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主宰江山(终南)-第1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在今天之前,或许真德秀还会有几分矜持,可是在明白了顾同瓦解江南世族和理学一派的手段之后,他就明白,要是不将有些话说通透,只怕日后理学一派出身的官员,就不要想着在朝堂之上出人头地了。
定了定心思,真德秀笃定想法,肃然对顾同言道:“丞相,以前是我等不识泰山之高,今后,真某用这颗人头保证,决计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理学一派大小官员,在我来之前,也让我给丞相捎了一句话”
“哦,却不知是什么话?”顾同故作疑虑道。
“今后大小事情,我等,我等唯丞相马首是瞻也!”说完最后一句话,真德秀就觉得像是彻底放空了自己一样,是的,尽管这只是一句话,可是他却代表着,今后的朝廷上,理学派只能附着顾同一派周围,再也不能有自己的声音。
可纵然如此,真德秀也不会觉得后悔,朝堂上的对决,向来都是唯实力论之的,现在顾同势力最大,投靠顾同,也算不上什么丢人的事情,更何况,这件事情从一开始,就是陆从权小人得志,先对不起理学派呢?
“路遥识马力,日久见人心,真大人,日后,愿我们携手并进,共同开创一个不输于汉唐的盛世吧!”面对真德秀的表态,顾同只是淡淡一笑,并且用了‘路遥识马力、日久见人心’这句话来定义今后理学一派和他自己的关系,尽管这句话说出来,可能会让真德秀有些不高兴,可是顾同还是想让理学派的官员明白,想要投靠自己,那就必须拿出真正的本事出来。
诚如顾同所想,真德秀对于顾同的这句劝慰、警醒的话语还是有一些不满的,可是转念又一想,自己一方对待顾同何尝又不是这种态度呢?
如果只凭一两句话,就让顾同相信自己,或者让自己相信顾同,那都是不现实的,是以,只能让时间来证明。
想通了这层道理之后,真德秀也随之笑了笑,然后双方共赴酒宴,算是真正达成了结盟事宜。
看着真德秀摇摇晃晃的走出了丞相府,顾同意味深长的对着身后的陈季常、赵枢等人说道:“不管怎么说,真德秀的投靠总算是一个态度,你们在安排人事和事情的时候,酌情考虑考虑理学一派的官员,总之,要让江南世族和理学一派之间的这颗钉子越来越深,要让他们用无和好的可能!”
“主公放心,现在真老头上了钩,我等有怎么会轻易的将他放走?哼,这几天我看陆从权蹦跶的样子早就烦透了,这下子我看他还跳什么!”陈季常嗤笑道。
“呵呵,你这个想法可要不得,现在明面上看起来失去了理学派的支持,陆从权的势力一下子就小了许多,可是这家伙也不是省油的灯,千万可不能粗心大意哦!”顾同不忘敲打道。
“主公放心,在这长安城里,就算陆从权是条龙,也得给我盘着,我等决计不会让他蹦跶起来的!”赵枢连忙答道。
见众人没有放松警惕,顾同满意的笑了笑,他就怕随着局势对于己方越来越好,下面人会得意忘形,不知进退。
果不其然,在真德秀投靠向顾同之后,日后几次朝会之上,理学派官员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投靠的决心和诚意,为了然顾同满意,理学派的一些御史们甚至不惜直接‘上阵’,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参劾陆从权。
当然,顾同也没有傻到只凭着理学派御史的弹劾之词就把陆从权给撸下去,他只是想借力打力,让陆从权明白形势,只想让理学派和江南派的官员彻底走向对立,除此之外,并无其他的想法。
