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主宰江山(终南)-第1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尽管顾同没有点名,可是向真德秀、辛弃疾等人还是感觉到了这些话是对着他们说的,不过几人都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好,毕竟像他们这样的已经将身家性命都交给了顾同,区区万贯家财,又有什么不能舍得的?
“好,路爱卿、张爱卿,你们一个是财相,一个是户部尚书,就有你们两个下去拟定出来一个章程出来,不过一定要快,朕不希望在银币铸造出来之前,走漏任何的风声!”顾同言辞之间不留任何的余地,让路伯达、张嘉贞,还有在场的其他大臣都心中一紧。
“陛下放心,臣等纵然有天大的胆子,也不干坏了陛下的大计。”众臣连忙表态,表示一定会尽力配合朝廷的这次统一货币的计划。
时间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深夜,众臣不好在宫中留宿,是以在几个关键问题都确定了解决的方案的时候,顾同当即连忙让哲别派禁卫护送各个大臣回府。
好在次日并无早朝,是以顾同也好,陈季常等人也罢,都不用担心会耽误了上朝的时间。
在陈季常等人走了之后,顾同的内心之中却难以平静。此次铸造新币引起来的影响,定然要比在中原、山东等地施行土改、屯田等政策还要大,那些巨富之家,也一定不会眼睁睁看着朝廷在其中独享其利,顾同已经猜测到了,当朝廷想要统一币制的计划流露出去之后,势必会让那些利欲熏心的豪绅起心思。
“来吧,来吧,这一次,朕不会动用武力,朕要用堂堂正正的手段,将你们一一击溃,让你们彻底的跪在朕的身前求饶。”
御书房里,顾同的声音,幽深而又坚定,让在一旁伺候的小邓子都不禁心中一颤,此时,小邓子才真正的领略到了这位从血海中走出来的帝王是多么的不一样。
``
就在吏部衙门散出风声,并开始考校天下官员,开始选拔江南五大行省以及甘肃行省部分属官人选的时候,户部衙门并转运司也紧锣密鼓的就新币的样式以及新的金、银、铜币之间的汇率进行商讨,铸造金币是在考虑到银币和铜币可能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情况下决定增添的,好在国库和宫库里面,有将近三十吨的金子,如果用在铸造新币中的话,却也不会造成金银币之间汇率太过悬殊。
余庆堂这个日渐壮大,甚至成为天下百姓都依赖的机构,也在这个时候发挥了它独有的强大能量,不过半个月的时间之内,户部就通过余庆堂将天下大概的铜钱有多少,做了一个大概的统计,有了这个数字,张嘉贞和路伯达也更有信心,将币制统一问题,做稳做好。
不过不管是对于江南五省还是西北边疆的行政区划还是针对货币统一问题,却都是顾同心目中酝酿的一个巨大的计划中的一个环节之一。
在顾同的脑海之中,他真正的目的不仅仅是实现区划的合理以及币制的一统,他要借助这些手段,来彻底的为帝国兴盛助力,为中华走向一个巅峰布局,他为他的这个计划取名为‘龙腾’,这个龙腾计划之中,实现货币统一和政治统一,只是计划的第一步,一旦龙腾计划真正实现,那么顾同就相信,中华的命运,绝对不会止步于汉唐时代。
龙腾,就是要中华龙腾飞于九天之上,腾飞于世界民族之巅。
第542章 天下贤才,尽如我觳
长安城西驿站,清风徐徐,拂动杨柳,渭水蜿蜒而过,将天空的蓝与白全部倒映在微皱的河面之上。
驿亭之中,顾同看着即将西行赴任的耶律楚材,语重心长的教导道:“楚材,此番让你去甘肃为官,是机遇,也是挑战,希望你不要辜负朕的期望。”
耶律楚材脸色平静的听着顾同的谆谆教诲,一边点头,一边默默记在心中。
