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笑冒牌诸葛-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葛良也在想,想的是忘了请刘备千万不要让庞统去督军攻城,不过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刘备绝对不会听庞统的建议立即动手,打起来还早着呢,过段时间再写信也不迟。

    至于刘备到底应不应该如庞统所说在会面时就杀了刘璋攻打成都,这个事情也很难说,毕竟刘备在益州呆一段时间,博取民心还是有作用的,最起码他后来夺取益州后立即就稳住局面,还可以马上分身到荆州来助关羽呢。

    要是一开始奇袭杀了刘璋,益州乱成一锅粥,虽然想起来仗打得少,谁知道会不会弄得各地官员乱窜,打出什么旗帜要欢迎曹操或孙权什么的。

    “好了好了,大家各忙各的吧。”葛良摇了摇手中的扇子,转身就要回城。

    几天之后,葛良把州中行政交待给潘濬,自己动身前往江南四郡巡查,他有好多事情要交代。

    到岳阳郡,葛良仔细检查了新城中的各处机关暗道,问刘磐:“刘太守认为江东会攻打荆州吗?”

    刘磐简直是摩拳擦掌:“江东和荆州世仇,曹操没来之前,双方几乎是年年战事不断。我看江东对荆州绝不会死心,必欲吞之而后快,而且这里对外是宣称屯粮之地,江东必定首先攻打这里。”

    葛良点点头:“如今把你放在这岳阳郡,万一发生战事,你就首当其冲。你可把我的话都记清楚了?”

    “记清楚了,如果江东来攻,抵抗几天后就弃城让他们占领,在城中暗道里埋伏军士,然后等待江陵关将军出兵相助围城,城中伏兵突出里外夹击,全歼占城敌军。”刘磐早就把这背得滚瓜烂熟。

    “还有呢?”葛良追问。

    “争取干掉一个叫吕蒙的家伙!”刘磐哪能忘记。

    葛良叮嘱刘磐抓紧巷战训练:“进入巷战和暗战后,大部队作战就没有用处了,你要抓紧时间让军士以五人为单位进行暗战生存训练,可以进行军事竞赛嘛,从里面选出优秀人员加以提拔。”

    刘磐信心满满:“军师,早已挑选好三百勇士,日夜抓紧训练。军师如不放心,不烦现在就让他们演示一番。”

    葛良是真要检视一番,不能费尽心力做这么一个陷阱,最后却失败了,也太浪费精力了,于是集合军士,随手点了三个伍长:“你们带自己的人下到暗道里去,剩下军士全都去搜寻你们。你们要想尽一切办法躲开他们的追击,并在运动中歼灭他们,最后谁坚持得久,杀敌最多,谁就获得胜利,今天就当场重赏,普通军士提拔为伍长,伍长提拔为什长。”

    又对负责追捕的军士道:“同样的,谁抓捕到的敌人多,今天就奖励谁。”

    等三小队人隐藏起来,过了一顿饭功夫,葛良对刘磐道:“开始吧。”

    随着刘磐一声令下,众军士争先恐后拥入暗道,这种立即提拔的承诺以往可难遇到。

    演练一直进行了两个时辰,不断有士兵从暗道里出来汇集,葛良数了一下,负责搜寻的人已经“伤亡”两百人,而负责隐藏的三伍十五人到现在还只有十一人“被捕”。

    进一步查问,那十一个人中除了其中一人,剩下的十人都是由俩伍长带领的队伍,也就是说,其中一伍人马到现在只损失一人,还有四个人一直在战斗。

    再盘问搜寻人员的“伤亡”情况,竟然有一百多都是由现在还没有被抓到的那一队人员所“击毙”。

    葛良不得不暗赞这些人厉害,问那惟一“牺牲”之人:“你们伍长是谁?”

    “禀大人,我们伍长姓刘名郃。”

    刘郃?这名字好像听过,难道就是后来诸葛亮上表所称死在汉中的那个刘郃?

