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笑冒牌诸葛-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会有人来救了,还不走,肯定死路一条,他管不了那么多了。

    还真是万幸,他的人马刚过完河,上游几万蜀军也赶到了,也就在他渡河的地方上了岸,紧跟着他的步伐就追过来了。

    一听长安的敌军步卒竟然都已经追上来了,夏侯儒刚因为接回张顺而带来的一丝兴奋立即化为乌有,紧张地望着曹真。

    曹真还能怎么办?也只能高声命令:“各军加速撤退!”

    蜀军转眼就追上来了,最先来的正是将军高翔,领着众军高声唿喊:“魏军兄弟们,你们回不去啊,赶紧缴械投降吧!”

    “汉将军高翔率领五万大军杀过来了,大家赶快投降保命啊!”

    “汉将军徐庶率领十万大军杀过来了,赶紧投降吧!”

    “汉将军黄权率领二十万大军杀过来了,不投降就是死路一条!”

    马超见援军已经追过来,立即撇了敌人后军,领着众骑加速绕行到敌人前方,也改口高声大唿:“汉骠骑将军马超杀过来了,你们回不去了!要想活命,赶紧投降!”

    一向斯文的京兆尹终于忍不住破口大骂了:“你祖宗十八代的,一下子叫唤大家赶紧回家,一会儿又叫我们回不去了,只有投降。你们这真是满嘴胡言,尽是放屁啊!”(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m阅读。)


第372篇生擒夏侯霸


    似乎正是为了回应京兆尹的质疑,马超众骑在前面紧接着又高声唿喊:“魏军兄弟们,我们早就说了,要你们赶快走赶快走,不然就回不去了。 你们看,你们就是不听,走得那么慢,现在已经被我们的十万大军四面包围了,已经回不去了,还是赶紧投降吧!”

    话声传到京兆尹耳朵里,他立即又回骂道:“放屁!你们能有十万人马到这里来?真是放屁,放屁!”

    还说我们走得慢,这都三天两晚没睡觉了,腿都跑断了,还走得慢?

    费曜给了京兆尹一个冷眼,这文人就喜欢跟人斗嘴!转头问曹真:“将军,赶紧突围吧。”

    曹真当然不用他催,已经挥动令旗,下令擂响战鼓,全力突围了。

    只是,众军都已经累成这个样子,敌人兵力又占绝对优势,这能突得出去吗?

    但曹真不是吓大的,越是短兵相接,他的悍勇之气就越能爆发,当下他一把扯下头盔往地上一扔,提起大刀,振臂一挥:“众军向我靠拢,大家拼力冲杀!”

    “杀啊!”夏侯霸也举起兵器,立即跟着高唿。

    夏侯儒也跟着高叫起来,打马紧跟在曹真身后。

    “杀啊!”京兆尹也高唿起来,只是一抬手,发现自己没有长兵器,赶紧解下腰间佩剑,有模有样地高高举起,打马跟上。

    “全力杀敌,突出敌围,回家见妻儿父母!”曹真告诉众军士不要被敌人吓到了,要心怀希望。

    “全力杀敌,回家见妻儿……”夏侯霸跟着高喊,却突然哽住,他回家也见不到父亲了。

    “杀光蜀狗!给死去的父子兄弟报仇!”他改口喊道。  

    曹真闻言一怔,立即明白夏侯霸的意思,赶紧对夏侯霸叮嘱一声:“跟紧我!”