当年英俊潇洒的少年郎,此时显得成熟稳重,脸颊上也多了几分历经世事的通透,譬如宝剑,昔日锋芒逼人,此时却是锐刃藏钾,一旦出鞘,定然血溅四方。
耶律楚材的身边,元好问眼神复杂的看着昔日和自己辩场上高低难判的好友,心中,却也不禁有几分艳羡。
朝堂之上,谁都看得出来,顾同力排众议,强将年仅弱冠的耶律楚材放到一省行政长官的任上,明显就是给耶律楚材的将来铺路。
元好问相信,在甘肃经过几年的独自拼打,耶律楚材他日定然可以出将入相,位列朝廷诸公。
“楚材,去了记得多写信回来,有什么心得收获,可不要一个人珍藏,也记得点拨点拨我哦。”相较于顾同长者式的教诲,元好问完全就像是一个好友一样,对即将远行的耶律楚材送上真挚的祝福和不舍之情,当然,也不难听出他对自己前程的渴望。
“陛下,臣此去定当好生辅助夏国公,将甘肃治理好,不负陛下厚望。”耶律楚材跪着先对顾同的教诲表示谨记,后又起身拍了拍元好问的肩膀说道:“好问,你留在陛下身边,多家学习,我相信他日你定然会有远大前程。”
顾同赞许的看着耶律楚材像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样处事待人,不过却也对耶律楚材言说要以陈平为主不以为然,他生怕耶律楚材赴任之后,反而束手束脚,于是就给其鼓劲道:“让你去甘肃,不是让你辅助谁,这次朕敢于顶着老臣们的意见,让你去甘肃,并且将陈平和你分离开,就是要让你独自承担重任,当然,你有困难,可以找陈平,不过我希望你可以一个人去面对,西夏故地,幅员辽阔,民族复杂,可是民风却也淳朴,百姓遭受西夏昏晕之君的压榨,现在思定,你去之后,就要从收服民心和发展农业、兴修水利、提高百姓生活入手,朕希望你可以和陈平一文一武,共同将甘肃这个进入西域的桥头堡给朕经营好!”
顾同的话,算是让这些天一直处于混沌状态的耶律楚材心里面有了一个底,也对于自己赴任之后该怎么做有了一个想法,趁此机会,耶律楚材也大胆的向顾同建议道:“陛下,能不能允许臣在西夏遗臣之中,寻访贤德,为经营好这座桥头堡积蓄力量?”
“哈哈,当然可以。”顾同爽朗的大笑道:“你不要有任何负担,也不要怕人非议,朕相信你!”
“朕相信你”
脑海中回荡着顾同发自肺腑的四个字,耶律楚材感动的就跪地叩拜,“陛下,古人言,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陛下不以臣之出身,对臣委以重任,陛下恩德,臣无以为报,只有誓死报效陛下,报效朝廷,陛下,臣去了!”
耶律楚材强忍着泪水,向顾同和元好问作别,然后翻身上马,就直直向西,宽敞的古道之上,只留下他的背影,映照在渭水之畔。
``
送走了耶律楚材,顾同的压力却没有减少丝毫,随着吏部关于江南五省的官员名单出炉,朝堂之上,又掀起风波无数,毕竟是上千个官吏的任选,如此一块肥肉,焉能不让人心动。
可能是来自各方势力的目光太多,作为此次任选官吏的吏部衙门,反而在其中不敢有什么疏忽,就连寻常的人情也不敢送,如此一来,却也保证了五省官吏选任的合情合理,公平公正。
尽管这些公平公正,合情合理都是相对而言的,不过看着名单上的官吏,各个才德兼备,也都没有什么不好的风评,顾同的心中还是不由得一阵快慰。
“张爱卿,元爱卿,做的不错,可以在这么快的时间里面,拟定出来这样详实的名单出来,你们,幸苦了!”顾同一面看着各省官吏人选,一面对吏部尚书张万公和吏部侍郎元格夸赞有加。
扪心自问,要是让顾同来做这件事情,恐怕都不能做的如此的好。
听到顾同的赞许,张万公谦谨的陪了陪笑,表示这些事情都是分内之事,倒是元格在一旁笑呵呵的说道:“陛下,能这样快拟定出名单,除了陛下的指点、诸位大臣们的配合,最为重要的,还要数张大人的慧眼识人呢,陛下可能不知道,张大人对于天下文武官员,可谓是心中有数,不管是谁,他都能说出一个大概出来,正是这样,我们吏部才能这样快呈报上名单出来啊!”