    “为什么是你一个人败了?”葛良想问一下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军士回答道:“大人,当时我们是被四面围困了,实在没有办法,只好我现身引开他们的注意力,掩护其他四人撤退。”

    葛良赶紧伸出大拇指,作为古代冷兵器主要靠结阵打仗的普通士兵,竟然还有主动牺牲掩护他人的行为,实在是难得。

    “现在就看谁最后能把刘郃抓住了。”葛良很想立即见到刘郃,但不能断了搜寻一方军士的升迁机会。

    一名持手弩,就站在葛良身边不远处的年轻军士走了出来:“大人,抓刘郃的只能是大人您了。”说完抹去脸上泥污,拔下几缕络腮胡须。

    连刘磐都大吃一惊:“刘郃,你、你是什么时候跑出来的?”

    刘郃一拱手:“大人,我早就混在对方被俘军士中出来了,一直就站在你们身边。”

    葛良看着刘郃手上的弩,明白这里面包含的信息,如果自己真的是敌军将领的话,他都可以实施斩首行动了。

    “找机会提拔此人,最少要提拔到百人将的位置上去。他手下的四个人,全都要提拔到伍长或者什长的位置。”葛良悄悄对刘磐道。


第101篇 刘备的迟疑


    刘备率兵进入益州,沿途官员都得到刘璋的命令,客客气气用心接待,供给粮食军用,一路通行无阻,简直就跟在自己家里一样自在。

    刘璋亲自率领步骑三万,前到涪城来和刘备相会。宗亲相见,分外热乎,大摆酒宴相见恨晚。

    法正私下里找到庞统,带来张松的建议:“刘璋毫无防备,不如就趁着酒宴上杀了刘璋,率军直取成都,有张松在城里做内应,取城易如反掌。”

    庞统正有此意,当天晚上就向刘备提出这个方案:“如此一来,可以不用辛苦打仗,就轻易夺取一州之地。”

    刘备正被刘璋的热情深深打动,不肯接受这个办法:“我们刚刚来,益州人对我们还不熟悉。人家笑脸相迎,我们突然就翻脸袭杀,百姓们会愿意接受这样一个官员吗?这个方案万万不可。”

    双方相聚百余日,每天喝个痛快,还互相推荐官位。刘璋上表封刘备为大司马,领司隶校尉。刘备礼尚往来,推刘璋为镇西将军,领益州牧。

    刘璋给刘备拨了许多粮草军用,并增派了一万人马,还告诉他:“我已经下令守在白水关的杨怀、高沛众将领,让他们听候你的调遣,这样你讨伐张鲁就差不多有三万人马了。”

    刘璋对刘备的以往当然探听清楚了,想当初刘表收留他驻扎在新野以抗曹操,还可以出兵一路打到叶城附近,在那里火烧博望坡,打败夏侯惇和于禁,这能力还是屈指可数的,如今自己让他去占了汉中,也可以在北面为自己防备曹操,岂不是妙哉?刘巴和黄权那些劝自己不要让刘备到益州来的人真是太不会想了。   

    百日之后,刘璋回了成都。刘备率众慢慢出发,走到葭萌关却停了下来,驻扎在当地广泛接触各届人士,以树立声望,收取民心。

    一转眼就过去一年多了,刘备还是没有出发去汉中征讨张鲁,早就引起了杨怀和高沛的警惕,觉得这家伙太可疑了,只怕没安什么好心,多次写信给刘璋,让他打发刘备回荆州去。

    八月,葛良在荆州确定了曹操将于十月征讨孙权的消息,觉得也应该催一下刘备了,于是写了封信,说曹操和孙权一打起来,他们就没空管荆州和益州了,应该趁这个机会动手,等到他们停战了,到时候只怕会有什么变故。

    最着急的是庞统,他私下里找到刘备,再次劝他早点动手:“主公,虽然您在这里广树恩德,想先取得益州人心再动手,但请您可能要注意到,这里是益州,不是荆州。当初在荆州是刘表收留,驻扎在新野是刘表指派的,当然是可以长驻慢慢结交名士,但在这里,我们来的理由是帮人家去征讨张鲁,可一直没有行动,时间长了,刘璋肯定就会有所怀疑,只怕到时候我们就形势不妙了。”

    刘备虽然因为一贯的仁义情结,迟迟不愿和刘璋翻脸,但心里也是决定一定要拿下益州的,要不然哪里有资本和曹操抗衡,听到庞统如此分析,也不得不急了:“军师,那现在应该如何是好?”

