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朝地主爷-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助不大,这次有得伤心大半个月,徐清不忍心,得想个万全之策。
这一天,荀雪儿扯着徐清出去逛街,说是看好了几家房子,徐清只得跟着去了。心想可能正好看中官家的,那就容易办了,明着买下来,然后暗着拿着皇帝给的印信去把钱拿回来。万一荀雪儿看中别的了,那就卖了官家那套,绝对不能让荀雪儿伤心喽。
荀雪儿熟悉的找到一家房牙,看来来过不少次了。所谓房牙就是后世开遍大街小巷的房产中介,不过区别在这房牙不是私营的,而公营的。当然也有私下交易,只不过就得冒着风险了,比如房子里头出过命案啊,房子来源不清啊,等等。
房牙既是官营的,也就带着“官营”都会有的怠慢。而且荀雪儿是去过好几次的人,一开始看她长得如花似玉,房牙还热热乎乎的。后来见荀雪儿只看不买,白让他跑腿,还白喝茶,就不在热乎了,毕竟长得再好看也只有他看看的份……
可这次不一样,小月直截了当的说明了身份,洛南县县男,官家身份,爵爷!小月还不知道徐清加了爵,只道是县男。即便这样,房牙也变得异常谄媚,和看见荀雪儿进门的感觉完全不一样。荀雪儿皱皱眉,撅个小嘴看了看徐清。随后向房牙问道:“我昨天看的那几套房子,再给徐大……再给爵爷说说看……”
房牙谄媚道:“嘿嘿,前几日的那几所房子,都是百姓人家买的,您既然是爵爷家,那自然不同,得重新选威武大气的。”
“算了,按照以前说定的看吧……”徐清瞅瞅荀雪儿,面色不佳啊,房子有老婆重要吗?没有!
房牙笑着道:“好吧,爵爷,昨天看的房子里头好一点的是兴化坊的,兴化坊里朱雀街近,往东走一坊就是,离西市也只有小半时辰的脚程,往北过两个坊就能瞧见皇城的墙了……”
“嗯嗯,不错……”徐清点点头,却是比住在敦义坊方便不少。
“只是……”房牙一拍手说道:“这么和您说吧,兴化坊以前杨官家住的人多,这李官家来了之后就没落了,住的都是平头百姓,未免,未免失了爵爷的身份。”看来这房牙是心不死了,想给徐清介绍更贵的房子。若是买断,那抽头可是不少吧,有句话是不是叫什么成三破二来着,还有吃了买家再吃卖家
徐清笑着道:“平民就平民吧,咱以前不也是一个流浪儿嘛,我觉得住哪里都没关系,最重要是要住得舒畅才是最要紧的。”徐清心里还补充了一句,家人高兴才是天理。
徐清的意思很明显,就别他妈给我选什么贵族社区,王牌物业,一流安保了,咱们小百姓选房子住的舒服就好了。
房牙笑着道:“小官人说得实在,不过别看兴化坊住的都是普通人家,却有一个极大的享受呢。”
众人见房牙不由追问道:“什么享受?”
房牙嘿嘿地笑着道:“前隋这里住的达官贵族多,所以有些好去处留了下来。咱们老百姓,穷人家家的,就指望着这几个好去处玩耍呢,这兴化坊的一乐就是热汤洗澡了!”
众人这才不明所以:“你说的就是泡澡啊!”