“哦,还有这样的事情?”看着年愈六十的张万公,为了这件事情耗费了这么多的心血,顾同都觉得有些心疼,当即,他就对着身边的小邓子说道:“从宫里面选一些上好的高丽参,还有成都织造局贡来的蜀锦十匹,赐给张大人;吏部官员,此次确实辛苦不少,就让户部给多加一个月的俸禄,也好让咱们张大人日后在朕面前脸色好一点。”
顾同笑着打趣着张万公上一次不顾威仪,向他索要‘银子’的事情,倒是教张万公脸上有些挂不住了;不过张万公秉公执法,倒也没有什么个人因素在里面,是以就算是被顾同调笑,他也不觉得有什么。
“好了,名单先留在朕这里,晚上朕在看看,明日早朝的时候,朕当廷与朝臣们公示之后,如无异议,就按着这个名单进行任选吧!”顾同起身示意送客,张万公两人连忙请顾同留步,然后二人结伴就出了宫。
等到二人走后,顾同看着名单上拟定的福建、两浙、两广、两湖、江西的总督人选分别是郑清之、叶适、崔与之、李宗勉、贾涉;五省兵马指挥使分别有刘汉弼、余阶、郭蛤蟆、孟珙、武仙,其余提刑使也都是一时俊杰,细细浏览完毕,顾同不由得又深深为之一叹。
别的不说,就两广总督崔与之这个任命,顾同是拍着大腿的叫好,崔与之本就是岭南籍的名臣,对于两广地理人文最是了解,任选此人,对于尽快稳定两广局势,自然不用多言,加上郭蛤蟆这个金国武将出身的兵马指挥使,纵然岭南民风刁蛮,顾同也相信两人能很快打开局面。
郑清之、李宗勉、贾涉也都是风评甚好的文臣,郑清之、李宗勉在历史上都是做过宰相的,不过现在还是默默无名罢了,贾涉尽管是红袄军出身,但是也很有谋略,最重要的是这个人有一个在历史上非常出名的儿子——贾似道。看着贾涉也入选江西总督人选,顾同心中也不由得一乐,他倒是很期待,没了宋理宗,贾似道还怎么成为奸相。
五省文武大臣人选很全面,不仅仅是能力、德品全面,出身也很全面,这些人里面有南宋的进士出身者,有金国的遗臣,也有红袄军出身,如此一来,对于朝廷内的各种势力来说,也算是一个平衡。
不过看着吏部拟定的让叶适出任两浙总督的安排,顾同却有些不能认同,显然,吏部在叶适这个经世伯、前闽浙总督人选上有些谨慎,可能是考虑到了叶适身份高,是以用幅员大、底子好的两浙来‘安慰’叶适,但是在顾同看来,此举完全没有必要。
尽管两浙确实是东南重镇,发展也确实要好于福建,但是顾同却更愿意将叶适这把宝刀放在福建总督的任上,因为叶适是自己下一步打算发展海贸的一个重要人选,叶适做事讲究效率和结果,这一点上,确实是将来发展远洋贸易的不二人选。
想到这里,顾同果断地将相对保守一些的郑清之调到两浙总督任上,将叶适换到福建总督一职,等做完调整,顾同这才心满意足的休息去了。
次日早朝,顾同当廷将了吏部拟定的江南五省总督、兵马使、提刑使、转运使人选一一公示,听到名单上的人选各个都算是一时俊杰,那些本来打算诘难吏部的大臣们也不得不闭上嘴巴。
张万公、元格听到顾同将郑清之和叶适对调了一下,都有些摸不明白顾同的用意,按说叶适身份尊崇,是经世派的创始人,深合顾同之心,任两浙总督最适合,可现在顾同却宁愿将两浙交给郑清之,也要让叶适去福建,一时之间,张万公和元格都开始思索顾同此举背后的深意。
坐在御座之上,看着朝臣们一致通过了五省人事安排,顾同心中忽然升起一种天下贤才,尽如我觳的感觉。当了皇帝,坐拥四海,天下俊杰,尽为己用,这样的感觉,顾同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爽!