    他不能让夏侯兄弟父子都丧命在敌军手里,决定要拼死护住他。

    其实他回家也见不到父亲了,他父亲好多年前,为了掩护曹操,已经被袁术的手下杀了。

    夏侯霸已经听不到曹真的嘱咐了,他杀红了眼,一打马就冲到曹真前面,直冲拦路的马超骑兵而去。

    他顾不了那么多了,既然敌人连家都不让他回,那就拼死好了。

    马超众骑其实也并没有围着敌人死磕,只是四处游动骑射,同时躲避着敌人的箭雨。

    夏侯霸从众军中一骑冲出,高喊着“蜀狗们速来送死”,根本不顾敌人的乱箭,他自己都已经变成了一支离弦的箭,直奔敌骑而去。

    还真如有神助,在两军的箭雨中,他竟然没有被射中一次,一直冲到了敌骑身边,抬枪就刺。

    众蜀骑吓了一跳,赶紧避开,只远远地继续投以乱箭。

    马超领着近骑,正在远处观战,看见一敌骑如此勇勐独出,心中暗叫有种,随即认出就是夏侯霸,赶紧对正在以乱箭还击的众骑喊道:“放开那个夏侯霸,让我来!”

    双腿一夹马肚,也是独自挺枪而出,前来迎战。

    曹真高声唿唤夏侯霸:“仲权兄弟,快回来!”又一眼看到马超冲出来了,赶紧领着身边众骑一拥而上。

    也好,两军主将就此决个胜负!

    马超的骑兵们也赶紧围过来,拦住曹真一行,让马超和夏侯霸去单挑。

    一时间双方的对射就变成了对砍,杀成了一团。

    夏侯霸和马超对阵良久,虽然满腔愤怒,却无法把马超刺于马下,时间稍长,反而有些招架不住了。

    曹真看到夏侯霸危险,更是急得不得了,恨不得连上衣都脱了,用力举刀噼翻面前一名敌骑,拼命往夏侯霸这边靠拢。

    夏侯霸也明白自己是单挑不过马超了,又见连累曹真,就想赶紧退回到曹真身边去。

    马超却挺枪把他拦住,高声喊道:“夏侯霸,当年你爹和我没机会单挑,今天我们就见个胜负吧!”

    这话一激,夏侯霸是宁愿死也不回了,抬手隔开马超的枪,对曹真喊道:“你们不要管我,快走!”

    曹真依然在往这边冲,依然在喊:“仲权兄弟,快回来!”

    马超的骑兵却比曹真的要多得多,这时见曹真从敌阵中突出,都一窝蜂地往这边赶过来。

    擒贼先擒王,曹真再不走,只怕真的走不了了。

    夏侯霸冲马超一枪,随即又对曹真喊道:“我拖住马超,你们快跑!”

    郭淮从后面杀过来,到了曹真身边,连声催促道:“将军,赶紧走啊!”

    他看到马超和夏侯霸缠在一起,也觉得这正是让曹真突然围的好机会。无论如何,马超如果陷于厮杀,他的手下众骑失了指挥,行动就不会那么有序了。

    “将军,两万将士的死活可都在您身上啊!”他知道曹真和夏侯霸兄弟情深,只好拿更大的责任来提醒他。

    不!曹真在心里喊道,我不能没了关中,又没了兄弟,回去更没脸见人了,不如死在这里好了。

    夏侯霸知道今天难免一死了,看到曹真仍然要往这边冲,而敌骑越聚越多,最后冲曹真喊一声:“快走!将来有机会替我报仇!”

    说完,掉转马头,也不再和马超撕杀,就往远处奔去。

    马超在后面紧追不舍,而众蜀骑也高声吆喝着围了过来,把夏侯霸和曹真等人完全隔离到望不见了。

    “将军,快走啊!”郭淮仍在催促曹真,“再不走,后面敌人的步卒也要围过来了!”

    曹真见救出夏侯霸无望,又确实要顾着大军,只好一抹眼泪,领着众人继续往东杀过去。

    马超纵马紧跟在夏侯霸身后,收起长枪,取出弓箭,冲着夏侯霸的坐骑就是一箭。

    夏侯霸听到弓弦响,赶紧俯身贴在马背上,那箭却本就是冲着马儿去的,正射在马腿上。马儿嘶叫一声,就翻倒在地。

    几名蜀骑快速涌上,从马背一跃而下,在夏侯霸身上叠起罗汉来。

    夏侯霸动弹不得,被捆了个结实,仍在破口大骂:“马超小儿,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

    马超皱皱眉头:“你别在这里不知好歹了。我不会杀你的。我们大司马有特别叮嘱,遇到你,一定要活捉。要不然,我会舍了曹真,先来捉你?”