“当初就是杨官家建长安城时,在这里挖出了一池温泉,泉水温暖舒适,却有些浑浊,所以叫灰汤。灰汤附近百姓洗的民汤,也有较为清澈的官家人洗的官汤。”
“长安城西市东山,朱雀大街,繁华贵气不晓得多少,但能在这就近跑温泉,算是独一份,你说算不算一大享受?”徐清点头道,“那兴化坊挺好的。”
“好咧,”房牙也是得意一笑,总算是卖出去一间房子了,拿起一卷竹简,就带着徐清往外走说道: “正好有几间官房,这就就带你们去瞧。”徐清听了“官房”二字,不由得一喜。
兴化坊现在已是落魄,早不复当年繁荣之貌,但颇有些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味道。 现在的兴化坊里的大宅子基本是住的商贾,又有好几片低矮的房子,算是平民百姓住的,只不过能住在这里的“平民百姓”也不简单,至少是吏员和一些不入流官员的住所,另外还有一些搬到“城里”住小地主,算是小富小贵的一坊。
一路攀谈到了兴化坊,房牙也看出来了,那年轻的爵爷是个“惧内”的男人,不是拿主意的,处处依着那美貌女子,说什么是什么。
徐清环顾一圈,但见白墙灰瓦,上人声鼎沸,而这几处宅院里却静悄悄的,徐清偏偏喜欢这种闹中取静的感觉,不由点了点头。道:“这兴化坊,虽比不上西市那等热闹,没有朱雀街贵气,但到了这里,却有了几分当初在徐庄住时的宁静,却又更添几分家家诗礼,户户弦歌的味道来。”
房牙知道此事可成,忙问道:“爵爷,这几处宅子你中意哪处?”徐清摊摊手,看着荀雪儿。荀雪儿微微一思考,觉得一处临街的房子不错,按照以前的规划,可以临街做点小买卖。可荀雪儿忽然想到,做买卖可是下等活儿,这可是长安,徐大哥每天要去上朝的,要是做起了买卖,会不会给他丢脸于是荀雪儿指了一处半临街的宅子,大门临街比较有宽阔,但地处偏僻,又开门做不了买卖。
徐清笑了笑道:“好,就那处宅子吧!”
此宅分前后两个院子,两个院子中间夹着一个天井。走进大门是照壁,过了照壁即是前院,前院挨着大街修了个倒座,左右是前厢,修了走廊,中间种了一簇梅花,多年没人打理,早就“野了”。
过了前院院门,就是采光的长方形天井,天井是大石板铺的,光滑溜溜的,四边修着是排水的阳沟。
天井正中有一口水井,水井旁有几处青苔,探头望里一看,嘿,水是满的,还养着几尾不知哪年那月鲤鱼,甩着尾巴游来游去。
天井后后院才是重点,进了后院,正西是一厅两房,正北修着小楼,正南乃是厨房,正东只有一面墙,原来的墙边应当是一溜花草,所有房子都覆以青瓦,刷着白灰,虽然显得脏了一点,但还是容易看出当年的精细。
四面房子又围成了一个小天井,用台基垫高了,可以防潮。而屋子里属正北的楼房最好,毕竟坐南朝北才是王道,前隋住这个房子的贵人也应该住那里的。小楼前面也有种着好几处盆栽,看来原主人是个很爱花的人,处处都有种花的痕迹。
看罢房子,荀雪儿和小月就开始砍价了,徐清没有管,这是她们的专长。况且不管多少钱,等下都要追回来,嘿嘿嘿……
小月和荀雪儿砍价砍了一通,最后以议定价了,二百三十两三钱银子,另给九钱房牙钱,次日一手房契,一手给钱。终于敲定了价,荀雪儿像胜利的小狮子一般,昂着头向徐清笑得灿烂。
第七十五章 做点小买卖(一)
第七十五章 做点小买卖(一)
作为当家男人,徐清主动担起了付账的责任,个中缘由,大家是知道的。按照旧路,徐清回到了房牙的地方,说好的二百两银子却没带过来,口袋里只有几两打赏用的碎银子和马车上一罐子铜钱。
“房牙,你过来……”
“哎呦,爵爷!”房牙看见了徐清顿时那个喜不自禁啊。
“喏,这是给你的赏钱……”徐清拿出一锭整的银子来,放到房牙手上 。
“爵爷,这……这可感恩不尽啊~”房牙感受着手中的重量,心道爵爷夫人不在的时候,爵爷原来是个这么大方的人啊,昨天说好的九钱,这一锭少说也有二两哩。
“爵爷,我这就给您去办交接手续,您满意了,再给钱哈?”
