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朝地主爷-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清愣了一下道:“放心吧,以我对太子和皇上的了解,他们是不会对我怎样的,太子登基之后,他还是要靠着我的,他要是这点气量都没有,也用不着登基称帝了。你说一说,长孙无忌家里有什么情况吧。”
“长孙家里,关门闭户,连下人都极少出来。”
这就奇怪了,秦王自己不动手,应该也会让下面人动手的饿啊,连长孙无忌都如此绝望的关门闭户了,莫不是真的放弃了?
这时,魏冼仍旧不放弃劝诫徐清:“徐大人啊,知人知面不知心,你又不是太子,你怎么知道他不是小气量?帝位之前,只有利益啊。”
徐清苦笑着看魏冼道:“我的魏主簿啊,你就踏踏实实地把心放在肚子里吧,我有足够的利益,让太子和秦王都要留着我,当宝贝供着。”
“唉,反正我是劝过了,你不信就算了吧。”
徐清还是有些怀疑李世民是不是真的已经放弃了兵权,甚至还怀疑李世民跑到自己这里来其实是为了迷惑别人,所以才想看看长孙无忌在做什么,毕竟身为李世民的第一心腹,如果李世民真的是在演戏的话,那么就只能让长孙无忌去做一些事情了。
但长孙无忌闭门不出,这是憋的什么坏心思?不对,这种东西又是一个伪题,就和徐清不知道李世民是真的交权了还是假的交权,徐清没有办法确定长孙无忌是真的闭门不出还是假的。徐清又打听了几句,发现秦王较为核心的将领,都关门在家不出,而那些不那么核心的,反而出门四处走动,像是在寻找下一作靠山。
而这时候,徐清这玄武门又来了一位客人,正是平阳公主。
平阳公主一进徐清的房里,酒把魏冼他们赶了出去,看着徐清开口便道:“徐大人,这几天肚子是不是疼了?”
徐清的脸顿时黑了下来,那天平阳公主把他叫去牡丹楼,还和徐清说了秦王勾结薛延陀害李建成的秘密。平阳公主和徐清约定,不能再把这件事情再告诉他人,第二不能掺和秦王和太子之间的事,至少不能站在他们哪一边,第三,则是万一太极宫中出现了兵灾,徐清必须出手帮忙,要保证李世民和李建成两个人不死。
徐清当时是想先答应着,以后再按实际情况说,但下一秒钟,平阳公主倩影一闪,一个药丸便送入徐清的嘴巴里了,入口即化。徐清忙问这是什么东西,长孙公主笑着道:“这东西事西域的一种奇毒,毒性之奇的地方在于,服了这种毒药,并不会当场死亡,但七天之后,就会肠烂肚穿而死。但服用另外一种解药,每七天服用一次,连续服用七次,就能彻底清除毒性。”
徐清原本事不信的,可平阳公主拿出来随身带着的一面铜镜,徐清一看,自己的脸事真的黑了,比包公还黑。这就不得不信了,当场平阳公主让徐清服用了一次。后来,徐清又陆续服用了几次,每次要服用之前,徐清便会拉肚子,跟大姨妈来之前,腰会疼一般。
后来,徐清也找到珞秀秀看过,结果珞秀秀很是认真的对徐清点点头,这个毒事真的有。
最毒妇人心。
这时,徐清看着平阳公主的微笑心里骂了一句,然后道:“平阳公主,现在秦王已经放弃兵权了,他手下的哪些人已经做鸟兽散了,再也无法和太子对立,这下你可以放心了吧?解药呢?”
平阳公主看了一眼徐清,拿出怀里的解药,晃了晃,可就算不给徐清,她问道:“秦王到了你这里?”
“是,秦王来过一次。”
“待了多久,来干嘛的?”
“待了半天,本来是送承乾来在我这里学东西的,但是,后来看见了我编撰的叙事算经,于是跟着学了起来。”
“那以你看来,秦王是真的交了兵权,还是假的交了?”