第543章 风雨欲来
甘肃、陕西、山西两广、两浙、福建御书房里,顾同看着自己凭着前世记忆划出来的那份中国地图,不由地就生出几分感慨。后世的行政区划,在这个时代,已经彻底被他改变的一沓糊涂,从南到北一十四个行省,就是帝国当前的版图。
不过顾同确信,十四个行省,只是一个开始。东北、西域、吐蕃、安南这些曾经中国的地盘,最终都要划入帝国的疆域之中,届时,帝国可能会有二十个行省,甚至更多。
但是顾同现在一点都不担心,会没有人手去治理这么大的国家。帝国有那么多的人,每年都会有无数的青年才俊通过科考进入帝国的管理层,一代一代的去经营,假以时日,帝国必将无比强盛。
“可惜,交通依旧是制约国家发展的一个要害。”
看着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顾同的心中确实有几分苦恼。疆域大了,想要做到以前那样政令畅通必然不可能了,除了这个之外,像赋税征收,南北贸易,苦于交通的阻碍,也渐渐会显现出问题出来。
好在有了余庆堂这个巨无霸的存在,目前各省的赋税都可以通过余庆堂来完成向朝廷缴纳,各省官员将收缴上来的米粮、布匹,折合成银钱,然后在省治的余庆堂分号做成专门用来缴税的票证,然后只需派精兵保护,将票证送到户部衙门,各省的赋税就算是缴纳完成。朝廷呢,最后则从余庆堂在长安城的总号之中兑换出银钱,存入国库之中,一来一去,比之以前复杂的征收赋税的程序,却是简单便捷了不少。
余庆堂成了商贾百姓经营生活乃至朝廷赋税征收派取得重要渠道,但是对于余庆堂会不会起异心,顾同却是丝毫不担心。
不仅仅是因为余庆堂牢牢地掌控在柳师师这个‘东家’手中,最重要的是余庆堂里面还存在一支用于监督各个分号经营的秘密部队,这支部队在保护余庆堂巨量现银的同时,也负责监督各分号的重任。加上御史台、都察院等朝廷的监察机构不定时的会阅览余庆堂的帐薄,是以除非是有人想不要脑袋,不然休想在里面起一丝异心。
就在顾同独自想着余庆堂可以在国家发展之中扮演的各项角色的时候,负责币制统一任务的路伯达和张嘉贞联袂前来请求觐见。
听到路伯达和张嘉贞到了,顾同当即收起思绪,吩咐小邓子连忙将二人带到御书房来叙话。见到二人,顾同直接问道:“怎么样,币制统一的事情,是不是有了方案了?”
路伯达笑呵呵的喝了口茶水,然后装出几分埋怨,对顾同嘟囔道:“陛下,这还不怪吏部那帮人,您一起安排下来的事情,吏部做的那么好,让您在朝堂上当众表扬,还让户部给增加一月俸禄,老臣也不想落在后面,也想在陛下这里多领一月俸银,是以这方案一出来,我就和张尚书一起面圣,嘿嘿,也可能着急了,要是有不稳妥的地方,陛下可千万别骂啊!”
“你这个老家伙啊!”顾同无奈的笑了笑,就让小邓子将路伯达手里的奏折拿了上来,他一面看户部和转运司半个月来忙碌出来的方案,一面对路伯达说道:“丑话可说在前面,要是方案做的不好,朕还是要骂娘的!”