“不急,你先拿这个公文去看看……”徐清拿出一本纸折子交到房牙手里。
“这……这是户部直下的文书!”房牙惊呼到:“原来……原来爵爷早就得了批示啊,不是买房啊,您的赏钱我不敢要了……”房牙咬着牙把银锭子拿出来。
“算了,赏钱你就拿着,除了这间房子,我还要买几套,到时候另有赏钱……”徐清也不是吝啬的人,想让马儿跑,就得让马儿吃个饱,徐清笑笑又道:“这间房子我是不要出钱了吧?”
“爵爷,这所房子不要钱了……”房牙飞快的摸回了银锭子:“多谢爵爷看得清,小的一定鞍前马后的给您办好事儿嘿嘿……”
徐清微微一沉吟,想到,办个小卤肉店,然后酒厂必须建起来了。小卤肉店自己折腾就行,那个酒厂是个大工程,得和别人合办,一则可以震慑宵小,二则也办得快、办得大一些。至于店面,可以先买两套,一套卤肉店,一套将来作为烈酒的零售店。
“房牙,你看哪里有些铺子可以做生意的?”徐清回过神来问到。
“敢问爵爷,做些什么生意?”房牙一副尽职尽责的神情。
“一些酒食店罢了……”
“要说做生意嘛,自然是东西二市最佳,可东西二市有税吏,税吏您是知道的,新开的店……而且地价又贵,开酒食店得不偿失,反不如在外头。”
“哦?你说说哪里最好?”
“小的不敢说哪里最好,但要说客流大,价钱公道的地方,小的倒是有几处……”房牙做出一副使劲想的样子然后说道:“这些铺子都在群贤坊……”
“群贤坊东边是西市,西边是金光门,外城的人都打那里进城,北面是小康之家居住的地方,比起东城那些不出来的大老爷们,他们是有钱又会出钱的人,生意都靠做在他们身上。群贤坊面对着西市的一条大街上,有好几家铺子说是要转让了,爵爷是否现在去看看?”
听着房牙说的头头是道,徐清也颇为相信,回到:“也好。”
到了群贤坊,徐清看看周围人来人往,热闹的很,而且往来的人面色健康,衣着什么的也光鲜,于是就知道房牙所言不虚了。看了几家铺子,都很不错,地段开阔,人流也密集,一打听,价钱也公道,两件带后院的铺子才三百两,其中还包括了房牙的抽头,各项的耗费。前面是店铺,店铺后面一个巴掌大的天井,天井用灰砖铺就,后面是几间简单住房和仓室,前后有走廊相连。这和徐清一开始到长安想买的房子倒是差不多,只不过如今时迁事变,计划赶不上变化。
房牙速度很快,下午的时候就把房契给办得妥妥当当,当真的24小时之内啊。房子到手,接下来就要开店了,可……这铺子给谁去经营呢?徐清当然不行,荀雪儿肯定也不行,王山牛吃草可以略过,小月很忙,至于上官仪和三小只,现在还是中看不中用的家伙,徐清一拍脑袋,家里没个做事的人啊!
徐清念叨着,车到山前必有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呢,也不管念没念错,反正他念出来的都算对,定定心绪,先找个烈酒经营合作伙伴吧。
选谁更好呢?用排除法吧……
首先,刘赞,这个人和徐清关系最好。但是徐清想起刘赞貌似也只是个虚封的伯爷,现在他自己也是伯爷,找刘赞貌似起的作用不大。其次,程咬金,这个人“恶名”远扬,没人敢惹,可别人不敢惹,徐清同样不敢惹啊。而且这可是做烈酒,和程咬金合作得准亏,亏得还不止一点,因为光程咬金一家子就得喝去大半。思前想后,排出了众多又争储偏向的武将,最后只剩下一个徐世绩了。徐世绩是智将,而且在玄武门事件里算是中立的人。
思虑过后,徐清摇摇头,暗道这个谈合作的时机一定要掌握的好啊,既不显得自己势利,又要能在合作中拿大头。
搬入新的房子,里里外外都要打扫整理,徐清一家子忙不过来,还请了几个帮忙的。虽说只是搬家,可新房子毕竟许久没人居住了,瓦片什么的要重新排列,还有屋子里一些蟑螂蜘蛛,老鼠蜈蚣什么的要一一请出去,各种生霉的地方要重新装饰。
徐清叫人打造一块匾额——洛南县伯,想要悄悄地给荀雪儿她们一个惊喜。想起洛南县伯的事,貌似三小只的封赏还没有说呢!