    知道刘备很难直接拉下脸来,庞统这次准备充分,提出上、中、下三个对策:“上策就是暗选精兵,昼夜前行,悄悄潜到成都发起突然袭击。刘璋不会打仗,加上事出突然,他肯定会惊慌失措,可一战而定益州。”

    这还是以前那套突然变卦背盟嘛,刘备果然还是不同意,问:“那中策是怎样?”

    “杨怀和高沛率精兵驻守白水关,主公可以借口荆州有事,必须跑回去自救,并且让军士们作出即将回程的样子,把消息传递给杨怀和高沛。他们既然早有写信给刘璋,劝他让主公您回荆州,那真听到您要回荆州的消息时,他们一来知道主公的英名,二来会以为这是他们写信劝谏的结果,肯定会亲自过来送行,到时候抓住他们,征用他们的兵力攻打成都。这就是中策。”

    这不还是要突然翻脸吗?刘备又问:“那还有下策呢?”

    “回家,回荆州去。”这句话庞统说得干脆利落,都不愿意多说一个字。

    这是个三选一,潜意识里也会让人觉得必须从中选一个,刘备觉得还是中策相对能够接受一点,正好葛良又来信催促,于是准备下来,给刘璋写了封信,说盟友孙权和曹操开战了,而且乐进也和关羽在清泥打得不可开交,万一荆州有失,曹操从荆州进攻益州,那可比张鲁难对付多了,自己必须赶回去自救,希望刘璋能够再支援一万人马和粮草军备。

    刘璋再笨,接到信也觉得自己被骗了,我管吃管用供了你们一年多,什么事都没干就要回去了,这算怎么回事?可也不好说不准他回去吧,他比刘备更拉不下面子,只好要求的一万人只给四千,还大部分是老弱军士,军需供给也相应减半。

    张松闻信以为刘备真的要回家了,忙着要写信问刘备,现在正是里应外合谋取益州的时候,可千万不要半途而废啊。

    张松他哥张肃无意中知道了他和刘备串通出卖刘璋的事,现在刘备要回去了,这事迟早会暴露,生怕连累自己,于是向刘璋告发了。

    刘璋脾气再好,这事也不能忍,把张松抓起来给杀了,还下令各处关隘不要放刘备回去。

    刘备早就告诉杨怀和高沛自己要回荆州了,二人信以为真前来送行,结果被刘备给杀了,趁机夺了白水军,把他们的家属扣押起来,命令他们向成都进攻。

    刘璋不放他回家的命令让刘备觉得找到了开战的充分理由,他激动地动员军士:“我们千里迢迢到异乡来,吃尽苦头是为了帮他们讨伐张鲁,可益州富饶,他却舍不得奖赏我们的功劳。这样的人,还有谁会愿意为他效命呢?如今连回家的路都不给放行,这是要把我们困死在这里,我们绝不能容忍!”

    三万大军只留了几百人给霍峻守葭萌关,其余的全都一路杀向成都,不过这些人马可能不够,没多久刘备就发信到荆州,留关羽镇守,让葛良和张飞率军入蜀平定各郡,会师成都。


第102篇 入川前夜


    此时在荆州,葛良早已经作好准备,就等着刘备的一纸召唤。

    刘备的命令一到,张飞即将领兵入川,南郡太守之位就空了出来,葛良趁此机会和关羽商量好,让徐庶从武陵太守之位上调到南郡。想想历史上只要糜芳不投降,关羽哪里会沦落到兵败身死,即使襄樊之战最后不利,荆州也不会那么快沦陷。