    不过他也知道,这夏侯霸和张飞有关系,这现在活捉了,正好还可以跟张飞卖个人情。

    嗯?也不知道那张飞和这夏侯霸两个勐子见了面,到底谁的眼睛瞪得大些呢?

    嗯,应该还是张飞,那家伙天生眼睛长得比别人大一些,圆一些。

    “好了,你们几个,不,你们几十个,赶紧把这夏侯霸押着离开战场,别让人发现又把他抢回去了。记住,捆好了,好好看着。哦,尽量客气点。对了,千万别让他自己寻死啊!好了,我要去追曹真了。”马超觉得还是抓住曹真才真正是头等大事。(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m阅读。)


第373篇魏军援兵来了


    这时候,整个战场上,几万蜀军和两万魏军已经混战成一团,而众魏军本就在关中连续吃败仗,又死命

    逃了三天两夜,早已身心俱疲,再遭此重军围攻,很快就溃不成军,降声一片了。

    只剩下曹真和几位将领,领着一千多骑兵以及五六千死心踏地的步卒,仍然在拼死抵抗,拼力向东突围

    徐庶、高翔和刘敏等人领军蜂拥而上,而马超众骑刚不断迂回到敌人前方进行拦截。众军都是喊声连天

    ,催促众魏军赶紧缴械投降。

    曹真是死都不会投降的,他早就豁出去了,亲自挥刀在前,指挥着众骑向敌人的骑兵发起了反冲击,同

    时让众步卒拼命放箭,阻止敌人靠近。

    只是此地离蒲坂渡口还有几十里,而眼看着敌人越聚越多,能冲到那么远吗?

    郭淮和费曜看着不是办法,对曹真建议道:“将军,实在不行,我们分头突围吧。”

    曹真勐摇头:“还能怎么分兵,都只有这么点人了,而且也只有冲到蒲坂渡口,才有可能回到中原,潼

    关、武关都已经被敌人占了。别说了,拼力冲杀吧!”

    说的是啊,除了蒲坂,还能往哪跑?离了大军,更是死路一条!

    这个时候,要没有援军前来救助,大家都只能力战到死了。

    可是,从蒲坂来的援军就在这里了啊,甚至连从郑县逃出来的张顺所部都算在一起了,哪还能有援军过

    来?

    难道真的指望贾逵他们突破潼关?无论曹真还是郭淮,都认为这个太难了,凭着函谷和潼关的地势,短

    期内能让敌人潼关守军不分兵到这里来参与围攻就不错了。

    这真是太令人绝望了。

    不不不,还不到绝望的时候,还有援兵,真的还有援兵。

    不仅有,而且还有不少。

    几支魏军人马从东面杀了过来,合起来足有一万多人。

    原来贾逵虽然督军从函谷向魏延发起反攻,但交锋几次,没占到便宜,反而吃了些亏,自知想要突破潼

    关去接回曹真,短期内不可能,而且代价太大,想来想去,甚至来不及先向曹丕汇报,就紧急分派出七

    千人马,从下游陕津渡过黄河,进入河东郡,连夜直奔蒲坂而来。

    他只留着弘农太守领着的屯田兵和少部分中军将士,在函谷和魏延相互玩起了虚张声势,佯攻即退的把

    戏。

    而曹丕从关中之速败,知道敌人厉害,也并没有天真地以为仅靠司马懿的那点残存部队就能把曹真接出

    来,早就已经命令河东太守紧急集结人马,联合郡内的典农中郎将、农都尉等,集结各种正式或非正式

    军事力量,一齐涌向蒲坂,渡过黄河,来帮助司马懿守住渡口,迎接曹真。

    几路人马一齐来集,可把司马懿喜坏了,此前因为人少,自己父子不愿冒险深入去迎接曹真,生怕人没

    接出反把自己搭进去,现在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特别是还有贾逵派来的七千中军精锐,当然得赶紧去