搬完家之后,徐清在院子里摆了一个小宴,自家几个人围着一张大圆桌大吃,要是别的人看见了肯定会大骂这家人没规矩。只不过,当他看见洛南县伯的牌子之后,就会改口说徐清礼待下人了。
“大家静一静,我有几件事要宣布……”徐清看大家吃的差不多了说道。一桌子人很快安静下来看着徐清。
“本来这些事是早就改说的,你们知道我的记性……这第一件事,我被皇上封了洛南县伯……”
“第二件事,雪儿被皇上封了洛南县君!”
“第三件事,荀方**业荀夜羽三个人被皇上封了曹参军,算是入流的官身了,喏,这是你们的官服。”
徐清一口气说完,在场的人除了牛吃草无不震惊,特别是三小只,半天才回过神来:
“什,什么?!我们的官服!?”
“初六兄,你又立什么功了?!”上官仪则垂头丧气:“他们仨都有了官身,我这个冒名的师傅却还是白丁……”
“徐大哥,你怎么又升官啦?”荀雪儿眼睛里星光闪闪,崇拜的看着徐清小声问道。
震惊归震惊,半晌之后,最不欢喜的上官仪也高兴起来了,毕竟是自家的好事不是?三小只穿着青布官服,那个美 滋滋啊,在院子里学官步摇晃着走,徐清摸摸鼻子,谁教他们当官就得这么走路的,我怎么不是这样?
一场家宴下来,人人尽欢。
第七十六章 做点小买卖(二)
第七十六章 做点小买卖(二)
搬家之后,徐清将东墙那处本来养花的地方盖了一个小棚,泵的严严实实的,里面开出菜地,约莫三分大小,“绿菜”这玩意儿也可以提上日程了。随后,盘下的铺子也简单的打扫了一下,不过因为没有人手的原因,还只能空着。
听到风声,说卢靖等人已经贬往河北去了,御史换了一茬,徐清这几次上班打卡也没人敢弹劾了,所以说小日子过 得还算可以。刚上完大朝,徐清正打算回家种菜呢,却被太监带到了西苑。带到西苑自然是要见皇上了,徐清自省了一下,没有发现自己做过什么好事和“好事”啊,怀着一肚子疑问。
走到李渊近处,恍然明白了,因为他看见了那个被做实验的死囚,而且那死囚现在是红光满面,完全不见当初憔悴的模样。徐清心道原来是酒精消炎法起了效果啊,又要给我什么封赏?嘿嘿……
李渊旁边还站着李世绩,同样红光满面,好像格外兴奋似的,看来这几天的酒精都是由他涂抹的,作为第一个临床医师用酒精治好发炎,那能不兴奋呢?
照旧见礼一番,繁文缛节嘛,过了好一会儿。
“徐清啊,你小子捣鼓出的酒精确实见效,这家伙是走了好运……”李渊瞥了一眼旁边活蹦乱跳,死里逃生的死囚道。死囚也当即跪下,痛哭流涕,说要报恩,以后一定要做好人行善云云,弄得李渊眉头一皱,被赶了下去。
“这都是皇上有德,上天庇护的原因啊,小子只是恰逢其会罢了……”徐清正好一个马匹奉上,李渊倒是十分受用,胡子一颤一颤的,看来十分高兴。李渊毕竟是造反得皇位,受的禅让,自称什么得天命。既然是得天命,那必须要有得天命的征兆。可那些紫气东来,龙现于野的传言说出去没人信,而且谁都能造这些谣言。可如今,这百死无生的炎症居然就治好了,这不正好就是皇上得天命的原因么?这是上天在庇护有德之君啊!