说完话,顾同的思绪就全部融入到了户部和转运司联名上的这份关于统一币制的奏折上了,看着多达二十多页的内容,顾同不敢有半分大意,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的往下看。
“币制统一,乃国之大事,帝国新建,社稷一新,当有新币`然自盛唐之后,各地割据如林,币制混乱,自此为始后宋太祖赵匡胤统一中原,不过是时仍有西夏、辽国、大理未一统于社稷之中,辽、金、西夏,各有铸币,至徽钦二帝遇难,伪齐刘豫又铸新钱,是时,北地币制愈加混乱`圣尊挥兵统一南北,西夏、大金、大理,皆为云烟,帝国一统,币制焉能不一统臣等上考汉唐币制,下参国之实情,民之所需,请奏铸造统一之新币,此举,可促进南北商贸交流来往,可使朝廷赋税征收统一有序,于国于民,利在万世````”
“新币含金、银、铜三种,一枚金币,当值十枚银币,每一银币,可换百枚铜币于铸币之外,由户部、转运司印发相应纸币如此,当国家昌盛,社稷兴旺,百姓安康建元元年五月二十一日,转运使路伯达,户部尚书张嘉贞。”
洋洋洒洒数千言,句句精辟在理,又合乎现实,看着笔迹工整的奏疏,顾同就知道,此番路伯达和张嘉贞也定然是费了大功夫了。
路伯达和张嘉贞在顾同看奏折的时候就一直观察着顾同的脸色,见到顾同的脸色隐隐有些欣喜,二人心中顿时一安。路伯达趁着顾同看完奏折的机会,又将转运司和户部画出来的新币图案呈了上去。
看着路伯达等人搞出来的铸币图案,顾同也很是满意。只见金银币采用实心圆形状,正面雕龙,背面则用篆书写了一个苍劲有力的‘壹’,在最下角又刻着大元帝国四个小字,通体来看,金银币图案简单大方,又方便识认,没有采用方孔钱样式,却也最大程度的保证了金银币的质量,对于将来进入市场流通环节之后,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损耗。
铜币的方案,却是沿用方孔钱布局,没有过多的雕饰,只在正面楷书写着‘建元通宝’四字,对于平常百姓来说,这种样式,也易于接受。
“好,不错,不错。”
顾同盯着金银铜币的铸币图案,当即就激动的对路伯达和张嘉贞说道:“要尽快铸造出来一批样本出来,也让几位议政大臣都一起看看。”
从顾同的语气之中,不难听出他的迫切,不过对于路伯达和张嘉贞来说,顾同这样的神情,确实对他们最好的奖赏和鼓励了。张嘉贞当场就拍着胸脯说道:“陛下放心,臣一定尽快将样本铸造出来,供陛下赏阅。”
顾同挥了挥手,说道:“铸币的事情,朕会安排高汝砺去做,你和路爱卿一起,还要尽快摸清楚市场上究竟有多少种货币,以及收拢这些旧币朝廷需要投入多少银子,总之,这些事动作要快,要隐蔽,不知道为什么,朕的心中始终觉得不安”
统一币制牵扯实在是太大了,纵然见惯了刀光剑影,可是顾同在此事上,却流露出少有的忧虑。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群看不到身影的敌人,以及谁也难以预料到的变数顾同的眼前,似乎已经看到了有许许多多的人,倒在了金山银海之中。
“陛下放心,臣等定不敢坏了陛下大计,没有陛下的号令,臣保证谁也不敢走露出风声!”路伯达年岁虽高了,可是该果断的时候,却还是像当年一样的果断、坚决。
“臣也会着令户部大小官吏,严加保密。”此事牵扯甚大,张嘉贞也不敢用自己的项上人头来开玩笑,是以和路伯达离开了皇宫之后,就立即到户部衙门严加警告手下的官员,一通威胁之后,张嘉贞总算是安心了不少。
可是,事情总会出现一些变故。