    关羽和徐庶也算是老相识了,俩人都有年少时在家乡除恶后逃亡的经历,自然同意葛良的建议。

    至于糜芳,既然他身为武将,那就让这俩家伙入川作战,不能让他们留在这里惹事,要把他带到益州去,让刘备和他哥管着他,不给他叛变投敌的机会。

    对于今后荆州的防务方针,葛良自然不会像《三国演义》里那样说什么东和孙权,北拒曹操,而是北拒曹操,东防孙权,要千万注意防备江东方面借着盟友的名义明一套,暗一套。

    当然,对江东还是要尽量友好,毕竟荆州没能力同时和曹、孙开战,主要是防偷袭,不是要您和他们打起来。

    明天就要出发了,当晚葛良和黄玥都久久无心睡眠。

    “上回出使江东和抗击曹军,分开有两个月吧,这一回,恐怕要一年多才会再见面。现在诸葛均已经重任在身,成了家在外面单干了,等明天一走,家里就只剩下你跟晶晶及小宝咯。”葛良用手指轻轻替黄玥梳理头发。  

    黄玥叹口气:“晶晶倒是越来越大胆,没一点主仆规矩了,反而是小宝,现在九岁了,慢慢长大了,不像以前那样好玩了。”

    “是不是一方面越来越调皮,另一方面又慢慢明白自己身世,当着我们的面反而放不开手脚了?”葛良也是深有感触。

    黄玥连连点头:“嗯,就是,不像以前那样好玩了,小屁孩长大了,慢慢有自己的心事了。”

    “人总是要长大的嘛,你瞧瞧我们,一个雷劈直接就从十七岁变成二十七,一下子省了十年的伙食费。”葛良想起来觉得有些亏。

    黄玥想着也忍不住好笑:“这就叫拔苗助长吧,让你都不用考试直接由猪头良变成了诸葛亮,你应该谢天谢地谢雷劈呀。”

    葛良用手指天道:“我谢老天爷瞎了眼,把我变成诸葛亮,却没有给我一点诸葛亮的记忆和才华,弄得我现在每天绞尽脑汁想脑洞,要不是以前喜欢看三国,现在根本就不知道怎么混。”

    黄玥靠在他胸口,有些不解:“既然都当了事后诸葛亮,为什么不能劝刘备早些动手,直接袭取成都呢?”

    “这就叫本性难移。”葛良又不是没想过,“刘备一向把仁义挂在口头,在这汉末时代,道德卫士还是很有市场的。他如果一到益州就翻脸下死手杀了刘璋,那后世也不会有那么多人谴责东吴偷袭关羽了。”

    黄玥赞同这一点,但还是有些可惜:“那张松和庞统可以不死就好了。”

    这一点葛良也早就想过:“张松那里我们还管不到那么远,不过他的暴露和死亡倒直接促成了刘璋和刘备翻脸,要不然啊,这俩个拉不下面子的人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正式宣战呢。”

    黄玥追问:“那庞统的死亡总可以避免的吧?”

    “不知道。”葛良摇头道,“还是那句话,本性难移。虽然我已经写信给刘备,要他千万不要让庞统去督军攻城,但你可别忘了,这个时代的人都是这德性,连刘备自己都经常亲冒矢石,冲锋在前,庞统性格又直,只怕也难坐在后面空谈,他的抱负可不是一般的大。”

    “不过我倒是真心希望庞统不要死。只要他不死,如果将来可以和他一起镇守成都,我也就可以经常出来活动活动手脚,没事出去打打仗了,毕竟,我们都是军人家庭出身的,脑子里想的大都是战争,说到治国,实在是差了点。”葛良又补充道。

    黄玥猛点头:“我也想去打仗。”

    “你就算了吧。”葛良跟着猛摇头,“在这个时代可还没有女将军这么一说。”

    “谁说没有?”黄玥对于这个历史问题倒是早有关注,“据说商朝时代就有一位叫妇好的王后,就曾经带兵打仗,收服了周围二十多个小国。那是商王武丁时期的事,是公元一千二百多年的事,离现在三国时期可都要早一千四百多年呢。”

    葛良长吸一口冷气:“黄、黄玥同学,你不是历史只看教科书的吗?你这是哪里来的据说?”