“不过这次朕就不封赏你了,你知道为什么吧?”李渊笑着说道。
“呃,知道知道,皇上有意栽培小子,怕小子年轻太过骄傲,而且容易招人嫉恨……”徐清也不是那种见利忘危的人,少一思考就明白了李渊的栽培之意,心里暗暗感叹,李渊对自己还算可以的,于是又加了一句:“有道是‘有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为臣改为皇上分忧,为民做事,哪里敢盯着那些功利啊。”
虽然话有些假,但是一句“有利国家生死以”的名句蹦出来不由得让李渊和李世绩刮目相看,特别是李世绩,他看向徐清的眼神由欣赏变成了敬重,虽然这种眼神让那个徐清心里毛毛的,但徐清觉得,开办酒厂的时机到了!
“徐清啊,不错不错,你这么想就好了……”李渊满意地道,顿了顿又说:“你也知道卢靖他们被贬了吧,虽然他们被贬不是朕的意思,哼……但是,对你也不能不做点什么啊?”
徐清心惊,难道也要贬我?!转念一想,徐清心里有十分欢喜,心道:好,太好了,快降我一级,正好不想当啥劳什子朝议大夫……
“臣明白……”
“嗯,着你任太医令吧,等你将两种治疗之法传授给太医院之后,朕再重新重用你,万万要恪尽职守啊……”李渊语重心长的说道。徐清瘪着嘴,嘟囔一句:
“太医令是几品官?”
“正七品……”
“连降三级,这可过分了……我一个县伯当医生?”
“可以不用上朝……”
“臣叩谢隆恩……”
走出西苑,李世绩和徐清在宫中闲逛,一个国公在这,倒也没人敢说不是。李世绩热切的看着徐清道:
“徐老弟,你那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当真是带劲啊,不愧是有徐老弟……”徐清笑笑,酝酿着怎么说酒厂的事,又听李世绩说道:“徐老弟,我以前也是姓徐的,后来才被皇上赐的国姓,你要是愿意,以后你我就是拜把子兄弟了……”
“世绩大哥……”徐清配合的喊了一句。
“徐老弟,以后凡是有事情要帮忙你就找我,只要我能办到的……”
“世绩大哥,小弟还真有一件事要找你帮忙。”徐清正等着这句话呢,顺口就说出来了。
“好,刚说的话不能收回去不是?哈哈哈……”李世绩倒也没有不悦之色,豪爽的说道,徐清见此,才真的觉得李世绩这人可以深交(莫想歪了)。
“世绩大哥,我想开个酒厂,赚点小钱,其次也能给酒精的提取进行预加工,酒精也能做到量产,让军队能够普及这些治疗方法……”
“哦~我知道你小子的算盘了,你是想借我的名吧……”李世绩也是人精,哪里不明白徐清的所想。
“不不不,世绩大哥误会了……”
“哦?哪是什么,我帮不了别的啊……”
“小弟不止要借你的名,还要借点钱……”徐清讪讪的说道,他手里的钱都要用于暗河的建设,办个卤肉店还能抽出来应付,但是办酒厂这等大投资就无能为力了。
李世绩最后给了徐清一千两,一家现成的酒作坊。只不过是生产。改造和购买第一批“原浆”也是由他给出来,而最后签约的时候,作为只有技术投资的徐清却占了七成的股份,这不得不说是李世绩非常照顾徐小弟了。不过李世绩还有一个要求,那就是造出来的烈酒,一部分要低价供给给朝廷制作酒精,徐清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烈酒是独家产业,而且味道极佳,只要一上世,肯定会风靡很广,到时候弄个精美的瓶装酒卖出去,利润肯定会大得不行,低价卖给朝廷一部分倒也没啥。
后来徐清又提议到,朝廷要的反正是酒精,用什么制酒是无所谓的,所以可以再建一个用边角料如糠秕麦麸提炼酒精的厂子,专门供给提炼酒精。
不久之后,一种叫做酒仙酿的美酒出现在徐清的小店里,准备出售。这种酒仙酿只是粗粗提炼一番的蒸馏酒,和后世的农家自酿米酒差不多,比唐朝的酒更烈,却不失其香甜。这种酒徐清做过试验,大唐百姓对这种酒的接受度比较大,而更烈一点的酒反而不被人所接受。所以这种价格比较低,定的十文一斤,十文钱算得上一斗多些米。
而对于中层市场,徐清打算推出一种瓶装酒,精细的蒸馏一道,算是较为烈的酒了。至于更高层的市场,徐清就打算定点销售,反正能消费得起的也没几个人。长安权贵,按照各个的口味,选择他们最中意的酒精浓度高低,还有一些香料种类,拿订单生意。
酒香不怕巷子深,“喝酒仙酿,赛活神仙”的一句话在长安城不胫而走,至于哪里传出来的,就没人知道了。
……
祝大家,七夕好运来,桃花处处开!
