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朝地主爷-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反迹,乃是徐清提醒了,李渊这才试着发兵吐谷浑的。本想着只是以防万一的,如今却真的发现了反叛的证据。徐清当即一个字一个字的念给李渊听,李渊听吧,感叹道:他还是没有忍住啊。
徐清不解其意,轻轻把急报放在了桌子上。此时,他在心想另外一件事情。他想,李渊老头子看不清这字,多半是老花眼,老花眼怎么办?配眼镜喽!徐清虽然没有眼镜,可放大镜还是有的嘛!
以前农村里的老太太不喜欢戴眼镜,于是就用放大镜来代替。徐清心里在想,要不要把自己手中这么好的一件利器送给李渊呢。权衡利弊之后,徐清决定——送!放大镜不过一片,最多让李渊方便看书看奏折罢了,而望远镜需要两片,而且焦距什么的技术程度相对于唐朝来说,是很高的。送出去放大镜,正好让李渊减轻李渊的垂暮之感,贴心得很!
徐清还想,这不是家里要买房子了嘛,李渊手里可有好些个空房子,官家的,如果能得到一件免费的,只要在二环以内,具体地段就不挑了吧。
“徐小子,你还愣着干什么?”李渊玩味着问道,心里道,这个徐清所作所为, 他是有很多看不懂啊。
徐清回过神,摸摸怀里一枚磨制好了的凸透镜道:“皇上,您看不清字,我有一法,可以做到。”
李渊震惊了,这徐清不是说大话的人,他说出来的事情,多半能实现。而这看不清字,李渊只知道实属年纪大了的原因,此番徐清说能解决,他也就惊讶了,心道:这无命之相的人这么厉害还有返老还童之法门?好好好,若徐清真能做到这个,我要封他为护国大法师,大丞相!长生不老,这种事情,还真不是可以拒绝的。
不过转瞬,李渊心里就打鼓了,嘀咕着,这徐清到底想到了什么法子呢?
只见一枚透明的凸透镜从徐清怀里掏出来,放在了李渊面前。李渊轻声问道:“难道这是药玉?药玉有什么用?”
徐清回答道:“皇上英明,此物的确是药玉,不过臣把他加工了一下,你看……”
李渊接过来一瞧,发现确实不同,这药玉圆圆的,又扁扁的,中间大,周围粗,不过他还是无法理解这东西为什么能返老还童。若不是徐清在这里可以询问,说不定他要吃下去了呢。李渊老头子一脸疑惑,看着徐清,意思是你莫诓老子,这是老子的地盘,敢忽悠朕,让你去宫正司玩玩。
宫正司就是唐朝的敬事房,小jj终结处。
徐清被看得发怵了,忙把放大镜又接了过来,解释道:“皇上,若是今后看不清字,可用此药玉这般放着,便能看清了。”说着,徐清拿起刚才那急报,把放大镜往急报上方一摆,李渊凑过来一看,差点没吓着。若是李渊知道卧槽一次,一定会大骂道:卧槽!好大!
到时候,徐清出去就没办法说清楚“我和皇上独处一室,半个时辰皇上感叹卧槽好大”的绯闻事件了。
“怎么,怎么,怎么这些字都变这么大了?”李渊也是军伍出身,此时竟然按捺不住激动,手一抖一抖的。他还不敢接徐清那放大镜,怕摔碎了,只是指着急报的各处地方道:“放在这里,让我看看,这里,这里,还有这里!”
“近一点,咦?远一点,嘿!”李渊此时如孩童一般笑道:“还真有用,在哪儿都能变大,这药玉做的东西,可有名字?”
徐清见李渊喜欢,自觉马匹拍对了地方,笑着道:“此物名为放大镜。”
李渊听了却是一奚道:“此物甚好,此名甚俗,此物你做出来的吧?亏你还是长安第一才子,怎么不取个雅名?依朕看来,不如叫做乾坤镜!”