    “嘿嘿嘿,”黄玥得意了,“这不是据说,是有甲骨文记载的,她是商王武丁的王后。而且不只有她,武丁的王后有好几个都带兵打过仗,有名字记载的就有另外一个叫妇刑!而且古代女将多得很好吧,就是在汉朝都有很多啊,譬如花弧,也就是花木兰……”

    “好吧好吧。”葛良知道自己历史知识也就对于三国时期知道得多一点,她黄玥作为军人之女,上网查一查古代女将军也是应该的,“可是人家是王后啊,刘备可没打算让自己老婆上战场。噫?要是不小心上了战场就是扔了就跑。你想要他愿意提拔女子当将军,我看还是免了吧。”

    黄玥不服气:“那你就不能找他多说说,多争取一下啊?”

    “好好好,我争取,我尽量争取!”葛良连连点头,“可是你别忘了,连你老公我身为军师中郎将,到现在都还没真正带兵打过仗呢。”

    这倒也是,黄玥只是不甘心:“三国时期女子没地位,我这样每天坐在家里无所事事,无聊得很。”

    “怎么会无所事事呢?”葛良坚决不认同,“你刚才说什么,小宝长大了,没以前好玩了?”

    “怎么又扯到小宝身上去了?”黄玥觉得这话题转得有些突然。

    “既然小宝长大了你觉得没以前好玩了,那我们就努力,再造一个小一点的小宝吧,这样你就不会觉得无所事事了。”葛良搂住黄玥,提出一个宝贵意见。

    “你!”黄玥照着他胸口轻轻擂了一拳。


第103篇 严颜斗气


    征蜀大定向益州开进,张飞作为刘备手下除关羽外最能打的将领,率军先行出发,而葛良则率赵云、刘封等人领大军随后跟进,大家在江州城集结。  

    张飞性子急,进军也快,很快就到达江州城下,在这里遭遇了第一次真正的抵抗。

    巴郡太守老将严颜,早就知道刘备这帮人不是吃素的,一直就用心防着荆州入侵益州。当初因为刘璋下令迎接刘备入川,眼睁睁看着人家大队人马浩浩荡荡路过江州,却不能阻挡,就曾经痛心道:“请刘备来保护益州,这不是人在山林中害怕,请猛虎饿狼来保卫自己的安全吗?”

    刘备这只老虎现在已经开始反过来咬人了,正在攻打雒城,如今他的爪牙又要伸进来,严颜决不能让他们再过去,一定要把他们阻挡在巴州城下,然后让刘老虎在蜀中活活困死。

    张飞率部养精蓄锐日久,耀武扬威来到江州城下,高声叫喊严颜赶紧开门投降,否则一打起来,只怕城中百姓遭殃。

    两军作战,士气为先,严颜看到这是敌人的先头部队,决定开城出战狠狠打击,挫挫敌人的锐气。

    城门大开,严颜率军鱼贯而出,列好阵势。

    张飞看到对方领军是一位老将,觉得赢了也没多大面子,便隔阵扯着大嗓门喊道:“老人家白发白须年寿已高,何不早早投降献城,免得折了这把老骨头?”

    严颜不想在气势上输给他,也扯起嗓子高声骂道:“哪里来的黑脸黑嘴黑强盗,敢欺负我蜀中无人吗?你说我老,我手中宝刀可不老,今日定叫你们这些家伙命散江州城下!”