就在路伯达、张嘉贞联手调查市场旧币回笼的数量和难度的时候,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开始,整个长安城中开始散布朝廷要强制‘收缴’旧币,发行新币的谣言,并且在有心人的操纵之下,谣言愈传愈烈,传到最后,竟然演变成了朝廷想要借此举从百姓身上获利,朝廷收拢旧币要动用军队强搅,凡有不从者,一律斩杀等等各种传言。
眼看着谣言穿得越来越厉害,导致百姓都不敢上街购买货物,东西两市商铺关门无数,百姓、商人心思浮动,就像是处于爆发边缘的火药一样,随时都可能炸裂开来,负责监管天下经济的转运司、户部衙门当即不敢隐瞒,急忙将消息通传进宫。
一直在皇宫中担心着这场暴风雨会从什么地方开始的顾同,接到转运司和户部递上来的奏疏,眼前就是一黑,要不是小邓子在一旁眼睛看的快,只怕人就跌倒在地上了。
“传,传各位丞相,六部尚书、侍郎,陕西总督、兵马使,中央军区军统使进宫````”病榻之上,顾同苏醒之后,就连忙下令有关大臣速速进宫议事。
就在传令的太监走后,顾同又对着暗中保护自己的暗卫首领杨浪说道:“御书房的御案之上,有一封书信,是朕写给经世伯、福建总督叶适的,你速速带上信,去福建找到叶适,让他按照信中之言行动”
说到这里,顾同强自挣扎着往起坐了坐,又压低声音对杨浪说道:“如果发现,发现叶适有图谋不轨之举,就地格杀,许你代掌福建政务,去吧!”
看着杨浪的身影融入到黑暗之中离去,顾同满嘴苦涩的闭上了双眼。风雨欲来,他却没有料到,竟然是这样的骤烈。
第544章 无愧天地
“陛下,陛下”
当陈季常、何方等人进入到皇宫之中的时候,看到床榻之上,顾同脸色苍白的斜靠在贤妃柳师师的怀中,当下,一个个都着急的扑跪倒地上,一个劲儿的叩头道:“陛下,臣等没有办好差事,辜负了陛下信任,臣等对不起陛下啊!”
尤其是路伯达、张嘉贞,二人面色羞愧,不多时,额头上就碰出了鲜血。
“小邓子,快将各位爱卿扶起来,赐座。”顾同的声音有些虚弱,显然受打击不少,不过看到困难之时,陈季常、何方这些朝廷大臣们还是和自己站在一起,他的心中不由得就觉得欣慰了起来。
就在顾同说话的时候,柳师师也连忙指挥宫女给众赐座,眼见着顾同要和陈季常等人商讨大事,柳师师就打算避退。后宫不许理政,此乃芸娘和李嵬儿亲手定下来的规矩,柳师师不打算破坏。
“师师,你留下来,皇后、皇贵妃那里,朕自然会去为你解释。”
将柳师师这个掌管着余庆堂的‘大东家’出言留下,顾同也不浪费时间,直接向路伯达和张嘉贞问道:“目前东西两市到底受到多大波及,有多少店铺关门,有没有查出来是什么人走漏消息,这一切的背后又是什么人在操纵?”
顾同一连四问,直让路伯达和张嘉贞浑身都为之颤抖。二人俱不敢隐瞒,带着一腔的惭愧回答道:“东西两市,今日近乎没有开市,七成商铺关门,明日许会更多,消息是转运司的一个小文吏走漏出去的,不过此人目前在青楼之中暴毙,刑部已经开始彻查此人死因,只要找到杀害文吏的凶手,传散谣言,扰动民心的幕后人定然也会浮出水面。”
路伯达言毕,刑部尚书宋巩也连忙说道:“刑部彻查,转运司文吏暴毙之前,曾与人在青楼密谋,转运司文吏之死,定然和那人相关甚大,刑部业已刻画其人模样,布告天下州府,按图缉拿凶犯,只要此人露面,就一定会被抓捕归案。”
听到转运司、户部、刑部能在这么快的时间之中就将事情的大概搞清楚,顾同心头的担忧总算是减少了一些。虽然凶犯没有落网,可是总算是有了一个希望,这比顾同之前想象的要好不少,之前,顾同怕就怕到目前为止,一点儿的线索也没有。
就在宋巩言毕之后,锦衣卫指挥使沈复也急忙将锦衣卫探查到的消息说了出来:“陛下,得知东西二市因谣言混乱,锦衣卫探子多方打听,得知东西二市的商铺关门,并非是自愿,也不是因为百姓不愿意入市购买,乃是因为在此之前,有神秘人向他们写信,言说如果不关门,朝廷就要以使用‘旧币’之罪,将他们缉拿,是以商人们恐惧,这才关门!”