“真假不止,但秦王很平静,十分的淡然。”
平阳公主听了却忽然变得悲哀起来了,几乎哭丧着脸道:“还是要来临吗?血肉之亲,终究是比不过皇位更重要啊。”
徐清奇怪了,为何秦王神色淡然还会不对劲,这不是表明秦王没了造反的心嘛。不过,眼下还是解药更重要:“公主,这个,这个解药……”
平阳公主扔给徐清一个瓶子道:“解药都在这里了,不用你管了,但你记住,你一定要守好这玄武门!”
第六章 先贤有言(补充咪咕)
第六章 先贤有言
嘱咐好这些事情,徐清便找到詹增,带他去吏部衙门述职。礼部尚书;侍郎都去上朝了,一个小小的员外郎,徐清自然是一只手摆平。詹增的政绩,被不高不低平了个中上。中上一等,或者留任一次,或者迁徙到周围州县任刺史。总不会放到薛延陀那种老大难的地方,那可是要优秀的人或者极差的人才能去。徐清也和吏部的人说了,让詹增留在冀南或者河北,原因是家中有老母尚在,不能远走他乡。
徐清的话,含金量自然很高了,吏部的人发誓尽力。其实,徐清现在是太子和秦王两边都要拉拢的角色,他的请求,谁还能拒绝呢?何况,詹增确实有当官的本事摆在那里……随后,徐清带着荀雪儿浩浩荡荡回了善田庄。
朝堂之上,太子驾到,李渊问他何事,太子请求父皇原谅秦王这一次。本来,朝堂上为李渊的这个惩罚是有很大意见的,太子一出口,秦王那边的人纷纷站出来附议太子。但他们不知自己给秦王拍的马屁,拍在了马腿上,他们也不知,长孙无忌和秦王站在前面,脸都已经被他们气黑了。可奈何,心里有苦说不得,还要装作感恩戴德的样子。
最后,李渊被太子的至仁感动了,答应减轻对秦王的惩罚。又说起现在的北方,突厥人有异动,需要派兵北上。太子不是说了朝廷不能没有天策军吗,好啊,现在就给你们一个机会证明自己,天策军抽调两万,其余各军象征性抽调一些,发兵北上,加强关隘的防守。
秦王吞了打碎的牙,谢皇上隆恩,谢太子隆恩。
天策军十万人,去了二万,还有八万,秦王可以将老弱和不服自己管教的人剔除出去,倒也伤不到天策军的筋骨。
但此番事情过后,朝野有识之士,便能看清楚了,当今的大唐皇帝,是铁了心要对付秦王,扶持太子了。有了皇帝这么一个风向标的明确指示,今后秦王想要招揽别人就难多了。
待到傍晚十分,晴了半天的天气,又开淅淅沥沥起来。徐清在书房里扎着马步练字,这时下人来报:“启禀老爷,秦王殿下又来了……”
“什么?秦王又来了?”徐清差点吓得笔都掉了,秦王刚刚差点被撤了兵权,转眼间,便到了徐清家里,这让时刻盯着秦王的纳西尔怎么看徐清?徐清悄悄问道:“秦王来了几个人?”
“就秦王一个人骑着马来的……”
“罢了,就让秦王进来吧,你让他们去把家里的好酒拿来……”
果然,秦王一进徐清的门,便大声喊道:“徐清,你给本王出来,把你们家最好的酒,拿出来!”
外面的雨下的越来越大,雷鸣电闪,加上风刮得很大。徐清和秦王坐在大堂中,便和外界隔绝了一般。屋内只点了两簇烛台,显得有些阴沉。接着昏黄得烛光,徐清看见李世民眼神迷茫,脸色有着不正常得红。
酒上来了,李世民端起酒来咕噜咕噜喝了一大半。
徐清也不劝他,任由他喝酒,反正这酒是假的,掺了水的。李世民情绪激动,要的就是豪饮一番解愁,倒也没注意酒的真假。喝了一壶之后,他发觉自己竟然流泪了,可自己怎么能流泪的。他赶紧擦去泪水,吧唧吧唧嘴,骂道:“徐清啊,你这是给本王拿的什么酒!”