有了理学派的投诚以及理学派对江南派的攻击,朝廷之中的形势对于顾同来说,也是越加的利好了,在兼并了张万公、张行简等金国归降来的汉臣的势力之后,顾同麾下的人才也一举高涨,这也让他不用像以前那样空叹手中无人可用。
朝中局势大好的形势之下。‘新政’也很快的推行了下去,十一个行省总督、军统使、提刑使、转运使一一到任、从山西、陕西、四川移到河南、河北、山东的第一批移民也顺利到达相应的州县,并且在当地军队的帮助之下,开始平整土地,修建房屋,为度过寒冬做准备;相应的,第二批移民的名单也开始制定,只等着来年开春之后,就立即迁移,如此,也不会错过春耕时节。
‘新政’顺利推行的同时,军事之上,也悄然开始完成布局,经历了宋金大战,各方军队从一开始的上百万的数目一下子减到了八十万左右,东北、东南、中原、西北、西南五大军区,每一军区十万人数,平时都驻守在一些大的州府和险要的关卡,中央军区三十万人,却都是精锐之中的精锐,这些军队大多在三秦之地驻守,也有部分驻扎在大同、太原、成都、临安、汴梁、燕京这些大的城市周边,以震慑地方。
尽管兵力精减到了八十万,可是谁都知道,这八十万人可谓是千挑百选出来虎贲,以一敌百不敢说,但是也大多能够以一敌二、敌三。
是以,东北军区只十万人数,就在山海关之下,也能让逃窜到东北的女真人不敢轻起事端。
东南各州府,有着叶适和萧成的配合,形势也不断变好,那些和江南世族关系莫逆的州府长官,在叶适的手段和萧成麾下的精锐威吓下,要不是被调往了山西、山西这些顾同势力根深蒂固的地区,要不就是被锦衣卫搜查出来的铁证送到了牢狱之中,总之,闽浙、江苏二地,也渐渐的可以称得上万无一失了。
当然,顾同不会就这样粗心大意,远在海外的夏震和太子赵洵以及杨皇后始终是一个威胁,他不得不小心应对。好在萧成的东南军区也开始训练水师,加上几十艘军舰的修建,顾同也相信,哪怕夏震真的胆敢勾结倭人进犯,那么他也走不出自己步下的天罗地网之中。
国内形势,慢慢大好,可就是在这个时候,一直负责监视蒙古人动向的锦衣卫草原分部突然传回来消息,言说蒙古大汗铁木真,亲起精兵十万,向西夏而去,看样子是要征伐西夏了。
其实这不是铁木真第一次伐夏,就在前一年宋金大战之际,蒙古人就声东击西打算进攻西夏,可是却不知因为什么原因,半途而返。
“铁木真啊铁木真,你终于还是坐不住了啊!”
心中微微一叹,这个世界之中,因为自己,蒙古人的势力扩张已经被改变了太多,按着历史,铁木真本该西征了,可是到现在却连西夏都没有进攻。
不过在感叹的同时,顾同也知道,只怕这一次,铁木真亲率大兵进攻西夏,就是养精蓄锐四五年的蒙古铁骑,真正要展露獠牙的时候了。
想到这里,顾同想也不想的就命人尽快将得到的消息送往西夏,让西夏人提前做好准备。
顾同可不希望西夏人碰到蒙古骑兵一触即溃。
风起西夏,却不知最终登临祁连圣山的会是谁!
第479章 对策
随着越来越多的情报输送回来,顾同也才明白这次铁木真之所以亲率大军征讨西夏的原因。原来,就在宋金两国大战之际,铁木真本是要趁机进攻西夏的,可是西夏人却聪明的联合西辽人,从两个方向威胁蒙古汗国,使得铁木真不得不退兵。
但是这口气铁木真焉能咽的下去?
就在两个月前,铁木真派遣使者前往西辽,不知道许了什么样的好处,总之,让西辽人放弃了和西夏的盟约。剪除了来自西面的威胁之后,铁木真自然不会坐失良机,是以才尽起蒙古骑兵,南下进攻西夏。
“耶律直鲁古真是蠢到家了,蒙古人一旦灭了西夏,下一个目标肯定会是西辽,哼,唇亡齿寒的道理,难道他就不明白!”
近来一直忙碌着移民事务的耶律楚材,罕见的来拜见顾同,并且不出顾同预料,说了两三句寒暄的话,这小子就把话题引到了蒙古、西夏两国即将爆发的战事之上!