顾同一直没有插言,等着沈复将锦衣卫探听来的消息说完之后,他的心中,关于敌人的阴谋,总算是有了一个大概的脉络。
“收买消息——散布谣言——使百姓不敢入市,商贾不敢开门——百姓见商铺关闭,信以为真,越发不敢使用‘旧币’,商贾见百姓不肯入市,越加信神秘人之言好手段啊,好手段,此人可以洞悉人性,将百姓、商贾的性格摸得一清二楚,实在是了得!”顾同不禁有些佩服神秘人的手段,当然,让他最佩服的却是,神秘人敢于挑选长安东西二市下手,在天子脚下犯案,却又出招如此凶猛,几乎一招毙命,这般人物,怎能不让人佩服。
“可是,神秘人要做什么呢?”突然,何方一言将所有人都惊醒了。
是啊,神秘人要做什么,按说如果是想要阴谋动摇帝国根基,那么此人何不在谣言之中诋毁皇帝、大臣?
如果此人是想要天下大乱,那么又不见他有其他的手段和安排?
“为了权力?”
众人摇了摇头,想众人都是官场上浸染许久的老手,怎么能看不出幕后神秘人根本目的就不在争夺权力之上。
“为了钱财`”
这是众人可以想到的最可能的一个动机,可是为了钱财,敢于和朝廷争锋相对,这般的生意人,不要说没有见过,就是史书上,也没有记载过啊!
陈季常等人不禁让幕后神秘人给弄糊涂了,神秘人的手段,神秘人的动机目的,就像是一道道枷锁一样,让众人觉得呼吸困难,觉得难以应对。
就在所有人的思绪沉浸在幕后神秘人究竟是想要做什么的时候,一直支撑着顾同身体的柳师师,眸光一动,用一种生意人的精明对顾同和众位大臣们说道:“陛下,众位大人,何须顺着敌人的路子走,管他想要做什么,我们将我们该做的做好,将他想要做的杜绝,那么,这场战争我们不就胜利了吗?”
柳师师的话,引来了顾同和陈季常等人的注意。顾同此时才意识到,自己刚才差点就上了当,差点就按照神秘人故意制造出来的圈套走了过去。
“师师,你不要有顾虑,说说,你有什么看法?”顾同一脸兴趣的看着柳师师,他心想,自己和陈季常毕竟容易站在政治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反而容易忽略许多,或许柳师师站在一个生意人的角度,能够给他们一些正确建议。
柳师师嘴角微微上扬,带着几分诡异的笑容对顾同说道:“陛下,你看此人手段,他故意散步谣言,言说朝廷统一币制,是要与民争利,是要索取百姓钱财,他这么做,目的明显不过,就是冲着朝廷的‘统一币制’的政策来的,他又说朝廷会动用军队,会用强制手段这些话,明显就是想给陛下下套子,如果臣妾预料不差,陛下只要动用军队,此人定然会拍手叫好,因为这样一来就会更加落实了他散步的谣言,会让更多的人想到谣言是‘真的’。臣妾如果是陛下,就自然不会让他算计,他不想朝廷推行新币,统一币制,我们就要加快新币的铸造和推广,他想让我们动用军队,我们就不动用军队,让他招招落空。只要陛下和诸位大人镇静如常,该做什么,就做什么,谣言自然会不攻自破,东西二市的商人,也自然会开市经营,百姓看到商人开市,又怎么会饿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