    “嗬!”张飞手正痒痒,“那就打吧,早定胜负早省事。”

    所谓什么样的将领带出什么样的兵,张飞武力惊人,对部下从来是令出必行,稍有违抗即怒骂责打,使得部下大多数士兵都染上了一言不合就动粗的暴脾气,打起仗来也是嗷嗷叫着冲向对方猛打猛杀,红着眼睛不要命,真的是像恶虎饿狼一般。

    严颜也早有准备,时刻激励手下将士要为保卫益州而战,精心操演阵法,如今正是检验他们的时候,保家之志也使得他们奋勇向前。

    两军杀得难分难解。张飞看到早已经混杀成一团,双方都失了阵形,顿时大吼一声,亲自持矛策马率亲骑冲杀进来,一时间只见铁矛过处,敌军纷纷如割稻般倒下,加上他那如雷鸣般震耳欲聋的吼声,顿时把正面守军吓破了胆,再无心抵抗,掉头就跑。

    严颜还待督军向前,只是兵败如山倒,哪里还止得住,眼看着敌人越杀越近,也只好赶紧掉头退回城内。

    “这帮强盗!”严颜一边骂敌人,心里同时又骂自己太轻敌了,悔不该出城和人家对杀,本想给敌人一个下马威,结果倒是把自己人吓倒了,真是亏大了。

    城外张飞第一次攻打蜀中郡城就取得开门红,此时更是斗气冲天,都不加休息就连续开始攻城。

    虽然带头拼死抵抗,但初战失利加上张飞威名,城中守军早已军心溃散,经过十几天的对战,江州城竟然就被攻破了。

    荆州军蜂拥入城,严颜力战不退,最终杀到力气耗尽,被绊倒在地生擒了。

    张飞出檄安民,令人将严颜推了过来,瞪着一双大环眼得意地大声质问道:“大军来到,所向披靡,你竟然不自量力,敢出兵相抗,为何不趁早投降!”

    严颜仗打输了,仍不愿输了气势,跟着圆睁双眼大声回斥道:“你们这些无耻小人,竟想侵吞我益州。我益州只有砍头将军,没有投降将军!”

    竟然也跟我比嗓门,叫得比我还凶?张飞站起身来,一低头把额头顶住严颜的额头,两只眼珠子睁得快开裂了,张开大嘴继续吼道:“你这么不经打,竟然还充什么英雄不投降,不是找死吗?”唾沫星子喷了严颜一脸。

    严颜毫不相让,也一眨不眨地瞪大眼睛直视张飞的大眼,把口水回敬到张飞脸上:“要杀要剐,悉听尊便,不要在这里多费口舌!”

    “砍了砍了!”张飞不小心让严颜的口水都喷到自己嘴里了,这下子真的生气了,“赶紧拉出去砍了!气死我了。”说着使劲擦了几下嘴巴。

    左右就把严颜往外推。严颜觉得自己在气势上终于赢了,轻蔑地又瞪张飞一眼:“砍头就砍头,值得生那么大的气吗?哈哈哈!”

    这一笑让张飞大吃一惊,老家伙临死还不忘跟我斗气,竟然还敢嘲笑我,这斗志不是一般的硬啊,佩服佩服!当下连忙大喊一声:“慢着!”

    严颜回过头来,催促道:“别没事找事了,快点动手,快点动刀!”

    张飞真的动刀了,不过是取出佩刀来,把绑在严颜身上的绳子给挑断了,还埋怨部下道:“谁让你们捆绳捆得这么死的?害得我都解不开了。来来来,老将军快请坐。”

    严颜一点都不领情,坚决不坐:“我说了,只有断头将军,没有投降将军。我是不会投降的!”

    “不急不急,什么投降不投降的,那都以后再说。”张飞的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老将军快请坐。”

    严颜活动活动手臂,就是不肯坐:“多说无益,我是坚决不会投降的。”

    张飞也没打算现在就劝动他,指着众部下说:“谁也不许再对老将军不尊,要把他当成我们的客人一样,尊敬他,保护他,听到没有?”

    几天之后,葛良率大军到达江州,第一件事就是先恭喜张飞打下江州,收降严颜。

    张飞连连摇头:“没有,没有,那严老将军死不肯投降。”

    “哦?”葛良就奇怪了,“难道你没有客客气气善待老人家?”

    “我没有!”张飞大声道,“是人家确实有忠心有骨气。我亲自给他松绑,好吃好喝招待了好几天了,人家就是爱理不理的。要不你再去劝劝他?”