徐清大汗,这不过后是老大妈用来看报的东西,您给取个乾坤二字,不怕别人笑话?不过嘛,徐清心道,你是皇帝你牛叉,都听你的,你说叫乾坤镜就乾坤镜。不过嘛,您看了,这么好东西给您,您赏赐些什么呢?
谁知李渊仿佛不知拿东西给钱的道理,只大喊来人,把宫中最细软的盒子拿来,又叫太监把御书房全部用棉被铺好。然后喜冲冲把这放大镜亲自拿去了御书房,晚膳也没吃了。
第一百一十六章 早朝排序
第一百一十六章 早朝排序
李渊走后,命人传令徐清就在掖庭宫中收拾了一间房子。可怜徐清,晚饭只是随便吃了几口,哪里睡得着觉,刚才在家里也不知道带点干粮来。虽然没吃的,徐清房里的茶水倒是充足,灌了两大碗凉白开,缓缓腹中饥饿,倒头便睡。
好歹是皇家套房,徐清一沾枕头,便呼噜震天响了。
第二日,只听见外头有人猛敲门,大喊:“徐大人,徐大人,上早朝了,您要晚了!”
徐清听见,暗骂一声该死,怎么睡过头了。忙起来,把自带的衣箱里的礼服掏出来穿上。可该死的是,这官袍和平常衣服完全不同,徐清一个人压根不会穿。有忙把太监叫了进来,还好,这小太监会穿。
小太监一边帮着徐清穿衣服,一边感叹道:“徐大人可真是心宽,别的大人被皇上留宿,都只敢在这掖庭宫坐一晚上,您倒好,还睡过头了。”
徐清嘿嘿一笑道:“早朝已经开始了吗?”
小太监道:“没有,皇上还在早膳,便让我来看看,没想到真如皇上所料,徐大人真的没有起床!”
官袍整好,玉带鱼袋,各种饰物挂好,徐清就这房中的茶水洗了一把脸。然后堂堂正正的把乌纱帽带上,只见徐清的乌纱帽上饰有七块玉,乃是三品特权。
此时,门外又来一小太监,递上一食盒道:“徐大人,这是皇上赐的早膳。”
徐清也没跪领了,直接拿了过来,拿出一块驴肉两个蒸馍问道:“早朝的地方怎么走、”
小太监一指,出掖庭宫左走,便是承天门,那里会有许多大臣站着,一看便知道了。
徐清拿着早餐,就开始跑了,在后世上第一二节 可也是这样,徐清有经验得很。
果然,到达承天门时,还看见众臣在那里扎堆聊天。徐清寻了一个地方把东西吃完,那驴肉是真的好吃,然后,躲在那里看了看太极殿外站着的众臣,紫衣红衣绝站不到一块儿,武将文官也站不到一块。徐清一看自己,算是武将还是文官?
说是武将,徐清偏偏加了银青光禄大夫的勋,说是文官,徐清他丫的偏偏是个带兵守门的。文官武将不能都是,这个时候,徐清怎么也要选个地方站着。就在这想时,太极殿大门响了,一司殿太监出来,高声喊上朝。
于是,吏部司列员外郎站了出来,监督众官员按照官位排序。先是紫袍,再是绯袍,最后青袍。除了衣服的颜色,还有具体官位大小,品级,爵位大小,实际负责的事务重要性。其实说白了,谁的能量大,谁就站前面。
众臣都是上过朝的老手,司列员外郎不过看着众人自行站好罢了,再说司列员外郎不过是个穿青袍的,哪敢对绯袍和紫袍官员指指点点?
徐清想,在这个时候过去,不就不要站堆了吗。
众臣站好序列,刚准备进殿,这时后面传来一声音:“哎哎哎,慢着慢着,等等我……”
司列员外郎皱皱眉头,他虽然官职不高,但是十分清要啊,说出去也好听,三省六部听我指挥。他转头去看是谁踩点,想着若是青袍官员,或者浅绯官员,他定要责骂一下,不然朝廷和我的面子发哪里?