照例:红包多多,打赏多多,鲜花多多!!!
求七夕包养
第七十七章 做点小买卖(三)
第七十七章 做点小买卖(三)
为了酒厂的事,徐清特意托人帮自己请了半个月的假,十几天的忙活终于没有白费,从购料,发酵,取原浆,蒸馏,装坛,一系列工艺步骤有如流水一般的不断制作蒸馏酒。只不过现有的蒸馏酒,都是用的购买的原浆酒蒸出来的,第一批到店里来的,才二百斤。
低调的开张,徐清亲自看柜。徐清的亲自看柜可以,但可别指望他亲自做事,他只是坐在一边儿观察罢了,真正做事的还是别人。不过等乐两个时辰,硬是没人来,说好的酒香不怕巷子深呢?徐清灵机一动,唤来小二吗,告诉他说:“小二,你去一坛烈酒,去在大街上倒三碗,以后三天每天早中晚倒三碗,别人若是问起来,你就说是敬酒仙。”
“喏……”小二应声去了,在大街上倒酒的时候还自我发挥的吼了几句秦腔,以示对“酒仙”敬重。徐清看了点点头,这酒香不怕巷子深,也得就香传出啦嘛,这一来恐怕就会有人过来问了。
“嗯?这哪里传来一阵酒香……”
“对对对,我也闻到了,是打破了酒坛子?”
“这酒香感觉不同,你们说呢?”
“这酒香好像是从远处飘来的,是什么好酒的香味能漂这么远!”
“走走走,寻过去看看……”
而此时酒仙酿店门口,已经围绕着一大堆人了,人群里议论纷纷:
“这么好的酒,竟然倒掉了……”一名老汉十分惋惜的看着地上那三碗酒留下的印记,咂舌说道。
“倒在地上这都一刻钟哩咋还这么香!”一位男子矗在这里老半天了,仿佛闻了这酒香就走不动道似的。
“呀呀呀,哈切!这味儿太香了,受不住呢。”另一个男子打了一个大喷嚏说道。
人越来越多,有余钱的开始打听价格:
“小二,这酒怎么卖啊?”
“这位客官,这酒十文一斤,今天第一天,只要六文钱!”小二回到,这打折销售自然也是徐清让他说的。蒸馏酒对于原料的要求较小,但是消耗却多,一斤酒的成本少说也要三文多,和原来的原浆酒相比稍贵,所以六文钱的酒也只比一般价贵一文钱。
“啧啧,这酒贵了……”有人摇摇头,不过还是有人觉得贵了也要买过了尝尝,说道:“你嫌贵,我可不嫌贵,小二打半斤酒,那碗装上,我现在就要尝尝……”
“好嘞,马上就来~”小二应声热情的去打了半斤,装了三碗,拿托盘装着,走了出来。
“快快快,让我尝尝……”男子急不可耐拿了一碗酒,一口闷下去,顿时腹中火辣辣的,口齿留香,全身仿佛被人细细的揉捏了一番,长叹一声:“好酒!”剩下两碗,他骄傲的分给了在场几个认识的人吃了,那吃了酒的人,也是齐齐称赞,“好酒!”。
“给我打一斤,不准掺水!”