听着耶律楚材怒其不争、哀其不幸的话,顾同也不禁为之一笑,他知道对于耶律楚材这样的契丹皇室后裔来说,西辽总还是契丹皇族的一个延续,现在看到耶律大石的子孙走上一条自取灭亡的道路,同样作为耶律阿保机的后代,耶律楚材又怎能视若无睹?
“好了,晋卿莫要为此事伤感,我听说现在西辽国内政事全部被乃蛮王子屈出律掌控了,耶律直鲁古也不过就是一个傀儡罢了,我想铁木真的使者能够说动西辽背弃和西夏的盟约,怕也是走了这层关系!”综合得到的情报,顾同一边分析,一边猜测着说道。
耶律楚材倒是不清楚这层关系,现在听见顾同这样讲,出于好奇,他不由得问道:“屈出律的父亲,乃蛮部落的太阳汗不就是死在了铁木真的手中吗?怎么,他不去想着为父亲报仇,却和仇人握手言和?”
说到这一点,却是顾同也十分迷惑的,从乃蛮人和蒙古人的仇恨来看,曲出律怎么说也不应该和蒙古人言和,可是这件事情却真正的就发生了,如此,也让顾同不得不佩服铁木真,这一出手,就是一记让人捉摸不透的手段。
“你小子,怎么,是想着去西辽国做皇帝吗?要是真想去,明天我就让人送你去,呵呵,正好,你就去给我镇守西域!”眼见耶律楚材还在为他的同族担忧,顾同不由的开玩笑道。
让顾同这样一打趣,耶律楚材不由得脸一红:“主公,您就知道拿我寻开心,楚材什么人你还不清楚嘛,慢不要说区区西辽皇帝了,就算是半壁江山于我又有何用?我的目标可是辅佐明主,开创盛世,做一代良相,去去西辽国,太小咯!”
眼见着这小子还和自己吹起了牛,顾同当即就乐的笑了起来,心中因为西夏的这场战事而生出来的烦恼,也减少了许多。
“楚材,尽心随着王大人好好忙移民的事情,手段一定要灵活,千万不要发生什么乱子,多的话我就不和你多说了,相信你自己也能明白。”叮嘱了耶律楚材几句之后,顾同就把这小子打发走了。
耶律楚材走后没有多久,身处长安的军中将领咸集丞相府,自迁都长安之后,第一场军务会议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枢密院枢密使陈季常,兵部尚书罗通,兵部侍郎毕再遇,西北军军统使陈平,锦衣卫指挥使沈复,中央军区护军将军潘武、杜谦、哲别、燕宁、三娃子、李好古、王大节、李全等等大小三十余将,纷纷向顾同见完礼,然后就听锦衣卫指挥使沈复讲解起了蒙古对西夏的战争。
“蒙古汗国成吉思汗铁木真,兴兵十万,以次子察合台、三子窝阔台、四子托雷,兄弟合撒儿、别勒古,三勇忽必来、速不台、者勒蔑,四杰博尔忽、木华黎、博尔术、赤老温,养子失吉·忽突忽等人为将,越过沙漠,现已抵达汗格博多,蒙古军队下一步必走回乐路,进攻西夏兀刺海城。”
“西夏方面有什么反应没?”顾同回忆着历史上蒙古人第一次进攻西夏的路线,在回乐路延伸至兀刺海城到克夷门一线,重重的画了一笔之后,又继续向沈复询问道。
“西夏方面动作很缓慢,在兀刺海城的防御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反而屯兵克夷门,看样子是打算在克夷门和蒙古人拼死一战。”沈复面无表情的向众人介绍道,不知道是不是长久从事情报工作的原因,这厮满脸的诡异,让人看着都有些害怕。
直到沈复介绍完半刻钟左右,陈季常等人才从这一系列的情报之中反应了过来,当然,对于西夏和蒙古两国的战争,众人也大概有了一些想法。
见到众将脸色都有几分变化,顾同先按捺下自己的想法,向众将问道:“西夏、蒙古两国交战,虽然看似和我们无关,可是不管谁胜谁败,都会对我们产生巨大的影响,现在,你们先谈一谈你们的看法,咱们究竟要不要参与其中,大家都一起议一议!”