转头一看,我去,紫袍!司列员外郎顿时哑口,深绯官员他都惹不起一个,这紫袍随便拿一个出来,都能叫他“粉身碎骨”。于是,司列员外郎忙跑过去接徐清,却发现这官员他不认识,拱手行礼问道:“这位大人,请问是高就?”
“我?”徐清刹住车,心道也好,最好眼前是来了个明白人,不然他还真不知道站哪里,于是道:“我是玄武门守将,不知排站在哪里?”
官序是按照实权派的,其他都没用。那司列员外郎愣了愣,打量了一下徐清,问道:“大人可是洛南县伯徐清?”
这一声,司列员外郎说得比较大声,那些个低头养神的官员此时都回过头来看徐清。只看了一眼,便纷纷议论到:
“原来这就是徐清啊,这等年轻便官居三品,谁能比得?”
“嗯?年兄,你是前年去年调入中枢的吧?这徐大人,别看他年轻,坊间传言,除了裴相,就是他最为得宠了!”
“是啊是啊,徐大人不仅深得皇上信任,官声还特别好,学识、事功也是一顶一的强!他若再长十岁,恐怕早就不是三品了!”
此时,裴寂重重的咳嗽一下,众官员忙做恭敬状。司列员外郎此时也得了徐清的点头,思考一下,把他带到刑部尚书屁股后面,同吏部侍郎一同站着!
满座哗然。
官序是这样排的,尚书令在最前,如今李世民出征了,便是尚书左右仆射,然后是亲王列、两个中书令、两个侍中,然后是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两两排列,然后是吏部侍郎两个排列,其后面则是各部侍郎四个四个排列。这个有讲究,从尚书开始到吏部侍郎,一共九排,武将那边,则是五排紫衣,合九五之数。这样算起来,紫衣者不过几十人,不过不是这样,紫衣不只有三品能穿,还要许多不上朝,还要外官等等。
吏部权力最大,其侍郎也同别人尚书比肩,虽然只有四品上,却赐紫衣,同门下侍郎平章事。徐清被排在了吏部侍郎旁边,等于是告诉了其他人,徐清官在文官序列 ,比诸部侍郎更高!不过,左尊右卑,徐清站在了吏部左右侍郎之右,只稍差于吏部侍郎!
一片要窒息了的声音,众官员真是羞愧难当,他们这群老大不小的人,居然还要排在这乳臭未干的小孩子之后!
未等徐清认清楚周围的人,并喊一声“老哥”,早朝开始,众人开始跳舞。虽然没来得及认老哥,但徐清有办法嘛。
“哎呦,这位老哥,不小心踩到你了。”
“呀呀,这位大人,打到你了?哎呦,叫你一声老哥好不好?”
也并非徐清故意,而是徐清这么久不上朝了,这早朝跳的舞有些生疏啊。
“文舞”毕,山呼万岁。山呼毕,众臣奏事。有臣进言,突厥使者请求面见天子。
请。
于是宣突厥使者上殿!
第一百一十七章 做点准备
第一百一十七章 做点准备
“宣!突厥使者上殿!”
一会儿,一个穿着草原特色服饰的高大男子走上殿来,也不跪拜,只拱手一下,道句万岁,便不再说话,等李渊应礼。
这等傲慢,我朝言官岂是吃干饭的?出列道:“去年,贵国可汗遣使而来,称我皇为兄。如今你不拜我皇,难道是要反叛突厥”
这就是技巧,釜底抽薪的技巧,不说你无礼犯了我什么忌讳,就说你无礼,犯了你自己什么忌讳。突厥使者哑口无言,跪拜道:“突厥使者科尔沁,拜见大唐皇帝,皇帝万岁!”
跪了就好,说什么不重要,李渊道了一句:“平身,爱卿想见朕,是为了什么啊?”
突厥使者拱手道:“大唐皇帝,我来大唐,是为了和大唐商讨睦邻友好,永交和平之事。”
众人一听,和上次一模一样的话。
李渊冷笑一声:“好啊,吉利可汗由此休战叙和之心,朕心甚慰,大唐百姓,也期望两边和平,可不知吉利可汗可有其他嘱咐?”