“我也要一斤,现钱在这儿!”
“我要十斤,六十文一个子儿不少……”
“你这人怎么买这么多,回去喝死你啊!”
“我乐意,嘿嘿……”
有了人带头,不一会儿,二百斤的酒就卖出去一小半,过了中午,原本打算卖三天的酒,就只剩下二三十斤了,还没等天黑,售罄的牌子就高高挂起。
“不错不错,看来是个赚钱的好门道……”徐清赏了两个小二,然后回到酒厂,又激励了一番。然后和李世绩送过来的管家说了一声,又安安心心做起了甩手掌柜,反正自己每天在这里,出了问题也能及时处理。
酒仙酿以及开始名声鹊起,不少一般百姓家里,已经开始以喝到酒仙酿为尊了。每天一大早,许多人就在这里一大早等着,一开门,不要一个时辰,就开始售罄。徐清的酒厂产量开始上来的时候,别的酒店那生意,一天比一天差,降价都没人买。而徐清这边,供不应求,又加了几次价,竟然一斤酒卖到二十文,这可是百分之五百的利润啊。
后来酒仙酿又和几家原浆酒的作坊谈了合作,直接购买大量原浆酒进行蒸馏加工,而原来的酒厂则变为了专门生产 供应朝廷酒精原料的酒厂,当然,这都是后话。甩手掌柜徐清,假期结束,还是要上班打卡。
太医署,不仅仅是古代的医疗机构,还是医学教育机构,始建于南北朝时期,隋唐臻于完备,唐代的太医署是已知世界历史上建立时间最早、建制规模最大的医药学校,最繁盛时,有三千多在校师生,和太学国子监也有的一比。
太医署内设有医学和药学两个部。在医学部之下又设有医科、针科、按摩科、咒禁科四科。唐代太医署不仅有明确分科,还有严格的考试制度。学生入学时“考试登用如国子监”,入学后每月、季、年都会进行考试,“博士月一试,太医令丞季一试,太常寺年终总试”。根据考试成绩好坏,有明确赏罚:“若业术过于现任官者,即听替补;其在学九年无成者,退从本色。”
太医署有太医令两个人,徐清正是其中一位。
徐清穿着青色官服,踱步进入太医署,看见太医署的人正聚集在一起奋笔疾书,不知在干什么。
“这位大人,太医署现在正在进行考核,外人不能打扰,还请见谅……”一位老者拦住徐清。
“哦?难道太医署的考核,我作为太医令不能看吗?”徐清笑着反问到,唐朝六品以下都是青布衫,没有较大区别,所以老者并不会从衣着上看出徐清的官职,徐清也不恼怒。
“大人你说笑了,太医都没您这么年轻的,再说太医署至今还没有太医令啊……”老者闻言也是不由笑到。
“没有太医令?不会吧……”徐清从口袋里掏出任命文书,左看右看,没错啊,是太医令啊,徐清疑惑的将文书递给老者。老者看罢,慌忙请安,朝正在考试的诸生喊:“太医令徐大人检视考场!”
“什么?什么时候多了太医令?”
“不知道,看那模样年轻得很啊,怎么就成了太医令呢?”
“哼,不只是哪家皇亲贵胄来贴金的吧 !”
“可怜我一年一考,尝遍百药,看遍百病,不及人家生的好啊!”
“对对对,兄台所言有理,我等寒门子弟终究是比不过他们啊……”
徐清听到这些议论,不由得好笑,你们还真以为我是贵胄?我也想啊,这该死的老天爷怎么不让我穿越到王孙侯爷身上!徐清看着那位老者,老者露出一丝微笑,明显刚才那一声“太医令来了”别有一番意味。
第七十八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