“主公,西夏、蒙古两虎相争,必然互有损伤,我看我们不防坐等西夏和蒙古打的两败俱伤的时候,再出手一举将两国拿下!”上一次在盘龙岭误了堵截夹谷衡大军的李爽、皇甫斌两人,可能是想借这个机会挽回一些形象吧,在顾同刚一问完,二人就迫不及待的做出回答。
李爽二人的策略,引来了毕再遇、杜谦等人的附议,顾同粗粗的看了一眼,赞同这个意见的军中将领,几乎占到了一半以上。
不过顾同并没有说好与不好,他只是点了点头,然后将目光转向陈季常、罗通、陈平三人,向三人询问道:“大家都说了,你三人也都表个态度吧!”
话音才落,所有人的目光就都落到了陈季常三人身上,无疑,此三人乃是这场军务会议除了顾同之外最有话语权的三人,一个枢密使、一个兵部尚书,一个西北军军统使,可以说这三人的态度,恐怕就是顾同本人,都不得不掂量掂量呢。
眼见着众人的目光都落向了自己三人身上,陈季常、罗通和陈平彼此相视一笑,然后就由陈平率先表态:“主公,方才诸位将军之言,不无道理,不过是不是要等到两虎相争、两败俱伤之后出手,我看这个问题还要细细考量一下。”
罗通接过话头,沉着说道:“陈将军之言甚对,先不说蒙古、西夏交手结果如何,只从两国目前的兵力对比来讲,我却觉得出现两败俱伤的可能性要小许多,西夏人不整兵备战,此次怕是要吃大亏呢!”
众人一听罗通竟然十分不看好兵力相对多一些的西夏,纷纷心中一惊,脸上满是难以相信的表情。
在众人看来,拥有几十万军力的西夏人,就算是战略上失误,可要说蒙古人十万骑兵就想重伤西夏,恐怕也不太可能。
就在众人吵吵嚷嚷的议论声中,顾同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罗通的这个分析,很接近历史上西夏、蒙古第一次交手的结果。
“季常,你是枢密使,你也说一说吧!”顾同挥手示意众人肃静,然后又向陈季常询问道。
陈季常自然明白顾同不是在问自己西夏和蒙古一战结果会如何,而是在问自己究竟机房应该怎样在这场战争之中谋取利益。
想了几想之后,陈季常脸色平静的向顾同回答道:“主公,臣也觉得西夏会败。”
简洁明了的表明自己的立场之后,陈季常又继续说道:“不过西夏战败对于我军而言,却不是好事。一旦西夏战败,蒙古人定然会掌握西夏的冶炼技术,而且也能摸索出攻城战的技巧,一旦等到西夏灭亡,我相信蒙古人肯定会像我们出手!是以臣觉得,在必要的时候,我们不妨帮一帮西夏,当然,这个忙不是白白的去帮!”
说到这里,陈季常脸上浮现出几分阴险,就连顾同看了,都觉得这厮怕是心中已经谋划好了算计西夏的计策了。
果不其然,只听陈季常在后面接着讲道:“主公不妨利用宋夏两国交好的名义,向西夏多多输送蒙古军队的情报,以此让西夏军队掌握更多的主动,等到西夏、蒙古二军决战克夷门的时候,定然会是一场恶战,如果这一战,西夏败了,我们就出兵杀牛岭,赶在蒙古人之前控制中兴府,要是蒙古人败了,我们就从大同府出兵北上,知道蒙古人老巢,不管如何,我想最后坐取渔翁之利的,一定会是主公您。”
面对陈季常这一记不动声色的马屁,顾同笑了笑,可是心中却对陈季常的这番对策十分认同。
在笃定心思之后,顾同直接下令道:“着令西北军军统使陈平,在平凉府整军备战,一旦接到军令,立即出兵杀牛岭;着令山西军统使陈锋,屯兵大同府,待接到军令,就立即出兵北漠```”
大概觉得这样安排还是有些难以放心,顾同最后又对众将命令道:“军中诸将,即日起做好战争准备,一旦军令下达,我要你们立即就能上阵杀敌!”