    葛良真找严颜好好谈了一回,人家还真是不怎么搭理他。

    咦?葛良用扇子挠挠头,难道又是我把《三国演义》和正史记载搞混了?


第104篇 庞统中箭


    入川大军开始分兵前行,赵云自此单独率军沿外水平定江阳郡和犍为郡,而葛良和张飞也在到达垫江后再次分兵,由葛良率军沿内水平定广汉郡,而张飞则逆西汉水而上前去平定巴西郡,最后三路大军在成都会师。

    此时的刘备正在围攻雒城,虽然此前进军顺利,打得沿途守军和刘璋派来增援的将领们逃的逃,降的降,但在这里,他遭遇到入川以来最顽强的抵抗。

    负责防守的是刘璋的长子刘循,他收拢了从涪城败退下来的张任和刘璝残剖,深知刘备厉害,加强城防,任由刘备在城外百搬挑衅,坚守不出。

    雒城攻防战已经打了快半年了,尽管黄忠和魏延等人率军多次发起急攻、夜袭,但城中各处严防不怠,丝毫没有漏洞可乘。

    庞统急燥了,光一个雒城都这么久还打不下来,那夺取整个益州得花多长时间啊,心里仍不免怪当初刘备不愿采取奇袭成都之计,如今在这耗费时日。

    “主公,在下愿明日亲自率军攻城,以助我主早日兵抵成都。”庞统前来向刘备请战。

    刘备早就接到葛良来信了,当然就不能答应:“军师,你只需在我身边出谋划策就可以了,攻城的事,自有黄忠、李严他们武将去办,哪里需要麻烦你呢。”

    庞统辩驳道:“主公,您给我封的是军师中郎将,不光是军师,而且是中郎将,是应该可以单独带兵出战的,不仅仅是一个坐在帐中光说不练的人。”

    虽然不明白葛良为什么会说不能让庞统在雒城上阵,但既然人家特意说了,想来自有他一番道理,刘备也就坚决不答应:“军师,现在四座城门都有将领率军在攻打,东门有李严,西门有卓膺,南门有黄忠,北门有我啊,没有缺少将领的地方。”

    “主公,连您都亲自督阵在前,我们身为属下,更应该冲锋在前了啊。”庞统很坚决。

    这话让刘备无法反驳,只好说出真正原因来:“诸葛军师来信,说千万不能让你在雒城督战,说这里对你不利。”

    庞统一听就有些上火:“诸葛军师远在荆州,他又不知雒城情况,怎么就能预知雒城于我不利?难不成只要有我庞统在,雒城就攻不下来了?”

    见庞统要吹胡子瞪眼了,刘备忙劝道:“士元莫生气,想来诸葛军师是为你安全着想,怕你有个什么意外,这都是一番好意。”

    他的好意也管得太宽了吧?不过虽然生气,庞统也不好当着刘备的面再去和一个不在场的人争辩,只说道:“主公,现今当务之急是加强攻城,早日拿下雒城兵逼成都,时间久了,万一荆州又有事,我们又陷在蜀中,到时两面受敌,只怕就难办了。”

    “那──”刘备也意识到这是个问题,“那好吧,明日你就率军攻城吧,让魏延做你的先锋官,我再把陈到调到你身边保护你吧。”

    庞统连忙摇头道:“那怎么成,主公,陈到是您的贴身侍卫,怎么能让他来保护我的安全。主公,我又不是亲自去登城,守军是不会冲杀到我身边来的,有众军士保护我就可以了。”

    “不,就这么定了,要么你留在我身边,要么让陈到留在你身边。”刘备可没打算把葛良的劝告全当耳边风。

    第二天庞统率军去攻打西北角,刘备不但把陈到调给他,还让他骑上自己的白马,说要是有什么不妥,赶紧先退回来。

    城中防备森严,张任听说西北角上有大批敌军在攻打,忙亲自赶来防御,远远看到敌军之中有一人在那里挥剑指挥,仔细观察后,发现此人以前在刘璋和刘备涪城相会时见过,好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