咣当一下原来的酒壶便被李世民砸碎了,他还嚷嚷道:“徐清你老实点,把好酒拿来,给本王拿仙人酿!”
徐清心道,看你可怜,便让你醉一场吧,送上一壶真的仙人酿道:“秦王啊,酒酒浇愁愁更愁啊,试着些喝。”
“哼哼,你听说了吧,父皇砍了我两万人,还要拆分了我的天策府。”李世民酒不醉人人自醉,指着徐清的旁边道:“徐清,你给我说说,这事情怎么会变成这样啊?”
徐清开口回到:“呃,殿下你问我,恐怕问错人了,我是最不懂那些东西的。”
李世民冷笑一声道;“呵呵,你以为你能骗得了本王?你不是最不懂的,恰恰相反,就你把这件事情看得最明白,做得也最聪明,其他人也想做你,但却放不下已经做过了的事情。你看得明白,但你却偏偏做了个高高挂起的模样,这倒也是,只有你这样立于无关的地方,才是不败之地啊,然后,青云直上!你志向远大啊!”
“不不不,我徐清只是一个懒汉罢了,过点老婆孩子热炕头得生活足矣,没什么大的志向。殿下您兵权虽然被削了,但是请殿下不要妄自菲薄。秦王打仗的本事,是所有人都知道的,砍了两万,手中也不还有八万重兵吗?大唐的社稷江山,大唐的黎民百姓还要靠殿下保护。能者多劳,殿下过得十分充实而有意义,才是真的令人羡慕啊。”
“还说什么手握重兵……”但见李世民露出一个自嘲的笑,沉默片刻之后开口道:“这个词,只会让我那位太子大哥忌惮,之前他就想夺我兵权,但是那时父皇仰仗我,和我手下的一些武将为他打天下,所以没成功。而现在,天下就剩下了突厥还有威胁,父皇也开始偏向他了,就算他们顾及我在军中的威望,但一次次的削夺之后,不出半年,本王恐怕就变成了光杆司令了一个没了兵权的秦王,你觉得还能有什么用?”
徐清不知道怎么接话,喝了一杯酒,装作醉了没听见。但李世民显然不会这么轻易放过徐清,他还是催促着徐清回答自己,徐清无奈,只好回答道:“秦王殿下,长江大河之水尚有涨落,人生一世,也总是有起起落落的嘛。何必在意一时的得失呢?”
看着窗外呼呼的风雨,徐清想起一句话,下雨天和心灵鸡汤很配哦。
“你小子站着说话不腰疼,呵呵,总有起起落落,本王难道不知?”李世民愤愤不平道:“可是我的起起落落却是掌握在别人手里,别人一句话能让我起来落下,凭什么,凭什么本王就要让人摆布?”
说完,李世民给自己灌了口烈酒,辣得他撕心裂肺。徐清心道,这个李世民还真不愧是将来要做皇帝的人,这话说得,放在后世也是一个“创业”的大老板啊。但在唐朝,却是谋反的言论,不过还好,外面雨声和雷声比较大,掩盖住了这些话。
李世民的醉意渐渐起来了,有的人醉了打盹儿,有的人醉了发疯,李世民醉了,似乎就是话多。他拿着酒壶,走到徐清这里,靠着徐清坐下,碎碎说起了往事:
“隋末大乱,我兄弟二人皆劝父皇起兵,搏一搏家族的命运,父皇也早有了此意。起兵之前,为了不让长安这边的朝廷对我们心生警备,也为了联络这边的势力,我和大哥的需要有一个人住在关内。当初大哥二话不说,让我留在父亲的身边,自己只身一人去了长安。我能在一开始便掌握大量的兵权,也多亏大哥这次选择将我留在太原。从那时起,我心里便有了这么一个伟岸的背影。”
“起兵之后,我们兄弟,一个在后方负责粮草调运,一个便在前线拼杀,打虎亲兄弟,我俩配合默契,所向披靡。”李世民再喝了一口烈酒然后对徐清道:“但是,自从父皇登基之后,我们兄弟两个的关系就变了味道。徐清啊,徐清,我跟你说,我心里是想当皇帝的,谁不想当皇帝,万人之上?徐清你说说,你想不想当?”