突厥使者张嘴便道:“吉利可汗托我说,条件有三。第一,大唐和突厥开放互市,由百姓自由交易,官府不得干涉。第二,大唐每年向突厥送岁币百万钱、布帛十万匹、盐十万斤。第三,大唐高阳公主嫁给我吉利可汗为妻。做到这三个条件,我突厥汗国和大唐永结友邻,吉利可汗俸大唐皇帝为兄,再不互相侵犯。”
突厥使者说完,在场之人都是暗骂一声无耻之尤。突厥人这条件为何无耻?且看第一条互市,去年正月也是这样,说好了互市,各不相干,可真正是怎样?唐国人想买的马匹,一匹买不到,而突厥人想要的粮食布匹却是随意采买。说什么官府不干涉,你说突厥可汗没有干涉?那是因为突厥人是奴隶制,压根不存在官府,都是奴隶主以自己的意思看着办!可谓无耻吧?其实,若奴隶主让其部曲和唐朝人公平交易,那根本不存在唐朝人买不到的情况。
徐清也在心里道,这就是纳贡、和亲,就差称臣了,突厥人够狠。三个条件突厥人只退了一步,那就是俸李渊为兄。可这一条细细想来也不是退步,而是更无耻的条件。吉利可汗娶了李渊的女儿,到头来只喊他哥哥,这算什么?这三个条件,就是打击唐朝的三个优势:正常贸易下的顺差,礼仪辈分上的高下,文明礼仪的发达与欠缺(乱辈分)。
这时,言官再次出列道:“吉利可汗娶我大唐公主,应当称我皇为泰山,突厥人难道不知礼仪?”
突厥使者这次却没有退缩了,反而不屑道:“我突厥又没什么泰山,”
人无耻则无敌,这下换言官无语了。
李渊坐在龙榻上道:“好啊,不过是这些条件嘛,不算苛刻,朕之唐国,富有四海,亿万百姓,这点东西不算什么。但是,既然是两个交和,那朕也有条件。第一,突厥向大唐每年进贡一万宝马。第二,大漠以南,不能有突厥牙帐。第三,前隋余孽,全部遣送回大唐,不留一人。”
好啊,国家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既然大家坐下来谈利益,那就谈吧。你要钱,我要马,你要和我大唐平等,我要土地,你要公主,我也要人,就问你可不可以?此时,李渊王霸之气侧漏,殿上众臣都拱手拜道:“吾皇圣明!”
李渊笑着看着突厥使者,朕有声援团,你有吗?
突厥使者来之前,吉利可汗也是期望这次缓兵能久一些,他嘱咐使者,如果李渊提要求,唯有土地和马匹不能让,其他都不重要。
于是突厥使者道:“这个条件,我不能接受,还请皇帝三思。”
李渊温和笑了笑道:“这些条件,你做不了主,还请写信回去禀报了吉利可汗再说。”
突厥使者心里也是暗骂汉人狡猾,明明也想停战,却非得计较这些小玩意儿。于是他道:“皇帝,您提的两个条件,马匹和土地我不能答应,前隋的人可以遣送回来。”
李渊立马点头到:“好啊吗,你减两个条件,朕也减两个,不互市,无岁贡可否?”
在场之人皆是掏耳朵,没听错吧?怎么,李渊先前最不愿意的便是把女儿嫁出去,现在怎么把互市和岁贡去掉了,而把嫁公主留下了?以前高密公主不答应,现在高阳公主却答应了,难道是皇上厚此薄彼?突厥人也是奇怪啊,什么岁贡和互市,只不过把强抢换成了威夺,不答应,咱们照样抢。可这唐朝公主可不是能轻易抢到的,还可以当人质。想了想道:“皇帝英明,吉利可汗向往与大唐结为亲戚,其他那些东西哪里在意?如此,我可以替我们可汗答应,可汗娶高阳公主为妻,而我突厥也把前隋的人押回来。”
李渊不信地道:“你的话,可信吗?毕竟是国家大事啊,你一个小小使者的话,算数么?”