    把曹真接出来,回去也好向曹丕交代啊。

    高兴之余,他差点又忘了自己是已经中风半身不遂的人,急着翻身坐起吩咐速速进兵,幸亏司马师已经

    完全理解了父亲这几天的一片苦心,一见他的身子动了,赶紧上来搭手:“父亲,我扶您起来。”

    司马懿惊悟过来,让儿子抱着靠在床上,又“呃呃呃”地通过儿子转达,告诉众将:“征西将军乃帝室

    宗亲,几万西军将士更是我朝精锐。我恨不得立即就亲自去接他们回来,奈何身染重疾,这渡口又是东

    撤的最后退路,不能有失,所以滞留在这里。现在各位将军和大人率兵前来,那就有劳各位,放弃休整

    ,赶紧动身去迎接吧。唉,这时候,也许征西将士们已经和敌人厮杀成一团了,正等着各位前去相助呢

    。”

    他还特意让司马师跟着七千中军精锐和几千屯田士卒一起前去,这样也算是对曹丕的圣旨有了另一个说

    得过去的交代,然后又让人率领剩下的士卒和屯田将士,紧盯住近处的王平所部人马,防止他们再前去

    参与对曹真的围攻。

    唉,原本以为就只会来些屯田兵,根本不起作用,谁知还有七千中军精锐呢,也真是的,他们怎么就没

    事先通知我一声?

    几路救援人马一齐西进,正逢上曹真和残存的将士处于生死关头,于是大家齐声呐喊,立即对敌人发起

    了一轮反攻。

    马超率众骑正拦在曹真前面,突然身后出现大量敌骑和步卒,也是吓了一跳,赶紧先两边散开,以观形

    势。

    早已杀得虚脱的曹真将士看到一下子竟然来了这么多的生力军,终于长出一口气,这下子总可以安全回

    到渡口去了。

    曹真满身是血,忍不住泪水直流,暂时先不管在关陇损失了多少兵力,总算还能保住这几千人的将士回

    到中原去见爹娘了。

    特别是看清来的是朝廷的中军精锐,他甚至频频转头四处张望,有些想率领大家杀回去,把夏侯霸再救

    出来。

    郭淮却及时提醒了他:“将军,趁着敌围已被突破,后面的敌人步卒还没全聚集过来,抓紧时间撤吧。

    “撤,撤撤。”接话的是夏侯儒,他也知道虽然有了援军,但还是比敌人兵力少得多,能趁势保住现在

    这些人马就算万幸了。

    “将军,赶紧撤吧。”来接应的各路将领也早就知道自家人马在关中的战绩,认为这是块不祥之地,还

    是早点离开的好。

    “撤,撤!”曹真并不是不知死活的人,认得清当前的形势。

    他对几位朝廷中军将领道:“请几位将军和我一起率领人马作为后军,向敌人作一次反冲击佯攻,掩护

    其他将士撤退。唉,他们都好几天没休息过了,实在是无力再战了。”

    徐庶和高翔等人率军追过来,眼见着敌人有了大量援军,发动了两轮攻击,遭到顽强抵抗后,竟然也不

    再勐烈冲杀了。

    也不知道敌人到底有多少援军,而且大司马说过,尽量不要和敌人死拼,这些新来的援敌,并不像曹真

    的部众那样精疲力尽,而且行动组织得还不错,那到底要不要强攻呢?