李世民这话就是醉话了,徐清忙称不敢。李世民不信,嗤笑一声道:“没人不想当皇帝,我也想,可我愿意让大哥当。因为他对我好,兄弟两个,谁当不都一样吗?”
“可是我太天真了,我不知道人心是怎么长的,我不知道自己的心怎么长的,大哥心怎么长的,外面那些大臣的心是怎么长的。一开始,大哥得罪了不少人,那些人纷纷投靠了我,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变了,什么都变了。也不知道到底从啥时候开始,大哥开始猜忌我,我也开始嫉妒他比我年长,直到现在……”
也不知李世民说了多少心里话,不知他喝了多少酒,徐清也懒得拦着,反正他算是看明白了,李世民就是找他来倾诉一番,反正他知道徐清不会多嘴说出去。
李世民醉倒在了桌子上。
当下徐清叫来几个侍女,把李世民安排到客房休息去了。
第二天,李世民已经忘却了昨夜的大醉,又成了那个光芒万丈的秦王殿下,精神抖擞。他找到徐清道:“徐清啊,你这狡猾地小子,本王问你地话你还没有回答呢……”
徐清不解地回到:“那句话?我怎么不记得了……”
李世民哼了一声道:“你仔细想想,记不记得?”说着,李世民抱了抱拳,秀了秀肌肉。
徐清立马做了一个恍然大悟地神情,对秦王道:“古时候有个哲人说过,活在这个世上,不知道什么时候,生活就会把你强/奸了,如果无力反抗的话,那还不如闭上眼睛好好的享受!殿下以为然否?”
听到徐清这句所谓“哲人”说的名言,李世民脸色阴晴变化一阵,最终愤怒地大吼,指着徐清骂道:“这是哪个混帐哲人说的话!哎呦呦,我的脑袋啊……”
李世民捂住自己地脑袋,那是昨夜喝醉了酒,一用力,脑袋便抽疼。
————
求大家加入读者群啊,新书要开了
欢迎加入星空的朋友,群聊号码:625671566
第七章 你果然知道
第七章 你果然知道
房间里,李世民被徐清一袭话气得不轻,徐清却摆了摆手无所谓地解释道:“哎呀,这话我觉得挺有道理的,殿下不要在乎那些细节问题。”
李世民扶着酒疼脑袋,指着徐清气得手指发抖起来;“你你你,你徐清好歹是天下文人之宗,怎么可以觉得如此恬不知耻的话是有道理的,真是伤风败俗!”
李世民乃是贵胄出身,接受的教育是正统的儒家道家两家的教育,一身礼仪思想,就是儒家的。那句话放在李世民耳中,莫过于将明清老学究放到后世的澡堂子里面。
“什么文宗嘛,我觉得这句话有道理了,你能怎样?”
“竖子,哼,道不同不相为谋!”李世民将衣袖一甩,便要出门而去,徐清却在心里大笑起来,小爷的计策见效了,巴不得你这样呢,哎呦,闹得我不清闲。不过,徐清还是小看了着千古一帝的本身了,只见他没走几步,又回过头来笑着道:“徐清啊,你这个赶我走的计策可不高明啊,哈哈哈……”
看李世民去而复返,自己的打算也被道破,徐清不由得叹了一口气,不过嘴上还是要笑着回道:“殿下说的哪里话,臣惶恐至极。殿下来臣家里做客,臣家里蓬荜生辉,臣供着还来不及,哪里舍得殿下离开?”