突厥人见马上要抱公主回去了,哪里顾得了其他,立马答应道:“可汗给我之信物在此,令我总与大唐媾和之事宜,我的话就是我突厥可汗之话,若有违背,那就让草原狼神和中原的谷神一起惩罚我们,让我们的马匹遭受狼灾,粮食遭受蝗灾。如何?”
李渊听此,便回道:“既然此时如此保证了,朕便信你一次,望你珍重自己突厥使者之身份,不要做出背信弃义之事。礼部尚书,你来说一下公主外嫁需要做的准备。”
礼部尚书闻弦音而知雅意,心中暗道一声吾皇圣明,心中想了想,今天没必要真的说出嫁公主的礼节,而是说得越难越好,出列道:“启禀皇上,外嫁公主需修建公主府一所,考虑到突厥游牧,那需要在草原上突厥常驻之地修建行宫五座。还需要派人来接亲,需要准备绫罗、绸缎、白银、金……还需要……”
一通嫁公主需要准备的事宜说下来,突厥使者当即傻眼,忙问:“这些事情准备下来,那还要多久才能娶到啊?”
礼部尚书沉吟一下道:“此时还要问工部尚书才知道啊……”
噗,不知道你搭个什么舌?
————咪咕我是真的不知道伺候了,补发四章吞了我五章,我们又进不了咪咕的作者后台,雨林大大和其他书友,还是加读者群吧625671566
第一百一十八章 客气客气
第一百一十八章 客气客气
工部尚书也是玲珑人,出列道:“禀皇上,最快的话,三年之内可准备好一切。”
突厥使者此时气急败坏了,他指着道:“不行,我要换条件,我要岁贡,不要公主了。”
“不要公主那可不行,到时候突厥的狼神发怒,把你们的马吃了怎么办?啊?”李渊义正言辞地拒绝了:“突厥与大唐,乃兄弟之国也,岂能看突厥遭受灾难?”
突厥使者吞了吞口水;看来很是惧怕草原狼神,不过他还是硬着骨头道:“皇帝,我们可以草原狼神解释嘛。”
李渊勃然大怒道:“大胆,你这突厥人,故意将突厥带入万劫不复之地,还想连累大唐是何居心?左右殿中卫,把他拿下!”
突厥使者顿时腿软了,跪下道:“皇帝,行行行,我还是要公主了。”
这次换礼部尚书勃然大怒了:“大胆突厥人,我大国公主岂是你想不要就不要,想要就能要的?”
李渊则当好人起来了,他道:“你们想要娶公主也可以,只要达到了迎娶标准,那便嫁出去,也无妨。”
突厥使者擦擦汗道:“行,我突厥可以完成那些,车队、金银钱帛都好说,但行宫太过繁浩,不如先把公主嫁过去,再行修建,如此各退一步可好?”
李渊长叹一口气,还是要用徐清啊。徐清原本告诉他,不要出风头的,尽量用前面两招让突厥使者知难,拖下去的。谁知突厥使者也不是好忽悠的,竟然连破两道关卡,李渊心里忽然意识到,他好像有些故意放水,想要看徐清出手的样子。
李渊沉吟一下道:“爱卿勿急,免去那些礼节也可,但你知道我华夏唐国乃是礼仪之邦,公主之贵也有无数文人学子仰慕,若今天免去礼节嫁给你突厥,朕之百姓恐怕会有非议。诶,不如这样,在场诸大臣都是朕之良驹,国之才子,不如你随便挑一个,让他出三道题,你若是都答对了,表明突厥乃是有学识的国家,并非蛮夷,如此,朕便放心可把爱女嫁与吉利可汗了。”
好,吾皇圣明,在场大臣心里都是大呼,选我选我,让本官好好羞辱一下这突厥人,替我大唐争一口气。
可突厥人却问道:“皇上,这里所有人都能选吗?”