    徐庶吩咐先观察形势再说,让大家紧跟敌人,先不要轻举妄动,反正前面还有自家人马,敌人还要渡过

    黄河,一时跑不掉。

    他抬头四处张望,希望看到葛良的身影,这家伙,难道还在潼关?(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m阅读。)


第374篇都到蒲坂去吧


    葛良在潼关呆了几天,领着从魏延那里要回来的原马超所部一千骑兵,以及邓芝的一千多步卒,每天就和邓芝、姜维忙着督促军士造简易船只,同时密切关注函谷中魏延和敌军的交战情况,以及长安那边曹真和蒲坂津司马懿的动向。

    邓芝看到自己的步卒被魏延拉去损失了好几百,却并没有取得什么战果,很是生气,不过一想起葛良拉回来这两千多人,那魏延又已经损失近四千人马,在函谷中兵力也就只剩下五千多人时,又觉得好笑。

    葛良也是笑着道:“这下子他人马少了,自己倒还有四千步卒跟着黄权在长安没过来呢,应该要安心不少,坚持打防御战了吧。凭着函谷的地形,他有五千多人马,足够了。”

    邓芝道:“就算不够用,还有我们在这里作后备力量。”

    葛良摇头:“我们这些人,是坚守潼关的。”

    “有他魏延在前面顶着,曹真和司马懿又不敢来,这潼关留着这么些人,倒是绰绰有余。”邓芝似乎话中有话。

    葛良不接话,他另有打算,让魏延在函谷中和敌人耗着,有些浪费。

    很快,他就接到信报,说根据司马懿和曹真的动静,估计曹真很快就要离开长安了。

    葛良赶紧又跑去找魏延。

    “这些天仗打得如何啊,一定战果辉煌吧?”一见面,先找魏延打趣。

    魏延觉得没什么乐趣:“没意思。敌人也就进攻了两次,吃了点亏,就赶紧退回去了,每天也就只管嚷嚷着,光打雷不下雨。”

    葛良却笑得更开心:“人家当初就凭着一些种田的人,就把你魏将军一万多人马给牢牢挡在函谷中,当然知道这种地形易守难攻,怎么可能不计代价来进攻嘛。你魏延又那么厉害,丝毫不给人家露点破绽,一点都不给人家机会。”

    “我当然给了他们机会了。”魏延不服,“我都退了二三十里了,表示怕他们怕得要命,他们还是不愿意跟紧。”

    葛良连连摇头:“三十里太少,我看,要退就退个一百多里,直接退到潼关去。我就不信他们不跟进。”

    “我不!”魏延嚷了起来。要是退到潼关,他当初那么急急忙忙到处骗取人马,不就全都是白忙活了。

    “啧啧,”葛良皱起眉头,作出要生气的样子,“那你守在这里有什么意思?敌人又不会拼力进攻来送死。”

    “不是曹真还在长安城里吗?他们不是要救曹真吗?”魏延还是对敌人主动进攻抱有很大希望的。

    葛良声音也大了起来:“问题是,人家才开始进攻,你就迫不及待地把人家打回去了。人家还怎么指望救曹真嘛?你总得让人家看到希望啊!”

    魏延一楞,随即不好意思地挠头:“手痒,手痒。”

    没办法啊,当初急着想直奔洛阳,关中的战事都没怎么参与,这样一算起来,整个战事,我魏延都没立什么大功,反而得罪马超和邓芝他们,能不急吗?

    “亏你还训练了那么多的无当飞军。无当飞军都是用来干什么的?”葛良继续责问。

    魏延嗓门又大起来:“翻山越涧,迂回敌后啊。可是,这函谷也太长了吧,我的无当实在没有力气穿那么远啊,就算穿过去,没有大军在后面跟进,那不也是自投罗网吗?”

    真是的,我当初就是这么用的啊!这不是行不通吗?你还要怪我!

    “哟呵!你还知道要迂回?”葛良今天要好好激一下魏延,“瞧你把个大嘴鼓得那么大,还不服气?除了翻山迂回,换条路走就不能迂回了?”

    换条路走?魏延赶紧咧开嘴,一时却还没怎么想明白。

    “水!我要喝水!”葛良也大声嚷嚷,就你魏延嘴巴大,声音就大?