“请丞相放心,末将定当努力备战!”落座诸将纷纷起身应答。
第480章 毒计
在平凉府、大同府布下重兵,虎视西夏和漠北,不管蒙古、西夏一战,究竟会如何,顾同都想最后可以做一回渔翁。
不过等到铁木真的兵马攻破西夏的兀刺海城的时候,他才发现自己要想做这个渔翁怕是有点困难了。
从内心深处讲,蒙古、西夏一战,他并不想西夏人输,可是反过来他却又知道,显示肯定会是西夏兵马会一败涂地,但是就算是输,他也希望西夏人可以多多的抗一会儿,至少也要最大可能的消耗掉蒙古骑兵。可是等到兀刺海城一战的战报传回来的时候,他才意识到自己还是有些高抬李安全、李遵顼了,诺大的一个兀刺海城,连蒙古人三天的时间都没有拖住,蒙古人只付出了两三千兵马的损失,就拿下了这座进入银川平原的重镇!
兀刺海城丢失,蒙古骑兵必然迅速进攻克夷门,尽管克夷门天险十分险要,而且西夏朝廷也在此派遣了高逸、高良惠父子坐镇,但是顾同还是不相信西夏人可以守住此地。
历史之上克夷门之争西夏兵马一败涂地,这一次,怕也是如此。
就在顾同内心纠结着该如何在适当的时候帮助西夏人一把的时候,铁木真率领着近十万骑兵,越过兀刺海城,渡过黄河天险,兵分两路,分别从东西两个方向,向克夷门移动。
尽管天寒地冻,可是蒙古战马耐力非凡的优势一下子就凸显了出来,两路大军,几乎一路驰骋一般,在克夷门之前成功汇合。
一路攻城掠地,蒙古骑兵连三四百个人都没有损失,这不得不说蒙古人的厉害,却也从侧面可以看得出,西夏兵马的不堪一击。
不过铁木真的这种好运气注定要在克夷门前结束了,面对着近十丈高的克夷城以及克夷门峡谷两侧高愈百丈的峻岭,铁木真纵有天资,却也不得不望城兴叹。
守卫克夷门的西夏老将高逸看着蒙骑兵面对着重修之后的克夷城束手无策,只能在城外扎营驻守,心中不禁一阵得意,“惠儿,说来还得谢谢顾同那厮,要不是他上一次炮轰克夷门,让咱们将城池重新修建一番,只怕这次面对蒙古人的来势汹汹,怕真的会有几分凶险呢!现在可好了,我就不信,蒙古人也能凭借着云梯啊这些简易的攻城器具破我克夷门之险!”
对于能够将敌人遏制在城下,高良惠也是十分的高兴,见到父亲谈性甚高,高良惠也附和着说道:“从北进入中兴府,必走克夷门,我们只需要按兵不动,坚守城池,我想不用咱们出一兵一卒,恐怕这里的天寒地冻以及后勤供给就能将蒙古人拖垮呢!”
面对儿子的分析,高逸满意的点了点头,他很高兴,至少儿子没有被眼前的局势乱了心智,能够理性的提出按兵不动、坚守城池的主张,这在高逸看来,是十分正确的!
“蒙古骑兵速度十分之快,这一次他们敢在寒冬兴兵南下,怕就是想要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可是蒙古人却也忘了,天寒地冻,固然让我军放松了警惕,但是对他们来说,却也不是什么优势,相反,咱们拥有城池,拥有后方的补给,这些,都是可以击溃蒙古人的优势,你看着,不出十天时间,如果蒙古人还不能找到破城之法的话,怕是他们就要退兵北还了!”