“哈哈哈,徐清啊,你可知这天下又多少人哭着喊着要接近本王,伺候本王吗?你却想远离本王……”
徐清心道,这长安城里想要上我徐清床的女子,都能从这里派到沧州,我骄傲了吗,膨胀了吗,拿出来炫耀了吗?徐清高冷地回到:“天下人,普通人也,我可不想和他们一样。”
“你果然是心存高志,不与俗人同流。”李世民想了想道:“本王再做一天赖客吧,头太疼了。顺便,本王再给你讲点事情……”
徐清摇摇头,唉了一声,吩咐下人去做醒酒的汤。休息了一下,便喝李世民到了小阁楼上,观看这门外淅淅沥沥时有时无的雨。
天阴沉得很,李世民指着天上不断变换形态的乌云道:“你看天上的云,你来我往,斗得好不欢快。徐清,本王告诉你,这次拆分我神策军得事情,本王绝不会束手就擒。你这么聪明,猜一下我如何反击?”
徐清一怔,这可怎么猜啊,但他考虑了一下,想起李建成被杀之后,李世民还亲手将太子和齐王的一干后代杀得一个不剩,连襁褓之中得婴儿也不放过。站在李世民得角度来说,这样做来,无非是一了百了,斩草除根,作为一个想要长治久安得帝王,他必须经历这么一次泯灭人性的过程。
但是,徐清是徐清,他不可能完全站在李世民的角度上思考,他站的角度,是自己的角度,如果李承道和其他人眼睁睁被杀,那徐清一辈子也不会原谅自己了。于是,徐清对李世民道:“秦王殿下,虽然我不知道你想怎么来反击太子,但是我想劝你一下,上天有好生之德,还请秦王不要牵连太广。”
“牵连太广又如何?覆巢之下无完卵!”
徐清想了想道:“秦王可知佛家有句话,叫做今日之你所做,便是明日你所见啊。今天你狠下杀手,说不定是开了一个不好的头,哪怕你登基称帝,等到秦王你年老力衰之时。”
“这……哼,你,你不过是妇人之仁罢了,本王才不会到那个时候。”李世民固执地说到,千古一帝嘛,岂能是三言两语就说得服的?李世民玩味的看了一眼徐清道:“你既然不想自己猜,那有没有兴趣听一下本王如何反击的?”
徐清立马严词拒绝,徐清可不想傻乎乎被李世民拖下水,他前几天已经被平阳公主拉下水过了,这几个同胞兄弟姐妹还真是相像。咦?自己答应平阳公主做得事情,不就是眼下要做的吗?
“哈哈哈,本王偏要说给你听。告诉你,这些年来为了对付他,我也暗中搜集了不少好东西。他削我的兵力,肯定是借口我将神策军用为私用,难道他自己手里就没点见不得人的?”
“见不得人的?”徐清听了顿时想起一件事情,那是一次差点将自己的太子之位丢了。武德七年,李渊跑到了北边的仁智宫避暑,让李建成留守长安,自己带着李元吉和李世民北去。当时有一个庆州刺史叫做杨文干,他是李建成的死党,手底下有一些私兵问李建成要了点装备。李建成也没多想,便送了过去,但这时候,却有人偷偷告诉再避暑的李渊,李建成蓄谋造反。皇帝外出,太子监国的时候,本来就非常的敏感,这一下便不得了,李渊责令李建成跑到仁智宫说清楚这件事情,一边还派人去擒拿杨文干。
杨文干和太子本来不想造反的,因为那个时候,太子已经占据优势了,根本用不着造反。而派的那个人也不知怎么回事,竟然泄露了计划,杨文干也是个傻冒,果断真的反了。
那一次,太子头斗磕破了,也还是被李渊骂了好一通,还差点在那一次被李渊废了太子之位。不过后来李渊一思索,觉得此事有蹊跷,又有人告诉他,这是有人在陷害太子呢。除了秦王,还有什么人会陷害太子?