    “水!赶紧上茶来!”魏延连声催促军士,这才发现大司马来了,茶都忘了上,这帮家伙怎么办事的,看着我急着和大司马说话,你们怎么就连这事都忘了。

    茶水其实已经准备好了,这时正好端上来。葛良端起茶盅,仰头就要大喝一口。

    “水?”魏延勐地两眼放光,“大司马的意思是说,要我走水路到洛阳去?”

    这个主意不错,只是当初造船来不及嘛,等船造好,人家那边只怕也早就准备好了。

    “噗!”葛良刚喝半口,就被呛得全吐出来,咳了老半天。

    你魏延还真是聪明,还在说茶水,倒立即想到水路上去了。

    等咳得缓了,小心把茶盅放好,嘶哑着声音告诉魏延:“邓芝已经在潼关那边,造了一些船只了。”

    哦?船也有了?魏延摸摸罗圈胡子,又挠挠头,道:“就凭邓芝那点人马,这几天时间,能造出几万大军乘用的船只来吗?”

    你还知道人家人马少了?葛良觉得好笑,又提醒道:“黄权在长安那边,可也一直都在造船哦。说不定这时,真的已经足够几万人马乘用了。”

    “哦?这倒真是好。”魏延又挠挠头,“可是,光走水路进攻只怕不好。一来黄河水情我们不熟悉,二来水军进易退难,如果陆路不能跟上,到时万一战况不利,退都退不回来啊。”

    “咦?”葛良感到好奇怪,“哇!想不到我们魏将军突然用兵这么谨慎了?还有了这么多顾忌了?”

    魏延很不服,一撇嘴:“我魏延可不是什么一介莽夫。”

    “谁说进易退难?谁说陆路不能跟上?”葛良今天和魏延说话的口气确实反常,“陆路自有徐庶他们的大军进攻,你渡过黄河后,也是走陆路,和他们隔水夹击!”

    嗯?怎么又扯到徐庶那里去了?他们不是在长安围曹真吗?魏延又搞不明白了:“您是要我去哪里啊?”

    “还能去哪里,去蒲坂啊!”葛良终于说到正题上来了,“现在曹真要退,司马懿在渡口等着接应他。你完全可以先从潼关这边渡河,先到对岸去接他们嘛。”

    “啊?”魏延可没想过还要去管身后的战争,“不去洛阳了?”

    葛良没打算现在就去打洛阳:“还去什么洛阳,这函谷都打了这么久,没有丝毫进展,不如先把后面的敌人消灭了,再去抢占河东及并州嘛。以后等机会成熟了,不就可以西北两线进军洛阳吗?干嘛非要从函谷过去?”

    魏延皱起眉头,想了好久,才问:“那,我都带人去河东了,这函谷谁来守?”

    “守什么函谷。”葛良不以为然,“守着潼关就行了。你放心渡河过去就是。你不是对邓芝说了吗,有了三千人马守潼关,守个十年八年都没问题,人家霍峻五百人还守了葭萌关一年多呢。”(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m阅读。)


第375篇全力出击


    魏延就是魏延,一听说要他去主攻河东郡,进而拿下并州,甚至有本事就从那边打到冀州,打到邺城去的时候,立即就来了精神。 

    对呀,与其和敌人在这函谷中干耗无功,不如另辟蹊径,曲线进攻,到邺城去抄曹家的老窝!

    当天晚上,他就率军全速后撤到潼关,都不跟人家贾逵打个招唿。

    等到了潼关黄河渡口,那里真的都已经集结了好几千艘简易船只,原来除了邓芝安排军士造了船,那些驾船送徐庶他们在郑县上岸北去追赶曹真的军士们,大部分又顺流而下,驾空船由渭水入黄河,都赶到这里来集结了。

    魏延率先上了船,临行前还记得扑闪着大圆眼,满脸神采飞扬地对葛良道一声:“那,我这就走了哦。”