高逸的分析,可谓鞭辟入里,如果这番话让铁木真听到,只怕是也要佩服不已。
事实上,就在高逸对着儿子高良惠谈及应敌之策的时候,蒙古军营之中,铁木真也在和木华黎商议着如何破城呢。
“长生天啊长生天,为何不使我拥有火炮那样的利器,如果有火炮在手,克夷城与我又有何难?”
暖烘烘的敖包之中,成吉思汗铁木真一边饮酒,一边愁叹,如其所言,面对着更加高大艰险的克夷城,似乎也只有火炮这等利器,才能破城而入吧!
铁木真的感慨,让木华黎也一阵唏嘘。其实自从当年顾同以五千精兵就攻下克夷门一战之后,火炮就一直成了蒙古军队梦寐以求的神器,尤其是在宋金两国大战之中,火炮、火器屡屡建功,这更是让蒙古人不计一切的想要拥有。
不过想法虽然没好,可是现实却十分残酷。
火器制造之法,一直都是顾同手中的最大辛密,不要说他们派到长安、大同等等可能制造火器的探子,就是用黄金收买的一些宋军军中将领,却是也不知道火器究竟在什么地方铸造。
除开顾同这边,金国宫廷之中肯定也有,但是自从宋金之战之后,火器似乎也成了女真人的命根子,任是探子怎么刺探搜寻,也不能找到火器铸造的法门。
想到这里,木华黎也一阵感叹,感叹之余,他也向铁木真劝慰道:“大汗,就算没有火炮,可是我们有精兵十万,我就不信,攻不下一座克夷城!”
木华黎的话,让铁木真心中也一阵宽慰,正如木华黎之言,将希望放在火炮之上,明显是不可能的,目前的现实,只能派兵攻城,看看有什么空子可以钻过去,不然,这座城一定会成为蒙古军队此次伐夏的噩梦。
心思既定,铁木真也不踟躇,当即就升起成吉思汗的大旗,聚集各路将领,然后布置攻城的事宜。
摸不透克夷城中西夏兵马如何布局,铁木真索性就让三勇之一的者勒蔑担当主攻的任务,集中精锐力量,从城东方向发起猛攻,同时,又让失吉·忽突忽,别勒古等人,在西城方向发起佯攻,以吸引敌人的兵力。
计划定下,者勒蔑等蒙古将领当即就领兵攻城,其势汹汹,也让坚守城池的高逸、高良惠父子纷纷一惊。
好在经过了最初的混乱之后,西夏守城的兵马,也开始在高逸、高良惠二人的指挥下,进入到战争状态。巨石、滚油、火箭但凡是能够将正在攀登城墙的蒙古人击落下去的东西,这个时候都成了克夷城守兵手中的利器,几乎没有费什么周章,蒙古人的第一轮试探性攻击,就被守兵击退。
第一次试探性攻击的失败,以及城池之下袍泽们的尸体,让蒙古人激起了胸中的火焰,他们就像是嗜血的狼一样,才在袍泽的尸体之上,悍不畏死的又发动了第二轮攻击。
看着目光青幽,手持弯刀,动作灵活的蒙古战士,西夏守兵也觉得很是头疼,蒙古人就像是蝗虫一样,灭也灭不完,反而越挫越勇的尽头,实在是让他们心悸。
不过西夏守兵也明白一旦城池被破,那么等待着他们的命运会是什么,是以守兵也打起精神,利用手中的优势,将一个个登上城头的蒙古人杀死。
眼看着城头之上乱做一片,带领着敢死队担当主攻任务的者勒蔑当即也不迟疑,一挥手,就带领着麾下的健儿扛着云梯,向东城方向冲去。
城池之上,高逸的目光一直注视着者勒蔑这一队人的动作,作为历经沙场的老将,他怎么会看不出敌人声东击西的诡计?