李渊自信地道:“自然,朕说话,自然一字千金重。只要是这殿内的大臣,他又愿意的,便可给你出题。”
突厥人道了一个好字,他被遣使来唐,自然也是有本事、有见识的了。别看他长得五大三粗,但一般的四书五经他也还背的,甚至一些其他百家的,修仙之书也是背的,只管出题来。他走到左边武将那一边,还没靠近,却被武将们的怒目圆睁给吓了回来。他想着,要是武将出武器方面的题目,万一是唐国机密,他怎么答得出来?还是找文臣好……
先找青袍的,官小的本事就小,于是他从最末一个看上来,却发现穿青袍的人,要么就有一股穷经皓首的感觉,要么就有年轻有诗书气自华的感觉,还都跃跃欲试。不对,不对,这些人说不定是那李渊下的套子,都想好了题目刁难我的。
看着看着,他又走到了绯服官员这里,只见绯服官员皆是鼻孔看人,他撇撇嘴,有什么了不起?我今天就是输,也要输得正大光明,要输在老虎手下,不要输在柴犬手下。于是他也负气一走,便到了紫袍这边。
他还有一个想法,那就是绯服官员是唐朝的中流砥柱,承上启下,自然本事不小,而紫袍官员则多中看不中用的皇亲国戚。
打定主意,他便在紫袍之中寻找起来。紫袍之中,徐清站在末尾啊,突厥使者一看便看中了他。俗话说,面白无须说话不牢,这个官员穿着紫袍,却如此年轻,想必只是纨绔弟子。他看了一眼徐清,徐清眼神飘忽不定,躲躲闪闪,突厥使者心喜道:对,就是你了!
“启禀皇上,臣只求答这位官员的题便可!”突厥使者指着徐清对李渊道。
徐清闻言,松了一口气。唐朝上朝只有入殿时才站着,正是开始时,却是正坐,也就是跪坐。徐清受不了那个,双腿此时血流不动,早已经麻痹了。刚才眼神飘忽,也是为了腿疼,没想到就让突厥使者选中他加了一分。
李渊笑着道:“此乃我大唐云麾将军,玄武门守将,你确定要回答他的问题?”
突厥使者一听这话,不由心生疑惑,李渊怎么这么爽快答应了?难不成有诈?但是他一听徐清不过一个守门的,也是轻看了,回答道:“臣确定!”
“好,徐清,你便出题给他吧……”李渊说着,心里也是佩服,今日朝堂之事皆是被这小子料到了,不简单啊。
徐清踉踉跄跄出列,拜道:“臣领旨!”
这一幕被突厥使者看见了,他心里更加确定,下盘不稳,乃是被酒色掏空之症状,小小年纪已经被掏空成如此,不是纨绔弟子还是什么?哈哈哈,今天,我科尔沁可以永载史册了!突厥使者面露嚣张,在场官吏却心里笑了。
这不是长安第一才子,大唐文宗吗?突厥人看走眼啦,人家是对联创始人,随便出个对子,你对得起来?
突厥使者和殿中大臣同时看见了胜利的曙光。
徐清却不急不躁,弹弹脚,活动一下血脉,拱手道:“贵使者,在下大唐云麾将军徐清,生性愚钝,朽木无知,不及我大唐之中人也,在坐之人各个比我强,贵使者选了在下,实在是眼光独到啊。”
突厥人哈哈大笑,殿中大臣对徐清的好感,又大大提升了,直说徐清谦虚,还会技巧,把对方捧得高高的,才摔得爽吧。
突厥使者笑着道:“你这话说的,谦虚太过了吧。不过嘛,你要是害怕输,可以投降,本使者放你们一马,对外只说平手,如何?”
徐清摇头道:“刚才的话只是客气客气,使者不要当真,现在,贵使者,请听题!第一题……”
第一百一十九章 草原有羊否?
第一百一十九章 草原有羊否?