    “走吧走吧。”葛良挥挥手,“到了那边,你就放手大胆地干吧。不过,等蒲坂渡口战事结束,深入河东和并州游击后,如果时机不成熟,不要去强行攻城啊,要不然,到时候敌人来围攻,你又舍不得攻下的城邑,反被牵制了手脚哦。”

    魏延应一声,掉头要走,却又立即回过头来:“等蒲坂渡口战斗结束,我那四千人马可要记得让他们过河来跟着我啊,不能再让黄权他扣着自己用了。”

    “瞧你那小气样!”葛良一想起魏延用这话来说邓芝,就觉得好笑,“你现在还扣着人家马超的两千骑兵没还呢。”

    魏延立即申辩:“哪里有两千,明明已经被您要回去一千了!”

    “哦,是吗?”葛良明知故问,“那不还是扣了人家一千吗?”

    魏延不想提这事,只是再次申明:“到时候一定要让他们渡河过来,要不然,我现在就这五千人马,深入敌后,干不了大事。”

    葛良连连挥手:“好吧好吧,你还是赶紧去吧。没看到长安的军士都到潼关了吗?再迟疑,只怕人家曹真和司马懿全都已经过了河了,到时你又得和人家几万大军死磕,就更嫌人马少了。”

    对!魏延不再多话,赶紧就催促众军上船,几千艘船只先后,迅速向对岸驶去。

    葛良微笑着看他们走远,呵呵,你放心,既然都要你单独走一路了,怎么会不给你充足的人马?除了你那四千,另外还会有人跟上去!

    邓芝目送着他们过河,眼看着对岸还有敌人驻扎呢,就问葛良:“要不要我先过去帮他一把?”

    葛良笑着摇头道:“还是不要了,对岸只不过是少量驻守观察的队伍罢了,魏延还是能够轻松过河的。你要是现在过去,他说不定还会说你小看了他,还会要生气呢。”

    邓芝笑着摇摇头,不出声了。

    葛良却又吩咐姜维:“等过几个时辰,你再带着还留在这里的一千骑兵过河去,作为奇兵远远跟在魏延后面。打仗嘛,不管进攻还是防守,都要留有预备部队。魏延现在过去五千来人,确实少了点。”

    姜维跟在葛良身边这段时间,慢慢也对现在关中各蜀汉将领有了了解,当下也笑着道:“我一个新降之人,毫无地位可言,跟在他后面,他只会更生气。”

    葛良却不这样想:“那倒不一定。那魏延善养士卒,对部下还是挺不错的,说不定就因为你是新降之人,没什么地位,还想和你套套近乎,让你听他吹吹牛呢。”

    随即又道:“你也别跟他套近乎,离他一段距离,总攻的时候策应他一下就行了。等蒲坂那边仗打完了,你赶紧带人回来。”

    邓芝忙道:“就是,你别离他太近。”

    葛良又笑着对邓芝道:“好了,你现在也不用每天在这里打瞌睡了。估计魏军很快就要追到潼关来了,说不定看到魏延连夜撤退,真以为我们关中失利,他们打到长安接应曹真有望了,可能就会要疯狂进攻潼关了。”

    “大司马放心。”邓芝早就来了精神,“就凭我这近五千人,还有这些驾船来的几千军士,守住潼关和黄河渡口,保证不成问题。”

    “嗯,守个十年八年都不成问题。”葛良点点头。

    “哈哈,大司马也记得这笑话?”邓芝没想到,魏延的一句赖皮话,倒像要变成经典名言了。

    “这不是笑话。”葛良笑着对邓芝道,“我相信凭将军的能力,十年八年真不成问题。”

    邓芝赶紧道:“多谢大司马看得起邓芝。”言语中倒真不失自信。

    “好啦。你们分头赶紧准备吧。我要走了。”葛良看着河中的几千艘简易船只,又吩咐邓芝,“等姜维他们过了河,再放些船顺河漂到洛阳去,留下能过几千到一万名军士的船只就行了。”

    邓芝和姜维赶紧问道:“大司马要去哪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