徐清想到了这个,便差不多猜到了李世民的反击计划。太子当初养私兵,其实是为了在各地培养自己的实力,免得以后自己登基了,反而引起各地反叛。不过,那时候李渊没有点头,故而勃然大怒。杨文干事件,如今看来,极有可能是秦王李世民一手策划的,而他策划这件事情的结果,便是被李渊更加不信任了。
可李渊老了啊,他不喜欢秦王心机重,害自己的哥哥,如果忽然李建成也变成了心狠手辣的人,来害自己的弟弟,那是不是着太子之位也有危机了?再加上李世民手上掌握的一些李建成见不得人的事情……啊,李世民是想故技重施啊!而且还是一个连环计!
俗称,玄武门之变……
徐清思考良久之后回到:“我知道秦王的计划了,可是,秦王一旦用着一招,那就真的没有回转的机会了”
李世民十分吃惊的张了张嘴巴,半天说不出话,最后才道:“你难道真的得知了我的计划?”说完,他也觉得自己的话有些荒谬了,自己的那个计划只不过在心里打了一下腹稿,连第一首席谋士长孙无忌都不知道,徐清要是知道了,那,那还是把他杀了灭口吧。
徐清自然不会承认了:“不不不,我怎么可能知道殿下的计划,我不过是想起一些故事。殿下可能会用点毒什么的,让外人以为……”
“住口!徐清,你好……”啪擦一声,李世民将手上装醒酒汤的那个碗摔碎,看着徐清像见了鬼一般,想知道他到底知道多少,但是又怕徐清将他的计划完整地说出来。
徐清见势老老实实不说话了,要是打起架来,他可打不赢李世民,可他心里还是在骂李世民,刚才还不说了让我猜吗,现在猜中了,还不能说出来了。看来李二傻子以后被魏征骂着,还真是不舒服啊。
老半晌之后;李世民才秃废地坐在徐清的椅子上缓缓道:“你怎么知道下毒的事情的?”
“卧槽,还真的又下毒这个步骤?”徐清也吓到了,这个李世民竟然敢拿自己命去赌。不过,这场赌的确也值得,赢了就是登基称帝啊。
见徐清这般模样,李世民也是干笑两声道:“宣平侯真会开玩笑,本王也是逗你呢,不要放在心上啊?”
看着李世民皮笑肉不笑比哭还难看的脸,徐清也只得回到:“秦王殿下说的是,我的确是开玩笑,秦王殿下,也很幽默啊?哈哈哈。”
“呃,幽默?幽默是什么意思?”
“咳咳,这个似乎是后世才有的词语……”徐清心里嘀咕了一下,然后解释道:“幽默的意思,就是说话风趣不失内涵。”
“领教了领教了,徐大人果然博学多才。”李世民的头也不疼了,徐清这书房,好像他的犯罪现场一般,他恨不得马上离开,当下拱手道:“徐清,本王公务繁忙,这就先走了……”
徐清客套笑了一声道:“拿你就先走吧,我送送你。”
接着,二人便默默无言走到了大门口,徐清目送李世民上了马,奔驰远去,正准备回头关门的时候,却看见李世民去而又返。
难道落下什么东西了?
李世民飞驰过来,在徐清面前立下马,冷冷地道:“除了下毒的事情,你还知道什么?”
徐清心骂自己嘴贱,把李世民的计划给说破了,正在不知道怎么回话的时候,李世民喊了一个人的名字:“杨文干!”
徐清顿时面露惊讶。
“你果然知道!”
丢下一句话,李世民调转马头便去了。
徐清回到屋里坐下还没喝一杯茶,下人又来禀告了:“老爷,裴寂大人来了,还有詹大人。”
第八章 裴寂到访
第八章 裴寂到访
“哎呦,这在家里都闲不下来了,我的个天啊。”徐清说着,自己走到了门口。裴寂是他的上官,既不用上帖子,也不能用下人去迎接。
“裴大人裴大人,有失远迎啊。”徐清堆着笑把裴寂迎接进来问道:“不知裴大人光临寒舍有何贵干啊?”
