动,看着就连营地都布置的让人难以轻易偷袭的西京军大营,心中更加觉得顾同这个人难以对付。
    但这显然只是开始,高良惠心中的感叹还没有结束,忽的,五虎山下通往顾同大营的必经之地上,火光大盛,在所有西夏将士还没有反应过来是怎么一回事的时候,一员猛将,手提长枪,猛地就是一喝。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奉命在五虎山下防止敌人偷袭大营的哲别。
    哲别也没有想到居然守株待兔,真的能把敌人等到,是以在西夏军队行到一半的时候,他就率兵突然出现。
    本来计划得好好的偷袭,没想到反过来竟然成了别个偷袭自己,不管是高良惠还是已经被西京军截断退路的田一龙都觉得相当的郁闷。
    田一龙一看回路被金兵截断,本能的就想回撤,可是心中的忽的一想,敌人是想打自己埋伏,让自己放弃偷袭金兵大本营,如果自己不去管身后的伏兵,只管冲击山腰的金兵大本营,岂不是埋伏自解?
    田一龙心中如此一想,也不做任何迟疑,立刻命令手下将士不要管身后的敌人,只向山腰冲去。
    哲别看着自作聪明的田一龙居然放弃退路,破釜沉舟直奔山腰大营,不由得冷笑连连。
    “不作不会死,哼,不要去管夏军前锋部队,给我攻击夏军后方部队。”
    哲别借着火光,看到后方的夏军之中,有一人身穿金光明凯甲,气度非凡,猜测此人可能是夏军中极有分量的一人,是以也立刻下了决断,让部队不管偷袭大本营的西夏军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