满朝文武听徐清出题了,也是竖起耳朵细听。徐清乃长安第一才子,甚至天下第一才子,大唐文坛之宗,如今这两国之争,会出什么好题呢?武将们有兴趣,以前徐清写过白狗身上肿之趣语,难免这次也出这等好玩的题。
李渊此时也沉思起来了,他是知道题目的,可徐清却在答案上卖了一个关子,此时,他思考了许久,却不得答案。当然,若是他能想到的,必然不会让徐清拿出来考别人了。
只见徐清沉吟一下道:“时有一断木,两头一样大小,中间笔直,现欲知其头尾各在哪端,敢问突厥使者,可有妙法?”
在场之人皆是一怔,怎么,文宗徐清竟然不考对子,而考起了这木头,原因为何?不管怎样,满朝文武皆是对徐清这个问题展开了思索,连皇帝身边的太监,也是露出深思之色。这个问题,一看就足够吸引人。树的根为头,枝为尾,根大而枝小,平时一眼便能看出来,而此时,竟然是两头一般大小的断木,何以能看出头尾?
突厥使者眉头紧皱,咬着嘴唇,一时也是蒙圈了,说不出一个字。此时,程咬金哈哈大笑:“哈哈,徐小子这个问题好玩,突厥人答不出来的!待会儿你告诉老哥我一个人,我去教训那帮鸟文官,看他们那个一愣一愣的!”
文官们集体无视程咬金,依旧思索,此时突厥使者大喊道:“哦,我知道了!”
徐清转头看过去,但见突厥使者道:“这木头根本就无头无尾,或者说两端都是尾,也两端都是头!此乃阴阳相生变化之道也!”
那些文官都是心惊,原来是这样,完了,这个突厥人不简单。徐清却笑着道:“此木有头有尾,头尾乃强为之名,并非阴阳也。树木顺生则荣,倒放则枯,岂能变化?”
哦,还好不是,大臣们皆是放心下来。突厥使者微微失望,又想起一点道:“难不成你自己也不知道答案,故意出这种无有之事刁难本使?”
徐清便笑了:“我乃大国,岂需那种伪技,我出了此题,自然有答案,你不妨再想一想。”
突厥使者便再想了起来,不过,他和众臣一样,以为徐清会出什么典籍,出什么文化知识,没想到徐清竟然拿一根木头说事。临机变化,这突厥使者想破脑袋也没想出来,于是诈徐清道:“那你说说,这木头该怎么看头尾?”
徐清岂会轻易说出来,他问道:“那使者的意思是认输了?”
突厥使者耍赖道:“不行不行,你这是捏造事实,此题不算不算。”
徐清问道:“那我若说出来了答案呢?”
突厥使者见徐清一步不让,也是道:“不是还要两题吗,如果你说得出答案,那本使便在这一题上认输了!”
徐清笑着道:“实不相瞒,这第一题是最简单的,你若答不出来,后面两道更是答不出,还是认输为好。”
突厥使者不耐烦道:“休要废话,你且说答案!”
徐清道了一个好字,便缓缓道:“听好了,树木生长,根在下纸在上,头在下尾在上。众人皆知,树木之根密而枝疏,突厥使者,你知不知道?”
这就是小提示了,众臣听之,赶紧思考起来。不过,众人的眼里还算一片茫然之色,不解徐清之意。突厥使者也是点点头道:“那又怎样?”
徐清继续道:“根密而枝疏,两端同大,必然头重而尾轻。置于静水之中,下沉得多者为头,少者为尾。置与流水当中,任其流淌,重者先流,是头也!”
唰,徐清语毕,太极殿内一片寂静,针落可闻。方才难倒满朝文武的题目,竟然如此简单,想要判断头尾,只要判断其轻重便可!此时,一个官员问了:“徐大人,若是把此木一分为二,各自称量,是否也能判断其头尾。”
徐清点点头,这时,又一个官员出列道:“徐大人,可不可以系绳与断木之中,在下者为头?”
徐清又笑着点头,这时,程咬金也嚷嚷道:“依俺老程的意思,不如劈一斧子,劈得深的就是尾,浅的是头。”
程咬金所说之法,倒也可行,只不过让他劈一斧子,就没有什么深浅可以说了,全断了。不过徐清还是笑着道:“程公爷多智、”程咬金见徐清点头,不由笑了起来,今天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