更何况者勒蔑麾下的勇士,气度就非同一般,是以在者勒蔑的兵马出现在战场之上的时候,高逸就开始布置应对的方案。
眼见着者勒蔑率领兵马向东城墙发起进攻,高逸立即派遣高良惠率领精锐刀斧手五百,弓弩手一千到东城守卫。高良惠领兵到达时,者勒蔑的人马也三三两两的跃上城头,可是不等他们缓一口气,就发现了西夏人给他们准备了刀箭盛宴。
不消高良惠多言,五百刀斧手,一千弓弩兵,立即向蒙古人发起了铺天盖地一般的攻势,饶是蒙古人勇猛,可是在这样的攻势之下,也不得不抱头鼠窜,至于逃得慢一些的,几乎都成了西夏军队手下的鬼魂。
东城看似激烈的攻防战,其实也只是这场攻城战一个小小的插曲,眼见着者勒蔑的人马都退了下来,铁木真和木华黎都知道,想要硬攻下克夷城,完全是不可能的。
无法取胜的形势之下,铁木真只好鸣金收兵,和众将另觅良策。
一直都是铁木真的智多星的木华黎,这次也没有辜负众望,在权衡了一番目前两军的势力对比之后,木华黎向铁木真进言道:“听闻以前,中原秦国的军队想要进攻赵国,可是赵国守城的大将却是老将廉颇,面对稳重如山的廉颇,秦军无法取胜,于是就用离间之计在赵国散布谣言,用计谋将廉颇调离,并且换了赵国纸上谈兵的赵括,赵括不懂实战,到了前线,只知按照兵书排阵,到最后被秦国兵马于长平大败赵国。当今之计,我们也可以在中兴府散布谣言,让西夏皇帝李安全换掉老将军高逸,如此,我们定然可以取胜。”
听此毒计,铁木真当即一阵大笑,夸赞了木华黎一番后,便立即派人带上金银珠宝,往中兴府而去。
第481章 夏奸
铁木真派到中兴府散布谣言、离间西夏皇帝和老将高逸的人选正是其四子托雷。托雷尽管在铁木真四个儿子之中排名最小,但是不管是文韬武略还是心智胆魄,都要胜过他的三个兄长许多。
在当年术赤被送到顾同帐下作为人质之后,察合台、窝阔台、托雷三人,都得到了铁木真的大力培养,可以说现在的三人,和铁木真帐下的那些虎狼一样的将军们相比都不差诩丝毫。
就连铁木真麾下的第一谋士木华黎都感叹铁木真后继有人,总之,在排除了还在长安城中作为使者的术赤后,铁木真的继承人问题似乎显得很是顺利。
不过谁都知道,一旦顾同将术赤送回蒙古汗国的话,那么铁木真的几个儿子之间必将发生争斗,是以这么多年以来,在关于术赤的话题上,几乎所有人都明智的选择了闭口不言。
肩负着去中兴府做说客重任的托雷,顺着五虎山的山路,绕过克夷城守兵的重重设防,这才突破了克夷门的阵线,接着,又乔装打扮了一番,装作西域来的商旅,过省嵬城、摊粮城、定州城,这才堪堪来到中兴府城下。
望着城高池深,可谓之金汤之固的中兴城,托雷也不禁一阵感慨。攻城掠地,到底不像草原上的部落战争,就是这些城池,束缚住了蒙古骑兵的速度优势。
“总有一日,我要将中原的这些城墙都拆了,把中原的土地都改作草场,让我族中健儿纵马驰骋,哼!”
心中装着凌云壮志的托雷,发了一番牢骚之后,这才带着随从,往中兴城中走去。
和托雷想象中的一样,此时中兴城守卫及其森严,尤其是对待外族商旅的盘问更加的严密。好在托雷早前就听说过中原的王朝,不管是多么高的官儿,只要有金银开路,那么就算是十恶不赦的杀人犯,也会照样无事。
果不其然,当守城校尉被拉到一旁,塞了几锭银子之后,对方的态度,立刻变了。
“这位小公子,不好意思,叨扰了你的时间,您这边请。”校尉很是识趣的将托雷请进了城,然后又不动声色的让其他卫兵搜寻托雷身后的马车上有没有兵器。尽管有银子开路,不过校尉依旧不敢大意。
得到没有兵器的消息,守城校尉更是笑得合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