“宣平侯,老夫前来,是为了詹大人的上任一事。老夫知道,詹大人是宣平侯的老部下,老夫来问问,宣平侯有什么想法。”
徐清心道,这可是极大的面子了,任用官吏,还没听说要问玄武门守将的。就算徐清是詹增的老上司,但是和詹增以后的任命,牵扯不到关系啊,裴寂如此明目张胆的来问徐清,恐怕还另有事情要做吧。
不过,裴寂选先不说破,徐清也不会去问的。裴寂的严谨扫过徐清家里后院一方荷塘,便道:“我们到那里去说话可否,老夫好久没有到这外面散散心了。
徐清也答应道:“裴相都说了,小子岂有不樽之力?裴相请和我来……”
詹增跟在徐清和裴寂的身后,大气不敢出一声。詹增现在还只是沧州长史,五品的官罢了,放在长安城里一抓一大把,跟个小跑腿儿的没区别。裴寂先是夸赞了詹增在沧州所做的功绩,然后说出了两个方向:“现在朝廷有几处地方确大员,一是南方山野之地,那些地方教化为全,多半都是用当地土官,朝廷取的人,宁肯罢官不做,也不去那么远而且路途危险的地方。二是北方薛延陀故地,太子设立州县的时候,还只是用军政一体的办法安排了地方长吏。唔,这,两处地方,宣平侯举得詹大人能去何处?”
徐清愣了一下笑着道:“裴相,薛延陀故地军政一体正好可以适用边关多战的情势。下官以为,不仅薛延陀故地要这样推广,甚至大唐所有边界都要如此。至于南方嘛,臣游玩时去过,那里多其他族,故而处理汉苗之间的关系才是重中之重。朝廷可以降低遴选的办法,并且许诺,只要任上无错,且任满五年,便可调入中原。如此,何愁天下有识之士不会争相前来?”
裴寂笑了一下道:“哈哈哈,老夫就知道,这个两个棘手的问题,宣平侯一定有办法。”说着,裴寂看着詹增笑了笑,很明显,这时合起伙来骗徐清呢。
徐清瞪了詹增一眼,裴寂忙笑着道:“宣平侯莫生气,老夫打心里认可这个詹增的本事,已经让人安排他任冀州刺史。你不晓得,自你离开沧州之后,冀南道的总管府便迁到了冀州。此番詹增去上任的,可是首府刺史。”
徐清乐了,看着詹增道:“这可要恭喜詹增你了,得了裴相的青眼,可比这首府刺史还要难得啊?”
詹增谢过徐清,出去长安城拜访另外一些好友了。
裴寂看着徐清道:“宣平侯,这几天秦王可曾来过?”
好,正题来了!
徐清摇头道:“秦王忙得很,怎么可能到我这茅草屋来?”
裴寂看了一眼徐清,笑了笑并未深究徐清的话,然后他问道:“现在只有我们两个人,老夫直截了当问你一句,你认为秦王和太子的胜算谁更大?”
“这……”
“你不用担心,今天我们的谈话,不会有第三个人知道。而且,老夫也和你是一样的,效忠皇上。”
徐清哦了一声,托起下巴思考起来,好像第一次碰见这个问题一般。裴寂也不急着知道徐清的答案,安静地负手而立,看着满池碧绿的荷叶,俏丽的荷花。徐清心里在想,玄武门之变太子大败,不仅皇位继承不了了,而且连命都丢了,全家没一个活口。但是,依照目前的情况来看,怎么样,李建成的胜算都要大一些。
如此,回答这个问题的便有三类人。第一类,普通人,他们看到的是秦王风光无限,却不知李建成静水流深,故而会认为秦王胜。但身份高了一些,看到的东西多了的人,便会看到皇上的支持和太子的兵权,无论怎么分析,只要太子不自杀,秦王都不可能继承大宝。这便是第二类人,这类人里面,既有破罐子破摔的,和秦王李世民一条道走到黑。也有观望的,献媚的吗,不一而足。第三类人,或许就只要徐清了,认为秦王赢面大。
徐清不仅仅因为有了后世的记忆,更是因为徐清知道秦王是不服输的人,破釜沉舟,死地求生。李建成旧居胜位,只要一时不慎,便会功亏一篑。
当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